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维权论文
从三起校园抢劫案件引起的思索
摘要:本篇思索主要分析的是针对校园内发生的13起校园抢劫案件,此案件主要是几十名在校学生被抢劫,共计钱财7000余元,其13名被告中除两名刚满十八周岁外,其余均为未成年人。在这里针对此案件进行分析思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有待加强,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抢劫暴力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条这样的的网络新闻,真的很是让我感到震惊。2008年以来,在临溪县东临溪中学、第一职业高中、海阳二中连续发生了三起校园抢劫事件,几十名在校学生被抢劫,共计被抢劫钱财7000余元。三起案件,共有13名涉案被告人,直接被抢劫学生达到50余人,其中有十多名学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被害学生不仅财产受到损失,更严重的是身心健康遭到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此案件在侦破后,其结果真的是令人难以想象,在这些被告人中未成年被告人占绝大多数。这13名被告人除2名被告人刚满十八周岁,其余均为未成年人,最小的年仅15岁。同时呢,所有被告人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初中未毕业就缀学的占三分之二,均无固定职业。
在案情上我们可以从种种方式上来分析这件案件:
从时间来看,大多数的案件都是发生在半夜或凌晨。
从地点来看,除了一起发生在教室,其余均在男生寝室内。
从作案方式来看,均为结伙作案,至少有三人以上共同作案,而且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
从手段来看,均采取了暴力威胁手段,而且暴力手段在逐渐升级。被告人携带了匕首进行威胁,并采取了打巴掌、脚踢、用刀拍脸等多种暴力方式。在海阳二中,被告人更是变本加厉,手持钢刀、电棍等凶器对学生进行威胁,共打伤学生11人,情节极其恶劣。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案件大多以暴力手段发生在校园内的各个角落里。这里便反映出了当今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中的治安问题是不言而喻了吧!
从犯罪数额来看,呈增加趋势。抢劫数额由几十上百元上升到几百元,在海阳二中,抢劫数额更高达6000多元,还有手机等贵重物品。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我想这三起校园抢劫案件应该引起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和思索。
在现今社会中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令人堪忧啊。
从这三起校园抢劫案件来看,13名被告人均是未成年人,而且全是初中毕业未继续升学或是中途辍学的。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又不能参加工作,游离于家庭、学校、单位之外,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处于“失控”状态的群体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也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下水,滑进犯罪的深渊。同时他们刚刚从校园出来,往往会从在校生中寻找“伙伴”,满足“做老大”的欲望。由于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在作案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犯罪。对这部分人处置失当或放任自流,必然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留下重大隐患,也影响了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
学生从学校“流失”到影响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这是多么可笑或者说是可怕的事实,一个曾经的在校莘莘学子却成为了当今的学校混子。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这里我想,家庭、学校、社会都有着补课推卸的责任吧,是否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呢,加快社会的帮教体系。
目前,我们的社会帮教体系明显滞后,缺乏一个上下联动、运转自如的管理网络和融帮教、复学、就业、安置为一体的社区服务,更缺乏必要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建立对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教育、帮助、监控、挽救相结合的帮教体系和防护体系,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措施。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应当充分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加大打击力度,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巡逻和整治,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
同时校园的安全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校园安全尤其是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们还弱小无法保护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都还淡薄。
这三起案件均发生在校园内,为什么犯罪分子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校园甚至寝室,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作案而学校却不知情,这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些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仍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为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
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在这里建议学校要大力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和安全教育工作。
(一)要建立完善充实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盗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二)是要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通过采取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讲座、座谈等活泼多样的方式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各种潜在危险的警惕性,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教育他们在遭受侵害时要记住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要及时报案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同样问题的本身受害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从这三起校园抢劫案件来看,被害人全部为在校的未成年学生。这些受害人年龄小,没有社会经验、经不起吓唬,被告人很容易得手,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案件中,被告人连续两个晚上在同一个学校的男生寝室进行抢劫,受害学生多达50余人。而有的寝室住了将近20个学生,面对几乎和他们同龄的、没有拿任何工具的被告人,没有一人反抗,也没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反抗,也无人及时报案,致使被告人变本加厉、肆无忌惮。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在面对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薄弱的。我们不提倡未成年被害人与犯罪分子正面搏斗,特别是在一个人势单力薄的时候,但在遭受侵犯时一定要记住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一)是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事后要及时报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早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二)是社会、学校和家长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提倡斗智斗勇;
(三)是学校、家庭特别要做好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抚慰工作。这些被害学生在被侵害时极度恐惧,乃至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感,一些学生在受到侵害后不敢住校甚至不敢上学,不仅学习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伤害。学校、家长一定要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灵抚慰工人作,让他们从这种心理阴影里走出来,重建信心,早日回到快乐健康有序的校园学习生活
从上述的产论中,我想我们应该明白,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中的一些未成年人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尤其是过早脱离了学校,家庭的在外青年,这些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在作案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犯罪,所以在犯过之后,仍然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这些,并不只是他们自身的错误,同样,也是他们的家庭,学校的错误。在这里我们不难想像,有些未成年人也许并不是自己的意愿不去上学,而是因为家庭或者学校的种种压力而无法继续接受教育,为此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反省,同时家长们请注意以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孩子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思。
从根本上杜绝案件的发生,杜绝罪恶的发展,只有在加强学校治安的同时加强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希望社会,学校以及家庭能关爱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生活,让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龚贤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发表于《丝路学刊》
2、参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3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预防对策探析》
3、参考《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01年1月第1期作者:殷桢宇《青少年违法犯罪与社会转型期》
4、参考《丝路周刊》1996年第2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作者:龚贤发
5、参考《陕西教育》2003年第12期《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作者:张建功
6、参考康树华的《青少年犯罪与治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第二篇:法律维权手册
法律维权手册
《劳动合同法》: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可以想招聘者收取费用吗? 答:不可以。《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服务。
2、职业中介机构可以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它证件,或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吗? 答:不可以。《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禁止职业中间诶机构提供虚假就业
信息、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
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超出核
准的业务范围经营。
2、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二)扣押被录用
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三)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四)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招用的其他人员;
(五)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六)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3、劳动合同无效情形: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
立的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
规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4、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
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5、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
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
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
训费用。
6、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
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按下列规定执行赔偿: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
赔偿费 用。
7、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8、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10、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注意是“通知”而不是“请求”)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
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1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3、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14、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
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1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
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
第三篇: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全国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重老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尊敬老人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而是一个聚宝盆。XX县人民法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把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摆上院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工作措施,切实维护了辖区内老年人合法权益,重重打击了不爱老不尊老的犯罪行为,真正的为老人创造了一个能‚宜享天年‛的社会环境。现将我院有关做法和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领导,本院党组成员积极召开党组会议,明确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想、科学发展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开展工作。特此,成立了以政工科科长冯建勇为组长,李珊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确保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维权制度
为了使老年人维权工作更为规范,本院制订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手册》,里面规范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职责、老年人法律援助范围及条件、办理法律援助的方法、以及接待老年人的制度等内容。同时,院领导为了能给老年人设臵一个舒适、安逸的诉讼环境,特地在立案大厅做了如下安排:
1、设立老年人接待窗口和休息室;
2、设立常用的医疗设备和准备老年人常用的药品;
3、安排专人引导员;4设立老人优先制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老年人维权意识
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我县十字口人流量大的地方举办专题讲座,书写‚敬老爱老‛的宣传标语。宣传的对象除了老年人,还将年轻人纳入重要宣传对象,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法律维权问题。
四、成立反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
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召开总结会议,邀请立案庭、行政庭、刑庭、民庭、执行局各业务部门列席,记录各业务庭在处理老年人相关案件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本院设立反馈意见箱,开通便民电话。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收集各业务庭和意见箱的意见,总结归纳后,再完善相关的制定,确保以一流的服务为老年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五、我院近年来接待老年人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 2015年4月20日18时许,原告李汝林(系被告的叔叔,已经年国七旬)与被告李汝强,在XX县凤仪镇‚三层马路‛ 老油库房,原、被告因争执过道界畔而发生纠纷,被告李汝强用手指将原告李汝林的左眼角处划伤。原告前往XX县人民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数千元。事发后,原告诉来本院,要求其侄儿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用。立案时,立案庭的王庭长,考虑到原告是年事已高的老人,特别为其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了程序,避免老人诉累。民事审判庭在接到案子后,第一时间找到被告李如强,向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得知被告确实因为争执打了原告,而且被告在原告住院期间没有去看过原告,态度也不好。为此本案承办法官又亲自去双方当事人家里组织调解,并召集了村主任和村里的一些老前辈,言之以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解被告要尊老爱老,经过调解后,被告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当场向原告道歉,并承诺偿还原告医疗费用,原告也原谅了被告,称都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互爱护,相互关心。此案后以调解结案。结案之后,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还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在当地举行了法律宣传。
事例二 2015年7月份,本院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子,原告唐大容(女,现75周岁)共育子女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5人,均已成年。但是从原告唐大容的丈夫去世后,其中四个子女对原告的生活不管不顾,至诉讼时止,原告的医疗费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只由被告李家琴垫付了19,114.56元。后原告无办法,诉至本院,请求5被告承担原告每月生活费1300.00元及医疗费19,114.56元。本院受理后,多次组织五个子女进行调解,但是由于争议较大无法调解,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医疗费和生活费不宜耽搁,本案的承办人,及时依照法律程序开庭审理了此案,判决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共同支付原告唐大容医疗费,限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履行,并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每月付给原告唐大容赡养费若干元,从2015年6月1日起每月1日前履行。此案以最快的时间解决,切实维护了老人的权利,让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保证。事后;老年人法律维护小组还对这几个子女进行了法律教育。
总之,近年来本院处理老年人法律维权的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处理系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但是老年人维权之路依旧任务艰巨,不容忽视,为广大老年人排忧解难依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XX法院的全体干警将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工作原则,争取能为老年人建设一个能‚安享晚年‛的社会环境,争取实现所有老年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我们美丽XX增添一丝色彩。
第四篇:劳动者法律维权
入职前:
首先,全面了解企业的品质。
(劳动者如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其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 合同,这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 劳动合同,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 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就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据。如果 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用 人单位的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奖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者发放记录、职工工 资发放名册、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工资卡 或者转账记录、其他职工的证言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签订合同要谨慎
劳动合同一定要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者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劳动合同 进行内容审查,即审查劳动合同中有无当事人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存留合同防范风险。签订劳 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关于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劳动合同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因为这些文件涉及到劳动者多方面的权益。劳动 合同切忌只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且都是一式两份,单位一份,劳动者一份,单位 盖章后交给劳动者的合同,劳动者必须保存好。押金合同违法。一些用人单位在 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名目众多的费用,这类合同是法律明文禁止 的,劳动者可以拒绝。
掌控好具体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单独设 立,即不得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试用期只能适用一次,即同一用人单位与同 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也有期限问题,即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 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 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 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 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从目前所有的企 业看,试用期的工资与转正后的工资是不一致的,这也是符合实际的,针对每位 劳动者而言,试用期限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
在职时:
不得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的双方当 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应尽的义务,同时享受应有的权利。劳动合同 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其签订是在双方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前提下进 行的,所以变更劳动合同同样要遵守如上原则,除存在法定情形外,任何一方不 得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无论是针对劳动合同还是其他合同,只要彼此相互尊重,既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法律的尊重,人人都要严格依法行事,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与 稳定。
劳动者签订合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企业的职工,劳动者入职后享受劳动权 利,履行劳动义务。首先,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请求给付加班工作费。法律明确规定,除了工资之外,对于加班费企业必须给予支付。最后,明白自
己具体的工作时间。法律规定,每日不过八小时,周不过四十小时,生产经营需 要延长的,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方可延长,但日不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延长 工作时间的,保障身体健康条件下日不过三,月不过三十六。
离职时:
职工离职的原因有多种,除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无法律风险外,其它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行为,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首先,职工提出辞职时防范的风险。一是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主动提出解除 合同的,按照相关规定,此类情况企业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二是劳动者违反劳 动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时,劳动者应当赔偿公司的损失,包括公司出资招录的招录 费用、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给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劳 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终止合同,赔偿方式同二。
其次,主动索要企业的离职证明书。一旦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离职证明书 将是强有力的证据,如果离职企业不出具离职证明书,而劳动者本人又不主动索 要的,当企业与劳动者反目为仇时,可能会提出是劳动自己离职,进而要求承担 赔偿责任,此时,因为证据的原因,作为劳动者百口难辩,将会处于极其被动的 地位。另一方面,离职证明对于到新企业后工龄的延续,险金的续缴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
最后,留存证据。与企业发生争议的原因有多种,而企业做为劳动合同强势 一方,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将相关证据或隐瞒或毁灭,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此 时,劳动者需要在离职前收集认为企业违法违规的相关证据。
1、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服、名片、工 作记录、关于工作的信息、对外代表单位制作的文件、代表单位签订的合同等。
2、证明工龄的证据。很多争议的处理结果都和工龄有关,所以只证明你是 单位的员工还不够,还要证明你是何时入职的。为什么要单独说这个问题,是因 为实践中问题很多。
3、证明工资收入数额的证据。补偿金、社保缴费基数、住房公积金缴纳基 数等都和收入有关。通常由工资条、工资卡、签字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明;
4、其他,比如有的岗位有提成、奖金、股份、年终奖等。每个人的具体情 况不同,需要收集的证据也就不同。
面对《劳动合同法》和强势企业的种种招式,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根 本,还得依靠劳动者本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应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 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 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谐社会实现之日,劳动争议将大大减少,诉讼成本将大大降低,劳动者将不会再劳而不获。
第五篇:315维权法律案例
保健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案
案件回放2010年初,沈阳市70多岁的张女士在某电台听到美国TU降糖保健品的宣传广告。广告主持人称,服用该产品有明显的降糖效果,甚至能够去根。并且今天为半价优惠的最后一天,赠送大礼包,请消费者抓紧时间购买。张女士的女儿患有糖尿病,心想也许能对女儿的病起作用,当时就急忙购买了四个周期的产品,共花费2760元。产品买回来后,她的女儿发现该产品没有如何治疗的效果,大呼上当受骗。而且,在以后的几天里,电台中仍然继续广播着“今天是半价优惠的最后一天”的内容。
经张女士与广告播出单位联系后,得到厂家的电话,联系退货。当消协询问厂家工作人员公司的地址时,厂家人员拒绝提供。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手段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案例点评
保健品不是药品,它不具有任何的疗效,对于疾病没有任何的治疗作用。保健品仅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机能起保健作用。有些不法的保健品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无限扩大保健品的功能作用,故意模糊保健品保健作用与药品治疗作用的界限差别,极易使消费者为了快速缓解病情、治愈疾病而将保健品当作药品来选购。近年来,不法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对保健品行业不熟悉、保健观念落后、保健知识缺失,在保健品的销售上大力进行的虚假广告宣传,而且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样原因主要包括保健品行业立法滞后、监管缺失,消费者保健意识落后等。
近两年,消费市场中其它一些行业也出现了信用缺失问题,这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的最大障碍。一些商家为了迅速提高经营利润,盲目地将经营中被珍视、最能产生财富的“信誉”抛之脑后,主要利用虚假宣传的方式来营销产品,这样的做法只能使商家的经营获得短期的利益,最后终将面对消费者不尽的追讨和批判,走向灭亡。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最终依靠的还是口碑和信誉,就是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经营,切实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知名度,最终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
同时,消费者也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了解消费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关注社会热点和消费热点,提高购买商品的识、鉴别能力,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消费者遇到侵权状况时,要勇于维护自身权利,敢于进行监督、发出建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