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电影《焦裕禄》经典对话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经典对话有感
4月4日,xx五小在博思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第五次集中学习,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关于印发整治“四风”问题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干部监督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织群组办发〔2014〕31号)文件精神,随后,与会人员按照坚持原原本本学习的原则,共同学习了《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贵州省联系服务群众事例选编的《“群众之家”群众诉求的“终点站”》(贵阳市群工中心创新机制服务群众)、《只需15分钟 我们的服务就送到》(贵阳市云岩区普陀社区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建机制 搭平台 践行党的宗旨》(遵义市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群连心 其利断金》(正安县“党群连心户”连出农村新和谐),观看了视频《制胜法宝》《焦裕禄》《杨善洲》《口杯、口碑》《永远是春天》,并进行了研讨。
我对电影《焦裕禄》中对话记忆很深,其中有这样的经典对话:
焦裕禄对吴县长说:“……人民满意的事,党会不满意?反过来说,人民不满意的事,党会满意?……”
吴县长说:“有时候群众的觉悟比较低,只顾到眼前利益……”
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与诉求与党的利益是相一致的。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利益和诉求,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党当然满意。可是,可能有个别党的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陷进了“我代表党”的错误逻辑思维的泥坑,借着维护党的形象不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结果肯定是人民不满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向人民群众学习。当然,人民群众很现实,很看重利益的实现,“有时候群众的觉悟比较低,只顾到眼前利益……”是正常的思维。党的干部就要认识到这个道理,深入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实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
通过认真分析案例、以先辈先进为镜,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会议要求学校行政领导要服务教职工在一线。转变工作模式,主动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深入到课堂视导教学,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营造安全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强调广大教师要“被动”作“主动”,关爱学生在一线。要主动家访,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校外租房学生等弱势群体,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结对帮扶方式,为他们深切感受到爱的力量与伟大。
第二篇:观电影《焦裕禄》对话感悟
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经典对话:
焦裕禄对吴县长说:“……人民满意的事,党会不满意?反过来说,人民不满意的事,党会满意?……”
吴县长说:“有时候群众的觉悟比较低,只顾到眼前利益……”
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与诉求与党的利益是相一致的。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利益和诉求,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党当然满意。可是,可能有个别党的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陷进了“我代表党”的错误逻辑思维的泥坑,借着维护党的形象不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结果肯定是人民不满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向人民群众学习。当然,人民群众很现实,很看重利益的实现,“有时候群众的觉悟比较低,只顾到眼前利益……”是正常的思维。党的干部就要认识到这个道理,深入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实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
各地党组织在学习焦裕禄,应该反对形式主义,反对以形式主义方式反对形式主义的做法。
第三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前几天机关全体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感触也很深。
以前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详细情况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次电影的再现,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很受教育。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深入基层,串农家、蹲地头,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亲手解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小问题。他有钱接济困难群众,却没钱给女儿买新衣服;他有钱为患者治病,却没钱满足儿子的一碗红烧肉……他为我们树立起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路线光辉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无论是在哪里工作,焦裕禄同志都能做到“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
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他在兰考县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我相信人人都为之动容了,我们每个人也要无愧于别人赋予我们的称呼,这就足矣。
第四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观后感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焦裕禄,一个中国人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一个令人温暖、令人敬仰、被人热爱的人,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样,是中国人的道德楷模。
记得小时候,就看过电影《焦裕禄》,那时候看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新鲜事,以至于到最后看了什么内容根本不记得了,只记得老师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慢慢了解到了,他是一名党员,一名虽然身患重病,但依然一腔热血奔赴在工作中的人民公仆,一个一心为公的人民的好干部。如今电视上热播《焦裕禄》,于是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饱含热泪的观看了电视剧《焦裕禄》。焦裕禄,他面对狂暴的“三害”,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经过考察和认真分析,他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的预言。在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他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他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感人事迹和高大形象也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第五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看《焦裕禄》有感
————庙坡乡政府
观看《焦裕禄》电影,我体会到焦书记是主动请命、义
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
病之躯,不分白天晚上,不分天晴下雨地为兰考人民奔波、调研、操劳。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
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
“干”字。
当我在看电影《人民好公仆》时,我听见这样一个人的名字——焦裕禄。当我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为人民服务时,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的眼里流淌着泪水,因为他和
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
人民的赤胆忠心。他,让我感动了。
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
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
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通过观看《焦裕禄》电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
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要像焦裕禄等好公仆那样具
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
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公仆,各项事业
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