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答三问强五心征文)
同心才能走得更远 同德才能走得更近
---“答三问,强五心”征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的“人和至上论”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次对“政通人和”的思想大讨论,就是一场“人和”的战争,作为党的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众,要打赢这场战争,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切莫“离题万里”。
依靠群众是我党立党之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之情,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即使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江泽民同志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中提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的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党的群众工作中提出,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今天,全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洗礼,实践矫正,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被全党推到了第一信坛,群众路线,依然是我党最鲜明的特色。
依靠群众是我党立党之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总书记关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
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党员干部。这就要求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好各个环节,为此,青山泉镇不等不靠,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省委、市委和区委要求,谋划早,行动快,措施实,引导、鼓励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着实改善干群关系,以群众满意的方式解决好民生问题。
依靠群众是我党现实之需。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着,是真正的英雄。从打破“大锅饭”实行“大包干”,再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工进城等,群众的首创精神一次又一次推动了制度创新,促进了时代的不断进步;但另一方面,在少部分群众中存在着政府信任危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员干部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乡镇政府作为党的最基层政权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广大领导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更要善说群众语音,熟悉群众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多听、多学、多说群众语音,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民声,及时回应民意,才能真正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区委的部署安排,及时发现并解决好民生问题。
总书记强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作为党的最基层政府,更要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明白,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再实践,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始终,才能交出新时代走群众路线的满意答卷!
第二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与群众同心,才能走得更远 与群众同德,才能贴得更近
——答三问、强五心学习心得
在全站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中,支部提出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平民之心、对同志的宽厚之心。在讨论中,我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对“三问”、“五心”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在回答“三问”上,我们自己要明白解答几个问题,就是作为一名建设系统基层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去正确认识自己?如何去依法履行职责?我在为谁服务?回答好这几个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好“三问”的本质。
我作为市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在工程质量行政执法领域工作了20多年,经组织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从一名普通质监员开始,成长为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领导干部,这一段历程让我深知自己肩负重大责任,我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群众把好工程质量关;我的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依法履行职责,来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干好质量监管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和全站职工,有 了人民群众作为靠山,纵有千难万苦也不怕。
走群众路线是我党立党之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之情,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即使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江泽民同志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中提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的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党的群众工作中提出,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总书记告诫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当前,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仍然不能令广大群众十分满意,治理质量通病的任务仍然繁重。面对这种形势,我更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走群众路线,依靠参与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力量,依靠全站干部职工的力量,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进行思想洗礼,实践矫正,带领职工认真、依法、严谨做好各项工作。第二,谈到“五心”,20多年的工作经历我也颇有感触。一是忠诚之心,就是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的事业,需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建设不断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继承,更要奋斗,不能忘了我们入党誓词,更不能忘本。二是敬畏之心,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以清正廉明的“官德”约束手中的权力,不能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党纪国法和民心民意之上,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让权力回归于人民、服务于群众。三是感恩之心,一名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除了自己的努力奋斗外,很重要的是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离开了组织,就谈不上个人发展,人生的追求就成了一句空话。组织如同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再次成长的机会。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知恩图报,感恩组织,决不能把个人的意志驾凌在组织之上,才能对得起组织和群众的选择,才能更好地回报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四是对自己的平民之心,每一位共产党员,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特别是在手里握有人民群众赋予的大权时,永不忘“自己也是百姓”,把百姓的事、要求、诉求,常记、常想、常念在心中,做到勤政、廉政、优政,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党性、品行。共产党员只有永不忘“自己也是百姓”,才能以平民之心统领自己。共产党员做了官,不是让脱离老百姓,也不是让从老百姓中分离出来,而 是当人民的公仆、勤务员,要更加百姓化、平民化、群众化、普通化。五是对同志的宽厚之心,同志之间要真诚相处,互相关心,真心维护,多体察别人的难处,少埋怨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合作,多沟通、多勉励,多切磋,不断增进理解、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要宽宏包容,真正容人、容事、容错,以体己之心体人,多看同志的优点和长处,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真心诚意的向同志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尤其是自己作为质监站主要领导干部、班子成员,一定要有宽宏包容的气度和胸怀,能包容多少人,方能领导多少人,决不能搞“小圈子”,亲近少数人,失去多数人,伤害自己,影响事业。
第三,搞懂“三问”、“五心”还要从学习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全面提升思想精神境界,让以民为本、群众至上、爱民情怀成为执政理念和自觉行为。支部开展“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再次促使我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局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刻剖析自我,坚决反对“四风”。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作为质监站的主要领导,要时刻保持忠诚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平民之心和宽厚之心。与群众同心,才能走得更远,与群众同德,才能贴得更近,通过实践、实践、再实践,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工 作始终。
当前,我们要把把好工程质量关作为“为民之要”,把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充分调动全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力量,形成大干事业、干大事业的“正能量”,加快推动质量监督事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实现我市“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林业局 徐士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强调,要继续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才能正确解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才能以忠诚之心对待党的事业,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平民之心对待自己,以宽厚之心对待同志。
一要阵线前移,常葆“为民”情怀。林业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基层群众最紧密的工作,是最典型的群众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二次进军荒山工程、生态屏障防护林工程、环村林与村庄绿化工程、经济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充分征求广大林农的意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区的造林规划更趋为合理,做到让群众满意。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我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融合,促进全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贴近基层,常行“务实”作风。基层是林业的根,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求,引导群众所诉,是推进林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丰富群众路线的内涵,始终站在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认真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林业;运用先进的林业科技发展高效林业,建立现代林业园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和林下经济区等等,是林业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林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要提升效能,常修“清廉”形象。参与式规划是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形式,应该贯穿于林业生产,使林业项目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结合深化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请群众评价,受群众监督,杜绝官僚气,养成平民风。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保持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牢记党员身份,永葆党员本色,泰然面对外界诱惑,脑子绷紧一根“弦”,心房多长一只“眼”,舌头多加一把“锁”,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行为、守住清白。
我们将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常怀“三问”,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充分调动群众上想办法,在着力满足群众需求上下功夫,在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上求实效,探索开创依靠群众发展林业、发展林业服务群众的新路子;高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面大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着力改善林农民生,大力弘扬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与林业事业的共同发展。
作者:徐士吉 单位:贾汪区林业局 职务:林业局局长 联系方式:87715298
第四篇:“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问,从理论上来说,我认为归根结底,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它是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的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的含义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前段时间局里组织我们到淮海战役纪念塔进行了宣誓活动,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一切为了人民”廉政教育展览馆,我觉得为正确理解“三问”埋下了很好的伏笔。通过淮海战役纪念塔的活动,我通过历史资料重新回望了那段气壮山河的淮海英雄史诗。我们大家都工作生活在徐州这片革命的热土之上,对于正确理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我军60万指战员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80万装备精良的装甲铁骑,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我军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依靠的是以徐州为中心广大地区的543万支前群众,这是一次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战争支前动员。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可能动员起淮海战场上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如果没有500多万群众推着手推车运送弹药、输送粮草,就不可能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我们革命的历史就会可能由此而重写。国名党80万大军为什么会惨遭失败,就是因为党内腐败、各自成派、相互排挤、各据一方,失信于民,没有群众根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靠一个个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世界舞台上的不同场合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认为,小平同志除了在向世界表达他自己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之外,同时也在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同时必将服务于人民。时至今日,党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个人认为改革变化是当今时代永恒的主题,但是变与不变是辩证的关系,收入分配方式、生产经营方式,甚至于人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唯有一样不能变,那就是党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结合到我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首先要正确理解谁是群众的问题。群众是相对的,就我个人而言,相对于局领导,我就是群众;但是对于期待我们提供优质园林绿化服务的普通市民群众来说,我是肩负着提供绿色服务的园林系统的普通党员干部。所以,我理解的“为了谁”,就是要高标准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提升对局属单位对口业务科室的各项服务质量,高标准做好材料搜集整理和撰写、组织人事对口业务申报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为我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这些工作都是领导、局属单位对口科室办事人员和部分群众所要求和期盼的,有些工作直接关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了这些工作,就是为组织和领导负责,为群众谋了利益。我理解的“依靠谁”,就是要适应工作的新变化,进一步拓展渠道、丰富形式,在组织人事各项业务工作中,站在找我办理业务工作的、让我向组织和领导传达群众呼声的同志的角度思考问题,全面了解需要办理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准确掌握需要办理什么样的事项,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对一些急办、难办的业务工作,主动同前来办理业务工作的人员一道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汲取智慧力量、找到出路办法。我理解的“我是谁”,就是首先明确自己在为组织工作,为群众服务。要时刻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名利,要与群众情相系、心相连。说到底,群众是根本,群众是衣食父母、精神父母,是各项工作成功的源泉与力量。
在工作中,只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时刻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修身领悟,增强“五心”,才能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
第五篇: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树好信访干部公仆形象
——“答三问、强五心”心得体会
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当前每个党组织和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区信访局支部全体党员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瞻仰运河支队纪念馆红色爱国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认真开展了“答三问、强五心”大讨论,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一般党员干部,大家都给合实际工作,坦诚相见,畅所欲言,各自谈了自己的对“三问”和“五心”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再次凝聚到如何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何才能为群众协调化解更多的信访问题,如何树立信访干部的良好形象,进而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在此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要答好“三问”。我们要搞明白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搞明白“我是谁”,怎样去履行职责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曾记得杨善洲讲过,“莫道百姓可欺,其实自己也是百姓”。无论我们干哪种工作,都不能忘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来自群众中的一员,谁生来都不是机关干部,做了党员干部就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职业道德。无论是一般工作人员,还是党员干部,从工作到退休,变化的是职务和岗位,不变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努力工作,只有依靠人民、依靠群众,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觉改进工作作风,做好各项本职工作都是分内之事、职责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来不得丝毫马虎和不认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取得的成绩群众是有目共睹的,只有依靠人民、依靠群众,我们的事业才能勇往无前。
其次要增强“五心”。忠诚之心,就是要忠于党忠于人
民。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不断继往开来,继续奋斗,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入党誓词,更不能舍本忘义。敬畏之心,就是要以群众利益为重,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信访岗位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带着怨气、怒气和问题前来要求解决的普通群众,经常加班加点下基层协调化解信访问题是常事。感恩之心,就是要以满腔的热忱、百倍的努力勤奋工作来报答组织和群众信任。有了对党忠诚,对群众敬畏和对组织的感恩之心,还要有平民之心,就是要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职务和岗位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宽厚之心,就是同志之间相处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以诚相待,互相包容。多数人站在一起不能叫一个团队,只能叫一个群体,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最后“三问”、“五心”要齐步并进。只有做到答好“三问”,增强“五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信访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加深对“三问”、“五心”的理解和认识,深入开展主题大讨论。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市和区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刻剖析自我,坚决反对“四风”,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作风的过程。要多下基层、多听群众呼声,多了解群众疾苦,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的能力,树立信访局干部的良好形象,为把贾汪建成“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园、城市副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