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委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委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村级组织是基础,乡镇党委是关键。抓住这个关键,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有了主动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加快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保持农村稳定为重点,融基层党建工作、经济工作、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为一体,为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和社会长治久安创造良好条件和社会环境。
一、强化班子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正派、高效、富有生气和活力,有进取精神的乡村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必须有胆有识,务实创新,有开拓进取精神,有强有力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能顾全大局,会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共同搞好工作。班子成员必须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想干事,有科学务实的态度会干事,有坚韧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干成事。一是要保持发奋有为的精神状态。现阶段,乡镇工作面临着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困难,在这种条件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客观现实,着重在主观努力上下功夫,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迎难而上,务实苦干,这是不断使工作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基础。二是要强化公仆意识,真正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每个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老百姓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乡镇是基层党委,又是一级政府,既要有服从意识,又要有“独立”意识。贯彻执行上级政策上要不折不扣,在工作部署和实施上要不等不靠,独立思考,独立作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注重学习提高。乡镇干部忙于工作,多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提高。但是,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单凭工作经验和朴素的情感交流是不够的,必须懂政策,懂法律、懂经济,会做群众工作,基于此,就必须要求乡镇干部加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增强机遇意识,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极好机遇。乡镇应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政策机遇,积极从本乡镇实际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经济。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要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二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走产、销、加一条龙发展的路子,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三是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民办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帮助群众找水,蓄水节水,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四是要积极引导群众实行科学种田,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让群众知道该种什么,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经济效益高,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就经济工作来讲,县级应发展区域经济,乡镇应发展特色经济。乡村的经济发展,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和规划。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一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畜牧业和高效农业综合开发,二是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产业结构和种养殖结构的调整,以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优质林果和药材为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推广种子工程,实施科技兴农,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科技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富乡与富民的关系。应把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多级财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又要从根本上改变花钱办事向农民伸手的状况。其次是打基础与求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立足当前,挖掘潜力,加快发展,又要着眼长远,积蓄后劲,防止短期行为和寅吃卯粮。三是挖掘内部潜力与借助外力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应力足于向内使劲,挖掘潜力,更应该借助外力,抓住机遇,争取投资,推进发展。
四、化解乡村矛盾,切实保持和促进农村稳定保持农村稳定,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处理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依法治理。目前最重要的是消除乡村不良债务,减轻农民负担,改进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项工作,要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乡村尽快解决债务沉重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控制人员,减少支出,实行村组干部兼职,减少享受补贴人数。二是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政务、村务公开。严格手续,强化村级财务审计。要切实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三是在引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办事的同时,及时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因势利导,作好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决不能推托拖延,更不能搪塞群众。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做到“三严”,即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社会恶势力,严格管理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从严治理社会治安,健全网络,明确责任,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使群众有安全感。五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社会上封建迷信、邪教歪风兴起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状况,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理论,破除封建迷信歪理邪说,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真正把农民群众引导到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第二篇: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委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委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村级组织是基础,乡镇党委是关键。抓住这个关键,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有了主动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加快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保持农村稳定为重点,融基层党建工作、经济工作、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为一体,为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和社会长治久安创造良好条件和社会环境。
一、强化班子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正派、高效、富有生气和活力,有进取精神的乡村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必须有胆有识,务实创新,有开拓进取精神,有强有力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能顾全大局,会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共同搞好工作。班子成员必须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想干事,有科学务实的态度会干事,有坚韧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干成事。一是要保持发奋有为的精神状态。现阶段,乡镇工作面临着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困难,在这种条件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客观现实,着重在主观努力上下功夫,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迎难而上,务实苦干,这是不断使工作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基础。二是要强化公仆意识,真正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每个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老百姓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乡镇是基层党委,又是一级政府,既要有服从意识,又要有“独立”意识。贯彻执行上级政策上要不折不扣,在工作部署和实施上要不等不靠,独立思考,独立作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注重学习提高。乡镇干部忙于工作,多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提高。但是,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单凭工作经验和朴素的情感交流是不够的,必须懂政策,懂法律、懂经济,会做群众工作,基于此,就必须要求乡镇干部加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增强机遇意识,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极好机遇。乡镇应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政策机遇,积极从本乡镇实际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经济。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要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二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走产、销、加一条龙发展的路子,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三是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民办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帮助群众找水,蓄水节水,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四是要积极引导群众实行科学种田,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让群众知道该种什么,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经济效益高,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就经济工作来讲,县级应发展区域经济,乡镇应发展特色经济。乡村的经济发展,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和规划。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一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畜牧业和高效农业综合开发,二是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产业结构和种养殖结构的调整,以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优质林果和药材为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推广种子工程,实施科技兴农,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科技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富乡与富民的关系。应把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多级财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又要从根本上改变花钱办事向农民伸手的状况。其次是打基础与求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立足当前,挖掘潜力,加快发展,又要着眼长远,积蓄后劲,防止短期行为和寅吃卯粮。三是挖掘内部潜力与借助外力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应力足于向内使劲,挖掘潜力,更应该借助外力,抓住机遇,争取投资,推进发展。
四、化解乡村矛盾,切实保持和促进农村稳定保持农村稳定,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处理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依法治理。目前最重要的是消除乡村不良债务,减轻农民负担,改进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项工作,要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乡村尽快解决债务沉重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控制人员,减少支出,实行村组
第三篇:浅谈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抓好乡村组织建设,既是巩固党在农村政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党和政府富民、惠民政策落实的关键。离开了基层组织或者基层班子战斗力不强、党员干部为
民服务思想意识不强、本领不高,农村的经济社会就难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目前村级组织的现状看,应重点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这既是抓村级组织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推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
一、增强为民服务的动力。乡村干部身处一线,直接肩负着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无论是党组织委派的,还是村民直接选上来的,都是为农民群众做事的,必须珍惜组织和选民为我们提供的工作机会,实实在在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就当前讲,就是要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时刻抓好班子及党员在思想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整改,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既是党的要求和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厚望,也是每名干部实现自我劳动价值的现实选择。特别是对于村干部来讲,一种身份是农民,如果全村百姓的生产生活难题解决不好,自身的生产生活水平未必能提高。另一种身份是干部,如你的工作做不好,组织对你不满意,村民对你不信任,你就不会领取金额补贴和奖励,有的甚至会失去“村官”这一职业。因此,无论从大道理讲,还是从小道理讲,乡村两级干部都应牢固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做好工作,光有良好的愿望和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过硬的本领和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干部领导经济、管理事务的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暴露出许多的不适应。如果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仍然停留在过去。就会丧失错过面临的大好机遇,延缓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成为历史的罪人。为此,乡村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一是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看电视习惯。二是要重视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搞调查研究,在指导工作的实践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要重视先进典型的学习,学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推动本地工作落实。四是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要珍惜培训学习的机会,克服家庭生产生活困难,确保受训效果。通过自学进修、参观参训,了解形势、把握政策、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熟悉业务、积累知识、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本领,努力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壮大为民服务的实力。纵观全乡3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自己和自己比,有了一些进步,但和为民服务的需求比,实力薄弱的问题仍未改变。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相差悬殊、渠道单
一、来源不稳、后劲不足、潜力不大等方面,无钱办事仍然是制约为民服务的突出因素。分析其原因,除受客观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制约外,和我们乡村两级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领导能力不强均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实力薄弱问题,必须下大力逐步改变。如何改变?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把加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双重任务来对待,把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同等的位置来考虑,实现两个增收的相互促进。二是在项目选择上要因村制宜。要立足本村资源、区位条件选项目,如土地、沙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体闲置资产、公共设施的盘活变现和周转使用,兴办产业化服务项目等。三是经营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宜承包、租赁的承包租赁,宜出让出售的出让出售,宜合作合资的合作合资,因项目而定。四是在集体资产的使用管理上要科学合理。要把钱投到关键处、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的钱安排在周转使用的项目上。总的要求是能挣会花。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乡研究决定,从2006年起,将村集体收入和村干部补贴实行挂钩,并按一定比例提成用于村干部的奖励。
四、凝聚为民服务的合力。“一个好汉三个帮”,干事业特别是干大事,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单兵作战是不行的,必须靠有组织的一班人去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完成。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班子,肩负着凝心聚力的重任,只有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好,才能完成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如何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合力:首先要搞好“两委”班子的团结,这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的核心,如果班子不团结,互相拆台,各唱各的调,形不成统一的声音,或者表面和气,背后施拌,可以说什么事也办不成、办不好。每个村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主任,一定要珍惜这种共事机会,工作上要多沟通,多谅解,以村绝大多数村民利益为重,少些斤斤计
第四篇: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
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
锻炼队伍树形象夯实基础聚民心--**镇党委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途径
**镇幅员面积91.03平方公里,总人口53115人,共有党员1460名,33个基层党支部。近年来,**镇党委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从配齐配强班子着手,通过“五抓”促进“五力”,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基层
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能人治村,提升班子活力
要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班子,选好找准“领头雁”是关键。镇党委在选拔村干部时,严格按照“五个好”标准,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确立了“先富型”、“先进型”能人村官标准,增强班子活力。去年,镇党委在村居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中,通过“招贤用能”、“两推一选”的办法,从一批素质好、有思路、带动致富能力强的建筑老板、致富能手中任用了23名优秀中青年担任村居主要干部,其中资产超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家有3名。目前,能人型村居干部占全镇57名村居大三职干部总数的40,全镇133名村支两委成员平均年龄由56岁降至42岁,文化程度在中专及以上的有83名,占62。全镇村居干部的结构得到优化,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抓素质工程,提高干部能力
一是建立了学习制度。**镇党委以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为抓手,把抓学习、强能力作为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组织村居干部每季度集中学习培训一次。同时通过编发资料自学、办班集中学、技术人员指导学等方式,为村干部练就“富身功”和“富民本领”打好基础。在村居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刚结束就进行了村级干部队伍岗前培训,学习《村民组织法》、《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处理农村复杂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二是结合实际,搞好交流学习。组织村干部先后到茅谷、万河、中坝等村居参观学习,把阵地建设有新意、制度完善顺民意和结构调整出特色的典型经验推向全镇。三是建立了科技下村制度,由村居选点,致富能手、广大群众参加,涉农部门讲授养殖、种植、果树栽培等多项农村实用技术,年培训达2000人次,使每位村干部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
三、抓规范管理,凝聚基层合力
镇党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坚持以“三级联创”和“五个好”党支部创建为着力点,督促村居落实了三会一课、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等系列制度,把村务、党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分类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一是定期考查。采取百分制考评村居干部的实绩,每半年对大三职干部量化评分,每年对小三职干部业务考评,对得分在80分以下的村级组织进行谈话诫勉,限期改正。对茅谷、万河、抗建等强村典型,镇党委在“七·一”表彰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使其他支部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二是随机抽查。凡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镇督查办列入督查重点,随时抽查办结和解决情况,凡办事拖沓、作风漂浮的,镇党委予以通报批评,年底考核减少分值。三是民情调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进行测评,凡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停职进入党委举办的“提高班”学习,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如董家居委会三职干部思想僵化,在为企业服务和维护一方稳定工作方面不力,受到集体诫勉谈话,并被勒令找准症结,限期整顿。目前,通过强化管理,全镇村居党支部基本都能达到“五好”标准。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抓观念转变,增强经济实力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镇党委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引导村居干部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该镇各村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建设新农村的规划和近期目标,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茅谷村支部打响生态农业牌子,以200亩贡桃基地为核心,发展农家乐15家;万河村做起“大山”文章,制作盆景假山、种植花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团村利用栽植经果林的传统,建成300亩无花果基地和1000亩柠檬标准示范园;老岩村引进业主建起了1000亩的朝天椒基地,使村民不出大山走上了致富路;陈家、小湾居委会与太白酒厂签订协议,发展了1000亩酿酒高梁基地,亩产在400公斤以上,人均净增收入178元;绿茶村1000亩油桐种植基地顺利实施。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不忘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镇19个村居分别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秧歌队、莲箫队、腰鼓队和乐队,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五、抓民心工程,激发和谐动力
镇党委围绕“务实、高效、为民”的服务宗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察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为构建和谐**夯实了基础。一是规范一事一议程序,积极筹资架桥修路、兴修水利。该
第五篇:2008年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镇位于太仆寺旗东南,与河北省沽源县部分乡镇村社接壤,总面积568平方公里,99个自然村,37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常住人口2.9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1.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5亩,草牧场面积33.6万亩。截止目前,已开发水浇地5.01万亩(其中:节水灌溉24600亩、畦灌25450亩),农田电网改造24个行政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0006亩,配套荒山荒坡造林43893亩,京津风沙源围禁治理21311亩,小流域治理面积46000亩。年末,牧业生产奶牛5450头、西门塔尔牛1200头。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全镇现有党支部44个(其中:农村支部37个)。党员945名(其中:建国前老党员6名、农民党员790名、女党员106名、少数民族党员18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典型选树年”、“规范年”、“巩固提高推进年”、“创新提升年”创建活动中,我镇紧紧围绕“两转双赢”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两个重点、三个强化、五项制度”建设,以开展“创新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巩固“三级联创”和“双链双推”活动取得的成效在“创”上作文章,在“提”上下功夫;有“新”的突破,有“升”的动作。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核心,发挥好党组织的“三力”作用,着力构建大党建新格局。先后涌现出重点典型支部4个,新老典型“五个好”支部16个,处于中间状态支部13个,相对后进支部4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抓班子、强队伍,增强服务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全面深化,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尤为重要。镇党委实现了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抓班子、强队伍,不断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示范引导作用,切实增强服务职能。
一是主抓自身建设。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业务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转移农村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建立起长效的学教机制,把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与理论知识全面贯彻到党员群众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宗旨意识,强化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
二是抓好站所建设。有效地发挥农村基层站所的职能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办实事、办好事,取信于民,有利于民,建立健全长效的惠农服务体系。
三是狠抓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结合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选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选齐配强了支部班子,把“讲团结、搞协作、讲大事、干好事”作为“两委班子”首要工作来抓,重点加强了临潭、边墙村两个相对后进“两委”班子的整改教育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强化了为民谋利益的宗旨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功能,紧紧围绕“两转双赢”这一目标,为农民出主意,想办法,谋发展。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是班子建设的基础。首先是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技能培训和服务机制,完成了“MMDS”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落实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起农民服务中心,搭建为人民群众服务平台。其次是,认真组织实施“三向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在有一定文化或技能的无职党员中进行了“设岗定责”。领职责、挑担子,充分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全镇流出党员112名,发出《流动党员活动证》94册,另有18名同志因流出地不固定而无法联系。并利用五一、十一假期时间进行了跟踪寻访工作,已到流出地党组织报到的党员78名,新发展党员30名,为改善党员队伍内部结构输送了新的血液。
五是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撤乡并镇以来,工作任务重,服务人口多,辐射半径大。按照旗委组织部的部署,2007年,率先在我镇推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制度,制定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服务承诺制、组建起几支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入村驻户开展服务,约束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保证了服务的质量,接受了群众的监督,实行了全程有办,方便了人民群体,改善了路途远,办事难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有效地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密切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
抓党建、重管理,强化基层民主建设
在“创新提升年”中,要在“创”上做文章,在“提”上下功夫;有“新”的突破,有“升”的动作。首先是,在突出抓好西山坡、东圪梁、旧营盘、建国等重点典型支部上花费力气,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创新典型帮带工作机制,做好相对后进支部的转化整顿和新典型的创新提升工作。在规范化建设上,积极争取上级组织部门扶持资金,新建修缮党员活动阵地,完善制度上墙,健全制度归档,先后改善了建国、水井子、三结、临滩、乡马沟等村的阵地建设、办公条件和电教设备。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