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经读后感覃哥原创作业
贯彻自己的道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无疑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那文化苑池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奇花面前,它大放异彩。言有尽意无穷,《老子》五千言,智慧三千年。刘备字玄德,而“玄德”二字正是出于《老子》,取其大德,至德之意。
成吉思汗组织的第一次西征,虽是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然经丘处机的一番开悟,也为血腥的西征送去了一丝清风。
张智霖版《射雕英雄传》里《九阴真经》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便是取自《老子》„„
我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说明以《老子》为源头的道家文化对人是有深深影响的,从古至今,并不比儒家文化差多少。
正因为道家文化如此深入人心,所以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而中国文化向来都是共同发展,在文化的渐染与渗透中,人们理解的道是不一样的。就我而言,既是喜欢研读儒家文化也喜欢研读道家文化,为贯彻自己的道,我觉得有必要提一提他们二者的区别。
提起儒家,自然会想到儒雅大度一词,而提起道家,则自然会想到道骨仙风。儒雅大度是实的,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并且不难想象。而道骨仙风就有点虚无缥缈的味道,这种感觉只能靠自己去体会。也许这就是儒和道最基础方面的不同之处。
而所谓文化,研究的不外乎个人与社会。在个人方面,儒家注重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养生。在社会方面,儒家强调的是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道家强调的是出世。表面看来是逍遥世外,不惹红尘,万事不关心。其实背后的真正意思却是规劝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的剥削,顺应自然。
儒家的修身大多是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修养,通过修养内在的德行而逐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中的养生可就博大精深啦!就举《老子》而言,道家养生既包括注重身体,如那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放到现在就是保护眼睛,听和谐的音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简直就是一边享受一边养生啊!养生也包括注重人的品德,所谓“上善若水”“上德若谷”都是德行方面的修养。而那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则不仅是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修养自己内在的方式方法。所以,总结来看我觉得《老子》里的养生,是指用强健的身体,装下伟大的灵魂,他的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
再来看儒道关于社会的不同见解。儒家讲究入世,看似无比积极,怀揣理想,改造社会,所谓家国,君臣,父子,有序的伦理纲常。而实际的却不过是孔子苦心孤诣想要恢复的周礼,他毕竟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道家则不然,在那个时代,在哪个比孔子还略早的时代,老子就一针
见血的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清楚地看清了奴隶制社会的剥削本质,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老子》里的出世思想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消极逃避,出世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治国思想。“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这句话,千百年来各有见解,甚至当今也有不少人说这是空话。其实这都是没有理解到位的缘故。举个简单的例子,考试之前,你一直想考多少分多少分,结果复习没复习好,考试也一塌糊涂。而每次考试总有部分同学没想多的,考试成绩却往往很好。这么说是不是更能理解了呢?以“有为”的心态结果失败了,而另一部分同学以一种“空”的心态,一种“虚”的心态,一种“无为”的心态取得了成功。虚则静,静则清,清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谓的无为治国,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盲目,不多为,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干正确的事。
喜欢武侠的人都知道,越是高深的心法越是难以参悟,同时也越容易让人走火入魔。《老子》就是因为太经典了,所以才那么“玄之又玄”。有人慕其名而强行修炼,最终的也只会是去精取粗,弄巧成拙。举些例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历来是用来批判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所谓小或者不小只是一个人的境界问题。天地若为笼,飞鸟又逃到何处呢?一个人的境界决定着一个人的理解。境界小,邻居之间就像是隔了一个世界。境界大的话,世界人民都可以是一个家。再如《老子》所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俭,二曰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很多人就喜欢只抓住“不敢为天下先”说事,说那是很消极的,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我们联系起来看,《道德经》是哲学呀,是讲人的境界,讲人的修养的。在看看那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讲的就是水的品德,即使是有“利万物”的功劳,也不争先。所以,《老子》里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修养,一种知足,一种清净,一种淡薄。也许那就是一种大道。
所以在《老子》的治国思想中,有很多名言。如“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句就是指崇尚简单、朴实的道理,摒弃那些浮华、刻意的修饰。再者如“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辱之”就是指最不好的统治者,人们会辱骂他。而好的统治者,人们会称颂他,但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好的统治者虚极静笃、顺应自然,人们受到他的统治,受到他的恩惠,但却好像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就是无为的境界了,这种感觉用句诗句来形容就好像是“润物细无声”。
至于《老子》里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那朴素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每一个例子都是因为其反面而存在。话句话说就是矛盾的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如果没有了“美好”的概念,就没有“丑恶”的概念,如果有其中一个概念,那就必然有另外一个。所以《老子》一书处处洋溢着辩证的思想,最经典的便是那关于福祸的表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仅诠释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且还指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也许,后世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也就是出于同样的辩证思想吧!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汉初年萧规曹随,文帝景帝以黄老之术得以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之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儒学的盛世。但我们知道道家学术是深入人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百代而不断的创新、融合。以中国国民的普遍性心理来看,中国人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统一在自己一身的。所以,李叔同说“自古仁人志士,以儒出世,以道修身,以佛济心”。儒道两家
思想,一个比较刚健,一个比较柔和。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潜隐退守。更明白的说,古之士人,入世即为官,出世即为道。儒道融于一体,刚柔相济,张弛自如。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大道了。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于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在火候未到的情况下强行修炼《道德经》,只能是导致自己迷惑,彷徨。其见解也自然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了。对此现象,或对那类人,我们也只有浅笑一句“你不懂,我不怪你”。
第二篇:覃哥写作的读后感《爱的教育》
被中国人抛弃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儿童小说,是作者通过儿子的日记改编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这期间见闻和感受。其间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每月例话。
作者在序言里说“特将这本书献给九至十三岁的小学生们”,其实这本书也同样值得普通大众阅读,让我们好好反思,以便找回失去的东西。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是国内第一名译者,他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我并不觉得夏先生是因为感动而老泪纵横。他是在哀叹教育,哀叹国民丢失了很多东西啊!像是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柏杨揭露中国人的陋习,我重读《爱的教育》感慨万千。
一、从《爱的教育》里看担当精神
1.小学生的担当在于承认错误
在“宽宏大量的品德”那一节里,班级里的三四个小孩正在取笑家庭贫穷有残疾的同学克洛西。克洛西大怒,将墨水瓶向弗朗蒂掷去,却打着了老师。卡隆怕克洛西受罚便替他顶罪。但最后克洛西承认了错误,老师批评教育了那些欺负克洛西的同学。敢于承认错误,这就是敢于担当的表现。
还有一个故事,在“雪球”那一节里,卡洛斐扔的雪球砸碎了一个路人的眼镜,伤到了他的眼睛。警察来了,当时观者叫声很大,都以为那个路人要成瞎子了。卡洛斐开始并不敢承认错误,但在卡隆的鼓励下,他勇敢的站出来,后来在路人家中,一他直照料受伤的路人,所幸并无大事。敢于承认,不逃避,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更是担当的表现。现在的人,当自己到自己做错事情后,很多人想的是逃避责任,或者“开动脑筋”想出很多为自己开罪的理由,如此做法,担当何在?
2.中国古人的担当与今人的担当
中国古人的担当意识是很强的,特别是知识分子。内圣外王,仁以为己任,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少有胸怀天下之志,连学习都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到今天,更多的人们是为了更好的赚钱才学习的,除了赚钱,人们也想不出什么学习的理由。有这样想法的人,担当的又是什么呢?或者还敢于担当天下么?
少了担当,就少了一种责任意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成了一句推脱。“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今天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去年小悦悦事件中的路人们,表现的不正是如此?不是我的事,我就不管。再比如一些部门,当面临某些问题时,便从这儿推到那儿,再推到其他部门„„你以为你是踢足球啊!?当面临社会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心里的想法就是:这不是我该管的事。他们总是寄希望于政府,然而,区区政府就能承受他的子民们寄予的厚望的么?岂不笑哉!
古人的世界很小,因为交通不便,但尽管如此,那些敢于担当的古人,比如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的辛弃疾。“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他梦醒以后,他的世界是家国天下,万里江山。今人的世界看起来很大了,上天入海,无所不能,一台电脑就是一个世
界。但是,更多的人只是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来家国天下之言?国人的担当意识渐渐的消退,岂不痛哉!
当我们看到《爱的教育》里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的故事,我们会不会内心惭愧有所反省?还会不会拾起被抛弃的担当?
二、从《爱的教育》里看助人精神
1.小学生的助人是纯粹的在“灾难”这一节里,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自己却成了残疾。洛佩谛助人是勇敢的,既无畏又纯粹。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爸爸的看护者”一节。西西洛去医院看望爸爸,因为他很久没有见到爸爸,所以认错了人,在医院照顾病人,并把那个病人当成了爸爸。后来真相揭开的时候,他本可以一走了之,但那个病人病入膏肓,西西洛觉得他有义务照顾这个病人。这个病人在弥留之际也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是幸福着离开人世的。西西洛的助人则表现在坚持和爱,与洛佩谛一样的纯粹。
2.中国古人的助人与今人的助人
助人由来被视为侠义之举,即便是亡命天涯的人,野有不平事,拔刀相助之。
因为古人敢于担当,所以他们才有那种兼济天下的情怀。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当然,古人的兼济情怀并不都是在通达的时候才表现出来。比如杜甫,自身穷困潦倒,在自己的茅草棚都快被大风掀翻的时候,还惦记着苍生黎民,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喟叹!
今人的生活水平自是万倍于古人,然而这种助人情怀,这种兼济情怀怎能和古人相提并论? 今之富人,没有兼济意识的居多,有兼济意识的,却没有做好,如陈光标之类,一边是高调助人,一边帮助了人却又伤害了被助者的尊严,此类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今人兼济意识的流失让我想起了曾经在某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里头有一段话,大意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能真正带动大家致富,富人会极力保持那份差距以维护自身的优越感。”还有一段议论,我也非常赞同,大意是“富人并没有给予穷人太多的帮助,还是依旧从穷人或中等收入者手中赚取财富,真正救济穷人的还是那些相依为命的穷人,或是感同身受的中等收入者。所以国人仇富,但是不仇中等收入者。”
今人助人精神的流失与被助者也有一定的关系。被助者反咬一口的新闻,屡见报端,老大爷摔倒无人扶,冻死街头的新闻让人心寒。有心助人,不敢冒险。新加坡有条法律,大意就是若被助者反咬一口,赔偿给救助者的金钱是自身医药费的一到三倍。有法律做保障固然是好的,但本应是侠义之举的助人行为却要靠法律来保障,让人不得不思考,当今的助人精神到底怎么了?怎么还不如小学生一样纯粹?
三、从《爱的教育》里看同事关系
耐利是个驼背,当有同学嘲笑他时,卡隆就站出来,狠狠的盯着他们,他们就不敢嘲笑耐利了。
代洛西是是全班第一名,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安利柯有点嫉妒他。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很热情有绅士风度,待人亲切,让安利柯觉得曾经嫉妒过他恼怒过他都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安利柯第二年就要转校了,在期末的时候一一和大家告别,充满着真心的爱。在小学生眼里,同学关系是美好,充满着爱。
职业人士眼里的同事恐怕就不是这样的了吧?身边的同事有时候就是敌人,会为了利益
勾心斗角。我们幼年时候的那种非功利的思维呢?幼年时候才感受到的同学(同事)之间的纯洁的爱呢?早已经烟消云散了吧?其实不止是职业人士间有勾心斗角,就连当今大学生也差不多,为个评优评奖也会明争暗斗。
恐怕《爱的教育》里的那种纯纯的同事之情已经被我们抛弃得差不多了吧!
四、从《爱的教育》里看家庭关系
《爱的教育》里有很多关于亲人之爱的故事,比如为了补贴家用,每次都等到父亲睡去以后再偷偷工作的小抄写员,比如只身行程六千英里,从意大利到南美洲寻母的玛尔可等等。我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安利柯对母亲说了无礼的话后,爸爸写给安利柯的那封信。
信中说“安利柯啊!你须记着!你在一生中,当然难免要尝种种的艰苦,而其中最苦的一事,就是失了母亲。你将来年纪大了,尝遍了世人的辛苦,必然会几千次地回忆你的母亲来的。一分钟也好,但求能再听听母亲的声音,只一次也好,但求再在母亲的怀里作小儿样的哭泣:这样的时候必定会后的。那时,你忆起了对于亡母曾经给予种种苦痛的事来,不知要怎样地流后悔之泪呢!这不是可悲的是吗?”
这段话在今天读来,依旧是让人内心戚戚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残忍的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把这句话读到心里去的人又有多少呢?一句冷冷的“我很忙”,破灭了多少温暖的梦,辜负了多少人的心?
恐怕《爱的教育》里的那种美好的亲情已经被我们抛弃得差不多了吧!
五、从《爱的教育》看对弱者的态度
1.中国人的财大气粗
“卖炭者与绅士”一节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男孩子瞧不起另一个男孩子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是卖炭的,而自己的父亲是绅士。绅士知道这件事情后便捉了儿子的手臂,把他拉到卖炭者的身边,让儿子道歉并主动提出要让自己的儿子和卖炭者的儿子做同桌,并且自己握住了卖炭者的手。
这位绅士既做得好,又教育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倘若这种事情发生在当今中国,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首先有钱人的儿子上的是贵族学校,那里没有卖炭者的儿子。第二,中国人的思维就是有钱就高人一等,财大就必然气粗,对弱者,那便是赏赐的态度,是施舍的态度。第三,最要命的就是第三了,不止是富人,连穷困的人也会因为金钱的关系而自认为低人一等,贯彻那份低人一等的奴性思想,何来不卑不亢之说?
看了《爱的教育》,这些人是不是要惭愧?
2.中国人的遗失的悲悯情怀
在“贫民”一节中,安利柯面对抱着孩子的女乞丐,什么都没有给就走开了。父亲教导安利柯:“一个真正不幸的人伸手乞求时,我们不该视而不见,假装不知啊,尤其是为了吃奶的小孩儿而乞求的母亲,那怀中的小孩说不定正饿着,如果真是这样,那位母亲该是怎样的难过呀!假如你母亲—— 我,不得已要对你说‘安利柯啊,今天不能再给你食物了’,你想,那时的我,心里会是怎样的难过的呢?”
在“初雪”一节中,安利柯因为冬天来了而快乐。母亲教导安利柯:“世间有许多无衣无履,无火暖身的小孩儿啊!你们因为冬天来了而欢喜,但不要忘了,冬天一到世间,就有许多要冻死的人啊!”
还有一次,安利柯和母亲一起去残疾院,母亲对安利柯说:“有的盲孩子趴在窗口,外边是惹人的春色啊,可惜他什么都看不见。那时候他们多可怜啊,你会觉得自己健全,自己
能看到美景都是享受了多余的权利。”
这些都是《爱的教育》里体现的悲悯情怀,那是对广大无助的可怜的人的爱,一种深深的悲悯。中国人自古便是有悲悯情怀的,正如儒家的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放大到天下苍生,那得是一种怎样的悲悯啊?看到乞丐的时候,有的人会绕道避开,并不是舍不得手里的几分钱,而是因为当自己看到乞丐的可怜模样,心里边也会感同身受般痛苦。
可是如今国人的悲悯情怀到哪儿了呢?
更多的人不懂得感恩,不感谢上天把我们生的健全,反而去嘲笑那些残疾的人。这方面,赵本山就比较出色了。
赵本山到美国巡演,演出厅门口会聚集很多残疾人和肥胖者抗议。
因为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瘸子等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那么好忽悠的美国观众愤然了,他们要起诉赵本山侮辱残疾人,也就在情理之中。
这让我想起了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他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摆脱低级趣味,寓教于乐,赢得健康的笑声,他甚至荣膺北大中文系名誉教授,开“曲艺概论”课程。
想想《爱的教育》里,很多故事都是讲在帮助弱者时要注意他们的尊严,要同等的看待残疾人等社会弱者,这难道不让国人惭愧?我们自古以来的悲悯呢?都化成了拿不幸的人来取乐了吗?
六、总结
《爱的教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爱的理想的社会。在中国人看来,很多人会觉得理想和幼稚是同一个词。《爱的教育》里的纯纯的不被污染的心不就是我们的赤子之心吗?为什么随着年岁的增长,赤子之心却渐渐流失了呢!
我们在幼儿园就加紧学习小学的课程,在小学要加紧学习中学的课程,可是到了社会,人们才明白真正该加紧学习的却是怎么做人。殊不知“做人”这个课程从家庭到学校被忽略,从幼儿园到大学也一直被忽略。尽管人之初,性本善,可如此而来,赤子之心怎能不流失?
《爱的教育》里描述的,我承认那确实是我们的理想。但是并不是代表这不能实现。理想不是幼稚,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怀疑理想,嘲笑理想,以至于觉得理想太远太幼稚而不敢拥有理想。
在《爱的教育》里,我看到了那么多被国人抛弃的东西,恐怕都不能被找回来了吧!也难怪夏先生一边翻译一边老泪纵横了。
第三篇:《道德经》读后感(共)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3篇,一起来看一下吧。《道德经》读后感一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读后感二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能够感悟出个体自我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够读出自我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我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方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我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1章)
“道”能够泛指,自然的方面能够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能够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能够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十分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能够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能够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十分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十分道”就道出了人类不一样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那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决定是务必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方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能够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一样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个性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能够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能够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搞笑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能够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能够推出,二生三的物理好处。“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能够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能够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能够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能够认为道德经能够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然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在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德”更高层次的“德”是“以怨报德”,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我就不在那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能够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在哪个时期,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的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上方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一样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的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道德经》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他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最大的参照系而已。这也是《道德经》的伟大之所在!
《道德经》读后感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此刻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xx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之后,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明白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之后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方我们就透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好处,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后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第四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在无为,善在若水。这是老子道德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由此我觉得,不读《道德经》就不能了解中国式的哲学。
这部粲然高论虽只五千余字,在当今社会连个论文都评不上,但其影响却又何其之大之广。前段时间听了周玉珍主演的曲剧《三娘教子》,薛氏训教逃学的薛英哥,其中一句唱到“莫轻看书本一张纸,儿须知书内有黄金”。这《道德经》何止千两万两黄金,古人所以著述之经典,原因就在于“三不朽”之一的“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不朽就要流传后世,拿给后人看,所以要注重其质其量,所以我们现在难以出现有大影响的大师,就在于我们不再有这个标准了。
不能跑题了。《道德经》一书,章节共分八十又一。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经”,三十八到八十一章的“德经”。所以《道德经》实非“道德之经”,乃“大道”“上德”之经也。
《道德经》文字虽少,然寓意之丰,鸿篇巨制不能比也。始篇第一章众妙之门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仅此一句,可谓玄之又玄,故曰“众妙之门”,不解此句,道德经之读便难有根基。据我理解,如果大道可以说出来的话,那么所谓的大道便不是永恒的;同样,如果一样东西可以被命名,那么这样东西便不会是永久的。所以无名之物乃天地之本原,有名之事乃万物之母。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者,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比至善,缘于水善润万物而不又与万物相争。与人有益而无碍,人如能修身至此境地,便非圣人完人,亦当如“达人”!《菜根谭》上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无取万古之凄凉!”达人宁可助人而为所误,亦不尔虞我诈害于人。
水,何人不需?却如空谷之大无所不纳,甘处“众人之所恶”而近“道”,默然“利万物而不争”,此何等气度与胸襟!
“道经”一至三十七章,浅见如下:
众妙之门,道之玄也;功成弗居,所以不失也;圣人之治,使民无欲;和光同尘,归自然也;守中之策,所以无为而治民也;谷神不死,天地之根,道乃永存,用之不尽;天地不自生故能常生,圣人所以不自私也,终成其身;上善若水,不争而无忧;功成身退,所以不骄而无贻害也;天生万物,却不自恃,德之幽深也;无为之用,物之中空所以为容器也,有可被利用,无自然也可被利用;舍彼去此,舍虚名恶求内之充实也;宠辱皆惊,不骄不躁也;持亘古之道,以御万物;持道性而不改,不贪求而后可有新成;物归其根则静,人返其本则聪贤,与道合方得长久;功成身退,则不致辱怨;道远能知骥、世伪出贤人、国乱有忠臣,故贤良忠臣多,非太平之时也。所以树立榜样者,风尚不再也;少私自然寡欲,寡欲自然无为;独异于人,有别常人方能追求道之原目;大道大德之人,谦卑而包容;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争,所以以不争也。齿刚而落、舌韧而存,是以知“全而归之”之理也;信言不
美美言不信,所以希言自然也,少说话才是符合自然的;道者,不自伐其功、不自矜其长;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的最终归宿是“道”、是“自然”;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可不察也;圣人要精通物理(事物的道理),方能指引他人;知白守黑方能回归无穷无尽之道,知荣守辱方能返还淳朴之境界;去奢去泰,圣人不妄求则无强弱;善是果也,离道则衰;恬淡为上,不得已方用兵也;知止而不殆,守位则无咎也。此所“位”者,道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倚道不自大,终成其伟大;天下归之缘由道,道之不可说也,无闻无见、无味无概,不可言也,无从言也;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术也;道常无为,所以治也!
经之奥也,不能止也。为先求“道”之实,再追“德”之义也。修身,知“道”、明“德”之过程也。一阅而嘲之,不卒读;再阅方知其奥,难卒读;三阅偶得其概,循章而后,勉强而读之;复阅方能登堂入室而为此文。诚如首论之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令人不禁飘忽恍惚,却怡然间又有所得。
至于“德经”之部,未敢轻判也。唯摘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之道,最终乃是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刻丰富的“一”字。一者,统一也、同一也,自然与道之和也。古人所尚者,天下一也,是为此理。
留“一”于心,抛却利锁名缰,必然“闲来无事得从容”,常无负累也!
第五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万物虽为天地所生,但无一物为天地所偏爱。天地统治万物利用的是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万物的生长发育,只能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圣人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在圣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观念,而不能存有 “仁” 的观念。有了“仁”的观念,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权力代替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会失去威严,社会就会滋生罪恶,百姓就要遭殃,这才是统治者最大的不仁。“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诚不移的自然法则来体现;圣人至仁,用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另外,“天地不仁”是 万物平等的思想,“圣人不仁”则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在古时,老子就已经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这在现时仍有现实意义。我们都在倡导人人平等的社会,而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空喊口后,而是需要靠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时至今日,依法治国仍是我们奉行的。这时,我们不仅概叹,怎么老子能预示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像马克思,预示到社会主义产生一样,这么具有前瞻性?读到这段,我不仅要为老子的独到眼光而钦佩。这也难怪林语堂说,“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用现在的话来翻译一下,那就是:具备最好的人的禀性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只关心外部感官的需求,而越来越忽视心灵的渴求,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局限的。人们只执着于五色世界,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大音希声,耳不能听,只因五音乱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声音。大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最动听,最感人的。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忽略了心灵的呼唤。而心灵的失聪,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独可怕。爽,是违背的意思。人们贪求口福,喜欢山珍海味,只去满足口感的需要,却违背了心灵的渴求。心灵所渴求的是淡而无味却又韵味无穷的大道。追求“五色”“五音”“五味” ,只是为了满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视的是心灵的渴求。这段话对我们游走在绿酒红灯,利欲熏心的人来说,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我不仅又慨叹老子的智慧了!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