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老子《道德经》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电气11李一鸣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
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老子关于政治及社会哲学的一些看法。
《道德经》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道德经》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道德经》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道德经》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z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篇:老子道德经
读《道德经》有感
——心静、心净、心尽
当今这个社会,科技愈见发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可我们在如此现代的社会中,却更少的思考精神给我们带来的财富。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我们更因踏下心来想一想。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对精神和思想的洗礼,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读一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浮躁的心静下来,眼前的混沌变的清晰,耳边的嘈杂渐渐安静。
《道德经》中蕴含了三个精髓,第一就是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第二就是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间的关系,是人们处事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就是无为而治,强调了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人们应该采取的行为方式。人生并不长久,我们更应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渡过无悔的一生。我总结,我们应该做到心静、心净、心尽这三点,便会减少遗憾,让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在那样蜿蜒曲折,磕磕绊绊。
六个字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其中的内在,真要我们做到,却是很难的一件事。静心、净心、尽心是我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以“清净为天下正,清净无为”为修道之本,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就是先要消除心灵的屏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方后才可通过静,深蓄后养洞察力。就好比我们的工作,每天或许会有很多繁杂的活放在自己手边,需要我们及时完成任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样凌乱而又繁重的工作,就会心烦意乱,不知从何下手,便会心浮气躁,怨声载道。带有情绪做工作,不但没有质量,而且没有效率。所以我们这时要学会静心。先让自己处在一颗平常心态,让自己的思路清晰,理清工作的主次,给繁杂的工作进行规整,心中有数,在一一完成每项工作,做每一项工作时,不去想之后还有什么需要去做,只是踏下心来完成手头所做之事,会觉的工作量减少,心情便会平稳,有了良好的心态,做起事来会有很多好的思路,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
所以,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更好的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如今这个世界,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垂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真金白银使人望眼欲穿。就从视、听、味、嗅、触、物这六个方面,非常形象的勾划了人们因为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古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就是在约束我们,收敛贪欲之心。老子写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们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总认为自己过于聪明机智,心浮的太高,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的太重要,不能够恬淡处世,少私寡欲,惹来众多麻烦。总之一个贪字,让人们的心不再洁净。
所以,只有净心才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分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老子也说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教导我们做事要遵道而行,不忘为,但却要有所作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讲究一定的道理,并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要遵循事理有章可依,这样才是有所作为的前提条件。有为就是要我们尽心扮演好社会角色,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干好本职工作,不妄自菲薄,无所事事,杞人忧天,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不推卸,不抱怨,不退缩。
所以,尽心是我们生存立足的重要,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心,不懈怠,不懒惰,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
其实,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微笑,他会还给你一个灿烂笑容,如果你对它抱怨,他会还给你一生的不满,如果你对它哭泣,他会还给你一世的眼泪。我把“静心、净心、尽心”衍化为六心去面对生活,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朋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我想大家都用这六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会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间的温暖,人民的团结,友谊的真诚,工作的尽职,家庭的和睦,自己的奋斗。
景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沈楠
第三篇: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赵瑞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张玲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袁丽霞)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赵)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袁)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四篇: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利用假期在此拜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恪守教师操守。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净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这一点不独老子认识到了,佛家的大师也认识到了。《心经》里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意思是说,把这些器官的感觉当成是空的,就没有花花世界的干扰了,也就没有感受、想望、追求和感知了。所以放弃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追求,就从根本上摒除了色香味触的诱惑。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
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三、恪守教师操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道德经》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时时反思自己。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无私的关爱学生、满腔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第五篇:从《道德经》读老子
从《道德经》读老子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古今中外,解释《道德经》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这些书籍的作者都认为别人解释的《道德经》有失偏颇。可是至今,仍有学者出版书籍,重新解释。这些事实一再说明《道德经》“非常道”。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在哲学家看来,《道德经》是谈哲学的元典;在政治家看来,《道德经》是谈治国治政的要籍;在军事家看来,《道德经》是谈兵法的兵书;在道家看来,《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一部奠基之作;在道教看来,《道德经》是道教的最重要的一本正经;在艺术家看来,《道德经》是谈艺术、审美的经典;在养生家看来,《道德经》是谈养生长寿的必读之书;在大众看来,《道德经》是教诲你生存、生长、生活、生成、生命的智慧经典。每一类人读《道德经》、每一个人读《道德经》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感触、感悟。由此可见《道德经》那独特的魅力,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
清代魏源有云:“盖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其言常通于是三者。”(《老子本义》)《道德经》的智慧包含了三个层面,或说三个方面:一是,通向哲学智慧之域,即是“明道”;二是,通向修身养性之路,即是“治身”;三是,通向事业成功之途,即是“治人”,当然也包含“治业”。此三者又是上下沟通,里外交通,左右互通,彼此旁通,由此种种融通汇通,则人生自然成功。成功而又能身退,则自然“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此即是不朽之生命,是为生命之至境了。
确实,学《道德经》而能开慧明道,则自有哲思而不昏昧于道,自具睿智而不暗障于理,从而能洞穿事物之真相,超越于浑噩之上,飞翔于明净之境。如果能以此“修身”,则“微妙玄通,深不可测”(《道德经》十五章),“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庄子•天下》)。能以此“治人”、“治业”,则可以“不争而善胜”(《道德经》七十三章)、“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
《道德经》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老子那讲究行自然无为之道的哲学思想。老子处事取怀柔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认自然之法则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
万物”;发展层次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行为表现为“功成,名遂,身退”;修为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理想世界“自然”;核心思想“道德”;哲学思辨为“有无”;对应表现为“刚柔”。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道”,就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老子始终没有界定明确定义,因为在老子看来,“道可道,非常道”,“可道”的,注定不是“常道”,能说出子丑寅卯的道,只能是具体小道,不可能是根本大道。换一种断句方式,即“道可,道非,常道”,再看是什么意思:“道”似乎是什么,“道”似乎又不是什么,“道”可以谈论,但绝对谈论不清楚,谈论不透彻,这,就是“常道”。那么,老子所说的“常道”,到底是指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这个“常道”,应该是稳定的、永恒的,它是一切合理存在的总根本和总规律,是一切相对真理的总和,是宇宙及其间一切事物的普遍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于道的理,才是大道之理;合于道的行为,才是大道之德;合于道的规矩,才是大道之法;合于道的智慧,才是大智慧;合于道的发展,才是真发展。“道”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以为,应该是顺乎自然。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应该取法于天,天应该取法于道,道应该取法于自然。我以为,“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就是《道德经》的主旨,是纲领,是灵魂,是主题词。合于“自然”,就是合“道”,不合于“自然”,就是不合“道”,所谓合“道”,即顺乎自然。从静态上说,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而然,一切都保持自然的本性,是最美的,是最“道”的。从动态上说,天地不被毁损,生存状态不被毁损,社会发展不违自然法则,做人不扭曲自然天性,谋事不违自然规律,就合于道法,就是顺乎自然,就是道法自然。
《道德经》一书,一方面就如汉代辕固生所称,老子书为“家人言”。这就是有些地方通俗、简明得就像在家里谈论一样。但是,一方面却并非全是如此。《道德经》是哲学的诗,诗的哲学。字虽少而意多,句虽短而旨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