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七一讲话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建设“三服务两满意”组织工作体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组织工作全过程,坚持用群众满意标准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积极组织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在去年全省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市位于全省十一地市第一等次。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适应生态城市开发建设要求,坚持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并重,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积极改进作风。2007年以来,连续牵头开展科学发展观系列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把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重点,采取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整改责任等措施,积极推进有关问题的解决,全市各级共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19000余件。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蹲点调研制度,建立完善年轻干部到县乡、企业、信访部门和重点项目挂职锻炼制度,大力实施“从严管理干部行动计划”,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同时,在全市组织系统组织开展了“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广大组工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谈心谈话、结对帮扶、接访处访等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两年来,部机关为联系村、企业办实事50余件,修建柏油路3.2公里。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把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使各级领导干部及时把握社会发展形势、掌握正确工作方法,提高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三年来,市委组织部共组织举办相关培训班43期次,培训干部6130多人次。三是注重考核引导。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调整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并逐步提高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通过考核引导,着力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社会群众的本领和实效。四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开展分领域建设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工作,重点围绕社会服务领域设置工作岗位、培养专业人才,有效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社会服务水平。2008年以来,在全市设置社工岗位798个,配备人员1300余名,志愿者人数26000余人,安排志愿服务实践锻炼万余人次。
二、积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尊重落实群众的民主权利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有效提高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一是扩大群众的参与权。探索实行“两公开四差额”、“四提两推三比选”等干部选任方式,改进市直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职务竞争上岗办法,把选拔任用干部的“话语权”交给群众。在提名推荐和干部考察环节,将群众提名推荐和评议情况量化计分,计入提名推荐和考察成绩。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对报考人员资格实行“群众推荐票决制”;面试环节实行“大评委制”,随机抽选群众代表作为评委,直接参与面试打分。在干部考核中,采取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系数,逐步加大在考核中的权重。每年参加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的干部群众都在6000人以上。
二是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突出“群众想要了解的”和“希望群众了解的”,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全程公开制度。在提名推荐环节,公开拟选职位及选任办法、初始提名情况、民主推荐情况;在干部考察环节,公开民主测评结果、民意调查结果、干部工作实绩;在任免决定环节,公开常委会和全委会票决结果、干部基本情况;在干部考核方面,公开干部试用期满考核情况、年度考核等次、经常性考核情况,让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三是扩大群众的监督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 1
度,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四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扎实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县(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全面开通市、县区一体化的“12380”举报电话,搭建起了电话、网络、信访、邮箱“四位一体”的举报平台,拓宽了群众监督的渠道。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服务基层群众
坚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基层,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基层,注重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双争”、“三抓三创”活动为载体,分领域分行业推进创先争优。广泛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擦亮窗口服务百姓”等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方面创先进、争优秀。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5263个基层党组织和96195名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落实承诺事项12.3万件。二是创新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了“机关联村、党员联户”活动,组织机关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积极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联户富民”活动,引导他们带领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实现共同富裕;在无职党员中实行“设岗定责”,搭建发挥作用平台。三是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总结推广“创新体制机制共建和谐社区”试点经验,探索推行“党建统领、站居分设”新模式,积极推进部门职能下沉,推动“单位党建进社区”和“党员奉献进社区”,有效提高了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中心城市社区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实施道路维修、水系整治等“五大工程”,着力解决城市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科学规划和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2010年规划建设的79个农村社区,已建成投入使用76个。四是提高远程教育服务效能。实施“光纤入村”和“远程教育入户”工程,把远程教育节目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手段传到党员群众家中,受益基层党员2万余人。组织开展“六进家庭”活动,探索“支部+协会+基地+远教”发展模式,扎实推进“证书教育”和“十百千万”学用典型培养,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扎实开展下派帮扶工作,努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始终把干部下派作为推动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连续选派十六批、2799名市直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帮扶。按照“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的思路,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下派单位资源,强化考核激励措施,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致富增收和发展精神文明三项重点,着力为群众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仅第十五批下派干部,投入帮扶资金1.47亿元,争取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实施重点帮扶项目327个,使帮扶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让更多群众受益、让群众长期受益的原则,积极转变帮扶理念,创新帮扶机制,改变过去送钱送物、一个单位帮扶一个村的“扶贫式”、“点对点”帮扶模式,探索开展产业帮扶、党建帮扶、区域化帮扶等新模式,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努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自觉把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本理念融入到工作中,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激励群众,为加快推进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聚集合力。2
第二篇: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李桂雄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以后,组织系统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目标,掀起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高潮。在多年的组织工作岗位上,我深深体会到,不管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还是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最终的落脚点在“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上。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我想,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是前提。只有让群众参与了我们的组织工作,群众才知道我们组织部门是干什么的、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干得怎么样,这是群众满意的前提。这几年,我们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干部工作,在干部初始提名、竞争性选拔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全方位、全过程地了解干部选拔工作。
其次,提高群众的知晓度是基础。群众参与了,并不表示群众就知晓了。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还涉及是否有效参与的问题。对此,我部建立的“肇庆组织工作网”等载体,通过网络搭建了一系列让群众更广泛、更有效地了解知晓肇庆组织工作的平台。第三,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是关键。群众要满意,认可是关键。这种认可,不仅对组织部门、组织工作要认可,而且还要对我们选的干部、配的班子、建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认可。这
几年,我们探索实施的社区结对共建民情联系机制、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等举措,不仅强化了党的基层基础,也赢得了人民群众和上级党委的高度认可。
第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是保证。这种信任,我想,主要是对组工干部的信任。如果群众对组工干部都缺乏信任了,那么对组织工作也就不可能信任、不可能满意。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培训、专题大调研、干部大访谈”等举措,就是为了把组工干部打造成最能讲党性、最能重品行、最能作表率的队伍。
总的来讲,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缺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群众对我们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打折扣。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总结、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第三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责任状
×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责任书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组织工作满意度,力争在全国第四次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特签定本责任书。
一、各镇党委书记、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单位以及本系统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负总责;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职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具体抓落实;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协助抓好落实,实现责任落实覆盖所有领导、干部。要成立由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要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各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区委关于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部署和要求。本地本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
三、要深入开展大宣传、大调研、大谈心、大整改活动。加大对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各项工作的宣传通报力度,确保公众知晓率达100%。对本地本单位影响满意度的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访谈、约谈等形式,对换届中退下来的干部、转岗干部、未提名的差额考察对象、落选的干部以及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和问题的干部,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疏导干部的思想情绪,对干部群众关注集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逐个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四、要深入开展满意度专项行动。认真抓好庆祝建党九
十周年相关活动。重点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和动员本地本单位广大党员尽义务、讲奉献、树形象;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深入基层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把温暖送到基层、送给群众。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先锋承诺大行动”和“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阳光选才”,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五、要严肃纪律。经常对本地本单位选人用人满意度进行自查,及时纠正不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的选人用人行为。对干部群众反映事实清楚的案件,经调查核实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要依法依规处理。要从严教育、监督和管理组织人事干部,不称职、不胜任或违反工作纪律的要坚决调整。
六、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力争在2011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取得好成绩,各项指标都要在第一档以上,力争在×市排名靠前。在全国民调中,凡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中共×区委员会责任单位:
负责人:负责人:
2011年6月2日
第四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情况汇报材料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是中央组织部落实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检验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重要途径。对此,我局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通过部署落实一系列组织工作措施,不断在工作中提升组织工作质量,达到了对组织工作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认识程度普遍增强的目标,确保了组织工作
满意度稳中有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体制,并抽调业务骨干加强工作力量,确保了组织工作各项部署和措施能得到及时安排落实。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画册、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及来访群众进行宣传,力争提高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晓率,扩大覆盖面。8月5日,利用到南丰镇槐树村开展惠民政策大宣讲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向参加活动的30多名党员代表、社员代表、帮扶户进行了组织工作满意度介绍,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同时,先后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再次共同学习广委组〔〕4号文件、广委组〔〕7号文件、川组通〔〕60号文件、广委组〔〕42号文件等文件,进一步干部人事制度、后备干部的预推选等有关规定和开展情况。
三、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一是深入基层群众,搞好调研。从5月下旬以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在南丰镇槐树村深入了解了槐树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稳定、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点打造等情况。同时,到确定的5户帮扶户、养殖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了帮扶户家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愿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帮扶方式。据统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活动3次,参加下访活动20余人次,走访村社干部10人次、困难家庭5户、普通群众5人次。
二是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深入帮扶村调研,制定出野生珍禽养殖、蔬菜种植和销售以及蔬菜加工三个帮扶项目,并联系组织野禽特色养殖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帮扶户家中,进行特色养殖项目的考察和宣传,确定帮扶项目的落实。同时,动员党员和村两委干部带头参与,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带头尝试帮扶项目,以实实在在的效果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各种帮扶项目。
三是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建立和完善综合接访机制、下访约访机制、隐患排查机制、定期研判机制等群众信访工作新机制,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群众信访工作,树立了群工干部新形象。截止7月底,开展领导集中接访活动6次,接访群众527批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491件,办结率为93%。
四是建立干部关心爱护机制。7月下旬,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到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全身体检,并根据信访部门的工作环境,决定定期开展信访干部体检,以确保干部的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从7月底开始,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干部进行带薪休假,从多方面来关心关爱干部。
五是开展主题讲党课活动。为提高党员群众对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的知晓率,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我局支部于7月27日组织单位全体党员和非党工作人员,开展了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为主题的讲党课活动。通过主题党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用人选人标准以及用人导向等方面的知晓度。
六是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在抓好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的同时,立足于信访工作具体实际,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从干部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出发,认真对照各项指标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举措,强化自身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增强群众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的认同度,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从而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第五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学习心得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干部工作和基层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新期待。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多、期待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获得群众认可、赢得群众赞许的难度也在增大。
一、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组织工作涉及干部、人才、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所以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往往保密性较强,一些特定的程序、步骤不能够公开,导致群众对组织工作,尤其是对干部工作往往存有神秘感,缺乏认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引导不到位,造成组织工作的公开度、亲民度不够高,群众往往更多地关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一定范围形成了“组织工作就是干部工作”的认识误区。而个别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失察失误,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组织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和干部工作的满意度。
虽然近几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和不足。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选人用人机制,总结完善工作办法和措施。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发挥不
1充分、“两新”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党建工作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推进党建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应对措施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尤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
全局,认真分析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公开性,始终突出服务性,努力提高针对性,切实增强实效性,充分体现模范性,努力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符合群众的现实需求。
(一)要始终突出服务性。服务到位,组织工作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有地位。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从党和人民和利益,是组织
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所在。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服务性:
(1)必须围绕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撑,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科学发展的“保障部”、“促进部”。(2)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在服务基层党员群众中赢得群众赞誉。要真正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始终,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下级、基层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要当好党员干部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
困难,体现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党员和人才“娘家”的人文关怀。
(二)切实增强实效性。组织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讲究实效并不断取得成效,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肯定。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内关爱工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等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就是这些工作让基层群众看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有实实在在的成效。相反,有的地方为抓创新而创新、为搞活动而活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群众就不满意。因此,有没有实效是检验组织工作是否让群众满意的一条重要标准。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避免繁琐哲学。近年来,各地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但在干部工作实际中,仍有部分群众对干部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干部工作程序繁琐、实效性不强,有的甚至认为扩大干部民主还只是搞搞形式、走走程序,实际效果不大。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通过易为群众接受的程序和方法,选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同时,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现在各地对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热情很高,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各地在工作创新中名词多、活动多、载体多,但实际内容少、实际效果不理想、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是很多,群众对“一阵风”现象还有不少看法。工作创新不是花样翻新,因而,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要强调求真务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充分体现模范性。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要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构建模范部门,打过硬队伍”,既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标准,也是干部群众对组工
干部的形象要求。应该说,目前组工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不可否认,在少数组工干部身上,还存在着能力不够强、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对外交往中还存在口大气粗等现象,群众感到组工干部可敬不可亲。亲和力决定影响力。要体现模范性,关键在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把党性锤炼放在自身建设的突出位臵,通过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坚定组工干部的理想信念,筑牢队伍组工干部的思想防线。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推进学习型、研究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认真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强化组工干部纪律意识,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