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一些课外知识的补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构造一个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接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学习兴
趣的目的。此教学设计正是根据这一理念并结合听障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高自学浅显文言文的能
力和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能够根据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从这个故事中衍生了“夸父逐日“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同时有褒义和贬义两层含义,在学习时要使学生能依据不同的语境进行区分并熟练运用。同时,在学习这个成语的双面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语言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的。
【学情分析】
青岛中心聋校,九年级一班,共有12名学生。听障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较同龄人相对缓慢,因此,我校针对学情为九年级学生选用普校人教版七年级用书。即使如此,在学习中部分学生仍会感到很困难。学生的语言中时常出现语序颠倒、词语乱用等现象。他们的词汇匮乏、阅读浅显,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还要时刻注意纠正学生
的语法错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
和思维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理解“夸父逐日”这个成语的两种含义。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多角度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及夸父形象,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翻译、复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学培养浅显的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学习夸父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
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及电子白板)的手段,将课文原文和译文展示在电子白板上,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月亮上面有白兔和嫦娥吗?海里真的有海龙王吗?
同学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PPT出示神话故事的来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太阳的神话——《夸父逐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神话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出神话故事的来历,更易被学生理解、接受。)
二、新授
(一)作品简介
1、师:《夸父逐日》选自哪里?生:《山海经·海外北经》。
2、PPT出示作品简介,学生默读。
3、师:这本书是不是一个人所写的?书中主要记录的是什么知识?它重要吗?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听障学生由于阅读能力较弱,常常有看没有懂,因此,在这里,我在学生自读《山海经》的简介后,针对简介中的主要内容提问。一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二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应该怎样抓住阅读重点。)
(二)诵读课文
1、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请一位同学代表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学生的发音及停顿问题并给予纠正。)
3、全班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听障学生诵读古文的语感和节奏感。)
(三)疏通文义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词句,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解答疑难。
2、考察巩固:请学生翻译重点词汇,其他同学纠正不当之处。若仍有不足之处,教师予以补充纠正。
3、学生翻译全文。
(设计意图:由个别学生起来疏通文义,这就需要学生将重点词语含义有序连接、有机结合。这里,学生必将出现许多病句,教师针对他们语言上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对词语含义的掌握,同时还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4、教师出示原文和译文,学生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针对听障学生常常出现语序颠倒、用词不当等病句现象,在这里让学生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着看,目的是使其在看译文的时候了解正确的语言顺序,减少病句的出现。)
5、再读课文(能背诵的背诵)。
(四)研读课文内容
1、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请问:这篇神话故事描写了夸父逐日经历了哪些波折?
(板书:入日渴饮道死弃杖化林)
2、文中的夸父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板书:褒:勇敢追求、不畏艰苦、坚持不懈、意志顽强)
3、“弃其杖,化为邓林”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情节?
明确:这一情节更加丰富了夸父的形象,也丰富了文章的内
涵。它表明夸父不仅是一个勇于追求、锲而不舍的人,还是一个甘于为人类造福,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板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前设想:学生不一定能想起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词来形容。教师可进行提示: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邓稼先》)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夸父吗?这样,学生会自觉地与旧知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潜意识中明白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慢慢地构建起知识体系。)
4、文中说“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夸父真有那般海量吗?那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5、文章内容是真实的吗?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如果直接问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很多学生肯定会茫然不知,因此,前面加一个小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引导,“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自然不再难以理解。后面紧跟着神话故事的写作特色介绍,更易被学生理解。)
6、PPT出示神话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把课文内容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为以后的阅读奠定理论基础。)
7、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这一形象褒贬不一,有人赞扬有人批判,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贬:有勇无谋、鲁莽、自不量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拓展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地理解人物形象,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8、归纳成语:千百年来,这个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已演绎成一个成语——夸父逐日。
后世人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和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但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
因此,这个成语具有两种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褒贬不同。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练习:
请说出成语在下列各句中的感情色彩:
(1)我们要学习夸父逐日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2)确立目标一定要根据实际,切不可做夸父逐日一样的人。
(设计意图:针对听障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弱的现象,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成语。我设计在归纳成语含义后再根据语境判断成语的感情色彩的练习。由此检验并巩固学生对这个成语含义的掌握。)
三、拓展延伸
(一)感悟
读了这则神话,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结合生活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悟。在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文中人物的精神。)
(二)口才展示:请同学们讲讲你所知道的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提示,学生总结)
五、推荐阅读
我给同学们介绍两本书,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有选
择地阅读:《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听障学生的阅读主要还是以故事性的文章为主。特别是对神话、童话故事兴趣较浓。我班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学生在平时又不会主动看书,也不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看。因此,借此机会,我向学生推荐了两本书——《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但是,只是推荐一下还不够,他们不知道如何选书,不知道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因此,我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这两本书的版本内容作了分层推荐。能力较强、对文言文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看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文言文版本(带注释)的《山海经》;古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经》;耐性不够、觉得纯文字版的书籍枯燥的学生可以看京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图文版)。这样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实效性。同时,也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看书的兴趣。)
六、作业
1、改写《夸父逐日》,运用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丰富故事内容。(200字)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用“夸父逐日”这个成语造句,要求贬义、褒义各一个。
(设计意图:这一作业承接课上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能够分辨不同语境中成语含义的基础上,做到自己可以灵活运用成语。)
3、感悟“夸父”。
(设计意图:由于课上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因此,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思考过文章所带来的启发和感悟。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课后将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道理或受到的启发写下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主动思考并着手写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历程:入日、渴饮、道死、弃杖化林
人物形象:褒:勇敢追求、不畏艰苦、意志顽强、坚持不懈、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
贬:有勇无谋、鲁莽、自不量力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
成语: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完成“交流展示”、“巩固与提升”等环节,实现有效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夸父不畏艰险、追逐梦想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上个学期我们知道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学生口述)?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面,请仔细观察,分别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教师出示幻灯片,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3、请学生说说关于神话的这一体裁相关知识。教师出示幻灯片加深学生的认识。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学习《夸父逐日》
(一)、教师介绍《山海经》。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起来朗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节奏。其他同学听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学生齐读一遍。读准字音、节奏。
3.自主、合作。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小组讨论。(注意:小组成员发挥合作精神,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讨论完老师抽小组成员汇报。看哪一小组认真,仔细,看哪一小组质疑精神最强。)(时间8分钟)
出示幻灯片,强调翻译方法,出示幻灯片。
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移位: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单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删减: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小组讨论结束后,抽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及时提出质疑,教师点拨指正。
重点字词:
饮于河、wèi(渭)北饮大zé(泽)
夸父逐日(追赶太阳)?与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北饮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欲:想要。河:黄河。邓林:桃林。
一定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哟!
古今异义——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词类活用——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文言句式:
省略句——“弃其杖,化为邓林”等于“(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译为: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状语后置句——饮于河、等于“于河、渭饮”。译为:就到黄河、渭水喝。
5、参考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三)、品析文本,体会夸父逐日的艰辛,感悟其精神品质。
⑴“入日”: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说明夸父逐日路程之遥远,夸父不辞劳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⑵“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口渴难忍,饮干黄河、渭河的水仍无法解渴,足见夸父在追日途中英勇顽强的精神。
⑶“未至,道渴而死”:夸父为逐日最后焦渴而死,从中体会到夸父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⑷“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为了鼓励追求光明的人奋勇前行,他临死前奋力抛出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希望树上的鲜果能为追求光明的人解渴,并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我们可以体会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四)、探讨人物形象和主题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是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你对夸父逐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表面看来,夸父逐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这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失败,而是以此来表达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4、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着灿烂的艺术魅力。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启迪。.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教师做充分的准备: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为人们提供有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后来人们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我扩写的是“化为邓林”这幅画面。(老师可以先做个示范,抛砖引玉)
夸父十分疲惫,渴死在半路上。顷刻间,电闪雷鸣,北风呼啸,被丢弃在路边的拐杖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独自旋转。突然,一声霹雳,拐杖落到地底下,粉红的桃林拔地而起,蜜蜂在桃花中采花酿蜜,蝴蝶在林间追逐嬉戏。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翻译全文。
2、课文短小,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夸父逐日》是由“夸父逐日、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化为邓林”五组动画构成的,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将其扩写。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尽量能当堂成诵。
(2)了解《山海经》有关知识及神话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复述故事,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学会分析夸父形象,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精神。
2、教学难点:学习夸父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节课学习哪篇课文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神话《夸父逐日》!请同学们打开书。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题目?(生译)
夸父追赶太阳!夸—父—逐—日?同学们有疑问没有?请同学们就这篇神话的题目提问,每个同学至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各提一个问题。(生提问。)还能不能跨越时空提问?(生:夸父逐日对今天和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夸父逐日这个中国的神话对世界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提问,能够跨越时空来提问,那么我们的思维品质一定会有大的飞跃。
这篇神话选自哪一部书?请看课文注解。《山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根据书名,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通过课文学习,这些问题能不能迎刃而解。
二、自学,翻译课文:
(一)自学,翻译课文。要求:字字落实,字从句顺,补充省略的成份,并找出倒装句。
(二)释疑讨论:
1、省略句:(1)未至(大泽)(2)北饮(于)大泽 (3)(其杖)化为邓林
2、倒装句:(1)饮于河、渭 (2)北饮大泽
3、重点字解释:
“弃”怎么翻译?(生:丢弃、舍弃)
讨论:“弃”能不能翻译成“丢弃、舍弃”?为什么?(不能,因为“丢弃、舍弃”是主动的,而这时夸父的生命已耗尽,不仅没有主动“丢弃、舍弃”的力量,而且从心里不想“丢弃、舍弃”,不想倒下去,因为夸父心中的强烈的逐日梦想还没有实现。因此,“弃”是不得已,是因夸父生命竭尽而遗弃,应翻译成“遗弃”。)
三、诵读,把握神话情节:
1、这则神话故事只有37个字,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曲折有致。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是开端和发展,第二句是高潮,第三句是结局。请同学们根据标点,读出层次: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全班读第三句。
2、教师进入情境,有感情地范读,要求学生用最少的字来归纳故事的情节:
“走”“入”(开端)——“渴”、“饮”(发展)——“死”(高潮)——“化”(结局)
3、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神话的内容:
夸父逐日入日,渴死,其杖化为邓林。
4、全班齐读:要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四、诵读,概括夸父形象和主旨:
1、走入概括的过程——分解、分析、归类、抽象、综合,概括“夸父逐日”的意义:
(1)分解、归类、抽象:
“日”归类为“未知的事物”、“带来光明、温暖的事物”、“时间、生命”、“大自然”。
“逐日”归类、抽象为“探索、征服大自然”(追求赶太阳,就是人类要探索太阳这个未知的事物;太阳你想走就走?我偏要追上你,让你一直留在大地上,使大地不再有黑夜和寒冷,即想要控制、征服太阳;追赶太阳,即追时间、追生命,表现了人类想要自己控制时间和生命。这些都是探索、征服太阳的愿望,也就是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为什么要探索、征服大自然呢?可进一步归类为“追求美好生活以及好奇心、求知欲、英雄气概的表现等”。
“夸父”归类为“古代劳动人民”,归类为“想要造福人类、表现英雄气概以及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人”。
板书:
日——未知的事物——光明、温暖、时间、生命——大自然;
逐日——探索、征服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以及好奇心、求知欲、英雄气概的表现等。
夸父—古代劳动人民——想要造福人类、表现英雄气概以及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人。
(2)综合:“夸父追日”表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宏大志向和气概。
2、进入情境想象,感同身受,逐句诵读并逐句概括夸父的形象:
(1)读“夸父与日逐走”要唤起探索、征服大自然的豪气,读出敢于挑战的气概,怀揣着对光明、温暖的强烈渴望和追求。
概括夸父形象: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宏大志向和英雄气概以及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等。
(2)读“入日”时脑中展现夸父“一直不停地赛跑”,从日出到日落,读出坚持不懈、顽强不屈和“逐日”的强烈愿望。
概括夸父形象:坚持不懈、愿望强烈。
(3)读“渴,欲得饮”,调动起自己“渴”的感觉,看谁能把“渴”的感觉读得最传神。
“饮于河、渭”,读“饮”时要读出因渴而大口猛喝的情景,读出豪壮。读“河、渭”时心中要想象“黄河、渭水”的场景。
读“河、渭不足”时,要想象夸父倾刻间喝干黄河、渭水的情形。
读“北饮大泽”,“北”要读出“大泽”的远,读出夸父口渴难耐、不得已由向西逐日而改变方向向北。要读出“大泽”的清凉给人解渴的感觉,想象“饮”的畅快。
“道渴而死”,“道渴”要一字一顿,读出非常渴、难受的感觉,“而死”要读出悲壮和不甘。
探究:夸父与日逐走,还有其他情形可写吗?为什么这个神话里没写?
还可以写夸父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路途的艰辛和遥远;可以描写夸父的肖像、神态、跑的动作;还可以写旁人对夸父的评价、劝说……
为什么不写?因为“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最能体现逐日的艰苦卓绝,体现夸父逐日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足以表现夸父的巨大的力量与气概。
概括夸父形象:逐日的强烈愿望、顽强意志和雄伟气魄。
(4)读“弃其杖”时想象夸父超越生命的极限,最终倒下去的情形。读“化为邓林”时眼前展现桃林翠绿、桃花灼灼、桃子甜甜,想象到后人在桃林里得到荫蔽、享受果实。
质疑、讨论:为什么会“其杖化为邓林”,会“死而不已”?因为夸父没有追到太阳,心中很是不甘,因为夸父有强烈的逐日、造福人类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概括夸父形象:死而不已,探索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形象
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宏大志向和英雄气概以及好奇心、求知欲等。
坚持不懈、愿望强烈
逐日的强烈愿望、艰苦卓绝、顽强意志和雄伟气魄
死而不已,探索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综合、概括夸父的形象和神话主旨:
(1)上表中“夸父形象”一行去掉重复的词语并保主舍次得出“夸父的形象”: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有巨大的力量与气概。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与气概。
(2)根据上表,综合、概括主旨: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诵读全文。
五、探究神话的特点和影响:
1、“古代人民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在本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生:通过想象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表现出来的。)
2、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神话出生在人类文明的最初期,是先人们关于世界的想象。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寄托了人类的梦想,给人以精神力量。神话有时竟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同学们知道哪些神话是有关人类梦想的?哪些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
3、逐日这个宏大的志向实现了吗?夸父逐日的神话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对现代科技有怎样的影响?(生讨论。)
4、古人通过想象,运用神话来表现对自然的探索,表达征服自然的宏大愿望;现代人用科学来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有了科学就不需要神话了吗?现代人还需要神话吗?(生讨论)
五、结语:
我们要敢于实践、敢于想象,不仅以科学精神来探索、征服自然,使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而且还要用想象来构筑我们的梦想。夸父逐日是人类童年期的梦想,人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那么处在儿童少年期的我们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努力奋斗。让我们顽强拼搏并努力创造梦想、为未来创造神话!
六、作业设计:
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写一篇短小的科幻小说,看谁的梦想最异想天开,看谁创作的科幻小说最神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4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挑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夸父的形象和本文的主题。
二、学习重难点:
翻译课文,说出夸父的形象和本文的主题。
三.学习过程及策略:
1、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2、自主学习:
目标:翻译课文
内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方法: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然后前后桌对译,仍不能解决的做出标记,全班解决。
时间:7分钟
自主检测题:、
⑴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⑵学生口头翻译句子。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 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B、未至,道渴而死。
C、弃其杖,化为邓林。
3、合作探究
⑴、夸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仍未追上太阳,你认为夸父是个失败者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⑵.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⑶.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展示方法: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并提出问题,加分奖励。
4、拓展延伸
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5、课 堂 小 结
学生回顾学习目标谈收获:
从知识上:
从做人上:
从写法上: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5
一、教学思路:
注重引导学生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说心语”的教学思路开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章意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能当堂成诵。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形象和理解文章主题,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诵读课文。
2、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设疑激趣:
1、设疑导入:艳阳如血,日出日落,永无止息,火辣辣的太阳爷爷够神奇吧!可世上还有一位更神奇的男子,他日夜不停地去追赶太阳,谁有这胆量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神人?欲知详情,请看影片。(播放欣赏《夸父逐日》)
由疑引题:这个神奇故事叫什么?要找到这个故事,应查找哪本书呢?(简介《山海经》)。
2、“神话故事知多少”,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神奇故事呢?(演示5个神话故事图片,概括神话特点)。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朗读感知:你们知道学习文言文最有效,最高效的方法是什么?(朗读)①录音范读,读准音节。②学生齐读,检查纠正。③个人试读,读出情味。
2、自主学习:学生圈点出有疑问的重点字词,并与同桌合作解决,并试着翻译出全文。(呵呵,谁有胆来翻译一下?看看谁能拿下“翻译王”称号),先逐个明确重点字词,后请一生翻译全文,其他人点评。
(三)、探究品味,深化主题
1、合作探讨,品人物:夸父究竟是个怎样的神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夸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你能看出夸父怎样的精神?②你心中的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待他?
2、体验反思,悟情理:夸父,这位传说中的英雄虽已逝去,但他却能赋予我们神力,激励我们勇于探索,勇于追求,下面的三个问题,或许会勾起你人生路上的许多感慨:①从夸父身上,你能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先人们怎样的.精神品质?②从夸父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3、心灵互动,说心语:夸父虽去,掩卷沉思,感慨良多,面对夸父,你心底里定有千言万语和他诉说,请把你的心里话对着夸父,大声地喊出来吧!(请一生上来说说)。
(四)、比较积累,拓展延伸
正是有了像夸父这些先人们坚强勇敢、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征服,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才能自豪地以神舟七号实现飞天梦想,以嫦娥一号圆奔月愿望。下面我们再来共赏另一则精彩神话(多媒体显示《精卫填海》文本)
思考:1、谁来翻译一下这个精彩神话故事给大家听听?
2、以上神话故事的名字。
3、这个神话与《夸父逐日》在内容上都写了()。
(五)、体验反思,板书小结
1、诵读回顾:夸父虽然倒下了,但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世人心中,却永远不会倒下,让我们用诵读的方式,心里永远铭记他的英雄事迹。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背诵出课文,试试你的妙招吧!呵呵,看看谁能拿下“背书王”称号?(请一生背诵,其他人跟着默背,总结出按文章思路记忆的背诵方法)。
2、板书小结:夸父逐日有宏大志向
3、结束赠语:青春,因为创新而美丽;生活,因为神话而神奇。愿你们永远富于创新,热爱神话,拥有美丽人生!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课文及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古人征服探索自然的顽强意志和挑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翻译、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整体意思。
教学难点: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学会多角度地解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夸父逐日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家所说的故事中都塑造了一个个英雄形象,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同样是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呢,一起来学习这一课吧。(夸父逐日)
2、复习神话有关知识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它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问题,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二、作品介绍
(先让学生起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再作讲解)
1、《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西汉年间,作者不详,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2、关于夸父
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考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
《山海经》中另一段文字:《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个别同学朗读
3、四人小组讨论,逐句翻译
4、提出问题,全班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字词句疑难问题
(1)明确重点字词:
逐走:竞跑,赛跑。欲:想要。河:黄河。大泽:大湖。至:到。道:半路
(2)句子翻译:入日、化为邓林
5、同桌交流,口头翻译课文,加深理解。
6、复述课文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
(一)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竞走”,怎样评价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多角度分析理解:夸父挑战极限,勇敢自信。夸父自不量力。夸父有勇无谋,遇事缺乏冷静地分析。夸父坚持不懈,执着逐日,值得褒扬)
3、对“其弃杖,化为邓林”的结尾,如何理解?
4、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二)教师点拨讲解
五、课内延伸
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古人执著探索的精神。
《夸父逐日》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联系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在学习上要做到坚持不懈、敢于探索。夸父追逐太阳,其实就是和时间赛跑,我们也要分秒必争和时间赛跑。夸父敢于挑战太阳,我们也要挑战极限。
六、课外拓展延伸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发散思维,多角度评析人物
七、课堂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八、板书设计
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浪漫主义色彩
九、作业设计
创新、扩展《夸父逐日》的故事,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有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并有适当的细节描写。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概括分析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并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导入。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指导自学(2分钟)
1、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3、背诵课文,说说你对夸父的认识。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
四、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学生更正(10分钟)。
1、释义: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2、试背诵课文,并指名学生默写在黑板上。学生对照黑板上的课文,逐字翻译。
分析人物形象
1、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逐日这一举动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
2、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着灿烂的艺术魅力。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启迪。读了这则神话,你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2、背诵课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难点)
3、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重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2分钟
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暖炉旁,我们也许曾听过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神秘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在那些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里,我们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伟大的人类之母女娲,七夕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广寒宫里寂寞孤独的嫦娥……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另一个了不起的巨人——夸父,一起走进他的神话故事。
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预习交流(自主学习)7分钟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打开书133页,自己去读读这篇神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下,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在读不通的句子处做上记号,并多读几次。
三、互动合作(24分钟)
再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巨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太阳西斜的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腿长、步子大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手臂长、力量大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肚子大
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身躯大
三、研读课文,感悟“精神上的巨人”
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夸父,他要去(追日),他追到了吗?(有或没有)课文的哪一段告诉我们这个事实。
2、出示:课文第四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这样一个巨人,为什么没追到太阳?
(4)默读课文2――4段,看看是否能自己解决。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归纳出示:【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他为什么这么渴,这么累?
2、展示交流10分钟
师范读:而太阳唯一能做的是,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而此时此刻,夸父只能躺在地上,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1、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感到很失望、他觉得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他很遗憾)
2、交流:他遗憾什么?
3、老师精讲点评4分钟
是啊,夸父的这种坚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他不仅仅是留给我们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敬佩去读读这段话。
四、课堂总结3分钟
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夸父一样为着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就是其中的一位。它不畏艰难,不论海有多宽,浪有多大;它都用不懈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填平大海。这句格言也诉说着同样的道理。(读)
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句话,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五、巩固拓展(练习检测)4分钟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学了课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吗?
六、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神话故事
七、板书设计
32夸父逐日
夸父:坚强不息,顽强拼搏
精神上的巨人教师复备栏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本单元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探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逐走、欲、河、道”等词语的含义、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了解神话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1、会辨析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2、反复朗读,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熟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3、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教学方法】:
本课时拟采用如下教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讨论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在
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我来猜
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二、经典神话,我诵读
1、听配乐朗诵,注意生字读音和句中停顿
2、跟读课文
3、全班齐读
4、同桌交流,译读课文,学生展示翻译结果
学生可能提出的理解障碍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
(1)疑难字词:逐走:赛跑河:黄河欲:想要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2)词语省略现象:(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5、根据译文,背出原文。
6、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画面栩栩如生,你认为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林
三、神话精髓,我探究
1、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它与课本在叙述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你更欣赏哪一种?
2、教师示例:扩写“化为邓林”,学生分组扩写其他画面。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4、《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四、夸父魅力,我感受
1、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诵读积累:
巴金《日》:“我怀念上古的夸父......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九》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2、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神化中的“夸父“形象:《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女娲补天》中的女娲、《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后羿射日》中的后羿、《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共工、《愚公移山》中的愚公……
3、自我反思:心中的太阳,我去奋力追逐了吗?
五、结束语:
青春,因为创新而美丽;
生活,因为神话而神奇。
愿你们打开想象的翅膀,让生活飞向远方。
六、作业布置
1、扩写《夸父逐日》,不少于300字。
2、预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七、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林
宏大志向英勇无畏死而不已、造福人类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自学内容:
1、朗读课文,正音,断节奏。
2、翻译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要点讲解)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四、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神话。
1、神话是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浩如烟海,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个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夸父逐日)
二、品读神话。
(一)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1、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3、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生字。
4、展示朗读,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1、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学法:看注释、查词典、组词法、换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这些方法译出全文。遇到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全文。
参考译文: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喝,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4、学生复述课文。
(二)组织自主学习,引导疏通文义。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
2、师生共同评议,帮助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品析课文,描述画面,背诵课文。
1、思考:课文一共用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2、分小组小描述精彩画面。
3、学生汇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4、表演古文,配解说词。
5、背诵课文。
三、感悟神话。
(一)感悟夸父形象。
1、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自己心目中,夸父是个怎样的人。
2、个人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体会先民愿望。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他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呢?
(三)总结神话特点。
再次回顾以前阅读过的神话故事,结合这篇课文,思考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饮于河、渭难解渴 胸怀大志
3、夸父逐日 北饮大泽——未至 英勇顽强
遗弃手杖,化邓林 征服自然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三、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讲说神话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敢于挑战书本和传统思维,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3、熟读课文,培养语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尝试神话创作,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神话内涵,感受神话魅力及夸父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讲说神话,进行神话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互助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播放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师:刚才献给大家的礼物是一则(板书)神话故事,有没有同学听出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对正确的`回答进行表扬)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请想一想再说一说,让大家见识见识!(课件点播)
师:我现在给大家展示几幅图片,看有没有同学知道它们描述了哪些神话故事。(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回答)
这节课我们将携手走进异彩纷呈的神话王国,现在让我们踏着夸父的足迹去追逐心中的太阳吧!(板书“夸父逐日”、《山海经》)(展示课件课题)
二、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夸父逐日》(根据导学提纲自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结合手中的学习资源,先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再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含义。(点击课件导学提纲学习)
导学提纲
(一)自主学习
1、了解神话和《山海经》
2、读准字音,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小组互助合作
1、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本内容
2、探究、理解本文的含义
三、走下讲台,巡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字、词、句和令你疑惑的地方?假如有的话,我们可以请教和求助于其他同学,充分体现我们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四、检阅自学成果(课件出示随堂检测问题,学生先自主班内交流再作答)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与日逐走()
(2)入日()
(3)饮于河渭()
(4)河渭不足()
(5)北饮大泽()
(6)未至()
(7)弃其杖()
(8)化为邓林()
(二)、1.小组合作翻译句子(把全文分成5个部分,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挑选小组代表一一作答)。
2.学生代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
(三)、思考并回答: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四)、你对夸父逐日这一行为,有什么看法?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
(五)、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五、播放课件动画,让学生能在动画故事情节的熏陶下熟记并能背诵课文内容。
六、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夸父的事迹有了了解,并对夸父的人物形象有了评价,那么,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现在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展示课件)下面请大家自由交流1分钟,我们再请代表来说一说。(学生说完后点击下一课件作此话题总结,可引领学生齐读课件上的文字内容。)
七、作业布置(点击幻灯片)
八、结束课堂(同学们,时间就像夸父追赶的太阳一样——跑得真快啊!又到该向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老师准备的这句话和这支歌能激励着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同学们——再见!)(点击歌曲)
[教学设计] 夸
父
逐
日
湖北宜昌夷陵区实验初中 席代玲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易理解,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编写神话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2、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品读神话《夸父逐日》
(一)读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
3、展示朗读
4、在朗读过程中,你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字、词、句?请同学解答。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6、复述神话
师: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桥梁,走过这座桥,你能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吗?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逐日这一举动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
2、这则神话为我们叩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着灿烂的艺术魅力。不必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说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单是那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启迪。读了这则神话,你有什么感悟?
四、编写神话
1、夸父逐日的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神话人物征服自然的神力。时间车轮的飞弛速度不亚于夸父逐日的大步伐,一转眼人类已步入二十二世纪,人们一边在宋祖英《越过越好》的歌声中载歌载舞,一边又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愁眉不展。你知道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吗?
2、人类心中永恒而伟大的神啊,你怎么就忍心让女娲辛辛苦苦造出的人类生活在灾难之中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呼唤心中的神来解救这灾难重生的人类。
老师下水:愚公植树
话说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之后,精疲力竭,昏头睡去,这一睡就睡了九九八千一百年,“神舟五号”发射卫星的巨响惊醒了他,他揉揉眼,伸伸胳膊,啊,本该绿树成荫的地球怎么一眨眼就涌现出那么刺眼的树墩,而且黄沙漫天,狂风怒吼,遍地荒芜,他身感肩上任务之紧迫,一个绿化地球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开来,于是,他召来了子子孙孙九九八十一人,挑水植树,历尽苦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球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片片的绿荫,愚公的举动再次感动了树神柏杨,他站在半空中,大手一挥,“哗”地一声巨响,只见地球上无数苍翠挺拔的大树应运而生,地球变得生气勃勃。)
设置情境:
1、一日,大禹来到京城,只见京城黄沙满天,大人小孩皆蒙面而行„„
2、女娲来到科学博物馆,聆听了解说员关于恐龙灭绝的讲解„„
3、精卫填海之后,再次光临人间,却见人间水资源枯竭„„
五、点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