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用心教育乐于奉献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演讲者: 徐琼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教育,乐于奉献”。寒假中认真阅读了校长推荐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刚听书名是我想一间教室会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给网站的前几页 全是知名作家或报刊对于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这些评价驱使我更想去了解到底是怎样的教室。读完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雷夫,艾斯奎斯20多年如一日,在一间小小的教师,用他的智慧创造了奇迹。他几十年的努力告诉我们教育无捷径。我们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的观点让我明白自己今后应该怎么样做,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体会
一、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这样的东西-----害怕。这句话对我印象深刻。很难想象,第56号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信任,没有恐惧,而现在我们多征服学生的就是善意的“恐吓”。不让你上体育,不让你回家等等。看到这儿我真是惭愧,我们教学中有何尝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也总把我们自己扮演成操纵者,显示着自己的权威,其实我们已经在慢慢远离孩子的心。我们也该静下心来,用心去思考,何尝不学习雷夫用信任取代恐吓,相信那样学生也会做的很好。
体会
二、做一个勤劳,乐于奉献的老师
雷夫老师有着旺盛的精力,他带学生搞乐队,看电影,排练莎士比亚的剧本,做实验,出去旅游,并且乐此不疲。那么雷夫老师旺盛的精力来自哪里?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学校要求他去做的,是他自己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之外,自己组织的活动。在一般人眼里他是自找苦吃,自找麻烦,但是雷夫老师你坚持下来了,并且感到十分高兴。雷夫对工作的投入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样一句话“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书中许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雷夫老师的许多做法也深深折服了我。我们常常抱怨孩子很难管,无奈,发脾气,有的时候会选择放弃。我觉得那是我们教学中的败笔。雷夫 艾斯奎斯能创造教师的奇迹,我认为还是源于他对教师的理解,对孩子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今后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也需要份爱心与理解。也需要多从自身查找问题与不足,雷夫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应对机智,要有恰当合理的处理方法。要善于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更轻松。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教育,乐于奉献,我们都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第二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在从教之初我能遇见这本书,不得不说是自己的幸运。在学校开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的时候,当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想把它作为我的枕边书,起到一定的消遣作用,并对文中的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已备给自己准备论坛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物。然而当我读进去的时候,却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的主人公雷夫老师为指明了从教之路,同时他的一些观点也让自己感觉终身受益。
从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雷夫的照片,第一印象就是这真是个可爱真实,甚至还带点腼腆的老孩儿。他怎么会带领第56号教室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呢?56号教室有什么特别之处?雷夫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这个一个个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首先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雷夫和他的56号教室
雷夫.艾斯奎斯,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近30年来,一直坚守在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的第56号教室,他的学生在美国标准考试中的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不少学生就读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教育成就。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和暴力的地区,有一间非常不寻常的公立小学教室,叫做---第56号教室。
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大多是身处弱势、贫穷、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之子。下面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使我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班规—友善待人,勤奋学习。
二、以信任取代恐惧。
三、抓中间,而非抓两头。
四、耐心的力量。
五、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六、用艺术去熏陶学生。
由于时间关系我向大家重点分享一下前四点
一、班规——友善待人,勤奋学习
我们的教室内校园内总是贴着许多的规则,这些是学生必须遵循的。但现实是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这些。
雷夫告诉他的学生,我一点也不相信贴在墙上的规则有什么用处。我的教室墙上没有这些规则,规则在学生们的内心深处——友善待人,勤奋学习“勤奋学习,友善待人”是56号教室的班规。“作为教师我们不喜欢政府给我们设置很多的规章制度,同样我们也不应该对学生们那样做。"雷夫说,“但请记住,最好的班级管理是是你的课堂活动变得非常有趣。”
雷夫的第一个策略就是让学生向往他的教学。他说最重要的是防止那些不良的行为发生,就像防疾病比治疗疾病的效果更好一样。在56号教室的学生违反班规后,所受到的最严厉的惩罚是:不准他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如果这些学生耽误了学习或者学不到某种技能,那是他自己做的决定。
这种惩罚手段十分有效,孩子们知道如果相互之间不团结,捣乱的话,那他就只能站在10英尺之外看其他同学快乐的学习、打棒球、参加活动。
二、以信任取代恐惧
最让我深受启发的是书上的一句话: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例子是当雷夫的学生丽莎忘了带家庭作业时,雷夫没有批评她,而是说:我相信你!并委婉的提出了一个小建议:以后不能乱放东西。我想惊慌失措的丽莎听到这句话,她心里肯定充满了感动,想不到我的老师这么信任我,我下次一定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雷夫的话使丽莎感到了老师对她的信任,也是这份信任改变了丽莎。
如何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1、如果你希望孩子相信你,那你的言行必须一致。
在讲述这一点时,雷夫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那是他的两个学生,一个是非常聪明的男孩,一个是很可爱的女孩。他们互相喜欢,但是喜欢的程度有点不同。男孩愿意为了女孩每天早到学校,帮他清理桌子。但女孩对他并不感兴趣,因为在56号教室里,大家都喜欢很善良的人,而男孩对进步慢的同学比较鲁莽,不太愿意帮助他人。有一天雷夫听到这样的对话: 男孩:“艾米,我喜欢你。” 女孩:“我也喜欢你。” 男孩:但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女孩:也不是那样的。男孩:其他女孩都喜欢我。女孩:我知道
男孩:那你为什么不喜欢我,我对你那么好。女孩:因为我的男朋友一定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人。
后来,雷夫问那个女孩:艾米,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女孩告诉他:因为雷夫老师教了我这样。对于学生来讲雷夫是一个愿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人,并始终如一的善待他们,他总是以身作则,希望孩子成为他那样的好人。
2、教师可以严格,但不能不公平。
与信任同等重要的是公平。在演讲中,雷夫反复强调:只要孩子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讲到这一点时,雷夫举例为证:几年前,他的莎士比亚戏剧团要去洛杉矶某知名表演场地演出,许多老师都为孩子们得到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唯一反对者是一位从不让学生参加合唱团的老师。在家长的要求下,这位老师只得同意学生参加演出,但前提是,返校后每个学生每天要写100遍“我以后会为自己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并连写一个星期。结果,这位老师不合逻辑的行为让孩子们厌恶到一整年都听不进他说的话,即使有些话是值得听的。不公平的赏罚实际上一点用处也没有,反而会让师生关系越来越糟。
3、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思考如何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初,雷夫向一位优秀的教师请教成功秘诀时,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一个棒球的故事。
这位老师的叔叔是一位棒球迷,有一次他获得了自己喜欢的波斯顿棒球队所有队员的签名棒球。在他去世后,他委托这位老师来收藏。这位老师的儿子不知道只棒球的来历,想和爸爸一起用这个棒球玩耍。这位老师严厉的训斥了自己的儿子:不能碰这个棒球,因为这个棒球上有签名,我们不能玩有签名的棒球。第二天,他的儿子拿着一个棒球,要求和父亲一起玩,她的儿子又问,能否玩那个有签名的棒球。这位老师再一次说:不行。但他8岁的儿子拿出那个棒球说:现在可以玩了,因为我把签名都擦掉了。当时这位老师气得简直想杀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马上意思到,儿子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因为当时他跟孩子说,这个球上有签名,所以不能玩,擦掉签名,自然就可以玩了。
这位老师告诉雷夫:后来他一直带着这个棒球,提醒自己,在教学的时候必须琢磨孩子是怎么想的,而不仅仅是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关注第二类学生,抓中间而非抓两头 我们老师往往会把孩子分为三类。
第一类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他们喜欢学习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第二类孩子:是普通的孩子,在每个方面他们的表现是还过得去。第三类孩子:讨厌学校和学习,甚至讨厌老师。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第一类的话,老师们就真是太高兴了。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老师会把时间放在第一和第三类孩子身上,结果只能是优秀的学生是你非常高兴,而第三类孩子会把我们气得发疯,甚至会恨不得把他们从窗户里扔出去。
比如说,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是会跟他讲:你笑起来真好看,有人告诉过你吗?我非常高兴你能在我班里。“喔,天哪,这真是你写的吗?你今天吃早餐了吗?你应该坚持吃早餐,因为你今天的作文写的太棒了!我都等不及要看你下一篇作文了!难怪每个老师都夸你,我要说你真是太棒了!雷夫通过这样的鼓励,使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关注,因为终于有人信任他们了,这些孩子会更来劲儿,开始表现得像第一类孩子那么好。
好事还在后面——第三类孩子现在再也没法捣乱了。因为第二类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当第三类孩子想捣乱的时候,他们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学习,学得那么起劲,没人理他。
四、耐心的力量
耐心是教育的力量。我们所认为的耐心与之相比到底还算不算耐心?抱怨与责难达不成目标时,要有谁来完成?耐心的力量无穷大。结语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
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
遇到雷夫是我的辛运,合上书,我的耳畔常常会回荡起这样的声音:“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让我们都努力成为这样智慧的、充满爱心的、能带给学生快乐和信任的教师吧!
第三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爱与智慧,创造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与智慧,创造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奇迹是什么?奇迹是“极难做到的,却做到了”,奇迹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却发生了”。雷夫老师所带领的第56号教室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所学校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美国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名校就读,取得不凡地成就。雷夫老师创造了学生、自己,乃至美国贫民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是什么创造了一间教室的奇迹?毋庸置疑,是爱心与智慧!
在第56号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的是爱心。假如没有爱,雷夫老师不会为帮助小女孩而忽视自己燃烧起的头发;假如没有爱,雷夫不会连做梦都在为孩子们找戏剧的伴奏音乐;假如没有爱,雷夫老师更不会25年如一日坚守在那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雷夫老师这份执着而炽热的爱才是奇迹发生的原动力。
我也有一方小小的教室,在那里有25位可爱的学生,我也要用沉甸甸的师爱浸润孩子们心灵,演讲稿《《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也许是清晨我对孩子们一句轻声的问候;也许是失败时我投去的那一束温暖的目光;也许是犯错时我中肯严厉地批评;也许是课后我和他们促膝长谈、谈笑风生。我要向雷夫老师学习用爱装扮我的教室,用爱伴着学生的心跳,我要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上。
在第56号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闪烁着的是智慧。以信任取代恐惧是智慧,带孩子们在旅游中获得深层次的体验是智慧,“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是智慧,“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都是智慧。正是这些教育智慧延伸了雷夫老师课堂的外延,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最终让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我也有一方小小的教室,那里也承载着我并不成熟却颇有用心的智慧。学生亲手布置了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作文速递”、“群星闪烁”、“综合素质光荣榜”等等栏目精彩纷呈,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每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项“课外阅读20分钟”的作业,他们也徜徉在浓浓的书香中自得其乐。
也许我的爱我的智慧和雷夫老师相比还是冰山一角,我也不奢望创造世界奇迹,但我定然倾尽全力,当他们回首小学阶段时不因荒度时光而后悔,不因投错师门而悔恨!亲爱的老师们,我正努力着!你们呢?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演讲稿》
第四篇:56号教室的奇迹
56号教室见证了爱带来的教育奇迹。下面我将围绕三个关键点具体来谈谈我的感想。
关键词一:信任
一间教室的体积是有限的,但是它的延展性是无限的。这间教室是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它是一个温暖的家。这个温暖的家里有相互信任的氛围,有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雷夫说:“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今年我教一年级,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着实可爱。他们面对各科的老师也会评价老师的好坏,有时老师说的话不一定听得进去,也许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吧!信任不是用嘴巴强调出来的,事实而言身教确实重于言教。一年级的孩子刚上学,在这启蒙阶段要是能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教师的教育定能事半功倍。
真心希望让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到每一间教室,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舒张,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二:宽容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这爱的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少个春秋,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
在一个集体中,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总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身的价值。所以作为“园丁”的我们一定要用爱心育人,用耐心、诚心来感化学生。每个班中都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还有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些称“问题学生”。一个老师的职责,也就在于转化这种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改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亦师亦友,用诚心来感化学生,进行感动教育。
关键词三:感动
细细咀嚼这本书中的精华,慢慢品味其中的精髓,再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产生了诸多感叹与感动。我要感动于雷夫的细心、爱心、耐心和精心。这里的感动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但是绝对有源远流长的影响。这里的感动也许不是来源于什么大事,但是这里的感动,来自细节,并且无处不在。细节来自于生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随手捏来就能透视雷夫老师的心思,体验其中的感动。
班上有个学生——丽莎,她每一科都跟不上进度。某日雷夫要收取学生的家庭作业,但是丽莎却找不到自己的作业了。当时才刚开学,丽莎迫切享有好表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着书桌里的几个资料夹。她知道我站在后面所以拼命找那份不见的作业。这样一个细节,换做是我,会认为学生没做作业,可能会批评。可是雷夫的言行却出乎意料。他选择相信学生,选择保护一颗弱小的心灵,和一颗小小的自尊心。让原本往坏处发生的事情朝好处发展了,而且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或许这是雷夫某些大事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将整个细节放大,才能呈现其中的经典之处,才能体会其中的感动。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或许在许多教室里都发生过,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我深深感动于雷夫老师表现出来的那种爱与执着。他让我明白,当你潜心要在教育上为孩子们做出点什么时,需要有很多的心力、耐力。虽然我们没有事事创新的创造力,但是一定要舍得花下时间。用时间去培养学生的习惯,创造学生的未来。
在爱的氛围下的教育,不仅要宽容以待,还要严格要求。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拥有宽容的态度,淡泊的心态,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也能行,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同样的爱心浇灌每一个学生。正如书中所说:唯有出自內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第五篇:《56号教室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跟着雷夫老师走进了那间又小又破的56号教室,看着他把“品格”、“付出”、“谦逊”、“支持”传达给学生,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雷夫老师用自己对于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信任才最宝贵,有了信任,才可以谈教育。我觉得,让孩子免于恐惧,是56号教室奇迹的根源。
捧着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透过这些浅显通俗的语言,我看到了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旦成功,它带给我的满足感,足以补偿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我的心痛、头痛、以及微薄的薪资。”当看到雷夫老师的一名学生说“老师会把我们不会的问题讲上500遍”时,我真的无言,也很惭愧。多么有耐心有爱心的一位老师呀!学生的问题,也许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也许是老师已经讲过很多很多遍的,也许是学生根本没注意听才不明白的,而雷夫老师,不问任何原因,只要学生不明白,就讲到明白为止。说来容易,但如果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总是无数次的重复,任谁都会生厌了吧。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雷夫老师认为“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这些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感觉到雷夫工作量很大,这也是我怀疑雷夫老师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原因。雷夫老师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一个好老师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耐性,需要爱。他那“魔鬼式训练”、学习“八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的!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教学工作似乎涵盖了除技术性学科,如音乐美术外的所有课程。“凡是值得做得事情,就值得好好做。”这是第五十六号教室的班训,我想也是雷夫的行事准则。雷夫和我们一样也有痛苦和想要屈服的时候,但每当这时雷夫回想起他的学生珍妮给她的信,感谢他为孩子们建造的“避风港”,因此他又打起了精神。雷夫作为教师已经做到了极致,他用全部的爱、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在56号教室读书的孩子们。
在这本书上,雷夫老师写了许多教育学生的方法。其中有的对于我的日常教学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的与中国教育现状还有一定差距,操作起来会有困难。不过,雷夫老师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对于教育的热心,对于学生的爱心一直感染着我,只要心中有学生,再加上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就不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