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经验做法
**市**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坚持以“发展落实维权,以维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发挥社会维权优势,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于2003年3月成立,从2004年7月起,妇女维权站的工作人员作为**人民广播电台“妇女维权热线”栏目的特约嘉宾,通过“维权热线”为广大妇女姐妹解答疑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自妇女维权站成立和妇女维权热线开通以来,**法律服务所免费解答法律咨询980人次,代理300余件,其中援助案件36件,减免费用8000余元。
在妇女维权实践中,**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工作人员也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经过法院判决的非法侵害出嫁妇女土地权益的案件,却在村子里执行不下去?在立法和决策的过程中,妇女群体是应该被看作一个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还是应该作为平等参与的主体?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性别中立的法律政策,比如土地承包政策或流动人口政策,男女都可以同样受益吗?为什么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文规定为依据的今天,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如何顺应社会的变革,提升妇女维权的水准,是目前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思考与解决。
一、查找问题,寻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途径
1、男女平等问题。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到现实中的男女平等,妇女的政治权利、经济地位、教育机会、发展环境和法律保护等合法权益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及几千年封建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妇女自身素质及旧价值观的影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外来人口中,妇女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差,法制观念相对薄弱。
2、妇女受侵害问题。家庭暴力是危及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主要问题。婚外恋、包二奶、第三者插足是引发夫妻矛盾、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拐卖妇女儿童、强奸、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因家庭暴力引发的离婚案件仍占一定的比例,妇女在离婚案件中仍处于弱势。
3、教育问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春蕾计划”的实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春蕾计划”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高中、乃至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数量远远不如男性。
二、总结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
1、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机构。2001年12月,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等14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以下简称全国维权协调组)。这是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社会化维权的有效机制和组织保证。全国维权协调组成立以来,在进行调查和宣传,跨部门协调解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2、建立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妇联干部作为特邀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不仅能够发挥妇联群团工作的优势,而且强化了法院审判人员的性别意识,有利于改善妇女在诉讼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各地在实施中创造了法院挂牌成立“妇女维权专门法庭”,法院在审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时专门组成“妇女维权合议庭”,邀请妇联干部担任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有效地促进了法院及时公正地处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
3、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修改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公安部门反家庭暴力的职责。公安机关不再把家庭暴力当作家务事管不得,而应积极的介入,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家庭暴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震慑施暴人,防止家庭暴力的升级和恶化。建议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包括“110”反家庭暴力指挥中心,在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村治保委挂牌成立维权投诉站等。
4、构架家庭暴力法,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也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从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务多种角度,治理家庭暴力问题。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均散见于各类法典,法条中并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途径,极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会实践。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也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行动有专项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5、建立多种形式的妇女法律援助和服务机构,构筑法制化维权模式。针对妇女发展中不断显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注重源头参与,要积极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大依法维权工作力度。发挥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妇女利益的表达渠道,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多个妇女法律援助机构,为求助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目前**市已建立了专门的妇女维权热线,通过电话咨询开展投诉受理工作。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
构筑社会化维权格局。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五五”普法的重要契机,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普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自主维权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认真实施两个“规划”。要加强维权阵地和队伍建设,健全妇联信访工作制度、继续发挥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侵害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促进**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6、建设维权志愿者队伍。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队伍应不仅包括法律界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女公安、还应当包括院校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其他志愿为妇女维权事业服务的机构和个人。随着维权工作深入社区,社区志愿者在维权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和思考,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思考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的有效途径,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力点,组织领导到位,营造浓厚的维权工作氛围;以务求实效为出发点,方法措施到位,开展扎实有效的维权工作;以完善制度为落脚点,维权机制到位,努力提升维权工作水平。
1、转变工作机制,形成维权工作的社会化格局
妇联组织是维护妇女权益的代表,首先要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妇联要走出自己的围城,拿起法律武器,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政府等各方面力量,争取和依靠党和政府及人大、政协的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维权问题,实现维权工作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
2、建立维权网络,形成新时期维权新体系
维权工作的创新,不仅仅是需要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健全维权网络,将信访维权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那么,要建立怎样的维权网络,才能更好地维权?本人认为:
(1)、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信访接待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掌握妇女权益动向,争取超前维权,为领导决策和立法提高依据。
(2)、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打破妇联坐等妇女来访的传统方法,设立妇女法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组织妇联干部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值班,解答妇女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让妇女能够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消除心理障碍。
(3)、建立健全法律保护网络。与基层人民法院配合健全妇女维权合议庭,组织人民陪审员和特邀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在法院中建立女子法庭或维权法庭等。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为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妇女服务,让她们在法律公正的保护下生活和工作。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首先与公安部门配合,成立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社区暴力投诉站,使家庭暴力事件有人管,并及时得以解决。其次是成立妇女救助中心,解决受害妇女无处栖身、流落街头的问题。
(5)、建立健全妇女帮教网络。与综合治理办配合对失足、犯罪妇女进行帮教,与看守所、监狱、禁毒所等联合,设立帮教信箱,逐一落实帮教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人探视的妇女,逐一登记,连续帮教,让这些人走向社会不再重新犯罪,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6)、建立健全维权监督网络。与人大、政协配合,对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提出议案、提案,调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力量进行监督。目的是使关于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总之,只有创新维权工作机制,拓宽维权渠道,建立法制化、社会化的维权网络,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维权工作合力,才能有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省妇联维权工作经验和做法
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利益,是妇联组织与生俱来的神圣职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利益格局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撞,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带来的性别影响等等,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妇女面临更多的挑战,妇联的维权工作任务也更为艰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维权工作水平,这是我省妇联近年来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事情。现将我们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做好新时期的维权工作,必须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使妇联的维权工作碰到许多新问题。如从九十年代初,妇联就不断接到农村出嫁女权益问题的来信来访,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更为凸显,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矛盾越尖锐。出嫁女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所引发的利益再分配问题。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工业发展较快,大部分土地被征用,村民土地承包权逐步衍变成集体收入中的合法分红收益权,它包括股权、分红、宅基地、征地款的分配,孩子教育、社会保障等。这些利益的分配关系到村里每户每人的切身利益,是一种真金白银的关系。是否给出嫁女同等的收益权,尽管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村民、村委会、出嫁女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执一词。村民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她们不能住在娘家。支撑这一传统观念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经济利益,村民认为出嫁女参与村里的分配,分薄了村民的收入,侵占了村民的收益权;村委会认为:如完全按法律规定,出嫁女及其子女都可以入户本村,势必造成村里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人户分离,村里的姓氏也将变成百家姓,村民不同意,众意不可违,于是一些地方“自治”为由而出现“村规”大于国法的现象;出嫁女则认为:我生于斯长于斯,并为村里的发展作出同样的贡献,依国法按情理都应得到与其他村民同样的待遇。出嫁女问题情况复杂,如何妥善解决出嫁女利益保护问题,是我省维权工作中碰到的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深圳市龙岗区的做法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她们从1993年开始做了全面的、详细的调查,制定相关的政策,使71户出嫁女(招郎女)落实了股份分红及宅基地分配。1997年该区进一步深化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用章程规定,不论男女一律平等地享受统一的股份分红政策。主要做法:一是通过对股权的界定采取“一刀切断”和一步到位的方法,把合作股权按照“贡献不同,获取有别”的原则和家庭现有人口,一次性把股权配置到家庭,娶不增、嫁不减。二是明确规定股权属股民家庭所有,允许股民家庭对股权拥有处置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让和继承。三是在“一刀切断”股权之后,新增加的股东必须一次性用100的现金等额认购募集股,不再按原有的福利性质配股。通过股权配置、界定、流转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确保了出嫁女合法权益的实现。现在该区72的村推行这一做法,全区5300多名出嫁女和招郎女,其中4788名得到解决,她们的上访现象从1993年的88宗减为去年的6宗。
龙岗区的做法引起了我们党组的深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在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广东,许多社会深层次妇女问题先于全国暴露,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多重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妇联本身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在市场化和民主法制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政府调节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是运用法律和政策;推动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靠社会化的工作手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妇联只有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才能与时俱进地思考和定位推进妇女发展和权益保障工作新思路;只有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密切关注各种改革政策带来的性别影响和利益关系,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突出妇女问题的可行对策,才能加大从源头参与的力度,促使政府在法律、政策上确保妇女平等地分享社会进步成果、获得发展机会和享有社会资源;只有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发现妇女权益受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真正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党组形成共识,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新时期做好维权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摆上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以解决。省妇联在2000年初专门成立了信息调研中心,从全会抽调了4人,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同年,又争取省政府的重视,省编委批准正式成立妇女研究中心,定为正处级事业单位,给了5个财政核拨经费的编制。这两年省妇联拨出48万元、争取省财政下拨20万元给信息调研中心和妇女学研究会开展调研活动。建立完善了干部下基层调研的量化制度、蹲点挂钩联系制度、考核制度等等,努力推动全省调研和维权工作上水平。
二、认真调查研究,为维权工作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调研与维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调查中维权,在维权中调查,不断推动维权工作的开展。
--调研为参与源头维权服务。推动法律、政策的制定,能更有力、有效地维护妇女群众的权益,而法律、政策
保护妇女利益的力度,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深度。针对我省一些地方出现的重婚、包二奶的现象,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了多次的调查研究,1997年,我们参加了省人大组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重婚纳妾问题突出,而受到法律惩处的却极少,受害妇女求告无门,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我们就这一问题写了专题调查报告,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推动了省公、检、法、司于2000年出台了《关于处理婚姻关系中违法犯罪行为及财产等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对惩处重婚、家庭暴力以及加大维护无过错妇女的离婚财产权益作出了符合我省实际的规定,尤其对重婚的管辖问题明确了公检法三家的责任,推动了公安介入重婚案件的侦查工作,使我省惩处重婚犯罪有了突破。去年,全省法院共对构成重婚犯罪的102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除了对重婚、包二奶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外,我们还分别对家庭暴力、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妇女住房、孩子的抚养以及无效婚姻等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取得大量翔实的材料。2000年,全国人大法工委先后两次来广东调研,我们根据平时积累的调查材料写成《婚姻法》修改十个方面的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同时,对重婚、包二奶、离婚财产分割和过错赔偿等一些争论激烈的敏感问题,我们运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有理有节地陈述意见和主张,得到全国人大和全国妇联的重视,多数意见被采纳。去年初,对全国人大公告的新《婚姻法》草案,我们又两次提交意见。今年,我们通过调查总结新《婚姻法》实施一年的情况,在执法和立法上提出不断完善该法的意见。
--调研为推动解决侵犯妇女权益突出问题服务。拐卖妇女犯罪活动是野蛮、落后的社会丑恶现象,是对妇女人身权利的最残酷的践踏。省妇联曾多次派人与省公安厅一起到我省拐卖妇女比较严重的信宜市和陆丰市开展调查研究,对人贩子拐卖妇女的手段、造成的后果以及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引起有关部门对打拐工作的重视。2000年初,省妇联对拐卖妇女的新特点又作了调查,写了情况反映报给省委和有关部门,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统一打拐行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情况和建议。各级妇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人贩子、解救妇女工作,全省打拐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如曾被定为全国、全省打拐重点地区的汕尾市,最高时全市拐卖人口案件一年立案达到106宗,去年下降到11宗,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得到有力的遏制。今年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到我省检查《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对该市的打拐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我省流动女性人口有900多万人,她们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她们的生存和劳动权益存在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我们怀着爱心,把她们视作自己的姐妹,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反映情况,呼吁把外来女工的劳动保护纳入女职工劳动保护范围,通过完善立法保护外来女工的劳动权益,这一建议得到了采纳。省人大颁布的《广东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明确外来女工视为女职工范围,其“四期”保护纳入劳动合同的内容;省政府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也把外来女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省妇联积极关注外来女工患职业病问题,发现问题,尽力促使解决。如我们发现外来女工黄凤绿因职业病中毒死亡,立即提请有关部门对黄所在工厂的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检查,查出职业病患者3人送医院治疗,并要该厂采取了整改。
--调研为解决困难妇女的需求服务。1997年,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由于高校收费改革,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经济上压力很大,能否顺利完成学业面临重重困难。于是,我们在全省率先行动,发起了资助贫困女大学生行动,共筹得资金80多万元,资助了136名贫困女大学生完成学业。此举在社会反响很大,随后,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步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几年来,针对困难妇女群体渴望得到经济帮助的需求,全省各级妇联共筹资3897万元,扶助5.4万多户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特困家庭;筹集700多万元,资助1万多名贫困女童读书。广州市妇联为救治困难家庭的重症儿童,成立救助重症儿童专项资金,两年来,发动社会捐款980万元,已为47名重症儿童解决了救治的费用,群众反映:妇联是妇女群众的真正娘家。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妇女维权往往需要通过法律的途径和程序才能实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不懂法或没钱请律师,“打官司难”成了弱势妇女群体碰到的一大难题。为了加大对弱势妇女群体法律帮助的力度,2000年初,省妇联在原有律师所转制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司法部门的支持,成立了广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权益部,这一机构成立以来,争取到亚洲基金会的支持,至今已受理了68宗案件(大多由省妇联律师承办),结案58宗,胜诉和调解成功的54宗,胜诉率为93%。全省有12个地级以上市妇联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分支机构,部分县也成立了分支机构,据2001年的统计,全省妇女法律援助分支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8宗。
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虽然我们在调研和维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与维权任务和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妇联整体调研水平还不高,主要是:妇女权益问题研究呈现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妇联研究力量不足,社会研究力量又未充分调动起来,以致对妇女权益的现实问题研究不深,理论研究不够;妇联干部普遍缺乏现代调研的知识,调研手段老化、落后,跟不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为此,近年来,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倍努力:
一是努力加强维权工作理性思考。我们认为做好新时期的妇联维权工作,必须十分重视理性思考和理论研究。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性别的视角,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工作定位,去认识妇联维权工作;在全体人民利益和妇女群众具体利益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中,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思维方式去创新工作手段,才能提高妇联维权工作的深度和水平。这几年,为了改变妇联干部干的多,思考少的现状,我们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会、网上论坛、时事讲座等形式,组织妇联干部、妇女学研究会成员、女政法工作者、女大学生等关注妇女问题的人士,先后就邓小平理论与妇女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妇联工作、生育保障与妇女就业、入世后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究等专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讨,不断升华理性认识,理清发展与维权的关系,指导维权工作实践。
二是努力提高妇联干部的调研能力。在不断帮助妇联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我们还着重在提高妇联干部调研能力上下功夫。2000年,省妇联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联手,举办了四期(每期7天)的现代调查研究方法专题培训班。针对妇联调研工作普遍存在的抽样方法不科学、概念界定和指标设计不规范、资料来源不可靠等问题,由中大组织老师“量身定做”,设计课程,专门编写了《社会调研方法》教材,并由名师亲自主讲,从综合调研与专题调研、普遍调研与抽样调研的方法,到调研资料的采集与评估和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以及问卷设计与数据计算机处理等现代调研的基本知识,都对干部进行了系统的培训,400多名各级妇联干部参加了学习,大家反映这次培训,对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很有帮助。
三是努力建立社会化的调研运作方式。我们力求跳出调研工作的传统模式,努力把有关部门的研究力量联合起来,把妇女横向组织发动起来,把关注妇女权益问题的专家学者力量调动起来,把开放式调研方法运用起来,形成广东妇女问题研究和维权社会化的网络和力量,为广东妇女维权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顺应社会性别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去年,我们对妇女学研究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和会员重新登记,增补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尤其是男性学者。66名会员中专家学者有40名,具有副高职称的占97.5,优化了学会的人才结构和性别结构。我们还吸纳3所高校的妇女问题研究机构为学会的团体会员,取得优势互补的积极效应。依托南粤妇女网,建立了一支有15所高校近300名女大学生参加的信息员队伍。省妇联拿出10万元的经费,就“广东妇女参政机制完善及发展趋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对妇女劳动权益的影响及对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妇女的影响”、“外来女工的生存状况及权益保护”四个妇女热点问题的研究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借助“外脑”,提高妇联调研工作水平。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省社科院等分别中标,省妇联四个部室对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最近,我们又尝试推出网上收集社情民意,使妇联的信息来源大大拓宽。
四是努力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过去我们的一些调研成果,很多时候都以“豆腐块”大小的报刊文章或研讨会发言的方式展示,在极为狭隘的范围内转了一圈就悄无声息了,调查研究者与决策者、实践者和大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坚持做到:对事关妇女权益问题的重点信息,及时、反复报送给省委、省政府。如落实机构改革中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男女平等问题,我们先后三次向省委报送信息,最终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对一些与职能部门密切相关的维权问题,通过联席会议,推动问题解决。如前些年,妇联信访不时接到离婚妇女反映住房难问题的投诉。我们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拿出了保护离婚妇女住房权益的相关意见,并邀请省人大、省建委、省法院共同研究,促成省法院发文,对离婚案件如何处理承租房、房改房问题提出可操作性意见,成为许多离婚妇女缓解住房难“尚方宝剑”。对大众关注的妇女热点问题,加强与大众传媒的合作,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有利于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舆论环境。近年来,我们与媒体合作,成功策划了一次又一次维权专题宣传,把妇女问题研究成果投放进一个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在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充分利用第二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结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既报喜又报忧,一方面向社会公布了广东妇女社会地位全面进步的主要数据;另一方面分别与羊城晚报和南方日报以及多家大型网站合作,“妇女经济参与”和“女性价值定位”存在的问题策划两个专题讨论活动,以典型分析、专家评点、报纸与网上讨论等形式,集中版面、集中时间、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因势利导的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仅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纸的相关报道就达到6万多字;参与新浪网调查讨论的网民达到2000多人。这一宣传策划,改变了以往妇女话题宣传应节化、边缘化的状况。省委办公厅信息专门反映了广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情况;省劳动、卫生、教育等部门都主动与妇联联系,就解决相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做好新时期的维权工作非常重要。近几年,广东省妇联维权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先进的省市区妇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努力把广东妇女维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三篇: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稿件
XX局:举办“2012妇女维权知识讲座” 为增强妇女维权意识,积极营造关爱妇女氛围,在三八节到来之际,XX局举办了“2012妇女维权知识讲座”。讲座邀请了资深维权专家X律师授课,内容涉及婚姻生活、家庭暴力、家庭财产纠纷、儿童抚养等妇女关心的法律维权话题。X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亲手办理的典型案例,为全局妇女代表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合法权益保障课。
讲座结束后,大家发表各自的想法和看法,并结合身边事例向律师进行了法律问题咨询。机关妇女干部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维权的能力,使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XX局举办了“2012妇女维权知识讲座”。
讲座邀请资深维权专家赵律师授课。X律师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语言,重点讲解了有关婚姻纠纷、财产分割、赡养继承、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教育在场妇女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训人员积极听讲,认真记录,并不时就自己关心的话题提出意见和见解,现场气氛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关于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文章标题:关于妇女法律维权的实践与探讨
__市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坚持以“发展落实维权,以维权促进发展”的理念,发挥社会维权优势,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于2003年3月成立,从2004年7月起,妇女维权站的人员作为__人民广播电台“妇女维权热线”栏目的特约嘉宾,通过“维权热线”为广大妇女姐妹解答疑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自妇女维权站成立和妇女维权热线开通以来,__法律服务所免费解答法律咨询980人次,代理300余件,其中援助案件36件,减免费用8000余元。
在妇女维权实践中,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人员也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经过法院判决的非法侵害出嫁妇女土地权益的案件,却在村子里执行不下去?在立法和决策的过程中,妇女群体是应该被看作一个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还是应该作为平等参与的主体?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性别中立的法律政策,比如土地承包政策或流动人口政策,男女都可以同样受益吗?为什么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文规定为依据的今天,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如何顺应社会的变革,提升妇女维权的水准,是目前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思考与解决。
一、查找问题,寻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途径
1、男女平等问题。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到现实中的男女平等,妇女的政治权利、经济地位、教育机会、发展环境和法律保护等合法权益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及几千年封建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妇女自身素质及旧价值观的影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外来人口中,妇女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差,法制观念相对薄弱。
2、妇女受侵害问题。家庭暴力是危及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主要问题。婚外恋、包二奶、第三者插足是引发夫妻矛盾、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拐卖妇女儿童、强奸、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因家庭暴力引发的离婚案件仍占一定的比例,妇女在离婚案件中仍处于弱势。
3、教育问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春蕾计划”的实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春蕾计划”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高中、乃至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数量远远不如男性。
二、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
1、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机构。2001年12月,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等14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以下简称全国维权协调组)。这是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社会化维权的有效机制和组织保证。全国维权协调组成立以来,在进行调查和宣传,跨部门协调解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2、建立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妇联干部作为特邀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不仅能够发挥妇联群团的优势,而且强化了法院审判人员的性别意识,有利于改善妇女在诉讼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各地在实施中创造了法院挂牌成立“妇女维权专门法庭”,法院在审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时专门组成“妇女维权合议庭”,邀请妇联干部担任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有效地促进了法院及时公正地处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
3、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修改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公安部门反家庭暴力的职责。公安机关不再把家庭暴力当作家务事管不得,而应积极的介入,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家庭暴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震慑施暴人,防止家庭暴力的升级和恶化。建议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包括“110”反家庭暴力指挥中心,在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村治保委挂牌成立维权投诉站等。
4、构架家庭暴力法,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也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从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务多种角度,治理家庭暴力问题。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均散见于各类法典,法条中并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途径,极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会实践。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也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行动有专项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5、建立多种形式的妇女法律援助和服务机构,构筑法制化维权模式。针对妇女发展中
不断显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注重源头参与,要积极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发挥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妇女利益的表达渠道,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多个妇女法律援助机构,为求助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目前__市已建立了专门的妇女维权热线,通过电话咨询开展投诉受理。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
构筑社会化维权格局。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五五”普法的重要契机,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普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自主维权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认真实施两个“规划”。要加强维权阵地和队伍建设,健全妇联信访制度、继续发挥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侵害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促进__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6、建设维权志愿者队伍。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队伍应不仅包括法律界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女公安、还应当包括院校和科研者以及其他志愿为妇女维权事业服务的机构和个人。随着维权深入社区,社区志愿者在维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和思考,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思考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的有效途径,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力点,组织领导到位,营造浓厚的维权氛围;以务求实效为出发点,方法措施到位,开展扎实有效的维权;以完善制度为落脚点,维权机制到位,努力提升维权水平。
1、转变机制,形成维权的社会化格局
妇联组织是维护妇女权益的代表,首先要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妇联要走出自己的围城,拿起法律武器,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政府等各方面力量,争取和依靠党和政府及人大、政协的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维权问题,实现维权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
2、建立维权网络,形成新时期维权新体系
维权的创新,不仅仅是需要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健全维权网络,将信访维权进一步落到实处。那么,要建立怎样的维权网络,才能更好地维权?本人认为:
(1)、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信访接待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掌握妇女权益动向,争取超前维权,为领导决策和立法提高依据。
(2)、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打破妇联坐等妇女来访的传统方法,设立妇女法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组织妇联干部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值班,解答妇女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让妇女能够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消除心理障碍。
(3)、建立健全法律保护网络。与基层人民法院配合健全妇女维权合议庭,组织人民陪审员和特邀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在法院中建立女子法庭或维权法庭等。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为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妇女服务,让她们在法律公正的保护下生活和。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首先与公安部门配合,成立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社区暴力投诉站,使家庭暴力事件有人管,并及时得以解决。其次是成立妇女救助中心,解决受害妇女无处栖身、流落街头的问题。
(5)、建立健全妇女帮教网络。与综合治理办配合对失足、犯罪妇女进行帮教,与看守所、监狱、禁毒所等联合,设立帮教信箱,逐一落实帮教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人探视的妇女,逐一登记,连续帮教,让这些人走向社会不再重新犯罪,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6)、建立健全维权监督网络。与人大、政协配合,对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提出议案、提案,调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力量进行监督。目的是使关于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总之,只有创新维权机制,拓宽维权渠道,建立法制化、社会化的维权网络,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维权合力,才能有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关于妇女法律维权的实践与探讨》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妇女法律维权的实践与探讨。dA8
不断显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注重源头参与,要积极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发挥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妇女利益的表达渠道,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多个妇女法律援助机构,为求助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目前__市已建立了专门的妇女维权热线,通过电话咨询开展投诉受理。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
构筑社会化维权格局。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五五”普法的重要契机,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普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自主维权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认真实施两个“规划”。要加强维权阵地和队伍建设,健全妇联信访制度、继续发挥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侵害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促进__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6、建设维权志愿者队伍。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队伍应不仅包括法律界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女公安、还应当包括院校和科研者以及其他志愿为妇女维权事业服务的机构和个人。随着维权深入社区,社区志愿者在维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和思考,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思考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的有效途径,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力点,组织领导到位,营造浓厚的维权氛围;以务求实效为出发点,方法措施到位,开展扎实有效的维权;以完善制度为落脚点,维权机制到位,努力提升维权水平。
1、转变机制,形成维权的社会化格局
妇联组织是维护妇女权益的代表,首先要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妇联要走出自己的围城,拿起法律武器,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政府等各方面力量,争取和依靠党和政府及人大、政协的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维权问题,实现维权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
2、建立维权网络,形成新时期维权新体系
维权的创新,不仅仅是需要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健全维权网络,将信访维权进一步落到实处。那么,要建立怎样的维权网络,才能更好地维权?本人认为:
(1)、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信访接待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掌握妇女权益动向,争取超前维权,为领导决策和立法提高依据。
(2)、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打破妇联坐等妇女来访的传统方法,设立妇女法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组织妇联干部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值班,解答妇女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让妇女能够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消除心理障碍。
(3)、建立健全法律保护网络。与基层人民法院配合健全妇女维权合议庭,组织人民陪审员和特邀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在法院中建立女子法庭或维权法庭等。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为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妇女服务,让她们在法律公正的保护下生活和。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首先与公安部门配合,成立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社区暴力投诉站,使家庭暴力事件有人管,并及时得以解决。其次是成立妇女救助中心,解决受害妇女无处栖身、流落街头的问题。
(5)、建立健全妇女帮教网络。与综合治理办配合对失足、犯罪妇女进行帮教,与看守所、监狱、禁毒所等联合,设立帮教信箱,逐一落实帮教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人探视的妇女,逐一登记,连续帮教,让这些人走向社会不再重新犯罪,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6)、建立健全维权监督网络。与人大、政协配合,对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提出议案、提案,调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力量进行监督。目的是使关于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总之,只有创新维权机制,拓宽维权渠道,建立法制化、社会化的维权网络,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维权合力,才能有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关于妇女法律维权的实践与探讨》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妇女法律维权的实践与探讨。dA8
第五篇:关于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文章标题:关于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__市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坚持以“发展落实维权,以维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发挥社会维权优势,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于2003年3月成立,从2004年7月起,妇女维权站的工作人员作为__人
民广播电台“妇女维权热线”栏目的特约嘉宾,通过“维权热线”为广大妇女姐妹解答疑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自妇女维权站成立和妇女维权热线开通以来,__法律服务所免费解答法律咨询980人次,代理300余件,其中援助案件36件,减免费用8000余元。
在妇女维权实践中,__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站工作人员也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经过法院判决的非法侵害出嫁妇女土地权益的案件,却在村子里执行不下去?在立法和决策的过程中,妇女群体是应该被看作一个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还是应该作为平等参与的主体?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性别中立的法律政策,比如土地承包政策或流动人口政策,男女都可以同样受益吗?为什么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文规定为依据的今天,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如何顺应社会的变革,提升妇女维权的水准,是目前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思考与解决。
一、查找问题,寻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途径
1、男女平等问题。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到现实中的男女平等,妇女的政治权利、经济地位、教育机会、发展环境和法律保护等合法权益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及几千年封建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妇女自身素质及旧价值观的影响,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外来人口中,妇女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差,法制观念相对薄弱。
2、妇女受侵害问题。家庭暴力是危及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主要问题。婚外恋、包二奶、第三者插足是引发夫妻矛盾、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拐卖妇女儿童、强奸、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因家庭暴力引发的离婚案件仍占一定的比例,妇女在离婚案件中仍处于弱势。
3、教育问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春蕾计划”的实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春蕾计划”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高中、乃至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数量远远不如男性。
二、总结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
1、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机构。2001年12月,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司法部等14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以下简称全国维权协调组)。这是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社会化维权的有效机制和组织保证。全国维权协调组成立以来,在进行调查和宣传,跨部门协调解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2、建立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妇联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妇联干部作为特邀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不仅能够发挥妇联群团工作的优势,而且强化了法院审判人员的性别意识,有利于改善妇女在诉讼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各地在实施中创造了法院挂牌成立“妇女维权专门法庭”,法院在审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时专门组成“妇女维权合议庭”,邀请妇联干部担任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有效地促进了法院及时公正地处理有关妇女儿童的案件。
3、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修改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公安部门反家庭暴力的职责。公安机关不再把家庭暴力当作家务事管不得,而应积极的介入,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家庭暴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震慑施暴人,防止家庭暴力的升级和恶化。建议公安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包括“110”反家庭暴力指挥中心,在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村治保委挂牌成立维权投诉站等。
4、构架家庭暴力法,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针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也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从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务多种角度,治理家庭暴力问题。由于我国家庭暴力有关的现行法规均散见于各类法典,法条中并有许多的漏洞与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之途径,极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会实践。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也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行动有专项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统一的威慑作用。
5、建立多种形式的妇女法律援助和服务机构,构筑法制化维权模式。针对妇女发展中不
断显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注重源头参与,要积极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大依法维权工作力度。发挥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妇女利益的表达渠道,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多个妇女法律援助机构,为求助妇女提供法律服务。目前__市已建立了专门的妇女维权热线,通过电话咨询开展投诉受理工作。为遭受家
庭暴力的妇女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
构筑社会化维权格局。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五五”普法的重要契机,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普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自主维权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认真实施两个“规划”。要加强维权阵地和队伍建设,健全妇联信访工作制度、继续发挥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侵害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促进__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6、建设维权志愿者队伍。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队伍应不仅包括法律界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女公安、还应当包括院校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其他志愿为妇女维权事业服务的机构和个人。随着维权工作深入社区,社区志愿者在维权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和思考,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思考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的有效途径,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力点,组织领导到位,营造浓厚的维权工作氛围;以务求实效为出发点,方法措施到位,开展扎实有效的维权工作;以完善制度为落脚点,维权机制到位,努力提升维权工作水平。
1、转变工作机制,形成维权工作的社会化格局
妇联组织是维护妇女权益的代表,首先要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护的社会维权转变。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妇联要走出自己的围城,拿起法律武器,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政府等各方面力量,争取和依靠党和政府及人大、政协的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维权问题,实现维权工作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
2、建立维权网络,形成新时期维权新体系
维权工作的创新,不仅仅是需要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健全维权网络,将信访维权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那么,要建立怎样的维权网络,才能更好地维权?本人认为:
(1)、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信访接待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掌握妇女权益动向,争取超前维权,为领导决策和立法提高依据。
(2)、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打破妇联坐等妇女来访的传统方法,设立妇女法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组织妇联干部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值班,解答妇女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让妇女能够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消除心理障碍。
(3)、建立健全法律保护网络。与基层人民法院配合健全妇女维权合议庭,组织人民陪审员和特邀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在法院中建立女子法庭或维权法庭等。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为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妇女服务,让她们在法律公正的保护下生活和工作。
(4)、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首先与公安部门配合,成立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社区暴力投诉站,使家庭暴力事件有人管,并及时得以解决。其次是成立妇女救助中心,解决受害妇女无处栖身、流落街头的问题。
(5)、建立健全妇女帮教网络。与综合治理办配合对失足、犯罪妇女进行帮教,与看守所、监狱、禁毒所等联合,设立帮教信箱,逐一落实帮教人员,尤其是那些没有人探视的妇女,逐一登记,连续帮教,让这些人走向社会不再重新犯罪,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6)、建立健全维权监督网络。与人大、政协配合,对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提出议案、提案,调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力量进行监督。目的是使关于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总之,只有创新维权工作机制,拓宽维权渠道,建立法制化、社会化的维权网络,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维权工作合力,才能有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关于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讨》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