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缙云县方溪乡北坑村经济与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缙云县方溪乡北坑村经济与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方溪乡北坑村,地处缙云县的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北坑村共有人口875人,有山林面积6869亩,有耕地面积523亩,是人口较为分散居住的山区村。2010年村规模调整,现北坑村由北坑、下寮、道蓬坑、锄头桠、师姑田、外师姑等6个自然村组成。本村以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在乡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村内建成了香榧基地和油茶基地,成立了缙云县绿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现拥有油茶基地500亩,香榧基地400亩,厚朴基地620亩,高山蔬菜主要以生姜为主,100亩。板栗、油茶与生姜已进入收获期,香榧、厚朴处于幼苗抚育期。合作社带领村民种养殖,带动农户发展,村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自从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来,北坑村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创建,在村两委干部的领导下,全村内各个自然村完成了康庄道路建设,下寮、锄头桠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全村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村干部的带头下,有250多家农户卫生改厕,干净,方便适用,既改善了村里的环境,又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北坑村里建了文化活动中心、信息宣传栏和报栏等,现正在筹建农家书屋,建成后将拥有藏书1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村内有个远近闻名的罗汉队,罗汉队表演也进入了国家非遗物质,在农闲季节自娱自乐,愉悦身心。北坑村定期组织村民开展读
书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文明户”评选,加强公德教育,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
总而言之,北坑村位于高山地区,属省级贫困村,但是随着政策与政府的扶持,在村双委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北坑村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第二篇:花溪乡耿底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花溪乡耿底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黔西县人民法院曾友富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在 “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活动中,我院首次派出了两名干部到联系点花溪乡耿底村开展了活动。时间是2011年4月18日至22日、25日至29日,总共十天的时间。
下基层开展工作的方法和计划
下基层开展活动的干部,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耍官风,不打官腔,能够真正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让老百姓能真正感受到干部的亲和力。一要做到不管工作能不能达到帮扶的目的,首先不能给当地村委和群众带来负担;二要向乡党委汇报工作,从乡党委、政府找到抓手,既可以表达对乡党委、政府的尊重,又可以让乡党委、政府了解活动的情况,还可以争取得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三要到群众中去作一些必要的民情调查,掌握全村的基本概况,人的知识结构,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形成报告,由县“四帮四促”活动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四要寻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亮点,理清发展思路,开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五要办一些实事,如根据我院工作性质和职责,到学校或者组织村民代表开展一至二次法律宣讲活动,对一些急需帮
1扶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六要形成调研报告。活动结束,要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总结活动经验,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依据。
基本概况
花溪耿底村面积13.82平方公里,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映山红坡1380米,最低海拔洱海三块石704.4米,是黔西最低海拔,地形落差较大。可耕旱地5449亩,没有水耕地。人口354户1758人,现有在校大学生30人(其中大学生5人);在校高中生40多人;现在本村居住待业的医学专业大专生1人;有共产党员30人,其中在中专文化3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13人,全村知识结构文化偏低,人才外流严重。人均年收入1280元,是典型的贫困山区。虽然本村洱海绿波荡漾,是乌江支流,但地势落差大,全村至今没有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虽然洱海、大沟煤矿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至今没有惠及本村百姓。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由于国家政策优惠,对贫困群体帮扶力度增强,耿底村已于2010年开始有了多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一、核桃基地
耿底村是毕节地委秦如培书记的种植联系点,有较好的政治环境。
2010年底至2011年初,耿底村在县扶贫办、林业局等单位的帮扶下,全村每户都种植了核桃,总共已种植核桃2 300亩,三年可收成,五年盛产,每亩地种植核桃22株,盛产期每亩地可留核桃15株左右,每株可收干果15公斤,每亩地年至少可收干果核桃225公斤。按现有市场价格,仅核桃一项每亩年收入可达8 000元左右,全村可达18 000 000以上。
二、辣椒基地
老干妈集团在黔西落户后,将地理条件适宜的耿底村确定为辣椒种植基地。现阶段,以村干为代表,已有大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辣椒,并且以核桃基地套种,不占用其他土地。全村大约种植辣椒一千亩左右。
三、魔芋基地
在村干的带领下,已有多家村民在核桃基地套种了魔芋,约有50亩左右,魔芋市场售价每公斤大约5元,亩产约1万公斤。
基于耿底村沙质土土层厚,保水性好的特点,加之政府的重视、外环境帮扶,耿底村大约估计三年后年收入不下于1千万元,五年后收入不下于2千万元。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这次活动,我们向乡党委、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了解了情况,并且走访了多户群众,了解了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畜饮水问题。我们走访群众了解民情,主要问三个方面的问题:
1、经济来源是什么?
2、主要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
3、社会治安上有没有安全感?回答的与乡、村两级组织回答的一样,最严重的是人畜饮水问题,虽然原来修过小水窑,但是那
种小水窑不切合实际,一点作用也没有;其次是交通问题,耿底村地势落差大,从耿底街上到洱海,来回要两三个小时,虽然洱海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但没有惠及耿底村的百姓,耿底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住在洱海,交通不便制约着这部分群众的发展;第三是贫穷,没有经济来源;第四是就医困难,耿底村有一个村卫生室,有两个名额的医生,但实际只有一人,而且长期没有上班,村卫生室形同虚设。社会治安方面普遍反映是有安全感的。
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建议
这次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耿底村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有办法解决的。下面就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人畜饮水问题。这个问题,群众谈到无不现愁容。可见,这个问题是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这方面作了更多的调研,得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途径。
(一)提洱海水。耿底村有丰富的水资源洱海,是乌江的支流,长年绿波荡漾,可采取电力提灌的方式取水。
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水源有保障,遇干旱年代,或可以解决旱地浇灌问题;二是覆盖面大,可以同时惠及同样面临人畜饮水问题的安作村。同时也有两个弱点,一是一次性投资大,从洱海将水提上来,需要二级至三级;二是日常用水价格贵,因为落差大,提级多,成本就大,相应用水价格就高,本来就不富
裕的群众难以承受。
(二)打地下水。打地下水的成本要比提洱海水的低一些,但是这种方法对地质破坏性大,覆盖面小。
(三)取地表水。这是最可行,也很可靠的方法。
耿底村邻近金沙县的老寨土,长年有零星地表水,在2009年至2010年百年不遇的干旱时期,这里仍然有地表水流出,可见这里的水资源是很丰富的。但是,这里的水是分散的,需要采取拦截的方法才能将这些地表水聚集在一起,形成大水源。以前修小水窑时,就有村民提出过,小水窑没有用,宁愿在老寨土修一个大水窑。可是因为当时“上面”拨款是要数个数的,所以村民意见没有得到采纳,现在看到这些花了几十万修建的干涸的小水窑还真应了群众的话。
若在老寨土修一个较大的水窑,可以解决除几户人以外的人畜饮水问题,其余这几户人家,原本就有小水井,若不是全村人都去取这个井水,单这几户人是足以自给的。这种方法,一次性投资小,因为老寨土地势高过耿底村,以后用水几乎不用动力。这是最值得尝试的方法。
大水窑会不会让水因储存时间长而变质?所谓流水不腐,这里长年都有水流出,只要水窑储水量与流水量配臵恰当,水就不会变质。这个问题专家可以解决。
二、交通问题。这个问题特别体现制约了耿底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耿底村,是由原来的耿底村、湘河村拆建合并而成的,整个原湘河村的地盘都在洱海一带,有人口一百多户五百多人,没有公路,人行到耿底街上需花一个多小时,有土产、水产不能出售,日常生活必须品都是靠最原始的人背马驮。现在村委会领导们采了路径,想着手修公路,但没有必要的资金来源,修路成了一句空话。若能得到有关部门一定资金、物资支持,劳动由群众投入,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三、就医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在典型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了能够大大加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耿底村现有一名医生,还有一名待业医学大专生。人才条件具备了,那么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一是提高医生待遇,广纳人才,让人才能服务社会;二是规范村卫生室的管理,卫生室要有正常的作息时间,让群众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决定一个船队航行速度快慢的是速度最慢的那只船。耿底村虽然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是随着黔西县黔中经济开发区的定位,给耿底村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前途。按现有的经济发展,三至五年过后,耿底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一万二千元以上。但是,现在耿底村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引起重视,早日得到解决。
2011年4月29日
第三篇:关于北溪村历史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溪村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
历史13班 莫宇利 20120240513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省、一个县、一个村、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国史有专门的机构修纂,省志、县志有政府组织编纂,家庭有族谱,而村史少有人注重。以致本村之人对本村之事茫然无知,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北溪村为例,为何现在的行政村名叫“北溪”,村人多不知晓;“上村”、“下村”的缘起,更无人知晓。故笔者不揣孤陋,就己所知,结合对本村长辈的走访整理所得,促成此篇。
一、北溪村简介
北溪村原名白面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东面八公里。莫姓村民占95%以上。明朝年间,此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始祖祥才公于明洪武初年统兵平叛有功,被封为白面寨土司巡检,袭职三代,后因改土归流,遂立家白面寨。
六百余年来,其先辈勤耕苦读,忠孝传家,昔日之僻壤小村,成了已有八百余户三千多人口,远近闻名的大村,民国后期改称北溪村。村中以莫氏族人为主,族人散居海内外。七世祖宗誉公于1510年移居钟山铜盆寨,现有120多户,600余人;十世祖尔贤公于1574年间移居湖南桃川,现有30多户,近200人;侨居海外20多人。
二、北溪村名的由来与变迁
北溪村原为白面村,北溪村的始祖莫祥才明代洪武初年由山东青 州府临淄县九德峰村来桂。族人家家之香火案上贴有“为职土司来白面,每披地理忆青州”之联句。莫祥才被封为白面寨土司巡检,职袭三代,后因改土归流,遂立白面寨。
据民国二十六年《恭城县志》载:“明洪武初,势江源贼目梁朝天、湖南贼首雷虎子、马公三等纠党由八角岩谋叛,攻破县城,杀戮官吏,全州、永明二官均被害。有莫祥才者,山东人也(山东青州府临淄九德峰村),统带庆远府之河池、宜山、南丹等处之黄、韦、陈、周、石、唐、欧、赖、莫、賁、课、覃、徐、祝、陆、廖、雷、马、梁、蒙、容、李、罗等二十三姓之药弩之手三百,民壮五百,将贼剿平,克复城池,即以功授莫祥才白面寨巡检司。其弩手、民壮均给照,赐地方租税,俾子孙永享焉。”这也证实了北溪古村的始祖莫祥才以功而授巡检司,驻扎白面,即现在的北溪村。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北溪莫氏始祖祥才公定居于此,县志、族谱皆称白面寨。至于何时称北洞寨?据已有资料,清乾隆年间,在官方的文契中,就出现北洞寨的村名了,现将用“北洞寨”作村名的文契录下:
恭城县正堂叶为奉宪给照事情奉宪涂消莫姓远年契照今给莫姓新照除涂消老照外理合当堂另给莫姓新照一纸以杜日后郑松之端莫姓始祖遗莫之仲户秋粮米壹石五斗有零凡老照载韭菜冲白水站以及莲塘油麻码头等处俱系莫姓始祖垦之田北洞寨村庄鱼塘系莫姓始祖居之地一应当归莫姓管业收租以抵完莫之仲户之秋粮至莫仕达廖君臣阮元升等前后所报涧山东科江背码头北洞源大山以及吊东塘等处 旱地除所报的亩数外仍系莫姓管业以抵莫姓之夏税外人不得借端争论莫仕达亦不得过分贪图为给此照当堂所给是实
由此可见,即使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算起,到民国改为“北溪”为止,“北洞寨”这个村名沿用了两百余年。
清季雍乾年间,北洞寨有名“莫家凤”者,字应岐,号“北溪野人”,敕赠承德郎,好诗文。莫家凤本人名重一隅,结交广泛,世冑簪缨,家声至远。因此,外地、外村之人到北洞寨,总称去“北溪”那里。久而久之,“北溪”又代指“北洞寨”。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设立咏棠乡,则将“北溪”正式定为行政村名。
北溪后背山为主山,山脚左右分别有两座小石山。在过去,右边小石山称“上寨”,左边小石山称“下寨”。由于地理特点,在上寨地域只能在“上寨”之下建房屋,故此处称为“下村”,意为“上寨之下的村子”,反之亦然。在过去村子里鱼塘多,“上村”与“下村”被自然的水塘隔开,于是就有了约定俗成的“上村”、“下村”的叫法。到民国时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广西省政府实行“二五减租”政策,境内组织农民协会,出于组织的需要,在农会的文档中,则正式用“下村”、“上村”的名号。
二、尊师重教的典范
北溪村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清中期人才辈出,是方圆数十公里内的历史文化村。据2004年版的《恭城莫氏系谱》第七章、第八章记录:北溪村莫姓族人明清两代人有三品官6人,淑人9人,四品1人,恭人1人,五品8人,宜人9人,六品20人,安人20人,七品47人,八、九品80人,七、八、九品孺人61人;有庠生51人,禀生24人,贡生16人,进士1人,增生9人,卧生1人,副榜1人,监生9人。民国以来有县(团)级以上官员16人,其中厅级官员3人,处(团)级13人,科级75人。民国时期有大学生5人;1950年至今(2004年)有大专院校毕业生188人,高中、中专毕业生150人。
旺族兴村,科教为本,莫氏族人先辈,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远在清代嘉庆庚申年(1820年)十四世大球公立祠田二百三十九工、铺庙一间以为读书之助,凡十岁读书,给银三两;县考给银一两五,会试给银六十两;1987年以来,本村拨出专款,考取中专者,每人奖励30元;考取大学者,每人奖励50元。
1875年,远复公在花田岗寓所创办“花滕书塾”,招生讲学,历时十多年,率先开创北溪教育事业。1912年,督建“振东小学”,为当时县内少有的几所小学之一。1925年,打破对女性的歧视,创办了“北溪女子学校”并附设师范班,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
三、独具特色的文化风俗
北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中元节”的风俗与众不同,还有十月廿日的“还李王愿”祭祀活动也是别具一格。
七月中元节,唐人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后世依例。中元在秋,秋天树木开始落叶,草开始枯萎,被认为是肃杀的季节。这天道家在道观作斋蘸,佛家作盂兰盆斋,百姓也祭悼亡灵。北溪村民习惯从七月初七接先祖开始直到七月十四送 先祖结束,期间一日三餐供奉祭品,送先祖时是晚上,从家门口插香烛直至大路,化帛、鸣炮、倒水饭。在清道光年间,北溪犹设有专门的田产作盂兰会的费用,可见对此节气的重视。目前还保留一碑,碑文云:
将各善姓捐入盂兰会田工粮稅开列:捐粮并锹口田一工零税一桶半民米二升五合一坵土名莲塘洞;莫谦光捐粮并锹口田二工二坵税五桶半民米三升士名仁田洞又名马鹿洞田;自隼自封自息捐粮田二工半税五桶民米五升士名马鹿洞莫浑耕;道光四年甲申年七月十四之吉日立。
“还李王愿”为族中大事,原名“太平愿”。自明清至民国,每三年举行一次,至今未间断。传说北溪村莫氏始祖祥才公奉令南征,带兵过洞庭湖,湖水茫茫。其时风雨大作,舟船在风雨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祥才公无奈,遂斋戒沐浴,焚香膜拜,诚恳祈祷李天王(李靖)保佑。霎时雨过天晴,风平浪静,船只顺利靠岸,登上了南征大道。为此许下了三年一次敬还李天王恩典之愿,后人称为“李王愿”,日期定在李王诞辰之十月廿日。
为感天王大恩,族人精心雕塑了天王金身像,供奉于莫氏宗祠祖先神位之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又于2002年重塑金身。建村六百多年至今,每年农历十月二十日为李天王诞辰纪念日。届时全族前三天沐浴斋戒。1948年那次还愿的对联中,其中一副云:齐齐齐齐齐斋齐齐齐斋齐齐齐斋;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朝朝朝拜①。设斋筵,①齐通斋,《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由于主客多(与先祖同来恭城定居的各姓嗣裔多来与会)。据村里老辈人说,单是油酥黄豆就需两谷桶(谷桶为过去盛装稻谷的用具,一般能装4—6百斤稻谷),族中年满50岁以上的男性自此数天可以免资入席。节日这天,祠堂张灯结彩,村民供上三牲果品,焚香化钱,诚心作揖,祭拜李天王以及列祖列宗。以后数天开荤筵。在此活动中还请外地的桂剧班唱戏,请文艺队演出精彩剧目。双狮献技,青龙竞舞,炮竹声声,锣鼓喧天,亲朋好友、远乡近邻都前来观光,热闹非凡。廿一日以后数天请道士打蘸、祈福消灾,最后道士沿村中街道驱鬼,以保村民平安。
恭城瑶族自治县诗联会副会长李星明赋诗道“恭城古寨北溪村,淳朴民风今尚存。共建和谐睦邻里,庠兴教化育贤昆”。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荡涤出独有的韵味。青州茫茫,八桂苍苍。戍边千里,永志故乡。钜鹿后代,源远流长。祈福盛世,国富民康。
参考文献
[1]胡勋,金涛,民国二十六年《恭城县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4.12 [2]广西恭城莫氏系谱修谱委员会,《广西恭城莫氏系谱》,2004,10
第四篇:2011.8.19邓庄乡北苏闸村廉政文化建设情况1
邓庄乡北苏闸村廉政文化建设情况
(2011年8月19日)
近年来,桃城区邓庄乡北苏闸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闸”文化,努力开创干部廉政爱民、群众拥护干部、干群齐心发展的新局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兴农”试点村、“省级文明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衡水市经济发展百强村”、“衡水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桃城区议事决策规范化先进村”等。江泽民、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曾到该村视察指导工作,对该村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一、以打造“闸”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一是挖掘“闸”文化。北苏闸村是一个农业大村,现有村民435户、1621人,耕地4974亩。1965年至2011年40多年间,该村的各种账目、会议记录、民主议事记录完好无损,涵盖了60至70年代的文革时期、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90年代市场经济时期,直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时期,涉及党建、计生、经济等各个方面,共计262卷。这些珍贵的会计档案资料是由
三任村会计保管,他们以对工作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北苏闸村4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小到几分钱的一支铅笔,大到百万元的项目,该花的钱顺畅通过,不该花的钱坚决叫停,展现了该村党员干部清廉、务实、为民的崇高品格,由此衍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闸”文化。
二是打造“闸”文化。为加强干部管理,该村统一实行“两委”干部重要活动集中办公和平常轮流值班制度,方便群众盖章打条、调解各种民间纠纷等,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执政形象。为提高村党支部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该村全面落实了“五议两审三公开”机制,凡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村级发展规划、村级财务收支、土地流转、宅基分配等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五议两审三公开”程序,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保证了议事决策的科学、民主、透明,增强了干部群众之间的信任,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以弘扬“闸”文化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是强化党员教育。利用党员活动室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的活动,使农村党员生活经常化、制度化,提高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同时,把每月20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和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政策法
律和党的知识,观看党员电化教育片,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和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村党支部为每名党员家庭制作了“党员之家”门牌,把全村党员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依据党员特长设岗、自认和组织派岗相结合的原则,为党员设臵了四大类13个岗位,并建立档案定期交流,使每名党员按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有了用武之地。
二是提升村民素质。该村以蔬菜产业为主导,通过开展远程教育、举办科技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激励有蔬菜生产一技之长的村民带动全村设施蔬菜发展,还聘请山东寿光师傅来本村培训种棚技术,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棚菜的积极性,先后共培养蔬菜种植技术人才600多人,涌现出了全国党代表魏新菊、省星火科技带头人何殿华、全国劳模安玉西等先进致富模范人物,曾接受过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
三、以实践“闸”文化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为改善农业种植条件,该村先后筹资70多万元,在蔬菜种植区配套了低压线路,新打机井7眼,铺设防渗管道10000米,并安装了大棚卷帘机,彻底解决了村民浇地用水和蔬菜大棚上水难的问题,促进了蔬菜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蔬菜日光温室468栋,达到“户均一个棚”。为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该村先后同北京、广州等地的蔬菜公司、中国农大、北京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常年联系,坚持以樱桃西红柿为主打产品,同时积极引进美引长茄、莴笋、天葵、以色列彩椒、芦荟等30多个名优特菜新品种,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向无公害特色品种的转变,还与绿色大地有限公司等蔬菜深加工企业结成对子,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营销模式,实现了蔬菜订单式生产,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42元。
二是发展社会事业。投资40多万元对村史馆进行了重新修缮,整理规范了村史资料,更加全面地展示了该村党的建设历史和财务民主管理的“闸”文化,加强了对年轻村民的优良传统教育。投资2.2万元对出村和入棚道路进行了硬化,铺设5米宽的油面路400米,平整田间路5000米,方便了农产品外运和村民出行。投资6万元新建垃圾池12个,并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投资2万元扩建了北苏闸村安乐秧歌队,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投资2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了全面整修,完善了配套设施,购臵了新桌椅,受到群众欢迎。为解决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保障问题,村里按照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帮扶,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五篇:建宁县溪源乡鲇坑村党支部建立笋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带领农村群众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基层党组织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我县溪源乡鲇坑村党支部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依托丰富的笋竹资源,组建笋业合作组,搭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这种做法较好地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更好地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实效。
一、主要做法
1、依托笋竹产业基础,支部创办合作组,为农民发展经济提供服务。鲇坑村是地处溪源乡以南1.5公里的平原村,笋竹资源较为丰富,全村共有毛竹山12740亩,笋业年产值约380万元。笋业方面的收入是鲇坑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鲇坑村党支部为化解笋产品“卖难”问题,提高笋竹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性地建立了笋业合作组。笋业合作组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党员、村干部为核心,把专业大户、营销能人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共闯市场,带领农户增收致富。合作组下设笋竹两用林培育、笋制品生产初加工、笋竹产品营销3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与20至40户农户挂钩联系。笋业合作组积极为组员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对部分生活困难的组员,采取预先垫付生产资金,产品销售后统一结算等形式给予帮助。
2、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引导推进合作组发展。为提高笋业合作组的经营管理水平,鲇坑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开展毛竹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县、乡林业技术人员到村讲课、指导竹业生产,积极引进推广毛竹丰产新技术,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毛竹栽培管理水平。目前,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较好地掌握了深翻垦覆、劈草施肥、注射毛竹丰产素等技术。对笋业合作组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村党支部尽可能给予帮助解决,促进合作组的发展壮大。为推进笋业的发展,村党支部认真落实村集体毛竹山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将承包期从以前的10年调整为现在的20至30年。同时,村党支部注重在合作组中开展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将3名*素质较高、经济意识较强、热心村里事务的年青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党员与其结对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将一批致富带头人培育成党员。
3、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带领农户闯市场。在笋业合作组的发展过程中,鲇坑村党支部注意吸纳党员干部参加合作组,鼓励党员干部率先学科技、建基地、搞加工、跑营销,并采取合伙经营、组建互助组等形式,带领农户闯市场,带动群众发展笋竹业,努力将党员干部培育成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目前,该村的每位村班子成员均创办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或建立了笋竹基地;全村有26名党员是合作组成员,占党员总数的54.2%。
二、初步成效
1、推动了笋竹产业的发展。笋业合作组的组建,使鲇坑村长期以来只卖笋干统货的历史得以改变,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推动了笋竹业的发展。一方面,毛竹山的面积迅速扩大。近几年来,该村每年新植毛竹面积都在200亩以上,全村的毛竹山面积从原先的80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2740亩。另一方面,伸延了产业链。目前,全村有笋干切片机8台套,年可加工笋干初级产
品300吨。笋产品初加工从无到有,数量由少到多,以前是开仓笋卖统货,现在一片笋经初加工,可分出八、九个等级。经初加工后的笋制品,每吨可增加效益2600元。2、增强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笋业合作组的组建,改变了以往坐等客商上门收购笋干的被动局面,合作组成员跑江浙地区、湖南等地,拿回来了大量的订单,拓宽了笋干制品的销路。同时合作组成员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闯市场的本领也得到增强,逐步培育出一些营销大户、经济能人,现在他们做笋生意已不局限于本村、本乡这个小圈圈内,开始尝试走出去,利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和已建立起的营销网络,到周边的均口、金溪、黄坊等乡镇收购鲜笋做笋干,甚至出县到泰宁、宁化、将乐、邵武和江西的黎川、广昌等地承包毛竹山或投资办厂搞加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溪源乡50%以的笋干是经鲇坑村笋业合作组成员加工销售出去的,年收购加工周边地区的笋制品达300吨,销售笋干近600吨,产值1200万元。鲇坑村已成为我县笋干制品经销的集散地之一。
3、带动了农民群众致富。对一些缺乏生产资金或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的农户,笋业合作组通过中短期承包他们的竹山、协调解决资金贷款问题、优先提供砍伐后的集体山场给困难户种植毛竹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增加了竹山效益。同时,通过近几年来坚持不懈地推广笋竹丰产技术,搞笋产品初加工,拓展销售市场等措施,使笋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笋干的收购价较以前上升了0.8-1元/斤。过去鲇坑村的毛竹山效益与其他村没有多大的差别,现在逢“大年”时鲇坑村每亩竹山仅笋产品这一块产值可达500元左右,“小年”时也可达100元左右,属全县竹山效益最好的村。200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36元,分别高出全乡、全县平均水平107元和391元。是全乡拥有经济专业大户最多、农民生活平均水平最好的村。
4、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党支部通过组建笋业合作组,既增强了村班子成员的经济意识、闯市场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又提高了村集体竹山的效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了办民办实事的经济实力。近年来,鲇坑村增加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全乡最早铺设了部分小组水泥路,与东南电视网络实现了联网,今年又率先建成了集体性公墓。这些公益事业的建成,赢得了民心,增加了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此外,该村的社会综治、计划生育等工作方面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全村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面貌。
三、几点启示
鲇坑村党支部组建笋业合作组,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闯市场的合力,促进了“一村一业”的发展壮大。尽管正处于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但事实证明,它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新形势,有着积极的意义,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组建专业合作组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仅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而且肩负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鲇坑村党支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这一有效载体,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又注意培养吸收笋业合作组中思想和行动上表现优良的成员入党,壮大党员队伍。这是用实际行
动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取信于民的执政理念,又展示出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活力。2、组建专业合作组创新了农村工作机制。鲇坑村党支部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在优势产业上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机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减少了风险,从机制上保证了农民的增收。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农村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产业化,使农民个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朝着群体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初步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3、组建专业合作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并采取一定的机制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形成闯市场的整体合力,无疑对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问题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鲇坑村的笋业合作组的建立,将闯市场的个体农民变成了有分工、有合作的群体,它外联广阔的省内外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产品的供应,内联全村农户,根据拿回的订单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发挥了农业“龙头”的作用,使得农户生产不再盲目,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为可喜的是能够使农民分享到加工、销售环节增值形成的利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专业合作组的发展壮大,今后还可采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4、组建专业合作组培育了一批农村致富能人。一方面,通过专业合作组把农村中一些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人聚集起来,整合了农村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组通过构建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培训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授实用的技术、信息和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他们闯市场、搞营销的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实用的优秀人才,可以有效地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5、组建专业合作组增强了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修沟建渠、维护乡村道路等公益事业的事不热心、不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鲇坑村党支部在推行专业合作组的实践中,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凝聚合力闯市场的良好效果,促进了农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相互的信任,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加上村党支部对笋业合作组建设的支持、关心,积极推进笋业合作组的发展,让群众感受到村党支部是真心在帮助他们发展致富,增进了他们对村党支部的信任,反过来,群众也乐于接受村党支部的号召,对村里的集体事业表现出极大的热心,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力量。
作者为中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