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热点:规范网络信息2014
规范网络发展 抢夺舆论阵地
互联网的普及让沟通畅快,让信息无处不在。微博作为互联网世界的一个伟大创新。从当年新浪第一条微博上线,到今天北京地区7家网站的微博用户数量接近6亿,仅仅用了不到3年。微博传播信息即时快速,人们都记得,“7·23”动车事故,第一声呼救,就是从微博上发出的。网络服务生活、娱乐交友,功能极其强大;政府网站上的评论,反映民声民意,作用独到。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乱象丛生。必须加强引导,规范网络发展。
规范网络发展,要倡导网络新风。在网络的虚拟场所,似乎缺少种种现实约束,各种观点、行为乃至矛盾冲突都在这里进行着充分甚至夸张扭曲的表达。每一个人既是网络道德的形成者,又是网络道德的被影响者。而这种影响又通过每一个人投影在现实生活中。如同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张力,互联网的发展,也不能失去道德的支撑。要加强网络道德,倡导网络新风。这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网络运营商乃至广大网民共同行动,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范围,加大网上色情、诈骗等活动的打击力度。倡导网络业界严格自律,用技术手段协助清除网上的不良信息,同时,广泛发动网民对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良好的网络人格,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规范网络发展,要坚持依法治理。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却缺少网络监控管理的基本法律,执法效能不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管理网络有害信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应当做到有法可依。鉴于网络发展的特殊性,网络行为在遵循现实法律的基础上,还必须跟踪网络发展进程,及时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要避免因法律法规过于宽松或滞后而导致网络有害信息泛滥。
规范网络发展,要注重舆论引导。在网络的空间里,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因此,要切实引导网上舆论走向。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政务微博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阵地当中,加强与网民互动,使网络充分发挥其舆论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网上宣传队伍的建设,多宣传倡导科学真理,弘扬社会正气,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积极引导网上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网络只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不断发展的结果。我们既不需要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喊打喊杀,亦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不断加强管理,规范网络发展,以此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第二篇:事业单位申论热点:网络反腐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3、在网络日益受到反腐机构青睐的同时,由于网络公开和透明的特性,又无意中开辟了一个反腐新战场——民间网络反腐。与官方网络举报不事张扬相异,民间网络反腐带给人一种锣鼓喧天的感觉。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先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后、再被反腐机构锁定、最后落马的。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公开举报,是在传统举报方式存在效率低、查处缺乏监督等弊端下的一种无奈之举。有媒体评论,这是公民不甘于被动地参与反腐,不甘于自己举报后被动地等着更高权力去反腐,而是想寻求一种制度平台掌握反腐的主动权,以民意压力促使官方作为。可以说,公开是民间网络反腐的唯一利器,但这同时是柄双刃剑,这种方式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被证明举报失实,举报者可能会导致诽谤罪的后果。因此,民间网络反腐尚缺乏法律的支撑,也未被官方认可。如最高检发言人说:“我们现在提倡网络举报,这会对举报人提供一个很好的保护。我们绝对不提倡在公共网上举报。很多人为了发泄义愤,在公共网络上举报,但效果适得其反。这些信息让被举报人知道后,他会有所准备、会串供,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反过来被举报人会告其诽谤,司法机关只能追究举报人的诽谤责任。”浙江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主任陈剩勇陈剩勇指出,普通网民没有公安机关那样的调查取证权,多数只能靠人肉搜索,或靠曝光官员的个人隐私、家庭成员照片来反腐,“这对官员隐私的尊重不够,甚至触犯法律”。
4、北京大学电子政务中心主任杨凤春认为,电子政务开启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反腐从管人到管事、从思想到业务、从纪律到流程、从事后查处到实时监控、从内在自我控制到外部技术控制的转变,从而降低了监督和追惩的成本,提高了反腐的效率和“效度”,创新出了具有技术诱致能力的技术防控反腐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权力的运作不透明往往是产生反腐的两大原因。而电子政务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它可以用“阳光”杀灭滋生腐败的“病菌”。利用网络可将公共权力的范围公之于众,也使政府行为更具公信力。如河北省邯郸市专门建立了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网,列出“权力清单”,接受民众的监督。广东省推广“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将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省人大联网,实现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全程监督。
【考点分析】
一、概括类题 模拟试题:结合给定材料,概括网络反腐出现的原因。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1、民众反腐热情的提高,民主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2、互联网的固有优势。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是传统信息传播媒体无可比拟的;
3、举报人担心遭受报复的心理。举报人使用网络可以匿名举报,相对来说是隐蔽的、安全的;
4、传统举报机制不畅通。个别地方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管不去解决,对于被举报的上级领导不敢查、不愿查,群众就会诉诸网络。
二、观点类题 模拟试题:结合给定材料,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00字以内。
【参考解析】 网络反腐的出现意义重大,但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网络反腐的意义:
1、进一步增加了民主政治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提高了公众的全民意识,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2、可以帮助政府获取更多的反腐线索,拓展反腐工作的信息来源,形成一种强大的反腐力量;
3、网络舆论可以有效警示政府工作人员,有效防治腐败。
4、有力地补充了传统反腐机制,有利于腐败现象的遏制和查处。
第三篇:申论热点网络约车
让市场决定网络约车的去留
“对待新生事物,绝不能止步不前,墨守成规。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给乘客带来良好体验,要给这种服务方式一个合法的出路。”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14日在人大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对网约车不搞“一禁了之”,而是鼓励创新、规范发展。
作为一种在中国市场上的新生事物,网约车至今仍行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因为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没有取得营运许可的人员和车辆对外提供客运服务并不合法。但即便一些地方对网约车开展查禁行动,这种新业态不仅没有被消费者抛弃,反而占据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在于它满足了消费者的出行新需求。这种“新”主要体现了更加强调性价比,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可以说,网约车提供的是一种及时跟上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高度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除此之外,网约车也体现了分享经济,也是“互联网+交通”的一个成果。在鼓励创新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鼓励网约车这种新业态创新,没有任何理由不提供于法有据的法律保护。让人欣慰的是,从上海发放国内首张互联网专车牌照,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集意见稿出台,再到交通运输部的最新表态,可以感觉到网约车的合法之路正越走越近。
给网约车一个合法的出路,不仅仅是鼓励这种新业态发展,同时也是规范其健康发展。换句话说,尽管网约车深受市场欢迎,却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市场天生逐利,倘若缺乏有效监管,网约车也会暴露出侵害公众利益的一面。比如说,一些车主李代桃僵、部分车辆资质偷梁换柱、大量外地车辆无序涌入,已经对乘客安全和城市交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市场的弊端,也恰是政府监管不该缺位之处。因此,对待网约车既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能一禁了之。一放了之,是管理不负责任的表现;一禁了之,是背离市场规律的表现。这两者皆不可取,唯一正确之道就是“鼓励+规范”。一方面要给网约车提供一个公平法治的市场准入环境,让其自身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检验;另一方面要针对市场的先天弊端,对网约车进行正当合理适度的监管,维护公众权益,保证其健康发展。实质上,网约车发展也是观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切口——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必须用好。
新生事物往往都是以传统事物挑战者的面目出现的。网约车同样如此,其挑战对象就是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必须承认,在网约车面前,出租车行业展现出了落后的一面,新业态之“新”把旧业态之“旧”映照了出来。近年来,市场份额被蚕食,司机大面积流失,即是出租车行业竞争力下降的明证。也正基于此,在网约车发展的反对声中,出租车行业是最大的反对力量。难道网约车和出租车真没有办法和谐相处?实则不然,网约车并非完胜出租车,出租车也并非毫无长处,关键要看出租车行业肯不肯虚心向网约车学习。如果出租车行业连承认落后的勇气都没有,固守传统经营发展套路,一味寄望封杀网约车,结果终将是被消费者抛弃。网约车的发展,的确攸关出租车行业的生死存亡,但也是一个绝佳的倒逼力量。如果能够借此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果断学习网约车发展的长处,出租车不是没有竞争力,而且还会提升竞争力。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对出租车经营权、份子钱、运价机制进行改革,借助自我革命,与网约车一较高下。
在市场经济下,竞争是创新也是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网约车和出租车,谁强谁弱、谁存谁亡,又或相互补充,最后合二为一,还要看自己真本事,让市场说了算!
第四篇:2013申论热点:网络硕鼠 无所遁形
2013申论热点:网络硕鼠 无所遁形
网络虽是虚拟社会,但仍然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网民仍然是公民,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在网络上仍应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像在现实社会一样遵纪守法,谨言慎行。下面中公教育孙晶老师为您解析热点内容。
【新闻事件】
8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七条底线”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8月20日,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江苏公安机关成功侦破周禄宝利用互联网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系列案件。周禄宝在互联网上自封为时事评论人、知名写手、网络名人、专栏作家和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现已初步查明,周禄宝涉嫌在互联网上先后对23个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普通群众实施网络敲诈勒索。(8月25日《新华日报》)【中公评议】
网络虽是虚拟社会,但仍然是现实社会的反映,网民仍然是公民,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在网络上仍应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像在现实社会一样遵纪守法,谨言慎行。
对于周禄宝这样的害群之马,重重的打击是民心所向,更是法治社会的必然。即使还有更多的“周禄宝”没有受到惩罚,也只是个时间概念,只要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终将逃脱不了法网恢恢。
首先,有关部门要主动担当,建立更多化解矛盾的载体。我们要把所有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这需要有关部门面对新形势更加解放思想,走群众路线,不给民众解决问题靠歪门邪道的机会。
其次,确保监督没有空白点。对机关单位也好,对商人也罢,只要这些事物和百姓息息相关,有关部门就要在第一时间介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那些息事宁人者、“愤青族”和“口水党”的监督,没有了身上的裂缝,苍蝇再多也无用武之地。
最后,坚守“七条底线”,畅通表达渠道,让表达远离“小沟渠”,让谣言和小道消息没有生存的土壤。网络微博、论坛就应该是“小沟渠”,政府的诉求渠道才应该是“大海洋”,民意能在“大海洋”里尽情畅游了,这些“小沟渠”自然就没有了吸引力。
真希望,有一天,在某种方式下,所有恶意的“网络推手”、所有“假恶丑”、“负能量”,在探照灯下无处遁形。网民既是网络的参与者,又是网络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只有人人自觉维护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康、有序的网络氛围才可期待。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增加网络发言的理性,学会冷静分析,独立思考,不猎奇、不逐腥,让网络环境更加理性、健康。
第五篇:申论热点冲刺:网络消费a
申论热点冲刺:网络消费
1、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正在对文化消费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其内容和方式,而且影响其价值取向,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把握网络消费的新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网购比较大的扩张是在最近几年,最早从2006年开始,那时候网购的量只有258亿人民币,到了前年已经到7800多亿人民币,已经增长29倍,数字估计会在1.1-1.2万亿的网购......这样对我们整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经起到比较大的作用。从过去只占0.34%到现在已经占到4.32%。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基本上网购每年增长的幅度在百分之八、九十和五、六十之间,网购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消费的方式,这样对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促进我们整个国家用消费来拉动经济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为工具手段而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从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点看。消费者行为以及购买行为永远是营销。
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网络营销者也是如此。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也是推动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现状决定了今后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我们要搞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3、网络消费者群体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注重自我。
(二)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
(三)喜好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
(四)好胜,但缺乏耐心。
4、从网络消费需求的特征看。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商用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5、从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看。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即激励人们行为的原因。人们的消费需要都是由购买动机而引起的。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指在网络购买活动中,能使网络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某些内在的动力。我们只有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才能预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便采取相应的促销措施。由于网络促销是一种不见面的销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对网络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需求动机和心理动机。
6、从网络消费购买过程看。网上购物是指用户为完成购物或与之有关的任务而在网上虚拟的购物环境中浏览、搜索相关商品信息,从而为购买决策提供所需要的必要信息,并实现决策的购买的过程。电子商务的热潮使网上购物作为一种崭新的个人消费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需要、购买动机、购买活动和买后使用感受的综合与统一。网络消费的购买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确认需要—→信息收集—→比较选择—→购买决策—→购后评价。
7、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企业必须虚心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方便、快捷、便宜的电子邮件,为网络营销者收集消费者购后评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厂商在网络上收集到这些评价之后,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归纳,可以迅速找出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对策,改进自己产品的性能和售后服务。
8、网络消费中存在很多问题。
经营行为缺乏规制。一是隐瞒真实情况,制造虚假广告。网上商店展示的商品往往是一些图片和文字。而许多网上经营者展示商品时,没有一定的展示标准,向消费者提供的大多是不完整的信息,使消费者不能全面判断商品质量,从而造成损失。网络广告作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主要依据,而消费者却又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许多经营者故意向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欺骗消费者;二是网络欺诈。一些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未经工商登记的企业,编造虚假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经营情况,以及获奖材料,宣称子虚乌有商品和服务信息,骗取消费者。
9、网上消费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同时需要登记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通讯地址等等,这样就将消费者的个人保密信息暴露给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盗取消费者信息,进行电话、网络等营销活动,骗取消费者信息进行欺骗、榨取等不法行为;二是消费者个人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首先需要申请个人账户,开通网上银行,存入资金给第三方平台,但是电脑网络系统自己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导致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等病毒侵入电脑系统,篡改、盗取消费者账号,使消费者个人财产受到损失。
10、网上消费法制不完善。
任何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都离不开法制规范,在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但现实社会中的法律不能简单移植到网络虚拟社会中。目前,国内在网络的运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立法都还是空白。
虽然立法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有了一些规定,但基本上是简单、片面和应急性质的,而且执行起来有难度。如,现在网络著作权纠纷层出不穷,但在《著作权法》诞生的1990年,还没有“网络”这个概念,因此现行《著作权法》难以有效地处理好现在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又如,现行《刑法》基本没有涉及到网络犯罪问题,只规定了两个计算机犯罪罪名,远不能涵盖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犯罪。
由于对许多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致使不少违法分子长期逍遥法外。全世界的媒体每天都在传达大量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消息,但最后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则是屈指可数。在国外有的违法分子在其网上作案被发现后反倒受到重用。网络社会中的法治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建设一样重要,不可忽视。但网络立法的滞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很不完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另一方面又仍在发展之中,难以制定出针对网络成熟状态的稳定法律。因此,网络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是滞后的,操之过急也不行。
【考点分析】
模拟题1:(20分)
结合给定资料,清概括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影响。(15分)
要求:全面、准备、简明。
【参考答案】
一、经营行为缺乏规制。
1、隐瞒情况,制造虚假广告,使消费者不能全面判断商品质量,从而造成损失。
2、网络欺诈。一些经营者编造虚假商品和服务信息,骗取消费者获利。
二、网上消费存在安全隐患。
1、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信息,进行网络不法行为。
2、消费者个人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等病毒侵入电脑系统,篡改消费者账号,使消费者财产受到损失。
三、网上消费法治不完善。国内在网络运营、管理、使用方面的立法空白。现有法律简单、片面,带有应急性质,执行起来有难度。
模拟题2:
根据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指出网络消费的特点。(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参考答案】
1.一、网络消费升级换代。互联网商用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二、网络消费动机新颖。网络促销是一种不见面的销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对网络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需求动机和心理动机。
3.三、网络消费过程完整。电子商务的热潮使网上购物的过程必须完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需要、购买动机、购买活动和买后使用感受的综合与统一。网络消费的
购买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确认需要—→信息收集—→比较选择—→购买决策—→购后评价。
模拟题3:
针对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对策。(15分)
要求:对策有针对、具体、合理。
【参考解析】
一、加快推进网购的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立,因为现在还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网络的零售,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问题,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等等相关方面还缺少一些规定。
二、要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因为网络的交易行为是非常复杂,是跨地区、跨领域的交易,如果没有多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有一些执法是比较难进行的。
三、要加大创新执法的力度。如果用传统管理商业的模式来执法网上的交易,那成本是大得不可想象,所以一定要创新这些方法,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要加快电子商务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包括跨部门的涉信执法,信息部门之间的共享,以及服务机制化等。要鼓励第三方的机构对网络零售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的评价和认证的服务。
四、热点范文评析
【范文解析】
网络消费问题何时休
华图教育名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基于网络的消费方式——网上购物的出现及逐渐流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人们在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购物,购买生活、工作和学习用品。网上消费给人们带来的快捷、便利、节约成本等优越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上消费,但在看到网上消费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不利的一面,网上购物本身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安全性差、质量无保障等。研究网上消费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对消费者而言,首先更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性地选择消费方式,理性消费,已达到节约成本;其次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更有保障的完成网上消费。对企业而言,更能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网络营销,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资金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对整个社会而言,有利于网上消费更安全可靠、积极地发展下去。
网络消费的问题很多,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经营行为缺乏规制。一是隐瞒真实情况,制造虚假广告。网上商店展示的商品往往是一些图片和文字。而许多网上经营者展示商品时,没有一定的展示标准,向消费者提供的大多是不完整的信息,使消费者不能全面判断商品质量,从而造成损失。网络广告作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主要依据,而消费者却又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许多经营者故意向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欺骗消费者;二是网络欺诈。一些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
构未经工商登记的企业,编造虚假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经营情况,以及获奖材料,宣称子虚乌有商品和服务信息,骗取消费者。
网上消费存在安全隐患。一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同时需要登记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通讯地址等等,这样就将消费者的个人保密信息暴露给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盗取消费者信息,进行电话、网络等营销活动,骗取消费者信息进行欺骗、榨取等不法行为;二是消费者个人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首先需要申请个人账户,开通网上银行,存入资金给第三方平台,但是电脑网络系统自己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导致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等病毒侵入电脑系统,篡改、盗取消费者账号,使消费者个人财产受到损失。
网上消费法制不完善。任何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都离不开法制规范,在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但现实社会中的法律不能简单移植到网络虚拟社会中。目前,国内在网络的运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立法都还是空白。虽然立法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有了一些规定,但基本上是简单、片面和应急性质的,而且执行起来有难度。如,现在网络著作权纠纷层出不穷,但在《著作权法》诞生的1990年,还没有“网络”这个概念,因此现行《著作权法》难以有效地处理好现在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又如,现行《刑法》基本没有涉及到网络犯罪问题,只规定了两个计算机犯罪罪名,远不能涵盖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犯罪。由于对许多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致使不少违法分子长期逍遥法外。全世界的媒体每天都在传达大量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消息,但最后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则是屈指可数。在国外有的违法分子在其网上作案被发现后反倒受到重用。网络社会中的法治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建设一样重要,不可忽视。但网络立法的滞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很不完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另一方面又仍在发展之中,难以制定出针
对网络成熟状态的稳定法律。因此,网络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是滞后的,操之过急也不行。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予以解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设立网络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网上消费欺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主体的真实身份不明确,建议参照现行有形商品交易市场上企业、个体户登记规则,取缔网络无照经营活动,对在因特网从事商品经营的市场主体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凡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申请和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对于新设互联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同时发给电子营业执照;已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在网络经营业务的,要进行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经核准变更登记注册的同时核发电子执照。电子执照除了记载营业执照通常内容外,还要记明网站域名、IP地址、可以从事相关商品或服务的前置审批许可证及其有效期、电子执照有效期等事项。从事网络商品经营的商家必须在店铺的显著位置公示其电子执照,做到与在有形市场一样的亮照经营。通过实施对电子商务主体亮照经营制度,可以保证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环境得到净化。
加强电子支付安全保障。商业银行应完善网上银行运行机制,制定正确的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对建设电子银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可靠,做到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一是明确银行的责任。因客户有意泄漏交易密码,或者未按照服务协议尽到应尽的安全防范与保密义务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服务协议的约定免于承担相应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对金融机构未经批准擅自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或者未经批准增加或变更需要审批的电子银行业务类型,造成客户损失的金融机构应承担全部责任;二是应加大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增强电子银行抵御灾难和意外事故的能力;三是应积极引进一些
高效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如将指纹识别技术与银行卡结合起来,以指纹密码代替数字密码,提高客户取款的安全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计算机系统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和抗病毒侵扰的能力,增强电子银行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把网上消费立法纳入整个法制体系建设。网上消费立法是整个国家法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法制体系的建设必须考虑国际网上消费立法的协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都无不涉及网上消费。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法律法规需要根据网上消费的需要进行修改,同时也需要制定适应网上消费的新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网上消费的市场,促进网上消费的发展,国家的法制体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把网上消费立法纳入整 个国家的法制体系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国家的法规体系。
【文章评析】
本文标题和中心论点明确,结构清晰完整,逻辑清晰,说理充分,语言规范,考生可以借鉴本文学习申论文章的写作。
【政策精选】
2013年9月8日,在国新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表示,商务部将采取政策支持、完善流通体系、搭建促销平台、抓重点领域等举措来促进消费,并称今年重点会放在网络消费和信用消费上。
房爱卿说,“今年我们重点抓网络消费和信用消费,这两方面在目前形势下对消费的影响更大”。他还表示,将考虑一些扩大消费支持的政策支持,例如此前出台的“家电下乡“汽
车以旧换新”等都对扩大消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年国务院颁发的39号文件在税收、金融、土地这些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扩大消费将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此外,还将搭建促销的平台。
此外,是通过完善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来扩大消费。将合理布局网点便利消费,“下一步农超对接的推进力度也要增强。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当地生产的菜通过设立临时的销售点来销售农产品(6.79,0.02,0.30%)。此外,电子商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通过循环流通,以旧换新、收旧送新,也可以扩大消费。”
业内分析,在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促消费政策年内将再发力、出实招。预计年内将迎来促消费新政密集发布期,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等领域或有政策鼓励。据了解,信用消费鼓励政策酝酿已久,而信用消费发展不充分已成为我国消费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总额占G D P70%以上,其中信用消费占消费总额三分之二以上;而我国2010年消费总额仅占G D P38%左右,其中信用消费仅占消费总额的12%。
“虽然网络消费和信用消费在消费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其对实体消费是必要的补充。网络消费、信用消费与实体消费相结合后,可以相互促进,有力地扩大内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微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电子商务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网络消费是我国消费类增速最快的类型,因此,扩大消费离不开网络消费。而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利用信用消费,可以加大消费者的购买力。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对记者表示,我国现有网民超过5亿,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个群体十分活跃,拥有绝对的购买能力。“扩内需的根本是让消费者
有购买力。”白明认为,在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规范消费的基础上,应通过减税,提高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真正使消费市场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