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万”活动下乡体会
“三万”活动下乡体会
3月3日,黄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文件。3月4日,召开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培训会。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跟农村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对农村的发展非常的关注和关心。我被选派作为工作队一员,尤其是对我这样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心里是非常的亢奋的。
就我们的社会现实来说,很多人都存在着一种急攻进利的心态。行政人员也一样,一项政策或者是措施的出台,往往希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将重点是“全覆盖”和“增感情”上,要求下派干部的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这个工作重点不像时下行政部门好大喜功的那样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发展起来”这样宏大的口号作为工作重点,而是将大的目标进行了阶段性的分解,将筹备性的工作提上的大场面,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体现了决策者的一种境界。
时常会把行政部门和企业拿来比较。常常在想如果行政部门在做一件事上能像企业那样努力的减少成本,执着的追求利益那样会不会效率更高?对行政部门来说,成本是指办一件事投入的人、财、物,利益是指人民大众得到的实惠。那么,行政部门在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广泛地征集意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然后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接着准备充足的材料、选择合适的人去实施。同时,加大监督和宣传力度。
在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一项政策或者是措施的出台和实施的推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已经存在或者即将出现的问题。但这项政策或者是措施是不是解决那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这些都是政策和措施已经出台后才会让人确切地说是普遍的群众去讨论的。能有机会在政策和措施出台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太少了。我觉得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尤其是出台措施前,让广大群众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太有限了。也就是调研、摸底、筹备阶段广大群众群众的参与率太低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两个甚至是一些普通群众在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上,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很多、整体的群众力量是不可忽略的。更重要的是普通的干部、广大的群众才是这项政策或措施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如果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不顾及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这个方案就很难是一个好的方案。所以,我认为行政部门应该拓展平台,加大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比如说在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措施前,除了采取与相关专家进行座谈,深入基层调研等传统方式收集民意外,还应该以商家推销自己产品一样的热情,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公益标语等广大群众熟悉的介质进行宣传,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来。
在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前,应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和民意,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且把这些方案公示出来,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对于“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我知道的就只有几个会议的精神,而且我也是第一批进驻村的队员。在入村以前,我和其他队员们进行了一个培训。此次活动的目地是宣传、调研、增进感情,宣传什么内容,调研什么情况,怎样增进感情,这些都有很大的学问在里面。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领导小组对工作组的成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不准接受基层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土特产等馈赠,不搞陪同和迎送。派出干部一律吃住在基层,吃住费用全部自行解决,要比感情、比作风、比措施、比收获。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领导的本意是好的,但也需要有一个实施细则。就说“吃住费用自行解决”这一条,真正的让队员自己解决,我觉得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应该是到自己本单位或者是以地区为单位的工作队里报吧。但是这个钱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农民,是入村队员按天数领取,然后吃一顿给农民结一次。还是把这笔钱按地区分到一起,农民凭收据去领取。显然第一种方式是不可行的,并不是说不相信队员们的自觉性,而是我觉得行政上的事本来就不应该从相信哪些人的角度来考虑。人是有感情的,是有七情六欲的,我想没有绝对正直和无私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和突破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公正严格的制度。如果是按第二种方法来支配这些钱,粗略地计算一下,一日三餐,最简单的也需要2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和其它杂支,一天下来,怎么也要50元左右。如果入户的队员是走到哪就在哪家农户吃住,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好客的农民根本就不会要这些钱。就算是愿意拿这些钱,也不一定每户农民都会为几十块钱而跑去报。如果队员们是按地区集中到几户农民家吃住,那么一个村要几户才够,有些村大、人不密集,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在队员们入村以前就应该安排好。
同时,我觉得还应该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在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宣传和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知道了这项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他们才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馈,也才会起到监督作用。对于农民朋友的宣传,除了电视、报纸外,我觉得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如广播、电话、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让他们知道和了解此项活动。比如,通过宣传,让每一个农民朋友都知道队员在农户家的吃住都是应该付钱的,那么我想这本来就是一种监督吧。
第二篇:三万活动体会
走进千家万户落实惠民政策
——关于“三万”活动的几点体会
根据保安镇党委开展“三万活动”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大冶三中、保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保安镇利通公司“三万”工作队于2011年4月10入驻大洪村开始了对该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我有幸成为大冶三中驻大洪村“三万活动”工作小组的一员。在活动过程中,我与同志们深入到千家万户,访民情,问民意,为广大农民朋友讲读党的惠民政策、送温暖、送科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农民家中,为农民办实事,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在近两年的活动中,我不仅倾听到了农民朋友的心声,也了解到了农村发展的现状,也体会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收获到了农民的淳朴。下面是我在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入户调查,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大洪村大部分农民朋友文化程度比较低,再加上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他们对我们的入户调查开始都不了解、不信任。为此,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三万”活动的意义,与农民朋友交心,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农民朋友交流沟通,通过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农民朋友看到,也感受到我们这些干部是办实事的,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就很自然地把我们当作了知心朋友。当我们再次入户时,他们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他们也愿意向我们讲出心里话,道出自家的实际困难。对于他们提出的困难,我们也能尽快的予以解决或答复。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淳朴善良。
二、排忧解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
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村里有11户家庭比较贫困,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残困家庭,也有孤寡老人„„我们工作组积极向学校反映了这些情况,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立即做出决定,对每个贫困户送大米一袋,食用油一壶,现金一百元,以表全校师生的心意。
三、多办事时,赢得了农民朋友的心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农民朋友们关注的是你为他们办了多少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由于学校也比较困难,不可能为大洪村农民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但我们学校还是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挤出一点点来帮助他们:一是出资1.2万元为他们改建水塘,二是为村两委购置一台多功能复印机改善办公条件,三是为每户送一顶草帽,四是为每户印发惠农政策和科技手册,五是为各小组疏通修理灌溉渠道,六是正在进行中的洁万家活动:12月初,我参加了大冶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动员大会,当天下午,我和“三万活动”小组的同志们一起来到大洪村组织召开了党小组会议,传达动员会精神,征求全村党员意见,了解村庄环境卫生情况,填写环境情况相关表格,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同时也为制定活动计划,落实活动要求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长效机制,我们的未来就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前两轮的“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家”和“万名干部进万家挖万塘”)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长效机制,党的惠农政策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久的将来,文明、美丽、和谐的农家乐园一定会出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篇:“三万”活动民情调查体会
民情调查体会
回顾总结近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有几点体会和收获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因为这次“三万”活动,才让我有机会真正接触现实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所忧。同时,我也深知领导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和信任,期待和关怀。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农村,扑下身子当好入户调查的“潜水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让老百姓得实惠。
1、进一步增进了对农民的感情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这次“三万”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将三个月的驻村工作,我也深切感受到,做农村工作,首先要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有了感情,才能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致富。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农村工作,才能听到农民的心里话、真心话,工作起来才能顺利,也容易见到实效。只有对农民有感情,把农民当兄弟,才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正如一小品中说的那样,城里大多数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善待农民,就是善待自己;关爱农民,就是关爱兄弟。
2、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磨炼了意志
我们在驻村期间严格遵守“六不准”纪律,坚持只予不取,只帮忙,不添乱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省农业厅干部的良好工作作风,展现了省农业厅干部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采。因为我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而代表的是省农业厅的形象,甚至代表的是整个省直机关干部的形象。所以,在走访农户时,我们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听取意见时态度诚恳,认真做好记录,对国家的政策能做解释的进行解释,对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应一定向上级反映,尽量取得农民的理解。
3、进一步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1)熟悉强农惠农政策。这次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宣传政策。要向农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首先就要做到自己先了解。通过每天对强农惠农政策的学习,我对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通过亲身入户宣传,倾听农民的声音,了解群众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些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三个月以来,通过向农民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入户走访调查,了解了农村的基本面貌,政策落实情况。因为农村是我们的主战场,农民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农村工作能力对我们农业战线的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农民打交道的能力,在入户走访时,十分注意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学习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切实提高了我做农村工作的能力。
3)锻炼观察与写作能力。通过入户走访,深入调查,收集第一手素材,培养了我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反映事物的特点。通过每天记录工作日志,撰写民情日记,工作总结及调研报告,亲身动手实践各种文体和形式的材料,写作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写作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4、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工作组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组长、副组长领导措施得力,组员服从安排,团结同志,经常沟通协调,通力协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的良好集体氛围。
第四篇:“三万”活动下乡走访民情日志(范文)
下乡走访民情日志
2011年3月13日 星期天
我们在入户了解民情时,一位叫温柏林的老人,提出希望多了解、得到一些种植方面的最新科技信息。听后,我们这些科普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的确,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基层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需求,必须常常深入最基层,多多了解,民情民意,切实帮助基层群众做点实事。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在驻村访问民爱村小学留守儿童时,看见学生们在破旧的课桌椅上学习,心里很是难过,我们下定决心要尽力帮助村里的孩子们,解决一些当务之急的实际问题。利用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课桌椅破旧、教学设备奇缺等困难。我们也呼吁一些有爱心的人士也一起来帮助这些孩子们,让孩子们象市里的学生一样也能在一个好的环境里学习。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今天我们走访一户名叫华成明的老人。他今年75岁,家有4个儿子,分成了5户,有田地10亩,主要种些杂粮,收入两万元左右。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其余的在周边打工,他反映了很多问题,一是村委会建的太远不方便,二是小病就医不是很方便,三是小孩子放学路上不安全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村委会一起商量后,村委会表示
1、村委会办公楼迁建已提上议程,2、向村民提供多个就近医疗点的联系方式,3、针对小孩子放学路上安全问题,我们与学校商定放学后由学校班主任将学生送到主要路口。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近段时间,走访入户村民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新农保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金发放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很大关注,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在落实新农保政策时,有的把60岁以下的参保人员与60岁以上的老人拿养老金挂钩捆包起来。经过协调,目前民爱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拿到了养老金,我们也很高兴。国家的惠农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民爱村是个相对比较贫困的村,每年的集体收入不足万元。根据村民反映,多少年没有兴办一个村企业,也无引进大型农业项目。村里的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比较普遍,在家的都是“三留”人员,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田地基本无人种。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很痛心,下一步我们要帮助村里拿出民爱村发展规划来,帮助民爱村早日走出贫困。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们走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地无人种的问题普遍存在。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种地:一般种的都是水稻、玉米、黄豆等作物,一亩地产值500元左右。而通常外出打工做事一天都有几十到百把元的收入,有的一天收入两百多元,农民们的结论是种地不如打工。在我们看来是农民不了解经济作物的种植信息,也就是说种什么来钱快,来钱多,这是我们从事科普工作者的责任。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下乡入村访民情,对我们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来说是很新奇,也很兴奋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拿大冶方言来说就有很多大冶方言我们都不懂。今天晚上我们来到刚从外面打工做事回来的温青言夫妻家,了解民情后,他非常热情请我们在他家“过夜”,我们非常奇怪,怎么这里有请人过夜的风俗,就一再说:“我们在村支书家睡”。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过夜”就是吃晚饭。哎,看来我们还要学习大冶方言上下功夫。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二
“屋里坐!屋里坐!”一位叫程良炎的村民热情的拉着我们到他家聊聊。据了解,他在09年的时候养了100多天猪,年底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猪不明原因的病死了70多头。他想继续把猪场办下去,后因种种原因贷款没有成功,让他几度灰心想要放弃。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立体养殖目标,他没有放弃,如今近500平米的养猪场还养着十几天猪,准备东山再起。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农民的朴实、坚毅、不折不饶的精神,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们身为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之重。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今天在走访时,一位叫梅秋良的村民得知我们是代表政府来送政策、访民情的,就与我们在家门口促膝长谈,谈论关于农村婴幼儿医疗保险如何交费问题。如今农民保险意识提高了,希望孩子出生就能享受医保政策,但是大多数村民想知道什么时候买或什么时候该买才能让幼儿在出生后就能享受到这项政策。
我们感觉到农村的各项政策宣传到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建议村委会以后也应该将各项政策及最新政策及时的张贴在村民相对集中的地方,以便村民及时掌握和了解。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记忆犹新,走访前几户的时候,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我们把《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拿给姓程的一位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一览表还给我们,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会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了解也是白了解。”其实我们走访时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来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到下一户走访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和启发农户,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户,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有出现过。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在走访中,有几位群众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多。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在走访农户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指导和帮助该村进一步完善“五个基本”党建资料,工作队对照“五个基本”《考评细则》设计制作封面、目录和记录表格,将原有的资料台账拆散,按照目录进行重新分类和查漏补缺,使该村的“五个基本”软件资料更完整、规范、美观。同时对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内部值班联系表、服务牌匾和村务党务公开栏的张贴进行了相应调整,方便了村民办事和了解村务,有效的推动该村党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我们这段时间采取白天挨户走访、晚上住地接访的方式,畅通村民诉求渠道,零距离与村民交心谈心,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及思想动态,细心倾听村民呼声和诉求,了解他们的所思、所忧、所盼,增进与他们的感情。同时向他们发放《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政策进行详细解释,帮助他们全面了解政策、准确理解政策,力争化他们对政策误解的怨气为和气。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通过实际的走访入户,我深刻感受到“三万”活动的重大意义。在走访过程中,坚持了家家到户户落,将各种惠农政策向农民朋友进行宣传到位,在温馨的交谈中将农户的基本情况及反应的问题整理记录下来,我深刻的感受了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重大改变,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评价比较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在“三万”活动中,我自身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基本上是坐在办公室比较多,深入农村基层很少,更少直接接触到农民朋友。最初入户走访,我很紧张,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来开展,也不知道到时候如何开口与农民朋友交谈并且能从交谈中真正领会农民朋友的所愿所盼。但是在队长的带领下,我真正感受到,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交心,我们就必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且要加强沟通使他们能够相信我们。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今天,我们抽空对村支书作了一个访谈。从支书这里我们得知:虽然现在农村不在向农民收提留,不在收农业税,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待遇也有所提高,但农村还有不少矛盾和问题需要村干部去协调解决。程良顺书记说:“民爱村村民对农村的路、水等基础设施还不足的意见比较突出。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村干部多方筹措资金。比如修一公里通组路,除国家补贴的10万资金外,还有约10万元的资金缺口。平时还要协调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落实上级安排的各种工作,应对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应当说,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很复杂,任务很重,工作难度也很大,甚至可能还会受到一些误解,但他们能够默默无闻地工作,确实不容易。他们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走访入户已有半月了,也走访了一百六十多户了,每天就是清明节,今天我们工作队几人坐下来,回顾这半个月来收集群众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事项,并把详细记录的民情和问题进行了精心筛选,按轻重缓急或涉及农户多少等标准进行分类、梳理、,做到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掌握近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对策,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通过总结,我们感到今后走访,要认真落实“三问七看”法。“三问”即问所思、问所忧、问所盼;“七看”即看房子是否危房,看饮水是否困难、看床铺是否缺被,看米缸是否粮少,看农田是否抛荒、看孩子是否失学、看一卡通是否兑现。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今天是清明节后的第一天进村,我们和罗桥广电工作队一起走访民爱村汪庭章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农业水源问题,虽然村里有一个水库,但是因为水源靠下雨,没有固定保障,所以一到枯水季节就会缺水,田间用水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挑。我们表示本着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用水等农民生产生活突出困难和问题。一定会将此困难反映上去,力求通过研究解决田间用水问题。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现在我们感觉走访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在4月15日前完成全覆盖,的确不容易,好在罗桥广电中心的干部都下来了,我们分成6个组进行走访,我与一个小组一起来到温家湾。50岁的温青岩对我们说,党的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红火,但是政策落实力度不大,一是水利渠道年久失修,二是“湾湾通”还未实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等问题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走访中很多农户也提出过。我们带着问题找到分管的负责人,说明了情况,希望能给农户满意的答复,对于需要职能部门配合解决的问题,我们会积极协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正在要让党的政策阳光照在每个农户的窗口台上。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在3月14日我们走访村小学时得知村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除了在校学习外几乎没有出过村,更没有参加过科技活动。为此我们利用单位现有资源科普大篷车,于4月8日为该村两塘小学免费展出两套科普展。20余件可亲自动手操作的声光电互动展品和60块栩栩如生的3D立体图片展板备受孩子们的欢迎,通过观看、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今天,十组农户程贤六向我们反映了一个情况,每年交合作医疗费30元,到大冶医院看大病国家报销50%,到金山店能报销75%,看小病只能报销45元,超过部分就需要自己出。对此我们向他解释了合作医疗的政策内容,各种报销百分比和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有关。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今天我们入户走访,来到陈唐湾(七组)一户叫陈世军的家,对他家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陈世军现年62岁,全家4口人,其母80多岁,如今卧病在床,一个女儿上学,一个儿子患精神病,家徒四壁,无稳定收入。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他一人做农活来维持,每年务农收入加上低保资金不足万元,家庭十分困难。我们将他的情况作了记录,表示回去向上级汇报,争取能够列入科协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象,争取能够解决目前的时间困难。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市科协新任党组书记陈汉钊,主席杨晓梅带领机关干部来到民爱村调研,还组织林果专家,通过实地查看该村吊瓜种植基地的种植情况,详细了解示范户在吊瓜种植过程中存在哪些技术难题,翻开刚刚种下种苗的土层,仔细查看土壤墒情,了解吊瓜种植情况,因时、因地、因苗指导农民具体实施出苗后的培植和建架技术措施。通过这样的示范种植不但能让农户自己富裕起来,还要辐射带动周围农户,更大限度的期待带头作用。
第五篇:"三万"工作总结及体会
“三万”工作总结及体会
"三万"活动入户调查阶段已结束,通过对这个阶段的回想,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有了很多感悟。
按照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安排部署,我们“三万”工作组深入到沿渡河镇红岩石村,走进千家万户,查民情、访民意,为广大农民朋友“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为农民春耕生产办实事,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在这段时间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不仅倾听到农民的心声,了解到三农发展的现状,更收获了深深的感动和体会。
农民朋友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我们这些县城来的干部既想亲近又谨慎防范,他们谦卑,但更渴望得到尊重。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农民朋友们的内心真实想法,要与农民交朋友,用拉家常式的交流与他们进行沟通。农民朋友们其实是非常纯朴善良、也是非常容易接触的,只要与他们心贴心,他们就会把心窝子里的话都跟你讲。
村民们看到我和他们一起吃、一同劳动,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干部。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交谈,高兴时我们一起哈哈大笑,困难事我们及时帮助,能把我当作他们的一位知心朋友。
农民纯朴耿直,真诚善良,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为人准则,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思想观念却非常落后,在某些他们不太了解的事情上非常固执已见,甚至会作出错误的选择。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耐心的加以劝导和解释,用事实和真诚来引导感化他们,直到他们认可。例如在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这项惠民政策上,就有很多农民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距享受养老金的日子比较远,不愿意交钱,害怕国家政策变动,自己缴的钱打了水漂。我们就逐条的给他们讲政策,摆事实、说道理,并用纸和笔给他们算帐看,到底划不划得来。并告诉他们,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很多惠农、惠民政策,的确做了许多调整和修改,但都是越来越好,越来越为老百姓着想,没有一项政策是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千百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现在种田不仅不交税,国家还给予补贴,这样的政党我们都不相信,我们还相信什么?经过我们的宣传引导,许多农民朋友都主动缴纳了新农保。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农民关注更多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夸夸其谈和纸上谈兵。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不可能在经济支援或发展项目上为农民带来多大机遇和实惠,但我们“三万”工作组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的同时,我们还对生产生活十分困难的农户给于一定的帮助,助其渡过难关,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他们寻找脱贫致富道路,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虽然进村入户调查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也将在六月底完成,但我们工作组和广大农民群众都希望能建立一个干群交流帮助的长效机制,让“三万”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考查干部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制度,真正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知民疾苦,晓民所思,解民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