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课下乡活动体会
精选范文:送课下乡活动体会(共2篇)送课下乡活动体会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有力影响的过程。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这一作用和角色的定位符合当今世界幼教发展的潮流,同时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2月2日那天,我到红太幼儿园为小班上了一堂关于“动手做,游戏乐”为主题的课。这堂课我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上过,效果不错。我想不管是哪里的小朋友对于玩水,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喜欢玩就是在玩的过程中怎样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同时获得知识。因此,我将上过的游戏《瓶中乐》带给了红太的小朋友,可是没想到同样是小班同样的课程镇上的幼儿与乡下的幼儿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可能小朋友对于我这样的新老师到他们班里不熟悉也有一定的关系吧!这也让我看到了我班幼儿与别班幼儿相比较有那些地方比较突出那些地方做的还不够。红太小朋友有42位其中有几位是小班年龄不到的幼儿,到了他们那儿,我熟悉了一下他们那里的小朋友,他们看到我也都很开心。上课的时候,我提问让小朋友回答问题,可是他们一个也没回答我,我也只好自己一人说,但到后来到户外让幼儿自己拿瓶子大家都很开心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到最后一环节给学校的树木浇水使活动达到高潮大家在老师喊“让瓶宝宝休息一下”„„小朋友才依依不舍把瓶子交给老师。我很高兴这次有机会给他们上课,也让我看到红太的小朋友都很朴实,天真,他们的常规较好,同伴之间关系较为融洽。但是我觉得他们缺少外界获得知识的机会。教小班的凌老师告诉我,每次给小朋友讲故事,他们连简单的松鼠、蛤蟆、青蛙等,小朋友都不认识,总要先让他们认识一下这个叫什么,缺乏创新意识,照着老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很少想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而且这里的小朋友的父母平时都很忙,虽然很重视小孩的教育但是他们认为把小孩教给老师就可以了。在课外我与孩子们开玩笑“陆老师,带你们去王江泾好不好?”我听到大家都说“好”没有一人说不好。我想:这里的家长平时肯定很少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现在的孩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次的活动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2004年12月12日 [送课下乡活动体会(共2篇)]篇一:送课下乡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观摩课学习心得与体会
3月18日,我有幸赴小寺沟中心小学参加了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四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我就这次听课谈几一点自己的体会:
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李伟静老师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四中液体:水、牛奶、油和洗涤灵来探究液体的性质,用具有鲜明对比性的材料来探究液体性质,使学生感到熟悉同时又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在探究过程中李老师非常耐心的等待并指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李老师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空间并不是急于把自己的答案展示给学生。
三、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今天的课上我感觉到四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孙勇主任的《光的传播》打破教材的编排,是教材为己所用,抛给学生一个探究问题:怎样使光通过三个纸板照到屏幕上?让学生充分探究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送课下乡活动体会(共2篇)] 总之,今天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以后我会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学生潜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
篇二: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与名师比,我们差在哪儿?
州教育局“优秀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学习心得
——知行希望小学 罗大琴
11月13和14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黔东南州教育局举办的“优秀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有于月红、杨文燕、文正芬、周琴四位骨干教师为我们做现场观摩教学及专题讲座。课堂上四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引领能力及操作教学设备的娴熟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四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激趣互动、知识拓展及学生素质培育贯穿始终,对我的启发很大。教育局领导还安排了本县傅萱老师的一堂观摩课。我想,领导的意图应是让老师们在听课中发现我们与名师间存在的差距吧。
纵观这几节课,名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相比我们教师的课却是生硬死板,花哨无实。现就谈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1、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体现
在三维目标的确立上,应该说我们的教师没有问题。和名师比,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能深入的领会,从而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反观名师,是把三维目标进行内化,抓住重点要落实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在知识的传授和生成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达成目标。可以说,名师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围绕着确立的目标在展开教学的。
2、教学思路的设计和课堂结构的安排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上一步步去落实,各个教师在这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我们做的却不能尽如人意,显得层次凌乱,结构松散,教学目标不能得到落实,并且在引导学生时往往会出现老师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名师的课在开课的环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意在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做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解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谈话间也是在了解了学生大概的学习情况,为下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周琴老师在上五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时就是通过一个个看似无关的问题逐步引到了习作内容上。于月红老师更是在让学生背学过的古诗中不知不觉的由题目的相像而进入了新诗词的学习中。在互动
的环节中,于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翁媪之间的相媚好”“醉”“吴音”这几个情境,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之间理解了内容,深化了感情,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分析
知识点要靠教师去讲,但是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手段,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关键词句罗列出来,让学生顺着老师的牵引,一句一句地学,一段一段去理解,这种方法条理清晰,知识点一目了然,在我们现在是较普遍,也是教师喜欢用的一种,但它最大的弊端是要点是教师给总结、提炼出来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体验知识形成的快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被动的,是教师给个拐棍然后被牵着走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知识的记忆当然不牢固。正因为这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造成学生思维不积极,探究不深入,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的现状。
名师在这方面做的和我们大相径庭,从始至终都没有给出本课的知识点,而是巧妙地把知识点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当中,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在活动中愉快地掌握了知识。一堂课下来,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4、教学效果上的分析
一[送课下乡活动体会(共2篇)]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名师的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进步和提高,教师有效地利用40分钟,学生学的轻松。我们的课包装华丽,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表面上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气氛热烈,但静下来想想,学生们就像在演一出教师导好的木偶戏,主角是老师,学生是老师手中的木偶,他们不需要去思考,行动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只要跟着做就行了。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能有什么发展呢?
上一节这样的课,教师们都说太累。是啊,我们的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备教材、备教参、查资料、制课件、“背”教案、“背”导语,演练各个环节,付出的辛苦是平时一节课的数倍,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不断地指挥学生,能不累吗?而成效却是微乎其微的,老师们厌倦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次活动中,几位老师执教的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不同是的名师们与学生是初次见面,对学生的了解就只有课前短短的几分钟;而我们的老师上课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应该说师生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几堂课上下来,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名师上的课学生是思维敏锐,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而自己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却都变得沉默了许多,有些时候还只能是老师亲自点将。比如于月红老师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清平乐?村居》,而听课的却是现在的五年级
第二篇:送课下乡活动体会
送课下乡活动体会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有力影响的过程。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这一作用和角色的定位符合当今世界幼教发展的潮流,同时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2月2日那天,我到红太幼儿园为小班上了一堂关于“动手做,游戏乐”为主题的课。这堂课我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上过,效果不错。我想不管是哪里的小朋友对于玩水,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喜欢玩就是在玩的过程中怎样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同时获得知识。因此,我将上过的游戏《瓶中乐》带给了红太的小朋友,可是没想到同样是小班同样的课程镇上的幼儿与乡下的幼儿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可能小朋友对于我这样的新老师到他们班里不熟悉也有一定的关系吧!这也让我看到了我班幼儿与别班幼儿相比较有那些地方比较突出那些地方做的还不够。
红太小朋友有42位其中有几位是小班年龄不到的幼儿,到了他们那儿,我熟悉了一下他们那里的小朋友,他们看到我也都很开心。上课的时候,我提问让小朋友回答问题,可是他们一个也没回答我,我也只好自己一人说,但到后来到户外让幼儿自己拿瓶子大家都很开心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到最后一环节给学校的树木浇水使活动达到高潮大家在老师喊“让瓶宝宝休息一下”……小朋友才依依不舍把瓶子交给老师。我很高兴这次有机会给他们上课,也让我看到红太的小朋友都很朴实,天真,他们的常规较好,同伴之间关系较为融洽。但是我觉得他们缺少外界获得知识的机会。教小班的凌老师告诉我,每次给小朋友讲故事,他们连简单的松鼠、蛤蟆、青蛙等,小朋友都不认识,总要先让他们认识一下这个叫什么,缺乏创新意识,照着老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很少想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而且这里的小朋友的父母平时都很忙,虽然很重视小孩的教育但是他们认为把小孩教给老师就可以了。在课外我与孩子们开玩笑“陆老师,带你们去王江泾好不好?”我听到大家都说“好”没有一人说不好。我想:这里的家长平时肯定很
少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现在的孩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次的活动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2004年12月12日
第三篇:送课下乡体会
送课下乡体会
送课下乡体会
——马金玉
2016年4月18日 ,宋春晖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市教师进修学院吴副院长的带领下,到盖州万福镇送课、研讨。我有幸和宁绪波老师上了一次送教下乡的研讨课。现场,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盖州教育局和万福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和信任。在这里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本节课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已具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基础,因而学生有能力自主探索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整体教学过程如下:
1.从问题入手,由学生列方程求解,要求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种。引导学生对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根据相同的等量关系所列的方程,发现谁代换了谁,从而探索归纳出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授新课采用学生自学,学生小组内交流合作,学生展示,反馈,巩固提高几个环节。学生展示前师生共同用代入法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同时规范每一步的书写要求。
3.展示环节由学生独立用代入法求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一名学生板演,()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及注意点。
4.反馈环节由学生自由总结本节课的所得,困惑。
5.巩固提高环节由学生独立练习,达到完全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整个课堂气氛较和谐。由于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讲解例题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学生能较好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较好地体悟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纯计算问题,学习解方程组的方法,似乎没什么可让学生交流的机会,但是做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例如: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由此让我感受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启发,但启发的人不一定一直都是老师,而且学生的思路往往比老师们 的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创造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
2、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速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就能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愿。因此,今后在课堂还要善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切实与同学真诚合作,体验完成一项活动任务的成功喜悦。让他们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真是受益匪浅,首先,自己精心准备,准备的过程中就会引发思考,包括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其次,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从未谋面的学生,我该怎么上这节课呢?课前就有了预设的思考。同时,我被万福中学的孩子们感动着:他们朴实、真诚;他们都认真的听讲,适时做好笔记,并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名师工作室成员也是市数学教研员孙连彬老师为我评课,做了指导,我受益匪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宋春晖老师做了《凸显数学思想方法,追求数学本真课堂》的专题报告,使我收获很大。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在宋春晖名师工作室中努力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大帮助。三下乡个人总结带队三下乡的感言下乡民情日记
第四篇:送课下乡 体会
外国语到闹枝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我和几位年轻的女教师于2013年4月22日上午到临江市闹枝小学听来自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将课堂走入乡村的活动。听此课后使我感触很深,这三位教师不论是备教材、备教法还是备学生都是非常认真,很有深度。课堂驾驭得非常自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能按猜想—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探究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第一堂课是王老师的《锐角和钝角》,老师提出“直角的兄弟哪去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动手实践摆摆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分类和命名,以及直角和“兄弟”之间的大小关系。课的特色在于教师充分利用了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直角和“兄弟”间的大小关系,并让学生都积极思考利用学生自己身上的学具展示学生所学的内容,从而内化了数学知识。教师的语速适中,并能充分备学生。
第二节课是刘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首先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的内角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让学生大胆猜想,利用量角求和、分开重组、折叠组合等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从而说说自己的结论。亮点在于:学生在测量得出结论是,明确告诉学生,我们在测量过程中会有误差的,所以结果接近结论。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都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并呈现出不同的典型习题。
第三节课时李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由于是第三节课,学生又处于五年级都比较羞涩,不喜欢发言。但教师用一连串的谜语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是学生集中精力走入课堂学习,并用长方形特征为内容来猜测平面图形,近而引用长方体特征猜立体,即本节课的主角请出来。配角教师长方体的特例。教师以送礼物需要包装为由自然引入主题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猜测那个需要的包装纸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求表面积的方法,而学生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贯穿了课堂,并让学生比较选择简单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并呈现出不同的典型习题。
而这三位教师的课中有以下四点共性:(1)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者做好教学前准备:
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经验可以作为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怎样可以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得更好一些?然后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此环节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让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尽量排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思维的干扰。
(2)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中,利用人教版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经历“经验——模型——符号”的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3)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总结是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有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会知识梳理,学会自我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五篇: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体会
“恩施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体会
李 芳 美
11月18日,我们芭蕉中学的英语老师及数学等老师一行到黄泥中学参加
了“恩施名师”送课下乡活动。我们听取了由舞阳中学的向芬老师的一节英语课。我深深感触到这次送课下乡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呈现。向老师及其他几位教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本次活动,对于我们许多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学方面收获的很多,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几位名师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教学活动的呈现,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从这些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以及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向芬老师重视学生的口语过程,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为一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资教教师,从这几堂课中我受益匪浅:
一、巧妙地使用磁带及课本上的英文歌曲。在预备铃响以后,向老师用录音
磁带带领大家一起唱英文歌曲《Apple round, apple red》,并用不
同的节奏和大家一起唱,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
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设语言情景教学。每位老师总是在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
理解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也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二、精彩的预热导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向
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且向老师都在课前、课文处理、巩固和拓展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活动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
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优质课的关
键。老师们准确深刻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精练的讲解,清晰流畅美观的书写赏心悦目,更值得我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真正把课堂上的主导位置交还给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其中,其乐融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建立起一种学习互为学伴、学习互助的关系。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中主导者和组织者,由被动接受进而转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他们不仅具有和老师一起组织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还使他们应该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同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挖掘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营造课堂上学习的最佳学习方法。在这次活
动中,我意识到课堂上各个小组成员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学生们展示成果过程的重要性。每一组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各小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任务明确,展示精彩。在自己的教学中自始至终关注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不失时机地予以指导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了对学生探究、动手、创新等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