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1:3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

第一篇: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

小关小学“美丽诗乡,幸福绥阳”

主题活动总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 “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特拟定此实施方案。

一、开展活动内容:

1、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征文演讲比赛。

2、开展诗集制作比赛活动。

3、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诗文、绘画比赛。

二、活动取得成效

1、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收集描绘绥阳风物的诗词,引导青少年在活动中加深对家乡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和多彩的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传承和发展绥阳文化历史责任感。

2、各班充分发动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六年级(3)班以班级小组进行诗集制作自己喜欢的诗集,很有新颖,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关小学少先队

二〇一三年九月六日

第二篇:唐代四大诗人“留迹”诗乡绥阳

唐代四大诗人“留迹”诗乡绥阳

吕金华

绥阳史上有座陈子昂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每当我们读着这首《登幽州台歌》时,一位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却反受打击,因而心情苦闷的诗人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位诗人就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陈子昂。可是谁能想到,这位生于四川射洪,死于四川射洪的大诗人,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绥阳县,居然于明代万历年间有过一座专门祭祀他的祠堂呢?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因曾任武则天的右拾遗,故后世称他为陈拾遗。他的诗留下来的有一百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辞官回乡后,受武三思所害,冤死射洪狱中。明人陈昭远,是陈子昂的后裔,住在潼川(今四川省三台县),是当地名士,好古文词,工五七言,而且性格任侠,不知什么原因树了仇人,后来只得远迁播州以躲避仇家。他于明万历年间来到播州后,定居在今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源沟,三十年后离开人世,现今大溪源沟等地仍有陈昭远的后裔。陈昭远感念自己不能常回四川祭祀陈子昂等先祖,就在大溪源沟建了一座陈子昂祠来祭祀陈子昂。陈昭远临终前,留书给他的邻居好友,当时在北平公干多年未回来的刘仁臣,嘱刘仁臣给陈子昂祠写一篇记,并刻于片石之上立于祠中。

清人编修的《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陈子昂祠,在绥阳县西,其裔孙陈昭远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绥阳志》也载有一篇《陈子昂祠堂记》:

昭远陈君,潼川名士,其先系出射洪,以避仇居播。万历庚子征播,余从先大人转饷,播平落业,与陈君比邻,遂订交焉。陈君性任侠,好古文词,工五七言。唐拾遗陈公伯玉,乃其远祖,平章公其九世祖也。辛亥秋,陈君作家庙以专祀。时余有北平之役,闲居九载,归而陈君谢世矣。其子真赉缄过

请曰:‚此先君遗命,以致先生者。‛启函述其创修之意,而嘱余记其事。其略曰:‚拾遗祠之在吾乡者,有世祠堂专祀拾遗公,平章公配焉。吾宗以丧乱多散处,某不幸避地来绥三十年,祠堂香火斩然久缺,某恐旦暮填沟壑,不护照先人邱墓,恨当何如耶?聊构数椽,以继射洪之祠焉。‛余谓真曰:‚子知之乎?君子将营宫室,先立家庙于正寝之东,昭孝思也。拾遗在唐,为一代文宗,工部诗曰:‘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又曰:‘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由是观之,其文其人,拾遗千古如见,若为念祖,而修厥德,不陨厥祀,固无穷之孝思也,子其勖。余因之有感矣。年将就木,故园之思,刻刻不忘,先茔在此,难以舍去,今观仁人孝子之用心,而余益滋愧矣。子其时修而荐享之,以不负乃翁之意,孝莫大焉。‛真曰:‚唯唯,谨受教。‛乃厥命第以片石,书小楷列诸壁间。

从这篇记中可知,刘仁臣是因为于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平定杨应龙之乱而入播,并定居于大溪源沟与陈昭远比邻的。陈昭远建陈子昂祠是万历辛亥年(1611年),而刘仁臣作记当时在北平,回来后才作了这篇记,时间应在1620年前后。这篇《陈子昂祠堂记》,用语简约,记事清楚,层次分明,不失为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精品。

陈子昂祠和《陈子昂祠堂记》都是中国诗乡绥阳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太白与诗乡绥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首诗,人们的脑海里无不勾勒出唐代大诗人李太白的潇洒形象。

李太白曾经被流放夜郎,但究竟到没到夜郎,史学界争论不休,有的说到了,有的说没到。全唐诗中所载李白的诗共896首,其中含有“夜郎”两字的诗多达19首。而清人王琦编注的《李白全集》共收诗1010首,涉及李白流放夜郎的诗作有32首。李白写了如此多的夜郎诗,说明流放夜郎是李白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之一。其中《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一首,更是值得揣摩。“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这两句,其意是在夜郎呆了三年才回来,于那里炼就了一身金骨。这分明就是说他实实在在到过夜郎。此外,《遵义府志》引明人曹学佺撰《名胜志》所载一首李白诗《题娄山石笋》: “石笋如卓笔,悬之山之巅。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也证明李白到过夜郎,因为娄山就位于夜郎境内。

夜郎也是个颇受争议的地方,据贵州夜郎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王德埙先生考证,秦夜郎治所在绥阳县境内。他的论文《鄨邑与开明王朝通考》详细地论证了这件事,这篇论文提交给贵州夜郎文化研究会2012年年会,引起同行广泛关注,特别是省文化厅考古专家的关注和支持。论文提交给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第11次国际学术研讨年会,得到审稿的贵州省社科院领导高度评价,王德埙因而在大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引起了中外专家的关注,纷纷来索取论文,后来这篇论文被“贵州名博”发表出来。这说明,绥阳曾是古夜郎的中心,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

如果李太白真到过夜郎,那么在绥阳生活过就完全有可能。在绥阳,有一处地名和一个古建筑是与李太白有关系的。绥阳现在有一个太白镇,是由古代自然村太白,发展成民国时期的太白乡,解放后再发展为太白区,1992年撤区并镇成了今天的太白镇。人们之所以很钟情于这个地名,把它的地域一再扩大,就因为它是以李太白的名字命名的,有纪念李太白之意。试想,在遥远的古代,一个偏远山村怎么会与李太白搭界呢?其中必有缘故。在绥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座古建筑——怀白堂。民国17年(1928年)成书的《绥阳县志》,在“地理志”“古迹”篇中说,“怀白堂:城北旺里尹珍场口,唐李白流寓处,遗址尚存”。既然“遗址尚存”,那么在这里出现过怀白堂这个建筑就不是空隙来风了。

明代曾任铜仁知县,累官监军副使的遵义人程生云,来绥阳旺草拜怀白堂时写过一首《怀白堂》:“山间明月留佳句,江上清风忆昔年。一自昌龄于役后,愁心终古在湘川。” 诗的大意是:在怀白堂周围的山间月下,李太白留下了许多佳句;那江上清风,还时时忆起当年的他;李太白被贬夜郎时,经常都忧愁苦闷地在芙蓉江边徘徊啊。“一自昌龄于役后”,是借唐代另一大诗人王昌龄被贬谪龙标(今湖南黔阳县)之事来喻李太白被贬夜郎,因为黔阳与夜郎相邻;“终古”是经常之意,“湘川”指的是怀白堂紧挨着的芙蓉江。离此不远的遵义有一条湘江,在明代以前称芙蓉江,而流经旺草的河流,因绥阳在唐至明期间曾叫过芙蓉县,治所在旺草,河随县名,早在程生云写此诗以前,就称为芙蓉江了。遵义的湘江与流经旺草的芙蓉江同属于乌江水系。程生云的这首诗,很巧妙地借助了王昌龄与李太白的相似经历,和湘江与芙蓉江的地名变化,“重现”了李白当年在旺草芙蓉江边的一段生活情景。清代遵义人张鉴也写过一首《怀白亭》:“猿声鸣罢乱鸦啼,人入仙源迳欲迷。正拟登亭呼太白,雨声吹过夜郎西。”从程生云和张鉴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出来,怀白堂(或称怀白亭),在明清时期是还挺立着的。

绥阳曾有地名叫太白,曾出现过一座古建筑叫怀白堂,县志中也有相关记载,这说明,无论李太白到没到过绥阳,古代的绥阳人却是把李白作为诗文化偶像的,并以此激励人们一代一代为绥阳的诗文化增辉添彩。的确,在绥阳史上,有史可查的明清诗人就达50多人,其中还有13人有诗文集传世,并涌现出了一代名贤冉琎、冉璞兄弟,从二品高官诗人王作孚,执教沙滩培育了黎庶昌等大文化人的杨实田,贵州晚清著名的教育家雷廷珍等许多重要的文化名人。而今天的绥阳成了享誉全国的中国诗乡,也不能不说与历史渊源是紧密相关的。

白居易与绥阳金山寺

说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多人都熟悉他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诗作,更熟悉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他16岁时写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读着这首诗,不仅会使人在脑海里展开一幅画面:野草离离,生生不已,古道送别,其情难述。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与中国诗乡贵州省绥阳县有着紧密的“联系”。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绥阳志·乡祠》载:“白氏庙: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在金子坝。”民国17年(1926年)《绥阳县志·坛庙》载:“金山寺:在金字坝,即白氏庙。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子孙移居绥时所建。”该志《邱墓》载:“白居易族墓:在城西二十里金山寺园林内。现有碑存,但年禋代远,碑文糊模,难辨。”

金山寺至今犹存。这座寺庙建于何时,无史可考。最早的金山寺位于现在的风华镇联丰村莲安小学内,解放后迁到了离莲安小学约500米远处,寺庙沿山麓随势构筑,从西向东,现存古建筑一栋,现代建筑两栋,设有观音殿、大雄宝殿、玉皇殿等。不但已没有了白居易的位置,而白居易族墓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播州置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终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其中639年至876年为流官制,876年后,杨端从南诏军手中收复播州,即实行世袭土司制,由杨氏独领。白居易的生卒年代在播州流官制期间,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大诗人刘禹锡就曾贬为播州刺史,还留下了柳宗元以柳易播的历史佳话,虽然刘、柳二人最终都没有到播州任职,但充分说明那时的播州是有外地人来此任行政长官的,这使白居易到播州任刺史成为可能。

白居易做播州刺史,正史中没有记载,查《白居易年谱》也找不到蛛丝蚂迹,白居易的作品中也未见应证。但人生踪迹不能详载,他或许到播州任过刺史也未可知。抑或是绥阳这块诗歌乐土,历来仰慕大诗人,以建庙、立祠,杜撰史实,也很难说清。

不管怎样,白居易这位唐代的伟大诗人,到底是跟今天的中国诗乡绥阳有着一定的联系了,也为诗乡绥阳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柳宗元与绥阳儒溪书院

在贵州绥阳历史上,曾有过一座儒溪书院,相传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建。

在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绥阳志》和民国十七年(1928)《绥阳县志》上也有多处关于儒溪书院的记载,兹录数则如下:

余少时闻以柳易播之说,意有其事,及见子厚全集与墓志,始信公之未入播也。绥阳治西二十里,有柳溪书院,遗址堂庑尽废,仅存角亭一楹,佥谓昔柳公所建,有耆年益元者,公之后也,世藏公遗贴,昔有见者,今无存矣。因诏见元,询其始末。谓:‚公,实乾符三年入播。‛相传如此,似非无因,遂捐资补葺旧宇,择其近院田地三十亩,授元为业,并量免其杂差,俾世守祠祀。无斁宁以疑存祀,不容以疑废祀也。昔刘梦得、柳子厚、李太白俱以救李璘坐罪,谪贬夜郎,今播志有怀白堂庚年谱。又谓白流夜郎,即半道承恩放还,是白亦未入播也,而何以又有怀白堂也?堂在正安乐源乡,与县属长嵌相咫尺,距夜郎城之百里,岂半道承恩此地耶?因窃意公初为刘以母老请易,刘得改,而公遂仍之柳州,亦未可知。人生踪迹,不能详载。公或曾经其地,亦未可知也。不然,梦得与公,均名贤也,倘以好事者借名为重,何独于刘而遗之?姑志之以质疑。(明·詹淑《儒溪书院存疑碑记》)

唐元和间,柳公与友人刘梦得俱出为刺史。公得柳州,梦得得播州。公以梦得之亲在堂,不堪远谪,言至泣下,愿以柳易播,会宪宗改梦得于连州。今播地有儒溪书院,相传为公遗迹,事属无稽,而易播一语,友谊笃挚,高风千古,有关名教,则事之有无不必辩,而祠之存留宜也。公,解人也。余于公为后学,慕公之文章,仰公之气节,匪伊朝夕矣。甫任即展拜公祠,见其堂庑尽废,只余数椽,恻然伤之,遂以缮修为己任,乃命择吉鸠工庀材,而里民好义者,莫不负畚荷锸,群焉趋事。不数月,前后堂宇六楹登进有防,环缭以垣,靡不就绪。余偕簿尉韩、朱二君,陈生、王漠等群往拜谒,见其栋宇巍峨,气象轩敞,而柳公当年笃友之谊,历万世如一日,余因之有感。三晋距播七千余里之遥也,萱亲在堂,不殊昔之梦得也。谒选辞亲之时,啼泣伤心,人所听睹,而长太息也。欲希柳公之关心者谁乎?嗟!嗟!古今人之不相及如此哉!因记柳溪书院,而并及其事,以寄慨耶。(明·冯士奇《重修儒溪书院碑记》)柳塘湾,谁将子厚传?追思往日事,几人全。高情易播留古今,夜郎前。(清·任昌期《摘得新·柳公祠》)

以上三则同时见于“乾隆志”和“民国志”。

按:碑在朗里大溪源之江家湾右里许。明知县冯士奇撰,碑高七尺一寸,宽三尺一寸许,额有‚儒溪书院‛四大字。碑卧荒莽中,裂为三段,字迹端楷,惜多剥蚀,记文载《旧志》,已据收入古迹中。记末云:因赋拙句二绝以寄。唐宋于今几代更,儒溪书院尚传名。□□□□何必问,存留千古振交情。□□□□又自伤,当年洒泪刘郎□,□□□□□□□,□□□□□□□。料为乡人□□□万历壬子岁季冬之吉,知绥阳县事冯□□、主簿浮阴、韩邦泰、□典史古亭、朱楼、生员陈王谟、张四维、谭昌祚、汪□玉、舒国栋、万中一。考壬子,乃万历四十年。(儒溪书院残碑说明)

柳子何尝至播州,只因播土仰高流。闻风便设陈蕃榻,计日应同郭泰舟。幸与刘郎成一易,欲教司马不终游。至今唯存残碑在,野老津津说不休。(明·程生云《儒溪书院》)以上二则只载于“民国志”。

从以上史料可看出,儒溪书院又名柳溪书院,别号柳公祠,位置在过去的绥阳县朗里大溪源之江家湾右里许,即现在的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源沟柳塘湾。

至于儒溪书院为何人建于何时,《儒溪书院存疑碑记》说,有个自称柳宗元后人的柳益元,称已圮毁的书院是柳宗元于唐乾符三年入播后修建的。唐代的播州,相当于今遵义市,治所在今绥阳县境内。乾符三年是公元876年,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时间上相错了几十年。而所有史籍均无柳宗元入播记载,只有柳宗元被贬柳州、刘禹锡被贬播州时,因刘禹锡有老母在堂,播州太偏远、蛮荒,柳宗元担心刘母经不起路途颠簸,要求与刘禹锡对换到播州来任刺史,后因皇帝改变主意,改贬刘禹锡到连州,柳宗元仍去柳州,留下了“易播”的千古佳话。可见柳益元的说法是靠不住的。那么是谁于何时修建了儒溪书院,就成了历史之谜。

儒溪书院经过多少次重修难以弄明白,史料中只能找到詹淑和冯士奇两次重修的记

载。明万历二十九至三十三年(1601-1605)任绥阳县令的詹淑看到“存角亭一楹”,这已距柳宗元约800年了,其间不知儒溪书院重修过没有。绥阳在詹淑以前没有真正建县,县志中找不到史实来证明。但到了1612年,冯士奇任绥阳县令时,才重修几年的书院不知何故又“堂庑尽废,只余数椽”了,于是冯士奇再度重修,使之“前后堂宇六楹登进有坊,环缭以垣”,“栋宇巍峨,气象轩敞”。但维持的时间仍不久,崇祯年间(1627-1644)拔贡程生云的《儒溪书院》诗中,就“至今唯存残碑在”了,这之后再没有重修记载。1694-1702任绥阳县令的任昌期写过一首《摘得新·柳公祠》,但读不出儒溪书院是存是毁的任何信息。“乾隆志”在《古迹》篇中,说它已“圮”了。“民国志”中还有关于儒溪书院残碑的说明,仍是冯士奇重修之事。证明儒溪书院是在康熙晚期到乾隆早期这段时间内圮毁的,冯士奇后再没有重修过。

关于书院的消失,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有一天,一位先生正在讲学,一头小鹿跑进书院躲在了先生长袍下,接着一个猎人闯进来扫视书院,没发现小鹿就离开了,然后先生放走了小鹿。一天,小鹿又跑进书院衔着先生的衣角往外拽,先生顺着它走出了书院,学生们也跟出去看热闹。这时忽听一声巨响,书院却陷到地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大水坑,即现今柳塘湾的“烂眼”,据说有人在这里发现过碎瓦片。这仅是传说,不一定靠得住。

是谁出于什么动因而建儒溪书院呢?史料中有三个说法。一是“祀”,即祭奠柳宗元;二是“仰”,即敬仰柳宗元;三是教化后人。《重修儒溪书院碑记》中说,“易播一语,友谊笃挚,高风千古,有关名教,则事之有无不必辨,而祠之存留宜矣”,显然是借柳宗元的大德和文名来教化民众,塑造美的灵魂。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而建者的真正动因已无法确考。

笔者写此文,是希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能重建儒溪书院这样意义非凡的古迹,以使其再次起到巨大的教化功能。

第三篇:美丽葵乡,幸福新会

高二(9)班 黄培聪

美丽葵乡,幸福新会

在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有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幸福的地方。在两千多年来的风云变幻中,这个以葵文明的地区,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岭南文化的繁荣,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的繁荣、人民的安康。这里,就是新会,我深深爱恋的家乡。当蒲葵这种岭南特有的棕榈科属的常绿高大的乔木树种在这片土地无忧无虑地蔓延开来,就注定这块土地与众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志士。从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献章、著名思想家陈白沙、到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他们能有如此的成就,启发培育他们的,正是葵乡独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他们造就的,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时代在变迁,历史在前进。不变的是葵乡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当家作主的葵乡人民焕发出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稻田变粮仓,河流变鱼塘,荒山变果园,农村变花园。”当年这个名震南粤的“四变”口号让新会人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如今,在绿树环绕的圭峰山脚下的周恩来视察新会纪念馆,似乎还能感受得到当年国家领导人对新会取得的成绩的肯定。一个城市的繁荣,不应该只是表面的,摩天的大楼、宽大的马路,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永无止尽的塞车。相比于这些,我更爱新会这座小城,更爱这里浓厚的文化底蕴,爱这里亲切的人情味。

新会,更像是镶嵌在珠江三角洲的一块玉璧。新会森林覆盖率达到30.6%。漫步在葵乡大地,到处翠色欲流:郁葱的圭峰山国家AAAA级景区,四季常绿,枝繁叶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碧绿的玉湖,湖如其名,碧绿干净,质朴自然;中外闻名的小鸟天堂,百年榕树,根深蒂固,百鸟归巢,和谐自然。几乎每一个来新会游览的游客都感叹新会的生态环境优美。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风景区,更体现在城市的道路上。尽管城市在发展,但城区的道路依然采用五十年代的双车道设计。但两旁的行道树,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每棵树都长到10几米高,有点甚至达到了20多米。巨大的树荫把整条道路都遮罩起来,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为下面的行人遮阳挡雨。漫步期间,那些斑斑驳驳的树叶漏出的几丝阳光,清幽的白玉兰树香飘荡期间,不自觉就陶醉期间,贪婪地享受着,令人心旷神怡。这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试问生活其中,谁不会为此感到幸福!

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幸福新会”这一主题。近年来,政府集中财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兴办重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轨。铁路、高速、水陆交错,四通八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政府立足区情,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根据“十二五”纲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葵乡人民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新会”这一核心,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新会,我的家乡,我永远的梦„„

第四篇: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今年以来,党委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凝聚党心,凝聚民心,开展多项主题实践活动,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突出重点,深化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一年来,党委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不断研究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各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重视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今年,通过“三会一课”、特殊党日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中层干部例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凝聚力量,当先锋、作表率、创一流”支部论坛活动,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展开讨论,纷纷表示,要携起手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积极投身的发展建设之中,为实现企业各项任务目标而努力奋斗。二是,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力争实现全年各项任务指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党委于七一前夕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团结一心、立足本岗、共创未来”——迎“七一”主题实践活动。参观了市规划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并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为展示企业的良好风貌和风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党委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讲党性、做先锋、展风采、促和谐”——摄影达人图片展活动。通过利用摄影手段捕捉立足本岗、奋力拼搏,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典型事迹及企业发展的良好风貌,为进一步实现“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员工积极踊跃参与,共收到参展作品150余幅。三是,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委在全体员中开展了 “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在形成了人人苦练营销技能、争当行家里手、提高服务质量、超额完成任务的热潮。员工们真抓实干,不甘落后,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服务技能拼抢销售,使经济效益稳步上升,涌现出销售月冠军10名销售季冠军和10名服务标兵,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四是,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意识和责任意识,争当创先争优的先锋,为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党委开展了“庆场庆 争先锋 我们在行动” 党员志愿者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及征文比赛。五是,为进一步深化全员科学素质行动,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每一位员工将“科学使用资源、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增强低碳生活意识,营造低碳商场、绿色经济的良好氛围,党委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创意展示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党性观念,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

(二)各级基层党组织围绕中

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经营销售这一中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与行政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好监督保障职能,并使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节能降耗、成本控制、员工考核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形式多样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一)搞好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搞好职工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我们坚持把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措施抓实、抓细,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

一是对干部队伍的培训。为进一步开拓眼界,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品牌、提升管理、提升服务,以适应百货零售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北京当代商城、王府井和新光百货商场进行学访调研,学习借鉴同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好的做法。许多同志将好的经验、做法,新的认识和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工作。

二是对党员队伍的培训。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拼搏奉献精神,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党委为每一位员工购买了《服从就是力量》一书,并开展了“读《服从就是力量》——有感征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

为了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正面教育和典型引路,党委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资源,购置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光盘10余部,并组织广大党员观看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党员电教片》——和平区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事迹等教育片,这些电教片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从不同角度深刻阐释了党的先进性,既生动形象,又真实感人,使大家对先进典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专题片的播出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先进典型标准为标尺,不断鞭策自己,发扬党员先进性,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

为了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党委在企业廉政文化月期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了《建立健全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辅导报告和《预防权利运行中的职务犯罪》等法制教育。讲座内容深刻,对大家敲响了警钟。

为迎接“3.15”的到来,对各商场督导长及质量员进行了《营业员岗前培训材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范商品质量档案》等内容的培训。

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展示我良好的精神风貌,开展了“迎国庆、庆中秋暨员工技术比武大赛”。职工在联谊会上表演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受到职工、厂商的一致好评。

通过各种培训,凸现了服务特色,提高了服务水平,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二)思想政治工作到现场。在的大规模经营布局调整中,保证“三到现场,四到位”(领导指挥到现场,宣传报道到现场,后勤保障到现场;安全落到位,质量干到位,工期保到位,劳动竞赛到位),党政工团等部门深入现场,利用拍照、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报纸

等宣传工具,大造舆论声势,及时报道施工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

(三)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举办员工新春游艺会、团员青年联谊会、庆“三八”女工趣味文体活动、妇女保健知识讲座、女工权益保障法律培训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职工的身心健康,陶冶了职工的情操。使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秩序有条不紊,文明意识、创建意识大大提高。

三、加强领导,积极支持,注重群团作用的发挥

一直以来,党委非常注重抓好工会、共青团工作,积极支持和指导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工会认真贯彻《工会法》,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职代会,审议讨论通过职代会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企业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企业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深化;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民主监督管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员工凝聚力;开展社会救助捐赠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有力推动职工素质工程的深化;为企业凝聚民心,作了大量辅助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团委根据青年特点,紧紧围绕企业党政中心工作,从服务青年、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三服务职能着手,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学习雷锋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团员青年生产积极性,并在经营管理中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由于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使得企业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在明年的工作中,党委将继续按照区委、集团党委的有关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使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诗礼乡卫生院开展艾滋病宣传总结

诗礼乡卫生院开展“12.1”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今年12月1日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配合国家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根据临沧市及凤庆县防艾办《关于做好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工作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于2011年12月1日到12月4日开展了“12.1”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根据“诗礼乡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方案”的统一部署,我院紧紧围绕“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权利、责任、落实”这一主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对卫生院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接到上级通知后,我院迅速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议,原文学习了凤防艾办文件,段佳团副乡长参会并对此次宣传活动做出了重要要求:要求我乡卫生系统人员要做到洁身自爱、遵守道德、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有效遏制艾滋病。会上,院领导还强调,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共同营造和谐诗礼。

二是制作张贴宣传资料,扩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面,活动期间我院制作了两幅宣传横幅,一幅悬挂于我院的门诊大楼外,另一幅悬挂于诗礼乡政府前的活动广场,同时,我院及各村卫生室设立艾滋病防治宣传专栏,张贴宣传通向更多的我乡居民宣传艾滋病,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艾意识。

三是充分履行本院职责,与其它部门协作宣传艾滋病,合作部门有:计生服务所、司法所、妇联、派出所、团委、综合办等,12月1日,我院与以上单位人员的配合下,在政府门口广场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到场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在医院和政府门口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向流动人员,农民工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讲解艾滋病自我防护知识等,提高了群众参与艾滋病防治积极性以及自我防护的意识;12月2日是诗礼街天,我院协同政府、计生办,在段佳团副乡长的带领下,一共8人在政府广场门口前的小广场设立咨询点,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政策进行了宣传,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500余分,安全套20盒,接受群众咨询70多次,通过此次宣传,使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关怀,救治政策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提高了群众参与艾滋病防治积极性及自我防护知识,为推动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的坚定的基础。

诗礼卫生院

2011年12月2日

下载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纪委开展主题活动分析报告

    力所乡纪委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主题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根据市、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力所乡纪委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总结模板[本站推荐]

    开展中秋节活动,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那么,你知道中秋节主题活动总结有哪些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总结模板五篇,供大家学习。中......

    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5篇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五四期间,我院团委将在全院启动“双爱双争”火炬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1 为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立足岗位、建功成才,5月3日,我校在xx特训营基地开展“不忘初心争当最美”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开展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1 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我们学校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报恩父母,奋发图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收到......

    街道开展主题活动总结(合集五篇)

    街道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民族传统节日宣传教育,祖庙街道根据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工会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工会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件,工会开......

    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总结 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总结1 今年4月22日是第--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今年确定的主题是。为将本次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三十三团分局联合团宣传科、团中学,通过办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