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
一、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2)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积极好学。上学期语文成绩均已达标,但经过分析,本班学生的写作部分相对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写作。还有从村校并校上来的一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就连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普通话中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发音不够到位。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评价方案,实践活动安排
六、教学课时安排:
1、马12课时
2、奇观12课时
3、变化7-8课时
4、韵味10-12课时
5、智谋9-10课时
6、水10-12课时
7、危急时刻12课时
8、方法10-12课时
9、面对错误10-12课时
10、家园的呼唤10-12课时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停留在阅读的表层上。
二、阅读目标
1.让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快乐。
2.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略。
3.掌握一般读书方法,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4.阅读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加强,一为眼到、心到、手到;二为不懂就问,善于思考;三为要与“说话” 、“作文”紧密结合;四为持之以恒。
三、阅读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展开主题性阅读;此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人书”阅读,并在班级内“漂流起来”。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如《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弗罗雷丝去弗罗里达《苹果树下的外婆》等。
四、活动安排
(1)晨读:短新闻发布会、五分钟读报、优秀诗文诵读。
(2)课前:“书海拾贝” 、“谈天说地三分钟” 、“成语沙龙” 、“一分钟演讲” 。
(3)晚上:记自己喜欢的新闻;搜集、剪贴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料,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4)双休:小组共读、个人自读、亲子共读,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做阅读笔记。
五、阅读评价
1.阅读大王: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
2.读书日记:把所读的书在日记上有所纪录,有计划安排,每学期检查一次.
3.手抄报:办有关方面的读书内容,一个月一次。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书写乱,学习习惯差。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另外,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单独编写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材,使用写字教材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思想状况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他们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还有的主动购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发现他们情绪高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在初中最后一年里,有待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
3、智力非智力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学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4、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七单元:第一单元(记叙文、10课时)、第二单元(文言文、16课时)、第三单元(记叙文、11课时)、第四单元(说明文、11课时)、第五单元(文言文、12课时)、第六单元(10单元)、第七单元(综合单元、10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了解一般传记的一般写法;第四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五单元:理解古典名篇中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第六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七单元:归纳记叙文的、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说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重点难点
初一初二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极早让学生们适应中考。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改专题
1、八步教学法
本人导课题:八步教学法。
2、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切合教学实际,围绕目标进行自学,自学以后一定要进行反馈,把反馈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或是新授的重点内容弄懂弄清楚,把以上内容拟成练习题加以巩固,本节课进行自结,布置适当的作业。
3、研究方法措施
明确教学目标,学习诱导教法,坚持三个为主,过好四道关卡,培养五种意识(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成功意识、审美意识),采用六种课性型。
4、预期达到目标
使用普通话,能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5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西藏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西藏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西藏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反华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西藏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课程是育才双语学校的地方课程,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调整情绪,协调关系。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的情绪,建卫和谐、正确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职业辅导,面向社会。教学目的在于辅导学生成功就业,适应社会环境,掌握求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4.倾听生命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神奇,了解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共享生命的美好。
5.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充满自信,演绎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6.了解生活中安全保健知识,如保护自己的眼睛、预防流感、安全用电、文明坐车等,学习保护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7.感受劳动的乐趣,学习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四、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具体措施: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而对学科教师提出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课程的多样化,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1)根据学科内容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在授课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又一个主要阵地与渠道。每天早晨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细微之处耕耘、拥有全面收获。
(三)个别(或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极个别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老师提供咨询,回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问题行为的矫正。
六、教学活动进度:
第二周:不乱吃零食
第四周:预防细菌性痢疾
第六周:迷了眼睛怎么办
第八周:预防沙眼
第十周:住楼房的安全
第十二周:吃东西逗笑有危险
第十四周:预防贫血
第十六周:皮肤的自述
第十八周:防治冻疮
第二十周:坚持冬季长跑
第二十二周: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第二十四周:怎样过个愉快的寒假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习目标:
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a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b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3)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简而精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2.开展大量阅读,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遵循记忆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5.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7.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8.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六、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2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4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3、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6、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7、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8、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9、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模型的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六、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七、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0
三年级三年级地方课三年级地三年级地方课计划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在三年级进行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学习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学习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分五个主题。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每周一节正课刚好。
二、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措施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学习。
5、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6、重视学生每一次劳动成果,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名,男生人数居多,是女生人数的二倍多,相对而言,男生比较调皮,活泼、好动,因此,常规教育还是本学期的重点,只有有了一定的常规,才能有创新。从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还不够好,同学之间易发生冲突,不够和睦相处,课间经常发生打架,追闹事件。
二、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1、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教师的教,更方便学生的学。
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3、倡导合作学习。
4、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6、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总之,尊重学生是前提,“欣赏、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教学成功的秘决。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给师生无限创造的空间建立在兴趣、信任之上的“爱学”、“想学”;建立在鼓励发现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成功和进取欲望之上的“越学越爱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一定会成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本册教材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资料,更多地了解他们。”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课文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凭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宋庆龄、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习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后,学习伙伴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②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奇怪的大石头》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描写,学习伙伴在这段文字旁边,发出“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感叹,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揣摩他思考、提问的方法。
③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赵州桥》一课,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旁边,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的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后有
“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关于写法的提示。
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师》一课,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旁边,学习伙伴说“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课,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旁边,提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等等。
审查委员高度赞赏了这样的编排方式,他们在审查意见里写道:教材“导学特色突出”“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的引导向课外延伸。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把握适度。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有引导体会思想感情的;有引导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联系实际,加以拓展的。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学会学习。”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读出自豪的感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又体现兼顾基本要求。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如,《小摄影师》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玩出了名堂》课后安排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给予树》课后安排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讲名人故事”“秋天的快乐”“观察中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风景优美的地方”“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
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要求。
(2)习作
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材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教材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等等。把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注意对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培养。如,语文园地四在习作提示里这样写道:“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八建议学生把一学期来的习作进行一个归纳整理,保存好。这些提示都是在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
(3)我的发现
根据年段发展特点,拓展“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认识一些语言现象。如,语文园地二,给出三个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然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三种形式的区别。全册共安排八次“我的发现”,分别是:多音字,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形式,描写颜色的词,区别形近字,成语中的反义词,一字多义,词的褒贬义,ABB的构词形式。发现的内容都是从本单元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或生发出来的。“我的发现”,从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审查意见写道:“'我的发现'能针对不同学段的水平、要求设计内容,有序拓展,既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发现规律,又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爱学、会学。”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园地二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园地三是描写秋景的对子歌,园地四是反映四时果蔬的韵文;园地五是十二生肖,园地六是写景的古诗佳句,园地七是描写思想方法的成语,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讲解。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一、四、五、七安排了四次认字的内容,这四次认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式,引导学生识一些字。这些字只认不写。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利用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识字。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我会填”和“读读记记”。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三、六、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二是形近字组词练习,园地三是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练习,园地六是三组按不同形式归类的词语,第一组是AABB式,第二组是“又…又…”的形式,第三组是“不…不…”的形式,园地八是三组按不同内容归类的词语,第一组侧重表现旅途的艰辛,第二组侧重表现商品的实惠和丰富,第三组表现人的神情、外貌和动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还可以做一做。不要讲解语法知识。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全册八个语文园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四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①“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三安排了绕口令,在语文园地八安排了猜字谜。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②“成语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安排的两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是历史故事,《刻舟求剑》是寓言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七。成语故事的安排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③“宽带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语文园地四介绍了鲁班、牛顿和瓦特发明和发现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古今中外更多这样的故事;语文园地六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有代表性的风景和物产后,让学生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
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搜集资料,再交流搜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搜集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语文园地六关于“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就可以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学习进行布置,在单元末的“宽带网”教学时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搜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④“展示台”,主要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园地一展示收集的邮票、课外阅读的书籍和小组合办的图片展。园地五展示小组合办的手抄报、爷爷写的春联、自己做的风筝。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它具有举例的性质,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审查意见说:“'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新颖。新增栏目,如,'成语故事''趣味语文'等综合性更强,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②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③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④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⑤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⑥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3、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3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好奇心,但关注能力观察能力欠缺,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课上想更多地体现自主性还是有难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资料诱发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究显得很重要。
总体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育目标实施原则
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4
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三年级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
(1)培养学生在饮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卫生习惯。
(2)懂得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帮助。
(3)初步了解感冒、眼结膜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4、了解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并且知道运动前、中、后的安全註意事项及保健常识。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培养爱清洁、讲卫生,不偏食、挑食、不过多吃零食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钥匙,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上,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不利健康的问题和隐患,加以克服和解决。
3、启发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透过已知,发挥联想,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特别是探索微生物世界奥秘的热情。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5
一、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
(一)一般课文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我们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加强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朗读、背诵,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4.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多读少讲,把的时间用于朗读使课上有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诗歌的教学。诗歌用优美、简短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画面,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诗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会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且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背的乐,说得乐,写得乐。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才能为上好课打下较好基础。通过“读——思——查”,反复诵读课文,认真思考与教材和教学有关的主要问题,然后适当地去查阅或参读教学参考资料,做到多读多思。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精心设计教学
首先教学设计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从单元整体出发,从宏观上考虑好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时间,分配好每篇课文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从微观上来精心设计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其次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的阅读过程去设计教学。最后教学设计注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交错使用讲、读、议、练、问、答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注重学生的学
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时刻挂在心上,考虑怎么学,学得怎样。抓好学生的预习,给预习的“硬任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教材让学生感知,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内容让学生小结,效果让学生评价;运用共同学习的原理,组织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尽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加强学法指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学教合一。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出路,课内外相结合
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光学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的文章无非是例子,让学生根据此掌握学习方法,大量的实践活动应靠课外去完成。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
三年级三年级地方课三年级地三年级地方课计划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在三年级进行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学习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学习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书写乱,学习习惯差。因此新学期中我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另外,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单独编写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材,使用写字教材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课程是育才双语学校的地方课程,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调整情绪,协调关系。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的情绪,建卫和谐、正确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职业辅导,面向社会。教学目的在于辅导学生成功就业,适应社会环境,掌握求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4.倾听生命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神奇,了解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共享生命的美好。
5.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充满自信,演绎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6.了解生活中安全保健知识,如保护自己的眼睛、预防流感、安全用电、文明坐车等,学习保护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7.感受劳动的.乐趣,学习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四、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具体措施: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而对学科教师提出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课程的多样化,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1)根据学科内容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在授课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又一个主要阵地与渠道。每天早晨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细微之处耕耘、拥有全面收获。
(三)个别(或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极个别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老师提供咨询,回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问题行为的矫正。
六、教学活动进度:
第二周:不乱吃零食
第四周:预防细菌性痢疾
第六周:迷了眼睛怎么办
第八周:预防沙眼
第十周:住楼房的安全
第十二周:吃东西逗笑有危险
第十四周:预防贫血
第十六周:皮肤的自述
第十八周:防治冻疮
第二十周:坚持冬季长跑
第二十二周: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第二十四周:怎样过个愉快的寒假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4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好奇心,但关注能力观察能力欠缺,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课上想更多地体现自主性还是有难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资料诱发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究显得很重要。
总体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育目标实施原则
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停留在阅读的表层上。
二、阅读目标
1.让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快乐。
2.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略。
3.掌握一般读书方法,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4.阅读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加强,一为眼到、心到、手到;二为不懂就问,善于思考;三为要与“说话” 、“作文”紧密结合;四为持之以恒。
三、阅读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展开主题性阅读;此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人书”阅读,并在班级内“漂流起来”。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如《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弗罗雷丝去弗罗里达《苹果树下的外婆》等。
四、活动安排
(1)晨读:短新闻发布会、五分钟读报、优秀诗文诵读。
(2)课前:“书海拾贝” 、“谈天说地三分钟” 、“成语沙龙” 、“一分钟演讲” 。
(3)晚上:记自己喜欢的新闻;搜集、剪贴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料,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4)双休:小组共读、个人自读、亲子共读,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做阅读笔记。
五、阅读评价
1.阅读大王: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
2.读书日记:把所读的书在日记上有所纪录,有计划安排,每学期检查一次.
3.手抄报:办有关方面的读书内容,一个月一次。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名,男生人数居多,是女生人数的二倍多,相对而言,男生比较调皮,活泼、好动,因此,常规教育还是本学期的重点,只有有了一定的常规,才能有创新。从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还不够好,同学之间易发生冲突,不够和睦相处,课间经常发生打架,追闹事件。
二、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1、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教师的教,更方便学生的学。
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3、倡导合作学习。
4、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6、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总之,尊重学生是前提,“欣赏、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教学成功的秘决。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给师生无限创造的空间建立在兴趣、信任之上的“爱学”、“想学”;建立在鼓励发现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成功和进取欲望之上的“越学越爱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一定会成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本册教材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资料,更多地了解他们。”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课文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凭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宋庆龄、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习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后,学习伙伴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②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奇怪的大石头》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描写,学习伙伴在这段文字旁边,发出“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感叹,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揣摩他思考、提问的方法。
③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赵州桥》一课,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旁边,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的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后有
“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关于写法的提示。
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师》一课,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旁边,学习伙伴说“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课,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旁边,提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等等。
审查委员高度赞赏了这样的编排方式,他们在审查意见里写道:教材“导学特色突出”“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的引导向课外延伸。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把握适度。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有引导体会思想感情的;有引导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联系实际,加以拓展的。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学会学习。”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读出自豪的感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又体现兼顾基本要求。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如,《小摄影师》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玩出了名堂》课后安排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给予树》课后安排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讲名人故事”“秋天的快乐”“观察中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风景优美的地方”“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
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要求。
(2)习作
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材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教材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等等。把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注意对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培养。如,语文园地四在习作提示里这样写道:“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八建议学生把一学期来的习作进行一个归纳整理,保存好。这些提示都是在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
(3)我的发现
根据年段发展特点,拓展“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认识一些语言现象。如,语文园地二,给出三个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然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三种形式的区别。全册共安排八次“我的发现”,分别是:多音字,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形式,描写颜色的词,区别形近字,成语中的反义词,一字多义,词的褒贬义,ABB的构词形式。发现的内容都是从本单元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或生发出来的。“我的发现”,从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审查意见写道:“'我的发现'能针对不同学段的水平、要求设计内容,有序拓展,既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发现规律,又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爱学、会学。”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园地二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园地三是描写秋景的对子歌,园地四是反映四时果蔬的韵文;园地五是十二生肖,园地六是写景的古诗佳句,园地七是描写思想方法的成语,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讲解。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一、四、五、七安排了四次认字的内容,这四次认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式,引导学生识一些字。这些字只认不写。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利用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识字。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我会填”和“读读记记”。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三、六、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二是形近字组词练习,园地三是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练习,园地六是三组按不同形式归类的词语,第一组是AABB式,第二组是“又…又…”的形式,第三组是“不…不…”的形式,园地八是三组按不同内容归类的词语,第一组侧重表现旅途的艰辛,第二组侧重表现商品的实惠和丰富,第三组表现人的神情、外貌和动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还可以做一做。不要讲解语法知识。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全册八个语文园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四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①“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三安排了绕口令,在语文园地八安排了猜字谜。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②“成语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安排的两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是历史故事,《刻舟求剑》是寓言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七。成语故事的安排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③“宽带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语文园地四介绍了鲁班、牛顿和瓦特发明和发现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古今中外更多这样的故事;语文园地六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有代表性的风景和物产后,让学生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
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搜集资料,再交流搜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搜集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语文园地六关于“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就可以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学习进行布置,在单元末的“宽带网”教学时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搜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④“展示台”,主要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园地一展示收集的邮票、课外阅读的书籍和小组合办的图片展。园地五展示小组合办的手抄报、爷爷写的春联、自己做的风筝。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它具有举例的性质,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审查意见说:“'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新颖。新增栏目,如,'成语故事''趣味语文'等综合性更强,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②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③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④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⑤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⑥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3、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7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分五个主题。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每周一节正课刚好。
二、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措施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学习。
5、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6、重视学生每一次劳动成果,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8
一、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
(一)一般课文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我们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加强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朗读、背诵,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4.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多读少讲,把的时间用于朗读使课上有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诗歌的教学。诗歌用优美、简短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画面,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诗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会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且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背的乐,说得乐,写得乐。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才能为上好课打下较好基础。通过“读——思——查”,反复诵读课文,认真思考与教材和教学有关的主要问题,然后适当地去查阅或参读教学参考资料,做到多读多思。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精心设计教学
首先教学设计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从单元整体出发,从宏观上考虑好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时间,分配好每篇课文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从微观上来精心设计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其次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的阅读过程去设计教学。最后教学设计注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交错使用讲、读、议、练、问、答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注重学生的学
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时刻挂在心上,考虑怎么学,学得怎样。抓好学生的预习,给预习的“硬任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教材让学生感知,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内容让学生小结,效果让学生评价;运用共同学习的原理,组织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尽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加强学法指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学教合一。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出路,课内外相结合
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光学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的文章无非是例子,让学生根据此掌握学习方法,大量的实践活动应靠课外去完成。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9
学情分析:
度过两年半快乐的校园生活,三年级的学生们已经了解了最基础的健康卫生知识,并养成了一定的健康卫生习惯。“六大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健康教育课、讲座、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活泼向上,特别渴望成为“卫生小卫士”及“体育小健将”。但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身心素质还需不断培养。
教学目标:
1.倾听生命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神奇,了解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共享生命的美好。
2.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充满自信,演绎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3.了解生活中安全保健知识,如保护自己的眼睛、预防流感、安全用电、文明坐车等,学习保护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感受劳动的乐趣,学习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减负提质措施:
1.开展讲座、手抄报比赛、知识抢答赛、儿童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快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2.每月开展“卫生小卫士”和“体育小健将”等评选活动,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CAI课件、幻灯、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4.利用校园网、黑板板等窗口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并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5.与家长紧密联系,创设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
6.开展“我想对你说”等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活动进度:
教学检测与评价:
健康教育课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形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习目标:
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a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b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3)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简而精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2.开展大量阅读,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遵循记忆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5.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7.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8.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1
一、教学目的任务
1、学生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的自主性,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学生简单了解一些常见病预防,掌握简单的基本的卫生常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都健康活泼,有一定的健康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我想只要我能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有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一定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本学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有:体育锻炼好处多、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冷饮不宜多、膳食要合理、水果与健康。本学期内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卫生常识。
四、改进教学工作措施: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按时上好每节课。
2.课内外相结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3.抓住重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4.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讲卫生的好习惯。
五、教学进度:
每双周一课时。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2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西藏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西藏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西藏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反华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西藏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3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硬笔书写的方法和特点,了解中国硬笔的发展史,学以致用,写好字,为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发扬光大。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课程主要讲述硬笔书法的发展史,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基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学习的重点是硬笔楷书,并进行大量的常见字的楷书练习。学习的难点是硬笔楷书的创作训练。进行创作专题讨论,分析学生在硬笔书法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评价作品的优劣。每次讲课都进行一定数量的作品欣赏,分析其风格特点、用笔特点。
通过硬笔书法课程学习,以及相关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姐妹艺术欣赏,能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教学安排:
第一周:为书法课程开班做好准备。介绍书法的材料工具,正楷的笔画名称了解,规范笔画教学欣赏。
第二周:给学生讲些古今中外认真练字的名人故事,以此激励学生。书法史,交给学生写字口诀:身坐正,脚放平,一拳一寸心中记。钢笔楷书的特点及其笔画书写要领。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点的写法
第三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三)——横的写法
第四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四)——竖的写法
第五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五)——撇的写法
第六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六)——捺的写法
第七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七)——提的写法
第八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八)——钩画的写法
第九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八)——钩画的写法
第十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十)——折画的写法
第十一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十)——折画的写法
第十二周:规范字的笔画搭配(独体字的教学)
第十三周:规范字的笔画搭配(独体字的教学)
第十四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一)——偏旁1常见字头
第十五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二)——偏旁2常见字底
第十六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三)——偏旁3左偏旁
第十七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三)——偏旁3右偏旁
第十七周:规范字的间架结构——左右、左中右,品字结构
第十八周:规范字的间架结构——上下,下中下,包围结构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4
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三年级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
(1)培养学生在饮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卫生习惯。
(2)懂得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帮助。
(3)初步了解感冒、眼结膜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4、了解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并且知道运动前、中、后的安全註意事项及保健常识。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培养爱清洁、讲卫生,不偏食、挑食、不过多吃零食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钥匙,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上,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不利健康的问题和隐患,加以克服和解决。
3、启发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透过已知,发挥联想,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特别是探索微生物世界奥秘的热情。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六、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6
一、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2)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积极好学。上学期语文成绩均已达标,但经过分析,本班学生的写作部分相对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写作。还有从村校并校上来的一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就连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普通话中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发音不够到位。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评价方案,实践活动安排
六、教学课时安排:
1、马12课时
2、奇观12课时
3、变化7-8课时
4、韵味10-12课时
5、智谋9-10课时
6、水10-12课时
7、危急时刻12课时
8、方法10-12课时
9、面对错误10-12课时
10、家园的呼唤10-12课时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7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2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4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3、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6、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7、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8、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9、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模型的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六、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七、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8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思想状况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他们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还有的主动购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发现他们情绪高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在初中最后一年里,有待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
3、智力非智力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学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4、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七单元:第一单元(记叙文、10课时)、第二单元(文言文、16课时)、第三单元(记叙文、11课时)、第四单元(说明文、11课时)、第五单元(文言文、12课时)、第六单元(10单元)、第七单元(综合单元、10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了解一般传记的一般写法;第四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五单元:理解古典名篇中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第六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七单元:归纳记叙文的、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说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重点难点
初一初二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极早让学生们适应中考。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改专题
1、八步教学法
本人导课题:八步教学法。
2、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切合教学实际,围绕目标进行自学,自学以后一定要进行反馈,把反馈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或是新授的重点内容弄懂弄清楚,把以上内容拟成练习题加以巩固,本节课进行自结,布置适当的作业。
3、研究方法措施
明确教学目标,学习诱导教法,坚持三个为主,过好四道关卡,培养五种意识(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成功意识、审美意识),采用六种课性型。
4、预期达到目标
使用普通话,能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