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
生活需要艺术,艺术的浸润才会变得多姿多彩。艺术蕴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生活与艺术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不是直接接触的。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说:“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跳出现实世界,以‘无为’的精神去欣赏自己的形象。”不要以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否则他们将关注事物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美感,这不是在品味艺术,而是在判断和分析事物。
比如你去看一个宋代的瓷碗,你看到这个瓷碗就会觉得它小巧玲珑,晶莹剔透,非常漂亮。但如果你认为要用这个碗吃饭,那么你就不会关注这个碗的外观,而是更关注这个瓷碗能不能盛饭。这件宋代瓷碗再精美,你也不会太在意,反而会因为不实用而失去兴趣。
因此,美与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来欣赏它们。
不仅艺术欣赏与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艺术创作与生活也有一定的距离。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往往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把每一个细节都一字一句地复制到自己的作品中,而是要经过多次艺术修饰或借助某种载体才能创作和表达出来。所以艺术作品反映的是生活,而不是生活本身。比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浓墨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形象。当你下田看到辛勤耕耘的农民时,你不会觉得他们有什么美感,反而会觉得丢人。而罗中立借助毛笔,以独特的构图手法、色彩搭配、人物刻画,增强了整幅画的艺术感染力,赋予了人物艺术美感,创造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先生,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我选了其中精妙略发感想。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很具想象的一个句子。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依样画葫芦,我认为这是没有灵魂的创作。这里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有灵魂的。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空中楼阁,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是在有情感基础上的创造。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
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
从心所欲,不逾矩。多么飘逸的句子。极具动态美。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
慢慢走,欣赏啊!艺术的人生,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日光倾城,暖洋洋地铺开来,随意点缀着还未苏醒的校园。冬日里的阳光异常温暖,给了伏在窗边的我,一个很温暖的拥抱。阳光下闭眼享受着,感到周身都布满了暖意,而后睁眼,看到眼前的一切都铺上一层雾霭,给人一种“夏露晶莹”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