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老子的
感悟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洋洋洒洒不过五千言,却深深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历史发展,它洗涤了不少迷惘的心灵,直至今天老子的思想仍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纽约时报更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地位可见一斑。
之前听人说中层人士学论语,高层人士学老子。其思想的高深令许多成功者与企业的老总所推崇,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外在研究老中,首当其冲就是老子。我曾上当当网查过,竟然有许多外文版本。作为中国人有打心底的那份自豪感。鲁迅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有不少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被动,柔弱不强势。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是顺其自然,无私无我的治理,并非无所作为,无为是为了更好的有为。“有”所以能够给人便利是因“无”发挥它的作用,无的作用更大。老子认为无就是有,有就是无。但两者不能划等号,因为无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无创生出有。我认为就像周易阴阳哲学中的一而二,二而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两者并不矛盾。功夫之王李小龙习武到最后悟出武术最高境界“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其实也是源于老子的思想。例如,杯子中间的空虚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若杯子里已经有物体,则无法再盛物了,我们经常讲的空杯心态,就是说不要持“盈”,水太满就要溢出来,甚至是倾覆之患。
《新三国演义》中有一集讲到曹丕与曹冲的故事。曹冲一贯聪明伶俐,深受曹操喜爱。曹丕为争取世子之位,竟下毒杀害弟弟曹冲。司马懿看在眼中,他说“真正聪明的人是不表露于外的”。我们尚且不论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故事表明一般常人只追求事物的显象,求全求盈,因而引起无数的纷争,人应处柔守柔,谦下退让。老子说委屈能保全、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弄的迷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你不去跟人争,别人也不会跟你争。这正是不争是争的道理。所以大智若愚,一个智者应表现愚鲁,太聪明就会招人嫉恨。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十分崇拜老子。他带领德国队夺得大力神杯后却突然隐退,许多人不解,而后的记者采访才表明了心迹,他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身退并非隐匿行迹,引身退去,而是敛藏、不露锋芒、不占据功劳。一个人成功之后,不能得意忘形,应保持平和,淡然处之才能长久。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有完善人格的人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从来不跟大自然相争,停留在卑下人人都厌恶的地方。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谦虚反而能赢得爱戴。处处为别人着想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就是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经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最早应出于老子“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低洼才能得以充盈,你在低处高看别人,别人反而更尊重你。水能方能圆,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像
水一样,能融入任何容器当中。我认为容纳的根源在于理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会避免自己的怨恨跟无谓的争执。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一族,老子的大道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不管重要与否,他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还有部分老子的外国“粉丝”。人的修养要靠后天培养,没人天生就很有涵养。无论你想干大事业还是只想好好为人做事,都先要修身,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上纯属个人领悟,道家思想在清朝学者纪晓岚看来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我只是理解了一些皮毛,人会因为自身人生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成长,相信终究会深入理解老子想灌输给人们的思想,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第二篇:感悟《老子》
感悟《老子》
老子是一个“人”。他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五千言。他一身皓羽般麾氅,给人一种羽化登仙的猜想,也如他的睿智放射着光芒。他有着一双深潭般清澈的眼睛,似明镜、像清泉。时而灵动、时而宁静;时而谦卑、又时而敏悟。他能让你感受到“道”的奇雄瑰丽,又能让你感受到“德”的“若水”与“不争”。他有“婴儿之未孩”的纯稚无邪,又有“无”和“有”的玄妙之门。他有时云影天宇之外向我们诉说着宇宙的本源---“无名,天地之始”,有时又“处众人之所恶”讲述我们人生的终极关怀---“长生久视”、“死而不亡”,有时还云横泰岳呼吁着我们“知其雄、守其雌”的虚怀若谷、恭谦下士。孔子见老子“三日不谈”而叹其“犹见龙也”;尹喜见老子称其为“紫气东来”并甘愿弃官而随青牛杳去;雅思贝尔斯见老子赞其“人类的轴心时代”而折服;后辈的我们看《老子》有着一种无法言状的感动和虔诚无比的追随。他能让我们无中生有;能够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使我们智慧充满,仁爱长存。
《老子》是一本书。它用“道”、“恍惚”、“混沌”、“扑”、“无极”、“虚极”等概念向我们诉说着宇宙产生之前的状态和产生过程的原委。它用道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详说了主宰万物和谐秩序的无限变化和无尽运动。它用“无”与“有”向我们阐述了“精神”和“物质”的最早素朴唯物论,并且最有意味地将“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成活了中华智慧的最初之根。《老子》一书告诉我们,天道之所在,便是和谐冲融之所在。它高论入云,言及万物、万事。它仰观穹昊为我们探求宇宙本体的“复归于朴”;它俯察万类又为我们讲述着治世的“为”、“无为”。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容,无所不能,但有所不为。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长不见其边,短未见其形。它能告诉我们本源、本体、本质的原由;它还能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和谐统一;它更告诉了我们明天道、了人道、懂商道的开启之门。
《老子》更是一种传承。《老子》八十一章,五千余言。世经王弼、河上公、抱朴子、成玄英等而越千年至此,又被任继愈、范曾集大成不衰。我们咀嚼千年,消化千年,传承千年。现今的时代我们又传承《老子》的什么呢?我们传承《老子》“道法自然”,以道御术干事业,还“万物”以生成、献“谷”“神”以“盈”“灵”、给“天”“地”以“清”“宁”。我们传承《老子》“虚极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对时事以“常”,对生命以体验。我们传承《老子》以修身,“其德乃真”,将之化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最后,“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三篇:读《老子》的感悟
老子的《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是一知半解、有些根本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特别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在《道德经》第七章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韧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老子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后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后我感谢老师为我们讲解老子与道德经,通过这样的读经典课程来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文明,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我真诚希望这节课能够继续上下去。
第四篇: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
PB10001104
孙嘉蔚
老子文化这种课程,其学习是自始至终的,并不像数学分析或是量子力学,学习时间全部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人文学科是活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其中才会有很大的收获。至于论文的题目,我也很欣赏秦老师的方式,并不刻意是一片正规的学术性的论文,那样对学生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毕竟都是学习理工科的。而把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想很随意,很自然地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而作为文章的一个题目,我想了想,还是用“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来讲述自己对道德经,对老子文化中的“道”的一些个人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文章的开始,我还是要引用《道德经》的第一章,因为我觉得这一章不仅仅是一个开篇,而是整个老子哲学,文化思想的核心所在: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反过来,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说不出来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妙之处,这些,是西方哲学里完全没有的东西。不能说出,却并不代表着随便,任意,甚至放纵,相反,老子文化这种模式恰恰代表着最自然地东西。所以,虽然说“道可道,非常道”,倒是真正的道却依然是有章可循的。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
学了老子文化的课程, 我被老子的智慧深深感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妨运用老子的智慧和文化,这样我们就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第五篇:读老子的感悟
读老子感悟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苦县因为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相信这些内容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字句。多次拜读,感悟颇深。下面就浅谈一下我自己对道德经的些许理解吧!
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灵,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的目光中才能得到些许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性中种种丑恶现象的出现和泛滥;自私、贪婪、虚伪……于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借口;“人性本恶”成了某些哲学家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解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成了许多人信奉的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只能抱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无奈地生活。虽然是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但人与间人之似乎除了漠不关心以外,就只剩下日益激烈的尔虞我诈。
我也不例外。一方面,虽然我一直坚守“与人为善”的信念,可严酷的现实却常提醒我不要丢了“防人之心”;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激烈的竞争逼得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永无休止的课本,参考书和作业。为此,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我想改变现状,可又不知从何入手,彷徨、困惑,使我的神经逐渐变得麻木起来,昔日的快乐,梦想已被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中,以冷漠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成了我自然的选择。这种冷漠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壳”,将我与外界隔绝开来,而壳中的我也只能望“壳”兴叹。理智告诉我,这种近乎封闭的生活并不是我需要的,但我却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打
破它。
在我接触到老子《道德经》后,我的思想终于开始转变。我接触到《道德经》完全是偶然的。开始是在中央电视台看百家讲坛的时候看到一位教授在讲解老子,出于好奇对老子的好奇,就暂停了看了一会儿,老师生动的讲解和对“大道”的执着信念很快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切地想知道疲乏家始祖老子的这本著作究竟讲述了怎样的道理,竟使这么多人对其奉若神明。在因特网上我很快就找到了《道德经》的原文,配合注释,我很快读通了全文,知道了《道德经》主要讲述的就是“大道”的性质、由来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也许是时间太匆忙,也许是原文过于晦涩,通读之后,我对《道德经》的含义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为了弄懂《道德经》的深刻含义,我每周按时去课堂听老师讲解。渐渐地,“大道”这个原先看起来虚无缥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实实在在理解并感受到的力量。
大道,先于天地而生,存在于万物之中,它蕴含着宇宙万物诞生、发展、演变衰亡的一般规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意思。大道是比水还柔的至柔之物。因此,大于宇宙,小至原子,它可以无所不至,作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它是一种力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虽然它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诠释着世界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大疲乏又是永恒的,纵然是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它也不会有所变更,在漫漫长河中,它所作用的事物有兴有衰,有生有死,但它绝不会随之减弱、衰亡,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在它的作用之下,由它控制着。
《道德经》还有许多关于人应修道修德的阐述。
老子强调人要努力排除贪欲。的确,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从一出世开始,生存的本能便指挥我们不断为自己索取各种的生存必需品。特别是步入社会后,有太多的事使我们对现状不满,我们总是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得到了第一件又想要第二件,旧的欲望刚满足,新的、更大的欲望又产生了,……这无疑是与大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想想自己从小到大,似乎都在不停地与别人争:争分数、争名次、争奖励……我太在乎结果了。因为好胜心不允许我失败,我只有通过不断地与人竞争才能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竞争的结果,是我常常感到自己活得太累了,其实,我们应该将胜败荣辱置于脑后,凡事看淡一些,做事只求尽心尽力,问心无愧,根本不必太在意结果,一切随缘就行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轻松平静的心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人要善于“处弱”和“处下”,这是我从《道德经》中得到的另一个启示。且不说历史上众多以柔弱胜刚强的事例,路边的野草,以其细小柔弱之身躯,竟能顶开压在其上的硕石,顽强地生长,即使被大火烧尽,来年春天,又是一片生机盎然,做人处世的道理其实一样。“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于摧之,人高于行,众必诽之”。“示强”的结果只能是受到众的围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处处夸耀表现自己,总要显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实际上,这种炫耀除了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满足以外,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对于那些既没有真才实学而又喜欢到处夸耀自己的人,人们会嗤之为“半瓶子醋”;对于那些确有过人之处但喜欢到处表现的人,则往往会因为过于出风头而遭到大家的不满甚至妒忌,其结果往往也不会很好。所以明智的人在各种场合非常谦虚,对任何人都不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正如老子所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处下也”。只有善于处下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道德经》提倡对待他人应该采取一种容忍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争论不休。如果置身事外,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争论只会破坏人际关系,徒增烦恼。而在当事人看来,大动肝火的原因不外乎是认为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只要将得失看得淡一些,不要将“我的”分得那么明确,不要将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位置,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必在乎。洒脱一点既可以融洽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又可以使我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从另一个角度看,无“容人之量”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因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能容忍下属的过失和偶尔的“恃才傲物”,而一个杰出的下属则必须忍受上级的苛求和有时的“无理指责”。真理是要通过时间检验的。同样,老子伟不伟大也要通过时间检验的。老子和其他名人不同的地方,没有创立任何的宗教去教人如何,道教也应该是后人所为。老子所教人的实际是一种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思考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方法,真正了解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这种思维不带任何神化色彩。是真正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天人合一,就是这种思维的立足点,只有站在这个立场,才能看清事物本身的真相。个人认为。这就是古人所体现的科学态度。这种思维,是绝对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实际上,老子理解的道,就是真相,真理。个人以为,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生活必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来科学观念必定成为人生活的主导。实际上人类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科学。所以一些宗教最终将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科学必定能解释人类不解的困惑。各类宗教意识,意识形态的理论著作最终都将被证明是不科学的。它们将随世界发展成为历史。它们只属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从一定角度而言就是科学的前身,只不过加上神化色彩,而且也不想通过科学理论验证。所以造成人们偖多误解。本身又不求改进。也成为一定历史阶段意识形态统治工具。宗教与现代科学的斗争的交点: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只的。只要是运动。就会发生变化。最后。要相信科学。这里的科学,不要理解为很先进,很现代的理论。而是对从古至今事物发展规律的总括。历史有时就是最大的财富。这就是老子给现代人的启示。
回顾所学、所思,我觉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贪念。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够宽以待人。
这就是我读老子的感悟。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