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作市统计局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综述
焦作市统计局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综述
自2003年以来,焦作市局在全市统计系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统计基础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为保证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思想转变推进了规范化工作的进程。规范化建设之初,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任务繁重,更重要的是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各级统计机构都是边摸索边规范,多次重复的工作,再加上对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使得有些统计人员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主动性不强,工作处于推一步动一步的消极状态,影响了规范化工作进程。为了推进规范化建设稳步发展,市局一方面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引导大家认识到规范化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的前提,是一项关乎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通过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等一系列活动,发掘先进典型,鞭策落后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抓工作为主动抓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的自觉性,保证了全市规范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006年底,焦作市局工交科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通过了省局工交处规范化验收,达到了示范标准。
二、常抓不懈保证了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焦作市局从市局各专业的规范化检查中发现各专业能够严格执行规范化工作程序并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使规范化工作的推进有了落实。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到上报都能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并按要求完成报表上报;二是各类文件、资料、报表的装订、归档实现了整洁规范;三是电子台帐登记及时。整体上看,规范化建设初步实现了“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工作程序化、统计手段电子化、统计资料档案化”。
三、乡镇统计工作站建设使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得到实现。
乡镇统计工作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础,其工作好坏、根基是否牢靠,将直接决定和影响整个统计事业是否兴旺。2006年,为了继续促进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巩固和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沁阳市利用乡镇体制转轨之机,从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站建设入手,不断提高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水平,增强统计工作整体效应。一是统一软、硬件标准。为了保证统计基础建设效果,市财政一次性拔付统计局14万余元,为各乡镇集中采购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档案柜、统计资料档案盒等;二是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统计员工作职责、统计工作程序等;三是统一悬挂“沁阳市统计局某某统计工作站”牌子。四是充实人员,提高素质。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吸收了一批责任心强、文化程度高、热爱统计事业的年轻人,为统计机构增添了新鲜血液。并开展了微机操作、业务知识、规范化知识等技能的集中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了乡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为保证基层统计队伍稳定,还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乡级统计人员档案,实行统计局统一管理,规定统计人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确需调整的,需先征得市统计局同意。五是帮助指导,督促检查。为了切实搞好乡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沁阳市统计局组成帮建小组,督查帮助乡级推进,取得了扎实成效。
四、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规范化建设要求高、内容细、任务艰巨,领导不重视、认识不统一,做好这项工作就无从谈起。为此,焦作市局要求各级统计部门都要成立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一名副职亲自抓,使全市统计系统的领导层对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真正形成了共识,从而为全市统计业务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2、督促检查是统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保证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扎实有效,焦作市局十分注重督促检查,按照全市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度安排,市局有计划、有步骤对各专业科室、队、各县市的统计业务基础规范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一是学习先进者,找自己的差距;二是促转落后者,加快建设进度;三是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取得成效。
3、交流学习加快了统计规范化建设进程。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且无一套成熟的模式,处于摸索、总结、形成的过程。因此,交流学习、互相观摩就成了一种推进工作进程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2003年全市各专业和各县市区间的互查学习和修武县现场观摩会,2006年召开的沁阳市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为各专业、各县(市)区统计局相互交流学习、总结工作经验、梳理工作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效达到了督查、学习、促进、提高的目的,对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通过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理清了统计人员的工作思路,规范了统计工作行为,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责任感和法制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队伍素质和统计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焦作市局取得的成绩也仅仅是初步的。这项工作在全市的开展还不够平衡,与省局的要求、与兄弟市的榜样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焦作市局决心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提高,使焦作市各级统计部门逐步达到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形成科学高效的统计业务工作运行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二篇:统计局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统计局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汇报
材料
统计局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统计工作是及时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乡镇统计又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源头。基层统计站建设状况直接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关系统计事业的成败。近年来,统计工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着,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这为我们加强统计工作,加快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局以贯彻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采取有效措施,上下联动,狠抓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东部,东邻县,西靠县,南连、县,北接县。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坝子面积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为第一大坝子,素有“东粮仓”之称,也是最大的蚕桑、烤烟、生猪基地县。全县辖、、、、、、、8个镇,、2个乡及华侨管理区。下设139个村委员会。目前我县8镇2乡的统计机构管理模式不一,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独立单设的有5家,二是与经管站合并的有4家,三是与党政办合并的有1家。全县乡级统计机构专职人员18人,均有上岗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二、主要做法、抓思想认识。今年来,按照曲统发[]4号《市统计局关于印发市统计系统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要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专门召开局队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充分提高加强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一致认为,乡镇统计工作是最基层的一级综合性统计单位,也是县级统计工作的基础和统计数据的源头。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制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乡镇统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我县乡镇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工作水平、统计数据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专职统计人员较少、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找准乡镇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加快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提高乡镇统计工作水平势在必行。在此认识基础上,确定了在全县8镇2乡展开规范化统计站建设的目标。、抓组织保障。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市局提出的加强乡镇统计站建
设的要求,局队召开专题会议,紧紧围绕市局工作会议要求,认真研究规范化统计站建设标准,制定分工计划。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乡镇统计站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局队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的办法,将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人人担责任。这样,既确定了责任人,又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及时限。在工作过程中,局队领导大力加强与各乡镇的协调,加大指导力度,协助乡镇统计站搞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档案整理等各项工作。同时,我局多次组织召开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了这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对各乡镇及统计站分别提出要求。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站所积极参与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站长和专职统计员具体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抓三基建设。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乡镇统计站真正实现经费、办公设施的全部到位,是加强乡镇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统计体制建设的重要保障。据此,我县局队领导多次下到乡镇,与乡镇领导共同商讨建设规范化统计站事宜。协调解决了各乡镇统计站办公场所、计算机网络的落实。并积极筹措资金30000余元配套乡镇配备笔记本电脑10台,统一制作了站牌和部分宣传标牌。在经费上,结合县财政十分紧张和乡财县管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乡镇主要领导,实现了大部分乡镇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二是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和管理制度。为使乡镇基层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做到高起点、高标准,我局制定了《县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计算机使用与管理制度》和《普查制度》等项规章制度,为全县统计站
规范化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狠抓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乡镇统计人员业务上虽然接受县统计局指导,但人、财、物都归属乡镇管理,其工作必然受制于乡镇领导,统计数据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人为的干扰。加之少数统计人员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工作不扎实,作风飘浮,缺乏统计工作应有的严肃性,对所收集的数据不认真加以评估核实,自然无法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此,今年以来,我局加大与农口各主管部门的协调,建立农村经济统计数据联审制度,每季度召集调查队、农业、畜牧、林业、经管、蚕桑管理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各乡镇统计人员一齐数据进行评估审核,并以会代训进行业务强化培训,以此强化农口部门和各乡镇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审核、评估、上报、使用等环节上的管理,力求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不断增强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和统计的权威性。、抓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有了,人就是
决定性的因素。做好统计工作,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专业队伍是万万不可能的。近年来,我局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环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促使其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熟炼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手段,注重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改善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要选拔吸纳一批德才兼备、热爱统计、具有发展潜质的人才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在实践中重点培养成业务骨干,以此扭转统计人才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
与人事部门联合协商对乡镇统计站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努力抓好持证上岗环节,抓紧办理一批从业资格证,考前集中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三、经验和努力方向、经验
回顾整个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我们认为,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不可能将此项工作做好的。在我县的建设过程中,市局以钟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关心,多次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亲自到我县指导此项工作。县政府分管领导伏副县长也很关心此事,与局领导一同研究制定我县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方案和制度。各乡镇领导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统计站规范化建设作为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工作来抓,从办公场地、人员、经费和基本设施设备给予了最大的保障。、努力方向
1、目前,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基本局限于简单的报表
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要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提高服务能力,打造统计服务精品。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紧扣辖区发展主题,主动
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的针对性,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趋势,科学预测,在深入调研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2、各乡镇统计站在履行职责上还存在差距。一要加大贯彻执行和宣传《统计法》及其他统计法律法规的力度,努力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二要积极探索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和提供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统计资料,对基层统计单位进行统计检查及工作指导,开展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3、各乡镇统计站对挖掘统计文化和应用统计成果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我们一定要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统计文化,对在各时期统计调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涌现的优秀事迹加以总结,形成能够推动统计调查工作的
精神。同时,要对长期以来保存的统计资料进行再整理,客观分析影响、制约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指导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真正发挥统计作用。通过前期的努力,我县各乡镇统计工作虽然在改善统计工作环境、规范统计工作程序以及依法开展乡镇统计调查、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等工作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适应统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调查技术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把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全县乡镇统计机构更健全,管理更规范,网络更畅通,人员更充实,促进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统计数据出有源、查有据,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第三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
一、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
1、统计机构是指企业根据国家、部门、地方、企业的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部门。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企业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主要责任人员。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统计法第四章第十九条之规定,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3、统计负责人的职责:(1)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本企业各职能部门和下属机构的统计工作;(2)保证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3)制定实施本企业的统计工作计划和统计制度,贯彻并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4)负责组织对本企业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的检察监督,并进行统计分析;(5)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统计资料;(6)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统计资料;(6)负责组织有关职能机构完善计量、检测制度,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统计人员
1、统计人员是指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
2、企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在企业承担经常性统计任务的人员应具备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省统计局统一发放的《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定期参加统计继续教育。
3、企业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提供本企业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统计任务。
4、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熟悉本企业生产情况。
5、熟悉并掌握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包括统计报表的指标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有关的国家标准规定以及表中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等,了解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本行业发展情况。
6、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三、企业领导的统计行为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一名厂长(经理)主管统计工作,履行《统计法》规定的领导职责,保证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调查权、报告权和监督权,注意发挥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整体功能。
2、企业领导要为企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开展统计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3、企业统计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调动需征得统计负责人的同意,统计负责人的调动需征得企业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的同意,并采取先交接、后离任的办法。
4、企业领导了解本企业统计资料主要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运用统计资料进行经营管理,重视对统计资料的开发运用工作。
5、企业领导带头宣传和执行《统计法》及其有关法规,支持企业统计人员依法履行统计职责。
四、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和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进行核算管理的原始依据。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始记录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适应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需要;二是与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相适应;三是与各项管理制度相适应。
3、设置原始记录的基本要素要完整。企业设置原始记录,最基本的要素应包括:确定记录对象、记录表式和项目、记录份数、记录人员和填报方式等。
4、原始记录基本体系要完整。其基本体系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方面的记录;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利用方面的记录;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方面的记录;原材料、燃料、动力方面的记录;新产品试制与技术革新方面的记录;职工生活福利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记录;财务收支方面的记录等。
5、原始记录的传递要规范。针对原始记录所反映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别制定流传程序,使原始记录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规定的程序完成传递,保证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之间数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
6、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标准。为了数字的准确与完整,原始记录必须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填表要求,把时间、计量单位、各项数值、文字说明及记录人签名等填写清楚,并做到记录与实物、账卡相一致。
7、原始记录的管理要科学,做到完整配套、格式规范、统一编号、分级管理。
五、统计台账
1、统计台账是把原始记录所反映的零散原始资料,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加工整理的一种汇总和积累资料的账册,是企业统计报表的基础资料。统计台帐应包括进度台帐、专用台账及历史台账。
2、根据现行工业统计制度,企业应设置以下台帐:(1)工业总产值及工业销售产值统计结果台账:下设计算台账,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等计算台帐;(2)工业用电量计算台账;(3)产品产量台帐;(4)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结果台账,下设平均指标计算台账,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计算台帐、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台帐、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台帐;(5)工业增加值统计结果台帐:下设应交增值税计算台账,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台账,用倒算法、正算法计算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明细台帐;(6)原材料、能源消耗、库存材料台帐。
3、统计台账及其指标设置要规范。每种台帐的设置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其指标要能够反映台帐的要求,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
4、统计台账的登录要规范。统计台帐按时登记,在时间上不间断。字迹工整,不能随意涂改和空缺,必要时可附加文字说明。做到台账数据与统计报表、原始记录相互衔接一致,账内相关指标数字必须符合逻辑。
5、台账管理要规范。企业统计台帐应集中由综合统计部门设置,综合统计部门对其下属企业或各职能部门的各种台帐要实行科学分类,统一编号,分列台帐目录并将表式汇编成册。同时,还要建立统计台账的使用、保管、交接、归档制度。
六、统计报表
1、统计报表由国家、地方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的需要进行统一设计,并按照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报告程序,自下而上组织填报和汇总。统计资料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了解情况,分析市场运行趋向,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2、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做到表种不缺、指标不漏、时间不迟、数字不错。
3、统计报表报送的时间是指报告单位向国家、地方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的时间,按统计制度规定执行。
4、统计报表必须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如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报表中的有关数字与会计报表数字衔接一致。
5、上报的统计报表必须印章齐全(包括:单位印章、单位负责人印章、制表人印章等),字迹清晰,并填写报出日期。
6、建立统计报表的订正制度,统计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立即申请更正,如在当月不能更正时,应在上报下月报表时予以说明,附报正确数,订正时必须加盖制表人印章及单位公章。
7、统计数字不得数出多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字以统计报表为准。企业制定、检查计划,考核经济效益,向新闻单位提供和发布统计信息,以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签署、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并与上报上级统计部门的数据相一致。
七、统计数字质量检查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建立数字质量自查制度,定期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数据质量进行自查和抽查。
2、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的范围: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的范围是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和统计台账。
3、统计数字质量检查时间:每年要进行两次统计数字质量自查和抽查。每年7、8月份对上半年的统计数字进行一次检查;次年1至2月对上个数字进行全面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统计部门汇报,做出更正。
4、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1)统计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编码和调查表格是否符合国家规定;(2)统计指标的范围是否与规定一致;
(3)计量单位是否采用法定标准;(4)统计报表、台帐、原始记录之间的数字是否一致;(5)专业报表与综合报表同一指标是否一致;(6)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及会计核算中相关指标是否一致;(7)统计核算中有无技术性差错;(8)统计报表的报告期是否符合规定;(9)统计台账的登记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八、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从事和开展统计工作,不得有下列统计违法行为:(1)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2)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3)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4)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5)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6)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检查的;(7)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
(8)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泄漏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或者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9)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10)非法进行涉外社会调查的;(11)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九、统计自动化建设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数据处理自动化设备。统计人员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应用计算机完成统计报表数据处理工作。
2、大中型工业企业应当按照全国联网直报工作要求,实行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
十、统计资料的管理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设置统计资料档案室或档案柜。有关统计核算的一切原始记录、凭证、计算表、统计台账、企业内部和外部报表、统计分析资料等包括纸介质和磁介质应妥善保管。
2、统计资料由统计人员管理,并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封皮、分卷装订、分类保管和归档的办法,统计凭证、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统计调查及统计分析资料应分别立卷保管,各项资料的保管期限应参照国家档案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3、统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动时,对统计资料进行交接。
4、统计资料要严格按照保密等级管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第四篇: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松源镇2010年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松源镇2010年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丽委办[2010]39号和丽统[2010]63号文件精神,我镇作为市级20个中心镇之一,必须于2010年完成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我镇统计干部的努力下,我镇统计工作在组织建设、制度健全、业务工作深化、法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达到建设任务要求,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到位。按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我镇建立健全了镇、村(社区、企业)两级统计机构,配齐人员、设备等,经常性开展统计人员业务培训,为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镇级统计机构建设。成立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腾出办公室设立镇统计中心,设主任1名,专业统计员6名,明确专职综合统计1人,服务业统计1人,配备了3台全镇配置最高的电脑,并补充了打印机、档案柜等设备,统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按要求积极参加县统计局组织的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镇统计中心主任、综合统计员等岗位调整都在县统计局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确保了我镇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村(社区、企业)统计机构建设。将全镇41个村、8个社区分为4大统计片区,由镇级统计员任片长,各村、社区、镇属单位、个体企业全面设立统计站,统计站由站长、统计员、宣传员3人组成,片长负责做好自己片区村级统计站的工作指导、督促检查,村级统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镇级结合今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多次组织统计知识、户口整顿、入户清查、普查等业务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证书,提升了村级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各类统计业务培训和会议,切实开展村(社区)统计人员、样本单位统计人员、各类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镇统计员参加了7月中旬和8月上旬的市、县两级业务培训,考察学习了相关乡镇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8月初,召开专题业务工作会议,组织各统计员对我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研讨;据统计,今年全镇统计培训达1867人次,统计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得到了提高。
二、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层层落实。我镇于7月份印发了《松源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时间安排、建设内容、实施步骤等,镇统计中心、村(社区、企业)统计站等将统计工作的各类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牌匾全面上墙,形成完善的统计规范制度体系,统计责任任务得到了层层落实。
一是镇级各项制度建设。经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出台制定了《松源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镇统计中心制定人员分工、统计报表制度、网络及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归档制度、统计原始记录制度等,镇级综合、农业、工业、投资、服务业统计等常规统计工作均纳入镇统计中心集中管理,土管、计生、文教卫、政法、民政等统计资料由镇统计中心统一管理,镇级所需的农业、工业、投资、服务业等统计数据均由镇统计中心统一提供,确保统计数字的严密性、统一性;同时严格统计工作例会制度,2010年共召开镇领导班子统计工作专题研究会5次,统计业务培训会议16次,参训人员达1867人次。
二是行政村(社区、企业)各项制度建设。镇级将村级统计工作纳入驻村干部考核机制,并针对村级出台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位居镇倒数三名的给予通报批评;严格落实统计分片4个片长责任,建设严密的镇村两级统计网络,在村级统计站站长、统计员、宣传员选择任用上注重考察政治和业务素质,岗位责任和工作流程全面上墙,保障了村级统计工作有序进行;要求村级统计人员如进行人员更换、岗位调整等,必须征求镇统计中心意见,保证了村级统计队伍的稳定。
三、业务工作深化,发挥服务职能。做好全年各项常规统计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统计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等2项自定项目和统计卡片制度等1个创新项目统计工作,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各类名录库、信息库、项目库建设完善等,切实发挥统计工作作为决策依据服务政府的职能。
一是常规统计工作继续深化。农业、工业、综合、投资、计生、服务业等各类常规性统计工作,认真执行各类统计报表制度,切实发挥各专业统计员职能,确保统计报表真实、完整、准确、及时,镇村两级报表依据可靠、逻辑合理,并做好原始记录资料和工作台账的整理和保管;每月镇统计中心对统计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后,定期向镇领导提供具体数据及文字分析,为镇政府编制发展规划、形成工作报告、考核各项工作等提供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
二是做好自定统计项目、特色项目工作。经我镇班子会议研究决定,确定我镇自定统计项目为土地流转管理统计、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等2个,我镇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统计面积为1943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个数为27个,上述两项统计均严格按照统计规范操作要求进行,数据真实准确,档案资料健全;我镇创新项目工作为实行统计卡片半年报制度,每半年将各类统计信息制成卡片分送班子领导及各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为政府日常工作提供统计数据。三是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由于东部乡镇人员外迁和务工人员大量集聚我镇,我镇人口普查登记对象达8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1/3以上,任务相当繁重。我镇统计中心切实发挥职能,实行人口普查分片包区责任追究制,分管领导负总责,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负直接责任,严格人口普查各工作步骤和人员选配,按时间、保质量地完成了人口普查工作,现已进入最后的数据汇总阶段。
四是各类名录库、信息库、项目库全面完善。全面掌握镇域范围内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目前服务业(统计单位)名录库有402家企业入库,个体工商户名录库有5361家入库;结合人口普查工作开展,全面掌握了镇域内住户、人口、职业等信息,完善了城乡住户信息库建设,涵盖城乡居民75826人;完善了土地资源信息库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建设,全面掌握镇域内182189亩山林,16289亩耕地的基本信息和开发现状,全程掌握我镇今年58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工、竣工等进展情况;完善工业企业名录库,目前入库企业为规上49家,规下514家。
四、加强统计法制、信息化和档案管理建设。切实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执法检查等活动,严格落实统计信息化和网上直报制度,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专业化和电子化,有力提升了我镇统计法制化、信息化水平。
一是统计法制建设。积极组织全镇干部包括镇主要领导、统计分管领导、统计中心成员、村级统计人员等积极参加统计普法学习,通过考试全部人员均顺利取得了《“五五”统计普法合格证》;积极配合县统计局开展的人均纯收入、低收入调查数据核实等统计执法活动,本内我镇范围内没有发生1起统计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案件,统计工作纪律良好。
二是统计信息化建设。镇统计中心配备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等,通过光纤上网保证了网络通畅,通过政府专用网络保证了网络安全,并严格履行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统计电脑专人专用,设置密码,档案资料严密保管,网上直报业务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开展,本未发生一起统计信息泄密事件。三是档案管理建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以文书类、统计业务类、大型普查类、专项调查类和年鉴类等分别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归档,配备专用档案柜、档案盒等,确保档案管理有制度,人员有专人,借阅有记录,安全有保障;同时加强档案电子化管理,对各类年报、普查、抽样调查等重点统计数据及时进行备份保存,所有文书档案全部录入电脑,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自从5月份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和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对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我镇本建设目标基本达到,但还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改正:
1、我镇统计中心各专职统计员大都身兼数职,且年龄偏大,由于工作繁忙、电脑知识欠缺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镇统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2、由于我镇财力有限,在办公设备购置、办公条件改善等方面相比其他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深化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引进优秀统计人才,改善统计办公条件,不断提升我乡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水平,为镇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篇二:翼城县统计局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翼城县统计局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基础规范化建设是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局工作要求和部署,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现将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三个到位”,打牢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 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打牢基础是关键。工作中,我们从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组织领导方面、资金投入方面入手,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一)明确形势任务,做到认识到位。虽然我县近年来各项统计工作有很大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基础性工作不够系统、政务工作不够规范、业务流程不够标准、队伍建设不够全面等许多差距和问题,这次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难得契机,抓住这次机遇,按照要求,从基础抓起,努力实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使各项工作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强化组织领导,做到措施到位。为加强对规范化建设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翼城县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县局设立了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组织和实施。针对村级统计力量薄弱这一现象,我们经与上级领导请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级调查员的通知》从而大大加强了基础统计力量,为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为县、乡、村三级联网直报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三)积极创造条件,做到资金投入到位。开展规范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我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为里砦镇18个行政村配备了18台专用电脑和18台打印机。更新了一批各专业的电脑和局机关的办公设施,同时,为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兼任村级统计调查员能够尽快的熟悉统计业务知识,及时投入到工作中,我们投入资金5万元为156名大学生配备了计算器、背包等有关统计基础专用工具,为加快推进基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推进“六化”建设,加快统计工作规范化进程
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核心是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根本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数据质量。为此,我们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关键性环节做起,逐步推进统计管理规范化、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任务落实制度化、推进统计队伍专业化、统计手段现代化。
(一)夯实基础,推进统计管理规范化。规范统一各种台帐,从县局到基层乡镇都做到了有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由专人保管,达到记载详细及时、不漏项不漏填;规范统一资料档案管理,从县局到基层统一印制了档案封皮,购买了统一档案盒,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门别类、及时装订,对过去分散和不规范的资料重新进行了装订,达到资料齐全、装订整齐、分类清楚、摆放有序,归档及时、方便查找。
(二)开拓创新,推进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的业务流程对于统计工作至关重要。为保证统计数据从来源到上报的整个过程不出现丝毫的纰漏,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对各专业汇总上报的数据,从数据源头采集、处理、汇总、审核、评估、上报、发布等环节都严格程序、责任到人。各种报表,业务人员首先对上报的数据要有情况说明,并经股室负责人、分管局长、局长逐级审核,经局长签字后方可上报。我们还成立了主要统计数据评估小组,制定了评估办法,尤其是对主要的考核指标,要求各相关专业联合评估,经评估小组组长签字后上报。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部门联系沟通,定期与经济、发改、财政、农业、畜牧等部门进行协调、论证、认定,统一口径,不仅防止了“数出多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全县统计数据质量,今年以来,全局各专业上报市局的统计数据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三)依法行政,推进统计调查法制化。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走“依法治统、依法兴统”之路。一是全面宣传统计法。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活动,并结合一些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内容,扩大统计的影响;二是正确运用统计法。牢固树立统计法制为统计科学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提高统计法制的渗透力,从而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制保障。通过多年的努力,统计法制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各种基层报表已经基本能够按时、规范上报。统计调查特别是大型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千家万户,如今年的经济普查工作,有些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甚至不配合,拒绝提供调查资料内容。对此,我们在调查中一方面耐心地做被调查者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认真讲解统计法和统计条例的要求,并明确法律责任和法律程序,对有些坚决拒绝配合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被调查对象,我们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给予了处理。通过合理正确运用法律,促进了各项调查有效完成。
(四)强化保证,推进统计任务落实制度化。制度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做好统计工作,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建立了对人、对事、对数全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以制度管人。从局领导到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以至一般职工,都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并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既没特殊人的制度,也没有特殊制度的人。二是以制度管事。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干部管理、政务公开等15项管理制度,较大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投入、等重大事项,需局长办公会决定的决不局长“一言堂”,需局全体会议决定的决不以局长办公会代行;办事指南、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等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公布,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三是以制度管数。建立了数据采集制度、数据评估制度、数据审核制度以及数据发布制度等一系列数据规章制度,严格数据流程,从数据入口到出口都明确各个环节的要求、责任,确保数据质量,提高了统计工作的信誉和权威。
(五)以人为本,推进统计队伍专业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统计队伍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通过强化学习,注重实践培训的方式,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统计队伍。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抓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培训,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每周一、四为局机关集中学习日。为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对全县从事统计工作的456名人员重新进行登记,对全县15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建立了全县统计人员人才库。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岗位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努力增强业务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崭新形象。积极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使干部队伍牢固树立起实事求是的职业观念,坚持讲真话、讲实情,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继承和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就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并落到股队到具体责任人。
(六)加大投入,推进统计手段现代化。提高统计现代水平是适应统计信息化的需要。我们通过沟通、协调、争取,积极加快技术装备,提高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更新统计网站微机硬件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到目前,全局人员达到人手一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
一、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把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及今后长期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即每周一、周四组织集中学习和干部职工自学相结合。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即聘请省市篇三:2012年11月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 2012年11月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年以来,红星街道办事处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工作,在县统计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为全面推进全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2012年达到规范要求,今天是11月份,现有关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作最后几点汇报:
1、应制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 “三制度、一职责”抓紧挂墙。
2、按照此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要求,各专业统计员在电脑上抓紧建立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服务业统计、综合统计、基本单位、农业、农经等六个方面内容的统计名录库。
3、未建立各企业、村居统计人员信息网络,请抓紧落实。
4、建立健全统计台账。要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和统计数据上报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类统计台账。
总之,我们将按照县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结合红星街道的具体情况,继续抓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红星街道综合统计员 2012年11月28日
第五篇:翼城县统计局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翼城县统计局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基础规范化建设是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局工作要求和部署,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现将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三个到位”,打牢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
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打牢基础是关键。工作中,我们从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组织领导方面、资金投入方面入手,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一)明确形势任务,做到认识到位。虽然我县近年来各项统计工作有很大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基础性工作不够系统、政务工作不够规范、业务流程不够标准、队伍建设不够全面等许多差距和问题,这次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难得契机,抓住这次机遇,按照要求,从基础抓起,努力实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使各项工作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强化组织领导,做到措施到位。为加强对规范化建设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翼城县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县局设立了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组织和实施。针对村级统计力量薄弱这一现象,我们经与上级领导请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级调查员的通知》从而大大加强了基础统计力量,为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为县、乡、村三级联网直报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三)积极创造条件,做到资金投入到位。开展规范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我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为里砦镇18个行政村配备了18台专用电脑和18台打印机。更新了一批各专业的电脑和局机关的办公设施,同时,为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兼任村级统计调查员能够尽快的熟悉统计业务知识,及时投入到工作中,我们投入资金5万元为156名大学生配备了计算器、背包等有关统计基础专用工具,为加快推进基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推进“六化”建设,加快统计工作规范化进程
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核心是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根本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数据质量。为此,我们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关键性环节做起,逐步推进统计管理规范化、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任务落实制度化、推进统计队伍专业化、统计手段现代化。
(一)夯实基础,推进统计管理规范化。规范统一各种台帐,从县局到基层乡镇都做到了有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由专人保管,达到记载详细及时、不漏项不漏填;规范统一资料档案管理,从县局到基层统一印制了档案封皮,购买了统一档案盒,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门别类、及时装订,对过去分散和不规范的资料重新进行了装订,达到资料齐全、装订整齐、分类清楚、摆放有序,归档及时、方便查找。
(二)开拓创新,推进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的业务流程对于统计工作至关重要。为保证统计数据从来源到上报的整个过程不出现丝毫的纰漏,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对各专业汇总上报的数据,从数据源头采集、处理、汇总、审核、评估、上报、发布等环节都严格程序、责任到人。各种报表,业务人员首先对上报的数据要有情况说明,并经股室负责人、分管局长、局长逐级审核,经局长签字后方可上报。我们还成立了主要统计数据评估小组,制定了评估办法,尤其是对主要的考核指标,要求各相关专业联合评估,经评估小组组长签字后上报。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部门联系沟通,定期与经济、发改、财政、农业、畜牧等部门进行协调、论证、认定,统一口径,不仅防止了“数出多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全县统计数据质量,今年以来,全局各专业上报市局的统计数据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三)依法行政,推进统计调查法制化。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走“依法治统、依法兴统”之路。一是全面宣传统计法。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活动,并结合一些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内容,扩大统计的影响;二是正确运用统计法。牢固树立统计法制为统计科学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提高统计法制的渗透力,从而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制保障。通过多年的努力,统计法制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各种基层报表已经基本能够按时、规范上报。统计调查特别是大型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千家万户,如今年的经济普查工作,有些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甚至不配合,拒绝提供调查资料内容。对此,我们在调查中一方面耐心地做被调查者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认真讲解统计法和统计条例的要求,并明确法律责任和法律程序,对有些坚决拒绝配合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被调查对象,我们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给予了处理。通过合理正确运用法律,促进了各项调查有效完成。
(四)强化保证,推进统计任务落实制度化。制度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做好统计工作,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建立了对人、对事、对数全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以制度管人。从局领导到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以至一般职工,都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并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既没特殊人的制度,也没有特殊制度的人。二是以制度管事。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干部管理、政务公开等15项管理制度,较大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投入、等重大事项,需局长办公会决定的决不局长“一言堂”,需局全体会议决定的决不以局长办公会代行;办事指南、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等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公布,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三是以制度管数。建立了数据采集制度、数据评估制度、数据审核制度以及数据发布制度等一系列数据规章制度,严格数据流程,从数据入口到出口都明确各个环节的要求、责任,确保数据质量,提高了统计工作的信誉和权威。
(五)以人为本,推进统计队伍专业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统计队伍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通过强化学习,注重实践培训的方式,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统计队伍。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抓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培训,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每周一、四为局机关集中学习日。为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对全县从事统计工作的456名人员重新进行登记,对全县15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建立了全县统计人员人才库。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岗位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努力增强业务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崭新形象。积极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使干部队伍牢固树立起实事求是的职业观念,坚持讲真话、讲实情,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继承和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就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并落到股队到具体责任人。
(六)加大投入,推进统计手段现代化。提高统计现代水平是适应统计信息化的需要。我们通过沟通、协调、争取,积极加快技术装备,提高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更新统计网站微机硬件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到目前,全局人员达到人手一机。
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
一、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把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及今后长期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即每周一、周四组织集中学习和干部职工自学相结合。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即聘请省市统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我县讲课培训和到规范化建设先进市县学习相结合,进一步明晰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我们依据全省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市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及考评办法,确定了翼城县统计工作标准建设的工作目标,把规范化建设的内容、任务细化到基层乡镇和局内股队,量化到每个专业、每个具体人员,制定了局机关和基层两套考评办法,设定严格的考评标准,年初定目标、年中检查、年末考评,把规范化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使这项工作从许多人认为的“软指标”变成“硬杠杠”。
三、建立督办推进机制。县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专门研究和解决规范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深入乡镇、企业基层,检查指导,对发现的一些先进典型和作法,以简报的形式进行下发,借各基层单位学习借鉴,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汇报,研究推进,促进了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顺利实施。二00九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