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读道德经
我读《道德经》
中国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最具哲学精神的的第一人----老子,人们在谈及这一伟大的人物时,必然会想到这部融汇老子思想精华的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一般也称为《老子》或《老子五千言》,全文虽只有五千字,但我想无可否认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它是历朝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内容涉及广泛,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史,而且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宝典。正如鲁迅所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其重要性。所以特怀无比庄严之敬意拜读这一著作。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之首,便以“道”发人深省,而后老子又多次提及“道”,拜读全篇,五千字之中道字大概出现超过七十次,可见,“道“作为老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深受老子的重视。贯穿全篇,道德经中的道似乎具有很强的东方的神秘主义,在老子看来它既是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的归宿。老子在第五章曾竭力探寻道的来源,但似乎他最终也没能明白,所以只说“道冲,渊呵!似万物之宗”;“吾不知其谁子,象帝之先”。那么道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老子所讲的道,就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即是支配大千世界运转的自然规律,正如而后老子针对道所提的对道的应用法则——无为。
所谓无为思想,因为是老子强调的道应用法则,所以我认为“无为”即要求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但无为又并不是一味的不为,如第37章老子对道总结之时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所以,这样看来,老子强调的无为并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相反应是一种高层次的“有为”,“大作为”,如
此,无论是乱世之中的统治者或是现世之中的我们,要做到无为,我们应首先“致虚极,守静笃”(16章)即坚守内心以达物我两忘之境界,从认识道出发做到“道法自然”(25章),最终形成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治国之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提“道德”,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我们自然不能忽略老子对“德”的认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德”,其实是针对“道”提出的,它指的是“道”的功用或显现,是外界自然在遵循道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在特质,即我们对道的认识。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两部分,如老子在第38章所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可见老子在这里所强调的德其实是“无心作为”,即一种奉献精神。所谓上德,应当是万物由心生之,而非“下德”所强调的刻意为之。如果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来看,所谓上德可以说是天地之德、万物之德;而下德则可以看作是人间之德,社会之德。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德的强调其实可以说也是其对社会发展以及其社会理想的一种认识。
当然,老子在阐述其思想的同时,也在为人处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具有现代启示意义的重要信息。如老子在第40章所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及其在第58章中提及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事物是对立统一且一直处于循环变化,矛盾的事物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逆境中一定要坚定信念而不不是盲目的悲观失望;然而在顺境中我们也不能过于安逸,我们应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在竞争之道上,老子亦告诉我们要居卑不争,以柔克刚。如其在第2章中强调的“上善若水”“夫为不争,故无尤”,第66章提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43章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
志坚”,以及在第78章所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等都有体现。老子在立世之道上的虚怀若世,有容乃大的精神也给我们以重要影响,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3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莫身不殆”。此外,老子在生存之道,养生之道上也给我们以重要影响。
从整体上看,虽然老子在道德经上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色彩相当浓厚,但其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及朴素的辩证法精神对中国的哲学发展的深远的影响则无可否认。当然,道德经给我们的人生思考也十分重要,用一句话总结,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理性之心对待社会,以敬重之心对待自然,以关爱之心对待生命。
第二篇:我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
做美少年
《道德经》是一部闪烁着“美”的智慧的古代经典,它不仅是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还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一篇充满诗意,极富音乐感的文学书籍。老子的“上善若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把自然大美当作艺术的极致。
我们把《道德经》引入课堂,每周二的中午进行诵读和讲解。从“老子出关”到“五千真言”,从“道可道非常道”到“人之道,为而不争”,结合历史知识及自然现象进行融合性的分析、诵读。学习第一章时,从抗日战争故事开始:1938年5月,侵华日军包围了中原一座古城,见城中有一高耸建筑物,疑为重要指挥部门,攻城开始了,日军向那座建筑物连连发炮,令日军惊诧的是,在城中一片硝烟中,那座建筑物却巍然不动,发出的13发炮弹,竟然没有一颗爆炸,这座高台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打到这里的炮弹都没有爆炸呢?这座古城又是哪里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孩子们,猜猜是哪里?”答案五花八门,当然没有答对的。在学生心急火燎的期盼中,我告诉孩子们:这个地方就是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学生的兴趣被点燃,由此,拉开了学习《道德经》的序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使学生明白美丑的概念。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就会明白什么是丑,衣着整洁是美,礼貌待人是美,与人为善是美,相对的,随手扔垃圾是丑,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丑,欺骗失信是丑,深入浅出,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给学生讲解,使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神话、历史知识进行阐述讲解,“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存在的,就像盘古开天地一样,混沌世界在女娲、夸父、神农氏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文明富足,老子用谷神不死来表示道的强大,而神话故事则让学生了解了天地之始的混沌状态,古人的大胆想象与道相辅相成,悟道的同时,感受到了神话与道德经的魅力。
神话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在学习中,我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结合道来讲解。比如:神话中的谁创造了人类?除了创造人类,她的另一个伟大举措是什么?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发言,后来变成了齐答: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生养天地万物的道如同女娲一样,能创造生命,能够创造后代。这一美丽的传说,充分印证了老子对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宇宙之源的认识。
最有趣的学习是第六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句话如果是单纯的字面解释就会过于简单,为此,我用了两节课时间,结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和地球上五次生物大灭绝来讲解道先于天地,道永恒不灭,道绵绵若存的特征。地球上第三次生物大灭绝是最严重最惨烈的一次,其中95%的生物灭绝。但是,道却是永存的,她无所不能,孕育着万物,使万物在循环往复中生长、生存。诚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章节的最后,我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问题:你认为地球上会不会有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如果有,会是多少年后,如果有,人类该如何面对。在课件的最后,我送给孩子们这样一句话: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却属于地球的。
在学习《道德经》的同时,我更注重诵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孩子们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愉悦身心的过程,在学习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培养,抑扬顿挫的语气读出《道德经》的道理与内涵,虽然孩子们理解的不一定深刻,但坚定悦耳的读书声却也读出《道德经》的朴素色彩,虚怀若谷、上善若水,让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与经典同行,健康成长。
第三篇:读《道德经》有感(精选)
读《道德经》有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按照这种划分,我先简单地谈谈我对“道”的理解。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也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既为“道”。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是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对“德”的一些感悟吧!
《韩非子·解老》中说:“德者,道之功。”《管子》中也有:“虚无无形之谓道,化育万物之谓德。”古人一般认为:道指本体,德指本体之功用。如此说法,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出现偏差。
道诞生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而德是道化育万物过程的一种顺应事物发展的体现。《道德经》中所说德仍是宇宙万物的大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人类中个人品德的小德,虽然小德蕴含在大德之中。
德实际上是万物顺应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自然界,这个宇宙,体现出来利于世界有序发展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才有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以上乃我读完《道德经》之后的一点感悟。
第四篇:读《道德经》有感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近几天,读了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从中初步了解了养生之道,同时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是“道”,何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是永恒之“道”的真是概念。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就越混乱越短暂。古代圣人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内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有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辩解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也是其中的为人之道之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之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净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但是环境的清净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境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就称“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地震前或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不是鬼神的驱使,而是自身的预感场驱使所致。但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生经》有云:“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在休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势趋平的同时,就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这就像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虚静时,元气才能中和而归根,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果。
虽然我只是略微的看了一下《道德经》,并且有些还不是非常了解其深意,但是其给我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当然这“无欲”并非没有追求,毕竟我们不是圣人,能够看破尘世的种种,其实际就是要求我们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有一颗包容的人,能像包容自己一样包容他人,那么其修身也就差不多了。所以看了这《道德经》后,我会努力的往这方面做好-----宽容乃大。
第五篇: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系东周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在陕西写成,据《楼观先师传》和《楼观本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尹喜候西游入秦的老子至函谷关,在楼南高冈筑台(位于现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楼观台),老子述《道德经》五千言以授之,故此处胜迹又称楼观台,在这里写出了这部凝结了华夏智慧的绝世之作。《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记得初次知道《道德经》是在小学的时候,看到的电视里面的少年张三丰抄写《道德经》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到得大学时候,时间充裕,终于是将这本短小精湛的道教经典看完了,心里感触良多,写与同学老师共勉!《道德经》是韵文哲理诗体,全文共八十一章,其中钱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道是体,德是用,构思严谨,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并且文章内阐述的观点和哲理非常发人深省。汉末张陵长五斗米道,立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教典,创立道教,并做《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阐述了《道德经》,故成为道教经典。
当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章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之处,敬请老师海涵教导。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可是我通读全篇,却感觉其实不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是人们误解了老子的“无为”的真正意思,“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无为”的这个含义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表述。比如: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叫人不作为,也不是自己不作为。对于该做的事情,老子是主张要做的。所以所谓的“无为”,我觉得应该是内心平和的去处理事情,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们理解的无所为的意思。
前三十七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三十三章。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老子在这段话里面,阐述的思想,是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
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比如现在在网络小说中,却是把这段话看作了激愤之语,而不再是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延伸和解释。当然,老子的思想是好的,劝导人们在天地眼里,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作用。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当然,体现在现代里面的,可能就是太极最为人熟知了,太极里面讲究的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水的水滴石穿,教导我们的是我们要一往无前,坚持一个目标,去努力的做到。当一切东西我们都能做到善时,还有什么不能达成呢?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这是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盈”,这时,只有功成则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联系到现代社会,我们也是一样,树大招风,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清楚的认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的。这句话是文章里面我最喜欢的话之一了,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己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本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而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更需要有这些精神,知人、自知、知足、强行!
后四十四章中,我喜欢第四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一生二,乃至生万物的一种内涵,也是将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规律,都是顺着道的规律而运行的。老子认为道就是事物的运行过程,所以在老子的眼里,才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当然,我们知道,在太极里的两仪,就是阴阳的意思。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衍生万物的看重。
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起来舒服的话不能相信,值得相信的话通常不那么顺耳。“信言”就是信实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为本。有道者言语质朴简约。其文风既不像表现情感的诗词歌赋,更不像猎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虚华美言,也能传世以扬名,邀宠以获利,但不能启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风质朴无华,绝无“美言”媚世之病。
文章里面还有很多的处世箴言,限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很希望同学嗯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的确是很有好处的,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对人生,对社会的处事态度。愿同学们、老师们,能够在《道德经》的陪伴下,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