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4月 14日上午,胡书记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组织全体职工观看电影《焦裕禄》,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心里却反复想起林则徐告别妻子奔赴伊犁时抒发他赤心为国高尚抱负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焦裕禄没有这样豪迈的诗篇,然而,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
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兰考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曾有人说:“穷日月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富了,焦裕禄那一套不时兴了。”还有的说:“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焦裕禄具有的魅力,如今没有吸引力了。”事实回答人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有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不是殚精竭虑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他们追求坐名牌车、穿名牌衣,喝洋酒、吃大宴,挥霍公款跳舞、点歌、钓鱼、旅游,动辄千金。有的贫困县,广大群众温饱尚不可得,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醉心于购置豪华轿车,营造自家的楼舍。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这难道不正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吗?怎么能说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呢?
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是层出不穷的。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克服前进中的一个个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
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赵娜
2014年4月14日
第二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前几天机关全体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感触也很深。
以前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详细情况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次电影的再现,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很受教育。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深入基层,串农家、蹲地头,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亲手解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小问题。他有钱接济困难群众,却没钱给女儿买新衣服;他有钱为患者治病,却没钱满足儿子的一碗红烧肉……他为我们树立起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路线光辉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无论是在哪里工作,焦裕禄同志都能做到“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
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他在兰考县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我相信人人都为之动容了,我们每个人也要无愧于别人赋予我们的称呼,这就足矣。
第三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观后感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焦裕禄,一个中国人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一个令人温暖、令人敬仰、被人热爱的人,他是人民公仆的榜样,是中国人的道德楷模。
记得小时候,就看过电影《焦裕禄》,那时候看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新鲜事,以至于到最后看了什么内容根本不记得了,只记得老师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慢慢了解到了,他是一名党员,一名虽然身患重病,但依然一腔热血奔赴在工作中的人民公仆,一个一心为公的人民的好干部。如今电视上热播《焦裕禄》,于是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饱含热泪的观看了电视剧《焦裕禄》。焦裕禄,他面对狂暴的“三害”,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经过考察和认真分析,他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的预言。在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他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他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感人事迹和高大形象也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第四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看《焦裕禄》有感
————庙坡乡政府
观看《焦裕禄》电影,我体会到焦书记是主动请命、义
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
病之躯,不分白天晚上,不分天晴下雨地为兰考人民奔波、调研、操劳。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
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
“干”字。
当我在看电影《人民好公仆》时,我听见这样一个人的名字——焦裕禄。当我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为人民服务时,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的眼里流淌着泪水,因为他和
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
人民的赤胆忠心。他,让我感动了。
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
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
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通过观看《焦裕禄》电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
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要像焦裕禄等好公仆那样具
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
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公仆,各项事业
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014年5月6日
第五篇: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观电影《焦裕禄》有感
当我在电影院看完电影《焦裕禄》,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兰考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心里却反复想起林则徐告别妻子奔赴伊犁时抒发他赤心为国高尚抱负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焦裕禄没有这样豪迈的诗篇,然而,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 民 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兰考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的精神、品格、作风,是在他领导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1年零3个月时间里集中展现出来的。因此,曾有人说:“穷日月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富了,焦裕禄那一套不时兴了。”还有的说:“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焦裕禄具有的魅力,如今没有吸引力了。”事实回答人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有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不是殚精竭虑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他们追求坐名牌车、穿名牌衣,喝洋酒、吃大宴,挥霍公款跳舞、点歌、钓鱼、旅游,动辄千金。有的贫困县,广大群众温饱尚不可得,而那里的领导干部却醉心于购置豪华轿车,营造自家的楼舍。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这难道不正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吗?怎么能说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呢?
我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是层出不穷的。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克服前进中的一个个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黄哲
201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