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22:3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 ——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2012年2月7日)

今年春节期间,新闻战线按照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满怀热忱,深入大江南北、沿海边疆,上高原、下矿井,访农家、进社区,察寒问暖、感受民生,真实反映亿万群众欢度新春的热烈景象,生动展示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的风采风貌,充分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幅幅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温暖感人的音频视频,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热情。“新春走基层”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下简称“走转改”)的一次集中行动,是“走转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走转改”的认识,给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第一,“走转改”启示我们: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根本问题。在“走转改”活动中,一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国情民情,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有的编辑记者说,我们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对人民就会有多少真情。过去总感到自己比群众高明,现在明白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真正老师;过去老盯着上层、精英、明星,现在明白了新闻源于群众、源于实践、源于基层。“走转改”活动告诉我们,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目的所在、动力所在,更真切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自觉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1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第二,“走转改”启示我们: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

我们的编辑记者本来就应该扎根在社会实践之中,在人民群众之中,在现实生活之中。否则,新闻报道就会失去根基,新闻源泉就会枯竭。一些编辑记者说,是“走转改”活动让我们走出了办公室、走出了会议室、走出了互联网,也是“走转改”活动使我们改变了过去“网来网去、文来文去”的工作状态。“走转改”活动告诉我们,做一名新闻工作者,就应当经常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都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新闻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有追求、有抱负的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把新闻写在广阔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心坎上。

第三,“走转改”启示我们: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关键要“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

群众语言来自生活、发自肺腑,是民生冷暖、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说实事求是的话,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话,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更富激情、更有感染力。一些编辑记者感叹,一旦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我们的新闻报道就有了灵感火花,我们新闻写作就能文思如泉涌,远远胜过坐在办公室内搜肠刮肚、躺在文件堆里东拼西凑、泡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而且新闻报道的文风也才会变得清新朴实、鲜活生动。“走转改”活动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善于从群众语言中获取智慧、受到启发,不断创新语言表达方式,少些说教式、远离八股腔、避免假大空,努力形成说实话、说新话、说短话的报道风格。

实践表明,“走转改”活动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走转改”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不断深化。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努力使新闻队伍面貌有新的改观,使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有新的提升。

一是在“走转改”中加强主题宣传。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主题宣传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类新闻单位要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用“走转改”的方式方法,精心组织好“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等重大主题宣传。要眼中有群众、心中有思考、胸中有大局,善于抓住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升思想含量,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厚重扎实,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善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以事喻理,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从群众的切身感受中挖掘深刻内涵、体现重大主题,使重大主题宣传富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要注重发现和宣传基层党组织、普通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以感人的故事、不凡的业绩,树立和展示党的光辉形象。

二是在“走转改”中把握好报道基调。“走转改”报道不仅仅是对社会生活片断的“原生态”反映,也有一个把握好报道基调的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地、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和主流。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多反映振奋人心的变迁变化,多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成就,为社会增添温暖、给人们提振信心。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我们的新闻报道既要正视基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真实反映普通群众的愿望要求,又要充分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防止片面单纯地揭示问题、凸显矛盾,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国情,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更好地发挥新闻报道的建设性作用。

三是在“走转改”中拓宽报道视野。基层的实践、群众的生活丰富多彩,“走转改”活动的形式和报道内容也应该多种多样。要不断拓展思路、扩大覆盖,深入各行业各方面,深入各地区各领域,通过

广泛报道基层一线和普通群众的火热社会实践,全面展示广大人民群众绚丽多彩的创新创造,生动描绘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画卷。要拓宽报道领域,既要报道农村,也要报道城市,既要报道老少边穷地区,也要报道经济发达地区,既要报道经济社会领域,也要报道科教文化领域。要注意改进报道方式,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准确把握群众需求、贴近群众心理,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报道内容,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是在“走转改”中抓好队伍建设。基层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沃土。一颗种子,植入泥土,才能生根发芽;一名记者,融入人民,才能锻炼成长。要坚持在“走转改”活动中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要坚持在“走转改”活动中加强业务锻炼,提高在基层一线、艰苦环境采访报道的能力,提高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的能力。要坚持在“走转改”活动中提升个人修养,学习人民群众优良品质,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时刻拿群众这面镜子检视自己、提高自己,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要重视在“走转改”活动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推动新闻战线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五是在“走转改”中强化制度保障。要认真总结“走转改”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有效办法,通过建章立制,将好的做法固化下来,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推动更多新闻工作者到基层去、到一线去。要建立领导干部示范带动机制,倡导和推动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撰写稿件。要建立版面时段保障机制,舍得拿出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刊播“走转改”报道。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对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编辑记者给予表彰奖励。

六是在“走转改”中探索新闻工作规律。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新闻队伍结构等出现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如何深化对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是时代提

出的重大课题。“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新闻战线对如何做好正面宣传、如何开展热点引导、如何进行舆论监督、如何创新报道形式,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同程度地解答了当前新闻宣传实践面临的一些新课题。要加强对“走转改”新闻实践的理论研究,丰富提炼“走转改”精神内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好地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

(本文系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刊载于《党建》杂志,发表时有删节。)

第二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年7月25日)

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行动 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刘云山

(2012年7月25日)

7月23日至24日,中央在京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教育热潮。

一、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善于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精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立意高远、总揽全局,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具有 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1.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立足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贯穿讲话的鲜明主题。提出这样的总要求,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把握好这个总要求、落实好这个总要求。一是必须高举伟大旗臶不动摇。当今世界剧烈变动,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复杂多变,用什么样的旗臶来引领社会进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凝聚社会共识,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就能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特别需要我们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上开辟新境界,在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上取得新突破,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三是必须坚定对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正是沿着这一道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快速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创造了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环境如何复杂,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四是必须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追求,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奋斗过程。我们朝着这个目标越走越近,但任务还相当繁重,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胡锦 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深入总结过去10年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强调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我们党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一是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这些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二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三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 面。

3.准确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充分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内在要求。一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相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讲“中国经验”,这就是最重要的经验;我们讲“中国创造”,这就是最伟大的创造。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动摇。二是深刻把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形势在发展、事业在推进,认识真理、把握规律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立足中国国情、把握世界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不懈创新创造,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在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紧密结合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是深刻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过去3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4.准确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这些重大部署有原则要求,有政策安排,有举措办法,体现了战略设计、宏观谋划与实施步骤、具体措施的统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刻理解和切实贯彻好这些重大部署。一是在经济建设方面,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是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臵,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三是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二为”方向 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四是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五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5.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任务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从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结合上,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必须认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是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看到,在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二是深入把握党的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 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抓好这“五大建设”,就能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深刻领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政治要求。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260多万党员的大党,规模数量大、成员分布广、新鲜血液多,这么一个大党、又面临着复杂环境,离开严格的纪律、统一的意志,一切都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教育热潮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工作。要按照中央部署,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展开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宣传工作,举全战线之力、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形成热潮,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着力增强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和良好社会文化条件。

1.切实做好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干部群众更好地掌握讲话的基本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以 高度的政治自觉,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切实把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学习、认真研读,深刻领会贯穿讲话的基本精神,准确把握各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宣传讲话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及时报道全党全社会对讲话精神的热烈反响,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要组织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利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刊发评论、言论,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要在推动全党全社会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同时,紧密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努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2.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教育,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凝聚力量。深化理论武装、发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作用,是不断凝聚思想共识、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切实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引导人们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点方法,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摆在突出位臵,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实践要求,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等,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说服力的重点文章,为人们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有力支撑。要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讲师团的作用,通过“理论下基层”、“百姓宣讲”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回答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增强理论宣传普及的针对性有效性。

3.深化“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今年六月以来,我们开展了“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推出了一批重头报道、重点文章、重要评论,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一个展示科学发展成就、深化科学发展实践的热潮正在兴起。应当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浓墨重彩地展示伟大成就,扎实有效地深化教育活动,把“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不断引向深入。要紧密联系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办大事、克难事的成功实践,联系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从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各个方面,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 各个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10年来的历史跨越。要深入宣传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宣传各行各业的优秀共产党员,展示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品格。要进一步挖掘主题,增强宣传教育的思想性,深入揭示成就背后的体制制度原因,深入阐明发展成果蕴含的价值内涵,深入展示伟大实践昭示的发展方向,见事见物、见思想见精神,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积极创新主题宣传的途径方式,既要从宏观上展示成就、总结经验,又要善于以小见大、以理服人,力求生动活泼、出新出彩,增强说服力、感染力。要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一线挖掘鲜活素材,深入群众发现生动事例,注重用基层的实践展示社会进步,用人们的切身感受反映发展变化。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多开辟群众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多搭建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宣传文化单位和阵地的作用,把宣传教育开展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真正做到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4.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热点难点多发频发,复杂性、敏感性更为突出。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过程中,引导好热点难点,意义尤为特殊、尤为重要。要坚持积极引导、深入引导、有效引导,把讲怎么看与讲怎么办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 想舆论。要着眼于增强发展信心加强对经济和民生问题的引导,全面科学地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深入解读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解读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稳定的政策措施,引导人们既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又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既看到眼前的困难、又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坚定克服困难、推动发展的信心。要着眼于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加强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引导,一方面着力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让人们感受社会的温暖,激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针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讲清楚问题的客观事实、症结所在,讲清楚党和政府的立场态度、措施办法,引导人们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矛盾,用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要着眼于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引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武器,围绕“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等,旗臶鲜明、是非分明地阐明立场观点,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态势。

5.集中展示文化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着力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党的十八大是一大盛事、一大喜事,需要有喜庆热烈的文化氛围、有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要把组织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安排、深入实施,生动展示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主流,展示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集中推出一批歌颂党和祖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人民美好生活的优秀舞台影视艺术作品和优 秀出版物,认真做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表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好展播、展映、展演工作,扩大优秀作品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按照中央要求,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这也是展示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方面,必须确保如期实现。要把城乡文化活动统筹起来,把专业文艺演出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唱响中国”全国巡演活动,深入开展“心连心”、“激情广场”和“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努力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要广泛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和志愿服务。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学习时代楷模宣传教育活动,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的先进典型,宣传“最美人物”、倡导“最美精神”,着力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新风。要继续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使道德领域展现新变化、新气象,进一步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6.更好地统筹对内对外宣传,努力形成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现在,境外舆论对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涉华舆情也越来越复杂。在境内境外舆论互动增强、界限模糊的情况下,为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氛围,必须更加注重内宣、外宣的统筹。要抓住国际舆论聚焦中国共产党、聚焦中国的契机,运用各种传播渠道、交流平台、对外窗口,运用客观的事实、丰富的内容、生动的事例,大力宣传介绍我们党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宣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主张,宣传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我们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要按照中央要求和我总体战略,区分情况、区别性质,通过官方、学界、民间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阐明我立场主张,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回应国际涉华舆论热点,努力抢占道义制高点、掌握国际话语权。对于那些正常的关切,要加大阐释力度、加强信息发布,增进沟通理解;对于那些属于误解误读的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化解疑虑、增进信任;对于那些无端指责、恶意攻击特别是挑战我核心利益的问题,要有理有据地予以批驳、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可以预见,十八大前后,来华采访的境外记者会大量增加,要及早准备、及早筹划,把有关工作想周到、做扎实,为境外记者采访提供热情服务。

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2012年7月25日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 有删节)

第三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1月12日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在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2012年1月12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实践,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是领导带头、组织有力。各地区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走转改”活动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摆在重要位臵,强化组织领导。一些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做出批示、提出要求,过问工作进展。宣传文化部门负责同志率先垂范,许多新闻单位一把手带头深入基层,亲自采写稿件,发挥了表率作用。二是全员参与、持续推进。“走转改”活动一开展,就得到新闻战线的热烈响应,无论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还是都市类行业类媒体、新兴媒体,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播音员主持人,都积极参与,迅速形成了规模、形成了声势、形成了氛围。在此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拓展、深入推进。理论、文艺、出版工作者也都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活动,“走转改”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蔚然成风。三是成果丰硕、成效明显。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推出了一大批来自一线、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帮助解决了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理论、文艺、出版工作者心灵受到洗礼、作风得到锤炼、思想得到升华,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先进典型,整个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总之,“走转改”活动态势很好、效果显著,“走转改”走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天地,走出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刚刚结束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走转改”活动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部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

1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着眼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把“走转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推动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持,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以深化认识为基础,切实提高“走转改”的自觉性。“走转改”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深化“走转改”首先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服务大局、深深扎根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是本色所在、职责所在、优势所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响应时代召唤、履行崇高职责的必然要求,宣传文化工作者只有深入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入基层生活第一线,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生动反映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担负起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体现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举措,是改进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深入实际、植根实践,才能找到契合群众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深刻认识到,“走转改”活动是宣传文化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继承优良传统、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成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关键要看深入基层的面有多广、扎到基层的根有多深。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宣传文化工作者,都应当把“走转改”当作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加自觉主动地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宣传文化工作者。

二、以作风锻炼为根本,不断增强“走转改”的针对性。作风反映的是党性、体现的是修养、展示的是形象,直接关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开展“走转改”活动,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全战线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切实加强作风锻炼,实现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通信工具先进了,但无论条件怎么改善、环境怎么变化,都代替不了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要带着感情“走转改”。感情有了变化,作风才能转变。许多新闻工作者表示,要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真正融入群众,就不能做“蹲在机关”的“办公室记者”,不能做“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不能做“人在情不在、身到心不到”的“走形式记者”,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要弘扬“勿忘人民”、“用

双脚跑新闻”的优良作风,永不割断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脐带,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要带着问题“走转改”。“走转改”实际上也是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深入企业、农村、社区,深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全面了解国情,深刻体察民情,感知最火热的实践,总结最新鲜的经验,思考最紧迫的课题,反映最热切的呼声,多方面看变化,多维度想问题,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着力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更好地造福群众、服务群众。要带着理想追求“走转改”。基层是锤炼意志品格的熔炉,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提升精神境界的镜子。要拜人民群众为师,经常想一想对照人民群众我们差什么、应当向人民群众学什么,用群众朴实无华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恪守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树立和维护宣传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以多出成果为目标,充分展示“走转改”的实际成效。衡量“走转改”的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产生多少思想深刻、影响广泛、群众欢迎的作品。在“走转改”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好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活动效果越好,人们的期待也就越高。要进一步做好“走转改”的新闻报道,在继续办好“走转改”专题专栏的基础上,用“走转改”的办法做好日常报道,把“走转改”的要求体现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体现到所有版面和节目栏目中,使报道出新出彩。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理论文章、文艺作品,都要注重思想含量,从大局着眼、从基层落笔,用基层的生动实践来展示社会进步,用群众的真切感受来说明深刻道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益、给人以力量。要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说短话、新话、实话,多一些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泥土芬芳、雅俗共赏,避免程式化、概念化,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文艺作品更加鲜活生动、耐读好看。

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实现“走转改”的常态化。“走转改”活动不是一时之举、短期之策,而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性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活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宣传文化单位要把这项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定期研究部署,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充实工作力量,结合今年的整体工作计划,统筹考虑安排,一同推进落实。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深化“走转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继续带头深入基层,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建立完善联系基层、深入

基层的工作机制,加强社科调研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文艺采风基地建设,加强蹲点调研、基层挂职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对宣传文化工作者赴基层驻点、调研做出规划安排。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刊播安排、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同志给予表彰,推动更多的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工作者到一线、到基层,发挥作用、展现价值,推动“走转改”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最近,已经启动了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这是去年“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延续,也是“走转改”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宣部通知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把活动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要突出报道重点,大力宣传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显著成就,宣传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宣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果,生动反映城乡群众欢度春节的和谐景象,反映各条战线干部职工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推出一大批温暖人心、催人向上的报道,开展“送欢乐下基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

第四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5月18日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刘云山

(2012年5月18日)

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又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孕育和催生着新的重大突破,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科技的影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当代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科技创新驱动的轨道,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抓住科技发展进步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从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看,高新科技的发展,以独特的方式不断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内涵、新的动力,越来越成为撬动文化发展的强大杠杆。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有助于打造文化发展的新平台、拓展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有助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升文化发展的质量效益。只有加快科技应用步伐,才能提升文化发展的层次,优化文化发展的结构,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让文化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看,现代科 技的发展和应用,打通了通讯、传媒、娱乐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影视动漫、网络视频、电子图书等文化样式的兴起,增加了人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享受,也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只有把握捕捉文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以科技的应用来创新文化业态,增强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从掌握国际文化竞争主动权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带来全球文化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各国都在谋求借助高新技术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科技已成为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拥有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的融合步伐快,谁就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现在我们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只有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培育我们的文化优势,拓展我们的文化利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始终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还就加强公共 文化服务、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科技工程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兴传播媒体、传播形态加快发展;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企业和文化品牌。同时也要看到,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技术进入发展应用的裂变期,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频率不断加快。与之相比,我们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文化领域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自给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不高,文化科技人才还比较缺乏,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事关文化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着力提高我国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好地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不断拓展文化与科技融合 的广度深度。现代科学技术使文化生产从相对封闭、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开放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效率。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提升我国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必须增强科技意识,把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转型升级,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数字化转换和双向改造,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业务。要进一步提高数字电影制作生产能力,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发展数字院线,实现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要鼓励出版企业开发和制作数字图书、数字报刊,发展电子阅读、有声阅读,鼓励印刷复制企业加快生产流程和设备更新改造,逐步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要加快高新技术在演艺业中的应用,加强舞台艺术的数字化采集和传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文化生产模式的转变。二是更加注重用高新技术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最新产物,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部分,也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衍生出各种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新兴文化业态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要及时掌握高新科技发 展最新成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提升新兴文化业态的比重。要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更加注重用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科技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效率,而且可以大大拓展艺术想象的表现空间。比如,舞台艺术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效,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数码电影技术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球幕电影、交互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增加现代科技元素,为文化创意的实现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增强文化产品的思想表现力、艺术冲击力,使内容与形式、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二、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努力提高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集约化水平。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企业是主体,产业基地是平台,必须集成资源、集聚优势,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一是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大批出版、发行、影视、演艺等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为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动力。要通过产业规划、政策支持,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文化企业聚集,引导文化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创 新平台建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项目实施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相互联姻、加强合作,大力培育创新能力强的国有大型文化科技企业,使之在文化科技创新领域发挥骨干作用。二是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提升文化科技产业孵化能力的重要举措。要紧紧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深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坚持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战略定位,突出文化科技创新的鲜明特色,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国家级的示范基地,要广泛集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推动文化科技产业实现集群发展、集约发展。要着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建设,为相关文化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技品牌。文化企业也好,产业基地也好,要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必须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上有所作为,拥有自己的响亮品牌。要强化品牌意识,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立足于专、精、特、新,努力打造更多技术含量、思想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加强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提高文化科技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企业产品还是产业布局,都要注意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真正把宝贵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研发,积极抢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制高点。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要看拥有多少自己的核心技术。要说优势,这是最根本的优势;要说不足,我们在这方面还有明显不足。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必须紧紧扭住加强技术攻关、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加强文化科技基础技术研发。要抓住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列出一批战略性、基础性课题,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技术标准的确定对文化科技发展至关重要,文化科技竞争往往也伴随着标准之争。要加强文化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促进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二是加强高新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作为文化科技发展的后发国家,要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吸纳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引进而不注重消化吸收,就会削弱自主研发能力,容易受制于人。尤其是那些核心技术,买也是买不来的。要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沿,在加快技术引进的同时,积极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原创和研发中心出现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进国外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支持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 化应用。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才能形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体转化率还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运用并重,牢固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方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文化技术中介服务,积极培育技术产权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架设技术与市场、技术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提高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四、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中提升文化传播能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而传播力往往取决于传播技术的先进程度。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面对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必须把构建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一是提升文化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可以大量快捷地复制与传输,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率,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渠道。要统筹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传播模式,实施好重点文化传播工程,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促进报、台、网融合互动,建立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新闻信息采集、传输与播发系统,推动优秀文化的网络化传播。二是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也是丰富文化传播渠道、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大举措。2010年以 来,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资源整合与数字化转换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要在继续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推动“三网融合”逐步在全国推开,努力实现三网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切实提高网络设施的利用水平。要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努力将广电网络打造成一个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可管可控的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平台。同时,要积极推动电信网向宽带通信网、广电网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向下一代互联网转换升级,紧紧跟上全球通讯技术的发展步伐。三是用新技术确保传播安全。现代传播方式在为传播先进文化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不良和有害信息传播提供了渠道,给宣传文化领域管理增加了难度、带来了挑战。传播技术发展越快,传播安全的要求就越高。高新技术领域的问题,必须靠高新技术手段来解决。要注意统筹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监管系统,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网络管理、安全播出、数字版权保护等管理技术研发运用,积极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依靠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五、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文化与科技都属于知识密集型领域,也都是最需要创新创造的领域,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做支撑。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创新培养方式、拓宽选拔渠道、优化创业平台,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汇聚智力资源。一 是抓好专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当前最需要也最紧缺的,主要是专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要立足文化改革发展实践,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引领文化科技创新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和科技素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推动文化与科技有效对接的领军力量。要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培训基地,设置文化科技相关专业课程,汇集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文化科技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要充分发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文化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扶持激励力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现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对文化科技人才的需求急剧提升。要在注重培养的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视野、拓宽渠道,吸引其他领域的科技人才进入文化领域。要大力引进海外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高端人才,把直接引进和间接借用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合作、客座兼职以及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三是为文化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平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最终目的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要用事业凝聚人、用环境吸引人、用待遇激励人,多为文化科技人才创造发展机会、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非公有制文化单位的人才,要在职称评定、培 训进修、奖励资助等方面一视同仁,使文化科技人才创造有广阔空间、才华有展示舞台。

六、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正处在深入探索阶段,面临的课题很多,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保证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一是摆上突出位置。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开辟文化发展新途径、赢得文化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改革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创新型城市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强力推进,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深入地展开。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由科技部牵头,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建立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机制,具体负责指导推动工程实施、有关重大政策制定等工作。各地也要参照中央的做法,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这些年,中央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新的形势发展相比,与加快融合工作的要求相比还不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结合我国文化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制定和完善税收、金融、土地、工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各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等,要 向文化科技企业、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倾斜。各地要在用足用好中央有关政策的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出台一批更有针对性、更具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第五篇:在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一堂,总结工作,规划发展,交流心得,畅谈未来。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局(分公司)向各位拜个早年。过去的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两烟”生产收购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是顺应形势变化、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实践创新的一年,是在座的各位烟草工作者积极奋进、大胆探索、强力推进全面建设烟草事业的一年……

2009年,江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和江口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了全县“两烟”生产经营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1、烤烟生产圆满完成任务

烤烟生产收购工作紧紧围绕“种足面积、确保总量、强化基础、科技兴烟、恢复风格、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指导思想,完成烤烟移栽计划面积12000亩,栽烟1404万株,完成计划的100%;种烟农户1454户,其中20亩以上大户99户,50亩以上大户13户,100亩以上大户3户,规模化种植水平得到了提高,户均种烟面积达8.25亩;签订收购合同产量2.8万担,收购烟

叶30817.97担,完成计划的110.06%,比上年增产2246担,增长7.8%,上中等烟比例占85.27%(其中上等烟占39.91%),公斤均价14.3元,比去年增加1.78元;烟农现金收入2296万多元(计税金额2203.731751万元),比上年增加421万多元,户均收入达15789元,比去年户均增收3441元;实现烟叶税484.8万元以上,同比增加92万多元,全面完成了烟叶生产收购目标任务,烟农种烟效益明显提高,烟叶风格特色进一步彰显,质量得到市场认可,烤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

2、卷烟网络提升及销售工作顺利完成2009年,是完成卷烟网建全面提升三年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我局(分公司)按照国家局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指导思想及“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方针进一步夯实网建基础,卷烟网建基础工作有明显的进步,零售客户的品牌上柜率和销售量得到提高,经营结构和利润得到了显著增强;通过多次培训和组织集中学习后,客户经理对零售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实施结果明显有所提升,网络调控功能明显增强。累计销售卷烟5698.88箱,完成年计划5500箱的103.62%,同比增加375.45箱;低档烟销售2038箱,完成计划2080箱的98 %;销售总额7865.88万元,实现毛利1590.38万元,同比增加288.55万元;综合毛利24.76率%,单箱均价13803元/箱,同比增加2012元/箱。

二、2010年工作安排意见

2010年全省烟草商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控规模,规范管理,打牢基础,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创新发展,全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卷烟上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收购烟叶600.47万担,销售卷烟125万箱,实施烟水配套面积112万亩,出口创汇1亿美元,实现税利增长10%以上。结合我县实际2010年确保生产收购烟叶2.6万担,平均单产130公斤,上等烟35%以上,上中等烟85%以上,等级合格率80%;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继续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保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努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把我县烟草商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最后,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并通过在座的各位祝你们的家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合家欢乐!

下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并讲话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出席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并讲话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 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全国宣传部......

    刘云山在影视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创作更多深受群众喜爱的影视精品 (2010年9月26日) 刘云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影视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持续发展,取得历史性......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在这欢聚一堂、共迎新春的美好时刻,我首先代表中共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定稿]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在这欢聚一堂、共迎新春的美好时刻,我首先代表中共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

    在新春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新春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老同志、老领导: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召开老干部座谈会。我首先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在招商引资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本站推荐]

    在招商引资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佳节,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特意把你们请来开个简短的座谈会,给大家拜个早年,我......

    在新闻单位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新闻单位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2003年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先向各位朋友、各位朋友、同志们拜个早年,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全家安康,心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