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谈美》读后感。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
读《谈美书简》有感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在“知识链接”一栏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在这一天,我却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13封信,而这13封信让我对美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一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二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三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四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五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六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七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却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认识。每一封信都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每个人多应读一读这13封信。
采撷我的智慧果
记得刚上高一的候,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那时的我还未摆脱初中生的稚气,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把书放下了,读后感《《谈美》读后感》。现在,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书中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
尽管现在的我还只算“后辈”,但 朱 先生在这本小书中所传授的美学理论,却是字字珠玑,堪称“诤言”。一遍遍的反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在理论认识方面有所长进,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启发了我的思维和思想,让他们向着更深、更广的空间拓展。
在《谈美书简》中,朱 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平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 朱 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 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朱光潜是安徽人
朱光潜是中国的美学大师,是安徽桐城人,在桐城中学就读过,最先是从大学同寝室同座位的桐城籍同学口中得知。每每提起这位大师,我的那位同学总是透露出十分的自豪感。平时我们也会阅读朱先生的有关美学著作,虽然只是专业以外的书籍,随便翻翻,读得似懂非懂。不过一来二去,加深了对美学的兴趣,对这位大师也有所关注,更多的是对这位大师产生敬意。我不是桐城人,但我是安徽人,怎能不因为有他这位安徽老前辈而感到骄傲?
《谈美书简》是什么?
《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然著书立说,对美学思想回顾和整理,给青年朋友们回复,关心美学教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工夫在诗外
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写过一篇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朱先生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创作,欣赏和批评吗?”“‘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态度坚决,措辞严厉,即使是老朋友为了科学也毫不讲情面。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文艺作品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原来是相统一的。
本人的感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限于水平就说这些吧。
《谈美书简》读后感
“五一”期间逛新华书店,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篇目《谈美书简》。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页的小书。女儿学习忙无暇阅读,我便拿来品读,了有收获。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习,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谈美」乃一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作者朱光潜先生以一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引领读者,如何在扰攘纷紜的新时代裡。突破迷障,向文学艺术之路放胆迈进。他坚信社会风气之衰败,来自人心之堕落,若要挽人心知沉沦,釜底抽薪之计,即须从「怡情养性」做起,亦即要於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更高层次的企求。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係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緻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第二篇: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1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写于1932年4月的伦敦。从十五个方面来论述,有: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将一件事物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在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中,对于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用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则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从经济、科学、美感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所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从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进行的阐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结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从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我们可以学到看待一件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并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谈美》,我想,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谈美读后感2
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谈美》这书中,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谈美》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谈美》,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谈美读后感3
首先想说这本书的质感真的很好,让人想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静静地看,书里的插图配的也很文艺。
书很薄,100来页,我读了很久,朱光潜的文字很有意思,他的论据善用比喻,总能把日常生活的现象看出另外的趣味,比如他在第三节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语言风趣地提出了他的看法。书中也有一些专有名词,不过解释的都很通俗易懂。即使这样,看这本书还是要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不然被外界打扰很难领会作者的意思。
我认为朱光潜是很睿智的艺术家,“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正如他在最后一章向我们阐述的“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介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人生的严肃主义。”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学到关于美感和欣赏的技巧,更多是做人的态度,如何“诗意地栖息”。
前一半文字是在谈美感谈欣赏。
告诉我们审美要靠直觉,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它像什么,它是什么,不要与实物体作比较,也就是艺术高于生活,提醒我们要在“要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中维持适当的距离”
第三节便提到审美的技巧: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帮助我们实现美感经验,人将美好的愿望付之于物,物又反射在人给人以鼓舞,往复回流之后印象更加深刻(古松高风亮节的形象)
美感和快感的区别在于:快感的为满足某种需求的,是实用的,是体验滞后的;而美感是直觉,无目的的,是伴随着你欣赏它。
美感和联想的区别:“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色意象上。”告诫我们审美要专注,要沉迷,不要过分地分散思想。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我们常常感觉到某些艺术家像孩子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游戏和艺术是有很多相通点的,创造者的心是很纯洁的,是将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全局尽管荒唐,而部分却仍须合理;都有移情作用;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所以要求艺术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创造要富有情感,要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格律。
最后强调灵感,读书破万卷就是功夫要足,下笔如有神就是要有灵感。
最后想说这本书绝对适合深深品读,朗读背诵其中精彩的片段。除了审美之外,还可以看到他如何巧妙地论证。
谈美读后感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这是朱老先生对联想中的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的一个好例,在本章中,对美感和联想的关系论述可以说十分精彩,下面我们就跟着朱光潜先生的思路,细细品味这其中奥妙。
介绍了联想的含义后,作者写到”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这是在写联想的性质。我认为是非常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我们晚上休息时,本应是一个意识渐去,身心放松的过程,但白天所见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脑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现,你越想摆脱他们,联想就越活跃的进行,由此可知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而且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它们都是偶然的。于是作者写到”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接下来作者在颜色,有历史性的作品和音乐方面论述了联想势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关键”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学派,肯定的是内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赞成形式派的主张,即反对杂联想于美感中。作者认为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联想最多只能增加对一个作品的好感,但并不能增加美感。
这就是本章中作者传授给我们的道理,看起来很平淡,但运用到生活中,却可以反应出很多事实。比如你在街上听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爱拿手的,脑中就不免有许多回忆联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会充满甜美快乐,但这这是联想所带来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美感经历。真正的美感经历在于”无所为而为",摒除内心的一切联想杂念,宁静专一,只在意那件事务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现在心中,否则只是无端的快感。
在放眼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中,朱老先生教会我们的就是静下心来,拥有一颗纯粹纯洁的心,一颗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颗只属于自己的心。
谈美读后感5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朱光潜先生为人的准则,也是《谈美》一书最基本的观点。书中这样比喻,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对此,朱光潜这样说道: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却因为你身处其中,为其所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俗世中的我们总抱着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态,将它当做自己的垫脚石。须知唯有独立绝缘地看待事和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方能体察其美,若怀实用性目的,则心态已失。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棵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风平浪静,特别是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初学者”,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顿,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分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从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体察生活,欣赏生活,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地玩味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美感。
举目凝神,我仿佛看见朱先生透过这茫茫的红尘俗世蹙起双眉、栏杆拍遍。
最后,以阿尔卑斯山上路牌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后感6
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发现读文章可真是万分也急不来,读朱光潜的《谈美》更是格外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读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确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事物是美的,这只是你的个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个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认为这个事物是丑的,以年龄层次上的差别看待一棵古松结果差别不大,若是从从事古松有关行业的人来说,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学家与画家之间,那看法就会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业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当然会不同,三人的反应态度不同,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个人欣赏品读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赞同朱光潜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话,是壶酒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人亦是如此,作为仅仅旁观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诺大中还存在着完美的一个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却依旧沉着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亦无法知道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前些天还嘲笑着当局者的你自己啊。
这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如同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符。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清楚这点,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美的象征。
这仅仅是前两章的阅读之感,读完之后使我佩服朱光潜先生,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学习心理学,这《谈美》别名叫《文艺心理》,所以每每阅读《谈美》我就与之产生共鸣。看完后,我也更坚定了对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并且明白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啊!
谈美,谈美,到底何为美,何为艺术?
谈美读后感7
翻开这朴素而又丰富的书,我开始在这新世界探索。
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这篇文章描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所得出的不同观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仿佛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接着,以园里的一棵古松做例子,分别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以及一位画家的角度,来看这一棵古松。结果不难想出:“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之后,作者分别从这三种人对古松的态度中提取出了三个关键词,木商对应的是实用,植物学家对应的是科学,而画家则对应的是美感。“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自此,文章中心论点逐渐显现出来:“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归纳得相当精辟。
是啊,我们崇拜英雄,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我们崇敬诗人,从小吟着它们的诗长大;我们喜爱美人,从小看着她们的画长大……而事实是,如果没有那些故事、没有那些诗、没有那些画、没有那些美的感受,我们根本不会被所谓的英雄、诗人或是美人打动,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我想这就是美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它可以把千百年前的事物人物,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体悟他们身上的力量,也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前车之鉴,作为我们的后事之师。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但我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作者着重勾勒了美感。熟练的对比手法使这篇文章既不偏离于原本的想法,也有着它独特的意味。这或许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了。
谈美,也很美。
谈美读后感8
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谈美读后感9
作者开篇就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在于学会发现美并欣赏美,“谈美”非“谈风月”。
作者明知身处危急存亡之秋,仍有心思来谈论“美”,换句话来讲,普通人连温饱都不足,何有精力来讲究美学呢?可能在大众眼里,脱离物质基础谈精神追求是空想。
然而,作者不急不躁地解释,“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现世是名利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害网,忙忙碌碌地兜转于利害关系之中。人常常对自身境况感到不满,同时又对别人的境遇心生羡慕。
人处于现在和过去,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对某种经历的态度不免会有不同。
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会感到无比绝望,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自己还是很坚强地挺过来了;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经历着无比心酸的事情,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更令人酸辛的事情等着自己;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自己早已渡过那条爱情的河。
过去到现在的这间隔以及这期间所积累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看法和态度,究竟需要多久以及需要如何跳出自身的观察视角,这依人而异。
作者认为“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那么,当我们处于某种困境时,是不是也可以放长远去看,或者跳出自身视角来看?又或者直接逃离现实世界,沉浸到创造出来的美感世界。一般而言,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完全与现实世界隔离。
作者认为,艺术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仅模仿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便难以让观众欣赏真正的美感。但我认为,现实生活和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更超乎想象,总有些人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荒诞人生,总有些自然景观展现了什么是鬼斧神工。
文的最后“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无比赞同,把生活当做艺术品来雕琢,善于发现身边的趣事,把人生过得更具情趣,欣赏这独一无二的人生。
谈美读后感10
应该说,《谈美》是尘封在我记忆中的一本书,这次旧书重谈,主要是因为我心中渐渐涌起一丝恐慌,日复一日地扎根在电力一线,会不会逐渐丧失了对工作和生活中美的感知和追求呢?有同事可能觉得,我们对着变电站,对着输电线,科学与实用就够了,需要美做什么呢?那我们可以认真想一想,我们的一生在追求什么?追求幸福,追求过去、现在、未来达成的平衡和愉悦。那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是一种美。细化一些,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一种美,和谐的家庭是一种美,内心短暂或长期的满足是一种美,甚至常挂在嘴边的创新创造精神也是一种美。
如果丧失了对美的追求,会有什么后果呢?
第一是丧失了美感。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丧失了美感,把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归于实用,那当我们看到一棵奇异的古松,我们就不会去欣赏它的苍翠挺拔和不屈不挠的气概,而只想去思考如果龙卷风来,树枝会不会挂到电线上。这就是朱先生在书中所述的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之间的差异。更关键的是,幸福本质上也是一种美,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极为接近。丧失了对美的追求,其实就丧失了幸福感。
第二是丧失了灵感。
朱先生说,天才创造往往需要艺术家式的灵感。从这句话中大家应该就能明白灵感与美之间的关系。我再举个例子,赏月是一件非常有雅兴的事。大家眼前是茫茫夜空和溶溶月色,内心却历经着丰富的情绪活动,大家写诗作文,月色仿佛就在文字间流淌着。但如果布置了主题为赏月的命题作文,大家再去赏月,就会觉得这个活动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从一种欣赏美的角度。那么大家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平平无奇,空洞而缺乏感情。丧失了对美的追求,其实就丧失了创造力。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职场历经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会面对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如果以实用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那么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有没有意义,意义是可有可无见仁见智的,那么觉得枯燥无味也是在所难免。如果多从美的角度考虑,怀着“无所为而为”的精神,那么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朱光潜先生说,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如何去认识美,如何去培养美感,如何去创造灵感,那就需要大家在书中具体感悟了。共读社活动现场,大家围绕美分享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话。美学概念和美学道理就是这样,它若隐若现,却足以引发大家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回响。我想大家读完《谈美》这本书,定会生出豁然开朗的感慨。书中最后一章提到了艺术人生的概念,以前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如果上升到美的层面,是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谈美读后感11
在未看《谈美书简》之前,我对“美”也有基本的认识。当两个人站在一起时,我能辨认出谁更漂亮;我能感受音乐的美感,也能感受绘画的线条感。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即使是婴儿,他对丑与美也有自己的认识。看见美的,他会笑;看见丑的,他会哭。可他对于音乐,美术等作品只能发出最基本的感触——面部表情。他不会评论,不会指出优点与缺点。普通人经过生活的洗练,渐渐看懂时间的美与丑,但对专业性的评价无法理解。我们无法理解凡·高的极端美学,无法理解那些抽象的绘画,唱不出饱经沧桑的歌曲。
还记得汪峰的歌中曾这样唱道: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对于很多没有外出打拼的人来说,也许这句歌词对他们的感触不深,他们只读出了无奈。而对于一些外出打拼的人来说,感触之后,他会回忆那段艰辛拼搏的日子。就像歌者自己,在他体会人生的心酸之后,他的歌声中充满日月的伤痕,像刀疤一样不可磨没的痕迹,这时,他给听者带来的是沧桑的美感。所以,“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每次读《西游记》、《红楼梦》时,我会用很多种不同的节奏去读它们。阅读《西游记》应是欢快的;《水浒传》前半段应是感叹,中间是豪迈,最后是惋惜;而阅读《红楼梦》时,应是慢条细语,就像书中小姐们说话一样,不经不慢。就像在《谈美》书中,朱光潜先生说,他在读书时,读到有人拿到要刺杀一个人时,他心也被拎了起来。读到紧张处,你的读书速度也会变快;读到伤心处,读书心情也会低落,读书节奏也会变慢。而我们在这些节奏中,就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美,所以“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美”也是需要去品味的。
真正的美学大师,像朱光潜老先生,他们都是博学多才。至少得精修文学,心理学,甚至是一些哲学,社会学派的学说。只有经过大量的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品味“美”,发现“美”。比如说,音乐的“美”感,文学可助你丰富想象的空间,声乐学可助你评论唱的好与坏,心理学能让你理性地看透作词者,作曲者的心情。经过这些思想的装饰,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品味美感。每当听到“北风那个吹”这首歌时,脑海中就闪现下雪之后,枝头挂满的雪晶,喜儿穿着大红的新衣,期盼爹爹的回家,高兴,兴奋,出现在她的脸上,从理性上说,这首歌曲体现劳动人民渴望幸福生活与热情的生活态度,还有人们在美好时节合家团聚的习俗与心理。
“美”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因为每个人都要掌握它,把握好它。这样生活才会多一些“发现”乐趣,才会使自己比别人多一份才华,多增一份气质。
谈美读后感1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座平凡的山,一个看似糊涂不识庐山的诗人,却就在这种糊涂之中见出了庐山真正的美。苏轼不似你,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高峻,只说它的路途艰险,难以行走。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富饶,只说它的资源丰富,你更望了庐山之云的如梦如幻,却只浅谈谈你望不见山顶而苦恼。若人人皆是如此,美何在?
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获取利益便是它的归宿。在科学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种类便是它继续存活的理由和价值。然而终是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家们,他们静静望着这棵树,不去想它的价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赏着它的每片叶儿,每段枝条,看它们的美与独特。他们仅仅是欣赏着这棵树的美,无所为而为似的看着它,渐渐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与树竟如同合二为一,看着树的他们,仿佛正在被树望着。
而社会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游,就会被生活推着走,于是你自然的将事物的实用性和它对你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谈着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公平,更是天天想着钱是多么可贵,于是,你心如磐石,从外面打不开,从里面又是无法挣脱束缚,终究是打不开心扉,怎么能装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实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为而为的去做每件事,最终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你认了,认了困难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动。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你淡然了,你忘了这座山本应拥有的美丽,而是以仇视的目光望着它,只认为它挡了你的去路,却忽略了困难背后对你的帮助,你并未用欣赏的眼光去细细品味这座山,自然意识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困难的源头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对成功极度的渴望,最终错过了登上山顶,一览山顶美景,获得成功的机会,岂不见笑于世人!
对于成功过分的渴望,对于一件事物给你有所为而为的想法终究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心生浮躁,你敢于尝试的初衷终被扭曲。于是在看似困难而不困难的境遇之下,你怕了,于是你问路在何方,同时你却早已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于是这是你急了,思想一片混乱,最终你败了。也许就缺少那么一点的心静,就成功了。在你急问路在何方时,你是否还想起过一路美在何方?也许它早已被你抛在脑后了。
困难似山却不是山,只需要你多一点美的眼光,多一点角度的变换,它会化作轻烟。而美似山上的树,山下的你远望着山上的树,是否在那不经意之间,山上的树正默默望着山下的你。
谈美读后感13
这是一本大学时代我一度无法驾驭的书,彼时我总以为人嘴两张皮,世界本没有规则,知识和规则都是人为臆想出来的东西。
有些书好像时机到了你就会拿起来读,有些事时间到了就会去做,有些地方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就是很想去,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召唤,听起来很宿命,但不得不承认人生并不总是有迹可循,明天会遇到什么人取决于你在明天所处的时空里是否会看上他一眼,并不一定你们素未谋面。那么为什么你会看上他一眼?
我一直觉得医学是门很没有美感的学科,它会让我很难通过直觉去感受世间万物进而产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维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渐行渐远,这便是大学时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别无选择,我定会放弃。从宏观来讲,个体生命之于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之于地球,地球之于银河系,银河系之于宇宙,宇宙之于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形式犹如一粟之于沧海。前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长生,医学的存在是整个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和不舍,如果非要把医学强加一个美的概念便是人类对于渴望和不舍亘古不变的执着吧,但也不属于医学本身。
朱光潜先生说,美是“无为而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掺杂利己和实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掺杂联想和意义。
图书馆里,她坐他对面,他看着她,心里想,“这就是个男人啊,这宽广的臂膀,这175的身高,以后衣服都不用买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里美呢,是哪里让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认真说一件事时专注的样子,她点菜时专业品评的样子,是的,这举手头足里流露出来的积淀和多年的偏执留下的痕迹让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时,便觉赏心悦目;彼时初见,只一眼就痴了,“这个妹妹好似哪里见过”,心生熟稔,不问缘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对美感最好的诠释,物我合一,是顾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声色,铅华褪尽也未减半分,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极致,外人觉得,他那么帅怎么会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这段婚姻里他赚了多大。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肯定是在抛却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满足以外,还有其他的可以欣赏的特质吸引着彼此,对方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发的荷尔蒙一样深深吸引着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岁和四十岁的区别,知道三十五岁的极盛和四十岁的力不从心,到了五十岁不免生出“随他去吧”,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等容颜和荷尔蒙随着光阴都耗尽时,能够欣赏的不再是勃勃生机下的欣欣向荣,而是岁月留在生命里的从容不迫和圆融豁达,抑或是历尽千帆过尽后的深邃隽永耐人寻味。
一直活在我们心里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诗人笔下的人情世故和过去未来。
谈美读后感14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夕”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之前一直觉得有时候自己的表达过于详细,反而很尴尬,会破坏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据这个雕刻,讨论美术上含蓄的道理。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人世间的伟大不是由理性铸就谈情与理性,朱光潜这一点和乌合之众不谋而合,
这就是人性,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所以说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人也有怜悯之心,源自于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传承,这才是人性,这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还是神性与劣根并存的种类,有时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发扬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动地球。
第三篇:《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14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美》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读后感1
作者开篇就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在于学会发现美并欣赏美,“谈美”非“谈风月”。
作者明知身处危急存亡之秋,仍有心思来谈论“美”,换句话来讲,普通人连温饱都不足,何有精力来讲究美学呢?可能在大众眼里,脱离物质基础谈精神追求是空想。
然而,作者不急不躁地解释,“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现世是名利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害网,忙忙碌碌地兜转于利害关系之中。人常常对自身境况感到不满,同时又对别人的境遇心生羡慕。
人处于现在和过去,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对某种经历的态度不免会有不同。
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会感到无比绝望,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自己还是很坚强地挺过来了;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经历着无比心酸的事情,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更令人酸辛的事情等着自己;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自己早已渡过那条爱情的河。
过去到现在的这间隔以及这期间所积累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看法和态度,究竟需要多久以及需要如何跳出自身的观察视角,这依人而异。
作者认为“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那么,当我们处于某种困境时,是不是也可以放长远去看,或者跳出自身视角来看?又或者直接逃离现实世界,沉浸到创造出来的美感世界。一般而言,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完全与现实世界隔离。
作者认为,艺术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仅模仿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便难以让观众欣赏真正的美感。但我认为,现实生活和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更超乎想象,总有些人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荒诞人生,总有些自然景观展现了什么是鬼斧神工。
文的最后“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无比赞同,把生活当做艺术品来雕琢,善于发现身边的趣事,把人生过得更具情趣,欣赏这独一无二的人生。
《谈美》读后感2
在未看《谈美书简》之前,我对“美”也有基本的认识。当两个人站在一起时,我能辨认出谁更漂亮;我能感受音乐的美感,也能感受绘画的线条感。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即使是婴儿,他对丑与美也有自己的认识。看见美的,他会笑;看见丑的,他会哭。可他对于音乐,美术等作品只能发出最基本的感触——面部表情。他不会评论,不会指出优点与缺点。普通人经过生活的洗练,渐渐看懂时间的美与丑,但对专业性的评价无法理解。我们无法理解凡·高的极端美学,无法理解那些抽象的绘画,唱不出饱经沧桑的歌曲。
还记得汪峰的歌中曾这样唱道: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对于很多没有外出打拼的人来说,也许这句歌词对他们的感触不深,他们只读出了无奈。而对于一些外出打拼的人来说,感触之后,他会回忆那段艰辛拼搏的日子。就像歌者自己,在他体会人生的心酸之后,他的歌声中充满日月的伤痕,像刀疤一样不可磨没的痕迹,这时,他给听者带来的是沧桑的美感。所以,“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每次读《西游记》、《红楼梦》时,我会用很多种不同的节奏去读它们。阅读《西游记》应是欢快的;《水浒传》前半段应是感叹,中间是豪迈,最后是惋惜;而阅读《红楼梦》时,应是慢条细语,就像书中小姐们说话一样,不经不慢。就像在《谈美》书中,朱光潜先生说,他在读书时,读到有人拿到要刺杀一个人时,他心也被拎了起来。读到紧张处,你的读书速度也会变快;读到伤心处,读书心情也会低落,读书节奏也会变慢。而我们在这些节奏中,就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美,所以“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美”也是需要去品味的。
真正的美学大师,像朱光潜老先生,他们都是博学多才。至少得精修文学,心理学,甚至是一些哲学,社会学派的学说。只有经过大量的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品味“美”,发现“美”。比如说,音乐的“美”感,文学可助你丰富想象的空间,声乐学可助你评论唱的好与坏,心理学能让你理性地看透作词者,作曲者的心情。经过这些思想的装饰,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品味美感。每当听到“北风那个吹”这首歌时,脑海中就闪现下雪之后,枝头挂满的雪晶,喜儿穿着大红的新衣,期盼爹爹的回家,高兴,兴奋,出现在她的脸上,从理性上说,这首歌曲体现劳动人民渴望幸福生活与热情的生活态度,还有人们在美好时节合家团聚的习俗与心理。
“美”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因为每个人都要掌握它,把握好它。这样生活才会多一些“发现”乐趣,才会使自己比别人多一份才华,多增一份气质。
《谈美》读后感3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写于1932年4月的伦敦。从十五个方面来论述,有: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将一件事物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在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中,对于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用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则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从经济、科学、美感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所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从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进行的阐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结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从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我们可以学到看待一件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并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谈美》,我想,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谈美》读后感4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夕”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之前一直觉得有时候自己的表达过于详细,反而很尴尬,会破坏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据这个雕刻,讨论美术上含蓄的道理。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人世间的伟大不是由理性铸就谈情与理性,朱光潜这一点和乌合之众不谋而合,
这就是人性,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所以说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人也有怜悯之心,源自于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传承,这才是人性,这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还是神性与劣根并存的种类,有时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发扬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动地球。
《谈美》读后感5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这是朱老先生对联想中的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的一个好例,在本章中,对美感和联想的关系论述可以说十分精彩,下面我们就跟着朱光潜先生的思路,细细品味这其中奥妙。
介绍了联想的含义后,作者写到”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这是在写联想的性质。我认为是非常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我们晚上休息时,本应是一个意识渐去,身心放松的过程,但白天所见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脑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现,你越想摆脱他们,联想就越活跃的进行,由此可知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而且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它们都是偶然的。于是作者写到”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接下来作者在颜色,有历史性的作品和音乐方面论述了联想势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关键”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学派,肯定的是内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赞成形式派的主张,即反对杂联想于美感中。作者认为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联想最多只能增加对一个作品的好感,但并不能增加美感。
这就是本章中作者传授给我们的道理,看起来很平淡,但运用到生活中,却可以反应出很多事实。比如你在街上听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爱拿手的,脑中就不免有许多回忆联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会充满甜美快乐,但这这是联想所带来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美感经历。真正的美感经历在于”无所为而为",摒除内心的一切联想杂念,宁静专一,只在意那件事务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现在心中,否则只是无端的快感。
在放眼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中,朱老先生教会我们的就是静下心来,拥有一颗纯粹纯洁的心,一颗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颗只属于自己的心。
《谈美》读后感6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朱光潜先生为人的准则,也是《谈美》一书最基本的观点。书中这样比喻,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对此,朱光潜这样说道: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却因为你身处其中,为其所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俗世中的我们总抱着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态,将它当做自己的垫脚石。须知唯有独立绝缘地看待事和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方能体察其美,若怀实用性目的,则心态已失。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棵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风平浪静,特别是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初学者”,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顿,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分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从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体察生活,欣赏生活,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地玩味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美感。
举目凝神,我仿佛看见朱先生透过这茫茫的红尘俗世蹙起双眉、栏杆拍遍。
最后,以阿尔卑斯山上路牌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后感7
这是一本大学时代我一度无法驾驭的书,彼时我总以为人嘴两张皮,世界本没有规则,知识和规则都是人为臆想出来的东西。
有些书好像时机到了你就会拿起来读,有些事时间到了就会去做,有些地方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就是很想去,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召唤,听起来很宿命,但不得不承认人生并不总是有迹可循,明天会遇到什么人取决于你在明天所处的时空里是否会看上他一眼,并不一定你们素未谋面。那么为什么你会看上他一眼?
我一直觉得医学是门很没有美感的学科,它会让我很难通过直觉去感受世间万物进而产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维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渐行渐远,这便是大学时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别无选择,我定会放弃。从宏观来讲,个体生命之于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之于地球,地球之于银河系,银河系之于宇宙,宇宙之于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形式犹如一粟之于沧海。前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长生,医学的存在是整个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和不舍,如果非要把医学强加一个美的概念便是人类对于渴望和不舍亘古不变的执着吧,但也不属于医学本身。
朱光潜先生说,美是“无为而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掺杂利己和实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掺杂联想和意义。
图书馆里,她坐他对面,他看着她,心里想,“这就是个男人啊,这宽广的臂膀,这175的身高,以后衣服都不用买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里美呢,是哪里让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认真说一件事时专注的样子,她点菜时专业品评的样子,是的,这举手头足里流露出来的积淀和多年的偏执留下的痕迹让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时,便觉赏心悦目;彼时初见,只一眼就痴了,“这个妹妹好似哪里见过”,心生熟稔,不问缘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对美感最好的诠释,物我合一,是顾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声色,铅华褪尽也未减半分,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极致,外人觉得,他那么帅怎么会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这段婚姻里他赚了多大。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肯定是在抛却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满足以外,还有其他的可以欣赏的特质吸引着彼此,对方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发的荷尔蒙一样深深吸引着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岁和四十岁的区别,知道三十五岁的极盛和四十岁的力不从心,到了五十岁不免生出“随他去吧”,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等容颜和荷尔蒙随着光阴都耗尽时,能够欣赏的不再是勃勃生机下的欣欣向荣,而是岁月留在生命里的从容不迫和圆融豁达,抑或是历尽千帆过尽后的深邃隽永耐人寻味。
一直活在我们心里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诗人笔下的人情世故和过去未来。
《谈美》读后感8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
《谈美》读后感9
翻开这朴素而又丰富的书,我开始在这新世界探索。
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这篇文章描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所得出的不同观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仿佛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接着,以园里的一棵古松做例子,分别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以及一位画家的角度,来看这一棵古松。结果不难想出:“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之后,作者分别从这三种人对古松的态度中提取出了三个关键词,木商对应的是实用,植物学家对应的是科学,而画家则对应的是美感。“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自此,文章中心论点逐渐显现出来:“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归纳得相当精辟。
是啊,我们崇拜英雄,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我们崇敬诗人,从小吟着它们的诗长大;我们喜爱美人,从小看着她们的画长大……而事实是,如果没有那些故事、没有那些诗、没有那些画、没有那些美的感受,我们根本不会被所谓的英雄、诗人或是美人打动,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我想这就是美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它可以把千百年前的事物人物,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体悟他们身上的力量,也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前车之鉴,作为我们的后事之师。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但我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作者着重勾勒了美感。熟练的对比手法使这篇文章既不偏离于原本的想法,也有着它独特的意味。这或许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了。
谈美,也很美。
《谈美》读后感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座平凡的山,一个看似糊涂不识庐山的诗人,却就在这种糊涂之中见出了庐山真正的美。苏轼不似你,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高峻,只说它的路途艰险,难以行走。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富饶,只说它的资源丰富,你更望了庐山之云的如梦如幻,却只浅谈谈你望不见山顶而苦恼。若人人皆是如此,美何在?
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获取利益便是它的归宿。在科学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种类便是它继续存活的理由和价值。然而终是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家们,他们静静望着这棵树,不去想它的价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赏着它的每片叶儿,每段枝条,看它们的美与独特。他们仅仅是欣赏着这棵树的美,无所为而为似的看着它,渐渐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与树竟如同合二为一,看着树的他们,仿佛正在被树望着。
而社会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游,就会被生活推着走,于是你自然的将事物的实用性和它对你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谈着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公平,更是天天想着钱是多么可贵,于是,你心如磐石,从外面打不开,从里面又是无法挣脱束缚,终究是打不开心扉,怎么能装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实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为而为的去做每件事,最终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你认了,认了困难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动。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你淡然了,你忘了这座山本应拥有的美丽,而是以仇视的目光望着它,只认为它挡了你的去路,却忽略了困难背后对你的帮助,你并未用欣赏的眼光去细细品味这座山,自然意识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困难的源头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对成功极度的渴望,最终错过了登上山顶,一览山顶美景,获得成功的机会,岂不见笑于世人!
对于成功过分的渴望,对于一件事物给你有所为而为的想法终究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心生浮躁,你敢于尝试的初衷终被扭曲。于是在看似困难而不困难的境遇之下,你怕了,于是你问路在何方,同时你却早已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于是这是你急了,思想一片混乱,最终你败了。也许就缺少那么一点的心静,就成功了。在你急问路在何方时,你是否还想起过一路美在何方?也许它早已被你抛在脑后了。
困难似山却不是山,只需要你多一点美的眼光,多一点角度的变换,它会化作轻烟。而美似山上的树,山下的你远望着山上的树,是否在那不经意之间,山上的.树正默默望着山下的你。
《谈美》读后感11
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谈美》这书中,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谈美》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谈美》,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谈美》读后感12
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发现读文章可真是万分也急不来,读朱光潜的《谈美》更是格外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读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确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事物是美的,这只是你的个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个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认为这个事物是丑的,以年龄层次上的差别看待一棵古松结果差别不大,若是从从事古松有关行业的人来说,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学家与画家之间,那看法就会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业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当然会不同,三人的反应态度不同,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个人欣赏品读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赞同朱光潜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话,是壶酒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人亦是如此,作为仅仅旁观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诺大中还存在着完美的一个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却依旧沉着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亦无法知道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前些天还嘲笑着当局者的你自己啊。
这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如同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符。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清楚这点,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美的象征。
这仅仅是前两章的阅读之感,读完之后使我佩服朱光潜先生,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学习心理学,这《谈美》别名叫《文艺心理》,所以每每阅读《谈美》我就与之产生共鸣。看完后,我也更坚定了对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并且明白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啊!
谈美,谈美,到底何为美,何为艺术?
《谈美》读后感13
应该说,《谈美》是尘封在我记忆中的一本书,这次旧书重谈,主要是因为我心中渐渐涌起一丝恐慌,日复一日地扎根在电力一线,会不会逐渐丧失了对工作和生活中美的感知和追求呢?有同事可能觉得,我们对着变电站,对着输电线,科学与实用就够了,需要美做什么呢?那我们可以认真想一想,我们的一生在追求什么?追求幸福,追求过去、现在、未来达成的平衡和愉悦。那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是一种美。细化一些,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一种美,和谐的家庭是一种美,内心短暂或长期的满足是一种美,甚至常挂在嘴边的创新创造精神也是一种美。
如果丧失了对美的追求,会有什么后果呢?
第一是丧失了美感。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丧失了美感,把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归于实用,那当我们看到一棵奇异的古松,我们就不会去欣赏它的苍翠挺拔和不屈不挠的气概,而只想去思考如果龙卷风来,树枝会不会挂到电线上。这就是朱先生在书中所述的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之间的差异。更关键的是,幸福本质上也是一种美,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极为接近。丧失了对美的追求,其实就丧失了幸福感。
第二是丧失了灵感。
朱先生说,天才创造往往需要艺术家式的灵感。从这句话中大家应该就能明白灵感与美之间的关系。我再举个例子,赏月是一件非常有雅兴的事。大家眼前是茫茫夜空和溶溶月色,内心却历经着丰富的情绪活动,大家写诗作文,月色仿佛就在文字间流淌着。但如果布置了主题为赏月的命题作文,大家再去赏月,就会觉得这个活动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从一种欣赏美的角度。那么大家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平平无奇,空洞而缺乏感情。丧失了对美的追求,其实就丧失了创造力。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职场历经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会面对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如果以实用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那么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有没有意义,意义是可有可无见仁见智的,那么觉得枯燥无味也是在所难免。如果多从美的角度考虑,怀着“无所为而为”的精神,那么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朱光潜先生说,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如何去认识美,如何去培养美感,如何去创造灵感,那就需要大家在书中具体感悟了。共读社活动现场,大家围绕美分享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话。美学概念和美学道理就是这样,它若隐若现,却足以引发大家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回响。我想大家读完《谈美》这本书,定会生出豁然开朗的感慨。书中最后一章提到了艺术人生的概念,以前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如果上升到美的层面,是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谈美》读后感14
首先想说这本书的质感真的很好,让人想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静静地看,书里的插图配的也很文艺。
书很薄,100来页,我读了很久,朱光潜的文字很有意思,他的论据善用比喻,总能把日常生活的现象看出另外的趣味,比如他在第三节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语言风趣地提出了他的看法。书中也有一些专有名词,不过解释的都很通俗易懂。即使这样,看这本书还是要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不然被外界打扰很难领会作者的意思。
我认为朱光潜是很睿智的艺术家,“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正如他在最后一章向我们阐述的“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介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人生的严肃主义。”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学到关于美感和欣赏的技巧,更多是做人的态度,如何“诗意地栖息”。
前一半文字是在谈美感谈欣赏。
告诉我们审美要靠直觉,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它像什么,它是什么,不要与实物体作比较,也就是艺术高于生活,提醒我们要在“要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中维持适当的距离”
第三节便提到审美的技巧: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帮助我们实现美感经验,人将美好的愿望付之于物,物又反射在人给人以鼓舞,往复回流之后印象更加深刻(古松高风亮节的形象)
美感和快感的区别在于:快感的为满足某种需求的,是实用的,是体验滞后的;而美感是直觉,无目的的,是伴随着你欣赏它。
美感和联想的区别:“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色意象上。”告诫我们审美要专注,要沉迷,不要过分地分散思想。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我们常常感觉到某些艺术家像孩子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游戏和艺术是有很多相通点的,创造者的心是很纯洁的,是将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全局尽管荒唐,而部分却仍须合理;都有移情作用;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所以要求艺术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创造要富有情感,要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格律。
最后强调灵感,读书破万卷就是功夫要足,下笔如有神就是要有灵感。
最后想说这本书绝对适合深深品读,朗读背诵其中精彩的片段。除了审美之外,还可以看到他如何巧妙地论证。
第四篇:谈美读后感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
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朱老先生认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全书渗透了朱老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在《谈美书简》中,朱 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
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埃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一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二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三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四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五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六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七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
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
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第五篇:谈美 读后感[范文]
《谈美》读后感
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第五章谈得是美感与联想,提出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而第十三章则阐述了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在《谈美》中,朱 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