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城乡统筹情况介绍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情况介绍
2003 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 6 月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实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的城乡全面现代化道路,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
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一是在规划布局上促进集中。制定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全市 116个开发区整合为 21 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 9 个重点镇工业点,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汽车、生物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石化、航航天以及鞋业、家具业等产业集群。二是在招商引资上引导集中。组建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按产业布局规划和集约集群发展原则,组织招商引资和促进“一站式”服务。对符合产业定位、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的工业项目,在税费优惠、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鼓励整合区域之间的工业用地发展“飞地”工业,引导工业项目在集中发展区落实。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与资阳、眉山、阿坝等市、州共建工业园区,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忧化产业布局。三是在资源配置上鼓励集中。在资金、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上,优先支持符合规划要求和“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的重点项目;严格清理园区外不符合规定的工业企业项目,鼓励园区外工业搬迁入园,给予政策性搬迁企业的同等待遇。2010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2111 户,工业集中度达7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 1640.1 亿元,增长 23.6%。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一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完善户籍管理、住房保障、养老和医疗保险、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定居。中心城区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杜区标准建设新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大幅度降低外地人员入户门槛,外来人口可以通过暂住期满入户、购房商户、投资落户、经营入户、纳入户等5种途径取得成都市城镇户籍.入户后可以再次自由迁徙。二是切实解决征地农民安置问题。在住房安置的同时,率先探索实施征地农民进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的政策,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坡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二是全而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中,同步实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将政府便民服务和社会管理硬件配套和软件建设延伸到每个村社。四是着力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统筹编制实施方案、建设管理、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就业促进、民主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七大机制,同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截止2010年底,己累计建成 农村新型社区1134个,建筑面积4014万平方米,106.3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积极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一是支持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流转服分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基层农民群众探索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银行”、“业主租赁经营 ”、“大园区+小业主”多种流转模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止2010年底,金币流转耕地面积23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5%。二是多种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形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推进土地向种植能手、种田大户集中:依托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理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201O年底,全市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70%。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现代 农业 发展投资指南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对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截止 2010年底,土地规模经营 50亩以上的农业企业、村专合组织、种植大户等业主总数达到 9354 个。
二、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体制并轨。从2003年开始,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对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规划,建立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满覆盖。二是规划确定新型城乡体系。规划形成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l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200余个新市镇和数千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新型城乡体系。同时,规划确定了l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8条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带和1l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示范线。三是确定“四性”规划原则和“九化”规划导则。在灾后重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新农村规划“四性”原则。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中,我市又确定了“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城镇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的“九化”规划导则。规划对城乡统筹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一是明确成都的总体产业发展定位。突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强的优势,放眼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全面推进“三中心、两枢纽、、四基地”建设。二是提升产业高端发展水平。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重点,将全市划分为l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深化三次产业互动。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二产业联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不断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实现一三产业互促。2010年,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8:45.9:46.1调整为5.2:44.8:50。
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权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劳动力、土地和房屋、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二是全面推进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以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投放,带动社会资金多元投入。三是全面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组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成立6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27家,已经省政府金融办确认备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96家;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引入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增强农村的资本聚集和农业、农户抗御风险能力。四是培育农村市场主体。着力构建以产权为纽带、以农户自愿联合为基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劳务公司等新型市场经济组织,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2010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12家,农村新型市场经济组织达351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88个。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重点推进“两枢纽”建设。加快实施成都新客站、成都第二机场、成绵乐城际铁路等西部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外围组团多通道路网、旅游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加快建设。2005年,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2010,首条市域快铁-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顺利投运,地铁2号线加快建设;第二绕城、成德绵等5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邛名高速公路建成投运。建成乡镇客运站288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8%,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推进。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3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加快实施一般场镇改造,增强场镇功能。统筹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和覆盖,推进城乡水电气供应以及污水处理一体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和县集中处理。实施“信息服务工作站百千工程”和“信息化进社区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实施宽带进村工程和移动通信“无盲点工程”,实现村村通固定电话,镇镇通光纤宽带,基本实现“全域成都”移动信号无盲点。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体制。建立了涵盖城乡的就业实名制管理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建立劳动保障站,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就业保障体系,将农民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完全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截止2010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ll85万人,已超过了我市户籍人口的数量;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48.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5万人,其中农民参加养老保险165.97万人。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在农村教育方面,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在农村卫生方面,全面完成乡镇公立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在农村文化方面,全面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信息网络“校校通”工程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村村都设置了农资放心店,农民集中居住区均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了公建配套。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一是实施行政机构改革。打破城乡分治的行政管理格局,对规划、农业、交通、水务等30多个部门进行归并调整,实施“大部制”,推进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政府工作部门由51个减少到41个。率先在全省实施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30%的乡镇、47%的村;出台加强乡镇和街道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办法,将乡镇和街道的履职重点转向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二是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区(市)县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代办点。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实施并联审批和集中办理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在全国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9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成为同类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最少的城市之一;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实现“两集中、两到位”;推行“一窗式,并联审批模式。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权力及其运行流程在网上政务大厅全面公开。三是实行户籍一元化管理。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我市户籍人口可在市域范围内的任一合法固定住所登记入户,实现市域范围内自由迁徙。四是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将城市土地较大部分收益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财政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每年把城市土地较大部分收益用于支持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对“三农,投入229亿元,较2002年增长了31倍,近7年累计投入797亿元。
三、实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开展确权颁证工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目前,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257个乡镇(涉农街办)、2745个村(涉农社区)、35857个村民小组、212余万户农户、569.6万宗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市、县两级每年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作耕地保护。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将安排28亿元,对基本农田每年每亩补贴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补贴300元,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三是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成立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农交所成立以来,通过三级流转服务平台,流转农村产权27527宗,金额22.63亿元。
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一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全市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开放“三会”、社会评价干部制度,探索建立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健全农村基层新型治理结构。构建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目前,建制村都设立了村民议事会。三是健全干部绩效科学评价体系。干部考核主要依据群众评议,引入第三方调查,对干部业绩进行外部评价。
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到村。将村级公共事务划分为7大类59项,明确了政府对村级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责任。二是推进公共财政下乡。规定以2008年为基数,各级政府每年新增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直至城乡公共服务基本达到均等化。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12亿元,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每年为每个村(涉农社区)安排不低于20万元专项资金,实现村级公共服务“有钱办事”。三是保障农民自主。明确办理村级事务的方法,在“有钱办事”的基础上,由村民“民主议事”,民主议决村级公共事务项和专项资金使用。四是健全五大机制。着力构建分类供给、经费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和队伍建设五大机制,促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是坚持综合施治。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对项目整治方案、小区房屋户型设计、补赔偿标准等问题,让农民提前知情和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坚持市场运作。探索农用地整理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相结合的土地综合整理方式,建设用地整理节约指标在市场交易,拓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坚持集成推进。整合部门力量、资金渠道和配套政策,发挥综合叠加效益。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实施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74个,新增耕地35.07万亩,改善了55万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拟到2015年,对全市300万亩左右耕地和30万亩左右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每年改善6—8万户农民居住条件。2009年底,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理念,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全面促进成都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
近八年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办法和经验,找到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合成都实际、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创了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综合实力增长较快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2.66:1变为2010年的2.54:1,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比较研究,成都是全国唯一在城乡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中心城市。
第二篇: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情况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
成都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获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入手,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以“三个集中”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一套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初步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农”难题开始有效破题。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2.66:1变为2009年2.62:1。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比较研究,成都是全国唯一在城乡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中心城市。
一、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1 - 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要从制度上建立起新型城乡关系。我们按照中央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总体部署,始终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作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初步建立了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改变以往重城市、轻农村的制度安排,我们强调以科学规划指导实践,对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以及基础设施整体考虑,推动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向农村倾斜。早在2003年,就按照城乡一盘棋和“全域成都”的理念对城乡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满覆盖。这一规划理念在灾后重建中得到充分实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要求,将重建美好新家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提出“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新农村规划原则,制定了相应技术标准。依托这样的规划思路,一大批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逐步成形,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正在从图景变为现实。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初步建立了以“三化联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围绕“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各区(市)县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定位和重新布局,实行“一区一主业”,努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 - 2 - 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市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安排项目、资金、资源,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产业互动发展带动了城镇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三化联动”的良性循环。2004年以来,平均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民近20万,综合城镇化率达到50.1%,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释放了大量需要,有力推动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几年来按照三次产业一体发展的思路,较好地避免了盲目发展、恶性竞争,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环境更加友好,初步形成全域成都产业一体化。
(三)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稳妥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城乡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2008年初开始,全面推行了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土地和房屋实施确权、登记和颁证;设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全国率先创设耕地保护基金,已发放耕保基金11.7亿元,惠及113万农户,确保了耕地总量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推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成立5家村镇银行和12家小额贷款公司,- 3 - 搭建了多元化投入的平台;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引入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增强了农业和农户抗风险能力,逐步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目前,全市90%以上农户参与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今年3月将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和耕保基金发放工作。已完成农村产权流转5.5万宗25.4亿元;各级投融资平台筹集236.9亿元。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的形成,赋予了农民相对完整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城乡基础设施共建联网、统筹推进的体制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部署,实施“两中心、三枢纽、四基地”建设。以构建城乡一体、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市域路网建设,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客运通村率达98%。加快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增强了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带动周边农村的能力。统筹考虑并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覆盖,加快实施城乡水电气供应以及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空间距离拉近、基础设施共享,为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互动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了涵盖城乡的就业实名制管理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完善了面向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和相互衔接;实施了410所农村中小学、223个乡镇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教师、- 4 - 医务人员互动交流,促进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全面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网络“校校通”工程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通过这些努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城乡公共事业均衡发展的可喜局面。
(六)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行政、财政和社会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治的行政管理格局,对规划、农业、交通、财政等30多部门进行归并调整,率先在全省实施乡镇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了30%的乡镇、47%的行政村,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便民和社会服务中心一直延伸到每个乡镇、村(社区)。实行户籍一元化管理,完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方式。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市县两级财政对“三农”投入192.3亿元,较2002年增长了26倍,6年累计投入594.8亿元。创新城市支持农村机制,每年把城市土地较大部分收益用于支持农村。发挥政府投入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建设。通过这些举措,推动了原来注重服务城市的政府职能向农村有效延伸和覆盖。
二、以“三个集中”为基本方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定位和工业集群发展规律,优化工业布局,将116个开发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汽车、生物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石化、航空航天以及鞋业、家具业等产业集
- 5 - 群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创意经济等新兴产业,力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
二是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坚持走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实施县城、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妥善解决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就业、居住、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推动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规划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14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156个小城镇和数千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城乡体系,已累计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630个(不包括灾后重建),面积2802.1万平方米,74.3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短短几年,新型城镇化的效果在很多地区得到较好体现,一些纯农业落后镇一举成为现代小城镇。比如今天看的郫县安德镇,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04年的0.65平方公里扩大到4.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0.8万人增加到2.5万人,城镇化率由22.8%提高到65%。
三是积极推动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加快100万头生猪和400万亩粮食丰产示范工程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猪、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195.6万亩,占农村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8.5%,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25.5亿元增加到 - 6 - 2009年的275亿元,翻了一番多。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9元,比2002年增长111.1%。
三、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为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这几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四大基础工程”。
(一)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试点的基础上,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下,从试验区建设的实际出发,我们充分借鉴灾后重建中形成的新农村规划“四性”原则,在广大农村地区整体规划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拟用六年时间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新增耕地30万亩,使300多万农村居民逐步实现城镇化。土地级差收益返还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努力实现“两增两减”(增加耕地、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城乡建设用地、减少征地规模)。
(二)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出台了《关于深化城乡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第一次把村级公共事务分成59项,构建了一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第一次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每个村年均不少于20万元拨付,形成了保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第一次明确了办理村
- 7 - 级事务的方法,即不但要“有钱办事”,而且要“民主议事”,每笔钱怎么花必须由群众民主议决,有力促进了基层民主。目前农村新型社区,“八室”(警务室、阅览室、调解室等)“二站”(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站、医疗计生服务站)等功能齐全,教育、卫生、文体、商业、市政等设施完备。这些工作深受群众拥护和欢迎。
(三)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在全市推行以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开放“三会”、社会评价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目前,乡镇党委书记出缺一律公推直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公推直选,并形成一套配套制度。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让农民在参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在广大农村取得了很好效果,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以上三项工作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成了我们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提供了有效支撑。目前,我们正在全市范围深入推进。
通过这几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成都市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综合实力增长较快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我们体会到:要彻底解决“三农”难题,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 - 8 - 为重中之重贯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进而推进全面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全面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着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必须始终贯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构建农村新型治理机制。
- 9 -
第三篇: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秦代红
成都从2003年开始统筹城乡发展。这项工作涉及到各个领域,涉及到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不是一个简单的变革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市场的经济化,二是城乡社会的公平,三是城乡居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和管理。最终目标在城乡发展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关键是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个人的关系的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保护好、尊重好、发展好农民的各项权利,包括农民的财产权、农民接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过去的体制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有政府的力量,才能打破原来二元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条条框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成都七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于经济市场化的问题
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进行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核心只有四个字:还权赋能。党和政府各项规定、法律法规规定了各项权利,该给农民的还给农民,包括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民权等等,方式是从2008年开始对这些权利实行政府买单,建立登记系统,在法律层面保障权利的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又搭建了成都产权交易所实施平台,如果需要,农民手中的权利就可以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它的价值。政府只是搭建平台,不强迫农民必须做这件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保护好耕地呢?对于耕地保护问题,我们有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保护耕地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应单单由农民来承担。因此,在继续进行改革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每年从财政中拿出28亿元来保护耕地。成都市有600多万亩耕地,一般耕地是400元,其中360元给农民,只要你有承包地,不管流转不流转,耕地保护在你头上,你就永远拿着这个钱。这个钱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的,或者男的达到60岁,女的55岁以上,可以直接取钱;第二,我们希望农民能用这个来作为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根据我们的测算,成都市如果买城乡居民社保,最低档是每年700—800元,家中有一人有两百亩地就可以不出钱就有养老保险。
我们还完成了对农业的瓜分问题,完善了风险问题,对重庆的主要农产品建立了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建立了流转担保体系。考虑到农产品流转之后,一旦经营失败,存在该由谁来买单的问题,所以建立了产权流转的担保体系。如果你要留住土地,农民给业主,业主要交一部分担保金,在过渡期之后利息全都给业主,一旦你亏损,就由产
权担保公司对农民承担损失。对于市场风险,相当于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农户出一点,分摊风险。
关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的推进,经过七年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保险、教育、卫生等体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农村,这部分人怎么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我们进行了村级公共体系改革,改革有五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建立分类供给机制,村级公共服务应该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该由政府、事业主体还是个体承担,我们对每个村进行了分类。三是形成了一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机制。所有钱的使用都要符合三条规定,首先不准拿来罚,不准拿来私分,不准拿来还债;其次这个钱怎么用,不准两委说了算,还要村民委员会也就是村民说了算;还有一条是人才队伍机制,有了钱之后,群众就通过这个机制购买服务。两年多来,成都市2000多个村的每个村,通过把有钱办事和民主意识有机结合,钱财的使用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关于管理民主问题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农村产权改革,催生了农民民主意识的产生。举例来说,成都有个县过去承包经营权没有规划,地也没有规划,现在地要固化了,没地的人怎么办?所以首先要找一个集点,哪些人可以参与分地。集点出来以后,有的老百姓说,我怀了娃娃怎么办?他们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方案,以2008年4月30号下午5点为界,经乡镇以上的医院证明你怀的小孩是七个月以上,就可以参加这次调节。对于土地承包,谁都不能随意动,但都是承包人,都是共同的群体的利益,对地的调整就有权利了。
这个办法怎么操作?直接靠农民来做。我们概括起来就是农村产权改革完全由农民做了主,村级公共服务改革、财政下乡由农民决策,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农民的民主意识,调动了之后,通过资金项目的使用,把这种民主意识长期延续下来。农民要学会使用民主意识的权利,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的东西。为此,我们构建这个体系时,形成了两会加一委,两会就是村民大会和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相当于执行机构。
第二个治理机制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组织或者经济组织的群体,村上没有村集体经济,就靠市场行为,靠合作社,根据群众自愿的要求,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群众自愿组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市场主体。
(作者为成都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3期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比较研
《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比较研究》咨询报告
成都和昆明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双方都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经验,也都存在着不足。尤其是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课题组在分别对成都市和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实际作了深入调研后,对两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进程作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比较,特别是对如何学习和借鉴成都市的成功经验,以推进昆明市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作如下分析和建议:
一、成都市与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做法和目标比较
(一)成都与昆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本条件比较
1、成都市和昆明市均为西部省会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统筹实力。2007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昆明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2578元。成都市2008年GDP同比增长12.1%,昆明市增长12%,均呈快速增长态势,虽然两市人均生产总值相差也不是太大,但成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总体大于和强于昆明。
2、成都的自然条件比昆明相对较好,昆明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相对较大。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在1.24万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内进行,统筹城乡的改革和探索更多地体现为大城市带大郊区,城市和农村人口基本相当。昆明市所辖8县5区1市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中,有88%是山地和丘陵。落后的北部5县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7%,人口占全市的34.9%,但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6.39%和
5.27%,并且还集中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
3、成都市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大,昆明市的改革发展在加速。成都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既享有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又是“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利,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胆创新,向体制机制要潜力、要动力、要能力,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对全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大。昆明市委在仇和为班长的带领下改革发展思路清晰,速度加快、力度增大,成效明显。
4、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覆盖全市,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则相对集中。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全域”成都,统筹范围覆盖整个成都市。昆明的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是在占地面积约为6738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3)的滇池流域,与成都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相比,滇池流域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全省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流域内产业集中度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强,在工作开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二)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做法比较
1、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四个建设”为重点,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
(1)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成都统筹城乡规划,从市到区(市)县、再到乡镇,到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把1.21
1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并把规划作为龙头和基础,作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
(2)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一是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资源集约、环境保护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向二先产业转移就业。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以“四个建设”为重点,着力进行农村产权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的体制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五年的实践,加快了城乡的协调发展。2007年,工业增加值的集中度达到63.5%,城镇化率提高到了63%,共流转农用地235.6万亩,全市20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2.6万亩,新建农村专合组织1911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5家,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2元,城乡差距缩小到2.6比1,比全国的3.32:1少了0.72个百分点。
2、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并乡镇工作,从行政架构上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进行;针对昆明区域差别大的特点,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领跑、助跑和跟跑”三大板块,来加快城乡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
(2)以滇池流域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地区,实施七个方面的统筹任务。选择综合实力较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城市化程度较高和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的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作为先行先试地区,辐射带动全市6738平方公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制定了七个方面的一体化任务: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和推进城乡机制一体化。
(3)实施“三三四”的统筹发展思路。加速“三化”化解“三农”问题的进程。即:工业化化农业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市化化农村靠劳动力转移,市场化化农民靠土地流转。抓好“三个方面”向农村延伸的工作。即: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加快延伸、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加快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加快延伸。实现“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圆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市集中。
昆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总体上呈现出了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态势。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1%,出现了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的态势。
(三)成都市与昆明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比较
1、成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及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设想
成都市按照“1年启动,3年取得新突破,5年开创新局面,10年基本实现总目标”的要求分步推进实验区建设。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5%,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是指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二比一。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是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比去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财政收入突破三千亿元,经济实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2、昆明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设想
以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辐射带动辖区6738平方公里地区,用6年时间即
到2013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城乡空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业布局合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各类社会保障全覆盖,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基本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为在全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成都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抓住“三个集中”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并全面推动,同时注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而昆明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则是以先行先试来突破,以“三化”化解“三农”问题,同时注重抓好生态城市建设等。二者都体现了从自身实际出发,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思路。
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昆明与成都相比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比较的目的是学习成都市的长处和经验,找出昆明市的差距和不足,加快昆明市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1、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是“全域”成都的大概念,即“成都全域城乡一体化”。而昆明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范围显得小,主要集中在滇池流域部分区县,是在全省经济实力最强的4区1市2县开展,而全市最需要以城带乡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6县1区统筹城乡发展进展缓慢。
2、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在土地流转方面有较快的进展,目前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进入确权颁证和搭建交易平台的实际操作阶段。确权颁证主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林权和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颁发证书。并且在市县都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而昆明这些工作实际尚未全面开展,因此在土地征用、流转、农民融资、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中都存在许多实际困难。
3、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出台了符合成都实际的相关的政策,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如:《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有关问题实施意见》、《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五市(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步骤》、《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行办法》、《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罢免试行办法》、《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试行办法》、等。而昆明目前尚缺少类似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配套性文件,这就使得滇池流域统筹区内各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工作的快速推进。
4、昆明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较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基础设施尤其是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发展程度较低,工业园区的集聚效果还未体现;滇池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程度低,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城中村”数量多且改造难度大,农村居民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化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进一步促进昆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紧抓实。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难题,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全部内容,是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应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和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机构,建议在现有的昆明市推进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目前领导小组仅在市发改委下设
办公室)。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列入市委工作机构序列,主要负责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2、以规划一体化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定和实施覆盖全市城乡的科学规划。要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局面。鉴于昆明市城乡差距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建议在滇池流域率先一体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6县1区在内的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内容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带动。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3、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点,鼓励农民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三个集中”实质是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地、财三大问题,难点在于土地集中。要建立“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对迁入城镇定居,自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民,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用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给予补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领办或联办农业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的生产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对于稳定转移到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倡导以转包、转让为主;对于在城镇就业不稳定、仍基本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民,倡导以中短期出租为主;对于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倡导在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带动下,探索集中整治土地、自愿互换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对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土地及“四荒”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也可跨区域流转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规模经营的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在土地流转基本条件不具备,土地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充分发挥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用,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统一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实现规模经营。
4、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并加快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保护农民利益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工作。确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是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的基础和前提。要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首先明确界定集体资产主体为三级所有:村民小组成立由村民自愿组织的集体经济合作社,行使最基本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和现有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剥离,村民以其所有权或使用权收益股份入股成立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众多的集体经济合作社组成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联社;乡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委员会,主要行使集体资产的监督权。产权主体明确后,集体经济合作社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向村民进行确权公示,最后由有关的政府部门登记颁证。同时,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流转平台。从目前县乡(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依托县乡(镇)农经站(所)作为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掌握农村土地的流转动态,收集发布本地区的土地供求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的相关手续,协调处理流转各方的关系;建立健全并管理好土地流转的档案资料;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依法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5、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加快发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二是要加大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
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补助力度;三是要加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四是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6、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降低农民工落户门槛。以城带乡的关键在于解决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并让农民平等的享受市民的待遇。应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改为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并统称“居民户口”。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市区户口准入基本条件为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同时,应降低农民工落户门槛。对四类优秀农民工率先可以在昆明就业地落户,即在昆明市获得县(区)以上党委、政府、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嘉奖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地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两年的;带高新技术成果在江苏创办企业或实施转化的。
7、解决农民户籍变市民后能够平等享受到城市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培训、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政府要从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改善民生的转变,使政府投融资向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延伸,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可考虑把农村和城市低保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谋划,逐步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一是就近安排其子女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二是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失业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再就业援助等政策;三是根据不同情况保证农民变市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四是农民变市民人员符合城镇低保规定的可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城乡统筹是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涉及到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资源和环境的变化,而且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迁。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农民向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交流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转型。近年来,昆明市部分区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由于城镇扩建,一大批农民转变为市民,尤其是物质条件的转化非常迅速,他们的居住环境与城镇居民几乎完全一样。但在乡村的社会结构文化氛围、生活方式被打破后,这些由农民转变为市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与城镇居民还有很大差距。一部分农民由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转化的缓慢和滞后,势必影响到城镇环境、人文氛围、社会治安、文化体育、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顺利解决。鉴于此,需要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通过教育、感化、熏陶等多种形式,向刚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灌输”现代城市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人文氛围、行为方式,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
9、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加强群众对领导的评议和监督。实行“群众民主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可以改变过去单靠组织任命的方式,将基层干部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交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手里,能够有效地促进干部对群众负责的责任心,使农村基层干部能够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促使工作方式和作风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构建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民增强自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可推行区(市)县党委常委会、全委会、政府常务会的“三会”开放制度,吸引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并将“三会”开放向乡镇、街道延伸,拓宽开放层面,扩大公众参与。对干部的考核中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全面引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述职评议等,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执笔:李敏修改定稿:周龙弟
第五篇: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机构平台。为扎实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发展会议精神,连云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党政分管领导指挥的连云区城乡统筹建设指挥部,负责城乡统筹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督查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宣传督查、规划建设、环境整治4个工作组,并及时抽调工作人员。形成了党委统筹、党政共管、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确定总体目标,切实推进执行。2012年,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提速的大背景下,连云区富民强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连云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任务目标。具体目标是:确保全区村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1个,超400万元的4个,全区村集体年收入均超20万元,2012年,计划将板桥街道的张跳新
村等2个村确立为新的农民康居示范点,2012年全区粮食综合补贴、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超60万元,种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100元。抓好农机监理及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建立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力争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力争突破6000万美元。
三、加速城乡建设、制定统筹政策。2012年,将是连云区一个大干快上、大发展的突破之年。连云区在紧扣确保实现“八连冠”这一主题,紧紧围绕BRT及特色街区建设,海棠路、平山转盘、海城广场、在海一方等重要节点出新,连云新区及零公里入口的规划建设等“563”重点工作,突出规划引领、推动集约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多点支撑,快速提升城市化推进水平,迅速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乡街经济实力,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和系列惠民工程。同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意见》以及市委副书记张同生在全市城乡统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连云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科学规划设计全区城乡统筹目标、路径和措施,编制一系列的意见和措施,作为全区城乡统筹工作的参考依据。
四、突出集群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高效农业。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我区耕地面积逐年缩小,为避开这一致命的 “短处”,我区将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大
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把培育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龙头农产业和企业作为重点,全力扶持,常抓不懈。目前,我区已成为国家级连云港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主要集中在云山农产品加工区和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内,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同时也是市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出口创汇居全市前列;二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12年,我区将继续培育发展骏都生物科技、国盛食用菌和顺福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带动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引擎。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区省级龙头企业已达6家,市级龙头企业已达7家,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近6000万美元。在扩大我区农民就业、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和带动了东海、赣榆、灌云等周边县区主要蔬菜产区的发展,直接带动20000余户从事蔬菜种植;三是抓好农业项目争取工作。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四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积极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重点产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立足我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城市、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的现代渔业体系,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进渔港建设,抓住当前国家、省、市各级对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全力争取农业部和发改委将我区连岛中心渔港建设和高
公岛一级渔港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我区的海岛开发利用整体规划,多方引进资金开发前三岛、竹岛等岛屿,探索有连云特色的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把休闲渔业建成我区海洋经济的亮点产业。加大前三岛海珍品基地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开发前三岛海洋自然资源,加快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深水网箱养殖,要使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
五、强化农经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一是落实好农村“三资四化”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全覆盖;抓好村级经费专项审计,提高村级经费的使用效率,查处村级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抓好村级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积极抓好扶贫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加强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用地的原则,实行土地流转信息、台账定期上报制度;指导各乡街在条件具备的村组,积极创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扩大办社规模,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三是加快推进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把农民最关心、最需要,对改善干群关系最见效的“三资四化”、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纳入“一站式”窗口服务,作为农经改革的品牌打造好、维护好;四是着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增强合作办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组建适应当地生产发展的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消灭农民专业合作社空白村,培养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合作组织联合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对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建立联合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土地治理项目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覆盖率和带动力。
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其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开展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教育培训等服务,强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于此同时,加大对乡镇,村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12年,我区计划新增海滨花园、连岛新村、高公岛新村、板桥新村等居民集中居住区9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渠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