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郧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显华的民情日记
3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 小雨
凝心聚力谋发展
根据全县“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重点联系青山镇青树沟村和九里岗村。3月8日,全县“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启动。9日,青山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大会。会后,我们组织部工作队一行4人,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进村入户走访工作。经过几天的走访,我们掌握了青树沟村的一些基本情况。青树沟村辖8个村民小组,554户2333人,其中党员71人,耕地面积2800亩。村党支部的战斗力较强,基本解决了村民吃水、用电等问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八点过一点就到了村上,根据之前的安排,今天要召开一个党员群众代表的座谈会。上午9点,代表们准时到了会场。“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看大家对村里发展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对党委、政府有什么要求,大家敞开地说。”村民何中明抢先说:“杨部长,您这么大领导跟我们叙家常,我们都很高兴。我说几句实话,现在村里的问题,一是“组组通”还未实现。我们村人口比较集中的共有6个组,已经通了4个,剩下的两条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平时一路坑,村里多次请示、屡屡维修都没有彻底解决。二是村里有少数不符合政策的人办理了低保。三是村里去年受灾的农田公路水毁严重,没有恢复。原来的大塘变成了小塘,深塘变成了浅塘,导致农民只能靠天吃饭。水利渠道更是年久失修,有时想提点水,在路上也损失了一大半,所以现在灌1亩田需要提3亩田的水,实在可惜。原村书记何仁礼说:“现在村集体主要收入基本上靠争取项目了,原村上的大面积集体所有产业基地荒置,村级发展怎么办?为群众办事的钱从哪里来?村里还是要想些别的办法。”大家的发言很热烈,不知不觉就过了12点,村里的张书记要我最后给大家讲几句。我说,大家反映的问题都很实在,与我这几天在村里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这些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快的问题。如何加快村级发展,关键还靠村党支部。目前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更加需要村党支部开拓进取,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青树沟村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可从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盘活集体土地资源,搞好产业开发和招商引资。二是要集中解决村民反映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比如,对困难党员和困难户的帮扶,要积极争取民政等部门的支持,村里也要经常上门慰问,尽最大可能地照顾好他们的生活。第三,对大家刚才提到的通组公路建设、水毁田地,我跟大家一起想办法,借助多方力量,争取尽快把路修好,把水灾损毁的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起来。眼看汛期又快到了,当务之急要对可能危及人、财、物的重点沟渠和重点田地进行集中恢复,同时要抢抓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快完善全村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汛工程。总之,只要我们村党支部一班人团结一心,把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共谋发展,我相信青树沟村一定能够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临走的时候,我告诉大家,直到6月份,我们一直在青树沟、九里岗村驻队,大家有问题、想法,可以随时找我谈谈心。几天的走访,使我感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必须动真感情,必须拿出硬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最大的群众工作,也是减少信访问题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信访难点都是民生热点,也是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关键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争优秀、当先进,持续不断惠民生。
3月23日星期三天气 晴
真情帮困解民忧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到处孕育着生命的希望。今天,我与工作队员一起,继续奔走在田间地头,进到农户的家里。
上午,我们在青树沟村计生主任左顺平的带领下,来到了该村2组张国林家里,详细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今年68岁的张国林,老伴精神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是一个低保家庭。有2个儿子,大儿子入赘本村三组,对二老照顾较少;二儿子去河南煤窑打工,十几年杳无音信,最近,才传出口讯,已在河南安家。家中条件相当艰苦,基本没有家用电器,原来无住房,村里腾出一个集体仓库,才让其一家有个安身之所,后来,仓库年久失修,垮塌了,村里又积极想办法,通过与邻居置地换房,得到了3间相对安全的土房,但由于该处房屋比较偏远,是青树沟村唯一一户没通上电的住户。当听到我们到他家时,张国林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悲情地说:“我们老两口,现在还走得动,每月靠一点救济款,勉强能够维持生计,过两年,我要是爬不动了,就要饿死在这荒山里面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很沉重,劝说他一定要克服当前的困难,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的政策马上就要实施,生活会越来越好。回到镇上,当即与镇供电部门联系,请求他们提供两根电线杆和三百米电线,3天内帮助张国林家解决几十年未用上电的实际问题,要让党的阳光,照到每一片大地;后来,又联系了镇民政办主任郑永忠,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低保救助标准、年底慰问等形式,加大对张国林一家的救助力度;晚上,我又找到了从县城办事回来的青树沟村书记张立华,详细了解了张国林家两个儿子的情况,让村里继续做好他们的工作。毕竟,百善孝为先!
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是还有不少的困难党员和群众,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向富裕。夜深了,我的思绪还在延伸,如何让他们走向富裕,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思想上扶志。积极做好困难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困惑、消极情绪化解等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切实推进党内关怀经常化、制度化。二是生活上扶贫。着力打造困难党员和群众物质救助平台。三是生产上扶智。变“输血”为“造血”,开展科技培训,送技术、送信息,多渠道多途径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困难党员和群众致富促发展的新突破。
3月31日 星期四天气 晴
走访移民促稳定
万家坪村是青山镇移民矛盾突出村,由原万家坪村和白石坪村合并而成,上访群众系万家坪村三组、四组(原白石坪村)未外迁群众。自移民内安工作启动以来,以盛顺江(原白石坪村书记)、盛武(原白石坪村会计)、秦成国、胡月友、燕丰恒为代表的三组、四组部分群众多次前往市政府、市信访局上访,要求按照移民内安政策,把该村三组、四组未外迁的住户全部集中安置。
3月31日,我与联系该村的县供电局工作队一道与部分上访代表盛顺江(原白石坪村书记)、盛武(原白石坪村会计)、秦成国、胡月友、燕丰恒等群众进行了面对面长达3小时的交谈,了解到了他们上访的具体原因:一是该村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二是丹江口水库蓄水至172米后,将淹没好地136亩,剩余324亩土地多为坡地,土地贫瘠,人地矛盾较为突出。三是群众沿泗河居住长达9.8公里,本身居住分散,加之52.5%的住户已外迁,造成人烟更加稀少、居住更加分散,且五组大部分群众家
中遭白蚁破坏严重,安全问题凸显。四是部分群众存在相互比照心理,认为党的政策不公平。谈话间,个别村民情绪比较激动,我完全理解他们,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他们解释了政策,并说明了原因和下一步的解决方法,得到了群众的理解。
我反复思考导致村民上访的原因,觉得万家坪群众上访的原因很多,既有合理诉求的方面,也有侥幸心理的存在,还有极少数人的无理要求。我与镇、村干部商量,决定首先请县移民指挥部组建专班,对万家坪村内安对象进行全面审查,对不符合政策的诉求,予以坚决驳回,对于合理的诉求要限期予以答复,严格按照政策确定内安对象;其次建议县、镇、村整合资源, 集中解决群众愿望迫切的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加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再次选强配齐村两委班子,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重大事项推行“一会两票”制度,确保群众对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以基层党组织的过硬作风和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求得该村党风、政风、民风的风清气正。
(作者系郧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显华)
第二篇:杨建平民情日记
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美丽职中
2014年3月5日多云转晴
杨建平
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今天,我陪同我们太谷职业中学的7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别到西环中路、鑫炳记太谷饼厂和北汪乡敬老院,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形成我校正能量”的学习雷锋,献爱心活动。
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志愿者们参加了西环中路义务清理垃圾、太谷饼厂义务擦玻璃和为敬老院老人梳头和整理房间等活动,今天天气虽然特殊的冷,同学们的脸、手冻得通红,但干起活来却是争先恐后,没有一个同学叫冷。他们不畏严寒,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员工。
清理完毕,我校的志愿者们还为鑫炳记厂员工和敬老院老人们献上他们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得到所有员工和老人们的一直赞扬。
更值得感动的是在表演节目的过程中,站在老人后排的同学们一直不停地为前排老人按摩、捶背,不时地听见有老人说“孩子,累了吧,歇会儿吧”。看似平淡的话语,却包含着老人无限的感激和赞许。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了企业文化、太谷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次感恩、敬老、劳动的体验,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敬老爱老、改变乱丢乱弃的不良习惯等具有很大的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志愿者同学们能把这种精神带到班级里、带到学校里身边的所有人,让这种精神在我校同学们中间发扬光大,就是职中精神正能量的最好体现。
第三篇:民情日记 第三期杨玉萍
民情日记
时间:2012年7月9日天气:晴
基层工作无小事
杨玉萍
不知不觉,在乡上工作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对于基层工作我的感触颇深,那就是——基层工作无小事、群众工作无小事。
基层工作人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能否公平公正的落实到受益群众,群众的来信来访和合理诉求能否得到公平及时的处理,这些都关乎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等一切相关问题,只要向我们反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反馈结果。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基层工作的同志,我必须始终树立服务群众、事无巨细的工作意识,善于从小事中总结经验及工作方法,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步提高。
基层工作就是要到群众中去,宣传和解释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群众随时对话和沟通思想;要实实在在,放
下架子,带着感情为群众办事,把每件小事都落到实处,以此迎得群众的信任;要做到心中有群众,落实有行动、有效果;要自觉抵制眼高手低的浮躁作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服务群众的宗旨。
对于在温室中长大缺乏社会经验的我来说,在基层工作、学习是非常珍贵的机会。今后,我会继续带着学习的态度进一步深入基层,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篇:来自杨家坝村民情日记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迎着朝阳,沿着崎岖的乡村公路走进了竹山县溢水镇杨家坝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先清首先带我们马不停蹄地跑遍了该村的主要沟沟岔岔,直观感受了村容村貌,随后我们召开了座谈会,杨先清简要介绍了村情。杨家坝是竹山县边远的高山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235人,耕地面积1900亩,山场面积4700亩,无集体经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业产业结构曾多次调整,如2001年种植黄姜、2006年种植中药材、2007年种植尖椒等,都因产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而中止,目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间作豆类杂粮。当谈到惠农政策时,杨先清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许多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接着问:“靠山吃山,如何利用山场大的优势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杨先清说:“去年我带领部分村民到随州、宜城、河南西峡考察食用菌产业,当年发展食用菌5万筒,我自己发展1万筒。每筒综合成本7.2元左右,每筒产香菇3斤,每斤卖5元,当年纯获利39万元。为了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我送出2000余斤香菇给村民免费品尝。”杨先清设想:全村发展10至20万筒食用菌时,成立个食用菌协会,由协会统一负责菌种、袋子等原材料采购,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市场营销,降低成本,每筒收取综合服务费0.5元,既富了群众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一天的走访结束后,回到住处已是晚上10点多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综合这些天在农户家的走访,我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关注:如粮食直补政策是对当年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但在执行中往往是按二轮承包面积,无论种植与否都给了补助,是导致撂荒现象的因素之一,据统计,该村土地撂荒在20%左右;如村级公路建设补助政策是每公里省市共同补助12万元,该村应修村级公路12公里,2006年修路近7公里,实际费用每公里20万元,至今仍欠款16万元,另外5公里因无指标没有续修;如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猪毁坏玉米等农作物的协调与处理,据村主任王飞介绍一头野猪可以毁坏几亩玉米,他家2008年种玉米3亩多,被野猪毁坏了一半;如农村小学相对集中后,部分村没有小学,大部分学生需要住读,低龄儿童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陪读,致使农村教育成本过高;如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认识有误解,认为不享受补助的就不退耕,致使该村还有不少25度以上的坡耕地没有退耕还林;还如在天然林保护区发展以树木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必然要砍伐树木,村里要调查研究木料资源蓄积量,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同时要按照林业管理的相关法规办理采伐手续,这些都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林业部门针对许多3至5年生杂木自然枯死和再生的实际,把生态保护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许多问题在脑海中交替出现,虽然一时没有想明白,但我决定,在以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工作队将逐一研究并协调解决。
(作者系市水利水电局“三万”活动工作队队长夏廷毅)
第五篇:市经信委主任、党委书记顾善远的民情日记
2011年5月4日星期二晴
原打算一大早就前往郧西县上津镇“三万”活动联系点的,因上午参加市委的会议不得不推迟到中午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高速行驶,车到达上津镇严家湾村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和驻村的干部会面后,我就直奔该村最困难的六组--熊掌沟脑。
通往六组的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山路,萦曲如肠,崎岖不平。稍不留神车辆就会掉进百丈深渊。行进中,我的心情随着颠簸的车辆起伏,为这里老百姓出行安全感到担忧。
经过半小时的行驶,车辆在公路尽头一户人家门前停下来。刚下车,过来一个推着摩托车的中年人,见我们到来,他满脸都是喜悦。我迎上去,握着他的手攀谈起来。他的手上还沾着泥,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从他口中得知,这里是严家湾最边远的小组,离村委会公路里程9.5公里,离集镇不下20公里。去年修通公路,改善了通行条件,摩托车才可以代步。他叫祝东信,本组人,外出打工挣了点钱,现在买了三轮车在村里跑运输,收购村里的黄姜外销。我详细问了问现在黄姜的行情,如何运输等情况。“现在好多了,去年修通了公路,三轮车可以进来,山货买卖方便了,价格也起来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修通了致富路,也谢谢你们这些干部的操劳,你们可是我们的恩人呀!”我再次紧握他的手,感受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沿着小路来到祝和强家。祝和强一家正围在里间小屋里剥花生。家里没有开灯,从窗户进来的光正好照在屋中央。墙是土墙,没有一点装饰。屋内陈设简单,除了两三张勉强可以坐人的凳子,仅有的两三件旧家具还是破烂不堪。由于家里孩子小,离不开人照顾,他和妻子一直守在村里,靠种10多亩地糊口,收入很低微。问他家里突出的困难是什么,他反映,老人卧病在床是当前最大的困难。从偏房出来,只见一白发老人躺在堂屋用藤条搭起的床铺上。老人叫祝方礼,现年65岁,长年卧床不起。看看家陡四壁的窘境,看看极度虚弱的老人,我的心一阵阵地酸楚!疾病太无情了,一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哪能承受这样的折磨与压力?!我情不自禁地从身上拿出几百块钱来,希望能为老人早日康复尽一份力。祝和强一家的遭遇让我对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让我认识到“不怕穷,就怕病”背后的辛酸。农村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经不起疾病的折磨,更负不起“巨额”医疗费用的支出,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基本保障。
从老人家出来,组长来了,村书记薛万清也赶了来。我们沿着山路走到组长家。组长叫祝和胜,40多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算得上是组上的能人,前几年在山西煤矿当苦力,恁是三年没回家,挣了些钱回来。现在家里养了50多头马头山羊,仅此一项年收入就不下4万元。听到他的故事,看看他还算殷实的家,我在想,如果村上的百姓都能像他这样吃苦耐劳,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就不难改变。
工作组到组里来看望大家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一会儿,祝和全、龚已富、祝和本等几位村民闻讯赶了来。他们围着我在一家农户的院子里坐了下来,拉起家常。从他们口中了解到,村上群众生活还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一是电压过低,家里照明受影响,电视看不了,粮食加工更是问题。二是村上的小学撤销后,小孩只能到22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上学,山陡路远走读不可能,小孩生活不能自理,学校也不安排住校,有小学生的家庭得有专人在镇上租房接送、照顾小孩,大人不能做事,老人无法照顾,农田无暇耕作,房租也是负担。听到这些问题,我心头一紧,也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电的问题,我们出面协调供电公司,尽快改造电网,争取年内解决到位。小学生入学问题,我同村组干部一起商讨解决的办法,动员城区的企业进行捐助,解决集中住校的费用问题,安排人员集中接送孩子并照顾生活。我在想,孩子是大山的希望,也是大山的未来,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薛书记陪同我们先后走访了10多家农户,又到二组参观了村香料烟苗圃基地和速生白杨基地。参观的路上,薛书记不时向我介绍村里的情况。近年来村里在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下,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道路和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产业正在培植。一是修建了通村公路,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难题;二是争取到农电改造计划,正在解决低电压问题;三是香料烟种植成为品牌产业、支柱产业,全村种植面积超过400亩,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2010年还曾代表郧西县通过国家烟草验收。但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条件差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缺乏产业支撑、缺少能人带动、劳动力素质不高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夜幕就要降临,我们回到村委会。这是一栋破旧的两层小楼。二楼护栏上“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市经信委、市药监局驻严家湾村、磨沟村、铁箍岭村、石庙村工作组”的横幅十分醒目。工作队员都集中住在二楼。一间是女队员宿舍,一
个女干部住在这里;另两间临时用布帘隔断,分成三个区域,放置了五张简易床。室内不通风,太阳一晒,温度很高,刚踏进屋里,一股热气就卷了过来,把人激出一身汗。我勉励驻村工作队员要克服困难,沉下心努力工作。看到我们的驻村干部没有一点畏难情绪,就像他们自己讲的“苦却快乐着”,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可以感觉到,“三万”活动对干部的锻炼还是很有成效的。
利用晚餐前的一段时间,我坐下来同村干部、工作队员进行了交流。两个月来,工作队共走访四个村农户1700余户,覆盖面达到98%。群众对工作队的到来很欢迎,对工作也很支持。工作队通过两个月的走访、调查,对各村的下步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意见。如驻严家湾村的工作队员建议村里要抢抓丹江口库区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在四、五、六组大力发展林果、畜牧立体产业,力争在全村形成香料烟、拐枣、马头山羊、务工收入等多元经济格局。看得出,“三万”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建议我们的队员坚持“四个到位”,落实责任,走访入户到位;注重调研,政策宣传到位;排忧解难,全面帮扶到位;建章立制,科学规划到位。在全面完成“十个一”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动脑筋、创新举措,积极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吃过晚饭,夜已深了,回到住处,今天的所见所闻仍在我眼前浮现,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次与农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交谈,我亲身感受到“三万”活动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受到群众的真心欢迎,也深深地感觉到,要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推动农村事业发展,我们的责任还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