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群众路线 促进社会管理
坚持群众路线促进社会管理
中共桃江县委党校彭炼才讲师
【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新形势下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社会管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重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坚定地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发展壮大的法宝,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结成鱼水关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党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成为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组织群众,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信群众,依
靠群众,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动员和领导群众积极进行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进行改革,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90年间党所取得的一切光辉成就都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种 “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考验”这道“关”就过不去;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危险”就会真的落在执政党的头上。因此,唯有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民心、排除万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当前群众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过程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发展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严重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
(一)群众工作环境多维化。因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同,不同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需求及利益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撤乡并镇合村等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幅度扩大,群众工作“边缘化”;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城乡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群众工作“空心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问政的出现,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参与社会的方式多样,群众工作“虚拟化”。群众在哪里、想什么、干什么、要什么,基层组织很难全面清楚把握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这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
(二)群众工作内容复杂化。改革开放以前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经济问题成为中心问题,由于贫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少数仍然相对贫困的人有不平衡心理甚至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众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收益少而存在失衡心理,导致干群关系不是在交流中缩小距离,而是在实践中扩大分歧,久之,则产生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增加了障碍和难度,一旦出现相关事件便使得群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出现新问题。比如代际矛盾问题,现在80后、90后的社会行为、心理特点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们不能因此而不相信他们,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关爱他们。网络上一些正面的声音、说明真相的东西网站贴不上去,而一些混淆是非的虚假言论却偏偏有人相信,大量跟贴。这些无疑也使得群众工作、社会管理更为复杂。
(三)群众工作意识淡化。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等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
第二篇:坚持群众路线 促进社会管理
坚持群众路线
促进社会管理
中共桃江县委党校 彭炼才 讲师
【摘 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新形势下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社会管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重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坚定地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发展壮大的法宝,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结成鱼水关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党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成为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组织群众,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信群众,依 靠群众,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动员和领导群众积极进行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进行改革,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90年间党所取得的一切光辉成就都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种 “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考验”这道“关”就过不去;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危险”就会真的落在执政党的头上。因此,唯有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民心、排除万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当前群众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过程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发展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严重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
(一)群众工作环境多维化。因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同,不同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需求及利益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撤乡并镇合村等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幅度扩大,群众工作“边缘化”;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城乡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群众工作“空心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问政的出现,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参与社会的方式多样,群众工作“虚拟化”。群众在哪里、想什么、干什么、要什么,基层组织很难全面清楚把握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这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
(二)群众工作内容复杂化。改革开放以前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经济问题成为中心问题,由于贫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少数仍然相对贫困的人有不平衡心理甚至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众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收益少而存在失衡心理,导致干群关系不是在交流中缩小距离,而是在实践中扩大分歧,久之,则产生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增加了障碍和难度,一旦出现相关事件便使得群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出现新问题。比如代际矛盾问题,现在80后、90后的社会行为、心理特点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们不能因此而不相信他们,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关爱他们。网络上一些正面的声音、说明真相的东西网站贴不上去,而一些混淆是非的虚假言论却偏偏有人相信,大量跟贴。这些无疑也使得群众工作、社会管理更为复杂。
(三)群众工作意识淡化。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等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但由于相当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群众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重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及不同群众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及时建立起顺畅有效的沟通机制,民意得不到有效表达。同时由于部分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不坚决,存在偏差,甚至以权谋私,公信度下降,导致在群众中推进工作阻力加大,群众工作号召力弱化。这些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
(四)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化。随着干部的新老交替,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实践历练,不会讲群众话,不懂得群众事,不善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难以提升。同时,一些干部作风浮夸,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注重解析梳理,不注重依靠群众,而是为了完成上级维护稳定要求或取得更大利益而“快刀斩乱麻”,化解矛盾的成本越来越高。造成党群干群关系长期紧张,致使一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逐渐累积,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如瓮安事件、孟连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潮州事件等,这种长期漠视群众利益,偏离群众路线造成的后果直接冲击社会管理。
三、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手段,服务是根本。在社会矛盾凸现期,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围绕群众需求创新和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完善群众工作格局。
(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争取群众对社会管理的理解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群众谋利益,这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赢得群众对社会管理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一是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大民生和群众满意度等考核指标权重,树立群众利益为先的目标导向;在推进社会管理项目时,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二是要让群众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不断体现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权益上。三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群众的生活疾苦给予热忱的关怀和帮助,及时快速地反映和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实实在在地做实事,兑现对群众的承诺,用自身的行为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坚持一切依靠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依靠群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要重视教育和引导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原原本地告知群众,把美好的发展愿景真真切切地告诉群众,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情怀传递给群众,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清清楚楚的讲述给群众,通过把正确的决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理解湖南发展的大 局和社会管理的要求,从而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充分运用好法律手段和群众经验,依法组织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化解“四化两型”建设中的征地、拆迁、信访和重大社会事件等突出矛盾。三是要建设社会协同管理体系,强化社区管理职能,积极引导居民自治,加强社会工作者组织和社会志愿队伍建设,激发每一位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活力,找到贡献力量的智慧平台,使我们的社会管理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三)坚持从群众中来,构建社会管理矛盾协调化解长效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因此必须构建矛盾协调化解长效机制。一是要及时掌握社会动态,要按照见微知著、抢得先机、争取主动、防止激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认真落实社会矛盾定期分析和排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特殊群体、敏感时期的监控和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查处台账。二是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调解工作网络,提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突出针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中的利益冲突,社会、企业和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和完善有效运作的协调处理机制。三是要改进与群众的沟通方式。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的网络、信息以及建立新闻发言人等方式,增强党组织在网络上的舆论影响力,力争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将客观、准确的事 实真相传达给网民,正确引导舆论。还要组织党员干部经常到群众基础差、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开展面对面的沟通,放下架子、摆正位子、主动沟通、灵活沟通,以平等的态度和民主的方式在群众中开展积极的批评,让群众见得到人,谈得上话,反映得了问题,提得上建议。以此理顺情绪,提高党员干部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
(四)坚持到群众中去,确保社会管理的决策正确和实施有效。当前,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广泛接触群众,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并将正确的决策落到实处。一是要完善“大调研”工作机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群众利益的研究,引导党员干部学会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完善“大走访”工作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定期下访、蹲点服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活动,以及“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活动,倾听群众的意愿主张和实际诉求,从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治安、生态环保、征地拆迁、公共服务等问题入手,真诚听民声,真情办实事。三是要完善“大培训”工作机制,及时培育和发展成功的社区治理模式,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首创的方法和经验,突出群众工作课程内容,强化群众经验案例教学,通过“大培训”,推广广大群众参与管理的有效做法,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确保社会管理的决策有序实施。
第三篇:坚持群众路线促进旅游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促进旅游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综合功能的日益凸显,旅游业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承受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面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旅游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显得尤其重要。
一、加强学习引导,强化为民理念
思想不牢地动山摇。树立宗旨意识,走好群众路线,必须紧紧抓住用科学理论武装这个根本,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特别是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旅游业必须通过新的学习,不断强化为民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从思想上筑牢为民服务的根基。
明确“为什么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在抓学习中,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创造力、执行力作为学习的目标,实现将学习转化成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的实际步骤。明确“学什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熟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增强用群众路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向谁学”,提高学习的实用性。潜力源于基层,智慧来自群众。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走好群众路线,树立良好形象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处理新情况新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转变观念,尊重群众主导地位。如何面对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和争取群众支持,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至上的观念,走群众路线发展之径,主动让群众参与,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尊重群众的主导地位,虚心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努力实现群众的愿望。
转变方式,围绕群众所需发展。走群众路线,就是要以群众需求为目标。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真正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要坚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游客旅游质量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为广大游客创造更加优美、更加方便、更加实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
转变导向,构建群众评价机制。实践证明,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深入持久地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努力实现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解决好与广大游客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紧密相关的问题,才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转变作风,建成群众满意机关。要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从比较重视运用会议活动实施面对面的领导,转变到更加重视运用方针政策、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引导产业发展上来;要从比较重视运用行政手段实施行业管理,转变到更加重视运用市场的手段推动产业的发展上来;要从比较重视对出现问题的及时处理,转变到更加注重从源头上解决根本性问题上来。同时,要注重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多搞调查研究,多做务实工作,多解决疑难问题。要落实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通过深入一线为基层服务,抓精政简事为行业服务,抓依法兴旅为游客服务,用良好形象和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树牢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旅游工作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端正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游客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群众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汲取破解发展难题的无穷智慧。要从文山会海、接待应酬、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做到阵地前置、重心下移,多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基层景点、走到游客身边,多听、多看、多问,主动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为基层出谋划策,同时维护好游客权益。
从群众中来,找出问题和不足。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的第一要诀。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可以联系一些企业、联系一批群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走访。使党员干部走下去的同时,还要把群众意见采上来,通过完善投诉电话、公开信箱邮箱、发放征询卡、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切实发动群众力量,集中群众智慧,将旅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来。
到群众中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找出问题是前提,整改提高是关键。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要通过实施《旅游法》,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景区门票价格,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推进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构建长效机制,科学发展旅游
着力构建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机制。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每一项政策规定,只有符合旅游业实际,保障游客权益,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旅游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制度、工作联系点制度以及与群众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等制度。同时,通过举办旅游业发展规划展、景区规划展和游客听证会等,把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重大决策等公之于众,让广大群众参与讨论、建言献策,在民主的基础上决策定夺。
着力构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机制。要让正确的决策变成旅游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旅游业的发展实践中去。要建立政策公开机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将旅游政策、规定,宣传出去,让游客明白,用法规维权。同时,建立自查自纠工作机制,对在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坚持开门整改,接受监督。
着力构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教育监督机制。要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并持久化、长期化,永续发展下去,就必须用制度保证党员干部在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中接受教育、改进作风,不断密切与广大群众的鱼水关系;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有序参与、信息畅通、监督有力、评价客观的群众评价监督机制,把旅游服务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特别是要针对当前旅游业的焦点性问题,分别就省、市、区县旅游部门等不同层面,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不同对象,制定和实行量化、常化评价办法,形成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旅游业评价体系,并创新评价方法,采取量化打分、质询、听证、问责等多种形式,真正把评价权交给群众。
第四篇:坚持群众观点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群众观点促进社会和谐
四皓镇纪委书记孙荣军
为了落实好“两群观点”主题教育,我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实践活动,采取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活动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放下担子,扑下身子,扎实做好“两群观点”教育活动。
(一)是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干群双向联系,干部能够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状况,了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处理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四皓镇推进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干部引领转观念、促发展,推动了群众想干事的激情。鼓励引导群众走出去创业,留下来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共同体,提高工资性收入。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会10场次,直接培训村民500余人次,转变了农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利于经济发展。
(三)是主动下访察实情、解难题,成功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针对板洛高速引发的群众大集访,闹访,矛盾纠纷
复杂的实际,我们把“大下访”活动作为这次“下基层、办实事、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工作来抓。截至目前,共入户调查20多次,排查出矛盾隐患5起,解决4起,为板洛高速的顺利通车坚定了基础。
(四)是整合力量建阵地、强班子,有效强化了基层战斗堡垒。按照“有场所议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提高基层组织信息化水平”,按照“三有一化”的基层阵地建设要求,目前代塬,步沟,白川,和韩村的村委会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总结创新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出一条“下基层”活动新路子。近年来,四皓镇组织开展了不同主题、不同载体的“下基层”活动。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困难,到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惠民工程实施、宣讲法律法规、强化基层组织。从过去为农民送米送面、送钱送物到送技术、送保障,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致富能力,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机制。变农民上访为干部下访,体察了民情、理顺了关系、促进了团结,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所愿,为广大农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些都为今后开展“下基层”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在具体的下访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包扶联系对象所需所愿所盼都要全面掌握,对排
查出的矛盾问题,要按照产生原因、涉及人员、责任单位、包案领导、解决办法、办结时限六大要素登记建档,特别是对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和群体性事件隐患,要把处理问题的过程、存在的难点、终结处理方案等情况形成详细的工作报告没有建立统一的工作台帐,未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动态信息库。
(二)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个别群众不理解,说明工作做得不够好,还需要继续改变工作方法。
(三)想法设法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务工性收入。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把物质资金帮扶与提供项目支持、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扶持等相结合,切实提高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分享乡镇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效果不明显。
(四)全体下基层党员干部是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结对帮扶,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通过争资金、引项目、捐物资、教技术、传信息等办法,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下基层的实效实惠,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群众没有
从根本上真正脱贫。
(五)要总结“下基层、办实事、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理论宣讲的经验和做法,把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法规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掀起新一轮大宣教热潮,塑造“懂理、守法、文明、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宣传好争做“好媳妇,好公婆、好公民”活动,破除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活动做得不全面。
(六)特别要帮助基层组织开展好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激发基层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打破活力不强的基层党的组织生活氛围,效果不明显,不突出。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该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此次下基层活动的领导,党委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建活动办公室。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细化活动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挂帅,亲自参与,深入一线,认真搞好活动的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
二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参与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配合意识,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要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不仅要舍得派出精兵强将,而且要当好坚强后盾,做到工作上多支持、政治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确保抽调的干部安心工作。各单位要为下基层的同志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
三要强化纪律、注重形象。各单位及下乡队员到基层一定要遵守工作纪律,切实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严守“七不”要求:即不吃请、不受礼、不打牌赌博、不违法违纪、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无故请假、不做影响党政形象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事,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吃透政策、把握分寸,不表无原则的态,不做无原则的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四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两群观点”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紧密结合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采取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定期通报等措施,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活动动态,全面把握活动进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在督查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好的典型,要给予表彰通报;对工作不落实的,要责令限期整改。特别强调一点,对于矛盾没有妥善解决的,工作组不准撤回;
任务没有全部完成的,联系单位也不能脱钩。希望大家都以扎实高效的工作如期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把这次活动开展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通报表彰,并作为本次换届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五要加强宣传、选树典型。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各种宣传平台,拓展宣传渠道,切实强化舆论宣传,努力使这项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总之,开展好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教育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两项活动,是加快发展之策,是和谐建设之需,也是顺应民心之举,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更是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出色的工作、优异的成绩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为四皓镇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加强企业维稳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和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立党之本、生命之源,是国有企业必须要坚持、贯彻的根本路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煤化工公司干部员工的群众工作能力,加快公司整体效益又快又稳的增长,煤化工公司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真正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员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管理智慧、获得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企业管理是以广大干部员工为主体的“群众”工程,国企员工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企业员工的创造精神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源泉,员工的监督约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国企的管理中心不仅在于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创造经济效益,还在于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一、群众路线在国企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主体,这是国企的根本任务,也是国企职工的追求目标,两者之间利益追求的一致性是群众路线能够在国企中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
然后,国企员工的首创精神是创新企业管理的丰富源泉。新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指导思想都产生于基层组织。正是广大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才推动了国企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壮大。而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深入广大职工的创造实践活动,汲取并推广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让企业管理永远保持新鲜、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企业管理是保障国企员工主人翁地位、保障企业决策科学性的关键。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决策的制定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参与。企业管理只有从群众中来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回到群众中去才能解决问题。脱离群众的行动注定一事无成,脱离群众的决策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二、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国企管理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引领指导全体党员、全体群众的强大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下的最新体现,是每位党员应当自觉践行的标准。国企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本领,强化党员工作方针,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人员必须要在管理工作中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并以此作为评价企业管理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始终贯彻于我们的具体工作的开展中。要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将“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放在首位。同时,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一切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才能。落实群众路线还需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务实原则,免形式主义
企业落实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群众,搞好调研,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切忌搞形式主义。落实群众路线,需要创新一定的形式,但是创新的形式必须服务于落实的内容,不能以形式代替内容。要真正改进文风、会风、作风,多做实际工作,解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用实干衡量过程、用成绩作为标准,真正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走向群众,汲取群众智慧;出现难题了,就要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主动向群众问计,切实去除形式主义存在的土壤。
二、要坚持利益优先原则,避免空头主义
落实群众路线必须关注员工群众的利益需求,毛泽东同志在《经济与财政问题》中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在企业管理中,要正确处理职工群众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既要满足近期的物质的利益,又要做好引导,保证长远利益的实现。制度的出台、规划的实施、改革的推进无一列外都需要得到员工的支持,都需要考虑员工是否能够真正地参与,一味强调长期利益而忽视甚至是破坏员工短期利益的行为都不能到的员工的参与支持。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指出,“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要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真正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生活难题,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要努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收入问题、福利待遇问题和孩子读书求学问题等,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与发展成果,为职工群众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群众运动
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企业落实群众路线,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注意积极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公司管理,凝聚公司发展的智慧与力量,防止职工对公司所有制度政策、发展规划表面上完全赞同,实际上不关心公司发展,漠视公司改革的参与不足现象。在落实群众路线的同时,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当好职工群众的“先生”,避免盲目发动职工群众,防止职工群众因为个别群体利益而聚集,出现职工群众参与过剩的现象,形成群众运动,造成局面的失控,阻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四、要坚持全面原则,避免以偏概全
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群众路线,目的是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使职工得到实惠。企业内部,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管理,运营监督、人力资源、员工发展各个方面都落实好群众路线,使企业获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站在社会的角度,将企业置于社会的环境中去考虑发展,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面落实群众路线,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人民获得利益。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一切为了群众,企业发展才有根基;一切依靠群众,企业发展才有动力;从群众来,企业发展才有活力;到群众中去,企业发展才能长久”。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企业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基业长青。
群众是基础、是基石,万丈高楼从地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国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聚人力、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想问题、办事情、拿主意、定决策时,必须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