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在小学语文工作室集中学习之后
美丽的邂逅
--写在小学语文工作室集中学习之后
最初感受春的到来,是灿若黄金的油菜花。整个天空忽然就亮起来了,通明透亮一片。万物仿佛从酣梦中苏醒过来,神采奕奕地立在天地之间。
真正感受到春的来临,是在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参与研讨的次数不过3次,每次学习都有沐浴春风的感觉,尤其是3月20日的集中学习,我们徜徉在“推广儿童阅读”的园子里,收获满眼的繁华。
一、与专家的美丽邂逅
工作室研究课题为“亲近母语--做儿童阅读推广人”,3月20日,特邀薛根生老师进行专题讲座,针对工作室的教师进行培训,重在指导大家掌握开展儿童诵读的基本方法。
薛根生老师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原长沙市小语会会长、刘银小语工作室的顾问,这位长沙市小学语文界泰斗级人物,我们曾经数度见面:刘银当年还在黄龙时参加省级赛课《检阅》,他来听课评课;黄龙省级家长学校课题的开题论证,也得到他的指导;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几次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他做过主题讲座,我都历历在目。今天,薛老师以《儿童诵读漫谈》为题,采用互动式进行讲座。他让我们朗读他ppT上的一段段文字,轮到我朗读的时候,瞅了薛老师一眼,稍一分神,居然就断错了句子,薛老师依然微笑着,不断地夸赞老师们语文素养很高。
讲座中,我们从老师的每一句话语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从每一个视频中感受到了中国吟咏文化的魅力;从阅读、朗读、诵读、吟咏、歌唱的一个个概念中知道了它们的区别;从每一个事例中了解到开展儿童诵读的必要性。尤其是薛老师给我们列举的儿童诵读材料,为还在儿童阅读道路上迷茫奔走的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午餐时间,我隔着一张圆桌远远地看着薛老师,一桌子人谈笑风生。他自是不声不响,与讲台上口若悬河的他判若两人,许是古老中华文化“寝不言食不语”的美好品德浸润着他;许是他对大家的讨论的话题根本不感兴趣……
我常想,薛老师这样的专家为什么如此钟爱于自己的事业?为什么70多岁人还如此精神矍铄、春风满面?为什么专业理论知识如此高深莫测?我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己的课堂、自己的研究生出一种怀疑之情、畏惧之感。今天,在薛老师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信心,找到了坚持的力量。我从他精彩、精炼、精美的语言中体会到“儿童诵读”的重要,体会到通过阅读,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重要。“不向上看的人往往向下看,精神不能在空中翱翔,注定要匍匐在地上。”
对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能够在工作室与著名专家邂逅,并“零距离”聆听他的讲座,欣赏他的“范儿”,除了美丽之外,还是美丽。
二、与同行的如期而遇
邂逅是一种美丽的感觉,在工作室里,我与许多教育的同行如期而遇。为了“儿童阅读”共同的理想,我们这群一线教师在这个园子里相遇、相识、相知。
3月20日,工作室的常规活动轮到我主持,我由衷地说“花园里花朵真鲜艳。”--这是一句很久以前流行过的歌词,这首儿歌曾经温暖过无数人的梦。今天让我再次想起它的是大家的一张张笑脸:甜蜜真诚、灿烂如花。工作室,已经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后花园。花园里,应该有好多花儿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一方人身上,我们感受到工作室这方水土的温度与厚度。不倚重奇花异草,不需要大红大紫,保持花草丰盈、生气盎然。这样的花园,才是天底下最美的园子吧。
在这里,我认识了第一个为我们“激情诵读”盛芬芳老师,她是湖南省普通话测试员,她诵读的《遥远的绝响》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带给我们文字的“芬芳”,让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活在我们心里了。字正腔圆的诵读至今声犹在耳。盛老师还担任了工作室的出纳工作,兢兢业业做好一切账务。小小年纪的她可以挑战任何领域的事情,是让人心生佩服的。
我认识了诵读美文《料峭春风吹人醒》的李莉娜老师,甜美的声音、动情的诵读,料峭春风吹人醒,我幡然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胡丽、郑妹、游阳等老师,撰写新闻、会议记录、活动总结详实具体、文采飞扬,还都是那么谦逊、好学。
在这里,我还欣赏了叶玲、陈婷、王敏兰、邹典琦、胡丽、聂晓燕、周双等老师等老师的寒假作业,那文字、那钢笔字、那简笔画,这一切不是假的,不是作秀,而是真实的,成长是可以触摸的。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王丹老师,她是最喜欢阅读的人,工作室的书目都是由她在当当网上采购的。在开学第一周繁忙的工作中,她挤出时间上网购书,为了节省费用,将一批图书分作几批下单,真是个好当家。阅读得多,她的文字非常有内涵有深度,大作经常刊登在《星沙时报》上。我的小文《挂历上的圈儿》发表时正好和她的《懒人养花》撞上了。在同一版面出现时,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王丹”的名字,不过还没有见过她的庐山真面目,只是在刘银的介绍中得知她是如何的“不错”与“了不起”。以后经常见到“王丹”俩字出现在《话过年》《生活是个圈》《时间的维度》等文章的下面。这都不足以言说我的喜欢,最难忘的是我频频地讨教,她不吝赐教。夜深了,还在QQ上帮我修改文章,一句句、一段段讨论。甚至为了一个文章的标题就能够讨论上好几天。初次相交的朋友、工作室的盟友就能如此交心交力,实属难得。难怪都说与文字结缘的女人,内心必深藏着一座花园,这片美丽的花园,因为爱,而变得更加美好和清新。丹丹文中流泻的故事,大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是来自她内心最真诚的表达。我喜欢这样的人。
她们都是我们园子里最美的花,希望所有花儿们在工作室这个园子里,尽情绽放生命。
三、对儿童阅读的再认识
“辛苦,但不‘心苦’”。--是我参加工作室培训最为真切的感受。虽然活动整整一上午,中午要赶回学校上课,还要完成学习总结、撰写读书笔记,我却毫不倦怠,因为每次培训让我获得了无比充盈的精神食粮--通过培训,更深刻理解儿童阅读的意义和内涵,我可以把世界带进教室。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我明白这句话的真谛,也一直带领着孩子阅读。可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力度还不够,时间也不够经常。曾记得有记者采访一位书香学校的校长:“你们学校啥节日都有,为什么不设读书节?”那位校长说:“学习是终身的职业,读书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设‘读书节’”。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像深深的潭水,让人深思……尽管我在努力打造‘书香班级’,尽管我们的儿童阅读课题研究如火如茶,是否让阅读“终身制”了呢?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又是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那我还要继续:就让儿童阅读,推开教室的大门吧,推开教师的心门吧。不舍弃孩子喜欢的东西,走入孩子的心灵,理解孩子,感受儿童的情怀。
四、对那个“新我”的期待
感谢工作室常规活动、感谢薛老师的“儿童阅读漫谈”培训,让我明白了,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撼另一棵树。如果你是一块石头,那我怎么推动你?工作室的宗旨只是唤醒,成长则在工作室之外。我在这里被唤醒,心底里有个全新的、小小的我在蠢蠢欲动,渴望沐浴春风春雨长高、长大……
做一个有师德修养的老师;做一个语文专业知识丰厚的老师;做一个有反思习惯的老师;做一个有科研能力的老师。--我对那个“新我”充满期待。而实现这一切,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阅读。告诉自己:赶快阅读吧!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换一种活法,活出人生的宽度。换一种活法,活出人生的厚度。换一种活法,活出人生的高度。我会与理想中的那个“新我”慢慢靠近。
工作室让我爱上了阅读。我和刘银是认识12年之久的好姐妹。现在,她是我的“头儿”。去她家,她从书架上取下《中华文化47堂课》《课堂密码》送给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余秋雨的中华文化,一直读到《文化苦旅》;在工作室,她为每位老师送上《把世界带进教室》《爱弥儿》(上下册),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如何像薛瑞平老师一样开展儿童诵读。感谢这样的“提灯人”。我在工作室例会上将她誉为工作室后花园的“园丁”,她颇有微词。其实,一个人的最大力量就在于能够唤醒他人。当一次“园丁”,唤醒花儿的开放,又有何妨?
工作室让我还爱上了“写作”。“写”这件事,大家感觉“头疼”。刘银没有直白地说要大家坚持写,天天写,但是她以实际行动鼓励大家这样做。她的日志的天天更新,她安排工作室老师轮番撰写新闻稿、会议记录、总结;她让大家轮流主持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要鼓励我们“坚持写作”。记得教育家高金英老师说:我的人生就是三件事:种棵树、生个孩子、写本书。要写一本书,乍一听来,好高远、好宏伟的目标呀,似乎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但于永正老师说过: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成了教育专家了。专家们都强调要坚持写,写随笔,写所见所闻,写所感。天天写,日积月累,整理成册就是书。
其实,我也有这种“写”的爱好,可总是坚持不下来,有时候的写是为了完成任务:学校的部门材料、每学期60多篇的新闻报道、教导处要检查的教学后记、自己的学习体会……非写不可,才提笔。现在,我明白“坚持”的重要意义了,也决定写下去。2014的“初战告捷”,也让我信心满满。今年,我的《让校园溢满文化的芬芳》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我还在《长沙晚报》上发表4篇文章了,清楚地记得它们的名字,还有“出生”的顺序,因为那些都是我可爱的孩子:《柚子树了》《心是纯的,世界便是净的》《做美丽女人》《来吧,和我一起跳舞》;我也在《星沙时报》发表2篇文章《我家的“开心农场”》《挂历上的圈儿》,还有2条通讯。教学随笔的篇数也比往年多了许多。有时候捧着散发着幽默芬芳的文章读着读着,感觉自己写得不错,不敢相信自己的手居然有如此力量,会一种自豪感如同春天的蔓草在心底里肆意地生长……接着还是会清醒地告诫自己:笔耕不辍,才会进步。即使写不成一本书,用心记录三尺讲台、平凡生活的痕迹,老了的时候读一读,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一个人的思维,铸造了一个团队的品牌。刘银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总在言谈之间流露出自己对她的敬意与佩服,一个有思想的人是容易让人肃然起敬的。想象着有那么一天,当学生用仰慕的眼光悄悄追随我;家长用敬佩的目光定定地看着我;朋友用欣赏的眼光徐徐地走近我;我就更加肯定那一点:只有思想,才会让一个人真正闪光。
我渴望,能在每一次培训中与姐妹们邂逅,与美丽相约。我会打开心门,让阳光进来。
第二篇:写在校庆之后
奢华的校庆---新“五十步笑百步”
昨天是建校60周年的校庆日,经过近一年酝酿几个月准备的各种庆典活动,终于伴随隆重而且器乐声隆隆的文艺晚会结束。乐声悠扬、热烈歌舞、几万学子的激情参与,一时间热情、豪情弥漫校园。曾经的疲惫、曾经的迷茫、曾经的曾经都被融化在这激情中,只剩下激情、激情……。在这激情澎湃中,校庆的承办者、参与者们淡忘了曾经财源紧缺而四处奔波的痛苦,淡忘了办学经费不足而窘于被检查被参观时的忐忑,淡忘了教师因为不满工作环境的约束而远走高飞,淡忘了学生对学习环境提高的诉求不能满足时的愤懑。也许,这些都没有被淡忘,但是,奢华的庆典还是要举行,为什么?原因很多也很简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地方的高校要向名校看齐,向北大、清华看齐,因为北大清华被当成了中国高校行为的风向标!北大、清华的校庆奢华,地方高校的校庆也自然要追求豪华和隆重。还因为,北大、清华作为国家重头支持的高校,尚且需要在这火热的氛围下筹资助教,作为地方高校,更需要借助于歌声飞扬和掌声鲜花的陪伴来招募办学资金。
北大的百年庆典、清华百年庆典、浙大百年庆典、山大一百一十年庆典,我们的60年庆典……,庆典!金钱!
事实上,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最大受益者的高校校长书记们并不是不知道奢华的庆典需要花费巨资,大约也不是不心疼这样地去花费巨资,但是已经情愿或不情愿地被卷进这样的游戏规则中:你无我有,才能显示实力,你有我优,才能显示水平!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谁都要拼了命地去参与竞秀!形形色色的校庆庆典、花样似锦的各类活动背后,目的基本相同:筹钱和造势!当募捐成为一种需要被吸引、被诱导的举动,“善”字已经消失,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游戏!庆典和浪费已经几近相同,善与恶已经失去分辨和评判的标准,形形色色的校庆庆典,已经不仅仅是“东施效颦”式的效仿,更是在上演一幕幕“五十步笑百步”的筹钱闹剧!因为当今的北大、清华只不过是在充当领头羊,已经不是品貌俱佳的美人!在无品无为的领头羊的带领下,中国高等教育能走多远?向何处? 唉!
写于2011年1月17日上午11时
第三篇: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 班主任批评工作之思考与体会
碧城镇炼甸明德小学杨树民
做班主任的老师或许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了,尤其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接触的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不够成熟,自身调节、辨别能力和自身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表现出的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富于幻想而不够客观,追求时尚而良莠不分,很容易“追求”上一些不良习惯和风气,并把之带入校园,若不及时发现和制止则很快就会“传染”给别的同学,影响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并予以制止及帮助其改正,便成为班主任思想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对于学生的各种过错,教师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让其及时纠正呢?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三春”,的确,赞扬是抚慰人类灵魂的阳光,让人温暖给人力量。虽然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批评照亮他们的灵魂,从而让他们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可见,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分寸,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效果,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当前必须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对班主任批评工作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牢记批评目的帮助学生成长
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行为中存在问题的警觉,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或错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方向前进,并不是让教师本人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不是讽刺、挖苦,更不是让学生难堪。若不注意而伤到学生的自尊,一旦让学生有这种感觉:老师的批评不是为我好,而是挖苦我,那么你的思想工作便会适得其反,他们便会以一种逆反的心态与教师展开对抗,要么一问三不答,或者表面上答应要改正缺点,但心里是不服的,这些口“服”心不服的学生,常会在暗地里给你很多“享受”不起的“回报”,让你苦不堪言。所以,只有牢记批评的目的时,面对任何事情,作为教师才不会有任何不利于教育学生的偏激言语和举动。
二、把握批评原则提高教育效果
首先是“就事论事”原则。一是论事而不论人,二是就一件事说一件事。也就是说,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是批评他这种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批评学生这个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在批评时要做到就一事说一事,不要把学生以前所做的错事拿到一起来讲,在教育批评学生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以前又怎么怎么样了”、“你怎么搞的?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这样会让学生误认为你是在揭老底算老账,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其次是以理服人原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和发展中的学生呢?我们教师必须牢记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培养优良品质的关键时期,对有错误的学生,只能耐心的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批评的言语必须是诚心诚意、富有人情味。因为“入情才能入理,通情才能达理”。冰冷的态度、过重过激的言辞,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说服的难度。只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感动学生,使之感觉到批评他是为他好,那么我们离“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的目的便只有一步之遥了。
三、注意批评方式做好帮助监督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写检讨书或写保证书,因为批评是为了使学生及时改正,而不是要把这不光彩的事当作历史档案来存根;更不要动不动以“以后再犯就告诉你父母”或“要不然回家请您父母来”这样的语气相威胁等等。否则,一旦学生怀疑你“背后告状”,你的思想工作便注定是“事倍功半”的。就我个人工作经验来看,一般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收效较大,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认识到缺点和不足,又不伤其自尊心,不至于下不了台;其次,也可以借助班级的力量:如开主题班会,借助班干的关心和帮助,借助与之较好的而又没有同样违规的同学的影响力等。最后,我们还需对被批评的学生做一些批评之后的帮助与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让其彻底改正不了习惯。
总之,批评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学生也就会在批评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批评的最终目的。
第四篇:写在教过《如梦令》之后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写在教过《如梦令》之后:
1、关于前置性学习
课前我一直都会安排学生做预习,只是这次的针对性强一些。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安排了三方面:了解的词的一般知识,了解作者,熟读词。我觉得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之后,在课堂上比较好的呈现出来。
为了对词的只是有所了解,我从诗和学过的词两方面入手,在于诗的比较中,学生很快领会了词的句子特点——长短句;在回顾学过的“清平乐 村居”时,学生对词牌有了了解。我及时的进行归纳,学生领会到“如梦令”是一首小令。
了解李清照,学生在学词的过程中,很快明白如梦令其实是李清照早年的生活,真是对早年快乐的生活的回忆,才更显示那段记忆的美好。
关于预习读书,我直接在课上进行了默写,我觉得词只有33个字,学生只要一会儿就会背了,完全没有必要在课上进行所谓的背诵默写,我直接就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了。事实上,学生大部分都会了,掌握的情况还很好。
2、关于对教材的解读
写于宋朝的词,穿越千年,每位读者对其都有自己的理解。
虽然只有33个字,越是读越发现内涵深远:词的内容,词的意境,词的语言,词的表现手法,词的风格,词人的生活。。。
可是词只有33个字,必须深入浅出,涉及的过多,反而会影响学生对词本身的领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词就是词。
语文课,就是要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在其中习得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语文素养。
于是,我将33个字解读成三幅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画面一
溪亭日暮
我想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有序的表达。结合我们曾学过的《三亚落日》,让学生想当时的情景,在按照由远到近的方法表达。画面二
藕花深处
以积累为主要手段,学生学过很多描写荷花的诗,在此正好引着学生进行积累,在对你这些美好的诗的背诵中,学生可以体会荷花深处的魅力。画面三
一滩鸥鹭
此环节我想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声音,然后在想象画面,最后有序的写下来。
同时,将读穿插其中。
3、关于这节课
在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按照我的设想进行上课。课后反思,回顾,我觉得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对教材的解读,不够完整,即对“争渡”的解读有所忽略。在老师们对我评课时,我豁然开朗。是啊,我也常常外出游玩,现在如若叫我回忆,景已经模糊了,可是当时快乐的心情却是深深的可在脑海里的啊。李清照之所以对那次郊游念念不忘,不就是当时快乐的生活吗?若是深深留在记忆里的,应该是争渡那种惊喜啊!
我对教材的理解,抓住了三幅画面,没有错,可是忽略的最生动的情节,的确是遗憾的。如果说,美景令李清照陶醉,那争渡更是令她恋恋不忘,并且沉醉其中的啊。
如果重上次课,那我就应该引领学生从美景走向美丽的心情,从陶醉走向沉醉,走向李清照那生动的记忆深处,感受那份鸥鹭飞起的惊喜,那留在记忆里永恒的快乐。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二是,诵读必须下功夫
读书,我常常会羡慕别人的会指导,可是我常常忽略,但是在这节课上,我的确注意了让学生多读几次,可是读不读都一样,反正就读的那样。
我想这样落实我的朗读指导,首先,课前自己多读读,跟着录音带读,看别人怎样表现的。诗词的教学,不仅如此,阅读的教学,读是要占鳌头的!其次,我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读,当学生体会的很好时,我就该顺势让学生来读,借着理解,学生应该能读到三分的。
第三,在班上发现阅读的苗子,树立榜样的力量;同时加强范读。三是,对学生放手,上课可以更自在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知道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生活,并且还推测出李清照当时写词的状况;学生,只要稍加点拨,就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学生其实很聪明的,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的语言表达陷入一个模子的。
在课堂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既然提到,不妨就讲透彻,不必太拘泥于教学设计的流程,而忽视学生真正的需要,只要打的方向不错,应该不会有什么打的问题。太过拘泥于教案设计,就会变成走教案,而忽略真正的课堂。
在我们真正的教学中,学生应该始终是我们教师关注的对象。四是关键问题的引领
课堂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切不可分割。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第五篇:1 写在读了《尘埃落定》之后
“傻子”文学及启示
――王亭福 写在粗读了《尘埃落定》之后
《尘埃落定》曾一度被某些人误作为一部扭曲人心灵的书,但当我贴下心来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确实是大师的手笔。语言运用的通俗而又诡异,段落的衔接自然而又奇妙。主人公,一个自称为“傻子”的人,成为了事态发展的一条明线,历史的进步则又暗寓其中,形成了一种经济制度的更迭的暗线。
从作者的出生年代和故事的梗概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解放前,黄土大地与雪域高原的夹缝地带,这段时间也许是封建制度在当地最强大和最后挣扎的时代。从不同人物的扮演角色,可以看出当时浓厚的封建等级制度;从行刑人的行刑工具,可以看出当时的愚昧与野蛮;从喇嘛与僧人的争论中得出当时的荒谬;从多个人物的复杂的性关系,看出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不单是一种情欲,而更是一种权力欲,一种渴望比别人更“聪明”的特殊欲望。
土司之间的争斗,之间的妥协,正是一种土司制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让一个人人都成为“傻子”的人来控制,来预言,来主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便是“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等你细细读来,似乎察觉到是“我”看到了土司制度的强大与衰亡,听见了土司们、喇嘛们、僧人们、自由人和奴隶的呼声,“我”恰恰又是最强大的麦其土司的二儿子,但因“我”是公认的“傻子”而又超然物外了。所以当“我”的哥哥在为能否成为麦其土司的继承人使出浑身的解数时,“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读懂了麦其土司的心,读出了麦其的未来。
一个社会从封建与愚昧走向文明与新生,从封闭和战争走向开放与合作,形成了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和阻挠的大趋势,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物命
运的多舛和多个人感情的悲剧,贯穿了整本的书中。然而,这些的人、物、社会制度,等等的一切,却都像尘埃一样与大地融合了,此时的大地是宽大无私的,无论对谁都没有怨恨。他无私的包容了人世间一切的美好与丑恶,最后连“傻子”也不要留在人间。在书中,“我”以一个“傻子”的身份来到人间,但又作出了聪明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最后又挥发到了那个属于“我”的空间。土司、官寨、等级制度等的世间不平随着三声炮响灰飞烟灭了。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这里把土司比作国家,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在最强大的时期,往往是这个国家衰落的开始,这是从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结论。要想挽留不衰落的趋势,只有出现“傻子”式的人物,用这种“傻”来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使旧的制度与事物尽快的与大地融合。
土司制度,归根结底是一种落后的封建制度,并且带有了一定的奴隶性。
麦其土司却利用所谓的“命运”飞黄腾达,实力空前强大,但始终不能摆脱强大后日渐衰落的悲惨命运。这种衰落,不仅仅是麦其土司本人在变老,其继承人也让读者感到扑朔迷离,之后便是他的萎缩,直到垂死挣扎,和最后化为尘埃与大地融合,毕竟是新生的力量赢了。
在这本书中,也不乏蕴含了某些经济学的原理,新的经济制度作为一种新
事物,必然要替代落后的经济制度,在同样实力的发展过程中,创新者优胜。同样,公司或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要不断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与市场经济融合,与时代融合。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公司或企业最强大与繁荣的时候,不要产生“相安无事,而没事可做”的惰性念头,而应该象“傻子”那样干点“预言”的事情。“预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如果一旦不小心,这个强大与繁盛,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命运,却恰恰是衰落的开始。
《尘埃落定》是一部用诡异的语言,奇妙的连接起来的一本书,其构思也
是奇特的,但不乏有很丰富的内涵。然而,却使用“傻子”的看、听、想、做来形成一篇文字,因此,称其为“傻子”文学,这也是“傻子”二字加上引号的原因。其中蕴含的许多真理性的东西,便是“傻子”文学给我们的诸多启示。细细的读来,确确实实有好多的东西不能不令人很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