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营销师——互联网时代最热门职位
网络营销师——互联网时代最热门职位
网络营销,这个词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你的企业有销售业务,需要做营销,你就必须要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它。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而网络营销师就是能够从事网络营销工作,并在此领域达到精通的专业人才。据悉,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中国的网民规模还在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11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可能会达到6亿。网民的急剧增加不仅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正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焕发新的活力,更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所潜藏的巨大商业力量。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而逐渐被网络营销取代。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比起来,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大的特点,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营销的价值更加凸显,无论是何种行业何种企业都在进行网络营销,几乎已经达到“无网络不营销”的地步!而网络营销目前只是初步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然而,由于我国对网络营销人才的认知较晚,培养也相对较晚,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较长,造成了网络营销工程师奇缺。随着国内网络营销行业的不断健全,尤其是电子商务B2C和团购的兴起,网络营销策划人员,网络推广人员、懂SEO、SEM的技术人员以及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销售人才等人才都异常抢手。网络营销师,已成为未来十年最热门职位之一。
纵观全国,众多企业已经开始开出较高的薪酬来招聘网络营销人员。就北京的行情来看,网络营销的薪资待遇一般为4000-10000元。网络营销相关专业(国内大专院校尚无此正规专业)毕业或网络营销专业培训机构毕业的网络营销工程师薪资在3000-5000元;两年网络营销经验人才薪资在5000-8000元;四年正规网络营销公司经验的8000-15000元;有成功案例者,高学位人才、网络营销主管薪金甚至在两万元以上。网络营销工程师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更是一份你迈向小资生活的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营销培训也开始发展。然而,由于网络营销培训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与监控都不太成熟。一些非正规培训机构混淆其中,严重影响了网络营销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现状,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平台,百度推出了网络营销师认证培训计划,依托百度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权威影响力和丰富资源,引领网络营销培训行业走向规范、成熟!
安博亚威作为国内知名的IT教育培训机构,凭借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优异的教学质量,成为了百度网络营销师培训项目指定的合作伙伴。通过百度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清晰地把握百度搜索引擎产品的基本功能及
其特点,并能通过搭建有效的百度账户、选择高质量的关键字、撰写高质量的创意、辅助工具的运用等方法来制定有效的优化策略,从而达到企业营销推广的目的。
第二篇:e时代最重要十个职位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003年至2012年间,下列十个职位将至关重要:
1、总监理(CMO):监督企业业务发展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实施,关注企业的发展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电子商务市场经理:指导企业在网络经济中各项业务的展开。
3、新型市场主管:由传统的市场推介、宣传工作转向建立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新型客户关系。
4、电子交易经营者:选择供应商,联系客户并与之建立有效的联系。
5、客户分析专家:关注市场发展方向,洞悉未来市场需求并探究其原因。
6、执行督导:由于网络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交易行为,企业将需要执行督导来确保各项业务的整合与执行。
7、人力资源经理:任何时代都少不了的职位。为企业提供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8、电子商务整合人员:将传统商务运作流程转移至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中。
9、经济学家:预测电子商务时代中的经济发展环境,供企业家决策参考。
10、人类学家:看上去好像与电子、网络没什么关系,但只有他们才能对人类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描述。
e时代最重要十个职位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e时代最重要的十个职位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003年至2010年间,下列十个职位将至关重要:
1、总监理(CMO):监督企业业务发展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实施,关注企业的发展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电子商务市场经理:指导企业在网络经济中各项业务的展开。
3、新型市场主管:由传统的市场推介、宣传工作转向建立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新型客户关系。
4、电子交易经营者:选择供应商,联系客户并与之建立有效的联系。
5、客户分析专家:关注市场发展方向,洞悉未来市场需求并探究其原因。
6、执行督导:由于网络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交易行为,企业将需要执行督导来确保各项业务的整合与执行。
7、人力资源经理:任何时代都少不了的职位。为企业提供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8、电子商务整合人员:将传统商务运作流程转移至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中。
9、经济学家:预测电子商务时代中的经济发展环境,供企业家决策参考。
10、人类学家:看上去好像与电子、网络没什么关系,但只有他们才能对人类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描述。
第四篇:网络问政: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参与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正确利用网络舆论。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策制定 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发布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 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 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 年11 月9 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 年6 月20 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 年5 月12 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发布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4]朱水成。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理论探讨。2001(6)。
[5]韩兆柱,王磊。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MBA2111班韦莉莉
这两天连续观看了《互联网时代》“时代“,”浪潮“,”能量“三个篇章: “时代“,”浪潮“篇章从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带领我们回顾了互联网发展最具分量的事件:从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在1969年的从洛杉矶向斯坦福传递的两个字母 “ LO,到1991年伯纳斯-李的超文本文件的出现推广了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感受着新时代孕育中的那些生动的故事,回听那时代滚滚而来的的春雷声,能体会的是一个新时代到来前的艰辛孕育,和致力于新技术研究中的先驱的专注和纯粹的精神力量;“浪潮”篇从斯坦福大学的创始故事展开,婉婉道来它是怎样带动和培养了硅谷创新的氛围,又是如何影响了那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创业公司的发展,90年代中末期资本对互联网爱好者们和创业者进行投资带来一个个商业传奇,将互联网如同海潮一样的席卷力量呈现在眼前;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般的回落退却了风险投资的热情,但是这股变革的力量仍然以这个时代该来的脚步,继续推动着一个个互联网奇迹的出现和壮大;
篇章的内容是精彩振奋的,能感受更多的是创新和热爱带来的变革,以及互联网以它天然的快速延展性又将唤醒更广泛的人类智慧的创造和共享;一方面,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终自觉地参与和融入互联互通的世界,个人的力量在互联网世界中有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平等,但是创新还是需要它从萌芽到成长的土壤,我们并不能轻易的打开创新的大门,反而有更多的知识体系,庞杂的信息和数字化世界,我们必须需要不断打开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和认知,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运用底层逻辑去辨认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找到新的生存秩序,保持拥抱变化的心态,学习,发现和创新;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冲击也会意味着各种技术的创新实践,但最可能给生活戳一下,能改变能重构,还是来自于实践中的问题的漫长和不乏艰难的解决中,是个体或者组织对爱好和梦想不息的追求;
“能量篇“已然将这种网络时代下的巨大变迁层层展开:全球协作的工业,共享研发的合作创新,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的整合,生产消费者,创客,共享经济等等,这些层出不群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事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不断的接受着各个方向的信息,既赞叹于这个时代的便捷和先进,又在经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冲击;“
“新时代不仅提供新能量、新可能,也同时提出新的课题“:互联网正逐步重塑社会的秩序,消费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生活处处信息和数据,人与人的沟通互动也和互联网密不可分,带来的是私密性的减少,网络犯罪,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不断提出和引起讨论;互联网的变革也是发生在各行各业的,也会带来更多的融合体系和行业转变,职业和就业的改变,继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教育等等领域;“能量“篇让我们理解到技术变革是快速的,社会变革却仍然缓慢,我们会很长的时间处在一个不断解决的问题和不断有更多新的问题产生的时代;互联网行业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快速发展,但是大量的领域技术问题仍然越不过技术发展的规律,我们需要在网络铺垫的新的技术环境下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作为在工业制造领域耕耘的普通IT工作者,看到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等新型技术的出现,看到研发和应用人员围绕这些技术在工业实践中的场景挖掘的热切,但一定存在的是很多难以解决的实际的基础性问题,甚至一项技术应用是真实还是偏颇,也是我们不断需要辨认和接纳,但坚信这就是一个前进过程,像最后那句话”这是不断前进的人类永远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