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

时间:2019-05-14 21:5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

第一篇: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

绿色乌审

词:奇•毕力格 曲:嘎毕雅图 演唱:斯琴图雅 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沙地,广袤的草原 矗立的敖包,甘甜的泉水 绿茵茵的草甸,靓丽的小城 绿色乌审,我把祝福送给你!绿色乌审,我把爱献给你。

心 中 的 乌 审

世世传唱的歌谣 倾诉着衷肠 飞扬生生的苏力德 默默守望

高高伫立的敖包呼日胡 寄托着向往

根固文明的萨拉乌苏河 静静流淌

神奇的乌审,古老的乌审是我心中的故乡 美丽的乌审,腾飞的乌审是我那梦中的家乡

牛羊动听的马头琴 拉着世界交响 绿色迷人的草原上 牛羊肥壮

富庶一方的热土上 人们欢畅

扬眉吐气的乌审人 摆步逍荡

第二篇:以高度的文化担当共筑绿色乌审美好精神家园

以高度的文化担当共筑绿色乌审美好精神家园

乌审旗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故乡和“独贵龙运动”策源地,也是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近年来,乌审旗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文化塑旗”三大战略,以生态文明改善发展环境,以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实力,以文化繁荣引领社会风尚。在具体实践中,我旗始终以高度的文化担当,精心构筑大文化格局,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城镇”等荣誉称号。

构建四级网络、培育三大载体、推进四化服务,不断夯实基层文化建设

一是科学构建旗、苏木镇、嘎查村、文化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根据我旗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实际,在已形成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础上,将文化户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其自发组织周边农牧民开展文化传承、文体娱乐和文艺创作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不足的问题。同时,旗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文化户建设标准和扶持办法,根据每个文化户的种类、规模、活动质量和频次,每年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经费保障,扶持其发展壮大。目前,我旗共有文化户6566个,其中特色文化户521个,形成了以旗级文化部门为核心、苏木镇文化站为基础、嘎查村(社区)文化室(中心)为基点、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精心培育文体特派员、文化独贵龙、流动文化服务三大特色载体。文体特派员是政府“文化下乡”的骨干力量。我们聘请退休干部、文艺人才、文化能人,组建了文体特派员队伍,常年进驻机关、企业、学校、嘎查村、社区,充分发挥文体政策宣传员、文体需求调研员、文体技艺培训员、文化建设协调员“四员”作用,以“驻点服务”“点菜培训”“巡回指导”的方式,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民间文艺能人,实现了政府“送”与群众“需”的有效协调。文化独贵龙是我旗独创的民间文化组织。以学政策、学文化、学技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民间文艺为己任,扎根基层“零距离”服务广大农牧民。2006年以来,我们采取“以奖代投”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将文化独贵龙逐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了基层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流动文化服务是我旗主动服务群众的一种方式。通过乌兰牧骑和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电影放映队、流动图书点、“三下乡”、巡回宣讲等,将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牧区进一步拓展延伸,使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各类服务载体常年活跃在基层、服务在家门口,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了同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全力推进阵地标准化、服务就近化、活动经常化、保障长效化“四化服务”。文化阵地实现标准化:我们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先后投入8亿多元,建成“三湖两带九园”群众文体活动阵地,建成“三馆一中心”群众体育活动场馆,建成达到国家标准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建成13个特色鲜明的文博馆,全旗6个苏木镇文化站、61个嘎查村文化室全部达到国家“十个一”和“四个一”标准,旗府所在地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活动面积1.6平方米。文化服务实现就近化:我们坚持资源整合利用、设施合理分布,构建了城镇十分钟、农区两公里、牧区十公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了群众就近参加学习、就近参与活动、就近得到辅导,文化设施就近发挥作用,人均参与文体活动时间每周近10小时。文化活动实现经常化:各级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每年举办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我们的节日”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达500场次,放映电影1200场次,开展巡回宣讲240场次,赠送书籍1万余册,惠及群众48万人次。除此以外,全旗各类文化协会、文化独贵龙、文化户等民间文化团体,自发举办的展演、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随处可见,可谓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年年有创新、处处有亮点。保障措施实现长效化:我旗始终在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上求突破,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目录》《文体特派员制度》《示范文化户文化独贵龙民间文艺团队资助及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探索实施了群众满意度考核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机制,设立3000万元文化发展资金,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长效发展。

发挥凝聚力、增强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充分彰显基层文化建设价值

一是充分发挥了文化凝聚力。旗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引领社会思潮,以“文化铸魂”工程聚人心、铸和谐、促发展,全面实施铸魂聚力、强基惠民、精品塑造、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人才聚集“六大文化工程”,常态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乡风文明大行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旗各级各界的文化担当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乌审文化的独特魅力多彩绽放,形成了爱我乌审的共同情怀。13万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凝聚了建设绿色乌审的统一意志和强大合力。

二是切实增强了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科学开发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四大品牌,多层次、多角度扩大乌审文化的影响力。历史文化以萨拉乌苏文化为引领,全面启动了萨拉乌苏遗址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申报工作,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考古学、地质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研究,每两年举办一届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充分挖掘和弘扬萨拉乌苏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文化以马头琴文化品牌为龙头,实施了全民马头琴文化传承普及行动,建成了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组建了中国首个马头琴交响乐团,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和各大院校展演亮相,成功登顶国家大剧院,使马头琴文化以更加美好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民俗文化以“三乡文化”“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为载体,打造非遗民俗文化品牌;成立了自治区首家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力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遗产,成为拥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县之一。生态文化以“牧区大寨精神”为引领,将生态问题作为我旗最大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县域治理最大最根本的执政理念,融入到全旗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道德操守和自觉行动,乌审旗被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特色文化的打造,不仅带动了文化本身的发展,而且发挥了文化的影响力,这一系列文化品牌已成为绿色乌审对外展示形象的“亮丽名片”。

三是极大提升了文化竞争力。我们始终坚持将文化渗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助推特色文化走向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标准打造了“一河三园”文化旅游产业带,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促进文化与城镇建设深度融合:将现代建筑理念与乌审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城镇建筑、景观和社区建设的每个细节中嵌入文化元素,彰显文化气息,提升城镇品位;将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让时代气息与乡村文化交相辉映。促进文化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四大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园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各环节,以文化塑造人、塑造基础、塑造环境、塑造发展理念,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目前,我旗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综合经济实力上升到自治区第12位、西部百强第21位。

增强文化自觉、体现文化担当、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以高度的文化担当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乌审旗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引导,健全了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落实、相关部门分工履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二是以有效的资源整合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科学配置、有效供给,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文化服务链,保障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以多元的投入机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我旗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三支力量的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培育和扶持文化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其成为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形成了文化提升人气、人流促进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共乌审旗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晶

第三篇: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个人典型先进事迹

心系患者为人民平凡岗位奏华章

——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先进典型事迹

1986年7月,毕业于伊盟卫校妇幼医士专业,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了乌审召卫生院,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专业知识全心全意为乌审旗召人民服务,一干就是27年。在这27年里,他急患者之所急,想农牧民之所想,为无数群众和家庭带来了幸福,被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亲切地称为‚基层医生的排头兵,农民患者的贴心人‛。他就是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同志。

当年他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坐在了卫生院外妇门诊,拿起听诊器为人开方治病,圆了当医生的梦。但当他看到破旧的病房、简陋的设备,心里就凉了半截。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他找同事谈心、找院长请教、找老蒙医学习、找病人啦家常,终于找到了医院衰败的症结就在于医生医术较低、急症治不了、难症不会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暗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医术,从基础开始,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把百分之六十的工资用于购臵医学书籍,征订了多种医学杂志。白天坐诊、晚上加班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理论实践的研究与学习,吴金山同志在医术上日渐成熟,点名来找他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学习,虽然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医术有所提高,但是他深知行医治病更重要的是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艺术水平再上一层楼,为此,他抓住每一个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突破自我提升水平。1989年,他在伊盟医院普外科进修1年,眼科进修6月,激光、心电图进修1个月,1998年在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自学蒙医医师专业3年,1999年在包头医学院自学临床医学2年,2011年至2012年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进修全科医生1年,行医27年来,他在为基层农牧民治病就医同时,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就这样在基层坚守了27年。一路走来,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收集研究民间偏方,重视农村疑难杂症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他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针对农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治疗方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就连其他乡镇的许多患者也慕名前来找他看病。在医师资格考试及职称考试中,他每次都能以高分顺利通过,这时常令周围的同事包括许多年轻同事惊羡不已。说起学习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这种学习研究的动力来自他对基层卫生工作的热爱,来自对农牧民患者强烈的责任心。

二十多年里,他写了120万字的学习笔记,从中整理编写出20多篇论文,其中一篇被刊登在国际医学杂志上,三篇刊登在国家医学杂志上,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炮制马钱子新方法》一文在世界中医杂志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并获得世界中医杂志一等奖。

二十多年如一日,吴金山同志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医学与救死扶伤上。2003年非典期间,他担负起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每天24小时待岗医院,随时为外来人员体检,妻子管理医院的发热病人,他就让妻子也24小时在医院值班,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第一时间隔断了非典的传播途径,保护了广大人民身体健康,被评为乌审旗非典工作先进人员。他的一个朋友曾这样形容吴金山‚他不在家,就在医院接诊室,就在行医的路上!‛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行医生涯二十多年中,共诊治病人6万余人次,挽回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他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对待患者和蔼热情,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服务周到。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总是为每个患者详加诊断,为病人耐心分析病情,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及合理建议。治疗过程坚持标本兼治,注意减轻患者痛苦。

当地农村经济不算发达,许多农民‚有病不敢看,看病怕花钱‛的现象还很普遍。他深深理解农民的难处,急患者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治疗中从不开大处方,也不要求病人做无谓的检查,尽量开农合报销规定范围内的药物,指导农民开展食疗、物理疗,千方百计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有时还为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担保赊账、垫付医疗费。他这样真心为农民着想,也为自己赢得了口碑,结下了广泛的人缘。很多病人到医院看病就是冲着他来的。有时他有事出差,有些患者就等他回来再看病,甚至有些病人来院前先要电话询问他在不在医院。许多病人开玩笑说:‚看到吴大夫,我的病就好了一半。‛

时下,医患纠纷事件时常有报道见诸各类媒体,因此基层卫生院许多医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接诊危重病人,碰到危重病人能转院就转院,本能处理也不愿冒风险。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能不转院尽量不转院。1992年冬天,当地巴音陶勒盖嘎查一位牧民抱着6个月大的小孩前来就诊,当时这名小孩曾在多家门诊治疗未见疗效,因为时间拖的太久,病情不断加重,接诊时小孩呼吸困难、咳嗽、皮肤青紫、神志模糊,高热41度,吴大夫通过细致的检查诊断为小儿急性肺炎,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通常情况下,基层卫生院的值班医生大多会做简单治疗后协助联系救护车将其转往县级医院,但当时基层卫生院条件较差,不能及时转院,怕影响患儿病情加重,他迅速组织其他值班人员进行抢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治疗,小孩的病情终于好转并趋于稳定,他这才松了一口气,2天后病情持续好转,住院12天后完全治愈。期间,孩子母亲谈话中说当时想到的医生就只有你,让你看了不行就报着放弃的态度,现在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壮的大小伙了,但每年都会和父母来看望一次自己的救命恩人。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们常常抱怨他胆子太大,有时还有点傻帽,但他却说:‚想想那些病人为啥病情危重了才来医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如果我们本可以治疗却因怕冒风险而让其转院,他们中很可能有人怕大医院的高额医疗费而放弃治疗。我不是胆子大,而是于心不忍啊!‛

‚基层更需要我,农民更需要我。‛医院里就数他的病人最多,每天早半天,他的案头总是围满了患者资料。有些病人感叹:‚找吴大夫看病比看专家号还难!要是医院的大夫都要像吴大夫这样为咱老百姓着想该多好啊!‛他深知病人离不开自己,所以有时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被患者围住脱不开身,中午随便吃点顾不得休息又开始忙其它事,二十多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基层条件差,基层工作苦。因此有些基层人员从参加工作起就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如今,他的许多同事都离开了基层卫生院,去了旗里,他本也可以换一个更好的环境,但他没有走,依然选择坚守。许多人不解,揶揄他说:‚你有家不顾家,能进城不进城,你死心眼啊!‛每当这时,他总是乐呵呵的说:‚这就是我的命!‛

其实谁都知道,基层才是他的命,患者才是他的命,他已经与这片热土、这里的人融为了一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即将推行将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到了前所唯有的水平,也在他的心头燃起了熊熊热火,他为农牧民高兴,决心以更大热情继续为之奋斗!可以说基层需要这样的排头兵,农民需要这样的贴心人。

第四篇: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个人典型先进事迹

心系患者为人民平凡岗位奏华章

——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先进典型事迹

1986年7月,毕业于伊盟卫校妇幼医士专业,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了乌审召卫生院,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专业知识全心全意为乌审旗召人民服务,一干就是27年。在这27年里,他急患者之所急,想农牧民之所想,为无数群众和家庭带来了幸福,被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亲切地称为‚基层医生的排头兵,农民患者的贴心人‛。他就是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吴金山同志。

当年他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坐在了卫生院外妇门诊,拿起听诊器为人开方治病,圆了当医生的梦。但当他看到破旧的病房、简陋的设备,心里就凉了半截。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他找同事谈心、找院长请教、找老蒙医学习、找病人啦家常,终于找到了医院衰败的症结就在于医生医术较低、急症治不了、难症不会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暗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医术,从基础开始,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把百分之六十的工资用于购臵医学书籍,征订了多种医学杂志。白天坐诊、晚上加班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理论实践的研究与学习,吴金山同志在医术上日渐成熟,点名来找他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学习,虽然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医术有所提高,但是他深知行医治病更重要的是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使自

己的艺术水平再上一层楼,为此,他抓住每一个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突破自我提升水平。1989年,他在伊盟医院普外科进修1年,眼科进修6月,激光、心电图进修1个月,1998年在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自学蒙医医师专业3年,1999年在包头医学院自学临床医学2年,2011年至2012年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进修全科医生1年,行医27年来,他在为基层农牧民治病就医同时,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就这样在基层坚守了27年。一路走来,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收集研究民间偏方,重视农村疑难杂症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他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针对农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治疗方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就连其他乡镇的许多患者也慕名前来找他看病。在医师资格考试及职称考试中,他每次都能以高分顺利通过,这时常令周围的同事包括许多年轻同事惊羡不已。说起学习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这种学习研究的动力来自他对基层卫生工作的热爱,来自对农牧民患者强烈的责任心。

二十多年里,他写了120万字的学习笔记,从中整理编写出20多篇论文,其中一篇被刊登在国际医学杂志上,三篇刊登在国家医学杂志上,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炮制马钱子新方法》一文在世界中医杂志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并获得世界中医杂志一等奖。

二十多年如一日,吴金山同志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医学与救死扶伤上。2003年非典期间,他担负起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每天24小时待岗医院,随时为外来人员体检,妻子管理医院的发热病人,他就让妻子也24小时在医院值班,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第一时间隔断了非典的传播途径,保护了广大人民身体健康,被评为乌审旗非典工作先进人员。他的一个朋友曾这样形容吴金山‚他不在家,就在医院接诊室,就在行医的路上!‛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行医生涯二十多年中,共诊治病人6万余人次,挽回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他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对待患者和蔼热情,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服务周到。不管工作有多忙,他总是为每个患者详加诊断,为病人耐心分析病情,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及合理建议。治疗过程坚持标本兼治,注意减轻患者痛苦。

当地农村经济不算发达,许多农民‚有病不敢看,看病怕花钱‛的现象还很普遍。他深深理解农民的难处,急患者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治疗中从不开大处方,也不要求病人做无谓的检查,尽量开农合报销规定范围内的药物,指导农民开展食疗、物理疗,千方百计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有时还为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担保赊账、垫付医疗费。他这样真心为农民着想,也为自己赢得了口碑,结下了广泛的人缘。很多病人到医院看病就是冲着他来的。有时他有事出差,有些患者就等他回来再看病,甚至有些病人来院前先要电话询问他在不在医院。许多病人开玩笑说:‚看到吴大夫,我的病就好了一半。‛

时下,医患纠纷事件时常有报道见诸各类媒体,因此基

层卫生院许多医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接诊危重病人,碰到危重病人能转院就转院,本能处理也不愿冒风险。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能不转院尽量不转院。1992年冬天,当地巴音陶勒盖嘎查一位牧民抱着6个月大的小孩前来就诊,当时这名小孩曾在多家门诊治疗未见疗效,因为时间拖的太久,病情不断加重,接诊时小孩呼吸困难、咳嗽、皮肤青紫、神志模糊,高热41度,吴大夫通过细致的检查诊断为小儿急性肺炎,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通常情况下,基层卫生院的值班医生大多会做简单治疗后协助联系救护车将其转往县级医院,但当时基层卫生院条件较差,不能及时转院,怕影响患儿病情加重,他迅速组织其他值班人员进行抢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治疗,小孩的病情终于好转并趋于稳定,他这才松了一口气,2天后病情持续好转,住院12天后完全治愈。期间,孩子母亲谈话中说当时想到的医生就只有你,让你看了不行就报着放弃的态度,现在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壮的大小伙了,但每年都会和父母来看望一次自己的救命恩人。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们常常抱怨他胆子太大,有时还有点傻帽,但他却说:‚想想那些病人为啥病情危重了才来医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如果我们本可以治疗却因怕冒风险而让其转院,他们中很可能有人怕大医院的高额医疗费而放弃治疗。我不是胆子大,而是于心不忍啊!‛

‚基层更需要我,农民更需要我。‛医院里就数他的病人最多,每天早半天,他的案头总是围满了患者资料。有些

病人感叹:‚找吴大夫看病比看专家号还难!要是医院的大夫都要像吴大夫这样为咱老百姓着想该多好啊!‛他深知病人离不开自己,所以有时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被患者围住脱不开身,中午随便吃点顾不得休息又开始忙其它事,二十多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基层条件差,基层工作苦。因此有些基层人员从参加工作起就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如今,他的许多同事都离开了基层卫生院,去了旗里,他本也可以换一个更好的环境,但他没有走,依然选择坚守。许多人不解,揶揄他说:‚你有家不顾家,能进城不进城,你死心眼啊!‛每当这时,他总是乐呵呵的说:‚这就是我的命!‛

其实谁都知道,基层才是他的命,患者才是他的命,他已经与这片热土、这里的人融为了一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即将推行将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到了前所唯有的水平,也在他的心头燃起了熊熊热火,他为农牧民高兴,决心以更大热情继续为之奋斗!可以说基层需要这样的排头兵,农民需要这样的贴心人。

第五篇:2012年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党建工作半年总结

2012年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党建工作总结

(2012年1月-6月份)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打造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的实际需要。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党的组织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扎实开展党的基层组织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增强职工凝聚力的主心骨,成为推动卫生院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我们主要通过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在观念上、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寻求突破,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常抓常新,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树立一个宗旨。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建设一支群众信赖的优秀团队。我们把医德医风建设和党建紧密结合,通过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和奖惩制度,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使党员和职工带着明确的目标,带着强烈的责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打造优良的健康产品。

坚持两条原则。我们坚持内强素质,建立党员学习制度、生活会制度、社会承诺制度和群众走访等制度,要求党员和职工礼貌接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坚持通过干实事,干好事,干群众欢迎的事树立单位形象,向群众提供“六位一体”优质低廉的社区卫生服务。

突出三个环节。一是党组织要成为堡垒。通过基层组织建设,找准为患者服务这个着力点,使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二是党支部书记要成为模范。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严格按党性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办事,在严格抓班带队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不违规、不违纪、不违法、不越红线;三是每位党员都要成为一面旗帜。每位党员都要重新修订和公布自己的服务承诺。今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开展了“健康惠民”“三个一”活动,在一个年时间为全镇2840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和建档;印发健康教育15000份,全体党员齐上阵,亮牌服务,接受监督,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寻求四个突破。坚持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其先进性,根本目的是要使思想意识中的健康力量走上前台。我们努力寻求四个突破:思想上认识上的突破,即党员要争“优”,用无形的力量和有形的形象去影响职工;开拓创新上的突破,要在医院发展上充当中坚力量。以党员为骨干、各嘎查村卫生室完成健康档案12300余份,慢性病规范化管理496余人,老年健康保健2600余人;价值理念上的突破,要让全体党员认识到,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最终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责任上,医院价值=员工价值=社会价值;社会道德的突破。全体党员要在讲党性的基础上,坚持道德底线,维护单位和谐、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实现五大目标。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卫生院,把思想管起来。全体党员积极投身民主考评和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文明创建和业务工作同步提升,荣获市级文明单位;严格管理,建立富有战斗力的卫生院,把制度建起来。不断强化责任机制;以身作则,建设廉政型卫生院,把作风正起来。上半年建立了严格的评比考核奖惩制度,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行为,没有接到群众投诉;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卫生院,让群众健康起来。先后6次深入村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各种宣传材料近万份,儿童计划免疫建卡126人,产后访视500余人次;开拓创新,建设创新型卫生院,让医院活起来。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中医药特色专科有了新的突破;优化了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奠定了基层党建的基础。

2012年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有奋斗目标,有踏实精神,有务实作风,有严肃纪律,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基层党建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我们将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忠诚于事业,服务于人民。

乌审召镇中心卫生院 2012年6月10日

下载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乌审和心中的乌审歌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乌 塔(范文大全)

    《乌 塔》 备 课 组 学习资 料 攀枝花市第25小学四年组 《乌塔》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审定稿)

    政府工作报告 ——在上坝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葛玉成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

    审 计

    海量管理资源免费下载:管理资源吧(http://www.xiexiebang.com) 审计 第一条审计每季(或半年)审计公司财务状况1次。主要审计专项基金和重大资金使用、成本费用、经济效益以及财务......

    如何审信用证

    如何审核信用证 收到信用证后检查和审核的要点: (一).检查信用证的付款保证是否有效。 应注意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是一项有效的付款保证或该项付款保证是存在缺陷问题的: 1.信......

    如何审作文题目

    如何审作文题目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

    审 题

    新起航教育小学作文专项突破 审 题 审题是同学们动笔写作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审题呢?“审”,是详细研究、全面了解的意思。审题就是要求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做一......

    乌塔社区绿色管理机构会议制度

    乌塔社区绿色管理机构会议制度1、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社区环境、小区的绿化率能做到长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参加人员:社区成员、社区的义务监督员、街道领导班子、居民群......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1 前段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乌塔》这一课,心里感触很多。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欧洲的故事。为了挣旅费,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