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

时间:2019-05-14 11:1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

第一篇: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

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

在过去一年里,从对员工试用期权益的关注到对员工自由辞职权的维护;从对奖金应如何发放的关注到对何为“同工同酬”的探讨;从对员工工伤维权的报道到对妇女三期权益的保护;从对单位恶意侵权的监督到对审判程序的解读„„本报及全国其他媒体可谓始终关注并着力推动着职工劳动权益的发展和保护,尽管力量有限,但从未敢懈怠。在新的一年开启时,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我们重温劳动者维权成功的喜悦之际,也想借此激励劳动者维权的勇气,同时更希望广大劳动者继续关注、爱护本报。

案例1:百安居陷“奖金门”案 想扣奖金得有说法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英国翠丰集团的百安居,2013年深陷员工“奖金门”。8月22日,百安居的单方面奖金方案出台。按照百安居的《2013年奖金方案》,将提高员工整体福利薪酬待遇,让每一名员工分享公司的业绩增长,增长越多,奖金就越多,而且上不封顶。

此举引起百安居装潢部门员工质疑。有员工称,整体福利薪酬并未像方案所说的有所提高,新的奖金方案实为降薪手段,员工奖金收入将减少超过四成。除了设计师享有原方案中每月奖金的60%以外,所有装潢中心员工每月一发的奖金变为每年发放两次,这两笔奖金的发放和销售同比增长、商店贡献同比增长、商店贡献以及营业费用节约四个指标相关。其中,商店贡献同比增长是奖金发放的“门槛”,如果商店贡献比去年同期下降,则奖金为零,同时,其他三个指标如果出现负数,奖金也将为零。员工猜测公司此举是为了变相裁员。8月底,百安居装潢中心员工在收到工资时发现,7月、8月根据工作量产生的提成已经按照新方案施行,造成奖金骤减。

9月2日,包括深圳、成都、上海、广州等地的百安居门店一夜之间均爆发有组织的大规模停工行动。要求公司7月和8月的奖金按照2012年奖金政策发放,应属员工的奖金要足额发放,同时依法向离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且不得为难留在公司的员工。

点评: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赵紫安律师 薪酬是劳动关系中最重要的权利义务内容,一般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

用人单位制定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薪酬制度时,制定过程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应当经员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员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也即,公司的奖金发放应当更加透明化。

案例2:1号店被诉歧视派遣工 同工同酬依然很难

2013年1月4日,来自1号店(上海益实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配送员徐辉由于劳务派遣、被无故解雇等问题,将1号店告上深圳市罗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确认与1号店的劳动合同关系,返还押金,支付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社保等合计15万元。这是《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通过后,国内首例劳务派遣无效纠纷,知名电商是否规避法律成为争议焦点。

作为1号店劳务派遣就业歧视案的当事人,徐辉称,自入职以来他一直没有休过年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仍被要求加班,但却没有相应的加班费。此外,徐辉称自己的其他合法权利也都被非法的劳务派遣合同严重损害。

徐辉称,2011年8月30日至2012年12月14日期间,他一直在1号店工作。在1号店的要求下,他先后分别同两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但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接触过这两家劳务派遣公司,并称当初面试、签订合同、改签合同、发放工资等全部是由1号店的深圳分公司负责。

2013年7月8日,深圳罗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劳务派遣合同有效。徐辉不服,向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点评: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赵紫安律师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本应是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力的手段,而实践中,实质上却成为用工单位减轻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和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手段,且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劳务派遣用工实质上形成了两种身份,损害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2013年7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出台,通过法律修订对劳务派遣进行规制。新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并要求对劳务派遣员工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同工同酬是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基本保障,但同工同酬与薪酬差异并不冲突,只是用工单位的薪酬体系不能因为劳务派遣这种身份关系而不同,用工单位不能将劳务派遣作为减低人力成本的手段。

案例3:国森公司逾期举证被罚 新法对不诚信说不

2013年1月1日,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法”)实施。2013年6月20日,北京市一中院首次依据新民诉法,对在一起普通劳动争议案件中违背诉讼诚信原则的北京国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森公司),处5万元罚款,此案为新民诉法实施后北京不诚信单位被罚第一案。

2012年,国森公司员工徐某、艾某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所拖欠的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仲裁机关裁决支持徐某、艾某某的请求后,国森公司不服诉至西城法院,请求法院认定其与徐某、艾某某无劳动关系。

庭审中,徐某、艾某某提交了银行卡工资发放对账单等证据,据此法院认定二人与国森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驳回国森公司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依据既有证据判决国森公司支付徐某、艾某某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等,国森公司不服,上诉至市一中院。

由于国森公司在一审中主张与徐某、艾某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并在未获法院支持的情况下为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目的,突然提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而这种逾期提交证据的行为没有正当理由,且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妨害了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据此市一中院依新民诉法,对国森公司罚款5万元。

点评: 此案二审承办法官朱华

劳动争议案件中,一些当事人为达到诉讼目的,故意违背案件事实真相,通过提交虚假证据、故意迟延举证、陈述虚假事实等方式,实施各种虚假应诉行为。

例如,用人单位明明持有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是一审中为了逃避义务,不承认与劳动者之间有劳动关系,当劳动者在通过其他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并且一审判决单位败诉时,他们才在二审中拿出劳动合同文本。这些违背诉讼诚信原则的行为,不仅侵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浪费了诉讼资源。

案例4:巨人因性别歧视输官司平等就业权保护破冰

2012年,22岁的曹菊大学刚毕业。当年6月11日,她在求职网站上看到巨人学校招聘行政助理的信息,便投了简历,但之后没有音讯。2012年6月25日,她登陆网站查看时,发现巨人学校行政助理招聘启事中有“仅限男性”的条件。而且对方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再次明确告知,该职位只招男性。曹菊认为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于是向海淀法院递交诉状起诉巨人学校,但一直未被受理。该案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2013年5月,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法院终于对此案进行立案。

2013年12月19日,经法院调解,本案双方当庭和解。在法庭上,曹菊表示巨人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公民平等就业权,让自己失去借以谋生的工作机会,严重打击了自己的就业和生活信心,遭此挫折以来一直情绪沮丧。为此她请求学校赔礼道歉,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巨人学校则表示放弃辩护权,并尊重法院裁判。最终,经过法院调解,巨人学校承诺支付曹菊3万元“关爱女性平等就业专项资金”,本案以和解告终。据悉,这也是北京市首例就业性别歧视案。

点评: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成

外貌气质佳、未婚者优先、限男性„„女性权益在就业和工作中受到歧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就业公平的有《妇女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尽管这些法律法规大都规定社会事务中应该男女平等,可由于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加之界定就业歧视缺乏相关标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实践中,实现妇女平等就业权还存在难度。

为此,在女性遭遇就业歧视时,除了建议自身要勇于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外,也希望相关部门要在立法、执法上打“组合拳”,以有效保障职场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案例5:工伤先行支付首开庭 有制度贵在落实

2013年7月26日,王栋梁诉重庆忠县医保局工伤待遇先行支付案在忠县人民法院开庭,这是《社会保险法》实施两年来我国首例工伤先行支付诉讼。王栋梁在工作中受伤失去一只手臂,经工伤认定、劳动仲裁等程序判赔80多万元,申请强制执行时,却发现用人单位财产已转移。王栋梁向忠县医保局申请工伤先行支付,但因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而被拒绝。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韩世春提供法律援助,对忠县医保局提起了行政诉讼。10月16日,忠县法院判定医保局“未对王栋梁的先行支付申请作出及时答复”的行为违法,驳回王栋梁要求先行支付的诉讼请求。

《社会保险法》第41条规定:“员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据此,法院认为应当对书面回复另行起诉。

针对医保局的答复,韩世春律师再次提起诉讼,11月6日本案开庭,至今法院还未作出判决。本案对重庆未参保工伤员工能否获得工伤待遇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

现实中,各地工伤员工的单位如果未参加工伤保险,员工申请“先行支付”,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无法申请”。上述法律规定之所以一直处在沉睡状态中,原因在于缺乏执行细则、经办追偿难度大。

同时,本案启示我们,应尽快出台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实施细则。第一,先行支付需要人社、财政、金融、司法等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先行支付资金可由工伤保险储备金支付,并明确在储备金不足的情况下,财政对储备金补充的具体程序,对追偿失败的款项也应有明确的财政和审计处理程序。第二,明确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负责人享有追缴权。第三,明确进入民事法律程序的未参保工伤员工仍然可以申请先行支付。

案例6:中视蓝海侵害孕妇权 “三期”女工仍弱势

2013年7月,张丽歌将中视蓝海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视蓝海)诉至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张丽歌担任该公司《国医养生堂》节目编导,公司发现她怀孕后,最初是强迫她加班,后来又以怀孕为由,将她待岗并停发薪水。然而,双方合同是2014年3月到期,张丽歌找公司谈判多次,但公司态度坚决。张丽歌申请仲裁,主张确认劳动关系并支付期间工资。此外,由于公司未给张丽歌缴纳社保,导致张丽歌生育期间医药费损失,张丽歌向朝阳区社保部门投诉。

仲裁开庭后,中视蓝海人事总监岳巧云称不知道张丽歌怀孕,后来又称张丽歌自己不来上班。之后,张丽歌自愿接受了7000元的调解方案,她表示是因为生孩子急需用钱才接受了调解。

此后,公司虽然赔了钱,但没道歉,并且给张丽歌发了一张《待岗通知》。劳动监察大队来到公司调查时,公司也不配合。岳巧云还多次威胁并对采访本案的媒体记者实施打击报复。本案经《劳动午报》、《工人日报》、千龙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转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3年12月,张丽歌结束产期,而公司继续拒绝支付产假津贴。此后,资深劳动维权律师王兰胜关注媒体的报道后,同意为张丽歌提供法律支持。近日,张丽歌表示,将再次向朝阳区仲裁委申请仲裁,主张公司补发工资并报销生育费用。

点评:北京凯普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吴月超

目前,有许多处于孕期的劳动者与公司作出约定:“员工在家休养,公司停发薪水”。但这种约定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才有效,公司无权单方作出“停薪”决定。因此,本案中,双方仍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另外,本案中,公司没有为劳动者及时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医药费损失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劳动者可以据此直接提起仲裁,也可以先到劳动监察或社保稽核部门举报、投诉。

案例7:要求履约可多得8万元 找对诉求更能维权

本报2013年12月16日以《要求履行合同比直接索赔多得8万元》为题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2013年40岁的张铮,在2012年10月25日与泰科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一份雇佣协议。协议约定其合同期限3年,试用期6个月。同时,约定其担任北京地区区域销售经理,月薪14000元,每年按13个月计发工资。

“任职期间,我表现良好。2012年12月28日,公司突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单方解除我的劳动合同,且拒绝任何解释。”张铮说:“由于公司无故拖欠我2012年11月20日至12月29日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我申请仲裁裁决支持我6项请求:这些请求包括撤销公司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支付被拖欠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等。”

该公司则认为,试用期就是试用,谁不合格就当即走人,没有什么可啰嗦的。然而,在法庭上公司举不出法律认可的证明张铮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其做法只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既然如此,员工不上班是由于公司的原因造成的,在其不上班期间的工资应由公司支付。由此,打多长时间的官司,公司就得给他发多长时间的工资。

最终,本想零成本让张铮走人的公司,还得掉过头来求他同意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并商量着将其应得的近1年的10多万元的工资,加上其他经济补偿21.823万元减为8万元。

点评: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杨保全律师

从简单意义上讲,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是平等的。而事实上,用人单位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强势不仅表现在它可以随时、随地侵犯员工权益,对于敢跟单位叫板打官司的员工,即使在法律上打不赢官司,也能用拖时间的办法,把这些员工“拖死”,使其自动投降、不再纠缠。

可本案中,张铮在认定单位必输官司的情况下,不要求赔偿而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这一招儿要了公司的“命”,让它“拖不起”。事实上,也只有这样,公司才能服“软”。打官司维权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案例8:最高院审理机长辞职案 司法重申辞职权

飞行员赵洪打算从国航辞职,遭到拒绝后他开始了近3年的诉讼维权,目前的生活陷入窘境。在经历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和再审后,案件到达了最高法,此案成为了最高法受理的首起劳动争议案。之后最高法裁定将该案发回重庆高院重审。

42岁的赵洪是一名空军退役飞行员,1994年进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工作,担任飞行员和飞行检查员。赵洪讲,他在国航工作的10多年里,一直守法守约保障飞行安全无事故。公司存在超时加班等情况,但并没有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节油奖以及足额社会保险等。

2010年10月26日,赵洪以公证的形式向公司送达了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办理他的劳动人事档案及相关档案的移交手续,但遭到公司的拒绝。此后,他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加班工资、奖金及经济补偿金等。

随后,此案经过一审、二审以及再审。国航在诉讼阶段表示,其不存在拖欠或者克扣的情形,已经依法缴纳了社保,而法院的终审判决也认定,赵洪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判决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2012年8月,赵洪向最高法递交了申诉申请。2013年1月,最高法开庭审理该案。不久,该案被最高院发回重庆当地法院重审,最终,机长赵洪的辞职权利得以维护。

点评: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爱青

辞职是自主择业权的一种形式,对此,用人单位不应该设定太多的限制条件,即使有也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重庆市检察院认为,劳动关系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为保障劳动者人身自由,《劳动合同法》在赋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权利的同时,又区分不同情形对解除劳动合同设置了不同的前置条件。但就劳动者的辞职权利而言,在法律层面上没有设置限制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任何理由。

案例9:老师跳槽遭竞业禁止 竞业条款别乱用

黎光明2010年7月从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成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一名正式教师(职称讲师)。2013年10月,黎光明欲从广州大学调入华南师范大学工作,没想到辞职时,却收到了学校开出的13万元的罚单。其中包括5万元“同行竞业禁止”违约金、3万元“未满5年聘用期”违约金、5万元“科研奖励”违约金。

黎光明本以为按照劳动合同办事,自己只能认赔,可当他弄清“竞业禁止”的真正含义后,感觉学校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黎光明认为,此前与广州大学签订的劳务合同中,学校在“同行竞业禁止”条款中错误地套用“企业”的条款。“大学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居多,照搬企业的‘同业竞争’不恰当。况且,我在广州大学的大多数成果,是在华师心理学团队、心理学实验室支持下完成的,那是否华师也应该向我追讨‘竞业禁止’违约金?”黎光明说。

“我在广州大学两年的工资收入总共16.9万元,包括科研奖励金,去除13万元后,两年大学讲师的工作收入仅得3.9万元,月均1625元,差不多只有广州市低保的标准。”目前,黎光明已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欲讨回“竞业禁止”违约金及部分“未满5年聘用期”违约金。

点评:湘永律师事务所廖建勋律师

黎光明的劳动合同中只列明了违反“竞业禁止”的惩罚措施,却没有注明“竞业禁止”的补偿措施,这是明显的不平等合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该条款应视为无效条款,黎光明可以主张自己的权益。

也有律师认为,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适用“竞业禁止”的人群为“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并未排除其他人群不适用,因此只要双方协商达成的条款也是合法的,“这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竞业禁止,而类似于民事合同的约定,作为用人单位聘用稀缺人才时的一种自我维权措施”。

案例10:小额诉讼开审劳动争议 保护劳动权就要及时

2013年3月,阿敏通过招聘来到广东省惠州市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并于该月中旬签署了一份试用期的合同,试用期三个月。但到了2013年5月初,公司却与阿敏解除了劳动关系,并拒不支付2000元左右的试用期工资。

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阿敏无奈之下只能走法律程序,将公司告上法庭。出乎预料的是,本来已经打算为一两千元的工资折腾上一段时间的她却获知,由于案子涉及金额在惠州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30%以下,她可以走“小额诉讼”程序。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于2013年8月15日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在查明事实真相后,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当庭判处用人单位向阿敏支付违反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1894.25元。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不同的是,由于采用了“小额诉讼”程序,该案一审即终审,大大缩短了庭审周期,也让阿敏可以第一时间拿回属于她的工资。据了解,此后,其他省市的法院也都陆续将该制度适用于“金额较小、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开启了简单劳动争议,适用该制度的司法实践。

点评: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法官

2013年初新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阿敏的案子是该制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上的一种尝试。

相较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小额诉讼”一审即终审,一般当天便可结案。而且开庭时间灵活,大大减少了当事人诉讼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于劳动争议案,主要是因为该类案件一般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而且当事人时间精力也有限,对快速结案的需求十分迫切。

(本报记者 周卫法 赵新政 李一然 闵丹 刘欣欣 实习记者 屈斌)来源: 《劳动午报》

第二篇:2014北京市劳动维权十大经典案例评析(官方版)

2014年北京劳动维权十大案例评析

由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与《劳动午报》共同评选的“2014年北京劳动维权十大案例”近日出炉。这十大案例是在2014年全市各级工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受理的近3万件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案件中,经过推荐、精心评选出来的。

1.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未通知工会需付补偿金

推荐单位:昌平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张某于2006年10月入职某公司做司机,并签订劳动合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之后又分别续签了3年、5年期合同,最后一次合同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

2013年9月27日,指挥室临时调动行车路线,张某所在车组未服从指挥,后因此写了检查。同年10月16日,公司以张某严重违反中心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服,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处理结果:

张某获得2.3万元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案件评析:

本案庭审时,单位提交了《事情经过》、《检查》、《学习记录》、《签到表》、《奖惩条例》等证据,认为张某违反了规章制度,所以不同意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张某认可《事情经过》、《检查》等内容的真实性,这些证据显示他存在不服从管理的行为。不过,《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因张某对《签到表》和《奖惩条例》不予认可,且公司与他解除劳动合同时未通过工会组织,程序不合法,所以仲裁委认定公司与张某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对张某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予以支持。

从理论上说,劳动者还可以向工会提出异议,由工会向单位提出纠正意见,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在该案件中,工会法援律师经过仔细研究案情,发现了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经过工会这一程序上的瑕疵,最终使仲裁委采纳了援助律师的代理意见,裁决单位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成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三职工加班变值班 工会援手获得赔偿

推荐单位: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

基本案情:

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唐某等三人入职某物业公司,分别被安排在不同的小区,从事设备维修、门卫等工作。入职前,单位承诺他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节假日正常放假,包吃住等,月薪为2000元左右。

上班后才发现,每天不但要工作8小时,领导还会以接班人员未到岗、多干多得等借口,让他们每天多做二三个小时的工作。同时,他们每个月休息时间一般不超过4天,没享受过节假日,且没加班费。2014年4月,唐某等三人向单位提出支付加班费的要求,单位拒付。他们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工会指派律师为三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处理结果:

仲裁委裁决物业公司向唐某等三人分别支付加班费;三人继续在单位工作。

案件评析:

当唐某等三位职工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时,物业公司称属于值班而非加班。并表示值班与加班不一样,是不用支付加班费的,给一些补贴就行了。

从法律来看,目前我国并未对加班与值班进行区别,劳动法律规定的也仅是加班,没有值班一说。现实生活中,值班则非常流行,不少单位往往以值班为由让员工加班,发生争议后,劳动者的诉求很难得到支持。

加班是指劳动者在平时正常工作时间外,继续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情况。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发放加班工资。而值班是用人单位为防火、防盗或为处理突发事件等原因,安排本单位有关人员在夜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内从事的非本职工作的活动,如接听电话、看门等,期间可以休息。值班费的发放则是按照用人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或惯例等执行。本案中,唐某等三位职工加班被单位说成值班,最终在工会援助律师的帮助下,获得了加班费。

3.单位辞退孕期女工 赔偿还要履行合同

推荐单位:大兴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2012年9月,王女士入职某公司,岗位是会计兼文员。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2013年10月11日,王女士查出怀有身孕,单位知道后,在其怀孕5个月时,要将她调到收银员的岗位。因她不同意调岗,公司人事部经理虎某便口头通知将她辞退了。

王女士认为公司与自己解除劳动关系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便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2012年9月6日至2014年2月17日期间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并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关系。

处理结果:

仲裁委裁决王女士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2万元、公司与王女士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案件评析:

在仲裁过程中,公司否认与王女士存在劳动关系,因此王女士应当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负有举证责任。她提交的与公司人事经理虎某的录音可以证明其入职时间,但公司表示单位里没有虎某这个人,对录音的真实性及证明目的不予认可。

然而经仲裁委核查,公司在2014年3月10日开具的加盖公司公章的介绍信,介绍其单位员工虎某到仲裁委领取相关材料并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所以,仲裁委认可虎某系公司员工,并认可其职位为人事部经理。同时,录音为王女士与虎某谈论关于调岗、被辞退等内容,该录音显示王女士是该公司员工,故仲裁委采信了她的主张,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公司与王女士解除劳动合同有悖此条款,因此,仲裁委裁决公司与王女士继续履行劳动关系。

4.刚入职半月出工伤也享停工留薪待遇

推荐单位:房山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2014年3月2日,宋某入职某建材厂,签订劳动合同至2015年3月2日。3月18日,宋某工作时受伤,后认定为工伤,经鉴定为九级伤残。9月2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宋某多次与建材厂协商工伤补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随后向工会申请法律援助。工会指派律师帮他维权,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处理结果:

经调解,建材厂向宋某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共计9万元。

案件评析:

本案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待遇。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依法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间。《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本案中,职工宋某在2014年3月18日因工受伤,当日至5月30日期间住院治疗,8月18日医疗终结时伤情痊愈,由此可以确定其停工留薪期工资3万元。由于宋某是3月2日才入职的,刚上班十来天就发生工伤,建材厂不但要支付医疗费及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着实觉得吃亏。

法律关于停工留薪期的规定,旨在保障工伤职工接受工伤医疗,恢复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权利。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经常无法就停工留薪期的长短、待遇多少达成一致意见,职工申请维权后,劳动仲裁委或者法院会根据工伤职工受伤的部位和程度,结合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医事证明书,酌情认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但一般不超过12个月。

5.未给农民工缴社保 单位被判赔偿损失

推荐单位:昌平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杨某于2000年5月入职某公司,岗位为保洁员。2014年3月,杨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她得知入职后单位一直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直到2008年4月才开始缴费,造成她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与单位多次协商无果后,杨某申请仲裁,仲裁委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工会法援律师帮杨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公司支付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未缴纳社会保险赔偿金共计9930.8元。

处理结果:

杨某诉求获得法院支持,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共计9930.8元。

案件评析:

本案的特殊性是杨某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才知道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根据2009年6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使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36条的规定,因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用人单位应赔偿农民工养老保险损失,具体计算方法是:1999年6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按19%的比例计算用人单位应缴费数额;2003年1月1日之后,按20%的比例计算用人单位应缴费数额。

另外,《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二)》第47条规定,仲裁委、法院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养老险的,可判决赔偿损失。

由此来看,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缴纳社保费的,无法补缴,只能通过赔偿金的方式给予补偿。而对于这种赔偿数额,缴费基数是相应最低工资标准,而非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

6.员工手册未含相关内容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

推荐单位:石景山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2006年9月25日,贺某被某包装公司聘用。工作7年间,曾数次签订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签订劳动合同的终止期限为2014年12月31日。

2013年7月14日,贺某上班时突发疾病,后被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肌桥,并要求住院治疗,但需交8万元住院押金。贺某因无钱住院治疗,便请求调整工作岗位,但未获同意。接着他提交《病假申请书》请求休假治疗。

2013年11月底,公司让正在休病假的贺某交病假条,他拿不出。公司于2013年12月26日,以旷工为由与贺某解除劳动合同。随后,贺某申请劳动仲裁。

处理结果:

法院判决包装公司向贺某支付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共计20万元。

案件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公司与贺某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违法。

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本案中,包装公司以贺某旷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对此作为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证据。于是,公司提供了2008年1月1日单位实施的《员工手册》和《员工手册签收声明》。前者载明员工如有连续旷工5个工作日的严重缺勤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将受到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纪处分。后者证实包装公司已将员工手册内容告知贺某。

然而通过质证发现,公司签收声明证实告知贺某内容的《员工手册》是2006年的版本,该版本中没有旷工解除合同的内容,而2008年版本《员工手册》却没向贺某公示,所以包装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故应向贺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7.不依约履行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要付出代价

推荐单位: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

基本案情:

2008年至2013年期间,某总公司与刘某等7名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13年11月上旬,单位要求他们解除与总公司的劳动合同,然后与总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分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7名职工不同意。

2013年11月21日,单位给他们送达了《培训通知书》,要求进行一年的待岗培训,待遇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7名职工认为总公司单方变更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单位拒绝。7人向工会求助,下派调解中心委托律师进行调解。

处理结果:

经法院与调解中心主持调解,7位职工与单位自愿达成协议:获赔50万元,解除劳动关系。

案件评析:

调解中心委托的律师调解员是此次劳动纠纷案件中为此案调解的主导人。

在这次调解过程中,律师调解员深入分析7名职工的证据材料,跟他们多次核实证据,根据职工草拟的书面调解内容,逐项跟每个人仔细核对,帮助他们分析调解的条件,并对相关的法律条文及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做了解释,分析原告与被告达成调解条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这次群体性劳动纠纷,在经过3个月时间后终于能够和解,缘于工会律师调解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当面交流。

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在案件调解过程中,仔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重点就劳动争议发生的原因、关键环节进行仔细周密的分析、调查、核实,找准发生纠纷的症结,找出调解争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依据,及时化解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8.模糊补偿基数惹争议 单位最终补偿八万元

推荐单位:大兴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2003年7月,张女士入职某公司做管理人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但工资待遇未在合同中体现,双方口头约定张女士年薪不低于10万元,原则上每月先按年薪的一定比例发放4000元,年底再一次性付清,年薪包括其他绩效奖金、加班工资、保密费等。

2011年10月9日,公司解除了与张女士的劳动合同。

张女士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数额时与公司发生分歧。公司认为应以每月4000元的实发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张女士则认为应以年薪10万元作为计算标准,且应补齐公司欠发的年薪工资。协商未果,张女士便申请维权。案件历时两年诉讼,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

处理结果:

公司给付张女士拖欠的年薪及经济补偿金共计8万元。

案件评析:

本案件的争议焦点,是计算经济补偿金时以张女士每月实发工资4000元为基数,还是以公司规定年薪不低于10万元为标准。

根据法院审理,可以看出公司与张女士在约定有关工资报酬的年薪制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虽然公司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了基本工资制度,但其公司制度里有关于管理岗位的工资年薪的约定,且加盖了公司公章,并承诺年底一次性付清,而且年薪包括其他绩效奖金、加班工资、保密费。但是,年薪制中除去每月按年薪的一定比例发放4000元后剩下的到底应该怎样发放,公司却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和方案,所以,最后张女士按照年薪标准计算得到了经济补偿金。

9.员工主张提成工资 没有证据难获支持

推荐单位:怀柔区总工会

基本案情:

张某于2012年1月入职到一家公司做设计员,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仅口头约定每月工资5000元,提成按所绘图纸每张200元计算。

张某上班第一个月得到的工资是7000元,从第二个月起公司只发5000元工资。张某多次向公司索要提成,单位均以资金紧张为由推拖。2013年1月,张某要求公司补发提成、签订劳动合同。随后他以个人原因为由向公司提出辞职,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公司向其支付了2012年12月份工资。张某于2013年2月向调解中心申请维权,要求公司支付2012年2月至12月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5.5万元及提成2.5万元。

处理结果:

经调解中心调解,公司一次性支付张某2012年2月至12月的双倍工资差额6万元。

案件评析:

本案是一起主张提成工资的纠纷,争议的焦点是提成工资纠纷应由谁进行举证的问题。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则,即谁提出请求,谁就要证明该请求的合理性,否则就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追索提成报酬也不例外。

本案中,对于是否存在提成的事实,应由张某进行举证,包括提供提成的约定证据及自身工作业绩,剩下的证据则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如果用人单位否认存在提成约定且劳动者无法举证双方存在提成约定,那么劳动者将承担较大的法律风险。

张某虽然提供了在职期间所绘图纸,但这些图纸与提成之间缺乏联系,不能由这些图纸得出公司负有支付提成义务的结论。

同时,张某提供的图纸均为复印件,且这些复印件被公司否认,所以这些证据并不充分,这就是张某的提成请求未获支持的关键所在。

10.派遣工不同意变更主体 用人单位要给经济补偿

推荐单位:产业工会

基本案情:

2013年7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规定注册资金不足200万元的单位不能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014年7月,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某公司决定不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便与用工单位——某物流公司一起,要求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协议》,即将这些职工转给另一家有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他们在原公司的工作年限由第二家劳务派遣公司承继,岗位协议书等继续有效。王某等38名职工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原公司发出《告知函》,停止了他们在物流公司的工作,按待岗暂时安置。随后,38名被派遣员工进行维权。

处理结果:

经工会调解,38名劳务派遣职工获赔150多万元,与原公司顺利解除了劳动合同。

案件评析:

本案件中,某公司是由某物流公司出资,在很多年前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原公司将包括38名职工在内的人员派遣到物流公司工作,这种做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67条中“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规定,存在用工不规范之处。同时,本案件中的劳动者多为老职工,固定岗位工作长达十多年,显然不属于劳务派遣的范畴。

在经济补偿方面,本案件中的某公司,因没有资质而不能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若单位按照法定破产程序解散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应当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即2008年1月1日起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并按照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劳动者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的平均工资计算。经工会调解员依法依规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协议,顺利解决了38位被派遣职工与两家单位的矛盾,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精选)

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一、劣质钢板断裂赔偿案

2006年9月23日浏阳市淳口乡村民戴某因左脚骨裂入住浏阳市某医院,医院为其植入医用钢板进行治疗,康复过程中,钢板发生断裂,造成骨骼不能正常生长,肌肉肿胀。消费者多次找医院和钢板的供应商反映情况并索取赔偿,多次协商未果。2007年5月20日消费者向浏阳市工商局提出申诉。经12315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补偿消费者治疗费用等相关损失26000元,钢板供应商在钢板取出后赔偿10000元,共计36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医院和供应商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手机漫游功能被无故停止服务案

消费者李某因手机号码所属通信公司在未经过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于使用期间无故停止了其手机省内漫游和国内漫游业务,导致其错失建筑工程的承包,要求该公司赔偿损失。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经12315协调双方达成协议,该公

司一次性补偿李先生人民币3000元。

三、销售不合格货车处罚案

2007年4月18日,长沙县局12315接到消费者吴某申诉,称其于2007年4月4日在湖南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东风小霸王货车一台,因与车辆识别代码不符导致不能上牌,并且该货车底板和侧面板没有达到合同约定,车主要求赔偿。经长沙县局调查,消费者反映属实,即责令当事人全额退货款48500元,并赔偿消费者交通费、误工费等相关损失4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其销售不合格车辆行为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四、防冻液结冰汽车致损案

2008年1月17、18日,宁乡县工商局12315先后接到消费者秦某等三人申诉,称于2008年1月13日在宁乡县某汽车配件店购买了标示为长春市某研究所生产的冰点为-25度的汽车“长效防冻液”,加入到五台汽车发动机内后,防冻液竟全部结成冰块,造成五台汽车的发动机机壳全部破裂,损失共计12万元以上,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接到申诉后,12315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经过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经销商肖某和李某同意赔偿五台车的车主共105000元。

五、酸枣条中含铁粒崩牙赔偿案

金女士于2007年10月2日在长沙市新中路某超市买了袋酸枣条,10月7日食用时牙齿竟被夹在酸枣条中的金属渣崩掉。金女士向超市提出了赔偿要求未果,双方僵持不下。长沙市工商局12315接到申诉后,立马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超市负责金女士治疗、补牙的全部费用,并补偿消费者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费用共800元。

六、商品房质量纠纷索赔案

喻女士于2007年元月购买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商品房,面积150.3平方米,房款283700元。房产开发公司交房后,喻女士发现卧室地面裂缝2.5米左右,即与开发公司协商要求退还房款。协商未果,于2007年7月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委即派人进行现场取证、调查,调查结果为:商品房裂缝确系质量问题。消委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1、由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商品房卧室地面裂缝处进行加固钢筋维修。

2、给予喻女士一次性赔偿现金13000元。

七、种子发芽率低于规定标准索赔案

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2月在某种子经营部以75元/包的价格购买了12包某牌辣椒种子。种子播种后20多天,绝大部分没有发芽。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3月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费者委员会邀请农业局专业农技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没有发芽的种子大部分已腐烂,没有再发芽的可能。经检验种子的发芽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是几位农民的播种方法不当。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双方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种子经营部补偿张先生等五位农民整土、施肥、农膜、种子款及误工等费用共计陆仟元整。

八、楼梯扶手旁陈列饮料引起消费者摔伤索赔案

2007年2月,马女士去某超市购物,当提着选购好的物品经楼梯通道从二楼下到一楼的最后二个阶梯时,由于阶梯有水,梯滑,无法抓到楼梯扶手摔倒,造成了严重的右脚外踝骨折。超市先期支付马女士900元的医疗费,但事故发生后的医药费、治疗手术费、交通费共计2540元,不愿继续支付。马女士向消委投诉,要求超市赔礼道歉,并承担医药、治疗、交通费2540元。消委调查:超市扶手旁堆满了物品,超市楼梯通道狭窄,上下人流拥挤,造成消费者滑倒不能及时抓到扶手,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提供的商品、服务、设备、设施、物品陈列等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超市将物品陈列在扶手旁,是造成马女士滑倒,脚被摔断的主要原因。经调解,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超市向马女士表示歉意;超市再承担医药、治疗费2000元;马女士同意对今后脚的康复所需要的费用不再要求超市承担。

九、所购中药少味数索赔案

刘女士因患妇科病症,从户外广告上看到某医院对妇科治疗有专长,于2007年8月去该医院看病。医生开出某代号的中药处方,每剂价格36.9元,刘女士在该院耗资3000多元,病情并无好转,于是对医院产生了怀疑。刘女士将所购中药交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医院代号处方共有18味中药,但只抓了16味中药,每剂收取人民币36.9元,而浏阳市物价局核定该剂药的价格为12.12元,每剂多收24.78元,刘女士要求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向消委投诉。消委经查:《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任何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开药方。医院供给刘女士的中药应为18种,却只有16种属实。每剂中药按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医院多收了刘女士每剂24.78元。经消委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向刘女士赔礼道歉;医院退给刘女士医疗费1500元,并一次性补给刘女士少药补偿费等损失费2600元。

十、夸大药效宣传索赔案

陈女士从某宣传资料上看到某公司生产的某药品能治愈乙肝等肝病,为此,购了4个疗程的药,每个疗程1998元,其中一盒优惠价786.1元,共计7779.10元。陈女士按照说明书坚持服用后,感觉效果不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结果为:其定量结果超出正常标准,与未服此药前的结果相差不大。因相信宣传效果,陈女士仍继续购买一个疗程药品,服用后仍无效果。向消委投诉经销商夸大宣传,要示商家补偿3200元。经调查,该商家宣传资料确有夸大药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规定,对商家夸大宣传的案情移交行政机关查处,由经销商补偿陈女士3000元。

第四篇:老年人法律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老年人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一、“托老”需要进行明确约定

案例:73岁的刘大爷日前将其所住的养老院起诉到法院,原因是养老院对其进行了严重的人身损害。原来,刘大爷喜好喝酒,经常是酒后言行失常。一天,出外酗酒归来的刘大爷追打服务人员并辱骂其他老人,养老院于是将他强行绑在床上睡觉,结果导致刘大爷双手腕及背部软组织挫伤。法官认为,虽然刘大爷外出酗酒,但养老院应当采取妥善的方式以避免刘大爷发生意外,不应该用粗暴的捆绑方式限制刘大爷,从而造成其受伤的后果,因此判决养老院承担全部责任。

律师分析:虽然现行法律并没有要求老人或家属与养老院必须签订明确的“托老”合同,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年人或家属必须要与养老院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对养老院应履行何种程度的看护义务要有明确约定,不能只达成口头协议。这样,老年人在出了意外或者受到伤害,双方就有明确的责任了。

二、订立遗嘱别侵害了弱者权益

案例:郑某与丈夫刘某育有一女,又于早年收养一两岁男孩郭某。因丈夫早逝,郑某一人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郭某无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对养母的态度从此一落千丈。今年1月底,郭某在与其子外出置办年货时,不小心滑入路边深沟,被送往医院。在住院治疗期间,郭某立下遗嘱一份,将个人全部财产(3间房屋、5万元存款)归其子继承。后其因医治无效于10日后死亡。

今年3月底,已86岁高龄的郑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经审理认为,郭某生前所立遗嘱虽然合法有效,但原告与郭某系养母子关系,实际上多年来一直依靠郭某赡养。郭某死亡后,老人已没有生活来源,且年近九旬,丧失了劳动能力,根据我国《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应当对没有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剩余遗产按遗嘱继承。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郭某之子返还郑某遗产2万元、房屋1间。

律师分析:我国法律在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这种处分权作了必要的限制。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里也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上述条文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公民在立遗嘱时必须执行。

三、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案例:老黄由于老伴去世多年,于是在5年前请了同样丧偶的李阿姨做保姆。时间长了,老黄和李阿姨相互感觉也很不错,可要结为夫妻,两人却又顾虑重重。今年年初,老黄带着李阿姨去外地旅游时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在医院死亡。交通事故的责任方同意赔偿12万元。这时,老黄的儿子匆匆赶来办理手续,并且要求李阿姨返还收到的赔偿款。而李阿姨却认为,自己照顾了老黄这么多年,老黄的赔偿金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么,作为非配偶身份的同居者,李阿姨应该得到这笔钱吗?

律师分析:我国《婚姻法》规定,在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所以,老黄和李阿姨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而非婚姻关系。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原则上双方的财产各自归各自,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因此李阿姨应该返还赔偿款,此赔偿款应作为老黄的遗产由儿女进行继承。

四、再婚配偶婚前财产不属共同财产

案例:1998年,45岁的杨阿姨带着自己两个年少的孩子和58岁的老李再婚了。去年2

月,身体一向健康的老李突然得了癌症,三个月后就撒手人寰了。老李的后事处理完毕后,他的五个儿女和杨阿姨聚在了一起。老李的子女认为,该房是自己亲生母亲在世时和父亲一同购买的,与杨阿姨无关。如果杨阿姨要继续住在这里,可以掏钱买下来。杨阿姨则认为自己和老李是合法夫妻,自己至少应该有一半的房产,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老李的继子,也有权分得遗产。那么,这个房子到底该如何分配呢?

律师分析: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在老李的前妻去世后,他前妻所拥有的那一半房屋由老李和他的5个子女共同继承,另一半房产则属于老李的个人财产。由于该房屋属于老李的份额是其在再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而非他与杨阿姨的共同财产。因此老李死后,杨阿姨只能和老李的5个亲生子女和两个继子女共8人一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分割属于老李的那份遗产。

五、养子女继承权如何判定

小时候父母将李小姐送人,由他人抚养长大。在李小姐亲生父母年老后,李小姐主动回到他们身边进行照顾,住院治疗的钱都是由李小姐支付,并且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出钱进行安葬。两位老人身后留下一处房产,一直由李小姐亲生妹妹住着,李小姐与其协商处理父母遗产问题,其说李小姐是别人的养女就没有对亲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了。李小姐真的没有继承权了吗?

律师分析:李小姐由他人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不具有法定继承权人资格。但是她对亲生父母生前赡养较多,身后又妥善安葬,依法可恰当分得亲生父母的遗产。在此说明一下,作为养子女,对养父母是享有法定继承权的,由亲生父母处分得遗产,不影响该继承权的享有。如果亲生父母想把财产全部留给自己送养他人的子女,应通过立遗嘱方式进行处理。

六、继承纠纷 重在确定遗产

案例:王大爷老两口有俩儿子,2000年大儿子遇车祸身亡。王大爷也于2005年病故,留有房屋两套,存款10万元。王大爷过世后老伴随儿媳生活。两套房屋,一套暂由次子居住,另一套用于出租。2006年11月,小儿子私自将出租的房屋出售,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同年底,又将其居住的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知道此事后,王大娘要求小儿子返还其居住的房屋及卖房所得价款,遭拒。王大娘只得诉至法院。

律师分析:首先,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来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王大爷的遗产就只有一套房屋及6万元存款。

其次,确定继承人,无遗嘱就按法定继承来处理。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长子先于王大爷死亡,王大爷的孙子女可以取得代位继承权,继承他们父亲有权继承的份额。那么现在继承人就应该是王大娘、小儿子和大儿子的孩子三人。王大娘可以要求次子返还属于自己那份卖房所得款。

七、孙辈有无赡养规定?

案例:小王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王将其兄妹四人抚养长大,其大哥2000年去世,有一个已成年的儿子王某,父亲老王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子王某承担赡养义务、支付赡养费?律师分析: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而面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言,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则并非理所当然的就是法定的赡养义务人,只是在及特殊的情况下,子女无法履行应尽的赡养义务如子女死亡或者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前面提到的“子女死亡”是指所有的子女都属于这

种情况,换言之,只要子女中还有人具备赡养能力,孙子女、外孙子女就无需承担赡养义务。

八、放弃继承权就可不赡养吗?

案例:贺大爷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随由于贺大爷夫妇生活,小儿子则“倒插门”。小儿子结婚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不要父母彩礼,不继承父母遗产,今后也不赡养双亲。后来贺大爷夫妇年老多病且失去劳动能力,加之老伴病情加重住进医院,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由于大儿子的经济收入也不高,也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贺大爷找到小儿子,要求他尽些赡养义务,并负担部分治疗费用,但被小儿子拒绝。无奈之下,贺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小儿子与以不要财物和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违反了法律规定,与父母签订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属无效协议。判决小儿子必须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并承担医疗费用。

九、老年人消费维权纠纷

案例:王大爷的房屋外墙漏水,想找一家维修公司维修。在看到某维修公司在青岛一知名报纸上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后,王大爷遂请该维修公司维修。经过一番维修,维修公司说以后不会再漏水了,并在给王大爷的付款收据上写到,保修期一年。但一年后,王大爷的房屋又开始漏水,王大爷找维修公司理论,维修公司称,一年的保修期已过,维修公司对房屋漏水不在承担责任。无奈,王大爷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维修公司在广告宣传时,打着“没有堵不住的防水,没有做不了渗漏”的广告,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实现广告上的防水堵漏效果,是虚假宣传,应当承担责任。判决由维修公司重新对房屋进行防水维修,并在五年内免费维修。

律师分析:本案中,认定维修公司存在欺诈行为的关键是当年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维修公司的宣传材料。所以在进行维权时,关键是保存好这些宣传材料,在今后可能发生的纠纷中,作为证据使用。

十、房屋买卖需慎重

案例:某买房人看中了张大爷的房屋,想购买下来。买房人找到张大爷,提出23万元的价格购买房屋,张大爷同意,并与买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购房定金为1万元,买方违约无权收回定金,卖方违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合同还约定,双方应予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合同签订当日,买房人向张大爷支付了买房款。后来,张大爷认识到房屋卖得便宜了,想反悔,要求双倍返还定金以代替交付房屋。买房人不同意,要求办理房屋过户。双方协商不成,买房人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未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张大爷也不存在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其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将房屋过户给买房人。

律师分析:房屋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财产,在作出处分决定前,一定要慎重。为增加回旋余地,不妨在合同中增加解除条款,如在过户前卖方有权解除合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最好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审核把关。如果房屋的价值把握不准的,可以先委托评估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在处分决定前做好准备。

第五篇:2014年12315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2014年12315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案例一:快递寄失物品,工商调解获等额赔偿

【案情】消费者符女士来电反映9月25日其通过某快递公司将衣服从海口寄往东莞的途中被快递弄丢,现要求照价赔偿遭商家以《邮政法》规定“最高赔偿金额不超过所付邮费的二倍”为由拒绝,双方协商不下。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处理结果】经定安定城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快递公司同意等额赔偿消费者损失。

【12315点评】快递公司与消费者之间是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应该在约定的时间内把货物寄送到指定地址,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本案中,对快递公司寄失物品的赔偿是适用《邮政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还是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若适用《邮政法》,符女士在办理快递手续时未办理物品保价,根据该法的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非保价邮包,按照邮包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是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额”,《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349条规定:“未保价邮件发生丢失、损毁、短少时,应按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金额不超过所付邮费的二倍”。若据此规定,符女士只能获得所付邮费的2倍即20元的赔偿。但若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在合同双方对保价邮件的赔偿限额或非保价邮件的赔偿比例未作约定的情况下,按实际损失的金额赔偿。本中心认为,赔偿适用问题应根据邮寄服务合同的内容、性质作出判断。邮寄服务分为邮政普遍服务和其他邮寄服务。邮政普遍服务只能由邮政企业提供,服务对象是国内所有用户,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均按国家规定;其他邮寄服务既可以由邮政企业,也可以由快递企业等非邮政企业提供,服务对象是能与服务方协商达成一致的合同相对方,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由合同当事人自由协商。《邮政法》及其配套规章同时规定,其规定的保价邮件的赔偿限额和未保价邮件的赔偿比例,仅适用于邮寄服务中的邮政普遍服务,而不适用于其他邮政服务。本案中,韵达快递公司非邮政快递企业,其邮寄的物品不能归属于邮政企业邮寄的邮件范畴,提供的邮寄服务更不属于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因此,其赔偿不适用《邮政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只能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即应按符女士的实际损失额进行赔偿,经辖区所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消费者终获与丢失衣服价值等额的190元赔偿。

【工商提醒】消费者在填写快递单据时,一定要看清快递单背面的条款,要将贵重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实际价值等重要内容填写完整,主动对贵重物品进行保价。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接收快递物品时,一定要当面检查核对物品,如果物品有破损或缺失现象,应当场要求快递员做出物品损坏或丢失的证明。

案例二:消费违约,定金该扣多少?

【案情简述】赵先生来电反映今天到海口市东沙路新西源家俱广场某家俱店支付500元定金订购一个总价800元梳妆台,现由于个人原因要求退定金遭拒,请求工商部门协调解决。【处理结果】经金盘工商所现场调解,商家同意要65公分的梳妆台少收120元,如果退现金只能退款340元,消费者表示不同意,一定要退款500元,调解失败,建议消费者走法律途经。

【12315点评】定金是合同签订后,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当事人按照合同资金额度的一定比例,预先给对方的金钱或者其他替代品。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本案中,作为交付定金的一方,消费者赵先生因个人原因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根据《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标的额的20%,此次交易,双方谈好800元的价格,商家顶多只能收取160元定金,500元显然超过了标准。因此,商家应退回多收的340元。

【工商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考虑不成熟不要轻易下定金。如确需下定金,不要轻易接受经营者单方面设定数目,具体数目最好与经营者协商。下定金前,不但要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所接受的服务有充分了解,还应仔细阅读将要签订合同、协议的内容是否暗含霸王条款。在消费维权时,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理性维权。

案例三:美容美发屋悄然关门,百元储值卡作废

【案情简述】消费者刘女士来电反映其在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某美容美发造型店美发时在店员的极力推荐及店方大力宣传“办卡可享受七折优惠”的诱惑下,预付200元购买了一张美容美发充值卡,现欲再次消费时遭商家以老板更换为由拒绝其充值卡的继续使用,也拒绝退还会员卡里的预付款。无奈,只得拨打12315电话求助。

【处理结果】经海口西庙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同意退款。

【12315点评】消费者付了款,商家给了消费者卡,双方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如店铺转让,消费者应分清两个店主的具体约定,如果只是店铺转让,新店主没有延用之前的店名,则新店主没有承担消费者储值卡后续消费的义务,如果店只是换老板,营业执照和店名都没有更换,新店应延续之前的合同关系,消费者之前的储值卡有权继续消费,若新店主拒绝,消费者可拔打12315电话维权。

【工商提醒】预付式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提供了价廉与便捷服务,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从我省工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受理的消费纠纷情况看,今年来有关预付式消费的投诉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汽车消费、休闲消费、家政服务、服装洗涤等行业,均是由于店主停业、转让、逃逸或其它原因将导致原卡不能再使用,引发消费纠纷。因此,消费者在办卡时首先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购买消费卡,不要盲目地因商家的优惠较大而忽视了潜在的成本及风险;确需办理金额较大的预付式消费卡时,要选择经营规模大、信誉度高的商家购卡,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尽可能与商家签订“一对一”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切实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在持卡消费时,若发现商家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投诉举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损失。案例四:向宽带合同到期后自动延期收费说“不”

【案情简述】蔡先生来电反映某通讯运营商乱收费,蔡先生表示当时办理包年宽带并捆绑手机,2014年9月30日宽带包年到期。但从10月1日起宽带仍有按天扣费,并且手机也扣了月租费,认为该通讯运营商宽带不提供服务还收费不合理,要求退还多收的36元费用遭拒,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

【处理结果】经多次调解,某通讯运营商认为其与客户的协议中已约定:用户在办理宽带包年后,期满前一个月需到营业厅续费,逾期未续费的,改为包月交费。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调解失败,建议走司法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12315点评】根据《合同法》规定,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本案中,消费者与运营商9月30日前已经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应视为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因此,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规定的“用户办理宽带包年服务期满后,逾期未续费的,改为包月收费”的规定,此举涉嫌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工商提醒】消费者在签订此类合同时应该仔细看合同条款,特别是一些黑体字和有下划线的部分,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让工作人员当场解释清楚。而作为运营商,在消费者申请办理电信业务时,有义务在签订电信服务协议前,清晰、明确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和协议有效期等特别注意事项。消费者若遭遇此类问题可及时与商家协商或保留好合同、业务开通等票据资料,向12315进行投诉。案例五:经销商强势违约还拒退订金

【案情简述】王先生反映在龙华区南海大道某4S店交了5万元订金订购了一辆家庭乘用车。并于当场一次性付清了车身价全款415338元,但今天欲提车时被商家强制要求购买商业保险13000元和车膜4000元方可提车。消费者认为不合理,想退订车辆或者按协议提取车辆,请求工商部门协调。【处理结果】经海口金盘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4S店同意送一次保养及其他维修次数(2次)。【12315点评】本案中,消费者王先生与奥迪4S店之间已经就车型、车辆价格达成一致,且王先生也已一次性预付了车辆的全款,买卖双方之间已就车辆买卖形成了在非不可抗力情况下不可更改的协议。因此,买卖双方都应履约。4S店在消费者提车时以购买配置、保险为借口变相加价,违反了《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4S店强制加装车膜方可提车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的规定。

【工商提醒】消费者购车前,要多了解相关信息,仔细询问商家的车辆配置情况和购车附加条件,对是否存在强制购买车险、提车日期时间长短等情况,要询问清楚、仔细考虑后再做购买决定,并保留好发票、购车合同、说明书、三包证等凭证。遭遇强制消费,及时拔打12315电话投诉。案例六:汽车维修,谨防“先斩后奏”

【案情简述】朱先生来电反映10月3日到南海大道某4S店维修后刹车,维修过程中4S店维修人员未经商议,私自将车的其他零部件及左门窗拆了,并产生了维修费用,朱先生认为被“坑”,与商家就维修费用产生纠纷,遂拔打12315电话求助,请求工商部门协调。

【12315点评】本案中,消费者本是去维修后刹车,但到了4S店却“车不由已”。4S店未与消费者沟通,擅自作主为消费者更换了其认为必须更换的零部件,看似“想消费者之所想”,但却可能造成“小毛病大修理”的嫌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后经海口秀英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同意免收未告知部分的维修费。

【工商提醒】消费者在修理前先与修理厂确认要修理的项目,没必要做的项目坚绝不做,在修理中,人要到场查看。此外,一定要索要汽车维修施工单,并仔细核对各个维修项目及价款,学会看维修结算单,最后记得索要相关票据,出现纠纷及时维权。

案例七:警示标语已提醒,顾客丢失财物可免责? 【案情简述】消费者陈先生投诉其在三亚市商品街大道某火锅店就餐时,其随身携带的皮包被盗(包内有现金、手机等财物),要求商家承担赔偿遭拒,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处理结果】经三亚东门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以已在店内张贴警示标语,提醒消费者注意保管个人财产,陈先生钱包丢失属个人保管不善为由拒绝赔偿,调解失败,建议其走司法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12315点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陈先生到该店就餐,与餐馆之间构成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餐馆对其提供的服务有保证安全的义务,陈先生在就餐接受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本案中,该餐馆虽已张贴警示标语,提醒顾客注意保管好私人财物,履行了部分义务,但未能提供存包服务或其他有效的保安服务,以防止顾客财物被盗,其在保障顾客财产安全方面存在服务瑕疵,未完全尽到经营者在合理限度范围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消费者陈先生财产受到侵害,应当承担相应的的民事责任。

【工商提醒】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在消费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而经营者也有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但消费者在酒店、餐馆用餐消费时,财物失窃仍会遭遇索赔难。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要索赔,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如需证明确实是在该餐饮场所失窃的、失窃财物的数量、经营者确有过失等。而在一般情况下,处理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难以举证,因此,在公众场所,妥善保管好个人财物才能更有效避免权益受损。

案例八:被“偷吃”了的赠品!

【案情简述】魏先生来电反映1月10日在三亚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一汽马自达的汽车,现发现厂家在做活动,只要是1月1日-1月28日期间购买“马自达”品牌的车都赠送1000元的油卡及980元交强险,但购买时商家却一点都没有说明,消费者要求取回油卡遭拒,请工商部门协调解决。

【处理结果】目前,该案正在调解处理中。

【12315点评】本案中,4S店“偷吃”赠品的行为,对生产厂家而言,是一种违约行为。生产厂家随汽车出售附赠1000元的油卡及980元交强险的目的是为了促销,1000元的油卡及980元交强险的最后归属应当是在1月1日-1月28日期间购买马自达牌汽车的消费者。这一点,4S店与生产厂家达成经销协议时是明知的,但4S店却未按生产厂家的要求,将赠品归于符合条件的消费者,而是“偷吃”,构成违约。《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的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4S店应对厂家承担违约责任,同时,4S店侵犯了魏先生的知情权和处分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4S店在进行销售活动时,应如实告知魏先生1月1日是—1月28日购买“马自达“牌的轿车都将获赠油卡及交强险的情况,由于4S店没有声张,未尽到告知义务,导致魏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当场索要,但未不代表其放弃了对油卡、交强险的处分权。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请求时效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据此,魏先生完全有权重新行使处分权,商场无权以“过期作废”为由拒绝返还。

【工商提醒】汽车消费属于家庭中的一项重大开支,购买汽车要认真选择好品牌和正规的经销商。事前多了解车市行情、促销情况,若发现消费权益受侵害,及时拨打12315电话投诉。

案例九:一次性餐具费,事前明示也不能收!

【案情简述】2月10日消费者杨先生来电投诉位于三亚市外贸路某饺子馆以事先告知为由强制收取一次性餐具费1元/人,共计8元。现与商家协商遭拒,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调解结果】经三亚东方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退还多收的一次性餐具费8元。

【12315点评】12315数据显示,有关餐具消毒收费方面的投诉、举报有逢节假日“水涨船高”之势。餐具消毒收费长期存在,根本的原因是“暴利驱使”的结果。从法理上讲,消费者到餐馆、酒店就餐,购买的标的既包括食物,也包括餐饮企业的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之规定,酒店餐饮业向消费者提供经过消毒并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是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消费者接受就餐的前提。另行收费餐具费用,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而对于一些餐饮服务场所以在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印有有偿使用的提示、尽到了明确告知义务、且消费者也可选择是否使用收费的一次性消毒餐具为借口,强制向消费者收取餐具消毒费的现象,我中心认为,即使经营者在其餐厅明显位置或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进行了明确告知,也不能成为免除其法定义务的理由。理由如下:消费者与餐饮经营者之间系合同关系,而经营者为收取餐具消毒费用而事前制定好的按既定价格收取消毒餐具费的规定系属一种格式条款。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即使餐饮服务企业通过声明或者张贴店堂告示等方式对消费者事先进行了提示,该提示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向消费者提供经过消毒并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仍是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因此,若遭遇商家强制要求使用付费餐具,并收取餐具费的,消费者可保留相关证据,向12315进行投诉或举报。案例十:1张房卡=100元?

【案情简述】消费者吴先生来电投诉其入住万宁市东澳镇神州半岛旅游度假区某酒店,由于把房卡弄丢,结账时遭商家以已在住客须知明确赔偿数额为由,要求其赔偿100元,吴先生认为价格过高,不合理,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调解结果】经万宁东澳工商所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收取50元房卡丢失费用。

【12315点评】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以,如果消费者将经营场所的物品损坏,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就赔偿额度,《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恢复原状主要适应于对财产损害程度较轻的情况,也就是财产的主要部分没损坏,基本功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经过修理可以发挥原有功能。折价赔偿是指被损坏的财产无法恢复原状时,将原财产的价值折合成相应数量的人民币给付受害人,以弥补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消费者可以根据将物品损害的程度来选择是恢复原状还是折价赔偿,如果适合折价赔偿的情况,应当按照损害物品的现行市场价格减去折旧费所剩余的价值。本案中,消费者因过失弄丢了酒店的房卡,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赔偿价格不能由宾馆单方说了算,高于市场价标准的赔偿价格是不合理的,其内容也是无效的。宾馆酒店业经营者利用自己提供服务的优势和消费者对其服务的依赖, 以店堂告示、物品损坏赔偿单、服务指南、住客须知等方式单方要求消费者付出高于市场价数倍甚至更多的赔偿数额, 违背了公平和等价有偿的原则。因此而获得的不当经济利益,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属于《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项所指的经营者在格式条款中加重消费者责任“违约金或者损害赔偿金超过法定数额或者合理数额”的霸王条款。

【工商提醒】消费者遭遇“霸王条款”要大胆维权,及时拨打12315投诉热线维护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欧雪芬

2014年 12315 消费 维权

下载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十大劳动维权案例点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点评

    2010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点评1、富士康N连跳事件:关注新生代员工生存状态 2010年1月至5月间,富士康接连发生9名员工坠楼事件,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就在九连跳事件的余震未消时,第......

    2009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点评(精选合集)

    2009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点评 一、1月,上海:挂靠关系、承包关系劳动争议案 案情回放: 赵某于2004年12月受耿女士的雇用担任车辆押运员,由耿女士每月发放劳动报酬。耿女士的车辆......

    权威专家点评2009年劳动维权典型案例维权意识增强劳动争议案

    权威专家点评2009年劳动维权典型案例维权意识增强劳动争议案“井喷”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人民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一审案件257630件,同比上升16.82%。 25万余......

    劳动维权

    法律维权之职场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或多或少存在随意辞退员工、拖欠劳动报酬、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而且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手段多种多样。如何维护......

    劳动维权

    劳动维权由具有多年律师工作和企业高管工作经验人士,熟练操作,零风险,零费用维权,欢迎洽谈合作。 擅长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无效(双倍工资)、违法辞退(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工伤......

    律师点评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五篇]

    律师点评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来源:大律师网 作为普通的,你对自己反拥有的权益了解多少呢?你知道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吗?你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吗?现精选十个典......

    2011年劳动仲裁十大案例

    2011年劳动仲裁十大案例 发布时间:2012-01-12 16:03:04 点击数:1732 次 劳动仲裁免费受理以来,案件数量大幅攀升。昨天,劳动仲裁部门公布今年十大案例。其中,不签订劳动合同仍然......

    最高法:十大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最高法:十大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 2014-03-17 點擊右側關注 天同诉讼圈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落地实施,其中网购7日内无理由退货、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消费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