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授课教
师:郑艳爽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认识引人入胜、强烈对比、寓抒情、议论于说明之中的写作特点;
2、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认识生态环境破坏对我们将来生活的影响并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认识到环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并制止环境破坏者的行为。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一幅即将消失沙漠化的古城图片
2、一则关于沙尘暴的新闻
说明此时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今天我们要跟着作者去罗布泊看看,看看现在那里是怎样的情况。
二、读课文,分析文章
1、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作者的感情倾向怎样?
2、①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今、昔的样子,并在文中划出描写语段②归纳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和时间
③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说说作者引用这些数据意在说明什么?
4、作者为什么写到青海湖和月牙泉?
5、人类急功近利、过度开采资源的行为,造成了罗布泊、胡杨林的悲剧。悲剧仅限于此吗?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罗布泊、胡杨林、青海湖、月牙泉么?写这篇文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7、作为中学生,面对环保问题,我们现在或将来能做些什么?
8、齐读一首小诗,仙湖,我们盼你回家
三、课后作业:
记得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
请节约用水,否则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请同学为环保出一份微薄之力,写一至三条宣传标语。
第二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教 学 设 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朗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
3、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总结教训。【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特点,体会语言的真实性和文学性。教法:
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结合,采用跳读、勾画、批注、讨论等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罗布泊)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从中穿过。楼兰文明在这里孕育;蓝天绿草,牛马成群„„也被称作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考察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徒步孤身探险时失踪„„科学家甚至发现,罗布泊一直在移动。罗布泊这个迷一样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它好奇、探索、甚至献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罗布泊,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走近——罗布泊)
1、理解题目。板题 看题目:
1、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大家提出的问题真的很好,贴切准确。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呢? 我们一起来完成吧!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字词,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快速默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无垠(yín)边缘(yuán)戈壁滩(gē)主要内容:
三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了解——罗布泊)思考:
(一)今昔罗布泊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修辞手法,提点
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对比)突出了。。
(二)追溯原因。
找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找出原因:“改道”“四盲”,强调“人为因素”。
(适时板书)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类的愚昧与贪婪并没有停止,今天“罗布泊这样的悲剧”依然在上演,作者列举哪些由于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青海湖、月牙泉)
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周围环境因遭破坏而恶化的例子呢?能想到吗? 耕地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水灾、砂石流
如何避免、改变这种情况呢? 保护坏境,我们怎么做?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顺手关上滴水的水龙头,分类收藏处理废旧电池,复印纸尽量双面使用,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购物时自觉使用环保袋,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很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却能体现我们到底具备多少环保意识。
1、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2、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龙头开小,人走关灯。
3、请少用塑料袋子,不用一次性的碗筷杯盘。
4、请拒绝吃野生动物。
5、请一年至少栽一棵树。
6、请一年至少做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7、地球上已经有太多的垃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回收利用。把玻璃瓶、塑料、易拉罐,纸张都利用起来。
设想一下:罗布泊还能再现昔日的生机吗,为什么?说出依据。引水入湖、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珍惜水资源。。
四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同情——罗布泊)课文是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我们学习后深受震撼,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内容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
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朗读,体会。指名读 男女读 全体读
本文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加以形象性和抒情性。
真实 性: 调查研究、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二、延伸练习、拓展主题(书写——罗布泊)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我是一个世纪老人,历经沧桑数百年。看着世界万物的起起落落,我的心里有欢乐,有辛酸,有苦涩„„
我经过了最美丽的湖泊——罗布泊。那时,绿洲缭绕整个湖泊,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湖面如镜,一排排胡杨林似一条绿色的长带,各个屹立在湖泊周围,为罗布泊系上这条绿色蕾丝带,遍地绿洲,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翻滚的金色麦浪袭来„„这些郁郁青青的胡杨林,波澜不惊的湖面,华而不实的麦浪,彻彻底底的勾起人类的贪婪。
这样华丽的一面当然是好景不长,人类欲将把塔里木河改造,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又开河,又打坝,没有休止的意思,就这样永无天日的动工,满足他们奢侈的欲望,无奈之下,罗布泊断了流血的经脉„„
那会儿,胡杨林再也抵挡不知风沙的狂澜,终于怨恨的倒下。你问我为什么罗布泊会消失?消失的无影无踪?唉,那时的人类无知,只想到自己,根本不知道生态环境的知识,就因为他们的无知;就因为他们的自私;就因为他们的贪婪,罗布泊才会被他们扫的空空荡荡,不珍惜眼前,到现在怀念过去?我的心也随即被他们推向了黑暗的深渊,看着一个亮点在渐渐的合拢,我仿佛看见门口有一个挥着六根白色羽毛翅膀的天使,她在对我笑,想要抓住她,却凭空消失。
“如果不是当时的大力开采,罗布泊也不会从我眼里溜走”想想那时的这一句话,真是痴人说梦„„
那成片的的胡杨林顷刻倒下,走向了消亡。我心疼,走过变成黄沙的罗布泊,蹲下早已直不起来的腰杆,捧起一把如黄金的黄沙,眼里含着萧瑟的泪,对着天空的灼热太阳说,对着无知的人类说:“你们想不到吧,八十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
提示: 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C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
自作展示 《致罗布泊》 罗布泊,你有孔雀河水的清澈,你有天山雪莲的圣洁,你有江南水乡的婉约,你有历史美丽的恋歌。
罗布泊,你是文明 你是神奇 你是传说
罗布泊,你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你忍受了风沙的折磨,你渴望着绿色的拥抱;你诉说着环保的重要。
罗布泊,擦干你的泪眼 绽放你的笑涡 带上你的希望 让梦在这里起航。。
六、畅谈收获
生说
小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
第三篇:公开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搜集大量的图片,有仙境美景,也有荒漠惨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这些图片唤起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诵读教学法:引导学生默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默读中感知课文,筛选相关信息;师生分别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罗布泊吗?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是一个充满恐惧又充满神秘的戈壁,但是,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水鸟成群,碧波荡漾,罗布泊滋润着大片的生命绿洲。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二、图片展示
1、罗布泊简
2、文体介绍:报告文学
三、研习新课:
检查预习:
课文中的生字词,用多媒体展示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②罗布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同桌同学为一组讨论以上问题。3.教师检查讨论情况。
4.学生每四人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②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教师点拔,明确:
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环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6.指名分别读一读揭示罗布泊生态环境被破坏原因的句子和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认真体会。7.指名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8.文中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从文中找出来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9.文中还引用了大量确凿详实的数据,从文中找出几例,试分析它们的作用(使用数据的好处)。(四)拓展:
1.出示“青海湖”“月牙泉”的图片,问:青海湖,月牙泉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这说明了什么? 2.对于“青海湖”“月牙泉”的环境保护你有怎样的建议? 3.想像一下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五)练习:请你以世纪老人的口吻,将你向人们诉说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提示:
1.从出生~20岁,水草丰美,水鸟成群的仙湖; 2.20岁~60岁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3.60岁~100岁紧扣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寻找回来的世界。
(六)小结:本文用惨痛的历史教训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共建美好家园。只有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三、课外作业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第四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和在网络中查找、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分别运用情景导入法,想像联想法,分组讨论竞赛法,对比感受法,朗读法,换位思考法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欣赏风景图片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放映两组风景图片,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图片放映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这两级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只不过一个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是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将会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
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1、检查预习效果:请一位同学介绍昨天在网络中查找到的关于报告文学的知识。(明确: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两次重温课文的内容。
3、在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同学分男、女两大组,在文中寻找描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情景的语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看谁找得最准,读得最好!
5、自由讨论后回答: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又是什么使罗布泊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6、请同学们当一回公安战士,每四人为一小组,在文中寻找毁灭罗布泊的罪魁祸首,并用课文中的材料来概括说明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7、请同学们当一回律师,全班同学分两大组,分别从课文中和网络中寻找证据来给人类定罪。可以用课文中的材料概括介绍,也可以用网络中查找到的相关图片来展示说明,力求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来控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罪恶行为。
8、请同学们当一回法官,说说这时候最希望人类有怎样的反应?提醒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1、那么,人类是否觉醒了呢?请大家一起去思考,去寻找,看看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步伐是否停止?可以在课文中寻找,也可以在网络中查找。当有同学从文中找出青海湖和月牙泉这两个例子后,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月牙泉》,让同学们继续在忧伤的旋律中在网络中寻找地球上还有哪些江、河、湖、海,由于人为的原因而正在萎缩或消失?大家可以自由地讨论发言。(明确:有居延海,艾丁湖,艾比湖,乌伦古湖等。)
2、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网上相关资源的浏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身边的环保现象,提一些看法和建议,或是拟定一些环保标语。写完后,大家自由地讨论与交流。
第四环节:课外延伸
作业:请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以地球的口吻写一篇题为《人类,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并发往网上的相关论坛,然后再把作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并把自己的作文在网上的发表情况也告诉老师。同学们互相之间也可以交流讨论自己的作文和看法,还可以向老师推荐优秀作文,然后大家一起评选出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优秀作文空间里。
第五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贵教者:黄
一:激趣导入
释题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1、泊者水也,罗布泊与水有关。
2、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3、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二、自读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号,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大家的提问,也正是我们想知道的。
首先我们罗布泊的过去有个初步的了解。
罗布泊: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其水源是塔里木河,或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到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三、细读研讨
两位名人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罗布泊曾经的辉煌。读7、8自然段
1、从他们提供的资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
2、文章没有具体描绘罗布泊的热闹与繁华,引用史书和资料有何用意?
3、美丽的罗布泊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松滋市1433平方公里。
根据两位名人的描述,老师虚拟出了仙湖的部分美景?展示图片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消失,变成了如此恐怖的地步。展示图片
4、文本品味
这么大的水域永远消失,很是让我们痛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描写现在的罗布泊的段落,边读边圈点勾画,边概括边整理。
A,不死的胡杨死了,拟人手法,读出痛惜之情。你读的很动人作者写得也很动人,文章动人的原因在哪里?
B,大地裸露着,分析拟人手法,读出痛苦无奈。
C,气温高达70度,不见一只飞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读出荒凉之感
师生齐读24自然段。
5、短短30年,罗布泊由仙湖变荒漠,由生命绿洲变死亡之海,由天堂变地狱。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1)四盲。盲目什么意识?具体数据?盲目四个盲目叠加有什么作用?
(2)罗布泊永远的消失了,制造这一悲剧的是谁?(人)。这时你们能归结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吗?
(3)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此时我们明白了是人的盲目发展人的急功近利人的目光短浅自以为
人的贪婪造成了这一悲剧。
(4)一个“又”字说明什么?二生读。
四、拓展延伸
罗布泊在哭泣,可悲剧还在继续上演,青海湖月牙泉在慢慢消逝,这两个地方或许离我们有些遥远。我们身边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在本文中,作者以强烈的呼吁结束课文,相信这呼吁也是所有有责任感有良知心中的呼吁!
学了这篇文章,再来看看我们的身边(展示图片),结合今天学习的课文,把你的感触写下来。内容可以是简单的标语,报告文学片段都可以。
结语: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自然带来伤害,只是希望人类在在发展的同时能少一些盲目,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是完美相融,而不是彼此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