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桂镇尹艳泉民情日记
深入走访情系群众
——开展“四群”教育民情日记一则
松桂镇人民政府杨建勋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晴。今天,我和镇“四群”教育挂钩组到距镇政府6公里的“四群”教育挂钩联系点——大石村委会石北自然村走访调研。先后到了寸炳贵等7户农户家,每到一户,我都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和存在困难一一记录下来。通过实地走访,我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了更多想法。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松桂镇部分边远地区群众贫穷落后的面貌仍然存在:有的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00元,人均有粮不足300公斤;有的地方水、电、路条件还很差,群众出行难、用电难、吃水难、住房难问题依然突出。联系对象寸炳贵吃水要徒步6公里去背,家里已无口粮;段贵荣一家3口人挤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内,房子还没有打围墙;杨四金由于供女儿读大学,连续5年没有杀过一头年猪;、寸家发一家由于主要劳动力缺乏,家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极其困难……群众贫困的生活令人同情,也更应引起我们这些干部的重视。
回到镇政府后,我协调民政划拨500斤大米,解决寸炳 1
贵等群众的粮食问题;计划协调农村民居危房改造资金,为住房困难的解决住房问题;协调民政和村委会,尽快将我所挂钩的特困户列入低保对象。
第二篇:泉阳镇:民情日记架起“连心桥”
泉阳镇:民情日记架起“连心桥”
“11月9日,今天主要工作:到董凡庄董俊平家拿药费单子,为其代办新农合报销手续,并带上计生专干为其儿媳妇检„„”。这是泉阳镇老董寨村包点干部荣俊伟的日记本所看到的一则清晰记录。
这样的日记本,在泉阳镇所有机关站所和村“两委”干部中人手一本,被干部们称为“民情日记”,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干群“连心桥”。
自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的活动以来,泉阳镇坚持“为民办事、办事为民”,以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方向,不断探索创新民情民意的诉求渠道和为民服务的载体,把“民情日记本”打造成为该镇走访活动的新名片。为此,该镇统一发放了“大走访活动工作记录簿”,每位干部人手一本,主要记录每天的工作事项,特别是要记录好参会情况、走访入户了解的村情民意、为村民解答疑难困惑和所办实事等情况,并于每月底收齐进行检查验收。
据统计,该镇“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干部已走访群众1762户,收集群众意见161条,化解积案5 件,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有力地促进了该镇社会和谐稳定,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柳磊)
第三篇:XX镇民情日记管理制度
XX镇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管理办法
为深入了解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在全镇机关干部中实行XX镇民情日记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全体驻村指导员和各职能办公室干部。
二、主要内容
1、群众对党建、基层民主、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救助、就业服务、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治安等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群众中生活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低保对象、老年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走访群众的心得体会,帮助解决困难的典型事例,以及解决困难的新经验、新典型。
三、民情取得途径
1、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群众(每周两到三次);
2、群众来访;
3、上级转办或交办事项。
四、记录形式
填写统一发放的民情日记本。
五、工作要求
1、民情日记内容要求准确、详实地反映所驻村实际情况,避免形而上学;
2、民情日记要重反思、重策略、重方法、重落实,避免文浮于事;
3、民情日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及时予以解决,超出职权范围的做好下情上报工作;
4、民情日记每周记录三到四次,并于周五下午5点半之前交党政办公室。
六、奖惩措施
全年给每位干部民情日记基础分10分,连续4周上交并且内容充实质量较好加0.5分,累计两次不交扣0.5分,对于其它未涉及的情况将酌情予以加减分。将得分纳入年底考核评优。
中共XX镇党委
二〇 一一年七月
第四篇:关于松桂镇村庄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关于松桂镇村庄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完成好我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村庄规划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大政办电[2010]167号)、《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大政办发[2011)121号)和《鹤庆县村庄规划编制十年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委托昆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研究院为我镇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现已完成了我镇14格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任务,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提请镇人大主席团审议。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规范村庄建设行为,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引导和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村民参与。加强政策指导,坚持阳光操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同时要重点考虑村民比较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及时公开
村庄规划成果,接受村民监督,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村民合理的意愿和利益。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切忌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
(三)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我镇人民政府从统筹本地区城乡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村庄长远建没的整体思路,做好分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并处理好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
(四)科学建设,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引导村镇住宅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集约用地。
(五)延续特色,保护环境。在我镇的规划中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提出保护田园风光的规划控制要求,划定禁止、限制和适宜建没的规划控制范围。努力保持村庄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大力推广大理州农村民居建筑图集,最大限度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六)简洁规范,通俗易懂。我镇完成的规划成果图文表达方式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促进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根据省、州、县要求,我镇在2010—2012年全面完成我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外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即完成14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和133个自然村建设规划。
四、规划编制要求
(一)编制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 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村庄规划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大政办电[2010]167号)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大政办发[2011)12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我镇成立了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二)编制内容及技术要求。
1.编制内容。村庄规划按照两个层次进行编制,即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行政村总体规划要求编制“二图一书”,即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图规划编制说明书;自然村建设规划要求编制“三图—书”,即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
2.我镇本项村庄规划的编制和成果提交遵守《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3.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应按照国家和省有
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执行。我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和风景名胜区范围的村庄规划编制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三)基础资料和保障机制: 1.基础资料中的地形资料。
我镇的村庄规划图纸采用了县住建局购买的快鸟卫星图片作为地形基础资料。
2.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
我镇人民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负责组织本乡镇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和信息录入工作,宣传、动员工作,落实完成村民动员、培训,管理好村庄规划编制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按时提交规划成果。
(2)规划编制经费。
1)、规划编制直接费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州财政局和州规划局《关于下达2010年城乡规划专项经费补助的通知》(大财政[2010)260号)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1]121号),行政村总体规划编制经费控制在2万元/个;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经费控制在0.4万元/个。其中:省补助0.1万元/行政村,0.1万元/自然村;州
补助0.15万元/自然村,2010年补助1.1万元/行政村,2011、2012年补助1万元/行政村;其余不足规划编制资金由县级自筹。
2)、基础资料收集费用。计划580元/自然村(包括购买卫星影像数据资料、补测特殊区域地形和社会基础资料收集等方面费用),其中:州级补助12万元,其余县级全额自筹7.06万元。
3)、我镇及村级工作费用。1000元/自然村,主要用于编制工作宣传及动员,工作人员培训,向村民征求意见,规划批前、批后论证、公示,相关会议讨论和乡镇审核报批等方面的费用,由县级全额自筹70.6万元。
(四)编制程序,、1.由于村庄规划编制时间紧、任务重,为提高效率,节约编制成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镇的村庄规划编制由我镇人民政府以议标的方式委托有规划编制资质的设计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设计院为主体进行编制。
2.我镇成立的工作组按照规划编制要求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并协助编制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3.编制设计单位的编制技术人员依据基础资料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并按合同于2011年12月提交了规划草案。
4.2011年12初,我镇以行政村为单位对编制草案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我镇人民政府组织村
民代表大会和入户征求意见并将书面意见反馈至设计单位及编制人员。
5.2012年2月设计单位根据修改意见提交规划成果。
新农村建设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村庄整建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先行。但是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1、村庄规划所涉及的土地权属、土地流转问题难解决导致农民对村庄整建规划的实施持怀疑态度。多年来,农民只能在其土地权属范围内享有宅基地,早已成为基层干群的共识。《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均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规定。后者第九条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因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要将分散到农户的土地集中以建设中心村居民点或公共基础设施或适当规模的土地经营存在土地流转难解决的问题。我们所作村庄整建规划的中心村居民点和公共基础设施规划有些是打破了村民小组组界的。这样在村庄规划进入征求村民代表大会意见这一程序时,我们就遇到了设计人员难以解决的中心村居民点土地权属、流转问题。一方面按规划要求村民以后在统一设计的居民点建房,另一方面又存在土地
政策的限制,想在规划居民点建房的村民不一定能取得该规划居民点的土地使用权。由此也导致了村民对新农村村庄整建规划可实施性的怀疑。
2、村民对村庄规划的认识有不同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由于群众的农户传统意识较强和本地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集中到中心村或居民点,根本不现实,也无法实现。
3、村庄规划收费无依据。在农村村庄规划收费方面,国家还没有具体收费标准,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的困难,由于经费限制,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规划设计单位不排除可能以航测图代替实测现状图,减少专题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办法来降低收入不多的村庄规划的成本。
4、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匮乏,“乡风文明”难实现。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我镇的村庄规划建设还将继续下去,下一步我们打算:
1、妥善解决好村庄整建规划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解决新农村居民点土地权属矛盾,落实好规划居民点居民建设用地,是引导村民向规划居民点聚集,提高新农村基础设施效率,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前提。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乡(镇)村在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集体土地流转时,可以考虑安排为到规划居民点建房的农户或人口统一调整和预留建设用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渐进性的靠近村庄整建规划的目标。也可以考虑把闲置的宅基地依法收归集体,置换为规划中心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还可通过建立超标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调节基金等办法来调整村庄规划居民点的土地权属问题。建议在调整农村土地使用权,新一轮向农民所承包土地发放长期土地使用权证时,进一步明确农民对于土地使用,转让和处理的权利,允许在土地用途不发生从农地向非农地转换的前提下,土地可以进行转租、转让,土地使用权也可以进行抵押。同时建议强化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要改变农户分散承包土地的经营格局,允许集体将土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产业,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但这样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土地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民所有,以免侵犯农民利益。
2、村庄规划要尊重历史和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个村落是当地人选择适居地、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用方式,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它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它可能有
一块湿地来清洁人们产生的污垢,可能有一条小河或池塘来改善村落小气候。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忽视。村庄规划要成为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联系和纽带。
3、建议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并抓紧研究落实,完善村庄规划设计收费的依据、标准和程序,以便进一步作好新农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4、广拓建设资金集资渠道,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对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争取政府补贴、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集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
第五篇:丁家营镇民情日记
丁家营镇民情日记
5月18日 晴
5月18日上午9时,十堰市司法局‚三万‛活动组成员与十堰市太和医院专家团一道共同来到丹江口市丁家营镇卫生院,带着药品、带着温暖、带着关爱,开展了题为‚服务丁家营移民,送法律、送健康‛的大型义诊、法律咨询活动,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上午9时30分,义诊、法律咨询活动正式开始,各村村民纷至沓来,卫生院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村民们带着一份期盼,带着一份良好的愿望来到这里,因为他们不仅仅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更关注的是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问题。铜架山村一组村民胡达保向我们说道:‚自己昨天就得到了村干部的通知,说是有义诊活动,所以今天很早就来到了这里。自己平时对医疗卫生比较关心,也入了‘新农合’,就是现在药价太贵,报销又太少,自己看病看不起啊!‛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务处陈处长向其耐心解释道:‚您别担心,‘新农合’是国家的惠农政策之一,以后会逐步全覆盖,报销标准也会逐步提高。至于药价贵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对药价进行了有效调控。相信未来大家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了上午10点50分。义诊结束后,活动组成员为村民们免费发放了各种常用药品,大家有秩序
地领取药品,然后满意而归。三请庙村3组村民高良民说:‚很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义诊,老百姓都很欢迎,像此种活动以后应该多搞才是!‛
时下正是天气燥热少雨的季节,但是丁家营镇的七个移民内安安置点仍然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临近上午11点,十堰市司法局‚三万‛活动组成员、十堰市太和医院专家团及丁家营镇卫生院部分随行人员带着7大包防暑降温药品及100余份医疗保健、法律知识宣传资料,依次对7个安置点的工人们进行了慰问。在饶祖铺林家岗工地上,随处都可以见到顶着烈日作业的建筑工人,他们干着最累的活,却拿着最微薄的工资,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衣背,而他们的家人也无不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安全。看到此情此景,十堰市司法局‚三万‛活动组队长王铭波说:‚工人们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他们为了抢抓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为了全镇老百姓未来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移民及南水北调的大政方针,没有一个人说苦,大家都要学习这种肯吃苦,肯打硬仗的精神。‛
义诊、法律咨询活动虽已结束,但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员承诺,真诚为人民办事。(十堰市司法局‚三万‛活动组成员 向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