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思考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形成。当时我们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方面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包括城乡分割的建设投入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生活福利制度及市场交易制度等,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均资源占有量、收入和消费、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城乡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距,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为了把这个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理论界和执政者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早在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欧文,傅立叶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概念,马克思也提出要根据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消灭不合理分工,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当然马克思所说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在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为前提的城乡一体化。所以,城乡二元结构是历史的产物,城乡对立和分割,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在将近二百多年以前就有很多人提出来了,并且提出了解决的设想和方案。
按照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700-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中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到30%,城市人口超过50%,就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农业和工业处于平等发展机会和权利,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再是农业,也不需要从农业吸收资本等要素去推动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由农业转为工业和非农产业,农业成为了工业反哺对象,这个阶段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基于这个规律,如果不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就会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国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所处阶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还比较远。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大的难点。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化滞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三农”不强,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就失去前提,建设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突破就“三农”论“三农”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长期稳定。
(二)统筹城乡是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内需带动战略的需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过低,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买方市场水平低,城市市场饱和与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具有二三产业劳动技能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经济实力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安居乐业,促进农村型消费向城市型消费转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购买力,启动农村市场。因此,统筹城乡就成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战略,它不仅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条大思路,也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效利用城市与乡村天然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的不同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有效地促进内需带动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需要。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撑,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工业消费资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克服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资源短缺等约束。同时,我国的工业化、现
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产业比较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因此,城乡统筹协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本身发展的需要;不仅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的需要。
二、城乡统筹的本质及主要内容
理想化的城乡统筹,在理论上讲,应该是通过统筹,使城乡资源条件基本一致,生存发展及市场环境条件不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国民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口和资源配置并非处于一种均质化的状态,事实上,城市和乡村无论资源禀赋、生存发展环境及外部支撑条件都存在巨大差异。正因为存在这些差异,所以要全面实施城乡统筹,需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作为有机整体,通过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投入统筹、体制统筹、政策统筹等,逐步尽可能实现城乡居民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的经济权利、基本均等的消费支出能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走出一条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城乡共荣的新路子,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的本质就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政府根据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需要,在二次分配和制度安排中统筹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时间不长,还有很多路要走,理论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和措施也有很多不同的思路和归类方法,包括规划统筹、资源统筹、产业统筹、投入统筹、福利统筹、市场统筹、环境统筹、政策统筹、制度统筹等方方面面。要有效地利用理论指导城乡统筹,就应对统筹的内容和措施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可以系统地划分为:“分配统筹、发展统筹、市场统筹和制度统筹”四个大的方面。分配统筹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享有生存权、福利权、共享公共服务权、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权的关键;发展统筹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推动产业互动、工农互补、城乡共荣;市场统筹就是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尽量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制度统筹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实现。
以上四个统筹,从不同的侧面重点解决了城乡统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互为条件,共同构成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系统。总体来看,分配统筹是关键,发展统筹是动力,市场统筹是手段,制度统筹是保障。分配统筹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发展失衡、市场失效、分配不公的重要补充,是稳定协调与竞争效率之间重要的调节手段;发展统筹是整个统筹系统实现统筹的基础;市场统筹是提高城乡统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机制;制度统筹是整个城乡统筹系统持续、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三、科学统筹,共建和谐
通过对城乡统筹的本质、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高统筹效率,实现科学统筹,应该准确把握统筹规律,积极探索统筹模式,提高统筹质量和水平。
(一)科学进行分配统筹,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投资分配上表现为“重工轻农”。大多数农村经济薄弱,许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层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公众福利,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有的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城乡发展不仅需要统筹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统筹条件,同时,农业本身也具有公益性,属弱质产业,所以,国民经济二次分配不仅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和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分配统筹在经济补偿意义上是实施统筹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补救和保障措施。
一是统筹生存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体制,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扶贫、困难群体救济救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生存问题;
二是统筹福利权益。统筹解决城乡居民的劳动社保、就业、保险、住房、敬老养老等问题;
三是统筹社会事业。主要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
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等(见发展统筹)。
除此之外,还有大江大河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粮食安全、乡村文化传承、社区稳定和边防安全等。上述内容均属分配统筹的范畴,分配统筹是所有统筹中能够直接有效地达到统筹目的一种统筹措施,许多基本的分配统筹事项也是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基本理由,是应该提供的起码的也是必须的公共服务。分配统筹是国民经济分配中缩小巨大差距的有效措施,既是统筹工作的关键,也是对统筹的基本要求。它具有及时、现实、高效,具有照顾当前并兼顾长远的积极作用。所以分配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保障。分配统筹的力度和水平应当根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来确定,根据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前的分配统筹应该是“低水平、广覆盖、差距统筹和加大基本统筹(生存保障、福利统筹等)”。当然,在强调分配统筹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福利化和平均化,忽视效率的做法。
(二)以发展统筹为动力,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含义明确地指出了统筹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强调政府在科学发展中通盘筹划的主导作用。当前,应该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城市、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普遍提高为目标,通过统筹建立动力机制,使城乡环境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当前,统筹城乡主要面临规划的缺位、缺失、滞后或规划的虚化、缺乏刚性约束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厚城薄乡、二元结构的旧观念,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镇发展的支持帮助作用;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当然,也要因地因市场制宜注重农业内部规划。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条件。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调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商业网点的建设步伐,提升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条件,改善群众生存环境。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投入。投入是发展统筹的关键,做好投入统筹就是要整合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落实福利权益投入等方面体现城乡平等。首先,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培养和保护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创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宽行政许可,减少注册限制,降低项目信贷资本金比例,加大政策性融资扶持;加大产业投资补贴,尽可能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农业投资创业。其次,应构建和落实“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财政投入体制,保证财政对基础设施、公共福利、社会事业、生产发展、为“三农”服务的投入,并不断提高投入的总体水平。
4.统筹城乡发展要素保障。要素市场缺失或被异化是农村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要进行城乡要素市场统筹:
一是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除了要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或农村优先使用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而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着手解决农业发展中市场缺位或市场供给不足的,但又是必须和关键稀缺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金融、保险、担保、投资、信息、村社干部务工、自治组织建设、中介事业等。
5.统筹农村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农业属公益性的弱质产业,需要在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最低农产品保护价、生产补贴或国际通行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行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收入,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能力,使承担部分公益职能的农业在相对均衡的公共补贴和扶助的基础上,能够与工业和服务业站在基本同等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基础上健康发展。
(三)以市场统筹为手段,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
我国的城乡统筹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的,综合配置资源,市场是主要的、基础性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政府首先要由市场发挥效力,然后再补充市场“失灵”的部分,增加公共投入。
一是广泛参与市场分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统筹城乡比较优势,准确进行区域经济功能定位,主动参与区际分工、并尽可能融入国际大市场。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打破市场壁垒,精简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政府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培育城乡统一的大市场上。
三是培育要素市场。当前,农业产品市场比较发达,而缺乏要素高级市场,金融、担保、风险投资、信贷、人才、科技、知识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发育迟缓,在统筹发展上,应在培育要素市场方面进行支持和帮助,包括培养市场主体、补充稀缺要素,并充分考虑其涉农的公益性建立明确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立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的公益性要素市场,全力构建城乡统筹、创业机会均等、投资收益均衡、工农互助、相互带动的健全的市场体系。
(四)以制度统筹作保障,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成因。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公共产品对农民的排斥和社会保障在农村的缺失、垄断的市场结构与残缺的产权制度构成了农村“制度贫困”的主要内容,农村的“制度贫困”尤甚于经济贫困,“农民,走在经济发展的边缘”。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行“制度统筹”。
一是提高农村内部制度体系的效率。根据我国实际,抓好农业和农村内部自身制度的统筹和完善,主要包括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制度、林权及流转制度、人口再生产和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三是建立城乡平等的投入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和扶助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相同的社会公共品。改变公共投入的“城市偏向”为“三农”倾向。
四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制度化、法制化。建立长效的体制和机制,把缩小城乡投入差距提高到制度和法律、法规层面,为城乡居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农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村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制度统筹是从体制机制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保障,也是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城乡统筹仍然要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从现阶段的城乡统筹来看,总体来讲,既有统筹不力,但也存在统筹难度大、发展不足等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比如粮食直补、农村低保等已列入统筹,但标准非常低,基本上流于形式,不是统筹不到位,本质上是统筹无力到位。所以城乡统筹仍然要加快工业和城市发展。
一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本身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将依靠快速的工业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又好又快地发展,只能扬长补短,不能抑长补短。
二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能为农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城乡统筹才能更多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才能更多地为留在农村的人口提供更多的人均资源,才能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大的市场份额。转移一个农村人口就减少一个农产品生产者,增加一个农产品消费者,所以统筹城乡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从积极方面看,我国当前出现的民工荒、民工工资上涨、副食品价格上涨,就与政府实施的最低民工工资、保障农产品最低保护价等规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异曲同工,这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给“三农”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三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是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保障。统筹城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衡城乡的差异,而是要具体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所以,只有城市和工业本身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扶农助农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2.城乡统筹不是“城郊统筹”
城乡统筹不是“城郊统筹”,不能把城郊地区、部分旅游风景区、有突出投入或重大项目带动的周边地区视为“普遍意义的乡村”,不能把这些地区的统筹经验作为城乡统筹的“典型代表”。
一是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城郊地区和真正意义的农村在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人口素质、产业可选择范围等等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城郊有进行城镇化的条件,属于未来城市都市化的范畴,在规划建设中纳入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但城郊统筹的模式和方法不能广泛地运用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因此,在城郊适用的统筹经验不一定在最广大的农村适用。
二是不利于探索城乡统筹的本质规律。城乡统筹不能停留在示范点的建设上,应该在面上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否则,就会蒙蔽我们的视野,不利于全面统筹城乡发展规律的总结。
三是不符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要求。城市和乡村本身就不是同质的东西,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城市和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制约,其产业发展、功能形态以及生活习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城市和乡村仍然是两个异质性系统。把城郊建成了城市,不能说明在更大范围就没有乡村了,事实上,把中国广大的农村都建设成城镇根本就不现实,也做不到,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
3.城乡统筹一定要注意效率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总体均衡、协调和高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地方陷入城乡均衡发展和资源分散配置的误区。著名经济学家陈淮说过,“村村通、广覆盖,不留死角”的模式并不经济也不可能。由于受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空间布局极其分散,属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资源配置模式。当国民经济因规模效益递增而主要选择以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经济选择以相对集中规模经营为特征作为主要空间资源配置方式时,再人为地在空间上强制性地分散配置资源,就会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影响国民经济总体效率。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进程。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作为重要任务,鼓励进城务工人员或以其它原因愿意进城的人员在城市落户,城市政府应当放松政策管制,为愿意进城并有条件进城入户的农业人口提供政策支持。
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及时进行行政村区划的调整,按照适度规模、有利发展,尊重民意、依法操作的原则,解决农村人口居住过于分散的问题。开展撤村建居工作,将城郊城中村改为社区。开展特定意义贫困边远民族移民、生态移民、特困户移民、地质灾害移民、工程移民等,统筹人口空间布局,提高资源综合配置效益。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将不宜农牧的地区列入生态环境保护区,或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有的旅游等生态经济产业。
三是提高公共投入绩效。应模拟市场机制或直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公共投入管理,提高公共投入绩效。
当然,统筹效率还包括统筹协调后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全面统筹与注重分配统筹和分阶段统筹的问题
分配统筹是城乡统筹的需要,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国家实施内需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统筹中,分配统筹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不适宜开展统筹或统筹低效率的农村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按照统筹标准加大投入是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没有哪个政府愚蠢到要为一户山顶上的掉野农户花几百万元修一条公路或架若干桥梁而不考虑搬迁移民。
如果忽视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后人口资源配置必将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科学地使用统筹手段,最终将导致人口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向城市集中,使一次性的发展统筹投入贬值并最终失去价值。为了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最经济实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分配统筹来解决这些人的现实生存和福利问题,在人口统筹布局条件成熟后,再移民进城,或以务工、嫁娶、投亲等多种方式渐进地实现人口布局相对集中而实现全面统筹。
所以说,应当科学地利用分配工具或分配统筹,灵活解决全面统筹中尤其是发展统筹、建设统筹中成本高、效率低的特殊群体和区域问题,灵活地解决在推进远期统筹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当前失衡和城乡差距中的具体问题。分配统筹不仅实现统筹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同阶段实现国家效率的关键措施。
5.制度和体制的突破是城乡统筹研究的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农村推进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又一次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目前,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或城乡综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好的地区应该在东部发达地区,而国家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选择在西部的成渝两地,因此,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建设发展高水平的经济示范区,而首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实现统筹协调、均衡互动的体制和机制的突破,探讨构建国家社会管理、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宏观调控新体制,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解决稳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可以这样说,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如果不在制度体制上寻求突破,很难得说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达到了目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可以肯定,步子再大一点也不会出现当年“向阳村和小岗村困境”,相反,倒是有了方法,需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求实的精神。例如在户籍制度问题上,石家庄等大城市,打开城门以后并未出现城市人口的暴涨,“平稳良性”的结果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目前出现的“民工荒”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部分农民工因缺乏生存技能又回到了家乡。世界各国放户籍管理已有很多成功的例证,只有我国和朝鲜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当然,制度创新也非朝夕之功,既要突出重点,更要注重系统的组织和完善,兼顾公平效率、发展稳定。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整个社会管理构架的重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要面对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所作的一些粗浅探讨,也旨在抛砖引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实效,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实践。
第二篇: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不存在土地市场,土地不是商品,也没有价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二元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维护农民利益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实现国有与集体建设用地“同价、同权”的目标,在提高经济绩效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应该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入市与国家立法缺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已经客观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以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发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不断扩大趋势。尽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已经在展开,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立法仍处于空白之中。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随着《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他省份针对本地区特点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也纷纷出台。这些地方法规的实践,对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实现规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也为修订《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和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处在地方实践阶段,要真正建立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国家立法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破除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进一步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二元分割建设用地市场引发的市场失灵问题
首先,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以及国家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和农村土地享有不同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被用作城镇建设之前,必须先通过强制征收转到政府手里,成为国有建设用地之后方可合法转让。其次,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导致寻租现象。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处于缺位的状态,村委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当集体组织“代理人”的角色,这样造成了村干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处置权,在参与征地补偿谈判中掌握了权力寻租的条件。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几乎都与集体土地有关。村官的寻租活动,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成为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无论对维护社会公平还是提高经济效率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再其次,缺乏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信息不对称。由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始终处于“非正式流转”层面上。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始终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可见,构建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使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价、同权,不仅要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还要修改金融、税收、财政、司法等配套政策。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确保集体建设用地在有形市场的指导下实现流转的渠道畅通和规范管理,是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的对策建议
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对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热情较高,但是要形成平等高效、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诸如耕地保护和土地交易管理、土地税收征管等市场监管体系必不可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是保障我国土地市场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切实保护耕地,防范“公地的悲剧”。耕地既具备公共物品的特征,又具备私人物品的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因此,耕地保护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来调节。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市场作用对于耕地保护有时候起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市场失灵。从目前情况来看,首先,应该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采取措施,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应实行先补后占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2月31日时段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面积由10月31日的18.2603亿亩减少为18.2574亿亩,净减少29.0万亩,比上净减少数量下降50%,表明我国耕地保护呈现向好势头,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另外,可以考虑对耕地保护行为采取补贴制度,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根据耕地保护数量、质量以及耕作状况,给予补贴。补贴费用可以由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以及相关税费中提取。
打
破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限制。土地确权工作是土地交易同时也是土地收益分配的基础。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确权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土地权利的种类。国家土地所有权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土地应该同样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权利种类应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
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抵押权等。
二是赋予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权利,取消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出让给城镇的单位或个人用于非农建设的有关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租赁,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竞争方式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通过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公开方式进行,以维护集体土地产权的完整性。
三是明确产权的工作同时要依靠土地登记确权工作,实行土地统一登记发证制度。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据已确认的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确认所有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属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土地登记系统,各类土地登记结果应当依法进行汇交,土地登记资料可以依法公开查询。同时,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成果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从事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完善土地税收,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过程中,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增值收益分配及使用、管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应该明确的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的收益,应当归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所有;收益中集体所有部分的使用方向、用途以及使用收益分配,应该由集体成员约定,使用情况应当向集体成员公开。至于集体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政府还应该通过税收的方式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公平。随着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形成,为了规范土地市场的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应该通过土地税收的杠杆作用,调节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实现帕累托改进。在借鉴国有土地税收征管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税收体系,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也纳入其中,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另外,对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实施统一的土地税制,也可以成为地方政府获得稳定财政收入的来源,改变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以产业融合为理念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政策创新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的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农村与城镇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融合,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重工轻农政策,导致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为: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实际劳动力紧缺,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四是三个产业孤立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融合。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融合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进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难点在农村,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局面。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向着集约化、工业化的方向迈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个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个产业间的布局,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格局。具体措施为:
(一)以第三产业为纽带,紧密联系城乡,通过技术革新,发挥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创造新的就业空间,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二)通过产业融合,走出农民单纯提供纯原始的农产品原材料,收益微薄的困境。向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新系,利用城市信息发达的优势,为农产品构建销售平台,使农产品通过自身塑造品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
(三)优先发展有利于城乡产业融合的项目,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整合城乡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资本不足、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缺乏等问题。
二、三产业相互带动,激活农村自身发展潜力。
(一)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深化产业融合做好基础保障。农村基础建设大量消化了工业产品和劳动力,加快了资金流通,既拉动了消费,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又促进了产业融合。
(二)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业。农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地域性,为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打开了一个市场。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炼特色产品特征,确定宣传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营造广泛影响,为打开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2、注重自身品质,以优良的品质打动消费者,在社会中形成良好舆论。
3、以优质的服务,造就良好的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城乡经济结合点,推进城乡产业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的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吸引一部分农民返乡就近就业,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
2、农副产品加工业方式灵活,延伸空间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和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就近加工原则,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3、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城镇产业集约化建设。土地承包责任制形成的千家万户分散式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产业的规模化、集中化管理势在必行,产业的集约化增强了自身竞争力,而且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城镇产业集约化建设相互协调,互利共赢。
第四篇:深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趋好,同时在协调城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城市建设、项目建设、道路建设、新居民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为我市的“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城乡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仍处于“农业不强、工业不壮、第三产业未真正形成特色与支柱、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的状况,农民增收、失地农民保障、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现就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优化统筹城乡布局
根据各乡镇不同的区位和资源状况,制定完善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明确城乡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快推进沿江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沿江地区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培育低碳环保的好项目,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注重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严格审批程序,避免顾此失彼。高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和农村在产业布局、规划统筹、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机融合,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大量地把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转移到城镇来。
目前,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已批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创新空间开发形式,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城乡统筹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叠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实行市场化运作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鉴于目前我市尤其是乡、镇、村环境卫生不佳的实际情况,要建设最宜人居的城市,就急需实施一项“城乡清
1洁工程”。要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城乡群众从自己做起,共同营造清洁美好城乡环境。要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建立完善城乡日常保洁体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大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以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清洁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和垃圾整治工作。可尝试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清洁卫生专项经费,资金由全体村民分摊,将村里的卫生清洁工作以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专人负责。年终由市里进行考核验收,对搞得好的,政府可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参照城市路面保洁5000㎡/人、月工资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三、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稳定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基础上,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失业、医疗、生活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到的权利,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提高农村社会化养老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支撑,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在积极扶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培植“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在高效、外向、生态、品牌上下功夫,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发展生猪、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抓好设施农业和规模种养关键环节。建成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工农一体化的高效农业规模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
支持企业下乡入村进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和联建新农村;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亮点;要紧紧围绕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形式,或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速形成乡镇特色产业片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要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整合品牌,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既有农产品的生态品牌。
五、增强经济市场化意识,缩小我市城乡差距
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对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实行量化入股,以股权形式实行有偿流转,搞活土地存量资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探索将农村集体土地收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尝试建立明确土地权属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水平较快的特点,必须将以工补农,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促使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给他们带来的就业冲击,解决他们的民生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努力促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转得出、留得住,使农民真正变成“居民”。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政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政策思考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项,包含着丰富的涵义。本文通过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列举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应该坚持的道路和采取的公共政策,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城乡融合创造条件。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
一、概述
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城市化水平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城乡融合的表现。从理论上来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而言的”。我国自建国以来,基本上采取城乡分治政策,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也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在制度上基本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结构体制。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面对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的问题和隐患,党的领导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很宽泛,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文化、教育、制度、社会生活与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其内容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也强调城市向乡村靠拢。因此,农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农村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破除传统固定思维模式,自觉的把城市与农村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城市和农村的各项资源,还可以在全盘考虑的情况下对环境、资源做出合理的保护,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都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农业税的废除和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农民增收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多3倍以上,从2008年开始,城乡居民绝对额的收入差距扩大至上万元,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多达16648元。以上数据都是以可支配收入来讲的,不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因素。可以说,尽管国家采取了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措施,也特别重视“三农”问题,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二)城乡之间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差距。
尽管城乡居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情理上对于城乡居民的管理也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但我国直到目前为止依然实行的是城乡分治。从此,我国有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分,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户籍制度,我国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居民身份的不平等。相应的,城乡之间的劳动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也极不平等,城里人享有的很多优惠政策,都不能普及到农村和农民头上。虽然改革开放国家对农村人口的户籍限制开始松动,很多农村人口拥有了城市户口,但大多是农村出身的高素质人才,多数人依然望尘莫及。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思维作怪,“重城轻农”的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发展依然受到忽视和限制。
(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严重失衡。
在教育方面,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较低,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相对城市要低很多,人均受教育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城市。基础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础,然而“义务教育”对很多农民子女来说,难以为继。目前,教育支出仍然是农民开支中仅次于生活费的第二大因素,全国平均而言,每个小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在500元左右,初中生则在1000元左右,这对于农民家庭而言,难以承受。据称,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全国现有800万文盲,90”在农村”。
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村显得更为薄弱和落后,农村的医疗人员少且素质总体
不高,医疗条件差。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向农村覆盖合作医疗网络,但到目前为止,医疗网络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很多偏远山区的人们甚至不能享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其他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更是不能与城市相比。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水平之后的矛盾。
要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虽说理论上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必然趋势,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实施起来却有很大困难。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速水平根本无法吸收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而且,由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多数剩余劳动力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普遍不高。而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高水平、有良好教育和技能的劳动力,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根本无法达到标准和要求。这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没办法转移,被迫附着在本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土地上。
三、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中,我国农民、农村和农业为国家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长期没有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因此,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农村、农业的发展。规范中央、省、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因乡镇财政是整个财政的基础,钱少事多,在体制调整过程中,财力分配应适度向乡镇财政倾斜,完善乡镇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开支财力不足的问题。
(二)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
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区域块状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
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重点,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就业者能享有城镇居民劳动就业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三)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1、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四)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21 世纪头20年,我国需要将l1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每年转移600万人以上;按乡镇企业的就业成本测算,新增一个就业岗位需要新增投资2万元左右,每年需要新增1200亿元的投资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非常大。为此,一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整体就业规划,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二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三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自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
报,2008,(5).[2]王俊.伦城乡体制差异及其一体化的途径[J].改革与发展,2008,(5).[3]陈晓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政策创制问题[J].改革与发展,2008,(5).[4]黄阳平.城乡一体化: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8,(1).[5]曹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