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1: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劳社发〔2009〕12号)

各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局(社会保障局)、省社保基金管理局:

《关于解决早期离开省属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通知》(粤劳社发〔2008〕7号)下发后,各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各地陆续反映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我省解决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工作顺利完成,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关于适用对象问题

(一)现为我省户籍、原企业属于应参加我省养老保险统筹企业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含农场、垦殖场)人员,可按规定申请养老保险一次性缴费(以下简称一次性缴费)。

(二)现为我省户籍,在1978年6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期间离开原驻海南岛的广东省所属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含海南建省后改为海南地方所属的各类企业)的原固定工(含干部),可按规定申请一次性缴费。

(三)现为我省户籍,回城后没有被安排就业或被安排到县以下集体企业就业的原我省知青(含分配在农场、垦殖场和兵团当职工的知青),可按规定申请一次性缴费。

二、关于缴费受理地问题

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在现户籍(以本通知下发时间为准)所在地,按照当地规定申请一次性缴费。未参保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人员一次性缴费后,缴费受理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其建立养老保险关系(早期离开省属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原则上仍按粤劳社发〔2008〕7号文的规定办理)。

三、关于一次性缴费年限问题

(一)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的军龄或上山下乡时间,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可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外,只能作为选择一次性缴费的工作年限。

(二)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中符合省劳动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知》(粤劳社发〔2007〕13号)第二条范围的,其军龄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凡上述人员中军龄已计算为一次性缴费年限并缴清费用的,经本人申请可退回按军龄计算的一次性缴费额,其中已领取待遇的,重新核定基本养老金,从重新核定的次月起按新标准发放。

(三)回城后没有被安排就业或被安排到县以下集体企业就业的原知青,其申请一次性缴费的年限最长不超过其上山下乡的时间。

(四)领取原企业发给的一次性离职费或退职费的原固定工和干部,原计发离职费、退职费的工作时间可作为一次性缴费的年限。

四、关于一次性缴费省内转移接续问题

(一)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费后,其养老保险关系在省内跨统筹区转移的,按照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8〕76号)以及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责任分担与转移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劳社函〔2008〕2092号)的规定执行。在粤府办〔2008〕76号下发前已办理转移接续手续的仍按原规定执行,不作调整。

(二)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领取待遇前曾在其他市(统筹区)办理了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费,相关记录仍保留在办理地的,应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转移一次性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基金,按粤劳社函〔2008〕2092号文重新核定基本养老金并从核定的次月起计发,与原核定标准的差额,从应发之月起补发。

五、关于一次性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记录问题

申请人缴清费用后,缴费受理地负责记录申请人的一次性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

六、关于待遇核发地问题

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缴费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由最后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核发基本养老金。

原已参保人员,办理一次性缴费不改变其原最后参保地。

七、关于首次参保时间问题

申请一次性缴费并按规定缴清全部费用的人员,申请前已经参保的,首次参保时间不变;申请前未参保的,其登记备案时间为首次参保时间。

八、关于待遇计发办法问题

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费中计入个人账户部分,计算为粤府〔2006〕96号文规定的过渡期内原办法的2006年6月30日前个人账户储存额。

在粤府〔2006〕96号文规定的过渡期内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原办法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待遇申领地2006年6月实际计发基数。

九、关于办理时间问题

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及各市应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及时办理相关人员的一次性缴费,并适当延长办理时间。

二○○九年六月九日

第二篇:番禺区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落实〈番禺区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意见〉的实施意见》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各有关单位:

为解决我区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问题,根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意见》(穗劳社养〔2005〕5号)及广州市政府审定同意的《番禺区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具体如下:

一、我区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我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期间,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不少原国有、集体企业的原固定职工,因各种原因未经批准或擅自离开国有、集体企业,导致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时间不能按照国家、省、市连续工龄的政策规定确认为连续工龄,更不能视同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这些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或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限很短,导致其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因没有参保或缴费年限不足而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因此,我们对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据初步统计,我区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涉及全区各镇街,人数约18,724人(含南沙区1,930人),其中大部分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处理意见》的实施,将会切实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问题。

二、《处理意见》的具体内容

(一)适用对象的范围。

《处理意见》的适用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广州市城镇户籍; 2、1978年6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期间离开番禺区国有、集体企业及在本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省、市属企业的原固定工,其原工作年限不符合国家、省、市计算连续工龄政策规定的人员(下称“早期离开企业人员”); 3、1978年6月1日至各镇实施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上月底期间(见附件1)离开原镇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原固定工,其原工作年限不符合国家、省、市计算连续工龄政策规定的人员。

(二)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处理方法。

在我区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中,对因年龄较大,及过去没有参保或参保时间较短的特点,为解决这些人员的参保问题,并可以满足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规定的年限。《处理意见》规定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或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两种方法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具体如下:

1、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方法: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可根据需要及经济能力,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

2、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方法: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的年龄,但累计缴费年限(含一次性缴费的年限)不足规定年限的,可申请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延长缴费的基数、缴费比例,按本区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确定。

一次性缴费的基数统一按不低于2000本区职工月平均工资(928元)的60%确定,缴费比例为20%(其中11%记入个人帐户,9%划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同时,对一次性缴纳的费用从2001年1月1日起,按银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及方式收取利息。

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由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本人承担。一次性缴费的年限不作为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年限。

(三)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享受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见附件2),1998年7月1日前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1998年7月1日(含本日)后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可按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未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限的人员可申请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在缴费达到规定年限时,从申请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次月起发放基本养老金。

(四)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计发基本养老金的标准。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我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标准计发: 1、1998年7月1日前参保的: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2、1998年7月1日(含本日)后参保的: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五)其他有关参加养老保险的规定。

1、本办法实施前已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或老年津贴)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按上述办法一次性缴费后,并全数退还原领取的款项后,其原来的缴费年限可与一次性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符合缴费年限规定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达不到规定年限的,可申请继续延长缴费。

2、已按《广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1998〕第4号令)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核准其一次性缴费年限时,不扣减原补缴年限。

3、本办法实施时已超过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为其缴清费用时所属社保使用的职工平均工资(具体按穗劳社函〔2006〕527号文执行);延长缴费人员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为其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申领基本养老金时所属社保使用的职工平均工资。

4、现已在本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本人要求按上述办法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础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不变,个人帐户养老金重新计算,从缴清费用的次月起按新核定的数额发放。

个人帐户养老金重新计算办法:原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时个人帐户储存额与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形成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之和除以120。

5、对遗失档案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工作,安排在第二批进行,时间为2006年10月至11月。凡申报遗失档案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的人员(原固定工)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以及个人保存的可反映原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和身份的原始凭证(工作证、工会证等)、档案转移回执、调动工作的商调表等到原单位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小组进行登记,按穗劳社养〔2006〕4号文的规定,经审核符合参保条件的,可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手续后,如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在缴费的同时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申请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手续,次月享受待遇。

(六)基本医疗保险的办理及其待遇。

1、缴费办法

(1)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经核定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须以本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基数,按75%的标准缴交一次性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和按0.26%的标准,一次性缴交10年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2)未达到按月领取养老金规定条件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参加本区基本养老保险期间,以本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10%的标准缴交基本医疗保险金(属单位在职的,按现行规定)和以本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0.26%的标准缴交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由地税部门逐月征收。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缴交基本医疗保险仍不满10年的,余下年限按退休人员缴交一次性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的办法和标准一次性补缴。

(3)一次性缴交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不作为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资助的计算年限。

2、基本医疗待遇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各项基本医疗待遇按《广州市番禺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番府〔2003〕2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1)经核定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一次性缴交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缴费到帐次月起,可享受当医疗待遇最高限额。

(2)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条件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加医保后,其医疗待遇按新人参保办法处理。

三、具体办理程序

(一)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程序。

符合条件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从9月1日起,可携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向管理其档案所在机构的原单位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小组提出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并由管理其档案所在机构根据职工档案资料填写《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后,连同职工档案送区办公室工作小组审核。

有主管部门的,统一由主管部门携带职工档案到区劳动部门(办公室工作组)审核,完成审核后,所有送审资料要一起装订、封存,并由主管部门负责档案管理;档案仍在原国有集体企业的,统一由企业携带职工档案到区劳动部门(办公室工作组)审核,完成审核后,所有送审资料要一起装订、封存,交回档案所在单位或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参照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托管期限至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但托管期不足一年按一年处理。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档案资料,核准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根据审核结果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为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保的机构携其已作出一次性缴费年限选择的《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到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失业、超龄人员由其本人到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办理)。

(二)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办理程序。

申请延长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人员,应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前3个月,由本人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同时提出养老和医疗保险延长缴费的申请(本办法实施时已达到或超过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人员),经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办理延长缴费手续。(三)申领基本养老金程序。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或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由为其参保的机构携带《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次月由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发放其基本养老金(失业、超龄人员,由本人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

(四)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申请办理手续时需提供如下资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3、一寸彩色相片4张;

4、银行存折(工行、农行、邮政储蓄)复印件;

5、缴费凭证。

(五)办理参加医疗保险须提供如下资料:

1、彩色小一寸相片一张;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医保卡和附卡按通知的时间和地点领取。

四、职能分工

1、办公室工作组负责对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的档案、户口及《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进行审核,核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根据已审核的档案资料负责办理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缴费手续及对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办理申领手续。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工作。

2、各镇(街)由主管领导、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总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对辖区内早期离开镇(街)集体所有制企业人员(固定工)进行摸查、收集档案进行初审、填表(录入磁盘),并将名单公示七天后上报区办公室工作小组。各镇(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协助经济发展公司开展具体工作。

3、各主管部门、省市属在本区参保单位或企业要成立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对本系统企业(含已转制企业)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进行摸查、收集档案进行初审、填表(录入磁盘),并将名单公示七天后上报区办公室工作小组。

4、无主管部门的单位也可以按规定进行摸查、初审、填表录入磁盘,并将名单在本单位公示七天后上报区办公室工作小组。

5、对遗失档案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由区就业服务中心按穗劳社养〔2006〕4号文的规定进行初审,符合参保条件的,可向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申请事务代理,并建立个人档案,办理参保手续,同时参照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托管期限至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但托管期不足一年按一年处理。

6、无主管部门,现单位又不存在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个人),其个人档案已经有关部门封存,经工作组审核后符合参保条件的,可由本人携带档案到区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申请事务代理,并填写《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后,按规定办理参保手续,同时参照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托管期限至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但托管期不足一年按一年处理。

7、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主管局和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的企业请于9月10日前向我局工作组报送本部门工作组或参保单位的负责人和联系人。

8、办公室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电视、报刊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传报道,使广大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了解政府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妥善解决他们的养老、医疗保障问题,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让这一群体人员更快更好获悉相关政策和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手续。

9、在实施《处理意见》工作中,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政策办事,认真审核职工档案资料,如实填报资料,杜绝提供虚假资料参保和骗取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发生,对有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必须纠正,并取消其参保资格,追回其非法所得,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构处理。

五、办理时限

1、为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工作,从9月份开展工作,在今年11月30日前办理完毕。

2、办公地点设平康路48号劳动保障局3号楼二楼(联系电话:84610909)。

附:附件1《番禺区、南沙区各镇实施参保时间表》 附件2《各类群体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列表》

二〇〇六年九月一日

第三篇:关于受理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的通知(穗劳社函[2005]917号)

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

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意见

穗劳社养〔2005〕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妥善解决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现为本市城镇户籍,1978年6月1日至1993年7月31日期间离开本市市、区属(不含番禺区、花都区,下同)国有、集体企业的原固定工,其原工作年限不符合国家、省、市计算连续工龄政策规定的人员(下称“早期离开企业人员”),适用本处理意见。

二、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核准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后,可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不足规定年限的可申请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可根据需要及经济能力,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长不超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并在本意见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办理完毕。

一次性缴费的基数按不低于2000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350元)的55%确定,缴费比例为20%(其中11%记入个人帐户,9%划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同时,对一次性缴纳的费用从2001年1月1日起,按银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及方式收取利息。一次性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承担。一次性缴费的年限不作为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年限。

(二)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一次性缴费的年限)不足规定年限的,可申请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

延长缴费的基数按不低于延缴当年个体工商户缴费基数的最低下限确定,缴费比例按延缴当年个体工商户的缴费比例确定。

没有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延长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其本人承担。

(三)早期离开企业人员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1998年7月1日前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1998年7月1日(含本日)后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可按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延长缴费人员累计缴费达到规定年限,从其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次月起发放基本养老金。

(四)本意见实施前已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或老年津贴)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按上述办法一次性缴费,并全数退还原领取的款项后,其原来的缴费年限可与一次性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符合缴费年限规定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达不到规定年限的,可继续延长缴费。

(五)已按《广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令〔1998〕第4号)或《关于广州市乡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通知》(穗社保〔1999〕26号)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核准其一次性缴费年限时,不扣减原补缴年限。

(六)本意见实施时已超过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为其缴清费用时所属社保使用的职工平均工资;延长缴费人员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为其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申领基本养老金时所属社保使用的职工平均工资。

(七)现已在本市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如也按上述办法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础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不变,个人帐户养老金重新计算,从缴清费用的次月起按新核定的数额发放。

个人帐户养老金重新计算办法:原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时个人帐户储存额与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形成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之和除以120。

三、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条件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在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期间,其基本医疗保险按《关于印发<广州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05〕46号)执行。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条件的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可按《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2001〕第1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不作为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政府资助的计算年限。

四、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按下列程序办理一次性缴纳、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及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

(一)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程序。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携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向其档案所在机构提出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档案仍在原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的,可由企业先将其档案移交其户籍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档案所在机构根据职工档案资料填写《早期离开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后,连同职工档案送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的职工档案在省属机构的,由其档案所在机构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档案资料,核准其原在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早期离开企业人员根据审核结果选择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为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参保的机构携其已作出一次性缴费年限选择的《早期离开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到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失业、超龄人员由其本人到户籍所在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二)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办理程序。

申请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应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前3个月,由本人向其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已中断缴费的人员向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延长缴费申请(本意见实施时已达到或超过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年龄的人员,在办理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时,一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填写《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办理。

(三)申领基本养老金程序。

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或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规定条件的,由为其参保的机构向其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基本养老金(失业、超龄人员,由本人向其户籍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五、番禺、花都区,增城、从化市可参照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另行制定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审核后施行。

六、本意见自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

附件:

1、早期离开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2、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第四篇: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

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云劳社办[2007]219号

时间:2008-01-29 来源:云南劳动保障网(2007年12月6日)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省属行业管理单位:

我厅《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第5号)和《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第4号)下发后,各地在执行中反映了一些问题,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分流安置和提前退休的规定

(一)1995年,国家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二)1996年,省政府在《云南省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实施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第39号令)中规定:一般工种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或者特殊工种男职工年满45周岁、女职工年满40周岁,且连续工龄满15年以上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的;患有精神病、麻风病、恶性肿瘤及烈性传染病并鉴定为1—4级的„„企业应当予以妥善安置,不得推向社会。

(三)1996年,国家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33号)的规定:由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云发〔2002〕3号)规定:企业改制重组中因国有资产退出而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身份的要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

(五)2002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执行职工经济补偿政策的通知》(云政办发〔2002〕116号)规定:退休人员、企业内部退养职工不存在与企业调整劳动关系,不能进行经济补偿。

(六)2006年,我厅《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保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云劳社发〔2006〕11号)重申:国有企业在改制或经济性裁员分流安置职工时,不得与距法定退休年龄(含从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5年内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应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等部门<关于解决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04〕28号)有关职工内部退养的规定发给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军队转业干部和军队退役人员提前退休的规定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和国家人事部等部门联发《关于印发〈关于中办发〔2003〕29号文件有关政策给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电话答复〉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55号)规定:2000年12月31日前转业到国有困难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包括在岗、下岗、失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如本人自愿,可办理提前退休。

(二)我厅等部门联发《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等七部委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云劳社办〔2006〕133号)规定:在困难国有企业工作(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长期严重亏损,在岗职工的实际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军队退役人员,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可提前办理退休。

三、对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根据本通知第一条第(一)至

(六)款的规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因其国有或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身份已经置换,所以对原从事特殊工种已满规定年限且距特殊工种退休年龄5年以内、原在单位时已患病非因工负伤或在规定医疗期的人员,属用人单位未执行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将其推向社会的,应由用人单位给予纠正;属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重新就业或自谋职业的,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时,须严格按《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第4号)第一条第(四)款第7项的规定执行。

(二)各地有关部门在实施企业改制、破产时,没有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安置从事一般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管理(技术)年满50周岁、女生产(工勤)年满45周岁,或者从事特殊工种男年满50周岁、女管理(技术)年满45周岁、女生产(工勤)年满40周岁,且连续工龄满15年以上的人员,应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由有关责任单位对这部分人员的缴纳社会保险费存在困难等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给予妥善处理解决。

(三)根据本通知第二条第(一)至

(二)款的规定,困难国有企业军队转业干部和军队退役人员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时,需按隶属关系提供申请退休当年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困难国有企业证明;军队退役人员还需提供退休前三个月的工资或生活费发放表。

(四)已破产、改制等企业中的协议托管人员(含军队退役人员)申请提前退休的,须提供本人与原单位签订的托管协议书。

(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受理从业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时,应当要求其提供历史病历资料和近期病情检查资料,不能提供相关资料的不予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从业人员进行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时,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以下简称《标准》),只有《标准》未列出的其他伤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条目,方可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GB/T16180-2006)的相关条目执行。

(六)各地不得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代替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未按规定程序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一律无效。对不按国家标准鉴定做出的鉴定结论的,由作出鉴定结论的劳动鉴定委员会予以纠正。对违反国家政策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或违反规定出具病情证明的有关人员,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七)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因病非因工负伤人员经州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应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一年内书面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超过一年的应当重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大部分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须

满一年以上的方可重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病情出现危重情况的除外)。

(八)对擅自扩大提前退休范围,少征收养老保险费及在养老保险基金中增加的开支,我厅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

第五篇:保险-117-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劳社办〔2005〕82号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成劳社办[2005]193号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

现将《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怃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劳社办[2005]8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从2005年7月1日起,凡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其一次性怃恤金或救济金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其中,2005年7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已由企业支付了一次性怃恤金或救济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标准补拨给企业;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退休人员死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知死者直系亲属办理补拨手续。2005年12月1日以后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退休人员,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支付死亡丧葬补助费的同时,一并支付一次性抚恤金或救济金。

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抚恤金或救济金的基数,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死者本人死亡当月的基本养老金或退职生活费数额计算,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未支付的基本养老金之外的各种补贴,不作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抚恤金救济金的计算基数。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次性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劳社办[2005]82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府函[2005]150号)关于“从2005年7月1日起,将企业离退休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后原由企业支付的一次性抚恤金(救济金),统一纳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标准按我省现行规定执行”的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按照执行。

一、从2005年7月1日起,凡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因病、非因工死亡的下列人员,其一次性抚恤金(救济金,下同)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一)企业离休人员;(二)企业退休人员;

(三)企业退职人员(按《四川省劳动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贯彻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劳险[1998]8号)规定由企业支付退职生活费的退职人员除外,下同);

(四)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退休人员。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以下现行规定执行:

(一)企业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调整企业离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的通知》(川劳社办[2002]12l号)文规定执行,即按本人死亡时上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数额的10个月计发。

(二)企业退休人员、退职人员,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按省政府《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死亡待遇暂行规定》(川府发[1988]170号)规定和原省劳动厅《关于计发企业职工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或救济金的计算基数河题的通知》(川劳险[1995]35号)规定执行,即按本人死亡时上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或退职生活费数额的7个月计发。

(三)按原省劳动厅《关于计发企业职工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或救济金的计算基数问题的通知》(川劳险[1995]35号)规定,企业离休人员和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条件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员,其按规定享受的l—2个月生活补贴的月平均数,也一并作为计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数。

三、属于下列情况的,不支付一次性抚恤金:

(一)因病、非因工死亡人员无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或法定供养关系人员的;(二)不属于川府发[1988]170号文件规定非因工死亡范围的: l、被有权机关认定为涉嫌犯罪造成死亡的;

2、经司法部门结论为畏罪自杀造成死亡的;

3、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执行死刑的。

四、企业、单位或死亡人员遗属办理申请领取一次性抚恤金手续时,因病死亡的,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通知单(或死亡地有关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火化证(当地政府未规定火化的除外,下同);非因工死亡的,应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遭受意外伤害的证明和医疗机构死亡通知单(或死亡地有关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火化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上述证明材料和死亡人员身份证支付一次性抚恤金,并将证明材料复印件存档。

五、企业离休人员、退休人员、退职人员一次性抚恤金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后,原单位不再支付一次性抚恤金。

下载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养老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