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法律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老年人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一、“托老”需要进行明确约定
案例:73岁的刘大爷日前将其所住的养老院起诉到法院,原因是养老院对其进行了严重的人身损害。原来,刘大爷喜好喝酒,经常是酒后言行失常。一天,出外酗酒归来的刘大爷追打服务人员并辱骂其他老人,养老院于是将他强行绑在床上睡觉,结果导致刘大爷双手腕及背部软组织挫伤。法官认为,虽然刘大爷外出酗酒,但养老院应当采取妥善的方式以避免刘大爷发生意外,不应该用粗暴的捆绑方式限制刘大爷,从而造成其受伤的后果,因此判决养老院承担全部责任。
律师分析:虽然现行法律并没有要求老人或家属与养老院必须签订明确的“托老”合同,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年人或家属必须要与养老院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对养老院应履行何种程度的看护义务要有明确约定,不能只达成口头协议。这样,老年人在出了意外或者受到伤害,双方就有明确的责任了。
二、订立遗嘱别侵害了弱者权益
案例:郑某与丈夫刘某育有一女,又于早年收养一两岁男孩郭某。因丈夫早逝,郑某一人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郭某无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对养母的态度从此一落千丈。今年1月底,郭某在与其子外出置办年货时,不小心滑入路边深沟,被送往医院。在住院治疗期间,郭某立下遗嘱一份,将个人全部财产(3间房屋、5万元存款)归其子继承。后其因医治无效于10日后死亡。
今年3月底,已86岁高龄的郑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经审理认为,郭某生前所立遗嘱虽然合法有效,但原告与郭某系养母子关系,实际上多年来一直依靠郭某赡养。郭某死亡后,老人已没有生活来源,且年近九旬,丧失了劳动能力,根据我国《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应当对没有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剩余遗产按遗嘱继承。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郭某之子返还郑某遗产2万元、房屋1间。
律师分析:我国法律在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这种处分权作了必要的限制。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里也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上述条文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公民在立遗嘱时必须执行。
三、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案例:老黄由于老伴去世多年,于是在5年前请了同样丧偶的李阿姨做保姆。时间长了,老黄和李阿姨相互感觉也很不错,可要结为夫妻,两人却又顾虑重重。今年年初,老黄带着李阿姨去外地旅游时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在医院死亡。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同意赔偿12万元。这时,老黄的儿子匆匆赶来办理手续,并且要求李阿姨返还收到的赔偿款。而李阿姨却认为,自己照顾了老黄这么多年,老黄的赔偿金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么,作为非配偶身份的同居者,李阿姨应该得到这笔钱吗?
律师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在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所以,老黄和李阿姨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而非婚姻关系。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原则上双方的财产各自归各自,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因此李阿姨应该返还赔偿款,此赔偿款应作为老黄的遗产由儿女进行继承。
四、再婚配偶婚前财产不属共同财产
案例:1998年,45岁的杨阿姨带着自己两个年少的孩子和58岁的老李再婚了。去年2
月,身体一向健康的老李突然得了癌症,三个月后就撒手人寰了。老李的后事处理完毕后,他的五个儿女和杨阿姨聚在了一起。老李的子女认为,该房是自己亲生母亲在世时和父亲一同购买的,与杨阿姨无关。如果杨阿姨要继续住在这里,可以掏钱买下来。杨阿姨则认为自己和老李是合法夫妻,自己至少应该有一半的房产,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老李的继子,也有权分得遗产。那么,这个房子到底该如何分配呢?
律师分析: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在老李的前妻去世后,他前妻所拥有的那一半房屋由老李和他的5个子女共同继承,另一半房产则属于老李的个人财产。由于该房屋属于老李的份额是其在再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而非他与杨阿姨的共同财产。因此老李死后,杨阿姨只能和老李的5个亲生子女和两个继子女共8人一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分割属于老李的那份遗产。
五、养子女继承权如何判定
小时候父母将李小姐送人,由他人抚养长大。在李小姐亲生父母年老后,李小姐主动回到他们身边进行照顾,住院治疗的钱都是由李小姐支付,并且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出钱进行安葬。两位老人身后留下一处房产,一直由李小姐亲生妹妹住着,李小姐与其协商处理父母遗产问题,其说李小姐是别人的养女就没有对亲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了。李小姐真的没有继承权了吗?
律师分析:李小姐由他人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不具有法定继承权人资格。但是她对亲生父母生前赡养较多,身后又妥善安葬,依法可恰当分得亲生父母的遗产。在此说明一下,作为养子女,对养父母是享有法定继承权的,由亲生父母处分得遗产,不影响该继承权的享有。如果亲生父母想把财产全部留给自己送养他人的子女,应通过立遗嘱方式进行处理。
六、继承纠纷 重在确定遗产
案例:王大爷老两口有俩儿子,2000年大儿子遇车祸身亡。王大爷也于2005年病故,留有房屋两套,存款10万元。王大爷过世后老伴随儿媳生活。两套房屋,一套暂由次子居住,另一套用于出租。2006年11月,小儿子私自将出租的房屋出售,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同年底,又将其居住的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知道此事后,王大娘要求小儿子返还其居住的房屋及卖房所得价款,遭拒。王大娘只得诉至法院。
律师分析:首先,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来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王大爷的遗产就只有一套房屋及6万元存款。
其次,确定继承人,无遗嘱就按法定继承来处理。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长子先于王大爷死亡,王大爷的孙子女可以取得代位继承权,继承他们父亲有权继承的份额。那么现在继承人就应该是王大娘、小儿子和大儿子的孩子三人。王大娘可以要求次子返还属于自己那份卖房所得款。
七、孙辈有无赡养规定?
案例:小王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王将其兄妹四人抚养长大,其大哥2000年去世,有一个已成年的儿子王某,父亲老王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子王某承担赡养义务、支付赡养费?律师分析: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而面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言,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则并非理所当然的就是法定的赡养义务人,只是在及特殊的情况下,子女无法履行应尽的赡养义务如子女死亡或者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前面提到的“子女死亡”是指所有的子女都属于这
种情况,换言之,只要子女中还有人具备赡养能力,孙子女、外孙子女就无需承担赡养义务。
八、放弃继承权就可不赡养吗?
案例:贺大爷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随由于贺大爷夫妇生活,小儿子则“倒插门”。小儿子结婚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不要父母彩礼,不继承父母遗产,今后也不赡养双亲。后来贺大爷夫妇年老多病且失去劳动能力,加之老伴病情加重住进医院,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由于大儿子的经济收入也不高,也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贺大爷找到小儿子,要求他尽些赡养义务,并负担部分治疗费用,但被小儿子拒绝。无奈之下,贺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小儿子与以不要财物和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违反了法律规定,与父母签订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属无效协议。判决小儿子必须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并承担医疗费用。
九、老年人消费维权纠纷
案例:王大爷的房屋外墙漏水,想找一家维修公司维修。在看到某维修公司在青岛一知名报纸上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后,王大爷遂请该维修公司维修。经过一番维修,维修公司说以后不会再漏水了,并在给王大爷的付款收据上写到,保修期一年。但一年后,王大爷的房屋又开始漏水,王大爷找维修公司理论,维修公司称,一年的保修期已过,维修公司对房屋漏水不在承担责任。无奈,王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维修公司在广告宣传时,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实现广告上的防水堵漏效果,是虚假宣传,应当承担责任。判决由维修公司重新对房屋进行防水维修,并在五年内免费维修。
律师分析:本案中,认定维修公司存在欺诈行为的关键是当年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维修公司的宣传材料。所以在进行维权时,关键是保存好这些宣传材料,在今后可能发生的纠纷中,作为证据使用。
十、房屋买卖需慎重
案例:某买房人看中了张大爷的房屋,想购买下来。买房人找到张大爷,提出23万元的价格购买房屋,张大爷同意,并与买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购房定金为1万元,买方违约无权收回定金,卖方违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合同还约定,双方应予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合同签订当日,买房人向张大爷支付了买房款。后来,张大爷认识到房屋卖得便宜了,想反悔,要求双倍返还定金以代替交付房屋。买房人不同意,要求办理房屋过户。双方协商不成,买房人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未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张大爷也不存在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其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将房屋过户给买房人。
律师分析:房屋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财产,在作出处分决定前,一定要慎重。为增加回旋余地,不妨在合同中增加解除条款,如在过户前卖方有权解除合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最好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审核把关。如果房屋的价值把握不准的,可以先委托评估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在处分决定前做好准备。
第二篇:老年人法律维权材料
全国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重老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尊敬老人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而是一个聚宝盆。XX县人民法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把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摆上院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工作措施,切实维护了辖区内老年人合法权益,重重打击了不爱老不尊老的犯罪行为,真正的为老人创造了一个能‚宜享天年‛的社会环境。现将我院有关做法和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领导,本院党组成员积极召开党组会议,明确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想、科学发展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指导思想并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开展工作。特此,成立了以政工科科长冯建勇为组长,李珊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确保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维权制度
为了使老年人维权工作更为规范,本院制订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手册》,里面规范了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的职责、老年人法律援助范围及条件、办理法律援助的方法、以及接待老年人的制度等内容。同时,院领导为了能给老年人设臵一个舒适、安逸的诉讼环境,特地在立案大厅做了如下安排:
1、设立老年人接待窗口和休息室;
2、设立常用的医疗设备和准备老年人常用的药品;
3、安排专人引导员;4设立老人优先制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老年人维权意识
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我县十字口人流量大的地方举办专题讲座,书写‚敬老爱老‛的宣传标语。宣传的对象除了老年人,还将年轻人纳入重要宣传对象,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法律维权问题。
四、成立反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
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召开总结会议,邀请立案庭、行政庭、刑庭、民庭、执行局各业务部门列席,记录各业务庭在处理老年人相关案件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本院设立反馈意见箱,开通便民电话。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定期收集各业务庭和意见箱的意见,总结归纳后,再完善相关的制定,确保以一流的服务为老年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五、我院近年来接待老年人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 2015年4月20日18时许,原告李汝林(系被告的叔叔,已经年国七旬)与被告李汝强,在XX县凤仪镇‚三层马路‛ 老油库房,原、被告因争执过道界畔而发生纠纷,被告李汝强用手指将原告李汝林的左眼角处划伤。原告前往XX县人民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数千元。事发后,原告诉来本院,要求其侄儿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用。立案时,立案庭的王庭长,考虑到原告是年事已高的老人,特别为其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了程序,避免老人诉累。民事审判庭在接到案子后,第一时间找到被告李如强,向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得知被告确实因为争执打了原告,而且被告在原告住院期间没有去看过原告,态度也不好。为此本案承办法官又亲自去双方当事人家里组织调解,并召集了村主任和村里的一些老前辈,言之以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解被告要尊老爱老,经过调解后,被告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当场向原告道歉,并承诺偿还原告医疗费用,原告也原谅了被告,称都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互爱护,相互关心。此案后以调解结案。结案之后,老年人法律维权小组,还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在当地举行了法律宣传。
事例二 2015年7月份,本院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子,原告唐大容(女,现75周岁)共育子女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5人,均已成年。但是从原告唐大容的丈夫去世后,其中四个子女对原告的生活不管不顾,至诉讼时止,原告的医疗费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只由被告李家琴垫付了19,114.56元。后原告无办法,诉至本院,请求5被告承担原告每月生活费1300.00元及医疗费19,114.56元。本院受理后,多次组织五个子女进行调解,但是由于争议较大无法调解,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医疗费和生活费不宜耽搁,本案的承办人,及时依照法律程序开庭审理了此案,判决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共同支付原告唐大容医疗费,限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履行,并由被告李家平、李家勇、李家琴、李健、李慧每月付给原告唐大容赡养费若干元,从2015年6月1日起每月1日前履行。此案以最快的时间解决,切实维护了老人的权利,让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保证。事后;老年人法律维护小组还对这几个子女进行了法律教育。
总之,近年来本院处理老年人法律维权的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处理系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但是老年人维权之路依旧任务艰巨,不容忽视,为广大老年人排忧解难依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XX法院的全体干警将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工作原则,争取能为老年人建设一个能‚安享晚年‛的社会环境,争取实现所有老年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我们美丽XX增添一丝色彩。
第三篇: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精选)
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一、劣质钢板断裂赔偿案
2006年9月23日浏阳市淳口乡村民戴某因左脚骨裂入住浏阳市某医院,医院为其植入医用钢板进行治疗,康复过程中,钢板发生断裂,造成骨骼不能正常生长,肌肉肿胀。消费者多次找医院和钢板的供应商反映情况并索取赔偿,多次协商未果。2007年5月20日消费者向浏阳市工商局提出申诉。经12315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补偿消费者治疗费用等相关损失26000元,钢板供应商在钢板取出后赔偿10000元,共计36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医院和供应商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手机漫游功能被无故停止服务案
消费者李某因手机号码所属通信公司在未经过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于使用期间无故停止了其手机省内漫游和国内漫游业务,导致其错失建筑工程的承包,要求该公司赔偿损失。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经12315协调双方达成协议,该公
司一次性补偿李先生人民币3000元。
三、销售不合格货车处罚案
2007年4月18日,长沙县局12315接到消费者吴某申诉,称其于2007年4月4日在湖南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东风小霸王货车一台,因与车辆识别代码不符导致不能上牌,并且该货车底板和侧面板没有达到合同约定,车主要求赔偿。经长沙县局调查,消费者反映属实,即责令当事人全额退货款48500元,并赔偿消费者交通费、误工费等相关损失4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其销售不合格车辆行为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四、防冻液结冰汽车致损案
2008年1月17、18日,宁乡县工商局12315先后接到消费者秦某等三人申诉,称于2008年1月13日在宁乡县某汽车配件店购买了标示为长春市某研究所生产的冰点为-25度的汽车“长效防冻液”,加入到五台汽车发动机内后,防冻液竟全部结成冰块,造成五台汽车的发动机机壳全部破裂,损失共计12万元以上,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接到申诉后,12315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经过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经销商肖某和李某同意赔偿五台车的车主共105000元。
五、酸枣条中含铁粒崩牙赔偿案
金女士于2007年10月2日在长沙市新中路某超市买了袋酸枣条,10月7日食用时牙齿竟被夹在酸枣条中的金属渣崩掉。金女士向超市提出了赔偿要求未果,双方僵持不下。长沙市工商局12315接到申诉后,立马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超市负责金女士治疗、补牙的全部费用,并补偿消费者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费用共800元。
六、商品房质量纠纷索赔案
喻女士于2007年元月购买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商品房,面积150.3平方米,房款283700元。房产开发公司交房后,喻女士发现卧室地面裂缝2.5米左右,即与开发公司协商要求退还房款。协商未果,于2007年7月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委即派人进行现场取证、调查,调查结果为:商品房裂缝确系质量问题。消委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1、由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商品房卧室地面裂缝处进行加固钢筋维修。
2、给予喻女士一次性赔偿现金13000元。
七、种子发芽率低于规定标准索赔案
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2月在某种子经营部以75元/包的价格购买了12包某牌辣椒种子。种子播种后20多天,绝大部分没有发芽。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3月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费者委员会邀请农业局专业农技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没有发芽的种子大部分已腐烂,没有再发芽的可能。经检验种子的发芽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是几位农民的播种方法不当。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双方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种子经营部补偿张先生等五位农民整土、施肥、农膜、种子款及误工等费用共计陆仟元整。
八、楼梯扶手旁陈列饮料引起消费者摔伤索赔案
2007年2月,马女士去某超市购物,当提着选购好的物品经楼梯通道从二楼下到一楼的最后二个阶梯时,由于阶梯有水,梯滑,无法抓到楼梯扶手摔倒,造成了严重的右脚外踝骨折。超市先期支付马女士900元的医疗费,但事故发生后的医药费、治疗手术费、交通费共计2540元,不愿继续支付。马女士向消委投诉,要求超市赔礼道歉,并承担医药、治疗、交通费2540元。消委调查:超市扶手旁堆满了物品,超市楼梯通道狭窄,上下人流拥挤,造成消费者滑倒不能及时抓到扶手,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提供的商品、服务、设备、设施、物品陈列等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超市将物品陈列在扶手旁,是造成马女士滑倒,脚被摔断的主要原因。经调解,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超市向马女士表示歉意;超市再承担医药、治疗费2000元;马女士同意对今后脚的康复所需要的费用不再要求超市承担。
九、所购中药少味数索赔案
刘女士因患妇科病症,从户外广告上看到某医院对妇科治疗有专长,于2007年8月去该医院看病。医生开出某代号的中药处方,每剂价格36.9元,刘女士在该院耗资3000多元,病情并无好转,于是对医院产生了怀疑。刘女士将所购中药交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医院代号处方共有18味中药,但只抓了16味中药,每剂收取人民币36.9元,而浏阳市物价局核定该剂药的价格为12.12元,每剂多收24.78元,刘女士要求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向消委投诉。消委经查:《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任何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开药方。医院供给刘女士的中药应为18种,却只有16种属实。每剂中药按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医院多收了刘女士每剂24.78元。经消委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向刘女士赔礼道歉;医院退给刘女士医疗费1500元,并一次性补给刘女士少药补偿费等损失费2600元。
十、夸大药效宣传索赔案
陈女士从某宣传资料上看到某公司生产的某药品能治愈乙肝等肝病,为此,购了4个疗程的药,每个疗程1998元,其中一盒优惠价786.1元,共计7779.10元。陈女士按照说明书坚持服用后,感觉效果不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结果为:其定量结果超出正常标准,与未服此药前的结果相差不大。因相信宣传效果,陈女士仍继续购买一个疗程药品,服用后仍无效果。向消委投诉经销商夸大宣传,要示商家补偿3200元。经调查,该商家宣传资料确有夸大药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规定,对商家夸大宣传的案情移交行政机关查处,由经销商补偿陈女士3000元。
第四篇:2015年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2015年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5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及产品质量、人身损害、消费欺诈等多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市消协负责人指出,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将警示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消费陷阱,防止类似案例再度发生。
指导使用农药不当
【案例简介】2015年10月26日,淮阴区老张集乡农民刘某向淮阴区消协投诉称,他在某农药销售点购买农药,对5亩多水稻进行喷洒而导致绝收。经专家现场勘察认为,系喷洒农药不当所致,农药销售点人员也承认指导刘某用药不当。经调解,店家同意给予刘某3000元的经济补偿。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护肤霜中含有药物
【案例简介】2015年6月1日,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投诉,称在天猫商城网店购买的某护肤霜,用后有不良反应,怀疑质量有问题,并提供了该护肤霜样品。经查,该产品检出药品成分克霉唑、盐酸特比萘芬,克霉唑属于化妆品禁用物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的规定,该护肤霜应按假药论处。公安机关立案后,联合办案组经过前期调查取证,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一举捣毁生产窝点1个,销售窝点1个;抓获多名涉案人员,现场查扣涉案产品353箱、生产原料、电脑、手机及快递送货单等物品。
【消费提示】消费者在选择药品、食品及化妆品时,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单位购买,切勿贪图便宜而损害了自己和家人。
羽绒服多收50元
【案例简介】2015年3月10日,盱眙县鲍集镇胡姓消费者在某品牌体育用品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标价1499元,经打折后实收799元,并开具了5折购物收据。胡某回家后发现多收了50元,找到该店未果。消协调解中,店主承认打的是5折宣传广告,实际上都是按5.3折销售的,其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欺诈,应给予消费者3倍赔偿。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赠品面膜导致过敏
【案例简介】2015年4月30日,李某在淮阴区一超市购买某品牌面膜,超市附赠同款面膜。李某使用后出现大面积红色斑点,伴瘙痒、发烧、红肿。随后李某便找到该品牌面膜的销售经理陈某,陈某陪其去医院就诊,支付医药费1306.8元,经数天治疗好转。后双方对治疗期间误工费赔偿问题产生分歧。经消协调解,该面膜销售公司赔偿李某1750元误工费用。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提车必须先买导航
【案例简介】2015年10月2日,陈某与某车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交付定金3000元,购买某品牌轿车1辆,但未写明交车日期。商家2次通知取车均爽约,第3次通知取车时被告知,必须购买2800元的导航方可提到车。经涟水县消协调解,该商家同意给陈某免费提供全车贴膜,并减少400元钱加装合同约定的导航,及时办理提车手续。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有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催告”快件没有送达
【案例简介】2015年1月14日,淮安区消协接到陆某的投诉,称因某快递未能将其公司的“催告上班通知”快件送达,邮件接收状态却显示已签收,后公司以“无故旷工”为由将其除名。经消协多次调解,快递公司承认有错拒不赔偿,陆某便将其告上法庭。法庭依法判决该快递公司赔偿陆某交通费、误工费840元,并承担本案受理费50元。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十一条均有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汽车维修两次仍有故障
【案例简介】2015年1月6日,丁女士驾车在宁宿徐高速公路盱眙段发生交通事故,其驾驶的汽车受损,后拖至附近一家汽修厂维修,并签订一份维修合同。在取车驾驶过程中,她发现该汽车发动机异响、油表失灵、刹车风泵漏修等故障,经二次修理故障依旧。丁女士要求该汽修厂给予赔偿。经盱眙县消协调解,该修理厂同意一次性给付丁女士8500元补偿。
【消费提示】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并承担相应修理费用。同时也提醒有车一族,维修时要选择资质等级高、技术条件好的维修厂家,在签订维修合同时要把相关情况标注清楚。
牛奶临界保质期未标示
【案例简介】2015年11月19日,李某在淮阴区某超市购买了一瓶光明鲜奶,到家后发现牛奶的保质期就到当日,已近保质期临界点,而超市以该牛奶尚未过期为由拒绝李某的赔偿要求。消协调解中,超市方表示愿意收回该瓶牛奶,但仍以该牛奶尚未过期为由拒绝给予其它赔偿。消协告知超市负责人,国家工商总局有规定: “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而超市没有把即将过期的牛奶做任何特殊标示,导致消费者误买。最终超市方承认工作有疏漏,经调解给予投诉人200元的经济补偿。
【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同时,经营商家也要定期检查食品的进、销、存情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网上销售假冒香烟
【案例简介】2015年3月30日,淮安市烟草专卖局、淮阴区烟草专卖局会同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陈某利用微信等自媒体销售假冒高档卷烟进行立案调查。经查,陈某自2014年12月以来,为谋取暴利,利用微信、QQ等发布销售卷烟信息,通过快递公司发货、支付宝交易的方式销售卷烟,其加入的非法经营网络销售涉及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北京、河北等20余省份乃至境外。2015年9月18日,该案被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部级督办案件,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消费提示】网上烟店主要以销售假烟、走私烟为主,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逃避相关税费,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与消费者利益。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从持有合法有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店中购买。
转让健身卡要收费
【案例简介】2015年1月8日,投诉人徐某在清浦区某健身会馆办理一张1400元健身年卡,使用过一次后,因工作地点变动不能继续在这家健身会馆健身。双方协商徐某可转让此卡,但健身会馆要收300元转卡手续费,徐某不同意。经消协调解,该健身会馆同意协助徐某转卡不收取费用。
【消费提示】消费者在办理健身卡等各种消费卡之前,需要看清楚相关协议,询问该卡是否可转让、退卡,并签订相关退、让、停卡缴费协定,在签订协议时,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内容,如发现条款里有不明白之处或是认为不合理之处,要及时提出。(记者宋莹莹通讯员赵朝辉左婕卢克余)
第五篇:最高法:十大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最高法:十大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2014-03-17 點擊右側關注 天同诉讼圈
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落地实施,其中网购7日内无理由退货、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规定,充分回应了广大消费者和法律界人士“让消费更有尊严”的呼声。
昨日,最高法院公布十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天同诉讼圈(微信号:tiantongsusong)摘编如下,看真实情景下消费者如何拿起武器维护权益。
图:2010年-2013年人民法院受理消费者维权民事案件类型
案例1:违规使用添加剂的保健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消费者有权请求价款十倍赔偿
2012年7月,孟健购得7盒“养生堂胶原蛋白粉”共计1736元。各方当事人均确认涉案产品为普通食品,成分含有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属于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孟健因向食品经营者索赔未果,遂起诉要求监制商、生产商退还货款1736元,十倍赔偿货款17360元。法院认定,本案适用《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二审法院判决杭州养生堂公司向孟健支付赔偿金17360元,海南养生堂公司对此承担连带责任。(本文案例由天同诉讼圈缩编,如需阅读原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案例2:板木材质家具作为实木家具出售构成商业欺诈,应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
2010年10月,赵晓红在泛美家具公司购买了23960元家具,送货单以及泛美公司产品宣传图片中的文字介绍表述均为“某某木”或“实木”,后被发现其材质为板木结合。赵晓红起诉请求退还涉案家具及货款等,并赔偿23960元。泛美公司并不能提供涉案家具的进货凭证、购货发票、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法院认为,泛美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涉案家具的真实信息及品质,应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同时该家具公司存在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构成对赵晓红的欺诈,判决支持赵晓红的诉讼请求。
案例3:销售者承诺“假一赔十”,所售商品为冒牌货,应按其承诺赔偿
2011年10月,王卫文在孙云才的经营场所购买了一部1180元的诺基亚手机,孙云才向王卫文出具的购货单据上载明“保原装、假一赔十”。经鉴定,王卫文获悉该手机为假冒产品,故起诉请求判令孙云才按照“假一赔十”的承诺支付赔偿金11800元,并支付鉴定费260元。法院认为,孙云才为促销商品而承诺“假一赔十”是一种合同行为;王卫文决定购买该商品,买卖合同成立,“假一赔十”的合同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孙云才应依约履行,故判决支持王卫文的诉讼请求。
案例4:销售者对保健用品作虚假说明,消费者知假买假后有权向销售者主张“退一赔一”
2009年3至8月间,吴海林在朱网奇经营的药房购买了3080元广恩堂牌霍氏鲜清喷剂10盒,该产品由广恩堂委托贵州苗仁堂公司生产。苗仁堂公司于2006年取得的生产批准证书已于2008年7月被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公告注销。鉴此,吴海林起诉请求朱网奇加倍赔偿其6160元。朱网奇认为吴海林知假买假不是消费者,应当驳回起诉。法院认为,广恩堂公司委托已被注销生产许可的苗仁堂公司生产鲜清喷剂属违法行为,且该产品存在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故销售上述产品应认定为存在欺诈行为,应当增加的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一倍,故判决朱网奇赔偿吴海林6160元。
案例5:消费者购物虽未遭受经济损失,但因人格受到侮辱并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011年10月,汪毓兰在武汉汉福超市有限公司购买“买五赠一”的西麦麦。因4袋麦片没有粘贴赠品标签,保安对汪毓兰及选购的商品拍照,放入《每日抓窃记录》,并在其有眼疾的情况下让汪在《保安部报告暨收据》表格上签名。汪毓兰以汉福公司严重侵犯其人格尊严并损害其名誉为由,起诉请求汉福公司向其书面道歉并公布道歉函,以及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法院认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消费者购物虽未遭受经济损失,但因人格受到侮辱并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支持了原告诉求。
案例6 :销售者以虚假宣传方式售药造成消费者损害,构成欺诈,应当依法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
2006年10月,糖尿病患者毕永振于看到河南安阳“德国华格纳生物晶片”宣传页后,在专卖店经营者侯广周处购买了华格纳生物晶片一块,价值2390元,随后停止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次年三月毕永振感到身体不适,住院治疗后个人支付医药费2919.24元。毕永振遂起诉要求侯广周返还购物款2390元,并给付加倍赔偿款2390元。法院认为,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退一赔一”,并支持了原告诉求。
案例7:消费者取款时银联卡号及密码被他人复制,卡上存款被取走,由提供银联卡的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2009年1月,刘中云用建行银联卡到中行衡阳分行ATM机取款,而该取款机已被他人非法安装了摄像头,利用摄像资料复制了刘中云的银行卡信息。次日,刘中云的银行卡被他人在他行ATM机上相继取款41372元。法院认为,中行衡阳分行将存款支付给刘中云,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履行代为支付存款的义务。根据民法通则,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刘中云在建行衡阳分行办理了银联卡,双方之间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故应承担刘中云银行卡内资金被盗取的民事责任,向刘支付储蓄存款41372元。
案例8:保健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无效,未消费的预付服务费应予退还
2010年7月,孙宝静与上海一定得美容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声明孙宝静如因个人原因不能配合致疗程失败或进度缓慢,一定得公司不负任何责任。孙宝静向一定得公司支付了10万元并接受了相应的瘦身服务。后孙宝静因体重未能减轻,对法院要求解除协议,一定得公司返还9万元。法院认为,该服务协议约定系由一定得公司提供的格式化条款,未遵循公平的原则来确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显加重了孙宝静的责任,排除了其权利,故该约定无效。综合考量协议的履行程度、提供服务等因素,依照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二审法院依法判决一定得公司返还孙宝静48200元,驳回孙宝静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9:销售的食品包装上标明的质量等级虚假,应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
2012年12月,陈曦在重庆远东百货有限公司购买了21瓶蜂蜜共计873.3元,该批产品外包装标签上标注了质量等级为一级品,但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中无一级品等级,陈曦遂起诉,请求退货、退还全部货款、增加赔偿一倍货款。法院认为,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中无一级品等级,诉争商品应属标识不合格产品。《产品质量法》第23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和其他标识。远东百货公司未尽严格的审查义务,销售了标注内容虚假的商品,误导消费者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其行为已构成欺诈。故对陈曦要求退货及赔偿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退货赔偿费用共计1746.6元。
案例10:因经营者违约,消费者主张退还部分服务费的,依法予以支持
2009年7月,滕爽与南京城际公司签订辅导班报名协议书,其中约定辅导班地点在南京市山西路。滕爽支付了辅导费6020元。2009年10月中旬,城际公司迁移到远处办班,合同约定地点的辅导班随之停办。因城际公司未能按约定提供教育服务,滕爽起诉要求城际公司退还辅导费5000元。法院认为,城际公司以预收款方式向滕爽提供教育类商品及服务,应当按照报名协议书的约定提供服务。现城际公司因自身经营原因不能提供在指定报名点的辅导班,仅开设三个多月即停办,故对滕爽的诉求予以支持。该院依法判决城际公司退还辅导费5000元。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2014年3月16日,天同诉讼圈改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天同诉讼圈:(1)点击标题下方“天同诉讼圈”,点击关注;(2)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共号”,点击关注;(3)搜索微信号:tiantongsusong,点击关注。分享文章,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阅读原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