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心得体会
乡镇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活动,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律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群众所需”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认真对待,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掌握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心一意服务群众,改进工作方式、密切血肉联系、提高执政能力、服务深化改革,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切实为民服务。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本领。
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按照“八学八增”的要求,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学习培训。在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城镇建设、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增强学习培训意识。要珍惜上级调训、本级培训以及各级讲师团授课的每次机会,努力提高自身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同时,也要善于总结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多下基层,深入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有意识地主动地查漏补缺,多思多学,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真正成为发展型的干部,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要树立实干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树牢群众至上、以人为本、服务为要的理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坚持完成党的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当亲人,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领导干部要深入调研了解实情,帮助基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用好各类人才,畅通信息渠道,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产业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速度,实现跨越发展。以深化拓展“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积极践行“十项承诺”,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在教育、就业、文化、医疗、住房、出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积极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注重在下基层中访贫问苦,加强弱势、困难群众的关心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我办党支部书记汪椿涛挂钩岭门镇祖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间,了解到相邻的夏蓝村群众多年来想修一条水泥硬底化乡道进村解决世代出入难的问题,可这条乡道偏偏要经过相邻祖岱村部分群众的农田,经多年协商一直无法解决。为此,他想方设法找来双方村干部和主要的当事人,经过一番谈判和艰苦协商,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完成了征地手续,使这条拖了多年的乡道终于顺利建成开通,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出入难,又促进了祖岱、夏蓝两村群众的和谐与稳定,被当地群众一时传为佳话。
三、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对待群众诉求和上访的问题上,要坚持做到“一张笑脸
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请喝、一句热心话相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解决,要求合理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要说明原因,争取理解;对不合情理、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分析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表明态度,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同时,要提高对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认识,切实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作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待信访群众,要采取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姿态热情、良性互动、长期接地气,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与群众利益相关、血肉相连、心愿相通。并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和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问题实行相关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问题解决。实行重大信访集中会审制度,对老难信访问题成立专案组解决。要建立便民服务机制,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做到民情调查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合理诉求办结到户,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群众评议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加强对信访工作的效能监察和监督检查,对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或者作风粗暴、激化矛盾的,轻者要进行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要改正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不同群众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民族习惯、个性特征差异很大,只有方法正确,群众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做群众工作要注重以理服人,切忌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群众的特点是服理不服人、认理不认官,只要把道理讲清了、群众信服了,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冷、横、硬、冲绝对做不好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善待群众;要用真诚之心,贴近群众;要用宽容之心,感动群众;要用炽热之心,关爱群众;要用无私之心,服务群众。要善于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媒,宣传政策法规,发布事实真相,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社情民意,抓住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干群鱼水情意识,廉洁自律、公平公正、艰苦朴素、情趣高尚,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尊重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取得新胜利。
群众路线一定要作“全”功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收藏到: QQ 百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地按照中央部署,紧扣“到群众中去”创新思路抓活动,省级领导直接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把手问计,厅局负责人骑单车体验交通拥堵、不亮身份到医院感受挂号排队,机关干部沉到一线接地气查民情。来自群众的“真金白银”,推动机关单位抓管理、强服务、增效能,促进党员干部受教育、转作风、办实事,活动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给予好评,值得充分肯定。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整体理解、局部作“功”,活动就有可能走向单方面作业,甚至成为“一头热”工程。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更要重视“到群众中去”。通过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走下去接触群众,了解基层,查找差距,问计发展,掌握了实情,取得了“真经”,收到了既有成效。但仅限于此则远远不够。要把来自基层群众的“一手资料”,带回去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提炼,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研究具体的办法,拿出管用的举措。还要再到群众中去,动员和依靠他们,把形成的思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落实好解决矛盾的办法措施,并运用实践来检验是否行之有效,正确的就坚持,有缺陷的再完善,不对头的就调整,务求解决问题,能办实事。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提升。
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深化思想教育,更要强化能力培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除思想积垢,重树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意识,加深群众感情,既是活动目的之一,也是抓好活动的思想基础。但是思想如果不与行动接轨,其价值必然有限。思想多有“惰性”,它不仅喜欢“原地踏步”,而且很容易“慢半拍”,以至于习惯性落后于形势。没有现实的倒逼,没有任务的压迫,没有艰难困苦的考验,现有的思想成果难以巩固,长久的思想反弹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抓思想”的目的在于“促生产”。已经形成了基于群众观念的思想力,却没能转化成发展群众利益的生产力,这样的思想力缺乏更高的实践价值。此外,思想之于行动、观念之于能力,远非朝发夕至那样容易。特别是随着思想观念、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和舆论模态的深刻变化,群众工作的形势任务在改变,主体对象在变迁,内容方法在创新,工作难度在加大。对党员干部而言,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既十分紧迫,又十分艰巨。唯有抓住当前思想充分发动的最好契机,趁热打铁,借势炼钢,以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宣传引导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联系服务能力、致富群众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大步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大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才能收获路线教育的真正成效,才能拥有执政领跑的持续保证。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还要动员提升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是开展路线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教育党员干部之外,还必须重视群众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不用心做好宣传引导和思想发动,没有以心换心的贴近交流,群众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心拥护和真正“帮忙”,党员干部就听不到真话,问不到实情,找不准病根,“照镜子”可能会沦为自我欣赏,“正衣冠”也会搞成机械的“塑形象”,难以达到灵魂洗澡、治病健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干部是组织者,党员是领路人,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团结奋斗,完成使命。党员干部能力再强,没有高素质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支撑,发展源泉不会广,发展动力不会强,发展水平不会高。此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还存在辩证统一的关联促动关系。群众素质高了,会“逼迫”党员干部常磨“金钢钻”,揽接“瓷器活”。党员干部能力强了,既能现实推动事业发展,还会无形提升群众素质。在群众路线中教育提升群众,就是要以有效宣传、过细引导和实际行动,让他们相信群众路线教育和党员干部是来真的,办实的,形成干群信任依赖;就是要在接触沟通、调研问计中讲请形势政策,展示美好愿景,及时解结化瘀,广泛凝聚团结进步的共同意志;就要在办事解难的同时见心用情,在扶贫帮困的同时励志活血,少些“恩惠”与“施舍”,着力激活群众力量、基层能量;就是要用可感的作风、严肃的纪律、模范的行动和切实的成效,让群众感受真实惠,感染正能量,自觉奋起共筑中国梦。
群众路线作“全”功,既要活动扎实有效,更要重视长久建强基层。集中一段时间,集中全党精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干部真学真改,促进作风建设根本转变,推动突出问题真正解决,必然会收到实际成效。但集中性教育实践结束之后,如何保证活动成果长期生效管用,长效机制很重要,建强基层尤为关键。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落实上级政策,维护合法权益,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基层组织。基层是群众工作的大本营,基层党员干部是永远都不走的“群众工作队”。要进一步树育导向,形成“想干事”的大气场。要用群众工作观念来认识基层,真正视基层为执政的筑基石、发展的活力源、改革的实验场、稳定的起始点和服务的冲锋线。让基层在全局有无可代替的地位,让基层精神在多元时代成为“顶天立地”的正能量。要进一步强化保障,培育“能干事”的好环境。创新体制,破解基层“责大权小钱少”的治理困局;投入资源,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强化激励,关爱呵护基层干部,支持帮助他们立足一线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创新治理,创造“好干事”的新机制。打通一线情况直达上层的通途,让熟知一线情况的人参与政策制定、顶层设计;培育鼓励创新、支持变革的宽松氛围,及时将基层一线行之有效的新探索、新创造提炼升级成制度,推动“基层创造”助力中国梦圆。要进一步规范作为,强化“干好事”的硬约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约束,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形成一线群众有效监督基层的办法机制,强化严肃惩诫的警示作用,让教育实践活动创造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长留基层,让群众观念、群众作风和群众工作在基层群众中四季开花,让基层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善为善治。
第二篇:乡镇干部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就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谈点个人看法。
一、深刻认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了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研,深入群众学习,集中民意,科学决策,再回归群众贯彻落实。所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正确看待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深化认识新时期“群众”这一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体性矛盾日益突出,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新形势下党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很多群众问题不能“一刀切”解决,或只依靠简单行政命令、情感号召解决。一些党员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在思想意识和决策办事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各级
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深入调研,解决群众热点难题。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激励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享有成果的主体。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贴近群众,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特别是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解和对群众路线作用的认识。一是开展群众观念主题党课教育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上党课讲党史,利
干部充分认识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二是重点将群众观念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更系统地接受群众观念教育,更全面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加强对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宣传群众观念。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党性观念。
(三)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从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出更具体的细则。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力戒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好事实事。三是继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依靠群众,着力创新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机制。一是扩大群众参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上访”为“下访”,在基层收集带有原汁原味、带有现场温度、带有鲜明情绪的群众意见,在一线宣讲政策,在一线解决问题。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工作机制,引导群众监督,强化监督考评,巩固和继续推进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三是服务群众需要,抓好基层政务服务延伸。依托电子政务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第三篇:2014年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心得体会
2014年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心得体会
进入新世纪,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环境、工作对象,以及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为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应对考验,化解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地改变党员干部的作风,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动员群众、引导和感化群众、贴近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提供保证。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内涵和极端重要性作了系统阐述和反复强调。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着根本性影响。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先进性和纯洁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更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实际行动中,这就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工作的根本路线提出了具体要求。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协调和处理好社会的利益关系,真正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就需要通过深入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把握新形势下群众的新结构、新特点、新诉求;通过切实服务群众、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依靠群众,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理性利益格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这样党才能赢得社会的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因此,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使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人民群众的更大支持。
“为民、务实、清廉” 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执政为民。为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是来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务实”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务实才能为民。“清廉”是干部从政的底线。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具有两重性,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但是如果缺乏制约、监督,也有可能成为谋私的手段。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证明党的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是好的,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对党的高度信任和信心,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作风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党内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懈怠的危险更加突出,政府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腐蚀着党的肌体。
“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切实解决“四风”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达到党性修养正一正、党的义务理一理、党纪国法紧一紧的目的,使全党同志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凝聚中国力量,提振中国精神,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通过这段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本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个领导集体,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的期盼,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敢于揭短亮丑,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分析自身在密切联系群众、“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根源,反思不足,并予逐一整改、解决,落到实处。达到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心聚力,同谋持续发展,共建和谐总队的实效。
第四篇: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心得体会
改进作风 为民务实 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通过近期的系统学习,对如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结合我镇相关工作,就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谈几点认识。
一、正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教
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要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就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弘扬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优良传统和基本方法,把各项工作建立在牢固的群众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作为乡镇,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群众,如何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群众对整个干部队伍的评价,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执政根基的稳固和执政的长久。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群众工作呈现广泛性、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群众对生产生活、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必然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公正公平、统筹兼顾、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获得群众的支持。
二、增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使命感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议上指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作为乡镇,要重点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下基层”活动,运用驻村联户、结对帮扶等有效载体,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做扎实,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受教育、转作风。
一是加强学习、严把环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务是加强学习,要坚持教育实践并重,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工作有效衔接、相互贯通。把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作为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增强党员干部自身党性修养、理顺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采取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培训等方式,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通过学习,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实质,明确方向。同时,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3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要把所有环节的要求贯通起来、衔接起来,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扎实落实每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切实把“规定动作”做扎实、做到位。
二要抓好结合,力促实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能脱离中心工作,就我镇而言,就是做到“六个结合”,即与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规范发展煤炭市场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加强效能建设相结合,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与提升基层党建水平相结合,做到统筹推进,使活动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同时,我们将紧扣重要环节任务,结合我镇实际,以“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业谋发展、为群众谋福祉、为发展做贡献”为活动载体,并对照相关要求,抓关键、找要害,始终坚持把查找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力争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使工作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力促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突出重点、促进发展。把解决农村存在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工作核心,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重点了解好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农民群众对农村低保,农业补贴等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方面的意见建议。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根本,力争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引进和培植新的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尤其对无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收入普遍较低的要实行重点帮扶,帮助引进和发展特色种养产业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活动,对民情、村情进行一次大的调查,做到了解民情、村情,对各村存在的矛盾纠纷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进行排查和调处,尽量减少问题上移,对确实需要上级有关部门解决的,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搞好沟通协调,切实维护好农村的社会稳定。
第五篇:乡镇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乡镇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xx镇结合实际,通过走访社区、企业与居民、职工座谈等方式,对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调研。下面,简单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随着xx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工作呈现广泛性、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两居”工程的实施,大量农牧民将定居xx镇;定居农牧民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尤其重要;同时,随着奎北铁路的通车及乌阿高速公路的建设,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业主、中介服务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越来越多。我们在解决居民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承担着大量的工作。
二是由于xx镇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的有些要求还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沟通、诉求等机制还不够健全,造成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增加,处置难度加大。当前,来信来访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主要形式,一些群众在反映问题时,要求的合理性与行为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加大了解决难度。
三是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是全镇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xx镇流动人口每年近2万余人,占全镇总人口的一半,且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统一管理难度大,增加了社会安全隐患。尤其是十师xx市成立后,虽已划定管辖区域,但十师xx市社区没有承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对于居住在十师xx市管辖区内的流动人口,仍由xx镇社区管理服务,造成社区管辖范围和职能分离的现象,为流动人口工作规范化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需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的如何,关系着镇党委在居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影响着xx镇经济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虽然我们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影响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一)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干群关系。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社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党性教育为核心,对党员干部加强宗旨观念、群众路线和权力观、政绩观、人生观的教育。积极倡导“体验式”教育模式,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最困难的群众家里去,到群众工作最复杂的环境中去,到群众诉求最强烈的工作中去,切身体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赢得群众信任。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就是提高工作能力,提高组织引导群众的能力、按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深入群众、说服群众和组织群众;要善于了解与预测群众的服务需求,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服务决策,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切实维护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安排到社情民意较为复杂、群众工作开展困难较大的地方去培养锻炼,切实提高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赢得居民群众的认可。
(三)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实效。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让群众欢迎、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采取“一线工作法”,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定期经常性地下到基层联系点,为改善群众生活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行“三进三问三同工作法”,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进企业、进万家,“三问”是问民困、问民需、问民计,与基层群众要“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力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实行“结对帮扶工作法”,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对接基层,多攀“穷亲戚”,“一对一”联系帮扶一批贫困户、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
(四)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干群沟通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和定期下访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拓宽沟通渠道,利用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平台,加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作用,采取向居民发放党群联系卡、警民联系卡、便民联系卡等措施,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健全考评奖惩机制,将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工作开展情况、群众工作能力大小、群众满意度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纳入各部门综合绩效评估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结合述职,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进行专项述职,并由基层群众、一线干部和服务对象对其进行测评和评议。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对工作成效好、群众满意度高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效果较差、群众不满意的,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确保群众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保稳定促发展,为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十师xx市的成立,xx镇更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将按照新编总体规划,着力推动阿勒泰市xx经济开发区和阿勒泰市绿色有机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为扎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融心融力,坚定不移走融合发展之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协作,推动优势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整合。在交通、水利、通讯、卫生、教育等方面共建共享,建立兵地维稳处突联动机制,合理安排维稳力量,共同筑牢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屏障,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将xx打造成为兵地合作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