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权秀芬交流发言稿1
发挥基层堡垒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通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权秀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通寺村民族团结工作情况,我感到很荣幸。
通寺村委会共有17个村民小组809户369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8%。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基层特别是在通寺这样一个集民族、矿企工为一体的村委会工作,我深知民族团结关系到全村的和谐稳定,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一、强班子重阵地,争做基层组织的核心人。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村“两委”班子的班长,我牢记党的宗旨,围绕“边疆党建长廊”部署,从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村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巩固和维护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树立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做好优2-
地参观考察,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大户3户、冬桃种植150亩、蔬菜种植500亩、草果种植800亩,带动周边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2009年末,通寺村实现农民人均有粮38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
四、强排查重调处,争做矛盾化解的关键人。“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工作中,我始终把调处、化解各族群众的矛盾纠纷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抓好落实,充分发挥村小组、治保会、调解小组等基层组织和老党员、退休干部的第一防线作用,对一般的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对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协调有关站所联动调处,对较为复杂的矛盾隐患做好稳控工作并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进行处置,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如:大么所村小组是一个壮族、汉族群众杂居村寨,由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两族群众经常发生一些小纠纷,2007年还有部分群众提出要壮族、汉族群众单独分队。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两族群众中威望较高的人士进行商谈,经常组织两族群众开展联谊活动,增进了了解、促进了沟通,互尊互敬亲如一家。
五、强沟通重帮扶,争做企群和谐的连心人。通寺村委会是达号工业园区、达号水库、文都二级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地,加之地处马白、都龙、夹寒箐三镇的交界处,社会治安情况较为-3-
复杂,热点、难点问题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深入各村寨了解情况、分析问题,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引导群众配合和支持各项惠民、富民工程的实施,为项目实施和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村党总支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稳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各项工作:一是企业吸纳周边村寨的500余名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务工,月工资达到2000左右,增加了群众收入;二是企业投资近100万元,支持周边村寨修建活动场所3个、维修道路5条16公里、新建沟渠2条1.5公里、改善157户803人的安全饮水;三是苗族花山节、壮族“三月三”、“九九”敬老节期间,企业与周边村寨开展联欢活动,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形成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所做的工作,距离上级党委政府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重托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动员全村群众自觉投身于民族团结工作中,为构建和谐通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事迹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事迹
——
xx县xx镇党委书记
xxx xxx,男,汉族,中共党员,xx县xxx镇党委书记。作为一镇的党委书记,xxx同志深知肩上的责任。xxx镇是一个多民族镇,这里住着汉族、回族、土族等好几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作为镇党委书记的他,始终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在xxx镇任党委书记的六年时间里,他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起经过多方争取,组织实施了牙尔山、张家湾等五村的自来水工程、焦土等10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上下藏小学新建工程、山石庄小学新建工程、镇文化站、司法所办公楼、计生办公楼、xxx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等众多工程项目,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2008年经过多方争取,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xx千头肉牛育肥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土地征用、棚圈搭建等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变这一地区的产业链条,极大的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养殖业和牛羊育肥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xxx镇是一个农业镇,又是严重缺水、易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民族乡镇,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科田,使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xxx同志担任镇党委书记的第一个设想。为了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他甘当小学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捧起了厚厚的农业技术书籍,不懂的就向农业技术员请教,他硬是靠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使自己由一个农业技术的门外汉成为一个标准技术员。在工作中他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观念较落后,在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难度较大,他就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走村窜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群众终于接受了推广的各类种植先进技术,2008年完成双垄全膜玉米种植2600亩,地膜洋芋1000亩,杂交油菜10000亩,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使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xxx同志明白,在工业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仅靠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是不够的,很难实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他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奔走协调,争取以向新疆输送季节性拾棉工、向内地企业成建制输出毕业返乡青年、鼓励群众发展餐饮业,向省内外的厂矿企业输送民工、培育劳务经济人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努力发展劳务产业,增加收入。2008年全镇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2%,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xxx认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促使全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可行办法。随着农村奔小康进程的加快,部分少数民族农牧民因缺乏劳动力或未成年子女诸多因素,从致富奔小康的队伍中掉队,为使这部分人尽快脱贫致富,他采取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劳动扶贫、建房扶贫、实物扶贫等措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xxx镇回族群众较多,清真寺院有36座,许多矛盾出在寺院之间信教群众的相互争夺,这一矛盾也成为维护全镇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因此,xxx同志,结合在全镇开展的寺院社会管理工作,经常深入寺院和信教群众之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清真寺阿訇和信教群众,认真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了《宪法》、《民族区域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干部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了“四种意识”,努力做到了“四个维护”,形成了全镇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交流材料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月活动现场会交流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中共嘉峪关市委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2009年5月25日)
嘉峪关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除汉族之外,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坚持长期规划,逐步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嘉峪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日益牢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果丰硕,全市被授于国务院表彰的先进个人1名;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4名。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0个和模范个人15名,并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进一步调动了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积极性。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根据省上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四五”、“五五”普法和《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制定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民族法律政策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确定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典型,使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2004年以来,宣传月期间共印发各类传单5万份、横幅60条;电视台、广播电台推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系列宣传报道50期;《嘉峪关日报》连载宣传资料40期、刊登领导文章10篇;上报宣传月活动信息32期;组织培训班、座谈会29次;深入基层宣讲党的民族政策42场次;组织部分民族宗教人士视察城乡建设发展成就10次;在中小学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5次。2008年5月,宣传月期间,举办“爱我中华,和谐雄关”民族团结进步抗震救灾文艺晚会,共捐善款158万元。
每年宣传月前夕,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宣传月系列活动协调会,明确职责,细化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以来,市财政累计为宣传月共拨专项经费31.4万元。特别是2009年,为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座谈会精神,我市及时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会上,市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了2009年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格局,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形式多样,方法灵活。2004年以来,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宣传月期间,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召开动员会、民族宗教界委员代表座谈会、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办板报、专栏、电视讲话、专题采访、宣传橱窗、手机短信及文艺晚会等形式,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深入社区街道、镇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决定》、《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就,宣传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先进典型。每逢元旦、五
一、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开斋节、藏历新年等民族节日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政治活动,举行少数民族联欢会、茶话会,畅谈感想、表演节目、互相沟通,增进友谊。2005年8月,我市成功承办全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11枚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以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民族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风貌。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宣传面和社会影响,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法规的知晓率,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共创和谐嘉峪关的热潮。
三是加强教育,搞好培训。近年来,我们坚持在全市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应知应会学习活动,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风民俗知识测试工作;组织编写《民族宗教行政执法责任制手册》、《民族宗教工作文件选编》、《民族政策法 律法规资料汇编》等有关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材料,共印发4万余册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宗教团体学习。通过在市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增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课程,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两个共同”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谋划民族经济发展方略,不断加强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支柱企业。逐年加大对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狠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三级网络建设和民族工作机构建设,从人员、财政经费上予以保障,各街道(镇)党委、政府都有一位领导分管民族工作,确保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任务的落实。2009年,制定下发《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对民族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积极开拓少数民族特殊用品市场。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省上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机会,积极向省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狠抓少数民族经济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4年以来,共完成招商引资629万元、吸纳民间资金979万元。积极为嘉峪关市中昌清真食品生产基地等少数民族企业协调落实民贸优惠政策,实 现了我市少数民族工业经济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8年我市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41元,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6299元。2008年,全市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少数民族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经济户9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1%;从业人员600多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6%。
二是高度重视解决少数民族民生问题。2004年以来,我们认真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活动,宣传月期间由市上领导带队共慰问少数民族下岗职工及特困户人,发放慰问金3万元。每年组织统战、民族宗教、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包括清真食品市场在内的少数民族经济领域进行检查,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为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的积极性,我市认真组织开展了6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班和3期农村特色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群众达78人次,受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
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我们十分注意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不仅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平等权利,而且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一切社会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如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学生升学加分及免收择校费的政策;切实保障未成年少数民族公民正确表达民族成份的权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等,同时,以加强清真食品标志牌发放为抓手,强化对清真食品的规范管理。
四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生活需要得到照顾。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不断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清真食品许可证”制 度,对清真食品市场采取集中检查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近年来,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筹资500万元在城区恢复重建清真寺2座4200多平方米,保证了穆斯林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市政府还无偿划拨1万平米土地供回民公墓区使用;建设了清真餐具地点消毒洗洁公司,加强了清真用品用具的日常管理;实行了牛羊、家禽定点屠宰,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可以吃上“放心肉”,也解决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问题。
五是积极开展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临夏州对口支援工作的力度。自2002年5月,省上确定我市对口帮扶临夏州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临夏民族地区的发展,完善帮扶规划,落实帮扶项目,为临夏州两所中学捐赠电脑130台,支持了临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2003年11月,捐款112万元,支持临夏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5月为临夏州两座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捐资100万元,向临夏回民中学捐资6.5万元,为和政县蒿沟派出所捐资5万元;2006年1月,嘉峪关市捐资150万元,用于支援临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2008年5月,捐款30万元支援临夏州灾害重建工作。
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市情,把握民族工作的关键,把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大胆选拔、放手使用的要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实施了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战略,全面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使全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逐年增加,素质逐渐提高,结构 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副县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27名(含酒钢公司);有少数民族人大代表9名;少数民族政协委员10名。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健康成长,在各自工作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唱响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使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活动为载体,定期命名表彰,并确保创建经费的落实到位。坚持创建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协调好创建成员单位和其它单位的工作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
第四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事迹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事迹
——xx县xx镇党委书记xxx
xxx,男,汉族,中共党员,xx县xxx镇党委书记。作为一镇的党委书记,xxx同志深知肩上的责任。xxx镇是一个多民族镇,这里住着汉族、回族、土族等好几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作为镇党委书记的他,始终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在xxx镇任党委书记的六年时间里,他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起经过多方争取,组织实施了牙尔山、张家湾等五村的自来水工程、焦土等10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上下藏小学新建工程、山石庄小学新建工程、镇文化站、司法所办公楼、计生办公楼、xxx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等众多工程项目,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2008年经过多方争取,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xx千头肉牛育肥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土地征用、棚圈搭建等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变这一地区的产业链条,极大的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养殖业和牛羊育肥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xxx镇是一个农业镇,又是严重缺水、易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民族乡镇,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科田,使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xxx同志担任镇党委书记的第一个设想。为了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他甘当小学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捧起了厚厚的农业技术书籍,不懂的就向农业技术员请教,他硬是靠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使自己由一个农业技术的门外汉成为一个标准技术员。在工作中他发现,一些少
数民族群众观念较落后,在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难度较大,他就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走村窜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群众终于接受了推广的各类种植先进技术,2008年完成双垄全膜玉米种植2600亩,地膜洋芋1000亩,杂交油菜10000亩,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使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xxx同志明白,在工业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仅靠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是不够的,很难实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他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奔走协调,争取以向新疆输送季节性拾棉工、向内地企业成建制输出毕业返乡青年、鼓励群众发展餐饮业,向省内外的厂矿企业输送民工、培育劳务经济人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努力发展劳务产业,增加收入。2008年全镇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2%,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xxx认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促使全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可行办法。随着农村奔小康进程的加快,部分少数民族农牧民因缺乏劳动力或未成年子女诸多因素,从致富奔小康的队伍中掉队,为使这部分人尽快脱贫致富,他采取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劳动扶贫、建房扶贫、实物扶贫等措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xxx镇回族群众较多,清真寺院有36座,许多矛盾出在寺院之间信教群众的相互争夺,这一矛盾也成为维护全镇民族团结,社会稳
定的重中之重。因此,xxx同志,结合在全镇开展的寺院社会管理工作,经常深入寺院和信教群众之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清真寺阿訇和信教群众,认真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了《宪法》、《民族区域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干部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了“四种意识”,努力做到了“四个维护”,形成了全镇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先进事迹申报材料(模版)
南木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先进事迹申报材料**,女,藏族,是我乡江村4组村民,该家庭共有5口人,其丈夫为汉族,山东**人。**一家朴实勤劳,家人和睦、夫妻恩爱,尊老爱幼,用自己的幸福阐释着“三个离不开”的现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一)民族结合,体团结**丈夫李守远,2002年两人走在一起,现在有11年的婚龄,并且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内地读小学,一个在江村读幼儿园。**与丈夫在江村“鑫塞”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承包了10栋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说**一家过的是幸福和睦。她和李守远的结合,并一起度过11年的幸福婚姻,体现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领各民族相互尊重语言文字、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邻里互助,促团结李守远是一个很热心的人,邻居有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去帮助,还把自己种植蔬菜瓜果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想种植蔬菜瓜果的农户,虽然语言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让邻居感觉到自己的热心,邻居对李守远家的事也很上心,家里有什么事情,邻里间都会有人过去帮忙。**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在瓜果蔬菜基地有很多其他省份的承包户,**经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和李守远与邻居之间、种植户之间的和睦体现了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和睦,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