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时间:2019-05-15 01:1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第一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习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主旨的写作方法。

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难 点:

①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

②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的西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曾有一片绿洲,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被誉为“仙湖”。然而今天,仙湖消逝了,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种动植物,夏季气温高达70度,科学家、探险家屡屡失踪。这就是罗布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这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感受它的心跳,倾听它的心语。

二 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庇护 戈壁 和煦 吞噬 繁衍 沧海桑田

2、同学们,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抢答,教师明确: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意的悲剧还有哪些?

3、学生带着位图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明确: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树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近30年的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惧。

罗布泊的消逝是因为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三、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学生齐读12、13段。

2、提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组与组之间质疑、探讨、回答后,教师明确: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满目”就是………..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现在西部大开发也同样是开发,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四、品读课文

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课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 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面积的缩减、拼命地索水、任意地掘堤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五、月牙泉美景不在,悲剧仍在重演。挽救迫在眉睫。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然而时至今日,类似的悲剧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

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生命是宝贵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让我们触目惊心。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你的子孙后代或伴随你成长的罗布泊诉说些什么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用你的生花妙笔娓娓道来,让我们用心聆听。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报告文学)

今:沙漠 神秘 昔 绿洲 仙湖 真实: 列数据 史料记载

原因:改道 四盲 人类的贪婪 形象性:今昔对比 拟人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同样的悲剧:月牙泉 青海湖 抒情性:直抒胸臆 痛惜 启示: 发展与环保并行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第二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过程与方法:

学习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突破 重 点: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诣的写作方法。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难 点:

①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②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2.完成“读──读,写──写

二、课堂教学内容

1.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明确:(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如今又变成什么样子?(2)什么时候消逝的?(3)为什么会消逝?(4)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使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怎么样变化?

这悲剧是谁造成的呢?(5)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首先我们先来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翻开课后的读读写写。

1、指名读(两名同学)

2、指名解释重点词语

3、同学齐读字词,共四遍

3、朗读课文,解决问题

(1)接下来我们找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思考,罗布泊为什么被称做为仙湖? ①指名读课文 ②指名回答问题

(2)这样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可是现在它又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呢?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昔日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的“仙湖”,究竟是什么时候消逝的?因为什么而消逝的呢?

明确: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一、改道—— 20世纪塔里木河曾经两次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4)“仙湖”的消逝后,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个代表性的事物)明确:罗布泊的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胡杨林锐减,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也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5)这悲剧又是谁造成了呢?(找出文中原句)

明确: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6)但同样的悲剧并没有因为罗布泊而停止,他还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最后三段。看看同样的悲剧还在哪些地方上演呢?

明确: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4、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然后回答)

明确: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5、品味语言:

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形象性和抒情性分别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能不能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进行赏析呢?

形象性和抒情性体现在:修辞的运用:一是对比;二是拟人,排比的修辞;

真实性体现在哪里呢?运用数据客观说明。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赏析呢?

明确:

①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②“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用拟人手法和形象的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③“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

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

⑤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明确: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⑥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3 正是这种盲目行,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

⑦ “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作者引用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小结:是啊,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同样的悲剧继续发生着,关没有因为罗布泊的消逝而停止,那么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现在国家正在提但是西部大开发,我们应该提出哪些忠告呢?

明确:请同学们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回答问题

6、总结:

从一篇报告文学来看。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铁肩担道义,妙手绘蓝图。

作业:

1、畅想表达:“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从60岁~lOO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三、课后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第三篇: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过程

一、导入课文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

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的仙湖——罗布泊。

二、看题目:

1、分析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 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三、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要求:

1、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在书上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看能否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3、理出各内容在书中出现的次序。

(此问题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明确: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

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 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 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 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3、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 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目的。

四、请学生齐读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 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 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 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 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在此处理一下文章行文的思路)

五、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 ;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 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 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如:《汉书 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 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 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

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 “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 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 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 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 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

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

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六、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这罗布泊中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一棵草、一滴水你会说些什么?

2、热合曼是一个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你该怎

样向人讲述罗布泊的沧桑?

提示 :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C、从出生到20岁,斯文 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

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

七、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

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

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

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

自己的家园。假如你是这罗布泊中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一棵草、一滴水你会说些什么?

第四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精读课文,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段落的圈划、朗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文章中心。

3.让学生明白人类因破坏环境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增强环保意识,善待地球家园。教学重点:

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读分析,深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难点:

课文用大量文字介绍胡杨林的用意。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出示图片,抽生谈感受

2、引入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课题进行分析、理解

2、检查预习

3、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三、品读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

1、从文中圈划出屏幕上所出示问题的关键语句

①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② 今日罗布泊又有何面貌? ③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 ④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理解课文用大量文字介绍胡杨林的用意。问题:文章主要是分析说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可为何又用5段之多的篇幅介绍胡杨林的情况呢?

明确:胡杨林作用(正面)防沙卫士、绿色长城、营造绿洲。

(反面)(失去它)沙漠扩大,沙进人退。

胡杨林特点:美丽、千年不死。——作者用意:作用如此重要且生命力如此顽强的胡杨林竟遭灭顶之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这既是胡杨的悲剧,又是人类自身的悲剧,是人类亲手毁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到了何种程度,正因如此,才引发了作者深重的忧虑,从而突出了文章中心。五、拓展延伸

师:其实,这样的悲剧又何止是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呢?就是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六、教师小结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共有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七、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对人们诉说什么?(200字)

第五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该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过去罗布泊的美丽景象和消逝的罗布泊的现状,同时也追溯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得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手是人,从而呼吁人类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沧海桑田。”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4、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难点: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品味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而以前的罗布泊是绿树环绕、牛马成群、鸟雀翻飞。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故?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字词掌握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清、凄凉。

和煦(héxù):温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吞噬(shì):吞食;并吞。裸露(luǒlù):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二)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

(三)合作探究

1、通过多媒体对比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今昔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昔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近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让学生探讨罗布泊消逝及青海湖、月牙泉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2、罗布泊仙湖已经消逝,青海湖湖水正在下降,月牙泉却濒临干涸。你知道导致这样结果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吗?对西部大开发有何启示?

(四)品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报告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句子。(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方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句子评析。)

(五)品味语言

文中语句有的是直抒胸义,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品读一下,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例句如下)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2、昔日: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 的地方。”

3、“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4、“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六)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已经不在了,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继续。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

(七)课文小结

悲剧不只是罗布泊一个,同样的悲剧还在很多地方上演,青海湖、月牙泉,还有千千万万的其它地方。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封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六、板书设计

昔日

生态意识

发展意识

真实

青海湖月牙泉

罗布泊

环保意识

形抒情

现在可持续

下载《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3、体......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泊湖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等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3.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认识本文强烈对比、由叙到议的写作特点。 2.用讨论的方法,学习从课文题目入手、逐步把握文章主题的阅读方法。 3.理解人......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贵教者:黄 一:激趣导入 释题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1、泊者水也,罗布泊与水有关。 2、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3、消逝,消失,逝含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执教者 吕频2014.12.2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以及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

    公开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远大一中八年语文设计者:杜玉田春华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