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第七章
第七章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
发展与职业继续教育
本章重点提示
本章的主要内容阐述职业继续教育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介绍职业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类型,说明不同类型职业继续教育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第一节 职业继续教育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
一、职业教育的一般含义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二、职业继续教育
1.含义
职业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对职业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职业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重大发展。
第一,职业继续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
第二,受教育者在学历上和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职业继续教育的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第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
2.历史渊源
继续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工程,称之为CEE(Continu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目的是把一 些工程技术人员再次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生产需要,完成越来越难以掌握的新技术、新产业规定的任务。当时美国许多大学都设置了工程技术革命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普遍地认识到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国家开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工程。英国政府多次提出要重新考虑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德国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继续教育工程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日本政府也提出,企业应该重视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人才战略需要跨出一个误区:人才老化、人才知识陈旧、人才专业领域无发展、人才培训基地固步自封、人才继续教育工程盲目性和无效性。1962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门邀请了各国专家成立了“继续教育工程国际专家工作组”,对各国继续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和论证,并介绍和推广了先进经验。此后各国继续教育工程如日
中天,所设置的继续教育组织和机构也如雨后春笋。
例如,美国设有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使其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毕业以后,必须通过国家级的相应证书考试,才能取得工程师、律师、医生、护士等从业资格。还有了一系列专业资格认证,如美国财务会计认证(ICMA)、美国房地产协会的注册房地产投资师资格认证(CCIA)。英国拥有一套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囊括了各种学术和职业资格。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设立工程师活动中心这一公共组织实施对外、对内短期课程、特殊学生计划和研讨会等形式完成继续教育项目。菲律宾通过学术科研伦理教育和设立专门组织来推进工程道德建设,通过学术、科研伦理教育增强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设立机械工程师协会、民间工程学术机构、技术教育团体等专业组织推进工程伦理教育。这些机构和组织每年召开会议讨论工程伦理,并将与会论文出版发行。可见,当代继续教育已
经发展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宽门类、多样化、灵活性地开展的包括准学历教育、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各类行业、专业培训的大众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过程
(1)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创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在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创始阶段,个人和团体对继续教育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处于刚刚起步水平。主要是在学习目的、学习能力、成人教育学等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果。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方法简单,逻辑不够严密,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出入。第二,研究问题较为分散,不系统、不深入。第三,研究人员只重视成年入学习方面的心理研究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第四,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由社会学家所取得的。第五,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家。第六,研究规模不大,进展不快,还没有能够真正显现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2)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继续教育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发展时期。由于世界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重大发展,社会科学家和继续教育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对继续教育的实践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如:《成人教育——一个正在形成的大学领域的概况》一书不仅概括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专家、学者对此领域的基本认识,而且阐述了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作为大学专门研究学科领域的性质和范围。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界最出名的教育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mKnowles)提出了要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和优势。到了20世纪70 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对有关成人智力的心理实验研究十分引人注目,相继出版的《成人生理心理机能的发展》、《关于现代人学习的问题》、《成人学习心理学》等专著,充实了成人学习和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对继续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1970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发表的《终身教育引论》~书和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关于国际教育策略的研究报告(题目为《学会生存》)都提出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必然为终身教育体制所代替,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发展方向。这对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持久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职业继续教育理论及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继续教育学科得到建立和发展;二是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组织;三是其研究受到了各国普遍的重视和支持;四是国际间的继续教育比较研究广泛开展。
5.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继续教育的规律
凡事当遵循其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继续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继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总结起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本质至少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与时俱进,四是技能提升与管理能力发展相结合。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崛起及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崛起的实践需求及各类保障
1.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外部需要和发展动力
2.继续教育实践领域的扩大是继续教育及其研究的实践基础
3.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其研究发展的外部保障
4.继续教育专业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继续教育研究的内部保障
5.继续教育中心及专业研究组织的发展是继续教育及其研究的组织保障
二、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保障和持久动力
1.更新知识和提升深度技能
2.通过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型人才,不断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层次
3.拓展相关技能适应跨领域技能能力要求
4.促进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克服部门壁垒与界限
5.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提升人力资源核心效能
继续教育科研的国际性组织有三类:一类是国际政府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是国际非政府组织;还有一类是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组织;其中的第一 类、第二类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开展现代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促进世界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组织通过会议、考察、培训、出版等活动积极推动了继续教育的研究工作。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包括:继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资格认证继续教育与非认证教育;脱产教育与在职教育; 组织内继续教育与组织外学习;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式。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重点
1.提高认识,创新观念
2.优化课程设置,拓宽知识结构
3.严格管理,有效监督
4.宏观架构,服务战略与职业生涯发展,平衡工作与学习
本章学习思考题
1.继续教育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重点是什么?
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第二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5分)
1.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单选B)
A.一 B.两 C.三 D.四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判断)
3.主要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方式或倾向。(填空(人格特质))
4.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填空(沟通))
5.职业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填空)
6.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定向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心理偏差?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偏差?(简答)
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 :(1)自卑心理。(2)自负心理。(3)虚荣心理。(4)从众心理。解决这些心理偏差的方法:(1)增强独立选择的能力。(2)要能客观地给自己定位。(3)要正确地和他人比较。(4)培养自己的耐挫力。
7.是指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向往。(单选A)A.职业期望 B.职业发展 C.职业规划 D.职
业匹配
8.职业生涯规划的()是指要处理好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个人发展
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利益与组织利益的整合。(单选 A)A.利益整合原则 B.公平、公开原则 C.协作进行原则 D.动态目标原则
9.()的个人心理特质包括职业认同感受到冲击;承认时间有限和生命有限的事实;意识到职
业机会有限而产生焦虑。(单选B)A.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B.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C.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D.职业生涯晚期阶段
10.知识经济具有两个突出的时代特征:()。(多选AD)A.强调知识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 B.强调自然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 C.强调技术性学习的重要性 D.强调人力资本和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
11.非言语沟通的功能作用是()。(多选ABC)A.传递信息 B.沟通思想 C.交流感情 D.交
流工作
12.1970年,马斯洛提出的基本需要又称为()。(多选 ABCD)A.匮乏性需要 B.缺失性需要
C.衍生需要 D.超越性需要
13.职业选择是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人乃至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判断)
14.职业定位中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信息存在的认识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引发现
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我期望与环境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职业定向的偏差。(判断)
15.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判断)
第三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业题)
1、(规范性)是法律的首要特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填空)
2、(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一般是指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行为活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条件。(填空)
3、(人格特质)主要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方式或倾向。(填空)
4、(B)是指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想表现出的形象。(单选)A.自我形象B.社会角色C.内在驱动力
D.人格特质
5、(B)是指运用理财规划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这对个人、家庭以及中小企业、机构的理财目标,提供综合性理财咨询服务的人员。(单选)A.职业规划师B.理财规划师C.管理咨询师
D.物流师6、1968年(B)主持了对斯朗特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工作,增加了基本兴趣量表和一般职业主题。(单选)A.库德B.坎贝尔C.霍兰德D.弗洛伊德
7、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行为有(ABCD)。(多选)A.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B.失职渎职
C.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D.挥霍、浪费国家资财
8、工作情境中,可以把素质理解为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包括(ABCD)等。(多选)A.知识B.技能C.能力D.性格
9、行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ABCD)。(多选)A.行业的发展状况B.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C.行业存在的优势D.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ABCD)教育。(多选)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判断)正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判断)正确
1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判断)正确
14、信息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传给接受者(包括口语和非口语)的消息。(判断)正确
第四篇: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第八章
第八章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现代社会
本章重点提示
本章主要分析现代社会主要时代发展特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角度分析时代发展趋势,阐述在这些大背景之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情况,针对工作生活平衡的需要探讨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平衡职业发展与生活的关系与矛盾,最后从国家整个社会宏观层面探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
所谓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谓时代特征是指与特定时代相适应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状态以及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反映的基本特征。进入21世纪后,无论是世界整体发展形势还是我国的具体发展特征,均出现一定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全球社会的时代特征
从全球视角来看,主要有如下6个方面的整体时代特征。
1.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科学技术也促进社会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
2.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经济增长的首要标志是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即工业化。它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同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20 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现代经济发展结构的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3.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社会结构日趋分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经济、政治、文化、情感的需要。社会的每一个结构要素,承担着越来越专门化的功能。
5.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现代化过程中,与经济、政治等变革相适应,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由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转变到文明的、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安于现状、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价值观念,转变到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
6.城市化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长。城市化是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成正比的。
二、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涯面临的主要时代特征
1.工作职位的减少
2.国际化
3.技术
4.变革中的组织结构
5.工作性质的变化
6.多样化文化背景下的劳动力
7.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时代生活的平衡发展
工作与家庭生活在很多方面相互碰撞,摆平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进程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组织规模缩减,导致我们要用更少的资源去做更多的事情时。首先与过去相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人既要追求事业成就,又要对家庭负责。因此他们就需要在这些家庭责任和自己的工作要求之间取得平衡。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管理中如何做到工作生活统筹兼顾,保证事业发展的同时生活幸福。
一、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冲突的模型
下图列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与家庭冲突的三种形式:时间上的冲突、情绪紧张造成的冲突、行为上的冲突。
1.时间上的冲突是工作与家庭生活冲突中最普通的一种
2.产生于家庭范围的时间冲突也能导致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3.情绪紧张造成的冲突会影响到另一种角色
4.工作家庭融合二、双职工家庭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
双职工伴侣的定义是共享同一生活方式,包括持续的爱情关系、同居和都有工作的两个人。双职工伴侣中任何一方的工作都不必是专业性或管理性的,或者是被情感所吸引的工作。双职工生活方式变得令人青睐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特征是双方的收入会带来财务上的安全。很多伴侣认为他们需要双收入来获得并维持自己所希望的生活标准。然而,金钱并不代表一切,伴侣双方的生活质量还会得到改善。从女性的角度来讲,就业能够满足一系列需求,成就、挑战、多样性和权力。从男性角度来看,双职工关系通常带来更多的家庭责任。
双职工家庭可能遇到各种压力。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些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相关的问题。
1.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过多的工作要求会造成工作与家庭的冲突。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发现,他们的工作要求和他们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相互冲突。挑战性的技术工作、频繁的出差和长时间的加班,这些都很容易同参与家庭活动的压力和渴望相互冲突。然而女性首当其冲地承担着照料家务和孩子的责任。在绝大多数双职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家庭中,妻子承担着管理家务和孩子的大部分工作,丈夫往往是帮一把手。家务经常成为妻子们的第二个班,一项研究显示,母亲每周花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上的时间为52个小时,而父亲为23小时。双职工的专业技术人员感受到的负担和压力会以几种方式威胁到他们的关系。首先,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因为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孩子而有罪恶感。第二,专业技术人员伴侣因为没有时间培养相互关系而疏远。第三,家庭和工作责任使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给自己留下时间放松、业余和休闲交流。
2.职业生涯受到限制
双职工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限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成就或者减慢步伐,尤其是女性更可能如此。双职工家庭中的母亲常常缩减工作时间,放弃会与家庭责任冲突的发展机会,谢绝需要搬家的升迁机会,或者离开工作一段时间,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搁浅。许多母亲遭受家庭重负而妨碍其职业生涯上的成功,男性则相反,常常得到实际上对工作有助的家庭奖励。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比起没有孩子的男性来,做父亲的男性能挣更多的钱,在组织中有更高的职位,对工作也更加满意。可能是因为有孩子的父亲被雇主认为是有责任感和更稳定。并非所有的父亲都能得到家庭奖励。高度介入家庭生活的男性会像双职工家庭中的母亲那样,减少对工作的介入。在双职工家庭中,职业生涯成就会受到多大的约束,部分取决于某一特定职业生涯领域要求投入的时间。在合理的、可预见的和灵活性的工作时间的领域中工作,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可能都不会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障碍。然而在要求长时间工作和频繁出差的领域,他们的工作业绩和职业生涯发展可能就会受到伤害。专业技术人员征上作中刖川“ 班和出差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其职业生涯发展会影响较大。双职工伴侣必须经常商定,在某
一时刻谁的工作应该更为优先。
3.竞争与嫉妒
在所谓的传统家庭中的劳动分工导致了整齐划一的、没有竞争的世界。男性在工作世界里取得成就,当双方都就业时,一方就可能比另一方更成功,如果妻子在职业生涯成就上超越了丈夫,丈夫可能就会觉得受到威胁。实际上研究发现,女性的工作成就越高,她的婚姻满意度越低。伴侣双方在同一或相似领域工作会强化竞争。
三、组织应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1.工作生活平衡的策略
组织如何应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工作生活平衡呢?下表概括了组织采取的各种应对工作家庭生活问题的政策和做法。该表还显示了每种措施提供者中大公司所占百分比。这是由达纳·弗里德曼和阿琳·约翰逊最新报告的。我们把这些组织的行为归人3个大类:照顾受抚养者、弹性工作安排、改变组织的工作家庭文化。
2.职业生涯管理应对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的工作生活问题
亚伯拉罕·科曼认为,不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怎样的成就,组织和家庭生活中的某些特征都会使人产生疏离感。他提出利用职业生涯管理的模型来解决工作与生活矛盾的问题。主要的建议是摸清情况、目标设定、职业生涯战略、职业生涯评价。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
和谐社会的同步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基本内涵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
要内容。
2.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
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 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
同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解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突出问题
3.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推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本章学习思考题
1.现代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什么?
2.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涯面临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什么?
3.组织应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有哪些?
第五篇: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第九章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职业发展
本章重点提示
本章重点阐述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影响。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介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发展的变化特征,国内外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类等。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来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艮口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晃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三、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因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内容。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
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一)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二)促进国际分工
(三)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四)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
(五)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六)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七)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八)促进国家主权转移
(九)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十)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二节 职业发展
一、职业发展的简介
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职业发展是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
二、职业发展的类别与准则
一种是自然顺势的发展。就是当职业符合自己的个人意愿时,在完成职业的要求中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地也就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比如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应聘到一家报社做记者,时间一长,写得越多,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一名作家,甚至是较有影响的作家。
另一种则是人为努力的发展。就是当职业并不符合自己的个人意愿,但却无法改行时,在履职过程中渐渐培养起对现行职业的热爱,由此积累经验,竟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比如,一个爱好写作的人被录用到一家企业搞营销,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却无法改行,只好慢慢地去适应、习惯,居然渐渐地对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成为一代营销大师。
职业发展应把握以下五条准则:(1)把握机遇;(2)掌握成功的标准;(3)发挥自身优势;(4)学会与上司相处;(5)理解企业文化。
第三节 国内职业发展与国外职业发展
一、职称的含义
职称,指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
二、职称的种类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
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中小学教师设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4个级别。
三、公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级别分为27 级。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3)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8)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9)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10)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下面是公务员中的非领导职务。
(1)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2)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3)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4)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5)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6)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7)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8)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四、高校职称
高等学校教师担任的教学、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评定的专业职称也称学衔。各国划分的名称和级别不一。中国从上至下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根据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意见》指出,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七、职称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造成职称问题复杂化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职称制度在自身探索和改革的同时,还需要走出体制内的束缚,适应体制外的社会需求。在政府主导的制度体系下,政府如何顺应环境,明确定位,转变职能,成为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职称主管部门并非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挑战。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提出,职称改革要实现“三个突破”:突破职称工作中的陈旧观念的局限,把职称工作服务领域由国有单位延伸到农村、非国有单位和整个社会;突破职称工作对象的局限,把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国家干部延伸到各级各类各种所有制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突破职称工作老套方式的局限,把服务方式由单一的评聘扩大到评聘、考试、测评等多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服务。
职称工作服务对象和领域的拓展,是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对环境变迁的主动回应,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共部门与非国有单位的性质差异。一方面机械地将国有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等制度应用于其他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又试图将社会化、市场化的考评方式全面应用于国有单位的内部管理,使政府公共管理行为与公共部门自身管理混为一体,管理行为和市场行为界线不清,导致职称管理理念和职能转变难以到位。
政府在职称管理中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并存。所谓政府缺位,一 是指本应由国家统一设置管理的职业准入由于监管不严,过多过滥; 二是对职业水平评价市场监管不力,资格泛
滥;三是对国有事业单位职称晋升直接参与过多,而行政监督不够。所谓越位,就是政府替代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成为职称和职业资格(水平评价)评价的主要组织和参与者。因此,在理清职称内涵的基础上,切实转变政府职称管理职能成为职称制度改革需要认真解决的根本的问题。
第四节 国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一、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人才评价体系
二、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人才评价体系
本章学习思考题
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简述职业发展的类别与准则。
3.国内职称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英澳职业资格制度人才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