我的爷爷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子迷”,因为这时常出糗。
好像除了吃饭、睡觉——准确来说,除了睡觉,其他时间,爷爷都忙于穿梭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之间。平时,他一离开电子产品,就变得严肃易怒,可捧着手机的他呢,乐呵呵地笑个不停,像极了老顽童。我不禁感叹,爷爷真是个表情管理大师!爷爷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电视、电脑有机会就插班,别的不要无所谓,你抢他手机?他立刻提起擀面杖喊着“小兔崽子”跟你干!
一次,爷爷不知在外面吃了什么东西,上吐下泻,脸色发白,奶奶急忙将爷爷送进医院挂盐水。回来后,爷爷一头扎进洗手间,一阵“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渐渐没了动静。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厕所里依然寂静。奶奶急起来了,以为爷爷吐晕在了厕所,就用劲踹开了门,结果,厕所的洗手台和马桶都堵了,爷爷却坐在马桶盖上傻笑着玩手机……奶奶陷入绝望。
一次体检,爷爷查出个“视力低下”。奶奶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与爷爷共同追剧的“同甘共苦”,变为管理爷爷的“监督老师”了。她高举遥控器,指挥爷爷“面窗思过”。迫于奶奶的压力,爷爷只好妥协:“那给我眼镜。”站了两个小时,爷爷纹丝不动,奶奶觉得爷爷表现不错,就破例提前奖励爷爷看半小时电视。结果,刚到窗前,奶奶彻底懵了,爷爷正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地盯紧了对面楼的一台电视“蹭”着剧,边看边赶着哭笑不得的奶奶:“不是叫我站墙吗?又怎么了?去去去!”奶奶心中百感交集。从此,再无人敢管爷爷看电视。
爷爷,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老玩电子产品的坏习惯,不再出这么多糗事啊!
“写人作文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
写人类纪实作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符合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使之感受深刻,使学生乐于写作练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帮助学生夯实记叙和描写的基本功。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作文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2)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体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如何在一件事里将一个人物形象充分而生动的展现出来。
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迂回”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作文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回忆自己的生活入手,帮助确定写作的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1)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
(2)这个人给你留下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确定写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言,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写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类文章的一般规律。
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羚羊木雕》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最后一课》“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那么这些作家是如何做到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呢?我们又该如何用自己的笔,写出某位人物的闪耀之处,写出他们的特色呢?(1)确定突出性格
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立意)(2)抓住典型不放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面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羚羊木雕》选取了万芳上体育课和“我”换裤子的事件,特别显著典型的表现了万芳的仗义。而《最后一课》也同样的选取了韩麦尔先生为我们上最后一堂课的情景,集中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悲痛心情,进而塑造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
过渡:涉及到写事例,很多情况下,会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作文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写人类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3)言与行中见个性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两句话,第一句,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谓看出人物来,就是从人物的语言看出人物的性格来,看出人物的身分,地位,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等。
《孔乙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上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半文半白酸溜溜的语言就是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了他迂腐滑稽的个性。
《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从这些铿锵有力的于艳丽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坚毅,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也可以体现他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句,“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鲁迅先生十分强调写人物语言时“要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语言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与主题无关的话,不要写。、《王几何》“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文章选取的王老师的话,塑造了一个幽默又博识的老师形象。
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的行为,就必须细心注意并做到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空洞、抽象,笼统,描写动作要准确并且没有重复。抓住以下两点来做。第一,将动作分解开。
《背影》一文写父亲买橘的动作,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他蹒跚地走过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这里,作者用了“走、探、穿、爬、攀、缩、倾”等一连串的动词,刻画出一个身材较胖,步履蹒跚的老人形象,如此艰难地为我买回了橘子,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而人物的这一特点,正是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来了。
第二,动词加修饰语。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者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我的老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的”这个表示程度的修饰词就可以体现蔡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羚羊木雕》“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静静地”“慢慢地”课一体现出父亲的沉稳。(4)千人不可一面
写人,常常要描写他的外貌。外貌的内容很广,如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切记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比如“她不高不矮的个子,不胖不瘦的身形”,不突出特点还不如不写;还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把别人写过的东西背出来便用,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同学们如果对所写人物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两外貌相同的人。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具体如何去做,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音乐巨人贝多芬》“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对于贝多芬的描写是从整体到局部,最终定格到他的脸上,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性格坚毅的音乐家形象。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莫泊桑先生对于每位不同的作家都有不同的外貌描写,进而体现他们不同的人物性格。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指导修改,完善作文。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作文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作文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
(2)学生自改作文。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是否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描写”的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将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佳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作文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让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段。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作文收获,分享作文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