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工作者国庆60年优秀征文
双休,照例蹭到永丰的同学家里去。
新雨后的天空中压抑着稀薄的乌色,不远处的山上,一朵朵轻雾悬挂,雪白的,似了大团的棉花糖。山下,一片片新绿的稻田,美的很是惹眼。
一片一片,或嫩黄或嫩绿,颜色或浓或淡,似了一块大的画布,连片的水田和水塘,荡漾着夏天的秀色。水牛悠闲踱步,卧在水田旁的小小樟树下,白鹭优雅地迈着正
步,抓泥鳅,抓青蛙。一群肥肥的鸭子快乐的排成长队,荡在新鲜的水塘里,它们在潮湿的空气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和水稻的年轻的绿色不一样,路旁的树经过新雨的洗礼,深深如泼了墨的绿,浓重深沉,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原来是这样,绿色的由浅到深,由年轻到成熟,由稚嫩到庄重。经历多了,沉淀也会多。
水田一年两季,一次绿色绽放的时间不过几个月,而这路旁的树呢,几年,几十年,生活的沉淀和滋养,造就了不一样的风情。
车子经过的路边,闪过一座供电营业厅。平时司空见惯的营业厅,平时司空见惯的国网绿,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绿色有千千万万种,为何选这种浓重深沉的绿色?
或许就像大树一样,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兼程,堆积成长的历程,总结机遇和挫折,努力坚持国企的信念,站在一种负责任的高度上,面对国计民生,承担社会责任,这绿色慢慢沉淀,沉淀成了这厚重的国网绿。
第二篇:县委工作者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大连是我见过的最存心仪的城市。它不像西安使人想到残阳夕照,汉家陵阙,“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也不像杭州使人想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柳浪闻莺,“云山已作蛾眉浅,山下碧流青似眼”。它仅是中国东北最南端的一座三面环水的半岛城市。说不清为什么,乙酉年五月十四日那惊鸿一瞥,它便留在记忆的底板上,再也挥之不去。
是人?
是景?是情?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只记得那天刚下飞机,导游小月就满面春风把我们迎到她的车内,向大家嘘寒问暖,迫不及待地介绍大连的历史和现在。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背着褡裢,褡裢里装着种子,四处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他们再也走不动了。东南和西面都是大海,只见“春江湖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风习习,波涛阵阵。褡裢夫妻再也不往前走了,他们在这东临黄海、西临渤海、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的半岛上,搭起帐篷,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慢慢地,这里有了炊烟,有了鸡鸭牛羊,有了外敌入侵的屈辱历史,有了日新月异的美好未来,有了590万人口,有了6区3市和1县,有了……
因为褡裢夫妻的褡裢,人们便把这里叫做大连。
小月兴致勃勃地说着大连,让我们看窗外的风景。海风凉爽地从窗外吹进来,清新而温暖宜人。两边的绿树、红花,一树一树、一丛一丛,进入眼帘又从眼帘消失。路两边的房屋,有的拔地而起,顶天立地;有的可能是私家别墅,低矮而亮丽;有的尖顶,有的长窗。行人稀少,路面整洁,公交车、小轿车、摩托车偶尔从身边掠过。小月也成了大连的风景,长脸、单瘦,袅袅亭亭,风姿绰约,像三月的春光灿烂,更像月初的新月清新而明媚。一开始她就给我们丢了一个“包袱”:谁能在这一天半时间说出大连的三多三少,重重有奖!
姑娘小伙大眼小眼瞪着窗外的大连。谁都希望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最好。
星海广场是大连最大的广场,也是亚洲最大的广场。北连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东临马栏河,南面有百年城雕,中间隔的华表在四周白玉栏杆的围护下亭亭玉立。华表周围由三条小道环绕、八条小路向外辐射、十四片绿茵茵的草坪履盖而成,宽阔壮观,使人联想到南方大草原。走过广场到百年城雕,看到的虽不是直立的、高大的标志性建筑,却是一万只脚“踩”出来的悠长悠长的铜铸世界。凡为大连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在上面留下了足迹。原市长***先生的脚,又大又粗又有力,镶在城雕中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城雕南面是黄海,豪华游轮在穿行,激起海浪奔腾翻滚,像一群蓝色和白色的骏马在竞跑。
虎雕广场也是大连的一大景点。五只栩栩如生大石虎相依在滨海中路的东边,高大威猛,凶相毕露,不知是欲向老虎湾汲水,还是想吞噬入侵的敌人。我们上了一叶快艇,绕过石槽海角往东北向棒棰岛猛驶。据说棒棰岛是中央领导来大连的疗养之处,我们只得稍停远观,然后“打道回府”。快艇像一架十分锋利的犁铧,犁开了天蓝天蓝的海水,溅起大朵大朵的浪花,爬过一个又一个浪头,大家感觉好像坐在跳跃的小鹿背上,海风迎面吹来,海浪向后退去,又惬意又刺激。
越过日本风情一条街,来到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小月告诉大家:这条街建筑是欧式建筑、俄罗斯风格,主要是购物。有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小商品,价格比较适中,可以带点回去给朋友、给妻子、给情人。当然不购物也不勉强。大家像一尾尾的鱼游进了小街,把漂亮的小月抛开了,急急地去寻找自己的“食物”。
看过东鸡冠山北堡垒,心情就不那么轻松了。小月不辞辛苦带大家看东鸡冠山模拟图、日俄战争电影、被炸的堡垒坑道及炮台遗址,瞻仰苏军烈士陵园。仿佛回到了日俄战争时代,消烟在屈辱的国土上弥漫,日军在屈辱的国土上猖獗,仇恨和爱心在心里潜滋暗长。在同一个陵园里,埋葬着欲强占中国领土与日军殊死奋战的俄军将士、家属及小孩,也埋葬着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和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苏军战士。他们的坟茔一如他们的职位,或高出人头,或与人齐腰,或与人齐膝。园内杂树丛生,十分繁茂,遮天蔽日。人在其下穿行,犹如进入了坟茔丛生的森林公园。这里十分阴森。要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萤火虫一定会在这里聚会,老鸹一定会在这里聒噪。陵区后面有一栋教堂式建筑,据说是日军为俄罗斯战死的大将而建,意在显示日军所向无敌,显示俄罗斯不过是一个露水之国而已,日出露水便消失,让人深思。
夜晚,我们住宿在西岗区石葵路上一个叫泰来大酒店里。四周都是山,南面隔着森林动物园,西面有白云山,北面是英雄纪念公园,东面是捷山。吃完晚饭,几个人出去溜达,买了张大连地图,摊开来看,东南北边缘全是蓝色,那是黄海。陆地上有大片大片的绿色,就是最繁华的长江、黄河、鲁迅三条路也零零星星地有绿色点缀,那是大连的肺——广场和绿地。沿路没有看见什么小摊小贩和自行车。突然,前面排着一列车队,车上写着“执法”,几个穿制服模样的人,正在月光下把一架烤
第三篇:电力工作者系迎国庆60年征文
岁月是一面镜子,照见着时势的流转,生活是一具活标本,见证着社会的变迁,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生命的旅程。
犹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发展与演变,也从生活的一个断面或切口记载、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与时代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变迁。
电的记忆
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初的我,尽管对于电的回忆多少有点灰暗和苦涩,然而二十多年后,我却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电力人,这完全出乎了我及亲人的意料。
在我十岁前的记忆里,最早接触与电有关的事物并不是电本身,而是周围小煤矿定期播放的电影。据说这是矿工们可以享受的一项福利之一,心里就十分羡慕那些脸上黑呼呼却可以在矿区看免费电影的工人。那时,放映机的动力来自一台不起眼却很神奇的柴油发电机,尽管它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都嘟嘟嘟地叫个不停,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看电影的兴致和心情。《苦菜花》、《地道战》、《小兵张嘎》、《闪闪红星》等早期革命电影,都是跟着大人或同伴,自带板凳到四五里地外的煤矿上看的。其中有一次电影结束后,我与同伴走散而迷路,一个人走在黑漆漆的夜里,心里充满恐惧和无助,绝望的哭声惊动了矿区附近一位热心的大娘,是她将我连夜送回了家。父母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让我做了大娘的干儿子。逢年过节,我都要去看望她,直到她离开人世。然而在我的内心依然常常想起干娘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她用人性的一丝光芒,温暖和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我的整个小学时代都是在无电状态中度过的,那时腊烛由于价格昂贵而成了奢侈品,各家各户几乎都在使用形态各异煤油灯。有少数人家用的是从市场上买来加入煤油就可以用的专用煤油灯,不仅造型漂亮,而且做工精巧。不过大多数人家用的都是自制煤油灯。它的制作工艺很简单,找一个空的墨水瓶或铁罐类容器,往里面注入煤油,在麻钱大小但被瓶口大一些的铁片中间钻个孔,然后用棉花捻成灯芯穿过小孔,这样一个煤油灯就做好了,不过灯芯要事先在煤油里浸透,那样灯芯就可以用得久一些。母亲晚上做针线活,我们晚上学习都靠一盏煤油灯照明,时间稍久,鼻孔和眼睑周围常常会留下一团团烟熏火燎的痕迹,很是让人苦恼。当然也有用油松树的松油做燃料的松油灯,不过它产生的油烟要比煤油灯更厉害,但松油可以就地取材,不必花钱买。
我们村子真正用上电则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而且从总电表到用户的线路还需要自行投资,不过那时普通家庭几乎没有什么电器,电的用途仅限于照明,大家用的是几乎都是15瓦的普通白炽灯泡,一个月用电也就2-3度之间。然而当时为了省钱,村子里几乎都是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电表,电费也是按各户灯泡数量多少和瓦数大小来均摊,遇到有人窃电,大家就必须共同来分摊额外的部分电费。那时最有趣,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现象是,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村子里几乎天天限电,到处黑灯瞎火,据说是为了“攒电”过春节。不过,春节期间村子还真很少出现停电的事情。那时候的村电工可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吃香”角色,想让谁家灯亮就亮,想给谁家停电就停,以至于谁家要过红白喜事,都要事先给电工送点礼,防止操办红白喜事中途停电。
如今,“户户通电”工程为穷乡僻壤的边远山区群众解决了用电之忧,“农村电气化”工程使农村的电力网络更加完备,遍布乡村、城镇的四通八达电力网络,使电力供应更加充足,电力服务更加快捷。只要拨打一个“95598”服务热线电话,用电查询、事故报修、服务投诉等用电烦恼便会一扫而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电力压力锅、电磁炉、电饼铛等电气化厨具也步入寻常百姓家庭。曾经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梦想已成为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过上了“用电不愁、用电无忧”的现代生活。电力在社会各行业中率先实现了发展成果让人们共享的追求,电力也正在带动和助推着整个社会朝着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电,点亮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电,点亮了希望,催生了文明和进步。电,点亮了梦想,指引了幸福和未来。
借衣穿的往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侈。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未普及——一个家庭少则
一、两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因此,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亲们都会在心里及早提前算计一番,并对子女进行一次排队。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
第四篇:日报工作者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我的贴身宝贝
我的贴身宝贝不是古董玉佩,不是高档名表,而是普普通通的自行车。风风雨雨,是它伴我走过了整整40个春秋。
小时候,家乡很穷,自行车可是个稀罕玩意儿,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简直当贵族崇拜。农村的土路,自行车轮子走过,总留下弯弯曲曲的车辙,印上或深或浅或隐或现的轮胎花纹,很好看。我多次爬在路上一条一条地数
车辙,判断今天有几辆自行车走过。上高中时,我家离学校30多里路,每两周回家一次带点吃的,都是凭两条腿走来回。班上一位大辫子女同学,父亲在北京当干部,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每当放学看到她大辫子一甩飞身一跃登上自行车时,同学们都投以羡慕乃至嫉妒的目光。心想,什么时候我也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
一个三角架、两个轮子、一对把手和踏板,简单朴素的自行车,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改革开放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加收音机,号称“三转一响”,谁家装备全了,肯定是富裕户。谁家讨媳妇,新房里不摆一辆新“凤凰”、“永久”或“飞鸽”,那媳妇是绝不肯登门的。上世纪60年代,俺哥哥结婚时,组织了十多人的自行车接亲队,威风凛凛浩浩荡荡开到丈人家,就是用自行车把嫂子带回家的,这个豪华的新式婚礼,轰动了周围十几个村庄,以致小伙子们办喜事纷纷仿效。
想当年,自行车在农村不仅是代步的快捷交通,还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后椅两侧挂上篓筐,几百斤的粮食蔬菜装起来就跑,顶一头小毛驴儿。在城里,上班下班、买菜买米、接送小孩,那时谁不靠自行车。不夸张地说,小小自行车,承载了共和国几代人的梦想和自豪。
我自己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是在1970年。军校毕业,到连队锻炼一年后,我被分配到某部政治部当政治干事,不久获得一张凤凰牌28吋自行车券,170多元买了回来,那个高兴劲甭提了!为保护车子的油漆,我从横粱到斜杠,全部用塑料带缠裹起来,现在看来好愚蠢,可当时大家都这样做。星期天,至少要花一小时擦拭这个宝贝,每根辐条都不放过,总要擦得贼亮贼亮。有时骑车出行遇上大雨,在较深的积水路段,宁可把车子扛在肩上,也舍不得让链条浸水,以防生锈。从部队服役到转业地方,这辆自行车伴我转战南北,真是立下汗马功劳。
1996年**成立地级市,我从**调**日报工作,开始几年还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后来条件好了,配了小轿车,自行车曾闲置了几年。四个轮子,屁股冒烟,速度与舒适,自然与自行车不可同日而语,但我的自行车情结还是浓得化不开。这不,退休后,自行车又与我如影随形了。
也就是一二十年光景,家庭的“三大件”不知更新几代了,如今大街上,摩托车、电瓶车占了主角,扑面而来的汽车潮,许多家庭还添置了小轿车,自行车早就风光不再。一位朋友劝我,你也该买辆轿车享受享受了。我说,没考虑,咱不是差钱买不起,不是葛朗台,不是拒绝现代化,是自行车的好处太多。接着我列举了自行车的若干优越性:
一、不耗电,不烧油,节约能源是典范;
二、不排污,无噪音,绝对绿色利环保;三,两个轮子,一条线,田埂小巷随便转;四,脚一蹬,就能跑,既利身体又安全;五,花费少,价格低,小偷偷掉不心疼……朋友哈哈大笑:“好了,好了,我理论不过你!”
200多年前发明的自行车,取代了四轮马车,是一场革命,后来发明四轮汽车,又是一场革命。飞驰的汽车,使我们生活节奏加快,效率提高。有人预言,过不了多久,自行车会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不相信。换车潮没有丝毫动摇我对自行车的钟爱之情,我不会让自行车退役,要让自行车伴我走过一生。我觉得,这不是落伍,不是苦行僧,不是抱残守缺,而是理性的选择。当我悠哉悠哉地骑着自行车,迎着和煦的春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浏览着路边的风景,哼着喜欢的小调,感到是那样随心随意,分明是在美妙的享受中与时代同行。
第五篇:电力职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今天的影展
是父亲最兴奋的时光
那上百幅照片
记录着电力发展的历程
也倾注着他的情感
当年拿着相机的小伙
如今已是满头白霜
今天的影展
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刻
那上百幅照片
浓缩着电力发展的辉煌
也
凝聚着父亲的汗水
从70年代
直到21世纪的现在
打记事时起
我就嫉妒父亲手中的相机
那是父亲的最爱
电力施工现场
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一幅幅照片的发表
让他欣喜让他狂
来看影展的人很多
几位老人指指点点
这张“送电下乡”
依稀有他们年轻时的脸庞
那天村庄的夜晚
白昼般的光明与乡亲的欢呼
令他们终生难忘
这是几位年轻的电力工人
影展上30年前的电力调度机房
简陋得让他们难以想象
如今宽敞的电力调度大厅
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
气派的电力办公大楼
让他们倍感珍惜岗位的来之不易
这是几位中学生吧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惊讶
是那幅壮观的“风力发电”
矗立的塔筒
巨大的叶片
与蓝天白云齐舞
真的壮观漂亮
影展的观众不少是父亲的同事
南黄海之滨那群可爱的电力工人
一张又一张照片
留下他们的脚步和身影
高高的电杆上有他们的笑脸和灿烂的朝霞
泥泞中乡间小道上有他们步履的蹒跚
还有风霜雪雨中脊背上留下的碱花
影展是父亲半生的心血
人们看到的是艺术的美
背后却是深深的付出
为了那份挚热的情感
退休五年间
父亲还是和昔日的同事们奔波在一线
用相机见证着电力事业的发展
今天的影展
是父亲的节日
那照片中的铁塔和银线
张扬着电力人对祖国的热爱
春雨滑动出跳跃的音符
海风演奏出欢快的乐曲
父亲的心与电力事业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