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励志研修体会李青
暑期励志研修体会
胜溪新村学校李青
2014年暑期8月,市教育局组织了为期3天的励志研修活动,虽然只有短短3天,但是却让我感慨万千。在这短短3天的时间里,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外,还要具备指导学生的智慧。
说到专业水平,既然能走上这个教育岗位,那大部分老师都没有问题。但是,说到指导学生的智慧,很多老师表现的都很一般,甚至某些老师根本就不具备。张立政老师就是一名很有智慧的老师,他的教育方式风趣幽默,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重新树立学生的信心。听了张老师的教育故事,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高中时的一位班主任,她处理的一件事情,也是很有智慧的。那是我上高二的时候,班里一位男同学丢了2000元钱,这钱可能是用来交学费或有其他用途,当时她也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首先,在教室里她和班里所有的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沟通,具体说了什么,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我只大概记得有一句,老师相信这位拿人家钱的同学只是和对方开了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只要他肯把钱还给人家,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如果这位同学觉得丢人,我有一个办法,紧接着,她和大家商量了解决方案,她先是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个小纸片,然后让大家每个人在上面简单写上到底拿没拿和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小纸片折起来,再把教室的灯全部关掉,大家按小组排着队依次把小纸片放到讲桌的抽屉里。所有这一切做完后,她开了教室的灯,查看了这些小纸片,最后和大家说,我已知道是谁拿了这位同学的钱,希望他能在课余时间找个机会悄悄地把钱还给那位同学,或者悄悄地去办公室找我,由我把这个钱悄悄的转交对方,过了两天之后,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这位同学已经把钱还给了对方,也向对方认了错,我们应该 1
原谅他。事情圆满的解决。我很佩服这位老师的智慧,她在解决这件事情时具体和大家说了那些话,我是记得不太清了,但是她确实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语言的魅力再加上巧妙的方法,及保护了这位搞了恶作剧的同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又让他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帮助丢钱的那位同学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指导学生的智慧。不论是张老师,还是这位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在学习与生活当中,认识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有效的解决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的教育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传统的教育是棍棒教育,每次老师检查作业,谁不好好写,完成不了,就得挨板子,每次考完试,只要是粗心,不该错的题做错了,就得挨板子,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她为了让全班同学每次都能考九十分以上,不光是不认真完成作业,只要是每次考试完以后,凡是90分以下都要挨板子,虽然一次比一次打得狠,但是我没有见到有多大的效果,依然是好的照样好,差的照样差,除了孩子们在挨揍时哭喊求饶外,我没有见到什么好的效果。这样教育,我们是不需要的。我们年青一代的教师,在当年曾经都受过棍棒教育,我们都深有体会,不用问,这样教育,除了恐惧和压力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所以,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和宽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光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人,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刻苦钻研,去研究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教育方法,只有研究出这样的教育方法,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提高和进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试想一下,如果我的那位同学,如果当时这位老师在看完纸条后,大声呵斥叫出了他的名字,并让他当众认错,再写一份检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读,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班里同学会怎么看待他,他以后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们可想而知。拥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惑,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而没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只能让一些问题学生更加的消沉与堕落,最后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我们必须要做拥有智慧的老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取得过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成功了,也不能说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有多么的称职,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钻研,不断的学习,只有当我们真正拥有了教育的大智大慧,才会真正地提高和进步,才会真正的称职,才会真正成为成功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暑期远程研修体会
暑期远程研修体会
每到假期就要参加远研修,每一次都积极的参与,投入了热忱,总是认真、不厌其烦的完成那些作业,哪怕想“混”过去,最终也还是不能,完成的作业往往总是耗费了比预想的时间更长更长,还被同事取笑。这么做只是因为一直都坚信,收获是自己的。即便这样,也从来也没曾想望过“优秀”跟自己扯得上,可是这次居然在班里公告上层两度上榜,感觉挺欣慰--自己的努力终于也被认可一次。没曾想,在课程终结公告里,却被灭了,这个班被灭的就只有俺一个。细眼一看,入选的那11个优秀中,6个的作业最多的只有8篇(合格的基本要求之一是10篇)名眼一看,都心知肚明,已往不就是这样吗?问及,是说名额多了一人。好吧,名额多了是应该取消最次的一个,可是结果是我而不是上面那些根本不够条件的人?联系了,就用话敷衍却什么也没变。大家都清楚这些潜规则,静悄悄的做了就是了,可是还打着课程团队公平、公正、公开的旗号(课程团队的要求大家都赞同的)。一大批人认真、积极、高质、高量的完成着研修,凭什么这些人享受荣誉。如果以后还有研修,试想,那还会有几个认真的人会一如既往。如果没曾榜上有名,绝不会对这些事情吱声,自己已经不是计较这些的年龄,可想起自己那么真诚的付出,那么认真的对待,还为这个研修写出真切的感悟,真的很搞笑,一个很大的讽刺。。
在你身旁
从2009起,历经了3年的暑期远程研修,每一次,都有非凡的收获,每一次,都为研修团队的成长和课程的完善而欣喜,每一次,都为那些热切地守候在电脑那头的身影而感动。---2011-7-17
在彷徨困惑的时候 轻叩开我的门窗
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为我指点航向
在辛勤播种的时节,伴我一同承担
在有所收获时刻,和我快乐分享
日子那么忙,我仍然在你身旁
凝望你眼光,我充满力量
见证我成长,你为我鼓掌
你我都一样,一样的热肠
一样为莘莘学子打造知识的殿堂
你我都一样,一样的坚强
一样的全力以赴达成我们的梦想
不管多困难,哪怕会受伤
依然坚持不懈,哺育桃李的芬芳
无悔默默付出,屹立坚实的栋梁
第三篇:教师暑期研修日志及体会
教师暑期研修日志及体会
研修第一天xxxx 7月22日
体会
今天,通过远程研修体会颇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于足够的重视,而非歧视,要因材施教,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性格不同,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因此造就的人格也不同,而现在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并不是做到因人而异,不可能50个人就要设计50中不同的教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很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虽然教学设计不能随机应变,但我们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表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状况却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学生我们都应做到公平对待,从他们的性格特点出发,使学生们都受到应有的教育。
感谢研修平台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高尚品质,无限的风景!
随笔
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时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研修第二天xxxx 7月23日
随笔
关键是要把根留住
今天我看到一个提问的帖子,有位老师提出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杜绝不了学生不带美术用具。看到后我就开始回复了,但是由于字数超出限制,所以未能发上去,我想就以感言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吧。我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没有绝对的可能,也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小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美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看着别的同伙、别的同伴的巧手制作,我想他们肯定也会眼红的,心里肯定也在嘀咕:下次一定带好材料,也跟他们比一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影响他们的行为;其次,学生忘带材料还应该从别的地方找找原因。比如说为什么会忘记呢?如果有心的话,应该是对这门课有兴趣的话肯定会放在心上的,所以其二我认为是我们的工作没到位,因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不够。试想:如果学生对我们的美术课很感兴趣、每堂课都很期待,他们还会忘记吗?从这点上说忘带材料也不能只怪他们记性不好,也该从我们自身来检讨一下。举个例子吧。我现在担任两个年级的美术教学,二年级和三年级。这两个年级就有明显的区别。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美术的兴趣一直很浓厚,而且对我也比较喜欢(自认为吧),每次见到我,他们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而且多半还会提醒我:美术老师,我们班第几节是美术,你可别忘了。比老师把美术课还放在心上的孩子可想而知他们很少会忘记带材料的,而且确实这几个班的材料准备都很齐全。我想说这些兴趣不都是我培养的结果,而是小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但是到了三年级就有变化了,特别是三年级下学期就有了明显的对比。三年级的孩子开始接触的课程也多了,家长灌输的学习文化知识的理论也深了,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也在随之一点一点的减少,所以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把孩子的兴趣留住。也正是我们学习园地第二期讨论的话题,我想,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上狠下工夫。把孩子的兴趣留住,把根留住,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美术。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专家水平很高,收益大,体会多。作为一名教师应尽快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听专家报告,与同行对话,更新教育理念,反思自身实践,让我们的生活因学习而充实!
研修第三天 7月24日
投入
第一天的研修手忙脚乱,心也浮躁,在假期里研修总是让人有丝不爽的,所以应付完作业就万岁了;第二天开始进入状态,既来之则安之,心开始静下来,同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作业交了吗?第三天真的投入了,每天不再是简单的去提交作业,而是主动的去学习了。“要我学”真的变成了“我要学”!
今天研修进入第三天,感觉就像是电视剧进入剧情一样,真的投入了。
研修第四天 7月25日
研修第四天。实际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离结束还有两天的时间。
说实话,初来的时候他像一个不速之客让我有点不习惯,现在,我感情投入了,他却要离开了。。很不舍的感觉。
这几天虽然很忙碌,但忙碌的学习却让我的生活如此充实。每天睁开眼首先想到的就是今天简报会有什么样的精彩内容呈现?学习园地又会拿出什么样的热点话题让我们讨论?我的作业指导老师会怎样评价?有没有人浏览过我的帖子,他们会不会留下他们的足迹,给我一朵鲜花或者是言语的鼓励。。觉得真是着了魔了。
四天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跟同仁们倾心的交流、研讨。我们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交流着思想,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感觉真的洗脑了。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不进步都难。
我想说: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我体会到了真实的教育,体会到了教育的真实。这种感觉真好!
研修第五天 7月26日
额滴神——研讨
额滴神哎激烈的研讨终于过去了,一阵狂轰滥炸呢,感觉自己刚从枪林弹雨中冲出来一样,死而复生的感觉。自己发表的言论完全看不到,就只剩下愣愣的盯着屏幕,然后看着它滚呀滚。这哪是研讨呀,说的好听是研讨积极、氛围高涨,说穿了是每个人都劈哩啪啦各说各的,像发泄一样,不管他人消化不消化得了。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认为这个研讨方式不怎么值得赞,形式很好,可以交流互动,但效果确实没想象中的美。还不如分组研讨,或者是多开设几个房间,要不就是限制房间人数,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些。都限制在一个时间段,众人一起发言,那屏刷的比我家的风扇转得都快。。还有更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我的机子黑屏一次,死机好几次,而且每次重启都得一顿饭的功夫,害得我吃得撑死了。吃饱了喝足了,天也凉快下来了,没事再去战场转转,去捡点胜利品,漫漫来消化吧!
研修第六天 7月27日
今天想去拷过来,但已经进不去了,有种人去楼空的感觉。其实那天的感言就一句话:最后一天,想起的是每天付出的辛劳、流淌的汗水、还有青阳路上的颠簸。
第四篇:暑期研修体会:研修帮助我们成长
暑期研修体会:研修帮助我们成长
从26号上午,为期10天的远程研修开始了。
上午看视频,是一些专家讲座。第一天讲了关于教学目标的问题。我认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精髓。制定好了教学目标,也就把握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脉络。昨天讲了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就有了好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今天学习了怎样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这就要处理好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下午做作业,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适合的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
炎热的夏日,大汗淋漓,大家在微机室里进行着网上答题。一边飞快地浏览其他学员的作业,进行评论,一边构思自己的作业。
专家的讲座给人很深的印象,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明白了很多原先的模糊概念。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研修帮助我们成长。指导老师给我们的作业及时指导、评论,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只要观点正确,大家可以尽情流露,畅所欲言。试想一下,几十万人同时在网上交流,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尽管大家的观点不太一致,但人多智慧多,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们很珍惜这样的培训机会,也尽情分享着研修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五篇:超越自我快乐收获——暑期研修体会
“超越自我快乐收获”——研修体会
7月29日暑期研修如期开始了,我以近乎渴望和好奇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每天,我坚持观看视屏讲座、学习案例、积极参与交流评论、认真完成作业,忙得不亦乐乎。通过专题研修,我进一步掌握了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目标,提高了历史教学的理论水平。使我看到了新课改下历史教育教学的春天,让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一、通过研修,我认识到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必要性。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超越自我。
二、研修使我更准确的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向。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时有过深、过宽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学习专家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解读,使我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的内容编排、学习目标的设定等方面,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课堂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只有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加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六天的培训学习是辛苦紧张的,但是通过观看视频专家讲座、阅读课程简报里的优秀作业、美文欣赏、撰写作业、浏览工作室里老师们的作业点评、参加在线交流和研讨,让我对全程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提高了专业水平,同时教学理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转变,我享受了收获的快乐。
最后,我要真诚的感谢远程研修平台,他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的人生,无限的风景,无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