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五大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一、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末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个文明”整体推进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五个统筹”着眼于“三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经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是“五个统筹”揭示的发展道路。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包括物质生产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三者互相依赖,不可或缺。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是“五个统筹”的显著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资源贫乏、土地沙化加剧、江河水患频发、城市水源和大气污染严重等等,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基于此,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五个统筹”,树立全面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从社会的一维经济发展,走向社会财富、健康、文明三维繁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一条主线
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协调发展既是“五个统筹”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也是贯通和总揽“五个统筹”的基本点。
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立足点。“五个统筹”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掌握协调发展的理论不难,难的是将协调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在推进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处理好城乡、区域、国内国外等方面的关系,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比如,处理好城乡关系,就是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使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腹地、资源和市场,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处理好城乡关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
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着眼点。协调发展是事物及其内部诸方面保持量或质的平衡与适应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按照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标准来衡量客观现实,我们在很多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多年来注重城市、忽略农村,导致政策和投资过分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城乡二元结
构矛盾突出;由于资源环境禀赋不同,原有基础迥异以及改革开放力度不尽一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许多地区长期采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掠夺式发展方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五个统筹”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
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点。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个统筹”旨在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三、均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条重要方针。“五个统筹”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需要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模式,使具有地缘优势且又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部地区,先于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极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深刻改变了国民经济格局。但是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也造成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这种趋势若长期得不到遏制,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驱动东西互动“两个轮子”,逐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确定梯度转移的路径。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任何国家在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都会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最有效率的区域,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而当这些“成长极”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散效应”,使生产力的分布趋于均衡化。按照这个理论,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由高向低传递资源和生产要素,构建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梯度转移是当今世界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普遍采用的发展方式。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选择梯度转移的路径,通过东部向中部、西部转移和扩散资源、产业,发挥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努力构建东部领跑、中部崛起、西部提速、东北振兴的发展态势。“最有潜力者优先”是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为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独特的产业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具有接纳、吸收和转化上一梯度即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项目、产业的优越条件,只要能充分利用国际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和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各项政策,就能充分释放潜能,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素质的提升,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东部与中西部均衡协调发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不同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主要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发展比例关系的重大举措,它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布局科学化、收入分配公平化。新形势下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就是继续扩大东部地区开放,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可持续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要支撑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对坚持“五个统筹”、深化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坚持“五个统筹”之策。由于受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束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废物、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五个统筹”。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五个统筹”之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在总结工业化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潮的必然选择,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五个统筹”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坚持“五个统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坚持“五个统筹”之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五个统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系,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把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营造优美、洁净、五、人的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执政党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又从坚持“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五个统筹”的根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完善体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着眼于满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摒弃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唯一尺度,倡导把人的精神、文化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是“五个统筹”的根本。我们党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这是坚持“五个统筹”的根本所在。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才能有效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
第二篇:五大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决定》在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时,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个统筹”就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适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丰富和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克服种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总结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正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就会得出新的启示和认识,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应该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宗旨,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才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五个统筹”集中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新的科学发展观。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统筹搞好产业规划,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我们一定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一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体制上的障碍,提高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力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
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当然是指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的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发展决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并不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不能搞单打一,决不能搞片面发展,决不能搞单项突进。否则,社会将陷入重重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发展也将遭到严重挫折。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的发展,主要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解决人与自然,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也是我国和我省要继续发展所必须下大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核心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我们一定要功在当代、泽及子孙,而决不能只顾眼前、贻患长远。
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使得我们发展的竞争半径更加扩大,国际关联度和参与度更加密切和深刻。我们今天是在对外开放环境中谋发展,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国内发展和改革也要考虑国际环境。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推进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进程,努力争取使它们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我们不是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我们不能为引进外资而引进外资、为引进技术而引进技术,而是要既善于利用外资,又善于启动民资;既要注意开拓国外市场,更要考虑开拓国内市场。为此,要切实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也是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大力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协调。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兼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兼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兼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和目的,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贯穿的统筹兼顾以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思想,正是新的发展观和新的改革观的充分体现。能否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决定着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只有努力做好“五个统筹”,坚持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采取“五大措施” 统筹城乡党建
采取“五大措施” 统筹城乡党建
陈虹
近年来,荆州区主动顺应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统筹城乡党建,在系统推进基层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不断创新统筹城乡党组织设置方式,让组织“活”起来。在全区普遍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村企联建”和“村居联建”等模式,按照产业、行业划分建立比较专业化的党组织,改变了过去单纯按照村民小组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在党组织设置上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村(社区),通过下设企业联合支部等措施,强化村(社区)党组织的区域性党建功能。在行业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的地方,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区域性党组织,积极推动产业链、行业链上的党建工作。目前,全区实行“村企联建”的党组织8个,“村居联建”的党组织11个,在产业链、行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15个。一些花卉苗木协会、养殖协会按照“支部+协会+农户”的方式设立党组织,网络党员种养户,实现了种养、服务和销售的一体化,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是不断改进统筹城乡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让党员“动”起来。一方面积极整合区直各部门资源,对城乡有培训愿望的党员实施“三单”式培训,实行城乡统筹,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形成了党员拟“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党组织“买单”的“三单”式培训机制。通过“中心集中培训”、“企业定向培训”、“院校提高培训”、“党员电教培训”、“田园基地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2007年以来,全区开展各类
农村实用技术现场短训280余场次,开展1个月以上长训班14期,培训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600多名党员实现了转产就业。通过培训,200多名城镇党员到农村兴办实体,承包荒山荒坡,发展种养殖业,从事中介服务等,400多名农村党员进城务工。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对于流出党员采取了“六个一”管理措施,对于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入的党员,采取“三个一”的管理措施。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那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同时,围绕改善民生、服务城乡居民,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信访接待日等制度,开展专家服务团垄上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活动,为党员服务群众搭建平台。
三是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干部人才管理培养力度,让干部人才“链”起来。着眼于城乡干部人才的合理培养、科学配置、整体联动,积极探索党管人才原则在基层党组织的实现途径。荆州区结合乡镇班子换届,采取公开招考、选派年轻干部等方式不断充实乡镇领导班子,有效地提高了城乡干部人才综合素质。去年,对村(社区)进行了换届选举,在换届选举中普遍推行了“两推一选”,积极探索了直选的方式方法,一批有致富本领、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进入了村(社区)“两委”班子,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改善了班子结构。实施“三类”村动态整治工程,成立工作专班驻村指导,选派17名镇机关干部到“三类”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极大地促进了后进村整治转化。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分批选拔农村基层干部、优秀青年免费接受大专学历教育,培养农村实用致富人才97名,其中脱
产培养20名,非脱产培养77名;组织选聘9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按上级相关精神落实报酬待遇,鼓励、引导优秀选聘生在基层创业。
四是不断创新统筹城乡党建活动载体,让活动效果“实”起来。近年来,荆州区在统筹城乡党建活动载体上求创新、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机关联村、干部联户,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带”活动。在活动中,建立了联带检查督促机制,强化联带责任,实行联系村经济没有发展,联村机关不脱钩;贫困户不脱贫,联户干部不脱钩。截止目前,全区区直机关共联系村65个,区直1000多名机关干部联系农村贫困户1000多户,联系科技示范户900多户。联户机关、联村干部通过项目帮扶、多方筹资、无偿捐助等形式,投入农村的项目资金、无偿捐助的资金和物资折合资金1500多万元。“双联双带”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全区农村形成了优质畜禽养殖、名特优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四大特色产业。在社区,我们以“四联共建”活动为载体,以市委向中心城区社区派驻党建工作队为契机,开展区直部门联平安、联卫生、联党建、联信访的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共派遣31支工作队进驻社区,市、区两级党建工作队共资助社区45.83万元,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卫生和办公环境,维护了社区稳定。
五是不断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建资源共享机制,让资源“用”起来。针对全区基层党组织工作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积极统筹协调,整合硬件资源。对全区90%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依托活动场所,联合建立了卫生室28个、电脑图书室127个、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80个。在全区农村建设具有点播功能的远程教育教学站点,已完成70%的远程终端站点建设目标任务,受惠党员干部1万多名。在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的基
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化筹措活动经费以及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途径和办法。把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基层组织建设重点项目和党建主题活动,采取“财政拨一点、部门帮扶一点、党费支持一点”的办法,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93万元。同时,加大力度统筹城乡基层干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依据《湖北省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出台相应政策。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村干部实行考核补贴制,获得优秀等次的,每月补贴250元;获得较好等次的,每月补贴150元;获得一般等次的每月补贴100元,补贴经费由区、镇财政各按照50%的比例筹集,年终考核后一次性集中发放。每两年评选一次“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对当选者给予2000元奖金。目前,已开展三轮“十佳村党组织书记”评选活动,发放奖金70000元。
(作者系中共荆州市荆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四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把握“五大统筹原则(模版)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把握“五大统筹原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和转折点意义的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有许多新看法、新表述、新论断,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实践上有重大创新。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对策、举措、方法、路径,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坚定“三个自信”具有重要强化作用,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关键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关键是形成平衡发展结构。要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改善生态环境。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关键是实现合作共赢。要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增进人民福祉。要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入手下功夫。
在研究中我们感悟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闪耀着人性、理性、党性的光芒,彰显了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辩证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建议》把握了“五大统筹原则”。一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筹的原则。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的原则。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统筹的原则。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四是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统筹的原则。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五是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筹的原则。既遵循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又体现以人为本、以群众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把客观性、主观性、必然性统一起来,把生活化、均等化、法治化统一起来,把个性、共性、特性统一起来。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第五篇:抓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五大方面
抓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五大方面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县一级处在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重视县城、中心城镇和广大乡村的协调发展,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广泛,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统筹城乡发展应“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对于不同地区来说,受区位、资源、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统筹的内容、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确定统筹的内容和途径。我认为,统筹县域城乡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从多数县份的情况看,城乡发展规划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缺位,二是滞后,三是虚化。统筹县域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就是要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就是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调动城镇、乡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关键。解决
这一问题,必须在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外地优秀人才的同时,尤其注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三)突出地方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要强化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一是要培育优势产业。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立足当地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我们乡宁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广阔的牧坡资源优势和适宜花椒生长的地理、气候优势,根据这些优势,我们提出了“西抓花椒东抓畜,资源地区上煤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花椒、畜牧、煤化三大优势产业,打造花椒名县、畜牧大县、煤化强县,成效很好;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城镇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三是强化以工补农,要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多年来,我们依托当地煤炭资源优势,坚持“黑色扶持绿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开发、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了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大偏远乡村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必须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更多地优先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和公共事业上,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近年来,我们乡宁县抓住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倾斜和煤炭市场趋旺的机会,发挥区位优势,加快309国道沿线的“一城四镇二乡”建设步伐,将其建成了县域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样板区、先进文化的弘扬区。建设中注重了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这些地方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学校规模,适当减少乡村中小学数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等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充实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疗机制,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加快建设乡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赵建国(作者为中共乡宁县委书记)(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郭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