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17违建拆除汇报
王陵办事处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情况汇报
王陵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17日)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规划部门及城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王陵办事处拆违控违工作以“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为依托,深入落实“片长、街长”工作机制,本着“新帐不再欠、老账逐年还”的原则,深入落实违法建设拆除工作长效机制,采取统一领导、部门联动、拆防并举、群防群治,进一步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力度,全辖区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违建拆除情况
2011年至今,王陵城管科共拆除违法建设58处,合计4944平方米,已完成区政府下达存量违建拆除任务4000平方米,完成总任务数的123.6%。新增违法建设6处,139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责任落实突出“实”
办事处高度重视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将其作为改善
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辖区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社区主任为成员的拆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办事处主任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城管科拆违分队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思路。
(二)网格巡查突出“细”
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全面构建片区和单元网格违建巡查管控网络。一是整个街道辖区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为9个片区网格,每一片区网格分别明确1名拆违领导小组成员和城管执法中队队员,负责对片区网格内违法建设的日常巡查及工作督察。共有9名拆违领导小组成员和24名城管队员分派到片区网格,专门进行日常巡查和工作督察。二是细划出45个单元管理网格。街道各社区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每一单元网格明确1名社居委包片干部和社区城管队员为网格责任人(兼任责任区信息员),负责对单元网格内违法建设的巡查。办事处共有18名社区干部、9名城管队员被分派到单元网格,专门进行日常巡查。
(三)提前处置突出“早”
为了防止违建的形成,将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要求网格化管理片区中的所有路段巡查队员,在管理中突出“三早”:一是早宣传。我们通过新闻媒体、过街
横幅、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城市规划法规,提高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的法制观念和城市意识。二是早发现。充分发挥路段巡查队员和社区干部,离得近、管的勤的优势,严格巡查沿街店面或居民小区是否存在运送及堆放施工物料的的现象。三是早制止。一经发现有为违建准备施工物料的迹象,立即予以重点监控,主动上门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劝其主动放弃实施违建的想法。若发现已实施违建行为时,立即予以制止。据统计,今年以来,因存在违建迹象,由我们网格化管理中的城管队员和社区干部主动发现并做通当事人思想工作放弃违建行为的案件共有12起。既减轻了拆违成本,又减少了当事人经济损失,还避免了拆违中社会矛盾冲突的出现。
(四)实施拆除突出“快”
对辖区主次干道两侧出现新增违法建设,要求城管中队在获知相关信息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制止,3小时内予以拆除。对于居民小区出现新增违法建设时,要求社区城管队员、社区主任、小区物管人员在发现违建的初期报告街道城管中队分管领导,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在30分钟内,安排执法人员到达违建现场,并督促、指挥社区强拆队伍在24小时内予以拆除完毕。遇有拆迁建设项目,从建设项目立项之日起至拆迁结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管片执法队员每天至少巡查2次,抽调
执法队员和社区干部组建控减违法建设应急处臵队伍,准备好强拆机械设备,实行24时待命,做到随时发现新增违建,随时组织拆除。例如,今年6月5日上午10点,在位于市中心醒狮小区东门,城管中队将当日凌晨抢建的“钢框架”结构违建(约200平米)予以强制拆除,有力打击了违建当事人的嚣张气焰。
(五)考核奖惩突出“严”
王陵街道将拆违控违工作列入网格化管理考核中,专项考核细则明确每个网格中责任人的工作任务和奖惩标准,特别是针对新增违法建设,未发现或未及时制止,致使违建形成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当月考核成绩为零,在每月综合考核中严格兑现奖惩。
同时,街道还将拆违控违工作列入对各相关职能科室和社居委的综合目标考核,作为各责任单位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实行违建责任保证金制度。各相关职能科室、社居委分别向办事处交纳2000元、1000元的责任保证金。每季度办事处拆违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违法建筑的存量和增量进行汇总与排名,根据排名及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对未完成下达拆违任务、出现新增违法建筑未能及时拆除的单位,除当月考核成绩为零,还将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且分管领导不得提拔使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虽然我处在拆违控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许多差距,特别是作为市中心区,面临的任务更具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我们打算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方面重拳出击、集中攻坚,继续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逐步减少存量建筑,坚决遏制新的违法建设。同时进一开拓创新,逐步建立完善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我处拆违控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拆除违建评论
拆除违建,让我们居住环境更优美整洁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市221个低密度居住区中,有173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共有违法建筑10381栋。这些违法建筑犹如城市的“牛皮癣”既影响了城市美观,也影响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从近日起,北京正式启动了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目标是坚决遏制新生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实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零增长。同时,分阶段逐步拆除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做到“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拆除。”至此,对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进一步细化,成为近年来,政府拆除违建专项行动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违建,在目前的法律定义中,指没有得到土地使用权便私自开发或建造已同意建设规划项目以外的项目。有人将违建住户比喻成把公共用地、公共空间当成了无主的唐僧肉,能吃就吃,能占就占,这在某些区域某些“房主”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从“前凸后翘”空间扩张,到挖地下室的“地道战”;从间接地危害建筑安全,到干脆把消防通道这样的安全生命线堵掉上锁„„太多人把可贵的聪明和创造力用在侵占公共资源,危害公共利益甚至公共安全的歪道上了,而一些违建之大胆荒谬,冠之以“疯狂”亦不为过。
其实人人皆知,私搭乱建的违法建筑不仅破坏城市规划,还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是城市躯体上的“毒瘤”。目前,遏制违法建筑泛滥势头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无外乎就是政府“强拆”。然而,强拆不但损害政府公信力,还增加了执法成本。更何况,打击违建抢建,营造美好城市,既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
大家看过报道应该知道,现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因为十多年前的违建被炮轰、被追责。身为特首,梁振英本人不仅要多次公开道歉,拆除自己的违建,还要被罚款,承担相应的一切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这就是依法行政的范例。可见,在法律面前,没有任何人可以有特权,执行法律,没有任何人可例外。
当前,面对城市的“顽疾”之前,只靠政府“强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需要民众自己法律意识的提高。无论是私搭乱建、制造违建的房主,还是租住违建、贪图便宜的租户,只要您和违建搭上边,皆有一天会因此而造成更多麻烦和困扰。不要让侥幸心理或钻法律空子的行为而导致“吃大亏”,如果您有居住的难处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解决,而周边的邻居更有监督举报的权利,因为违建这样的城市“毒瘤”必须铲除。【详见5版】
第三篇:拆除社区违建信息
城管大队拆除社区违建信息
2014年4月14日,德胜街道城建科同城管大队执法人员来到我南平房,强制拆除近150平方米未经批准的违章建筑,恢复所占空地,还其原貌,得到居民的支持与赞扬。
我**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平房区域居住人员杂,人数多,有些居民擅自搭建违建房,所用材料为破木板、纸板、泡沫板等易燃物,随意私搭乱接电线,易发生火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社区居民带来严重的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小区环境。社区居民及居委会向上级反映此情况后,街道领导、城建科非常重视,协同城管大队于一周前向违建租户和房主劝说教育,并按规定张贴了《限期拆除通知书》,14日城管大队近三十名执法人员,对上述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
拆违行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称赞,使社区环境得到了恢复,使居民的生活有了安全的保障。
**社区
2014年4月15日
第四篇:警民共建拆除违建
警民共建拆除违建
2014年5月25日,七桥工贸公司联合武警、城管、农水科、响水桥社区等部门,对响水河圩堤下8处违建进行了拆除。共出动民工18人、武警16人、城管人员8人、工作人员28人,拆除违建280平方米,清理垃圾45吨。
七桥工贸公司
5-25
第五篇:拆除违建的法定程序
导读:在“以拆违促拆迁”普遍存在于征地拆迁领域中的当下,拆违和拆迁已经如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了。作为被征收人,了解一些关于拆违的法律知识,对于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这类局面无疑是有实际帮助的。那么,政府要以拆除违建的名义对被征收房屋实施拆除,究竟需要经过哪些法定程序、步骤呢?被征收人又依法享有怎样的救济权利呢?
维权大原则:重在“打程序”
对违建的认定、处置,通常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该法第64条指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就会面临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罚款、限期拆除、没收实物直至强制拆除等一系列法律后果。从表述来看,其认定是否违建的标准是单一的,就是看有证还是没证。至少对于2008年《城乡规划法》施行后建造的房屋而言,这样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2008年之前,甚至更早建造的房屋,就可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了。理论界一般认为,对于没有直接影响规划实施,没有“越界”“出圈儿”“超高”等土地违法行为,而仅是缺证、无证的房屋,一般在违建认定后允许通过罚款、改正等措施来补办证件,在面临征收时按照合法建筑予以补偿。实践中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只能个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明拆迁律师首先想提示大家的是,违建处置的维权大原则,可以叫“打程序为主,打实体为辅”。实体认定领域的事情,可以提一提,但往往不起决定作用;程序方面的问题,则是需要严格狠抓的。涉案房屋究竟是“一般违法”还是“严重违法”,这就是一个实体领域问题,大家知道这样一个区分就可以了,但维权的着力点一般不在这里。
那么程序该怎么走呢?
简单讲,4步走:
其一,调查取证。我们参考《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来做说明。其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应当制作笔录。这是一切行政执法行为的基本程序要求,即要作出违建处置的行政决定,就必须先赴现场进行入户调查、取证。如果相关部门连门都没进过,人也没来过,也没拍照也没摄像也没询问也没测量就直接下“决定”,那么这个决定一定是事实不清、依据不足的违法行政行为。实践中,有些违建处置决定纯粹就是征收方为实现其“逼签”目的而随意制作、下发的,在这一必经环节上往往存在问题。
其二,作出“责令”类行政决定,对违建事实进行认定并作出处置决定。在这一环节中,认定和处置通常是一体完成的,即在一份文书中首先确认涉案房屋属于违建,之后写明处置的方式。这类文书的法律性质尚存在一定争议,但其共通之处在于通常名为“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或者决定书。被征收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文书的作出主体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被依法送达。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作出的,其制作主体应是县级以上城乡规划局或委员会;根 其制作主体应是县级以上的国土资源局。而送达则需要严格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尤其是在适用“留置送达”的过程中,那种直接将文书张贴在墙、门上就走人,或将文书交给与被征收人不相关人员代为转交的做法都是违法的。
针对这类文书不服的,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时提起复议或者诉讼,进而阻却行政强拆的进逼。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4条之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才可以依法强制拆除。也就是说,在限期自行拆除决定作出后的6个月救济期限内,行政机关依法是不得直接对房屋实施强拆的。只有在6个月到期后,其才能推动催告、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等强制执行的程序。
其三,书面催告。催告是指当事人在行政决定作出后不自觉履行义务,行政机关督促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否则承担被强制执行后果的一种强制执行决定的前置程序。《行政强制法》第35条规定,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当事人在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其中成立的部分,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上述程序性要求在可能到来的行政诉讼中都将成为政府一方所需提交的证明其违建拆除行为合法的证据,是绝对不能随意打折扣的。
其四,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决定也是书面形式,需载明强制执行的理由依据、方式时间、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并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对于强制执行决定被征收人仍有权提起诉讼进行救济,但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6条规定之原则,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故一旦进入这一最后环节,留给被征收人的救济空间将是非常有限的。在明拆迁律师一再强调的“维权要趁早”,反映的就是这点。
在明拆迁律师最后想提示广大被征收人的是,在“以拆违促拆迁”类的案件中,由于行政机关认定违建的“目的”不纯,往往与补偿数额、标准的纠纷争议直接挂钩,故在走程序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各种瑕疵、漏洞,很多都是令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低级失误。被征收人一定要睁大眼睛,牢牢把握上述程序中的暴露出的问题,在“责令”这一关卡处及时为这一进程“喊停”,利用法律武器实现反客为主,挫败征收方以拆违名义实施逼签的不法意图。程序为抓手,补偿是目的,上述步骤,是需要大家反复理解,积极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