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从当初的重商主义发展到今天的自由贸易,期间二者斗争不断,我们既看到了经济飞速的发展也看到了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但自由贸易取胜已成定局。而关税的高低随着世界上强大国家或国际间的经济利益集团的左右而相互替代使用。贸易从当初的国与国之间商业活动发展为国与国金融、汇率、宏观政策的综合体。贸易对当代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本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贸易。贸易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繁荣与否。
一.关税的变化趋势
早期的欧洲推行重商主义,认为黄金和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各国都想出口商品赚取他国的黄金和白银,又不想让金银流出,于是乎都设立了重重关税政策,欧洲市场基本封闭。间接迫使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为了香料、黄金、珠宝等物品而开始探索海洋,开辟了新航路,世界的海上贸易逐步发展起来。期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靠冒险精神推动的世界贸易,使西班牙、葡萄牙拥有了海上霸权,把掠夺的金银运回国内,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并依靠这些财富发展了强大的海上实力,维护这一既得利益。只是这些金银并没有用来当做原始资本积累,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本国商品生产落后,还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家,维护原有的制度。而在同时期的荷兰,看到葡萄牙,西班牙垄断海外贸易获得巨大的财富时,他们迫切的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他们创力立了一种新的公司,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东印度公司,从社会吸取闲散资金来开拓海上贸易。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荷兰的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现代商品经济制度。打破了葡萄牙、西班牙依靠的考冒险精神所领航的海上贸易。至此海外贸易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这些国家最后都被英国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如果英国继续延续这种模式,也最终会被他国取代。就在这时候,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场没有流血的革命,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制度。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直接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工业革命后,英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大量的商品,却没有足够的市场,此时阿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贸易用以取代贸易保护政策。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农业,当它们累积足够财富以确保可从自由贸易得益,便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推行保护性的工业政策,当英国在经济上拥有领先地位,即完成工业革命后便开始支持自由贸易。.自由贸易通过国际交换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源得到最佳配置。自由贸易的动态利益在于: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一国可以获得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学习效应,从而促进就业扩大、收入提高,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税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曾近作为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保护神的关税,现在成了自由贸易的最大障碍,英国通过《国富论》向外国阐述自由贸易能给大家带来财富,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地推动自由贸易,率先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1760年占世界制造业份额由1.9%到1860年的19.9%,其贸易额占欧洲的20%,制造品贸易额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英国的零关税政策是其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完成工业革命的前提下实行的,这让英国制造的商品打开了世界的巨大的市场,使其工业得以顺利发展。不仅如此,英国还创办了世界博览会,是展会上唯一一个展示都是工业品的国家,为其工业品寻找买家打下了下一步的基础,进一步拓展其市场。
二.自由贸易的国家利益博弈
自由贸易使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得以提升。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都在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一般而言,自由
贸易突出了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的维护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主导因素;经济安全开始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经济手段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外交成为当前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纷纷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繁荣发展。
自由贸易凸显了科技因素对国家利益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不断朝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贸易参与国而言,国际信息网络能够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进入市场的壁垒。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为此,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旨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一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先导。
自由贸易增强了国内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对于国家利益的影响。自由贸易给国内各利益群体带来的利润不尽相同,直接影响着它们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它们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倾向性。相对而言,从国际贸易中获益较多的群体往往支持自由贸易,获益较少或者利益受损的群体则往往支持保护贸易。上述两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使国家利益更加趋于综合化。因此,在自由贸易时代,国内利益群体的相互博弈对国家利益的整合作用越来越明显。
世界贸易的规则随着贸易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完善,从各国各自为政,到多边贸易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结束了几百年贸易间的不合理现象,自由贸易规则日趋统一的今天,淡化国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为成员过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各国成员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贸易,逐步降低自己的关税税率,实行最惠国待遇制,冲破贸易壁垒,打击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三.全球化的双刃剑
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二是利用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获取利差。凭着美元的优势地位,美国甚至能把贸易赤字这种别人眼中的困境,变成对自己大大有利的肥差——你们盈余,我赤字,这没关系,反正美元我是我自己印的;再说,千辛万苦赚到的美元也没什么好去处,还是得放回美国这里来比较保险。想拿盈余买我的资产?对不起,美国只有劣质资产可供出售,那些高新技术和能源等利润高、战略性强的行业你却买不到,巨大的盈余,你想买的买不到,美国卖得你不想买,那就只好购买美国国债,要不就存到美国的银行里拿点利息。于是,从1982年至今,美国始终保持着贸易逆差,而且是逐年扩大;同时资本和金融账户由于美元的回流而一路顺差。就这样,美国的资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从事着最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别国的美元外汇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息。按2005年的情况计算,美国10年期债券的名义利率是4.5%—5%,减去同期国内通货膨胀率2%—2.5%,实际支付的利息在2%—3%;而美资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回报是10.5%。美元的一进一出,一来一去,让美国又轻松地占了个大便宜。利用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减轻外债。美国是一个超级债务大国。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已达到近8000亿美元,超过其GDP的6.3%,需要世界其他国家每天2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才能维持下去;净外债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5%。从道理上讲,国外持有的债权都可以要求美国用等值的实物资源来兑现;还有,各国投入大笔美元吃进的次债金融衍生品等美元资产,也代表着一定的收益索取权。美国虽然没有摆明了要赖账,但实际上一直在耍些花样来减轻债务。最近美联储一直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不断贬值,使其外债实际减少,而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从一比八点四到现在的一比六点三的汇率,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缩水,让美国又狠狠的赚了一把。所以建设超主权的货币对我们国家或大多国家来说刻不容缓,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进程,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大范围地进行人民币境外结算,并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样化。
贸易战争终归是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每一次冲突都造成了严重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现在大国间相互争夺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小国则抱团取暖追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国家利益的博弈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世界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国家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创造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否则贸易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的终归于昙花一现。
第二篇:《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
最近,抽了一段闲暇时间看了系列片《贸易战争》,感想颇多,影片以讲述的形式,而不是书本的平白直叙,并且参杂一些研究学家的看法概括讲解了贸易战争的发展历程,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贸易战争》记述了从15世纪开始到现在的世界贸易情况,从最初以香料和黄金为目的重商主义贸易到现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在15世纪的欧洲,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东西方的路上交通被阻断,也阻断了利润丰富的香料贸易。而香料对于欧洲人来说,就如食盐对国人的一样重要。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重商贸易时代,他们认为黄金白银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为了追求更多的黄金和白银,开辟新的市场成为唯一的选择。《马克·波罗游记》则成了他们进行对外扩张贸易的催化剂。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也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控制世界。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出征,向海洋进军。他们争先恐后的探索着这个世界,完善着世界轮廓,他们打造了历史上的里程碑。他们收获了大量的香料、金银。葡萄牙和西班牙,靠冒险精神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单靠冒险并不能让贸易持久顺畅地运转下去。财富像潮水般涌来,但并没能转化为有效的产业,注定了她们衰败的命运。紧随其后的是极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劵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由此崛起为世界强国。西欧这些国家的成功让隔英吉利海峡相望英国眼红,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英国通过海外贸易缔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传奇神话。英国利用它的海军,挑战和打击了海上大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成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和海上霸主。开始英国还是在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强调的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如果沿这条路走下去,英国也会和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一样会被新的贸易竞争对手取代,然而“光荣革命”的爆发,使资本主义走向世界舞台。在过去,所有的贸易大国都是靠贸易保护、用武力保持贸易垄断来获取财富,而亚当·斯密认为: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他的《国富论》为工业革命后的全球贸易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英国开始向自由贸易探索。于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1854年完全取消《航海条例》,英国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1851年英国为了贸易在伦敦举办的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则把这次博览会作为向世界呈现本国工业的力量和实力的一个平台。当时的英国式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工业化国家,它的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工业力量的总和。但是英国的人口有限,大量的工业品迫切需要找到海外市场。但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在实行贸易壁垒严重的重商主义,英国一方面极力向各国推荐自己的工业品,另一方面它向全球提出了新的贸易主张----自由贸易。而且接着自由贸易主义的旗号发动了类似对华鸦片战争的贸易战争。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这一次站在最前沿是刚刚崛起的德国。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采纳了这种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的发展模式。而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依靠国内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开始发展起来。新兴工业国家竖起贸易壁垒,并且开始抢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与殖民地,尖锐的矛盾冲突与摩擦开始升级,转变,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各国遭受重创,战后美国成为二十个国家的债主,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的经济危机,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竞相开征新关税,并实行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在国力日渐衰退和全球贸易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最早提出自由贸易主义的英国已经与自由贸易的精神渐行渐远。
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大萧条的发生,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面临经济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做法均不同。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德国、日本则走上了纳粹统治的道路,通过战争来转移经济危机。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战使美国再次成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本积累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开始主导世界经济秩序。这时候,为了和平解决贸易争端,降低因贸易摩擦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成立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边贸易体制的条约文件,它创造性的建立了一个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极大的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为了释放战争期间积累的巨大产能,美国开始不遗余力的向各国推销自主贸易主义,希望全球各个市场的大门都能向自己敞开。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才真正投向自由主义贸易的怀抱。
横亘在东欧和中北亚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在二战结束后不断加强自己在东欧国家的影响力,这也让西方世界倍感压力。美苏之间开始对抗。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为了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的爆发,不仅表现在两大军事阵营的对抗,同时也宣告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战争的打响,美国等国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为了更好地遏制苏联,美国扶持德国和日本作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德国和日本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经济,短短几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级经济体制,开始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威胁的美国为了止住经济衰退,制定了301条款,但依然没能让美国止住经济颓势。美国决定采用新的武器来打赢和日本的这场贸易战,它发现汇率是个很神奇的工具,可以一下快速调控所有的问题,所以著名的“广场协议”在1985年签订了。广场协议的签订使日本的出口业被摧毁,为了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日本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政策,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直至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日本才进入负增长。与此同时,德国也在高速发展,德国用最新机器生产的产品极具竞争力,而且采取和日本大相径庭的经济政策:提供更好地职业教育环境,改善就业服务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味对经济进行需求刺激。急剧经济泡沫,德国经济经过短暂衰退后,保持持续稳步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各个国家通过世界贸易而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货币在世界的流转速度也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的全球性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时候不得不以牺牲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来换取经济利润,这种经济的短暂发展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是以后代的幸福来换取的,所以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时间步入二十一世纪,各个殖民地的相继独立,世界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一超多强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产生,世界各国开始挑战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寻求摆脱美国对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
中国进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市场,中国成为了继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之后的又一个世界加工厂,能否摆脱制造者身份,成为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不再被发达国家剥削,在这场永不结束的贸易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是当代中国政府需要谨慎考虑的,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需要仔细考虑的。
第三篇: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
一口气看完五集“贸易战争”,对从十五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不由地让我想起高中时观看过的视频之“大国崛起”,众所周知,判断一个国家大或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文化、政治、经济、地域,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是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还记得视频里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里有这样一句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当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当世界经济局势更加错综复杂的时候,我们更加有必要回顾以往的历史来反省、改善今天。十五世纪,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葡萄牙开启了海上贸易的时代,它的崛起引发了其他国家贸易竞争的热潮,紧接着的西班牙、荷兰也都在这阵热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在这次竞争中所体现的智慧、创新与远见!荷兰创立了早期的股份公司、股票、银行等贸易制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长达几个世纪。荷兰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国家,对他们来说,利润是胜于一切的。所以为了利润,荷兰人战斗、冒险、笃信,利润成为了荷兰迈向世界的原始动力!之后英国的崛起,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太“光明正大”,但谁又能质疑它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仅仅靠的是海盗式的强行呢?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不正是在英国的贸易竞争中得到完美体现吗?英国从此废除《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所以,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让经济自由化,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随着英国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张,依靠海上霸权,进行着全球性的世界贸易,如果某些国家不接受英国的要求,英国即采取“炮舰政策”,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其中,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在观看这一系列视频前,我仅仅知道金融力量对政治有着较大影响,但我没意识到原来经济贸易早已实现了对政治的控制,决定了政治的走向,而政治成为了各个国家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手段!
视频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美国街头采访美国人的储蓄账户里有多少钱时,他得到了这样一些回答:“没有积蓄”、“我们都是月光族”。。。看上去他们一点儿都不担心储蓄的未来,因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福利,而银行又随时可以借给他们利息低得接近于零的钱。过度消费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也埋下深深的祸根,2007年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到此,容我浅谈一下中西消费观的影响。美国人提倡的是一种超前消费的观念。在美国,贷款消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美国人的观念中,相信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会毫不犹豫地去银行贷款买房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向来乐观的美国市民如果有了多余的钱,他们不会选择去银行存款,而是选择去消费,去实现自己的需求,毫无顾忌地追求生活水准的提高。身处在经济高度发达、资源和物产非常丰富国度里的美国人,在很多方面非常奢侈、浪费,但在某些地方又表现得很随意、俭朴。比如,美国的宴请,往往只有一道主菜,吃得很简单,一般也不喝酒。在美国的宴会上,你很难看到中国式的杯盘层叠、推杯换盏。美国的饮食显得很随意、简单。另外,大多数的美国人对穿戴也不是很讲究。牛仔裤、体恤衫、运动鞋是他们的主要选择。然而,中国人因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人以高储蓄、低消费闻名于世,无论是加收利息税,还是降低存款利率都无法有效降低储蓄、带动消费。中国人有节约的美德,古代就有“耕三余一”的传统思想,每个家庭收入再少也要存点钱。多数中国人不会选择去提前消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银行,促进储蓄率。当前信用卡消费并没有在中国国内普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一消费观念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如果当前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买房,他们不愿去银行贷款,而是选择心甘情愿地住在自己破旧的房子里。中国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是从物质紧缺年代一路走过来的,他们明白优越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在生活消费方面就会有所节制,他们不会盲目消费,更不会去用信用卡去超前消费。他们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有了一定的积蓄,日子才会过的心安理得。我们并不能简单的评价哪一种消费观念是好是坏。表面上看来,似乎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显得的较为科学和理智一些,因为他们享受到了高质量的生活,体会到了人生的幸福,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保守地生活。但中国人的未雨绸缪和居安思危,却又显示出一种生活的智慧。而如今美国人都不敢消费了,那些大量贷款都变成了美国金融机构的死帐,坏账,造成了信贷危机。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这和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分不开的。中美两国传统的消费文化观念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适度的超前消费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盲目的超前消费则会引发严重的次经济危机。中国在危机中相对而言受到影响不大,但也难以完全涉身事外。当前,我们便是要借鉴美国人的消费观念,鼓励人们将多余的钱从银行取出来去消费,从而拉动内需,进一步减小金融危机对当前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当年那个在我国国土上疯狂杀虐国人的“小日本”,如今却在国际上风生水起,占得一席之地,心里不免会有狭隘的民族情感作祟。但冷静细想,我们又不得不从“小日本”到“大日本”这个变化过程中去“取取经”,因为这才是帮助我国更好地发展的有利途径!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的产品已经横扫英国摩托产业,超越了汽车大国美国,在钟表、摄像机、光学仪器上抢夺了钟表王国瑞士的市场。诚然,日本经济的腾飞发展与二战后欧美各国对其提供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种援助是密不可分的。但这一切毕竟只是外因,从本质上无法改变。其实,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内涵就是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正是各国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发展才给各国带来各自的经济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好坏。日本经济的腾飞在很大程度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日本是一个岛国,属于单一的民族,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民族内部成员在各方面差异性较小的特点,从而使日本民族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民族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中。正是日本文化的群体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即集团归属原则和重视群体内部和谐统一的原则,在当今日本企业文化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从中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二、三大特殊管理制度。即终身雇佣制、实施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制。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原因应归结为在日本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三个特殊管理制度,也就是所谓的日资企业三大法宝。战后日本企业普遍认为,在协调劳资关系、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三大法宝”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被认为是促成日本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企业竞争的力量源泉和支柱。
三、生产方式的变革
日本企业发展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其变革过程中产生了三大法宝,即所谓的看板管理、财务制度、企业制度创新。
四、精益求精
日本企业很重视生产细节,每天都会开生产会议,分析当天生产中产生的问题,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良品率情况,在会议上一旦发现良品率有所变化,技术员就会立刻进行实验,以求解决方法,即便在良品率稳定的情况下,也会经常进行实验改进,以求良品率再上一个台阶,一旦决定下来的生产工艺就会严格执行。
中国要实现自己21世纪经济的腾飞,就应博采世界各国企业管理之长,为我所用。正如,约翰渥洛·渃夫在《日本的管理危机》中所言,谁能将人类发展中的优秀思想转变为自己民族发展的动力,谁就能在世界发展长河中摘取桂冠!不管怎么说,中国离成为一个可以在国际上独当一面的大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前进的步伐,回首过去的历史,展望明天的未来。努力奋斗,使中国能尽早屹立于世界的舞台,重新焕发属于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国的不可磨灭的光彩。
第四篇:2013年最新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
观后感
随著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当代的世界局势比以往的任何一段阶段更加错综复杂:世贸组织(WTO)、自由贸易协定(FTA)、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新的趋势不断呈现。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加深。那么我们如何解读并了解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世界 的变迁就是贸易变迁。围绕世界的变迁,我认为了结贸易的变迁历史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分析 工具。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我们先把目光投向15 世纪的世界。因为世界通过15 世纪出现的 香料大大突破以往的状态。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首先,葡萄牙打 造历史上的里程碑。葡萄牙的崛起引发其他国家对海洋的兴趣。葡萄牙的崛起后,紧接着, 西班牙向贸易竞争进军而崛起。后葡萄牙与后西班牙的第三势力是荷兰:荷兰人凭借着商业 头脑迅速成为海洋霸主,不仅如此,他们创�1�7�1�7�1�7出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 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后荷兰是英国的崛起。英国通过海盗开始的海外贸易打造 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严峻考 验,世界再次结合在一起,而延伸到现在。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最初的经济学说它 的发展经历了早
期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殷。两个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对什么是财富和财富源 泉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货币是财富 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 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但是他们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手段和方法上,却 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 增加。他们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要求以�1�7�1�7�1�7藏货币的形式将货币贮存起来。当时西欧一些国 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和主张,颁布了防止金银货币输出的法令,实施了吸收金银货币到国内 来的政策和奖励办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国家法令和政策,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商业、工业发展的障碍。当时在英国对外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东印度公司,深感原始的货币制度和 政策的束缚,要求突破政府规定的某些限制;主张不仅应该多卖,而且应该大量的买;提出 国家不仅不应该禁止而且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在英国的对 外贸易中,东印度公司较早地争得了国家的特许:国家允许该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出口 一定数量的金银货币,但要求必须在半年内再进口相同数量的金银。因此这家公司遭到了社 会上、特别是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责难与攻击。�1�7�1�7�1�7为当时商业资本家已经本能地意识到积累资本的需要,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 然趋势。强调
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指出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 标准。他说:“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 果某些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还恰恰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当时的商业 资本家认为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是国家拥有丰富的物产和出现剩余产品,这样,从外国流入 的货币才能大大增加。并且,东印度贸易就是由此诞生的。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资本家在 强调发展对外贸易,把财富的源泉归结于流通领域时,已把生产和由生产发展而出现的剩余 产品,看作是发展流通的必要条件。当时许多人认为,绕好望角去印度的新航线被发现后,特别是英国几乎所有的金银和 硬币都被运走,而运回来的却是人们所不需要的物品。但立即有人反驳了这种意见,指出这 种观点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举例说,从印度运回的物品,如药材、靛蓝等都是加工转运以 及个人生活所必需的。不仅如此,由于从印度购得染料靛蓝,英国的呢绒远销世界各地,并 受到欢迎。并且说,发展这些行业,为英国的劳动者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英国 的工业,如呢绒业等的发展。新航线的发现还有力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土耳其,而给英国带 来了幸福。他说明了直接从印度购买所需要的数量相同的商品,比从土耳其购买这些商品费 用少三分之一,每年可节省九十五万英镑,而过去这笔钱是落在土耳其手中。这些好处并不 只是商人受
益。自从英国也加入到世界贸易的战局中,火药味就越来越浓重,战争的规模也逐步升级。就在 英国陆续战胜竞争对手,开始称霸�1�7�1�7洋的时候,它也面临着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一样会 走向衰微的问题,而颇受幸运女神眷顾的英国通过制度创新完成自我救赎,打造了一个“日 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贸易主张,先废弃《谷物法》, 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 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 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自由贸易理论培育了英国人的新帝国观:殖民地的作用,已不再是土地本身,而在于它对世 界贸易的意义。因此,英国占领那些地方基本上是为了拓展对外贸易,它们有的是原料产地 或产品销售市场,有的能够确保海外贸易航线的通畅。“贸易优先”的原则在新帝国的形成中 表现得相当突出,亚当.斯密有关自由贸易和“自由帝国”的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大英帝国不再把占领土地作为�1�7�1�7�1�7要目标,而是依靠海上霸权,进行全球性的世界贸易。一些国家如果接受英国的“贸易”,那么英国就不使用武力;如果一些国家不肯就范,那英 国就要炫耀武力,实行“炮舰政策”,将其打败,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当时英国 在东亚和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采取这种政策。自由贸易瓦解了殖民地的民族经济,将这些地区强行拉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英国由
此大大获益,更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但能够维持这样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还在于英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没有国家能够与英国抗衡,这才使其他列强不敢轻 举妄动。如果一些国家不肯就范,那英国就要炫耀武力,实行“炮舰政策”,将其打败,迫使 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当时英国在东亚和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采取这种政策。西班牙、葡�1�7�1�7牙、荷兰、英国的兴衰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靠 的是不断创新。西班牙、葡萄牙凭借的是开拓全球贸易的途径;荷兰凭借的是商业模式创新;英国更是凭借其制度创新在关键时刻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英国的政治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重商主义以及之后的自由贸易,等等,都 是在那些时代领先于全球的,因此,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才能领先于世界,引领了世界的潮 流。这正是英国强盛的秘诀。作为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诸多方面充其量只算一个中等国 家的英国,够在近现代历史的跑道上领跑一百余年,的确让我们有颇多的感触。从英国以及 其他国家的兴衰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 目的所在。由于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旧的秩序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从日不落帝国,到新兴德国,再 到美国,贸易的体系不断完善,消除壁垒,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推行贸易自由化。自此,各个国家都有了需要在国
际上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想获得别人的东西,你就必须让人 家也得到你的。也就是说你要获得别国的市场,你就必须要让出本国的市场,这样就形成了 一种双赢的局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边贸易体制的条约文件,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和平解决贸易 争端的机制,使得因贸易摩擦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尽管它的名称中有“临时”的字 样,但是沿用了47 年,直到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这47 年里,全球关税大幅度 降低,平均关税率从40% 下降至4% 以下,吸纳了上百个缔约方,举行了8 轮多边贸易 谈判,处理了百余起贸易争端,发展了货物贸易规则并成功地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 识产权纳入�1�7�1�7法律制度框架内,全球贸易渠道的畅通导致贸易额成十倍的快速增长,极大地 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并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今天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 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当年关贸易总协定的设计者坚 持自由贸易的远见卓识。而对于刚刚结束“二战”的美国来说,此时它急于释放战争期间积累的巨大产能,所以不 遗余力地向世界各国推销自由贸易主义,希望全球各个市场的大门都能向自己敞开。也就是 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才真正彻底从贸易保护投向自由贸易的怀抱。这时距离英国古典经济 学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支持自由贸易,已经过去了整整168 年。全球贸易战争即经
济的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 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1�7�1�7�1�7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 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 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臵,有利于资本和产 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 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 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 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第五篇:贸易战争观后感之重商主义在荷兰
贸易战争观后感之重商主义在荷兰
欧洲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中古世纪后,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之后各种关于资本主义的成长事迹如雨后春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贸易的发展。
其中,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对资本主义最初的理论考察。为了获取黄金白银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探索海上贸易之路,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对资本主义最初的理论考察。通过贸易掠夺葡萄牙依靠海权的暴富,让整个欧洲嫉妒得红了眼。但单靠冒险并不能让贸易持久顺畅地运转下去,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得的真金白银并没有转化为产业,衰败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荷兰悄悄崛起。1602年,荷兰成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这也是现代社会金融体系诞生的母体。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钱,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
前十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没有付任何的利息,因为投资者喜欢把钱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上面。做完这些,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利。长期的贸易往来中,产生了银行抵押业,然后在银行抵押业的时候又出现了保险业,保险业就是说船坏了怎么办,而在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间,慢慢又产生的期货,商品期货,商品期货也是在荷兰出来的。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包括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内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当大量的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循环流通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这就是建立银行。
荷兰在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发展动力和金融体系,很快超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这种先进的运作模式帮助荷兰把贸易触角伸得比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要更长,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到17世纪中叶,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贸易战争观后感之自由推动时代进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自由贸易的认识是书本中说道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时介绍原因是提到政府深受自由贸易主义思想影响采取不作为的行为。而历史上的自由贸易绝不是童话里的所说的自由,它跨越两次工业革命,它的后盾是强人、强国、强经济。
欧洲大陆上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靠海外贸易暴富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大西洋上一个岛国,这个岛国就是英国。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这是一位足智多谋同时又对黄金白银有着浓厚兴趣的女性,她励私掠船、海盗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大功臣。
1764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改良的蒸汽机很快被用于众多行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
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可以继续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征服(其他领地)以及保持独有的垄断地位来赚取金钱,但是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如果说,瓦特靠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靠《国富论》为工业革命后的全球贸易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在过去,所有的贸易大国都是靠贸易保护、用武力保持贸易垄断来获取财富,而亚当·斯密认为: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英国海盗式的行径、一次次的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1588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无敌舰队,这个拥有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20000名士兵的舰队在大西洋上劈波斩浪,他们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这次的目的是要教训英国。当时全欧洲都认为西班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踏平英国国土,但是幸运女神站在了英国一边。从7月21日到29日,双方舰队相遇于英伦海峡。西班牙兵舰体庞大,运转不灵,在英国轻快战舰的机动攻击下遭遇重创,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无敌舰队”在海上消失。
虽然打败了西班牙,但当时英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霸海洋。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的是荷兰,英国还需要时间积蓄力量。1651年,英国颁布了航海条列,荷兰人被激怒了,1652年英荷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被迫承认了英国颁布的航海条列。之后,英国和荷兰又接连爆发了两次战争双方各有输赢,可是最终英国还是占了上风。1688年,英国爆发了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政体。这就形成外无强敌,内无拖累的发展局面,是当之无愧的强国。
经过工业革命和政治体制的改动,英国工业力量差不多等于除英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工业力量的总和。这就需要英国极力向各国推荐自己的工业品,同时它向全球提出了新的贸易主张----自由贸易。为了打开别国的市场,英国率先取消了本国的贸易保护,希望通过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了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取消了丝织品进口的禁令。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1854年完全取消《航海条例》,英国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到1875年,英国对制造品平均进口的关税率已经下调为0,而丹麦下调到了15%-20%,普鲁士下调到了4%-6%,荷兰下调到了3%-5%。
自由贸易通过经济在全世界的传播带动了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先进的生方式为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世界,也为后来的经济贸易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贸易战争观后感之全球化为主自由化为辅
话语权多大取决于国家实力,在英国倡导的自由贸易轰轰烈烈发展之际,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德国、美国展示出它的力量。电力、石化这些主要新兴行业使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迅速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步。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对自由贸易,不仅在本国树起贸易壁垒,阻止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工业国家的产品进入,同时它们还打起了这些老牌帝国海外殖民地的主意。最终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各国为发展本国经济,增高关税,实行保护政策。在国力日渐衰退和全球贸易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最早提出自由贸易主义的英国已经与自由贸易的精神渐行渐远。到1931年9月止,仍有80%以上的进口商品免税。不过在大萧条的打击下,英国的金本位制已形同虚设,自由贸易政策实在是难以为继了,英国被迫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1932年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持续了一百年的自由贸易在英国正式宣告结束。
经过经济危机和二战后,欧洲各国受到重创,美国却因战而富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美国抗衡,美国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考虑制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944年,来自44个国家的特使和代表,齐聚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一起商讨战后国际经济运行的问题。会议最终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是:确定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同时成立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中明确规定,不管哪个国家都不能再随意提高关税,或者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的协定,如果要强行实施,就有可能遭到其它国家的经济制裁。这样就出现了国际贸易的新秩序,没有出现像在30年代出现那种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这样一种局面。
在贸易全球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美苏冷战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相互的贸易对抗、封锁。战后的德国日本,借助冷战的政策优势快速崛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韩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家,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承接了大量产业,改善了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相继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市场。它们的崛起,对原有的贸易格局带来了巨大挑战,一场新的贸易变局开始了。
二十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欧洲、日本的贸易战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贸易环境优良、劳动力便宜的地区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亚洲四小龙通过承接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不断获得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它们的贸易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当全球的贸易门槛大大降低的时候,资本必然要在全球配置更便宜的资源和更廉价的劳动力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自由贸易推动了跨国投资,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