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

时间:2019-05-14 23:0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

第一篇: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

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

李白从小是个贪玩的孩子。有一次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正在磨铁杆,要磨成绣花针。李白从中领悟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不再贪玩。

李白是一位大诗人。他曾经用美妙的诗句,来描绘了这世界的神奇与美妙,人情的冷暖。可他小时,只不过和我们一样是一位贪玩的普通小孩。

我,现在也是个好玩的孩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常常没有独立坚持完成一件事。久而久之,没有养成坚持到底的习惯。我要像老婆婆那样坚持不懈。去年暑假学游泳时,不管多么辛苦我都要坚持学完。不能像从前那样游不到25米就灰心。应该坚持每次多游一点,总有一天会游到。我要像老婆婆那样每天都积累。今天开始,我每天都要看一些有关知识的课外书以增长知识。从前,我认为书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怎么看都看不完,干脆不看了。而现在我认为,书和知识虽是无穷无尽的,但只要自已一点点地积累,总会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

我还要像李白那样知错就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把以前贪玩的我的那一页撕去,贴上一张崭新的我。

第二篇:读《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有感

读《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有感

大屯街道 王恔

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两句名言,都向我们阐释了书籍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借由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可以从燥热的酷暑之中沉静下来,用心来读一本好书。这本好书名为《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

《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是由《市民与社会》的主持人秦畅为《市民与社会》栏目25周年纪念所作,书中选取该栏目25个经典市民热议话题。主要描绘了市民集中参与、共同治理上海社会的一个个小缩影,围绕着解决群租问题、拆除违章建筑、社区小景观设计等市民关心的话题,着重体现在市民、政府管理者、企业和专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如何将社会公共事务妥善解决。

这25个话题中,最让我有所启发的是:居民议事会,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这一话题。本章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失控的议事场景:居民议事会上就居委会搭建平台,召集各方共同讨论小区树木该怎么修剪。参与主体非常多元,具体包括:大声疾呼尽快修剪的一、二楼居民代表;住在五、六楼坚决要求不能修剪树木的代表;一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的居民代表;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代表;绿化修剪企业代表;从事法律工作的居民;在相关绿化部门工作的居民。

可想而知议事会议的结果是不欢而散,会中反映的问题包括:赞同方和反对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永远都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根本不肯倾听对方一丝一毫的意见;嗓门大的、开口快的、会抢话筒的,往往占有了绝对优势,喋喋不休,别人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面对激烈矛盾,会议组织者一筹莫展,任由会议开“无轨电车”;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竟然甩门而去,激发了现场更大的不满;专业人士都没有轮到发言的机会。针对以上问题,书中给出了上海市闵行区好第坊居委会书记的应对措施。:社区矛盾的解决,很有必要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把问题放到居民议事会上来讨论和解决。

但为了更高效成功的举行居民议事会议,在会前,先确定:会议要讨论什么事、要请哪些人来讨论、由谁来主持。当这些会前准备充分并得到与会者的认可时,一场议事会才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居民议事会的动议,有着自己的底线。底线是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社区中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都可能需要居民来商量沟通,但并非什么事都需要或者能够放到居民议事会上来讨论。如果涉及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利益,就应该召开广泛居民层面的议事会;只与少数人直接相关,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不一定扩大化,局域性地就可以解决了。与议事主题相关的人员,无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影响者,都要尽可能地邀请多方代表来参加,主体越是全面才越有助于达成一个健全、平衡的观点。

在会中要遵循居民议事黄金法则,在会后要广而告之,并确保执行。制作一个便于操作,同时规避风险的方案。要让居民看到执行效果。

根据书中所讲,再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实践我认为,在书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基础上,为保证居民议事会议的成功和高效性,我们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统筹安排。

步骤一:会前,其一,我们应事先对议题进行广泛公示。保证会议的公平、公正、公开,使会议上各方代表都能紧扣主题来进行磋商进而提高议事会的效率,在执行上要制定更加量化、具体化的标准。其二,确立一名主持人来本着定规不定调,中立和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家完成决策。保持中立是指进行总结发言,但不表明个人立场。准备充分是指找一个了解社区情况、熟悉此次议题的人,由他来主持能更好地掌控进程、有效引导。引导是指主持人在议事会上要引导议事本身,而不是对发言者的观点引导。总而言之一位出色的议事会主持人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最有效地讨论,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步骤二:会中,其一,我们要制定方案优先的规则,要求发言人不讲空话,多谈具体的方案。不能只表述观点,同时要提供解决方案。想要反对一个方案,必须先拿出一个新的提案。在会议中往往存在着“意见领袖”.他们通常有时间,有精力有热心,通常是发言最多、打断最多、插话最多、喊口号最多和最常固执地坚持自己观点的。当议事规则缺乏时,很容易就变成“有理就在于声高”,谁把别人的声音压下去了,谁好像就有理了。所以一定要制定规则并严格实施才能使议事会议有意义的进行。在此过程中,也需要主持人及时调整议事的节奏和内容,由此也能证明,会前确立一名主持人的重要性。其二,针对不同议题要灵活运用表决规则。小问题,用少数服从多数,体现居民议事会的民主性;大问题,则必须经过公示,而且一般应该是票数过半才能算通过。这样一来可以使最后达成的共识更符合公共规则,也更容易顾及大部分人的利益,还使居民可以更好的了解即将推行的方案,不仅能使方案更好的实施,还可以提高了居民对社区自治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步骤三:会后,在我看来议事会要形成一个小区的沟通回路,在下一次会议上也要有所反馈,比如:我们上一次议事会的决议执行得怎么样,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遇到了些什么困难,下一次议事会打算讨论什么,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告知居民,这种定期回馈有助于决议的执行,也有助于提高居民议事会的公信力。

在社区发展新时代,矛盾日益增多,面对这些矛盾,社区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和居民议事的平台与机制,让所有居民不仅都能够发声,最终还能达成共识;不仅能发表意见,同时还能参加到后期治理当中来。通过读书,能使我用更加专业有效的方法来为居民服务。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也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为一名党员,借助这次读书活动,我将更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确保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履职,切实增强服务中心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更好地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摆在首位。

第三篇: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2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李白《将进酒》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1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为每个国人所自豪。在五千中华文明的历史中,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为人赞叹的诗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骆宾王的《咏鹅》是每个小朋友成长记忆里最先铭记的一首唐诗,成为传颂的经典。

我还在鹦鹉学舌的幼儿时期,几乎会被唐诗熏陶,爸爸妈妈为我会背《静夜思》、《画》、《登鹳雀楼》、《绝句》等唐诗而感到骄傲。

上小学后,在老师的教授下,我逐步学习了许多唐诗,渐渐理解了诗的意思,优美的诗句吸引了我,从这时起,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唐诗。唐诗丰富多彩,浪漫写意,博大精深,许多经典的.诗句在民间都广为流传,就连农村掉了牙齿的耄耋老人都能吟诵两句,可见唐诗影响非凡。

我喜欢王维的诗,喜欢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田园风格;

我喜欢杜甫的诗,喜欢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风;

我喜欢白居易的诗,喜欢他平易通俗,形式多样的诗句。

但众多唐诗中,我最喜欢的当属李白的诗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是唐朝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作神思千里无疆,文词自然流畅,飘逸豪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文极为工整,正所谓“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假期里,我和爸爸一起学习了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语气大气磅礴,气势宏伟,有很强的渲染力,体现了李白洒脱的豪迈之情。《将进酒》是爸爸最喜欢的一首诗,爸爸还要求我理解全诗的意思,并通篇背诵。

将读“qiāng”,将进酒是请喝酒的意思,是一首劝酒歌。诗人李白同自己的好友元丹丘、岑勋一起登高喝酒而作的诗。

这首诗主要写了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抒发自己的激愤情绪,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诗人李白一方面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并非大言不惭,而是积极进取精神的自然流露,实为壮志;另一方面显示出为了实现抱负,广结有识之士,为朋友慷概解囊,轻财仗义,挥金如土,及时享乐的豪情气概。

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多么大气豪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多么潇洒自信;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多么气度非凡;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多么豁达乐观。

读了这首诗,我体会到人生不可能一路平顺,但当你遭遇坎坷,还能淡笑风生,还能有宽阔的胸怀,是多么伟大的气度!我要学习诗人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对生活充满信心,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也要拿出拼搏的精神。同时,人生易老,所以我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2

歌德曾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这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作家的性格、气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风格、气韵。李白在这里虽然开篇就写人生苦短,但绝对拒绝如阮籍《咏怀》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式的一味感伤。在李白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要饮酒狂欢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只有当美酒盛满金杯,豪饮而下的时候,才对得起朗朗明月。由悲到喜的转折是那么的急切,从苍茫的悲凉到似乎是及时行乐的放达的转变,几乎没留一点点空隙,是硬生生拗过来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度,源于李白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句话在后世流传之广、之深,早就到了妇幼皆知的地步,足见这句诗的妙绝。即便现在被小人所排挤,但是李白依然相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这种自信,已经成为一种豪爽之气,千金散尽又何足挂齿,只要“天生我材”肯定还会“还复来”的!唐初王梵志曾作《吾富有钱时》,从中可以看出唐朝嫌贫爱富之风非常严重。但是李白根本不被俗物所困,豪情所至,又怎能不声势夺人、感人肺腑?

直至结尾处,与尔同销万古愁!感情在这一句中凝练到极致。呼应了开篇浩荡的悲凉,却没有开头两句那种绵延之感。仿佛一把天刀,横空把乾坤劈成两半。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在最紧要的关头嘎然而止。空留清音。让人肃然而立,手中的酒杯霎时间重若五岳。能和这样的朋友痛饮,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愿意吧!

是的,岑夫子、丹丘生,以及所有有幸读到这首诗的朋友们啊,听,有声音从天边传来,它纵横捭阖,奔流而下,它在你我每个人的耳边回响着,那就是:将进酒!杯——莫——停!

第四篇:读《名人传之李白》有感: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花怒放一树白

——读《名人传之李白》有感

原创: 樊子璇

纵使那长安城仕场混乱,却无法遮隐你闻名整个中原的意气;纵使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却无法消磨你馥郁整个王朝的才华。

从小开始,李白便有着“李花怒放一树白”的惊艳,而后“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流”的初露头角,“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重情重义。至此,他拾好自己的满腹经纶,走上了干谒求荐的道路。

刚开始的李白怀揣着满腔热血和锐气,对国家治理更安定的希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让他深陷佞臣的谗言和陷害——终于,在他才华所触动之下,唐玄宗召见了李白。那应该是他的事业最鼎盛的时候。一纸《和番书》削减了朝廷中奸佞小人的锐气,一曲清平调,使得天子贵妃,无不称颂。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却被小人使做把柄,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被迫辞别长安。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却被打击得苦闷孤独。经过长时间在风景中的畅游,李白渐渐从失意中走出来。而唐朝也面临了灭国的危险,安史之乱使救国之心再次在李白身体中燃烧。然而误投永王的错误,又成为他的转折点,这个命运多舛的才子再次被流放。

还是一把长剑,一身白衫,可心中有的却只是看透凡尘的念想,身上留的也只是剩千丈白发。轻舟一日渡万山的释然,花前月下独醉的惆怅。与杜甫惺惺相惜的感动,将进酒诗酒合一的光影迷离。命运和灵魂交织在一起攀扬又坠落,终为坠落谷底的无奈,最后仰面大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荡气回肠!

在浊酒和浊场间,他醉倒在与惨痛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梦境中,饮酒万千,醺醺地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管不管千年之后,抛不抛一腔忧愁,酒与他体内的滚烫血肉融合在一起,在他灵魂与肉体交汇之地怒吼着自己无力的抱负,感叹着自己绝望的生不逢时。

李白一生胸怀远大,志向不凡,以大鹏自比的一生,是何等壮心。“以红糜为线,明月为钩”是何等冰心傲骨,然他与这个肮脏的世道格格不入,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也许正因为他的这番冷落轻狂和淡然,才让他在政路路上步履难艰,却又谱写了一篇篇可以为后人所回味的佳作和一段段在诗坛上千年以来不朽的传奇。

然而,在感慨李白传奇一生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感叹 “壮志不筹”的原因?李白是由太白金星转世而生,天生带有超凡脱俗的气场,他过人的才华与他人格格不入,所以他独具傲气,独具不论年龄的轻狂和清高。李白与杜甫上见李邕时,李白在李邕面前表现得过于自负,以致于李邕对李白不太满意和接纳。虽然李白当时有雄心壮志,士气满满,但过于有才华使他太傲,遂招奸人陷害。以李白为鉴,可以懂得时时自省,处处谦逊,审时度势,学会适度适境地“左右逢源”,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李白,恰因如此,恰因他的才华和冷傲,不屈于软糯,才不适应泯浊的官场,而骑鹏飞向干净的天境。

李白太干净了,这个一生不染的仙人无法适应人间。他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报负,而是驾着大鹏回到了属于他的仙境乐土。伤痕累累的他早已无意官场,只在银河九天中轻滴几滴美酒,醉红了,云朵。

纵使过往千年,如今若再提杯对月,不知你是否仍在夜下刀光剑影,舞袖翩翩,驭鲲鹏与我共啖美酒,共赏圆盘。

第五篇:读三国演义之有感

三国演义之读诸葛亮有感

三国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就像苏东坡写的那样,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无论是成者为王,还是败者为寇,都抹灭不了那些熠熠生辉的灿烂恒星。就算是那些身首异处、功败垂成的群雄们,也有他们自身独特的亮点。

如果说一本好书,每一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在它描写的人物里,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诸葛亮啦,写诸葛亮出山的过程,先借司马徽、徐庶之口,影影绰绰地虚写他的非凡才能;继而是三顾茅庐,仍是从刘备等三人的眼光中虚写这位“高人逸士”的生活氛围和一种神秘色彩,逗引读者的兴趣.第一次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这个人物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诸葛亮可以算是《三国演义》中智慧人物的代表,他在无论何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审时度势,掌握大局;在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能运用巧思,转危为安。虽然三国演义已经神化了诸葛亮,但还是可以从中感悟到他的智慧和人生哲学。我想他应该是一位儒将,至少有着儒将的风范,尽管古代十大儒将中并没有他。这就是我对这个角色的第一印象,但当我再次拿起着本书,看到他在五丈原时,在寒风中视察军营时,面对长天的无力叹息,我更加的敬佩这位伟人。这是诸葛亮临终时的一句话“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意思就是,再也不能为复兴汉室、酬恩先主而上阵讨伐叛贼,浩淼苍天,永恒不朽,为何却对我如

此苛刻,让我在此走到尽头,也不愿再多给我哪怕一点点时间,不甘啊!五丈原的秋风彻骨生寒,命运对这位壮志未酬的老人确实是过于苛刻了,他走得极为不甘,而且走在了老对手司马懿前面。也许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察到复兴汉室江山是不可能的,但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厚礼下,他毅然出山。他知道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但他并不后悔。司马徽当初就说,“孔明虽得其主,然不得其时。”想必诸葛亮也清楚这一点。

也许真正的历史中诸葛亮并不是如此想的,而只是对刘备的忠诚。但三国演义就是如此恰到好处的塑造了这么一位英雄,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雄。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还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三国演义要告诉我们的。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是成功者,但一个敢于面对挑战,在困境中奋起,毅然决然的人,一定是以为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虽败犹荣。试想这样一位小说人物,如何不能扣动读者的心弦呢?

有一句话是《出师表》里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许你觉得没什么,也许是你不明白。在这功名利禄的世界里,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所以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援手的人,你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诸葛亮九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幼年饱受失亲之痛。对于雪中送炭定有自己的认识,所以奉命于危难之间也是他人生观的一种表现,更是知恩图报的一种形式。

《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都如此严格的要求自己,实在是令人佩服。相比之下,同为蜀汉大臣的法正作为蜀汉智谋仅次于诸葛亮的人,却是令人失望的。他用言行告诉我们: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这也许是诸葛亮对自己人生观的诠释。

下载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目送》之《如果》有感

    如果,一切还能回到曾经 这篇演讲是在我看了龙应台的一篇散文后的感触。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

    读弟子规有感之

    读弟子规有感之“孝” 如果不是因为学校倡导我们学习《弟子规》,我就没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更加学习不到弟子规的文化内涵,和做人的道理,......

    读《目送》之《如果》有感

    如果,一切还能回到曾经 这篇演讲是在我看了龙应台的一篇散文后的感触。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

    余音缭绕 ——读《李白传记》有感 【八年级作文】

    他,把生命化作一曲乐章,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后,动人的韵律却久久缭绕……——题记 年少气盛的他,提着一把剑,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告别了“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来到了长安。 他的才情......

    古代文学论文之李白

    论李白的艺术成就 繁荣的盛唐孕育出伟大的诗人,他们“既闲心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太康不逮”(阴潘《河月英灵集序》)。其中最具盛名的,莫过于潇洒飘逸,豪侠仗义的......

    议论性散文精选之李白

    议论性散文精选之『李白』2008-12-27 18:07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

    作文素材之李白(大全)

    作文素材之李白.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作文素材之李白【使用说明】1、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名人......

    读《倪焕之》有感

    读《倪焕之》有感 “当教师的第一要认识儿童,要认识儿童就要探究到根上去。单单对一个个儿童看是不行的,至多知道谁是胖的,谁是瘦的,谁是白皙的,谁是黝黑的罢了;我们要懂得潜伏在......