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美在我家
“美丽乡村美在我家”主题活动倡议书
作者:河山镇 时间:2011-08-17 11:19:33.0 评论数:0
“美丽乡村美在我家”主题活动倡议书
广大村(居)民:
建设清洁、整齐、美丽、舒适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为积极响应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河山镇决定在全镇开展“美丽乡村,美在我家”主题活动。为此,向全镇人民发出倡议:
人人行动起来,做清洁环境的志愿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迅速参与到“美丽乡村,美在我家”主题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卫生行动,清洁河道、清洁道路、清洁庭院、清洁村庄、绿化植树,努力营造净化美化绿化的优美居住环境。
人人行动起来,做改变陋习的带头者。自觉摒弃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生活陋习,把保持清洁卫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乱贴乱画,养成爱惜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
人人行动起来,做良好风尚的引领者。要做美化环境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作为公民,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行为影响他人;作为父母,要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给子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引领家人、引领亲友、带动他人,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
人人行动起来,争做美丽家园的监督者。积极维护整洁优美的环境,发扬主人翁精神,认真履行监督义务,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用设施等现象和行为进行劝阻、举报、制止,同一切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整治环境、美化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我们要立足新时代,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实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美丽乡村是我家
美丽乡村是我家(快板)
合:南村处处好风光,美丽乡村我家乡。打竹板、竹板响,想给大家讲一讲。甲:咱们到底讲点啥?哪位姊妹先回答?合:我说我说我先说,先说后说跑不脱。乙:停停停!
不要吵、不要闹,让我先来做汇报。丙:不说你,不说她,听我先来夸一夸。
新农村,新天地,如今都是新鲜事。
新的人,新的事,有人有事有滋味。
合:台上表演莫耽搁,请你快点往下说。丙:(白)好!
兄弟姐妹莫急躁,听我慢慢做介绍。市政府、发号召,美丽乡村齐建造。-1-
领导干部真能人,个个真情为村民。说真话、讲实话,出谋划策来规划。描画卷、为人民,真是我们贴心人。美丽乡村变化大,转眼变成一幅画,鲜艳夺目顶呱呱,美丽南村人人夸。新南村,好地方,鸟在林中竞歌唱。片片树林层层翠,青山绿水令人醉。高楼别墅平地起,旅游观光来这里。文化广场真热闹,山歌悠悠把舞跳。生活水平大变样,富裕农民齐欢畅。党的政策指方向,我村一天一个样。想过去——
(白)什么样?
姑娘穿衣不打扮,生得再好不受看。小伙更是庄稼汉,脸朝黄土背朝天。吃的菜汤圪塔饭,无油无肉无鸡蛋。住的窑洞土坑坑,房前屋后稿草荒。走的黄泥裹脚路,卖点特产靠徒步。
-丁:齐:乙:
现如今——
齐:(白)啥变化?
丙:美丽乡村真漂亮,南村民居明晃晃。
柏油大道出寒山,水泥道路家家连。柏油道路更宽畅,整洁干净路灯亮。绿色食品超市选,饭后散步去公园。一看人们精气神,难分城里乡下人。甲:如今南村换新貌,全靠耀文好领导。
披荆斩棘建煤矿,小常带来新希望。两委精心细谋划,产业结构要变化。洗煤厂、建材厂、焦化水泥甲醇厂。煤变油、发电厂,地下、地面一齐上。观光农业旅游村,绿色农业梦成真产业链条在拉长,经济效益稳增长。长治名列排行榜,全省雄踞四十强。全市龙头数老大,年年领奖戴红花。乙:美丽乡村是我家,带着感情把她夸。
南村步入现代化,户户都能接电话。-3-
空中高速村村通,世界大事放心中。上宽带、学文化,鼠标一点通天下。小轿车、大卡车,一年更比一年多。电磁炉、电饭锅,做饭不用烧柴禾。家家吃上自来水,不为挑水跑断腿。集体供暖人心暖,送走严寒享温暖。丙:今日南村不容易,干部费尽大力气。怀着一颗感恩心,日子一过一温馨。丁:再看如今新南村,日子赛过城里人。
扛上锄头是农民,走进工厂是工人。南村百姓是股民,家家年年红利分。
农村实现城镇化,俺,不当市民当农民。甲:改革开放沐春雨,党的政策暖心里。乙:跨越发展前景好,阳光普照春来早。合:山也新、水也新,农村发展鼓人心。
齐心建设新农村,圆梦中国向前奔!-4-
第三篇:全国美丽乡村学校美在哪儿)
全国美丽乡村学校美在哪儿
在襄城区卧龙镇洪庙村,有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新集中学,学生全部来自该镇21个村庄。这几年,该校结合当地农耕文化优势,把农耕文化发展成了该校的特色。
12月4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发现美丽乡村教育——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在这次高峰论坛上,卧龙镇新集中学凭借着独特的农耕文化优势从全国百余所农村学校中脱颖而出,获得2013“美丽乡村教育”公益评选优秀奖,成为十所“全国美丽乡村学校”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所“全国美丽乡村学校”。
新集中学到底“美”在哪儿?12月17日,记者来到了新集中学一探究竟。
1鱼塘、石磨成校园风景
位于洪庙村的新集中学占地3.5万多平方米。还没到学校大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就透过栅栏映入眼帘。
进入学校大门,深冬的校园仍生机勃勃,道路两旁种植着一棵棵香樟树,围绕着足球场的是一棵棵广玉兰,左边灰色调的教学楼、综合楼和学生公寓不失典雅,楼与楼之间分别种植着桃树、柿子树等果树。校园的一角摆放着石碾和石磨,是以前用来碾米和磨豆腐用的。课间时间,三年级的几名男生正围着石磨追逐嬉戏。继续向前走,在学生公寓的后面,在柳树的掩映下,有一个1亩多的小鱼塘。走近鱼塘,可以看到鱼在水中吐着泡泡。校长陈有国介绍,鱼的繁殖力很强,鱼塘中最多时有10万多条鱼,担心鱼太多易缺氧,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就让他们将鱼放生了一部分,流入了与校园一墙之隔的鹤子川。鱼塘中现在还有1万多条鱼,除了各种观赏鱼,还有鲫鱼、草鱼等鱼种。每到节假日,食堂师傅就会捞几条鱼上来给学生们做鱼吃。
从学校后面一个小门出去,是一大片蔬菜园。在食堂的右边,还有正在改建的16间猪圈。“夏秋季节种的蔬菜最多,萝卜、青菜、辣椒等应有尽有。与此同时,每年都会养十几头猪,用来供应食堂,饭菜价格降下来了,学生吃饭就花不了多少钱了。”陈校长说着,向村庄的后山指去,“学校还租了30亩的茶园,学生们在茶园里采茶、炒茶、制茶,别有一番情趣”。
在校园靠右边的台阶上,堆放着刚买回来的砖。这儿正在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目前,学校已经搜集到各种农具500多件,到时会陈设在展览馆,让学生来了解、体验。”陈校长告诉记者。
2两年来搜集了500多件农具
“这些农具已经经历了四次搬家,每次搬家,我都舍不得丢弃。”在综合楼内的几间平房里,堆着斗、升、犁、耙、木桶、簸箕、舂、大风车、面粉机、打草机等各种农具,桌子上还摆放着煤油灯、木工用具等。“十斗等于一升,可现在农民不用斗和升了,学生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也少了。”陈校长感叹。
学校怎么想到了搜集农具、发展农耕文化特色呢?这要从村庄搬迁说起。“2年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洪庙村紧挨着的毕庙村整体搬迁到了镇上。搬迁后,农具扔得到处都是。”陈校长发现,这些农具中,有过去舂米用的舂,也有至今耕地还在用的犁和耙、做豆腐用的石磨和碾米面用的碾等。
陈校长灵机一动,想到了搜集农具:“学校50%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孩子,2008年以前失学的孩子比较多。失学后,有的孩子既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又不愿留在农村。卧龙镇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学校应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随城镇化步伐加快而逐渐消失的农耕文化,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让他们了解农村,了解农业,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的情感。”陈校长一方面到村里搜集农具,另一方面在家长中征集,二年多的时间已搜集了500多件。
陈校长介绍,在建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分古代农业、近现代农业、未来农业这三部分,将通过文字表述、实物搜集、图片展示、种植实践、网络搜集、科技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耕作中的使用工具及耕作情况、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及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改变农村现状、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和愿望。
3农村教育不能“四不像”
据介绍,在“发现美丽乡村教育——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主办方这样诠释“全国美丽乡村学校”:“之所以‘美丽’,主要是因为他们区别于城市教育,他们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价值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
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说,许多农村教师和孩子的教育理想就是“跳出农门”,离开家乡。升学教育满足了许多农村学生通过考试离开农村的需要,但对于一些升学无望的农村学生,是缺乏实用性和吸引力的。他们既缺乏农业技能,也缺乏进城打工的技能,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人”。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不能脱离实践。新集中学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文化特色,就是有益的探索。“如果农村教育‘翻版’城市教育,就会把学生教成‘四不像’。乡村地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农村教育就应依托农村,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的教育。”陈校长说,该校将劳动实践课列入了课表,做到“场地、课时、教师、教材、教学计划”五落实。
八(1)班学生黄诗羽介绍,每到社会实践课,老师就会带领他们去鱼塘喂鱼、去猪圈喂猪、到蔬菜园学蔬菜的栽培技术、到茶场采茶等。“社会实践与生物课本中《植物的生长结构》也结合了起来,在写日记和作文时也有了丰富的素材。”黄诗羽说,他们喜欢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
据了解,这次“发现美丽乡村教育”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发现、传播农村教育中的一些“美丽的花朵”,从而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学校”的10所学校中,除了农耕特色,还有木工、刺绣、纺织、剪纸等特色。
第四篇:美好乡村征文:美好乡村 美在心灵
美好乡村征文:美好乡村 美在心灵
当前,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活动正在广袤的xx大地上风生水起地开展着。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两年的乡村语文教师,我虽没有强健的臂膀、突出的技艺参与到家乡的物质建设中,但却在用我的一点智慧,发挥教师的职业优势参与到家乡的精神建设中,对此,我深感自豪。
什么是美好乡村?我想除了在改善人居环境、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外,更重要的,还应在弘扬乡村精神、传播乡村文化上加强建设。美好乡村,美在环境更美在心灵!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是的,没有什么风景比心灵的风景更美。现在,人们提到xx,已经不只是那段方言“从肥东到xx,提着一只老母鸡……”里的xx了,也不只是那个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百强县”,位次上升到第89位的xx了,人们会说:“xx,就是那个勇斗小偷感动中国的小伙周传金的家乡,就是那个‘雷锋式城管’刘正霞的家乡,就是那个冬天跳入河中勇救孕妇的大学生村官王君的家乡……”目前,xx已有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7人被评为“安徽好人”,在合肥各市县区名列前茅。xx好人俨然已成为了xx形象的代表,成为了xx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这些好人,绝大多数来自乡村!村民是乡村的主体,村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乡村的文明程度。构建美好乡村,就要从培养美好村民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是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行动中,我的最大幸福就是能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影响我的学生,向他们传授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教授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与热情。
2011年7月,我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踌躇满志地走上了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市里最好的私立中学,那里的每间教室都有空调、饮水机、书柜,然而,学生们张口闭口Iphone、耐克、卡旺卡却让我无所适从,我不知道对着这样一群蜜罐子中长大的孩子讲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他们到底能理解多少,我不知道我的教育理想会不会在军事化管理分数当行的学校中消磨殆尽。于是,当我考取xx县教师岗位时,我毅然地从繁华的都市辞职来到了现在的农村中学。落差的确很大,除了学校环境的落差,更大的是学生素质的差别。乡村孩子不如城市孩子家境优越,他们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在爷爷奶奶教育下长大的他们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态度上都与城市孩子差别很大,当同样的问题一次次地重复出现时,我的确有过抱怨,然而,有一天,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观察的视角。那天我中午放学没去食堂吃饭,在三楼的办公室里改试卷。过了一会,班里三个小男孩敲门进来,竟端了饭菜来送给我吃,他们说:“老师,我们放学看您没去吃饭,就自己买了这些,也不知道您爱不爱吃。”我看着装得满满的饭菜,感动地一塌糊涂。他们三个是我经常批评的孩子,总是不认真学习还不守纪律,然而他们却用行动表现出了美好的品质。那天,我是含着泪吃完了饭菜。我感动于孩子们的细心和体贴,感动于他们的真诚和善良。从那件事后,我也学会换一种角度来看学生。我会体贴他们从遥远的村路上学的艰辛,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我会常发短信跟他们的家长联系,让他们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我会在语文课上想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利用指导文学社的机会举办母亲节礼品制作大赛、家乡美墙报展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还在课余时间和他们去田野里挖荠菜观察傍晚的天空……渐渐的,孩子们笑声多了,也更懂事了,他们渐渐喜欢上了我,喜欢上了语文学习,喜欢上了校园生活,我们的社团从42个中学社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xx县优秀社团,我们的语文成绩也考取了片里第一,孩子们还在许多演讲、征文等比赛中获奖。除了在学习上渐入佳境,孩子们还学会了从文字中感受知识之美,从平凡的乡村生活中感受家乡之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一个孩子在作文《我的家乡》中这样写道:“白色的云/绿色的林/还有那蓝色的水/黄色的花/青色的草/挺拔的树/还有那遨游的鸟/我的挚爱在乡村/……质朴的农民/辛勤的人们/还有那丰收的喜悦/我的挚爱在乡村/这里的一切令我回味无穷/这里的一切令我永久热爱!”除了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孩子们还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在宣传普通话、宣传秸秆回收、环境保护等活动中,总能看到学生们踊跃参与的身影,他们有的走上街头散发传单,有的化身宣传员对家人动员。在同学们身上,也涌现出许多的好人好事,在上月为我校白血病同学的捐款中,孩子们更是拿出了积攒许久的压岁钱,在三天不到的时间就筹集了一万多元的善款,用实际行动帮助了困难同学表现了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美好乡村,美在心灵!只有心灵的改善才有环境的改善。我相信,我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播下的建设美好乡村的种子定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第五篇:美丽乡村
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该局优化村镇建设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空间布局,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的15%以上。用好土地指标,对农房改造及基础设施用地给予优先考虑,确保农民私人建房指标不少于计划指标的10%。联合镇乡、街道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拓展新农村建设用地。突出简政扩权,将农民私人建房审批、土地登记发证权限下放到镇乡、街道,方便群众办事。(一是抓学习,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学习报告,组织开展“我为‘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做什么”为主题的座谈讨论,统一思想,提高对市委提出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抓宣传,普及国土政策。结合“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编制《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组建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国土资源政策,加强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加大违章建房执法力度,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抓试点,推进农房改造。重点帮助贺村镇湖前村做好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使其农房改造、“空心村”整治和宅基地整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一户一宅”等相关政策规定,并提供上门办理审批服务。
四是抓调研,提出政策建议。结合旧村改造经验,组织人员就我市乡镇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美丽乡村”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我市农房改造政策性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选址,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竞价择位,统一外观设计;严格落实“八个禁止”,即禁止:城镇居民私自购买土地建房,非法倒买集体土地建房,建新房不拆旧房,超大户型超面积建房,擅自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沿省道、国道、高速路口及连接线道路两旁100米以内建房,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违反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建房。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理,不成型、不成风”的基本要求,建立村点违法建设三级巡查报告机制,实行查处违法建筑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和服务群众“三到场”机制,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营造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农村宅基地整治是指通过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对农村旧宅(包括废弃闲置的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拆旧建新、退宅还耕、修缮改造等综合整理利用,全面解决农村旧宅闲置占地问题,实现村容整洁,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依法行政,规范操作。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加强指导监督。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是对农民拆旧建新、退宅还耕、跨村建宅、弃宅进城等问题,要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探索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管理办法。
(一)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
1、住宅用地限额。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基地。村民每户住宅用地面积限额为80-120平方米,三口以下不得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利用荒坡地、村内空闲地建房或者对原旧住宅进行翻建的,可以适当增加面积,但增加的面积每户不得超过30平方米。
2、旧宅地翻建报批程序。镇、街道旧宅地翻建都 必须按程序报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国土部门审批,在取得建设许可后,方可动工建设。
3、退宅后的土地利用和补偿办法。执行“一户一宅”制度以后,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农村村民原有住宅用地,已建房户旧宅基地退还给村集体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符合新村规划建设的旧宅基地,旧宅所有人需要建设新房且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规定的,优先安排宅基地建新房,旧宅拆除自行负责,不再补偿;旧宅拆除的土地面积与建房用地面积相差较大,实行按面积差距计算补偿费;符合退宅还耕条件的,由我局安排资金实施退宅还耕,开垦成水田或旱地。
(二)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
1、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安排好新村规划用地,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规划批准实施后,农民一律在新村规划点建房,严格控制单家独户建房,鼓励建设联排住宅和多层公寓。对个别自然村无法进行新村规划,但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单家独户建房的,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对单户宅基地和新村规划点人均居民用地面积实行双控制,确保新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老居民点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2、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试点工作。依法全面清晰界定农村宅基地土地产权关系,完成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划界与登记发证,实现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全覆盖和土地登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要综合考虑村庄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水平、人口与民族特点、历史长短、以及地形地貌等各方面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试点村庄,调查核定村内每户宅基地权属来源、面积、使用状况、界线界址等情况,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宅基地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同时,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对多占宅基地的农户收取土地占用费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3、引导农民向村镇建设规划区集中。经批准的新村建设规划区建设用地,可由村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土地调剂。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折旧建新”的规定,在退出原宅基地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农民落实新建宅基地。对愿意退出老宅基地进入新村建设规划区建造住宅的本村农民,可按规定为其报批宅基地。
4、加快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 点建设农村村庄道路、排水、环卫等项目。要提高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1、鼓励农村村民进城落户。对已在城镇购置商品房定居或愿意进入城镇规划区定居,并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按其退出合法宅基地的面积确定一定标准给予补偿,其宅基地还耕后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放弃宅基地后,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影响其作为农民身份享有的原有政策待遇。
2、积极推进农村“造福工程”。对农村边远村、地质灾害点或其他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要积极动员村民实施“造福工程”,实行整体搬迁。各乡镇、街道应积极创造条件,协调解决“造福工程”的新村建设用地,采取国有土地出让、集体土地置换等办法,在集镇规划区或其他中心村安排“造福工程”建设点。对已经完成“造福工程”整体搬迁的农村居民点,各乡镇、街道应统一进行整体拆除或保留部分生产管理用房,危险、破旧房屋一律拆除。
(四)加大农村宅基地整治投入
1、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我局要积极做好我市退宅还耕项目的申报,争取获取更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供使用,根据宅基地复垦整治投入成本,制订具体补助方案和项目启动资金的筹措及拨付办法。
2、切实增加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全市要统筹利用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并建立专项退宅还耕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的退宅还耕。市财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重点支持农村宅基地整治,每年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拆旧还公补偿、旧房改造修缮、新村基础建设等。各镇、街道及行政村每年必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
3、积极引导农村村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退宅还耕、拆旧建新、旧房改造、环境整治等行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允许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进行退宅还耕承包开发。
以人为本,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完善土地管理 推进新村建设
晋江市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德政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情况如下:
一、保护耕地,为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由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部上墙,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实行严格考核,推行问责制,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二、强化管理,保护农村集体土地。①严禁耕地抛荒。对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而弃耕的土地,在限期内不纠正的,依法收回土地承包权,切实把耕地交给以地谋生的农村居民。②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农村居民建设住宅必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法定标准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要先由村集体收回,其地上物待日后处理宅基地时一并处置。
三、土地规整,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对利用率不高的土地要逐步开展建设项目用地的置换,通过易主、易权、易位等方式整合零星、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使存量建设用地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有三块:①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2010年4月份以来,再次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组织对全市2007年以来批准项目用地的建设情况进行核查,目前核查工作正在全面铺开。②认真抓好“四个集中”。按照“全市一城”的总体思路和中等城市的建设标准,晋江市着力把649平方公里土地和121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据本局职能,按照“四个集中”(即推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人口向市区和城镇集中)要求,发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种养能手三大主体作用,结合治理耕地撂荒,有序引导农户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等形式依法流转土地,促进耕地向种粮能手、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③大力推进“三旧改造”。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意见》后,我市抢抓机遇,主动求变,按照环泉州湾发展的战略部署,用“全市一城”的理念,以“三旧”改造为抓手,高强度、密集式、组团化推进城乡建设。特别是在旧村改造方面,按照“规划先行、路网带动、整建结合、以整为主”的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又步骤的推进全市旧村改造。改造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实行“拆一补一”,或引导统一规划、建设公寓式居住小区,尽量减少农村住宅新占土地,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四、手续报批,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主要有两点:①做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用地报批前期工作。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启动101个村(社区)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已有45个村(社区)进行区域改造。据统计,目前到我科室办理用地初步审查的有30个村、45宗用地,办理原产权注销通告的有17个村、24宗用地,已获得泉州或晋江市政府用地批复的有13个村、14宗用地。②抓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的指导服务。本着“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的原则,对区域改造的建设手续作了梳理,简化了办理程序。配合市新村办召开全市规范新农村建设区域改造暨“两证”办理业务培训会,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行为,提高各镇(街道)办证指导员、各示范村(社区)办证联络员的业务水平,加快“两证”办理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依法有序、持续健康推进。同时,加强协调,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就“两证”办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解答,并督促相关示范村加快“两证”办理。③强化项目审批。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生命线,我局历来关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帮扶,还依法办理项目征地和出让手续,留足乡镇、村企业自身发展用地。同时,为保证项目早出效益,督促项目业主早日落地投产,投入新农村建设。
五、和谐拆迁,为旧村改造提供“二次创业”机遇。2010年“城市建设年”中,我市策划了梅岭、青阳、滨江、安海、内坑、金井、城北、磁灶等“九大组团”城市建设项目和道路交通、生态环保“两大体系”建设,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创造机遇。我局积极做好我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组织实施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社会稳定做贡献。①宣传培训上求突破,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力争取得社会各阶层的理解和支持。②征供地流程控制上求突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做好“两公告一登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办理供地。③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上求突破,积极研究探讨征地补偿安置新思路、新办法,实施“村(社区)留地”安置政策,保障被征地弱势群体利益,扶持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征地工作中,依法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合理确定我市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我市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每亩3.4万元,高于省定标准。据统计,2010年来我局共派出40多人次参与到各组团的征地工作,协助帮助群众查询、甄别地籍档案资料5000多人次,有效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维护群众利益,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①解决农村居住困难户的用地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把好审核关,2010年,我局共办理302宗住房困难群众用地手续,已全部获批。今年来共收到申请266宗(其中居住困难户182宗,旧村改造50宗等),目前也正有条不紊的办理中。②有效化解涉土信访矛盾纠纷。切实抓好春节、“两会”期间涉土信访和维稳工作,加强信访硬件建设,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办信办访能力。坚持月排查、月报送、定期通报制度,摸清存在的所有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可能赴省赴京集体上访以及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涉土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信访苗头及时与所在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主动,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化解涉土地矛盾纠纷。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566件,来电93件,来访34批52人次,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落实。③加大征地补偿费监管力度。一是依法制定征地补偿款标准。严格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标准。二是依法监管土地补偿款落实到位。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严格征地审批程序和用途管制。项目报批前,用地单位须将不低于征地款总额50%汇入市国土资源局征地款专户。项目报批后,征地补偿费用统一由市国土局直接拨入村集体账户,由镇级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土地补偿款收支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上级部门的审查。据统计,1999年至今,我市共报省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土地5638.1085公顷(其中耕地3069.8484公顷)。经抽查,尚未发现拖欠农民个人征地补偿款现象。④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活动。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做好项目用地批前检查工作,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巡查到位、不留死角,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真正起到“严查一案,稳定一片”的作用,为城市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尽管我局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但现实中依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两违”冒头,指标紧缺,土地抛荒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局将集中力量,靠前服务,重点抓好土地闲置、土地整理、耕地保护和违法用地查处工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对清查出来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本着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坚持“三不放过”(即应立案而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而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而未追究责任的不放过),严肃查处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在今年组织开展的清理“两违”(违法占地、违章建设)行动中,全市累计
创新推行“垦、改、留、迁、并”五种整治模式,分类组织实施,狠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一、复垦新建模式。对于一些旧村居民点,即老房子分布相对分散或有较多靠近山坡的老宅基地,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在村庄周边建设新居民点。同时,对旧村居民点进行复垦,新增有效耕地,实现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增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总量增减平衡。
二、改造整治模式。对于一些“空心村”或者连片老房子的区块进行整体拆除,盘活存量土地,整体规划重建,满足住房困难村民的合理建房需求。比如浬浦镇贺家村、花桥镇蒲峰村、珠岙镇上胡村都是以这一模式组织实施。
三、保留治理模式。对部分半成新以上住宅区的主屋予以保留,主要拆除附属用房和周边围墙,对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重新整治。在不影响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总体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财政开支。
四、整体搬迁模式。对于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高山村和海岛村,甚至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通过建设移民小区,实行整村搬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亭旁镇挂帘村、石门坑村,健跳镇龙山村等实行的都是这一模式。
五、撤并组合模式。对少数地域分散的自然村和高山村,通盘考虑、精心规划,通过撤小并大的方式,加强中心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比如海游镇善岙杨村、沿赤乡小渔西村就属该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