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739)
李晓明 冯帅 张运中 王国祥 吴准 郭玉婷 翟天铎 徐源 孙建军 李玥 喻晶洁 王钊 杨煜丰 刘宗超 关磊 劳子轩 余鑫 李腾 刘中亮 钟岳君 郭昕阳 王玉娟 文思 冯飞 赵会玲 李娟 赵文杰 范文萍 贾国利 孙建宾 李正山 李谞玥 王筱萌 丁伟 聂祥龙 奥布克 王怡 邹衍芳 张旭 李慧心 张馨跃 王金宇 王利鹏 李明 曹蓓 刘浩 付依俊 党秋月 邵华 邓佳君 谢元宝 傅彬 刘翠杰 张逸帆 刘松华 贾贵源 王一 兰若倩 张少谦 袁龙 何亚溪 范靖 胡清源 陈昊 贺丽娟 林云 曹磊 施伟 李鑫 杨晨晨 高腾 丁淦 周宇 陈翔 李琦 刘君朋 严华亮 化龙飞 吴炯 叶逢铸 陈宇 苏卓文 曹金龙 曾陟维 徐宇 夏行宇 赵岩 姚楠 赵树奇 张颖恺 安利梅 信雪梅 于晓靓 王静 李子龙 孙嘉 梁志波 秦姝琦 李春波 郑远 李航 孙阳 袁赓拓 宋天阳 彭博 王钟雷 周玉泽 张萌 吴晓华 徐维 贾玉玮 伍辰 马昱 潘蕊 李严 石然 陈达 曾梦弦 王乔翊 雷双龙 唐万荣 丁浩洋 王理惠
乔楠
王慧洋 郭灵芝
蒋文婷 倪郑威 周韬 刘前红 林言超 张源 何伟 郭军 刘成浴 肖累累 熊峥 张玲 宋瓷婷 张帅 白友东 姜媚 王璐 曹睿 林锦彬 王彬之 申会英 蔡溪琛 蔡佳翌 郭艳伟 张蕴华 钟海 邓聪 陈明书 林立翔 于力 刘航 梁晓传 祁跻 周银河 马远强
李晓辉 蔡廷晓 王欢 彭彪 刘千仞 周希良 杨健伟 宋侃 万乘德 张蔚 林丽莺 刘双郃 李志轩 张铠麟 成功 莫新强 潘玉民 刘娟 陈静泊 张丽 李帅 霍如 孙海斌 董贝贝 陶磊 郝丽 孙怡 侯和悦 陈娜 覃建策 鲍崴崴 方松 李腾 甘辉 鞠延宏 章潜 罗素 王新宇 张卓良 苏豪 林建胜 罗泽鑫 邹知宇 沈鉴嵩 刘爱华 刘保君 宁维宇 代青青 章铭 孙晓惠 黄培 陈宇航 柴源 胡芹艳 高文君 周御峰 唐少华 李嫣 李洋 任乙广 张赛男 王震 孙磊 沈达 周信 万韶华 姜岸 刘轩 王静
马迎春
及莹 叶军军 解晓伟 张皎 谢辉 陈川峰 王哲 刘建明 王蕾 于得水 李亚楠 杨鹏 马晓宁 曾潇 王玉鹏 阎龙 王凯 严勤文 武杨 何珊 邝继欧 张磊 李扬 徐耀峰 吴南南 邹剑锋 罗群 张小玲 张艳红 田琳丹 杨伊 刘辉 尚智婕 温浩 郭鹏飞 刘健 熊文凯 吴婧 许壮壮 张滔 马雪 徐龙 邓德位 刘锴 杨帆 吴旭光 王彬 曾力 杨武 刘壮 李志荣 王强 任波波 李洁 吴中航 胡丽娟 高立发 柳斌 张安康 秦云杰 刘京芳 王仁阳 刘超 陈磊 王鲁晗 夏杰 刘卉 王冉 邵志明
胡攀
薛飞 徐舟 王学东 韩江 邓金刚 许英越 付婷
王凯栋
刘银钧 常旻丽 李清泉 李川 申超 吴宝学 王璁 白海 冯泽冰 蒋宝昂
刘建伟 秦海博 马思思 高砾琦 杨栋 孙琳琳 欧阳敏 王斌 何珊 秦城 王明 李锦鸿 任文超 袁苑 史晓昀 彭菲 王书孝 王振旺 梁霄 朱洪 赵英蛟 李鹏韬 郭磊 李一 胡志强 李皇玉 王欣 郭云领 蔡发辉 何小丹 刘怡婧 刘子建 王维 徐佳祥 杨雨苍 曾菁 周彦彦 刘晓敏 王恒 宋心刚 裴峰 刘尚 卢斌 徐骥 刘元玮 乔昊 林枫 金潇 陈海云 袁凌武 鲁家钰 杜光宇 武德港 刘晋东 王密 刘翔飞 高浩楠 庞飞 梁勇超 王飞 宫宇 谢文凤 张倩 王佩 邓靖 栗霖雲 刘诗章 孙鹏飞 陈超
陈雪松
杨迪 吴国强 刘康 高峰 唐琪琪 王雅娴 沈浩 李楠 宋科 付昱霖 孙梦巍 宁丽娜 王鹏彪 程梦驹 孙珊珊 张梦阳 钟怡 魏令政 刘洋侨 帅晋 王桂叶 王振宇 琚敏 张新科 杜南锦 鲁卉 温元良 许丽娟 李志霖 严言 刘玉朴 余航 杨杉 崔龙 赵一鸣 赵岩 黑春霞 孙小俊 曹丽娟 柴华 金雨超 吴忠祥 贾树葱 余昀锦
洪江民 周瑾 潘冰琪 刘成军 方晓楠 曲伟 丁威 刘欣琰 方翟 裴康 赵小龙 王倡标 李思航 刘德奇 左辰 徐锋南 王融 李泳池 韩笑 周桥桥 高燕 刘闻 许萌 房明 徐光勇 吕婧一 李胜钰 王欣 汪珺 杨波 李晨阳 盛晶晶 袁业涛 朱叶 秦垒垒 刘琼 刘秋男 欧阳书馨梁彬 陈坤斌 徐争莉 邱文杰 侯娜 杨国宝 马冬生 付金星 冯旭 周智华 王玮 李宇坤 原超 陈思佳 杜明君 刘润楠 王汉增 赵楠 王小龙 黄充 马莉莉 刘水生 许斌 张林 何予 杨俊勇 刘宇隆 罗浩 陈莉华 刘艳妮 张弘韬 闫月娥 邓习海 李善涛 胥刚 张华苹 张国妍 陈达 王双双 贾璐璐 张秀鹤 周国钢 秦岭 万龙静 徐雅诺 秦敏 张双露 梁静
蔡霖
张勇 雷霆 卢颖 张伟民 尹杰 黄胜龙 洪立印 岳晓龙 王倩倩 方学阳 刘悦 吴泳彤 仲梓源 杨子龙 刘健 林莉 吴敏丽 任杰 高文鹏 刘晓昕 刘涵 刘金灿 朱伯程 张峰 肖文君 安宏宇 翟柄宇 赵一磊 张文杰 孟兆剑 李鑫 曹玉 孔莹 丁湘怡 谷元庆 矫艳梅 张轶乐
蔡洪哲 申威 刘金硕 王运兵 储犇 张英伟 柳叶青 刘洋 钟艺华 赵佳杰 郝龙 柯正祥 周文迅 李婷婷 武赟 王莹 刘鸿雁 杨文 王悦超 李辰宇 邢禄 吴小龙 刘书龙 吕遒健 王志国 李银周 陈毅龙 张硕 张西洋 郭岩 张洪岩 杨青 王振玲 王祥众 刘恋 任余维 冯德帅 王振星 杨帆 王秀彪 吴广豪 刘敬远 孙蒙 李云杰 肖建凯 杨蓓 李汉林 丁忆南
潘璐
林通 张士宗 张世鹏 刘晓旭 冯文吉 胡汝伟 李超 孙学斌 侯思远 过冰
陈倩 李青 施阳
李瑗洁
段寒硕 王健华 樊朝阳 王阳 刘嘉麟 乔迪 张晓寒 曹雷 王洋 林蒙 张坤 廖威 薛建飞 张春艳 王毅 仝怡 罗斌姬 王刚 黎杨 周思 田苗 刘洋 张杨 李思穆 贺卓 宋祺 李晓龙 王威 李志峰 贾晨昱 张跃伟 陈帅 田超 许世文 王建丽 唐益文 陈旭奇 王松 颜翔 黄海涛 李金洋 翟佳宇 任冶冰 韩晔 曹雪 吴聃 孙浩惠 韩宝衣 黄慧明 朱晓雨 王雨 李晓帆 李扬 王颖 张阔 李钢 廖天宇 付瑶 魏彦庆 魏小娜 王道军 李肃 李晨 郭靖 李腾 王宁 聂云 张恒 毛欢欢 盛骁 陈霁
周典
胡小玉 李星星 陈玲 李丹 时亚明 马宏海 陈晶晶 李文祺
王明 刘彬 张丹婷 王宇龙 李扬 谢腾 彭年春 崔永丽 董近王园园 李刚 由明磊 朱涛 曾泽南 赵丽娜 马强 徐艳艳 王英 刁树党 林琳 兰天岳 周念 肖斌 李睿 于宝瑾 罗睿阳 王鹏杰 王兆昭 吴世良 陈哲 马坤源 何伟宾 鲁哲 陆鹏 丁丹飞 王怡萱 张龙生 魏瑶 闫实
第二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教研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田宝玉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2、责任教授--林家儒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3、责任教授--曾志民主要科研方向: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ITTC)由周炯槃院士创建,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博导8名、教授9名。中心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移动通信、先进网络技术、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室。
中心在周炯槃院士领导下,形成了先进信息理论、下一代通信网、感知无线电、高速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模式等多个重点学术研究方向,学科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
近几年中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等发表了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50余篇;ISTP检索近100篇;有些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等,科研力量雄厚。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杨大成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王文博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理论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要从事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心现有教师27人,其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无线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通信方面的关键技术与理论,包括3G及其演进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包括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许多纵向课题,并与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无线通信企业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心平均每年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十数本。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十几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
•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蔡安妮主要科研方向:多媒体通信和数字图像处理
2、责任教授--景晓军主要科研方向:军事通信学,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多媒体通信
3、责任教授--李学明主要科研方向:数字内容处理技术,数字媒体创意与制作
中心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 9人。承担了多门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教学课程,出版了多本教材,曾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和“第三届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中心承担着我校军事通信学学科的主要建设任务与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科的部分建设任务,科研覆盖了多媒体技术、保密通信、数字媒体等相关领域。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曾荣获“国家科委和教委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四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陈建亚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关键理论和技术
2、责任教授--纪越峰主要科研方向: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
3、责任教授--温向明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流量分析与控制,自组织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定位技术,特宽带(UWB)通信技术, 下一代网络技术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多媒体传输技术,IMS技术,视频检索与过滤技术,视频情感内容分析
4、责任教授--纪红主要科研方向:宽带信息网络及无线网络
通信网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宽带信息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心现有全职教师43人,兼职教师6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5人。近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近百项,承担了“通信网理论基础”,“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等重要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张平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周正主要科研方向: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有张平、周正两位责任教授,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中心还包括3名博士后、50多名博士、300多名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迄今为止完成了许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任务,获得了众多奖项。
张平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包括无线传输、泛在网络、业务与终端等。周正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从事超宽带、蓝牙、WLAN、ZigBee、等频率共享的短距离无线互联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心教师出版专业著作几十余册,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四百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奖项。•网络搜索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郭 军主要科研方向:Web搜索理论与技术
网络搜索教研中心由21名中青年教师构成,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集体。主要科研方向为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的网络搜索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式识别技术、信息检索与过滤技术、演进式跨媒体过滤及搜索技术、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近几年来,教研中心师生发表了包括Science,IEEE Trans.PAMI等国际顶级期刊在内的论文200多篇,承担了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雷振明主要科研方向:互联网信息流监测分析及控制
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有博导1名,副研究员2名,副教授2名,讲师11名,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自主研制的数字交叉连接和ATM交换产品,荣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奖。
中心目前以网络流量监测、控制与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网络测量、深度协议解析(DPI)、深度流分析(DFI)、网络性能评价和改善、网络流量模型等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并开发了国内第一个的达到10G速率的网络流量监控系统,该设备已经成功部署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互联出口和国际出口。
•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500余件,设备固定资产达1600余万元。设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通信原理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通信专业实验室、信息网络工程实验室及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担负着全院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和各类相关竞赛等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着重体现“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北京市级“计算机与信息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第三篇:广西大学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广西大学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我校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已告一段落,现将各学院上报的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公示期:2013年5月8日——5月15日。
此名单为各学院原始上报的拟录取名单,正式录取名单需要上报广西区招生考试院和教育部,并经全国招生录取联合检查通过后才能正式确定(5月下旬)。
如在审核中发现有不合格考生,将通知所在学院,并由学院通知考生本人(请考生在领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保持有效电话畅通)。
拟录取类别为“非定向”或“定向”均为公费,拟录取类别为“自筹”或“委培”均为自费。录取类别以最终通过教育部招生录取联合检查结果和我校发放的正式录取通知书为准。
我校将于6月初在本网站公布教育部招生录取联合检查通过的正式录取结果,并在6月中旬通过挂号信方式寄发正式录取通知书。
附件:《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组织关系必须由县级及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转至中共广西高校工委组织部,介绍信上要写明“去广西大学××学院”,党员持介绍信直接到就读学院党委转入组织关系。
广西大学研究生处
2013年5月8日
第四篇: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复习计划
北邮通信原理复习计划
一 考研数据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每年得招生人数每年都在700人左右(其中保送生150人左右),2010年的招生人数可上北邮主页上查询。2005年初试分数线300分,2006年初试分数线320分,2007年初试分数线305分,2008年初试分数线320分,2009年初试分数线300分,注意,这个只是复试分数线,也就是参加复试同学中的最低分数,实际录取分数因每个组的情况不同而不同,最高的有370+,低的也有才330+的。
二 复习计划
因为你们暑假要上为期大概一个月的课程,所以暑假期间就不加重你们的负担,但上课结束后就得全身心的开始复习专业课。
具体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到10月19日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过一遍课本,先不要做课后习题,但可以稍微看一下,大致了解一下方向和难度,为第二遍看书做相关的准备,各章节的时间和精力分派参照各章节的星级水平,但告诫各位第一遍最好是同等对待,因为通原的考试范围就是书上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各章节的星级水平划定只是根据以往真题得来的,所以该看的都得看。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12月19日之前是强化阶段
此阶段是真个复习期间中最重要的时间段,此过程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最后卷面成绩,所以各位要用心对待,至于复习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延长;具体复习内容是先看书,再做习题集,一遍不够可以多来几次。
第三阶段:12月20日开始是冲刺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做最后的总结,连串知识点和做历年真题。三 《通信原理》知识点分析
第一章 序论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第二章 第三章 预备知识
1.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
2.互相关函数与互谱密度★
3.Hilbert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4.解析信号的定义与性质★★★
5.带通信号的表示法、复包络、带通系统的等效基带分析★★★ 6.随机过程的平均自相关函数、平均功率谱密度、循环平稳过程★ 7.窄带平稳高斯噪声:定义、表示式、正交分量与同相分量的统计特性、幅度和相位的统计特性。★★★
第三章 模拟调制
1.DSB-SC的原理、信号表达式、波形特点、调制解调方法、频谱分析(确定信号、随机信号)、带宽计算、抗噪声性能分析★★★
2.AM的原理、信号表达式、波形特点、调制解调方法、频谱分析(确 定信号、随机信号)、带宽计算、抗噪声性能分析★★★
3.SSB的原理、信号表达式、波形特点、调制解调方法、频谱分析(确定信号、随机信号)、带宽计算、抗噪声性能分析★★★
4.VSB的原理、信号表达式、波形特点、调制解调方法、频谱分析(确定信号、随机信号)、带宽计算、抗噪声性能分析★★★
5.PM、FM的原理、信号表达式、调制指数、相位偏移常数、频率偏移常熟、PM和FM的关系。单音频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分析及带宽计算。信号表达式、波形特点、调制解调方法、频谱分析(确定信号、随机信号)、带宽计算、抗噪声性能分析★★★
6.窄带调角信号表达式及其在间接调频中的作用★★★★ 7.调频方法(直接调频、间接调频)。定性了解鉴频方法(普通鉴频器、锁相鉴频器)。
8.FM在大信噪比下的信噪比分析。输出噪声的抛物线特征。★★ 9.FMD的原理和典型应用实例。★★ 第4章 数字
1.信息速率/码元速率、比特间隔/码元间隔、误比特率/误符号率、频带利用率。★★★★★
2.数字PAM信号的表达式、常用的数字PAM信号(单双极性的RZ/NRZ、差分码、多电平码)★★★
3.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功率谱密度的基本特点。★★
4.线路码型的目的。AMI、HDB3码、Manchester码的编解码规则、信号特点(时域、频域)。★★★ 5.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原理、利用低通或匹配滤波器接收时的误码率分析、最佳门限问题。★★★★★
6.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奈奎斯特极限、升余弦滚降★★★★★
7.最佳基带系统★★★★★
8.眼图的测量方法、眼图所体现的信息★★
9.定性了解均衡的目的、时域线性均衡的基本原理、ZF和MMSE准则的含义、DFE的概念、自适应均衡的概念。★★
10.部分响应系统的目的,相关编码和预编码的原理和作用。第I类和第IV类部分响应系统中具体的编码规则、频域及时域特性。★★
11.符号同步的概念,符号同步的基本方法:线谱法,超前-滞后法★★ 第5章 数字频带传输
1.OOK、2FSK的原理、信号表达式、调制解调框图(限带/非限带,相干/非相干,最佳/非最佳)、功率谱分析、带宽计算、相干解调的误码率分析。定性了解非相干解调的误码率分析。★★★★★
2.BPSK的原理、信号表达式、调制解调框图(限带/非限带,最佳/非最佳)、功率谱分析、带宽计算、误码率分析;相干载波提取:平方环、Costas环。相位模糊问题。★★★
3.DPSK的原理和解调方法(相干/非相干),误码率(差分相干只做定性要求)★★★★★★
4.QPSK的原理、信号表达式、调制解调框图、功率谱、误码率分析;格雷映射。误比特率与误符号率。★★★★ 5.定性了解DQPSK的原理。★★ 6.OQPSK的目的,方法。★★
7.信号空间的概念,归一化正交基函数,M元信号的矢量表示★★★★ 8.最佳接收理论,MAP准则/ML准则;★★★
9.AWGN信道中M进制确定信号的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和相关器的等价性。★★★★★
10.MASK、MPSK、MQAM的星座图、信号表达式、调制解调框图、功率谱密度、相干解调时误符号率分析方法。★★★★
11.了解MFSK的矢量表示、波形相关系数、最佳接收框图、带宽计算。定性了解误码率随M增加而减小的特性★★★
12.MSK的原理、相位路径、正交表达式、功率谱密度及误码率★ 13.定性了解GMSK的简单概念★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低通及基带信号的抽样定理;★★★★ 2.TDM原理★★★★
3.标量量化:均匀量化及最佳量化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4.对数压缩:A律u律压缩的目的、A律十三折线编码规则★★★ 5.定性了解DPCM及增量调制的★★ 第7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1.信道的实例和模型★★
2.多经衰落(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关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
3.抗衰落的一般措施★★★ 4.分集接受的基本原理★★★
5.信道容量的分析(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 6.信道的复用★★★★ 第8章 信道编码
1.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2.线性分组码★★★★★
基本概念★★★★
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对偶码★★
系统码的编码和译码★★★★★
汉明码★★
3.循环码★★★★★
基本概念★★★★
多项式描述基本概念★★★★★
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基本概念★★★★★
监督多项式和监督矩阵★★★★★
编码电路★★★★★
译码电路★★
编码的加长和缩短★
循环冗余检验★★
4.卷积码的编码和译码★★★★★ 5.BCH码,纠正突发错误码,交织,级联码,Turbo码,高效率信道编码TCM和LDPC★★★
第9章 扩频通信
1.瑞德麦彻码及其性质★★ 2.沃尔什码及其性质★★★ 3.正交码的应用★★★★
4.m序列的产生及性质,自相关特性★★★★★
5.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功率谱密度,四种抗干扰性能★★★★★ 第10章 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
1.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OFDM调制的熟悉实现★★★★★ 3.循环前缀★★★★
4.OFDM系统的收发信机★★★ 5.OFDM系统的峰均比★★★
6.载波频率偏移对子载波间干扰的影响★★★★ 7.OFDM系统的应用★★ 第11章 通信系统的优化
1.通信系统优化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2.通信系统单指标下的优化★★★★
3.基于AWGN信道在可靠指标下的优化★★★
4.随参信道通信系统在可靠指标下优化的思路★★ 第12章 通信网的基本知识★
第五篇: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018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018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天任启航考研,只为一次考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