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鼠日记》评课后教学反思
《松鼠日记》教学反思
大家好。上周星期五,我上了《松鼠日记》,有幸得到叶老师和孙老师的点评、指导。课堂上,我激情投入教学,孩子们也十分地认真参与学习。然而,我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写字教学环节还没有进行,下课铃就已响起。
课后,叶老师针对我的教学,提出了三点宝贵的意见:
一、加强目标意识;
二、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情;
三、分清教学重难点。叶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我在教学上的最大问题,这也是我心里非常想解决的困难。叶老师简单明白地对我说,如果一位老师有了很强的目标意识,那么无论如何他都能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加强目标意识格外的重要。
孙老师则结合我的课,给了我许多实际有效的建议。孙老师针对我课堂时间的安排,提供了一个小方法,即把每节课的时间流程都设计好,如上午第一节课8点40到8点45导入新课,8点45到8点50初读课文等等。孙老师说作为一名新老师,要大胆尝试,不要怕犯错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孙老师还提醒我,课堂上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我很感谢两位老师如此平易近人地跟我交谈,给了我这些宝贵的建议。我知道,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所以只要有一颗学习钻研的心,有志者事竟成。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
1.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还可以在网上多看优秀的教学视频。2.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
3.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做一名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语文老师。
谢谢大家,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篇:《松鼠》课后教学反思
【A】《松鼠》课后教学反思
听了那些专家和名师的课,感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信手捏来,而《松鼠》这课我虽然经过反复修改,自我感觉也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但始终没有将感情完全融入到课堂当中,师生间缺少一种默契、和谐,这点也正是我需要好好磨练、学习、提高的。
课堂应变能力差。例如:最后提前完成了课堂任务,还有十多分钟才下课,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了。只好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下来。当时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机智的,这是课堂上生成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让学生当堂来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我心中暗自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惭愧。同时也提醒了我还需好好努力。[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赵飞华]
【B】《松鼠》课后教学反思
我的这则教学设计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样子像耗子,尾巴当被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学生一下就猜出来了,积极性很高。然后让学生看松鼠的图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既显示了松鼠的特点,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尊重个性,学会合作
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自主识字。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松鼠日记》教学反思
昨天上午第一节,陈老师到我班上了《贺年片》这一首诗歌。一节课中,我们看到孩子们不断自发地为同学们鼓掌,教室里掌声此起彼伏。整节课,我、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都沉浸在浓浓的鼓励声中,心中也充满了无限温馨。
评课时,有位老师提出异议:"课堂的掌声是否会太多?"为了对自己的观点有更好的说服力,她举了自己在省骨干教师培训中听了一节课,课堂中共响起了十三次的掌声,而且每一次都是:"YES,YES,你真棒!",所以让听课的老师产生不真实的感觉。我真心佩服这位听课的老师,她是这么认真!但我不赞同她的观点,难道课堂中响起孩子们的掌声有错吗?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容不下孩子们的掌声?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课堂吧:
你瞧,四位同学分别读诗歌的四小节,四个孩子朗读时做到声音响亮,字音标准、流利,他们每一读完,全班同学的掌声立即响起来。
你看,当陈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挑选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说理由,一个孩子说,他喜欢森林,因为绿色看着很舒服,可以预防近视,帮助自己健康快乐成长。另一个孩子说到,他喜欢大海,因为大海可以冲浪,将来他是一名勇敢的水手,要迎着风浪勇敢前进。他们俩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阵阵的掌声。
你听,陈老师让孩子们讲讲将来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位男孩子说,长大要像小白鸽一样当个和平的使者。一个女孩子说,长大要成为一名教师,要给山区的孩子们上课,是不收一分钱的。多么远大的理想,他们的发言自然而然博得了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请再瞧瞧,再看看,再听听:一位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举起了小手,勇敢地站起来,大声朗读,掌声响起来。一个平时不善表达的孩子,用流利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掌声响起来。一个平时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两次正确地回答问题,还当场学着编了一小节的诗歌,掌声响起来。掌声送给小诗人和他们美丽的诗:七彩贺年片是七色的彩虹送的,她祝愿我们通向美好的未来;黄色的贺年片是黄澄澄的稻谷送的,它祝愿我们拥有丰收的季节;祝福的贺年片是送给所有的老师的,祝愿老师永远年轻、永远幸福……还有各小组的成员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掌声响起来送给自己也送给小组的成员。全班的同学对自己朗读非常满意,掌声响起来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
掌声响起来了,那是孩子们对同学的评价、赏识,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掌声响起来了,那是孩子们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中,陶醉在爱的激励当中,沉浸在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周弘教授用他的爱精心浇灌成的赏识教育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因此,我要说:这样的掌声我们不嫌太多,这样的掌声在课堂中要常常出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我们在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愿掌声响起来!愿我们共同快乐成长!
第四篇:《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一课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从松鼠的外形、活动、住所、吃4个方面写出了它的美丽、机灵、聪明、可爱的特点,表现了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由于本课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又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强调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并在读、背中达到积累的目的。
《松鼠》主要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学生特别喜欢这篇文章,没有学习说明文时的枯燥感。作为教者教学时也兴趣盎然的。在学习小松鼠的外形描写的段落时,我播放了一些松鼠的图片,有的攀援在树杈上,有的翘着毛茸茸的大尾巴,还有的在跟人作交流……它们身上的毛色彩也不一样,看到这样逼真的图片,学生不时发出惊叹声。在这样感性的认识下,再去品读松鼠外形的描写,变对文字多了一份亲切感,小松鼠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第五篇:《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教学反思 1
教材回顾:
课文的题目很吸引人,让人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愿望。读着课文,一只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小松鼠跃然纸上。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松鼠 是那么可爱、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满着对松鼠的喜爱。这节是我在六年级组内上的公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不足:
一、课题质疑时,所提的问题没与后面的课内学习紧扣。
当老师出示课题时,“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
积极举手提了几个问题,我为了节省时间,没有为同学们进行梳理,只是随意进行了肯定,后来在学习此文的过程中,没进行回顾,将所提问题进行专门的学习感悟,而只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阅读感悟,所以致使开头这一环显得多余。以后要注意环环相扣,把学生的疑难问题梳理在黑板。
二、学习感悟的时间太长,应该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展开阅读感悟,找得句子多,体会谈得很深刻,也很准确。但是全课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太长,没有充分地朗读课文。交流讨论的机会也太少。
三、拓展知识太少。
整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了很多句子来感悟,大部分
学生发言踊跃。除了临结束时,我推荐了一本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给同学们,再无别的拓展。所以这方面的知识显得不足。
教学收益:
今后要让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联,不应该让哪一个环节显得多余。课堂上尽量做到收放自如,放手让学生讨论感悟,也要引导学生去讨论交流。语文课堂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多多拓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多听名师、学段公开课,不放过每一个课堂教学学习的机会。还要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牛翠兰
20xx年11月25日
《松鼠》教学反思 2
《松鼠》是一篇语言生动的说明文,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对照松鼠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它的外形的'美丽可爱,效果比较好。在学生读文之后,抓住本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地美丽和可爱,如何地讨人喜欢,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该段的结构,这样学生学习由总到分或是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加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上学到怎样把一件事物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总到分。这样,对学生进行说明文习作训练大有好处。
《松鼠》教学反思 3
说真的,对略读课到底该怎么上真是一头雾水。从三年级开始略读课的比重越来越大,略读课到底该怎么上?哪些地方该略?哪些不该略?到底该在什么地方、方面去略?一系列问题缠绕着我们组的三位老师。虽然有诸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决定把“同课异构”的内容定为一篇略读课文《松鼠》。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中针对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三大误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置之度外,过度放手;教法单调,缺乏个性。反思略读课文的两大功能: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笔者提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留够时间,课堂自读求足;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找准重点,课堂引导求精;沟通内外,课堂延伸求宽。基于以上参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课讲完了,现在该是好好反思的时候了,静下心来,回顾自己上的这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
依据本册教参中略读课文教学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让学生找出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围绕“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这一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从哪里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和“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两个重点问题,再一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和自由读课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教学思路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路。这样,学生会慢慢掌握学习略读课文的过程,为学生预习略读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使学生有“法”可依。少走弯路。
重视课后资料袋,课外延伸,激发阅读欲。略读课文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课文后面都有资料袋内容的。那么设计资料袋的内容就有编者的意图。所以,我在教学时,没有忽视它的作用。指名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把松鼠写得这么生动,他的语言读起来那么轻松亲切呢?一方面为引出“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这一问题做铺垫。另一方面唤起学生阅读布封《自然史》里关于其它小动物的描写。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找准重点,课堂指导求精。略读不需要教师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任其自流和过度放手不能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很大的益处。所以教师需走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的误区,要抓住重点,课中指导求精,使精力花在刀刃上。1、找准单元学习重点。2、找准文章学习重点。本单元是说明性文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本课的重点其中之一是写动物的说明文,除了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以外,为了把动物写的生动,还可以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表达手法。在教学中,我把作者描写松鼠漂亮外形的部分作为重点指导。多媒体课件出示后,让学生齐读、个别读,师生对读,填词语读等多种方式来体会松鼠的漂亮的外形特点。并引导学生抓住“清秀”这个词和“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句子使学生感受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方法,把文章写的生动形象,富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从而凸显本单元和本课的重点。
让略读课文成为“学法”应用的练兵场。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仿写和改写的练习,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之后留下一些遗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彰显的不够。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在略读课文中,他们就可以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这对他们来说,学习上的自主性提升,长期下来略读能力逐步提高。如,扫读、跳读、快速默读、精略读结合等阅读方法的提高。这一问题是我在教学中忽视的,我只是让学生默读,自由读来读懂课文。在教学第一个问题时,我应该让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汇报问题时就不觉得呆板了。学生还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自己的课外阅读做准备。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这需要平时不断的训练学生,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生活习性特点。我却忽视了。只是学生在汇报时说了一下。如果这样设计就会使学生对松鼠的可爱之处体会的更深:“同学们,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课文还像我们介绍了松鼠更加可爱的一面呢。找一找,读一读。”这时教师屏幕相机出示有关描写松鼠生活习性的文字,让学生齐读。并简单说一说作者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生活习性的。不但突出重点,为学生今后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做准备。
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本节略读教学设计理念不清楚。课后,对课标进行了学习,为今后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课文教学的解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精彩,“同课异构”活动又让我们找到了不足。活动即将结束,但对略读教学探索的步伐不会停止。我想:在我们兴小所有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我校的略读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
《松鼠》教学反思 4
《松鼠》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2、读中悟,读中学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法指导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一自然段时,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让孩子们先初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松鼠的“四肢”、“面孔”“眼睛”、“毛”等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让孩子们上台来写松鼠活动时动作词。这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但是,这时的“放”,这时的`“活”还是有一定规矩的。最后把对松鼠的这份喜爱,化作笔下的语言写出来松鼠搭窝这个自然段的教学设计尤为巧妙。通过教学这个自然段是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最后”了解松鼠搭窝的经过。这次教学设计很有特色,非常新颖。在设计时能尽量发挥文本的作用又勇于超出文本,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设计时抓住“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体会松鼠的机灵。松鼠的食物种类及怎样吃和怎样储藏食物,这段较简单。抓住松鼠的可爱之处,学生汇报即可。知道三个“它们”代表什么。
这节课学生反应比较活跃,我认为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合理,当然,学无止境,我一定通过学习不断改进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更加精彩。
《松鼠》教学反思 5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本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整个教学过程,我引用“智慧作业”与《松鼠》一文的教学相结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个性化教学新方式。力求从“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智慧作业”在教和学中减负增效、因材施教的优势,从而实现“智慧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1.课前教师分析学情,巧用“智慧作业”资源、对学生进行微课导学。
课前,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分析学情,找准“智慧作业”与小学课堂教学的结合点,适时推送资源,对学生进行微课导学。教学本课前,我利用微信群推送小松鼠自由自在的活动的视频及相关知识点的名师智慧微课,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性的认识去预习课文。这样动态的视频和静态的文字相结合,学生对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情、生活习性等内容都掌握非常好,并且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好处,从心里产生了一种迫切希望用这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愿望。原来教学中的“填鸭式”被动学习变成了发自内心深处的主动学习。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课中教师巧用“智慧作业资源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1)互动交流合作学习
在孩子们从文中了解到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之后,接着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了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孩子们学习松鼠习性课文部分,及时推送“名师智慧微课”,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又放手让孩子们学习到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效果,进行个性化辅导。最后设计一个口语训练的互动合作环节,让学生尝试着用文中介绍小松鼠外形的方法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作者这种按照先总后分,分写时按照一定顺序的方法来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的方法,收效很大。
(2)自读自悟,深刻领悟。
课件出示主旨性问题:本文写了松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先引导理清文章脉络。再出示相关问题,比如:“请用几个词语概括松鼠的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欢松鼠”“松鼠怎么活动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发现松鼠的特点:机灵。从“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让学生走近松鼠的内心,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有滋有味地读课文,语言和朗读两方面均有所提升。
读完本段后,引导学生快速自读作业本69页“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象的鼻子》拓展延伸,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来介绍大象的呢?通过对比阅读来探究不同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以及些写作上的特色。学生完成这道题后,互动交流合作学习,教师智慧微课推送,进行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对课文相关知识点拓宽、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培养创造性思维。
3.课后教师巧用“智慧作业”资源举一反三个性辅导。
孩子们课后完成本课作业本习题,及时查看名师微课,完成举一反三题,进行个性化辅导,让乡村孩子积极参与智慧作业应用中,结合家庭电视网络和“智慧作业”平台,改善学生虚拟学习环境,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在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智慧作业”与教学的最佳切合点,有效推进“智慧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生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松鼠》教学反思 6
这个故事真是有趣极了。一只松鼠跑进我家,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读着读着,我不知不觉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带回了童年……
同学们都喜欢宠物,也养过宠物,这篇略读课文,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讲吧!
我给学生一些自学提示:
1、初读课文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意。
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件事,并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事,带领大家学习。
通过初读,同学们已喜欢上了这只松鼠,喜欢上了这篇课文,一听要自己讲,都很新奇,一些同学开始跃跃欲试。
第一位小老师刘石,长相就颇具喜感,自己本身也爱笑,从头到尾,笑声不断,同学们也被逗得哈哈大笑。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笑场”。“趣”体会到了,但我觉得更多是从“老师”的表现中体会到的`。注重了情节,而忽视了文本。也难怪,毕竟是孩子,他们哪里懂什么文本不文本,就是觉得好玩!
接下来的两件事,我对两位“老师”进行指导,“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有感情地读一读”。循着这个宗旨,学生慢慢悟到,要走进课文中去体会。
《松鼠》教学反思 7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说明方法。我在备课的时候以教师用书为依据,深入研究教材,发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二是了解说明文是要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学习思路:
一、从文中描写松鼠外形的语句体会说明方法
在孩子们从文中了解到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之后,接着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了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最后设计一个口语训练的环节,让学生尝试着用文中介绍小松鼠外形的'方法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作者这种按照先总后分,分写时按照一定顺序的方法来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的方法。
二、对比阅读体会说明方法的条理性
在教学松鼠打窝这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说松鼠是怎么打窝的,然后再对比课文,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好处,从心里产生了一种迫切希望用这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愿望。这样原来教学中的“填鸭式”被动学习变成了发自内心深处的主动学习。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把阅读能力的指导作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的一个重点来进行学习,弥补不足。
《松鼠》教学反思 8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 ,语言生动 ,内容浅显易懂 ,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 ,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因而在上课前 ,我采用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性趣 ,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 .通过看图片 ,加深了学生对松鼠的影印象 ,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入手 ,理清文章思路 ,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 ,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 .如果能够对照松鼠的图片 ,让学生体会它的外形的美丽可爱 ,可能会效果更佳 .在学习松鼠搭窝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 ,鼓励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 ,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习最后一段时 ,让学生自读自悟。我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把知道的踊跃表达 ,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点出了文中三个”它们”所指的不同的事物 .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
总之 ,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到之处 ,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的不太好 ,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是很好 ,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该注意适当的引导 .课前的图片如果能够换成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 .在学生评价读书情况那个环节耗费的时间太多了 ,以至于最后的没有讲完 .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 ,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也许效果会更佳 .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指导我今后的工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知识性较强,一不小心,就会把这堂语文课上成生物课。在备课时,我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把重点放在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上,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在赏析完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语言后,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写作中学会运用这样的生动说明语言。
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仍在课文内容分析上花费了较多时间,这样留给语言赏析、写作片断练习的时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这样也就导致了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些本来设计了小组交流的环节被迫减掉,例如从文中找出让人觉得松鼠讨人喜欢的句子,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下再回答应该会更全面。还有最后学生写完片段后本应再交流的,也因时间关系被我跳过了。
语文课堂应是读、说、写有机结合的和谐课堂,是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天地,本堂课从这两方面来看是不够成功的。读书声不够多,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体现,还停留在问答式的课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学上,我要努力克服这一弊病,争取做到真正地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松鼠》教学反思 9
今天执教《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感受很深,总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很巧妙:
一、谈话导入新课,很是吸引学生。
一上课,我就板书了 “松鼠”说:“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有关松鼠的文章,你还有印象吗?”孩子们稍作思考,马上小手如林,纷纷交流对
此课的印象,有的说:“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写得很有趣。”
有的干脆就交流松鼠的可爱与机警。温顺与聪明。在交流中我发现孩子的记忆已全被唤醒,每个人都沉浸在对松鼠的讨论中,言语之中已然流露出了对松鼠的喜爱。我抓住机会说:“同学们,假如这样可爱的小松鼠一不小心跑进了你的家中,请你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和松鼠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
哇!孩子们兴奋了。有的表示一定会善待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有的表示要给松鼠安个家,有的说要给松鼠买吃的。有的说他肯定不会把松鼠捉住,一定和松鼠友好相处,等等,那份激动与喜悦已然不用说,单是那一段真情的告白就感动了大家。教室里一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氛围。我顺势夸张地说:“同学们,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孩子,有一天,一只小松鼠突然跑进了他的家,后来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快,孩子们,我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迅速的打开书,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甚至等不及等我说读书要求。我索性也随他们读了起来。
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书,心中好生得意,吊吊胃口,设设悬念,读书的效果果真不一般啊!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我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本是重要一种方法,这一课也不例外,教学时我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作者及家人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比如“他整
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敏的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件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松鼠的欣赏,对松鼠的捣乱,作者没有埋怨,没有讨厌,有的只是称赞和赏识。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再如“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的咬我的耳朵。”我请学生体会松鼠和作者关系的亲密无间,紧紧地抓住“蹭、咬耳朵”来感受。学生甚至想到了松鼠在和作者说悄悄话。我顺势引导他们会说什么悄悄话。五彩纷呈的答案呈现了。松鼠说:“小主人对不起,都是我若的祸,给你添麻烦了,对不起。等我存够了过冬的粮食,我会请你和我一起分享的。”奇妙的想象,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才会闪现。像紧扣后边的“父亲的哈哈大笑。我心中空落落的”等经典词句进行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走进了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对升华情感起到了关键的激励作用。尤其需要指出,这些词句为文章中心的表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朗读指导到位,训练扎实有效。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文本,以读促讲,以读导思,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在最大限度上引导了学生朗读。朗读几乎贯穿始终。个别读我极强梯度指导,展示读我请大家欣赏,集体读我请想象画面读,小组赛读,男女轮读,挑战读,形式多样的朗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使真正体现课堂上书声琅琅。
当然也有不足,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如下地方:
第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方法自觉地加以巩固运用,应体现以自学为主,老师讲的还是过多,过细,过详,课堂上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以至于阅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二、注重了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领悟,可忽视了对写作方法的传授,虽然课中也照顾到了,但只是随机的提了一下,并没有当做重点来讲,这一点一直是我的语文课堂所欠缺的,总是感觉正在理解文本时进行写作方法的传授影响情感的表达,使课堂教学效果稍显逊色。
第三、两节课中,没有刻意地请学生积累任何语段,仅仅只是在感悟,在体会,缺乏积累,缺乏运用,使课堂容量显得太小了,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太大。
总想最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总想不给自己的课堂留下一丝的遗憾,无奈,事与愿违,大概是我的水平有限,唉!我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哟!
《松鼠》教学反思 10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从松鼠的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它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是依据“学习提示”来定位的'。我本来打算以“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切入点,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可是,学生预习不到位,无法较好地进行比较,在老师的一再提示下,还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最后还是捋着课文先弄清本课的表达方法,再与《鲸》进行对比,学生才言之有物。
本课教学设计是一课时,由于种种原因,结果用了两课时才得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后思考:一个是平时类似的训练不够,一“放”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做。再一个就是对略读教学的目标确定不够准确,舍不得舍弃,导致延时完成。今后还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
《松鼠》教学反思 11
成功之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我把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打在大屏幕上,带领学生品读,如“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他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他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让学生通过读体会出为了把松鼠搭窝这个过程写清楚,作者准去地运用了表示先后的词语“先、再、然后、还”,由于有了这样的词语,句子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读者读的时候清楚、明白地了解了整个过程。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我仍在课文内容分析上花费了较多时间,这样留给语言赏析、说话片断练习的`时间就有些少了,这样也就导致了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些本来设计了小组交流的环节被迫减掉,例如从文中找出让人觉得松鼠讨人喜欢的句子,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下再回答应该会更全面。还有最后学生写完片段后本应再交流的,也因时间关系被我跳过了。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另外,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效果会更佳。
改进措施:
读书声不够多,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体现,还停留在问答式的课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学上,我要努力克服这一弊病,争取做到真正地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另外,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效果会更佳。
《松鼠》教学反思 12
今天执教《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感受很深,总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不错:
一、谈话导入新课,很是吸引学生。
一上课,我就出示“松鼠”图片说:“同学们,看,这个在树枝上跳上跳下的小精灵是什么? ”孩子们脱口而出——“松鼠”。我抓住机会说:“同学们,假如这样可爱的小松鼠一不小心跑进了你的家中,请你想象一下,你会和松鼠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哇!孩子们兴奋了。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我顺势就发问:“你从读课题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知道了松鼠是自己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什么会自己跑进家来?”“松鼠跑进作者家里来后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一家人是怎么对待松鼠的?”??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书,心中好生得意,吊吊胃口,设设悬念,读书的效果果真不一般啊!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我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本是重要一种方法,这一课也不例外。教学时我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作者及家人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比如“他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敏的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件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松鼠的欣赏,对松鼠的捣乱作者没有埋怨,没有讨厌,有的只是称赞和赏识,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再如“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请学生体会松鼠和作者关系的亲密无间,紧紧地抓住“蹭、咬耳朵”来感受。学生甚至想到了松鼠在和作者说悄悄话。我顺势引导他们会说什么悄悄话。五彩纷呈的答案呈现了。松鼠说:“小主人对不起,都是我若的祸,给你添麻烦了,对不起。等我存够了过冬的粮食,我会请你和我一起分享的。”奇妙的'想象,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才会闪现。像紧扣后边的“父亲的哈哈大笑。我心中空落落的”等经典词句进行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走进了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对升华情感起到了关键的激励作用。尤其需要指出,这些词句为文章中心的表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朗读指导到位,训练扎实有效。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文本,以读促讲,以读导思,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在最大限度上引导了学生朗读。朗读几乎贯穿始终。个别读我极强梯度指导,展示读我请大家欣赏,集体读我请想象画面读,小组赛读,男女轮读,挑战读,形式多样的朗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使真正体现课堂上书声琅琅。
四、不足之处:
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如下地方:
第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方法自觉地加以巩固运用,应体现以自学为主,老师讲的还是过多,过细,过详,课堂上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以至于阅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二、注重了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领悟,对写作方法的传授,但是没有从文本中走进生活,再从生活中走进文本,拓展延伸环节还没来得及展示,时间就不够了,这一点一直是我这的语文课堂所欠缺的。
第三、这节课中,没有刻意地请学生积累任何语段,仅仅只是在感悟,在体会,缺乏积累,缺乏运用,使课堂容量显得太小了,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太大。 总想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总想不给自己的课堂留下一丝的遗憾,无奈,事与愿违,今后教学中还有待提高。
《松鼠》教学反思 13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对自己很满意:
第一,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每篇课文的插图都是对理解课文的中心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应该好好利用课文插图。我把观察课文插图放在读课文之前,让学生仔细看图,尽情想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同样也起到了锻炼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作用。
第二,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我做到了细致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要求“朗读课文,批批画画,默读课文,找出重点句段,细读,将自己的理解写到书上”。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我不断巡视,参与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有效的研讨。
第三,师生对话。在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时我们主要听一听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这些发言往往是学生中理解最“深刻”的同学,我们要广听不同的“声音”。
第四,课文仿写。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嘛!他写松鼠,我们写小猫小狗。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的技巧。
不足之处如下:
第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不够。自学、小组交流进行地都很有效,我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但为了时间的安排,我只让新琦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其他学生基本没发言。
第二,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呢?我应该让多位学生站起来说说他在课文中找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我体现了,但太少。“润物细无声”,我应该把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具体到品读课文经典句子中,而不是直接概括出来告诉学生。
第三,教学目标体现在哪儿?受单元目标的影响,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要求,本文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而我错以单元目标为本课教学目标了,以至于听课老师感觉“听不懂”,问我“本堂教学目标是什么,你又是怎样体现的?”
不足之处,我会认真思考,重新修正我的教学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探讨一点的是:听课应该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否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有很大的收获,而不是主要看老师讲了什么,讲得是否非常精彩。
《松鼠》教学反思 14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松鼠学生不常见,我就利用课件,先出示一条关于松鼠的谜语,再播放松鼠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松鼠.重点学习松鼠的外形描写的一段,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感觉到松鼠的可爱,并让学生看着图片向同学进行介绍,激发了学生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指导学生学会描写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然后带领学生归纳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按照提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汇报.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自己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但课堂教学中语言不够精炼,教学中评价这一环节做得欠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注意对自己语言的锤炼和课堂中的评价.
《松鼠》教学反思 15
4月27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行知小学参加了县优质课教学大赛赛课一结束,我就有点沮丧因为,我感觉与学生互动很不成功,整堂课只是按26日晚设计的教学流程例行公事般走了一遭虽然,课堂上生成过几点火光,如:有一位同学在回答“松鼠在‘我’家做了哪几件事”时,就概括出“偷”糖吃,他特别强调了给偷加引号;另一位同学读“我”向爸爸告状的句子——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由“我们家、孩子”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还有同学由课文最后一段感受到了作者对松鼠的尊重!我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个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就能让课“出彩”,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然而,我却没能让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这的确是我的失职
到底是哪些原因致使我犯了这个错误呢?我不禁思索起来……
不久前,我上了两堂公开课,一堂是校级赛课,我执教的课文是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学生是自己本班的孩子;另一堂是校远教日公开课,我执教的课文是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生是大阜小学五年级学生听过这两堂课的一位老师说《跨越百年的美丽》上得好些,感觉老师与学生很合拍我亦同感细细想来,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对理念的感悟程度绝不是短时间能够上升的这两堂课最大的不同是师生关系:前一次是彼此熟悉的,后面一次是完全陌生的面对熟悉的学生,我比较从容、镇定,能够做到“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较好地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升当面对陌生的学生时,我有些胆怯,不知道梯子架多高才是学生需要的在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我常常不能果断地取舍,在心底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个学生我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忘记了自己更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我应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共享、放大学生的'思维成果,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赢
这一次赛课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1、描述问题的语言不够形象,以致陌生的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不够,甚至产生惧怕心理2、不能很好地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我清楚地记得,《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上到“通过朗读来展示你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一环节时,一位女生站起来读了作者说的话“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后,我急于指出这是语言描写,而不是侧面描写,大大打击了这个孩子的积极性我这样做,面对自己班的学生时可能副作用不大,然而,借班上课影响可大了,因为我接下来又收获了一片“沉寂”现在想来,我完全可以待学生充分感受完这句话,再引导学生找“另一处语言描写”,细细品味爸爸对松鼠的宠爱!自然地把课推向一个高潮!3、没有注意到细节问题比如,如果自己印发教材,就完全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翻阅其他课文,也可以避免旧书上的笔记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干扰
这一次赛课已经结束了,然而,他对于我成长的意义也许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