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趣逻辑》读后感
《童趣逻辑》是一本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逻辑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有曲爷爷(教授)和吟吟、一佳、舒韵几个同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运用逻辑的故事:一个是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罗斯福保密的故事。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他们想在城里租一套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公寓的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孩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住户。对不起,这是唯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去敲开房东的门。他说:“这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我租了。我没有孩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大笑,接受了这位房客。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警惕“思想牢笼”,不要总想着“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总是大人的事情”,前提中漏掉了“或者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他们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牢笼”,限制了想象力。要冲出牢笼,才能想出妙主意。可以说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斯福是美国总统。在他当海军时,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到海军正在造的新型潜水艇的情况。罗斯福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保证道。“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由此推出罗斯福的言外之意: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这是军事机密。罗斯福只是重复朋友的话,让朋友自己推出结论,并且接受这个结论。这是一种不回答的回答。这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语境推理”,即根据“话中话”、“言外意”来推理。
这本书里讲到了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好几个关系,还有图形推理、真假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好多推理。总之,这是一本教我学推理、辩论的书,而且最后还告诉我们了一种“头脑风暴”法,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无限地想象,不要管现不现实,不要管可不可能,只要你无限地想象,就可以了。我认为《童趣逻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第二篇:《童趣逻辑》读后感
《童趣逻辑》是一本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逻辑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有曲爷爷(教授)和吟吟、一佳、舒韵几个同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运用逻辑的故事:一个是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罗斯福保密的故事。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他们想在城里租一套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公寓的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住户。对不起,这是唯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去敲开房东的门。他说:“这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我租了。我没有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大笑,接受了这位房客。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警惕“思想牢笼”,不要总想着“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总是大人的事情”,前提中漏掉了“或者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他们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牢笼”,限制了想象力。要冲出牢笼,才能想出妙主意。可以说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斯福是美国总统。在他当海军时,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到海军正在造的新型潜水艇的情况。罗斯福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保证道。“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由此推出罗斯福的言外之意: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这是军事机密。罗斯福只是重复朋友的话,让朋友自己推出结论,并且接受这个结论。这是一种不回答的回答。这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语境推理”,即根据“话中话”、“言外意”来推理。
这本书里讲到了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好几个关系,还有图形推理、真假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好多推理。总之,这是一本教我学推理、辩论的书,而且最后还告诉我们了一种“头脑风暴”法,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无限地想象,不要管现不现实,不要管可不可能,只要你无限地想象,就可以了。我认为《童趣逻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第三篇:[《童趣逻辑》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
《童趣逻辑》是一本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逻辑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有曲爷爷(教授)和吟吟、一佳、舒韵几个同学。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运用逻辑的故事:一个是小男孩租房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罗斯福保密的故事。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他们想在城里租一套房。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公寓的房,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孩的住户。对不起,这是唯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去敲开房东的门。他说:“这房我租了。我没有孩,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大笑,接受了这位房客。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警惕“思想牢笼”,不要总想着“租房总是大人的事情”,前提中漏掉了“或者小男孩租房”。他们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牢笼”,限制了想象力。要冲出牢笼,才能想出妙主意。可以说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斯福是美国总统。在他当海军时,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到海军正在造的新型潜水艇的情况。罗斯福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保证道。“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由此推出罗斯福的言外之意: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这是军事机密。罗斯福只是重复朋友的话,让朋友自己推出结论,并且接受这个结论。这是一种不回答的回答。这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语境推理”,即根据“话中话”、“言外意”来推理。
这本书里讲到了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好几个关系,还有图形推理、真假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好多推理。总之,这是一本教我学推理、辩论的书,而且最后还告诉我们了一种“头脑风暴”法,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无限地想象,不要管现不现实,不要管可不可能,只要你无限地想象,就可以了。我认为《童趣逻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第四篇:童趣--yuwen读后感
再悟《童趣》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世间万物利己的原则也就注定了,这种选择的权杖全然偏向了令人愉悦的那一方。所以,在我们成熟后,再想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自然,也会觉得是那样的特别,说直白一点,是那样的可笑。我不知道沈复是怎么样写下《童趣》的,应该也是苦笑不得的吧。而另一方面,我有隐隐约约觉得,沈复,应该本身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大孩子。
心理学毕业的姐姐说,不论什么东西,人总爱和现实联系到一起,于是,顺其自然的,我开始品味着,比较着《童趣》这种简单,质朴的欢笑与悠闲,以及我们那些奢靡的现代化玩乐。
但占据我大部分思考时间的是回忆。学着沈复回忆,或许这个词确实有那么一些文艺,但是,我想,那么美好的画面,不用文艺点的词,实在有些可惜。
我的思考和回忆或许还是有那么一点结果。
我们不曾像沈复那样,趴在地上观察虫豸之间的战争,也不曾把一只青蛙比喻成“庞然大物“,更不曾无聊的睁大眼睛去看着太阳。毕竟,无可奈何的事,我们终究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可是从那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是他达给我们的——我们都有过一个不完美,但是应该满足的童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一直觉得他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大孩子。当那些我们眼中的孩子怨天尤人的扯着嗓子喊“为什么我不早生两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资本,去告诉他们“知足吧,我要是你,会冲天使许愿,要他让我晚投胎几年“。
可是,我们依然有我们自己值得珍惜的“趣”。
小时候的我们,裹着满身泥回家,接受爸爸妈妈的批评;和另一个男生打架,再和好;高兴地拿着比第二名高0.5分的卷子,整整一个礼拜都趾高气昂的走过大街小巷;努力把难看的校服穿脏;抱怨学校难吃的饭菜,都会成为我们在童年走过的见证。
直至今日,我才真正的领悟到,沈复透过《童趣》带给我们的,是让我们去享受少时的这样一种真谛,源自他心底的祝福语怀念。
171中学初二二班《童趣》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书
今天我读了一篇古文《童趣》,是关于写童年趣事的。内容很简单: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二虫尽未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讶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故事写得好的在于他写出了童年的有趣、奇妙。仿佛让我看到一幅这样的情景:一个小男孩趴在草地上,看着两只小虫子“龙争虎斗”。一只癞蛤蟆不请自来,把两个小虫演员吃掉了,‘我’被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呆了,一时兴起把癞蛤蟆给赶走了。
这情景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看着无数蝗虫跳来跳去,我开始抓起了蝗虫。我发现大多数蝗虫腿上的纹路是蓝色的,只有一只纹路是红色的。我先用小绳子把蝗虫的腿绑住,然后像放风筝一样把蝗虫放飞了。但拉着线的另一头,它就飞不高了。因为蝗虫是害虫,所以我玩好后就像丢垃圾一样把它扔进了垃圾坑里了。
观看小虫子体现出小男孩热爱大自然,赶癞蛤蟆说明小男孩很顽皮。只是把癞蛤蟆赶到别院去,说明小男孩有爱心,不伤害小动物。
这段古文,体现了童年巨大的魅力。真叫人叹为观止!
第五篇:《童趣》
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佚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记》以及别的书正是采用“前序后跋”的手法。
文章简介
童趣,即儿童的情趣。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第二章。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亦有《童趣》一文,经过稍微改编后收录于人教2010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第5课。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物外之趣”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遇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能够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成群的飞,嗡嗡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我昂着头看它们(蚊子),脖子也为此变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把烟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色,用我来看,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蚂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看它们,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当时)我年纪尚还年幼,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出来,(等我)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余:我。3.稚:幼小。
4.张目:睁大眼睛。
5.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6.藐:细微的事物。7.细:仔细。
8.故时:那时候。9.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之外。
10.私:自己。11.于:在。
12.则:就。13.或:有的。
14.素:白色的。15.徐:慢慢地。
16.以:用。17.使:让。
18.而:并且。19.作:当做。
20.观:景观。21.唳:鸟鸣。
22.为之:因为它。23.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24.之:的。25.项:脖颈,颈。
26.鞭:用鞭子打。27.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8.于:在。29.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30.徐:慢慢地。
3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安适、愉快;然:的样子
32.兴:兴致。33.方:正,才。
34.盖:原来是。35.之:指蛤蟆。
36.虾蟆:癞蛤蟆。37.鞭:名词活用为动词,鞭打。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2.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赏析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该书原有六记,现存前四记,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主要体现在:
一、忆写童趣,一线串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蚁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数十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还包括三美:人性美、构思美、语言美....二、观察细微,凸显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神细视”中的“定”,“观之,兴正浓”中的“浓”凸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私拟作群鹤舞空”,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多长,兴致多浓;虾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
三、想象丰富,童心可爱。
歌德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表明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从而产生丰富奇异的想象。本文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鹤喻蚊,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我蹲在草间,观二虫争斗,兴致正浓时,竟把癞蛤蟆的“偷袭”,说成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谷,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背景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 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 藐小之物/ 必/ 细察其纹理,故/ 时有/ 物外之趣。
(2)私/ 拟作/ 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 鹤也。
(4)昂首/ 观之,项/ 为之强。
(5)作/ 青云白鹤/ 观。(6)果如/ 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7)蹲其身,使/ 与台齐。(8)见/ 二虫斗草间。
(9)盖/ 一癞虾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